级数学上册 第21章 二次根式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1 二次根式的乘法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格式:doc
- 大小:207.00 KB
- 文档页数:2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21.2.1 二次根式的乘法理解a·b=ab(a≥0,b≥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由具体数据发现规律,导出a·b=ab(a≥0,b≥0)并运用它进行计算.通过探究a·b=ab(a≥0,b≥0),培养特殊到一般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事物规律的观察发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a·b=ab(a≥0,b≥0)及它的应用.难点发现规律,导出a·b=ab(a≥0,b≥0).一、情境引入1.填空:(1)4×9=________,4×9=________;(2)16×25=________,16×25=________;(3)100×36=________,100×36=________.参照上面的结果,用“>”、“<”或“=”填空.4×9________4×9;16×25________16×25;100×36________100×36.2.利用计算器计算填空.2×3________6;2×5________10;5×6________30;4×5________20.二、探究新知(学生活动)让3,4个同学上台总结规律.教师点评:(1)被开方数都是正数;(2)两个二次根式的积等于这样一个二次根式,它的被开方数等于前两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积.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a·b=ab(a≥0,b≥0).例1 计算:(1)5×7;(2)13×9;(3)12× 6.解:(1)5×7=35;(2)13×9=13×9=3;(3)12×6=12×6= 3.三、练习巩固1.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5 cm和12 cm,那么此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 )A.3 2 cm B.3 3 cmC.9 cm D.27 cm2.化简a-1a的结果是( )A.-aB. aC.--a D.- a3.等式x-1·x+1=x2-1成立的条件是( )A.x≥1 B.x≥-1C.-1≤x≤1 D.x≥1或x≤-14.下列各等式成立的是( )A.45×25=8 5B.53×42=20 5C.43×32=7 5D.53×42=20 6四、小结与作业小结1.由学生小组讨论汇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伴交流.2.教师总结归纳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a·b=ab(a≥0,b≥0).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1.2”中选取.这节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数据,发现规律,导出a·b=ab(a≥0,b≥0),并学会它的应用,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于事物规律的观察、发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次根式的乘除授课年级九年级学科数学主题二次根式乘除(1)任课教师李国柱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 1 授课日期2008、8、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二次根式乘除”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本节主要学习二次根式乘除运算,它是二次根式相关内容的发展,又是后面运算的基础,本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分析本节内容让学生先复习二次根式的有关知识,学生通过自学,与实际问题联系,教师作为引路人,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练习操作,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计算个别学生需进行个性化指导。
设计理念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明确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自学文本的基础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倡导新的学习观,让他们完成二次根式乘除知识研究。
教师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共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开放的、面向实际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中培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并根据活动中示范和指导培养学生大胆阐述并讨论观点,说明所获讨论的有效性,并对推论进行评价。
从而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良好氛围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做简单的二次根式乘、除法运算,并在此基础上会比较两个二次根式的大小。
2、充分进行讨论、交流,得到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而归纳出除法法则。
能力目标:能够深刻理解应用二次根式乘除运算并能熟练应用。
情感目标: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探索能力及运算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深刻理解应用二次根式乘除运算并能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推导。
关键问题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应用。
教学方法1、问题发现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问题—探索—发现”的研究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归纳结论,掌握规律。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a·b=ab(a≥0,b≥0),反之ab=a·b(a≥0,b≥0)及其运用.教学目标理解a·b=ab(a≥0,b≥0),ab=a·b(a≥0,b≥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由具体数据,发现规律,导出a·b=ab(a≥0,b≥0)并运用它进行计算;•利用逆向思维,得出ab=a·b(a≥0,b≥0)并运用它进行解题和化简.教学重难点关键重点:a·b=ab(a≥0,b≥0),ab=a·b(a≥0,b≥0)及它们的运用.难点:发现规律,导出a·b=ab(a≥0,b≥0).关键:要讲清ab(a〈0,b〈0)=ba⨯,如(2)(3)--⨯--或-⨯-=(2)(3)⨯=2×3.(2)(3)-⨯-=23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自探1.(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1.填空(1)4×9=_______,49⨯=______;(2)16×25=_______,1625⨯=________.(31003610036⨯.参考上面的结果,用“〉、<或=”填空.4×9_____49⨯,16×25_____1625⨯,100×36________10036⨯2.利用计算器计算填空(1)2×3______6,(2)2×5______10,(3)5×6______30,(4)4×5______20,(5)7×10______70.(学生活动)让3、4个同学上台总结规律.老师点评:(1)被开方数都是正数;(2)两个二次根式的乘除等于一个二次根式,•并且把这两个二次根式中的数相乘,作为等号另一边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a ·b =ab .(a ≥0,b ≥0)反过来: ab =a ·b (a ≥0,b ≥0)合探1。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1.二次根式的乘法
1.掌握二次根式乘法法则;(重点)
2.会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小颖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m ,宽3m ,那么这个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二次根式的乘法 【类型一】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成立的条件
式子x +1·2-x =(x +1)(2-x )成立的条件是( )
A .x ≤2 B.x ≥-1
C .-1≤x ≤2 D.-1<x <2
解析:根据题意得⎩
⎪⎨⎪⎧x +1≥0,2-x ≥0,解得 -1≤x ≤2.故选C. 方法总结: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 ·b =ab (a ≥0,b ≥0),必须注意被开方
数均是非负数这一条件.
【类型二】 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计算:
(1)3×5;(2)14
×64; (3)627×(-33);
(4)3418ab ·⎝ ⎛⎭⎪⎫-2a
6b 2a . 解析:有理式的乘法运算律及乘法公式对二次根式同样适用,计算时注意最后结果要化
为最简形式.
解:(1)3×5=3×5=15;
(2)14×64=14
×64=16=4;
(3)627×(-33)=-1827×3= -1881=-18×9=-162;
(4) 3418ab ·⎝ ⎛⎭⎪⎫-2a
6b 2a = -34·2a ·18ab ·6b 2
a =-32a ·36×3
b 3= -32a ·6b 3b =-9b a
3b . 方法总结:在运算过程中要注意根号前的因数是带分数时,必须化成假分数,如果被开方数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可先将二次根式化简后再相乘.
三、板书设计
在教学安排上,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对于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先利用几个二次根式的具体计算,归纳出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在具体计算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缜密思考和严谨表达,更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