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20年中考大纲说明解析:生物
- 格式:docx
- 大小:14.34 KB
- 文档页数:5
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生物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一、命题依据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的必修课程的相关标准和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生物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生物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
突出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又兼顾覆盖面,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原则。
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同时能够突出生物学科的特点,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4.实践性原则。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生产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关注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
三、考试目标要求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分别从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的角度,把考试目标划分为如下5个要求层次:1.了解水平(以A代表):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2.理解水平(以B代表):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3.应用水平(以C代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4.独立操作水平(以D代表):能够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5.认同水平(以E代表):能够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等。
2024年福建省中考生物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小题:夏日炎炎,读书之余,朵朵同学看着小鸟在树上吃果实,清风徐来,枝条摇曳,头脑里不禁浮现出“莺啄含桃未嚥时,便会吟诗风动竹”的诗句。
1. 莺、桃、竹三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2. 与莺相比,桃特有的细胞结构是(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3. 竹叶表皮的组织是( )A. 分生组织B. 输导组织C. 保护组织D. 营养组织4. 下图是细胞结构示意图,桃的甜味物质主要来自( )A. ①B. ②C. ③D. ④5. 下列属于桃的有性生殖方式的是( )A. 嫁接B. 扦插C. 组织培养D. 种子繁殖6. 莺适于飞行的特点是( )A. 体温恒定B. 前肢为翼C. 体内受精D. 产卵繁殖7. 在学校的劳动基地,同学们开展西瓜幼苗移栽和田间管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阴天移栽,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B. 及时松土,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C. 定期拔草,避免杂草争夺有机物D. 过量施肥,有利于生根开花结果8. 下图是黄豆种子结构示意图,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9. 对预防牙龈出血起主要作用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CD. 维生素D10. 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相关B. 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代谢C. 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D. 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浓度11. 下列营养较均衡的食谱是( )A. 米饭、炒青菜、清蒸鲈鱼、苹果B. 米饭、红烧肉、排骨汤、冰激凌C. 牛排、奶油蛋糕、炸鸡腿、牛奶D. 炸鸡、香辣鸡翅、炸薯条、可乐1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下列行为有利于预防近视的是( )A. 躺在床上看书B. 趴在桌上写字C. 长时间刷视频D. 做好眼保健操阅读资料,回答下列小题:下图为兴趣小组制作的模拟人体骨、关节、肌肉三者之间关系的模型。
福建中考《生物》考试大纲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生物)一、命题依据初中生物学业考试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生物课程标准》)和本考试大纲命题。
二、命题原则1.表达义务教育的性质,能够较好地表达课程改革的理念、精神和要求。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地进展;同时,对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也应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3.表达基础性,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公平。
4.命题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当地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把握情形,专门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或会显现歧义的题目;适量增加具有适当开放性的试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进展。
5.命题应注意命题程序、试题内容、答案与评分标准、试卷容量等方面的科学性,并没有思想性、知识性和技术性的错误;命题的治理过程必须规范。
6.试题的难度应适中,杜绝设置偏题、怪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应试心态。
三、适用范畴全日制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生物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畴《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有开设地点课程、校本课程的地区和学校,可自行决定适当增加地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容。
五、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1.科学探究(1)尝试书面表述问题。
(2)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3)拟定探究打算;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操纵变量;设计对比实验。
(4)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2.生物体结构层次(1)说出显微镜的差不多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和仿照制作临时装片。
(3)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差不多结构和功能单位。
(4)区别动物、植物细胞结构的要紧不同点。
(5)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6)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与环境(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020年厦门市中考实验考试题目及考试说明生物初中实验操作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科学实验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否达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要求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初中学校开足、上好实验课,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考试依据厦门市中考生物实验考试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福建省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指导意见》为依据,对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的基本要求进行考试。
结合我市初中生物教材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
二、考试试题依据《福建省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指导意见》中列出生物实验考试范围,选取以下4个实验作为2020年厦门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1.制作和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2.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3.使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永久切片4.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三、考试形式及评分实验操作考试采用现场动手操作形式,每位学生从4个试题中随机抽取1个实验进行独立操作考试。
每个实验20分,其中15分为操作分,5分为书面分,得分12分及以上为合格。
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应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考试时间20分钟。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1.能按步骤进行实验;2.能安全、规范地使用各种实验仪器;3.能真实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4.能科学处理实验数据,合理解释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5.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每个实验的具体考试内容及要求如下。
试题一:制作并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所需器材和药品:1.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或牙签)、吸水纸、纱布、滴管2.稀碘液、清水、番茄果实3.废物缸、抹布序号考试内容分值考试要求1 擦拭 1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方法正确。
2 滴液 1 滴加清水,水滴大小适中。
2020年福建中考考试大纲2016年福建中考考试大纲今年中考怎么考?考试范围有哪些?题型分值有何变化?昨日,省教育厅出台《201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俗称“中考考试大纲”),这将是今年我省各设区市组织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
考纲提出,今年中考各学科容易题、中档题和稍难题的比例为8∶1∶1,即各学科合格率要达80%。
语文:新增选择题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有条件的设区市可进行听力测试、口语交际测试。
试卷结构:与去年相比,语文科新增选择题,去年是填空和简答占50%~55%,而今年则为选择、填空、简答占50%~55%,作文保持不变,仍占45%~50%。
在内容方面,积累与运用约10%,阅读约40%,写作约45%,综合性学习约5%。
数学:选学内容不作要求考试内容:与去年有所不同,今年明确强调“关注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解释,关注数学规则的选择和运用,关注数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考试范围是《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的内容。
凡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标有*的选学内容,不作为考试要求。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结构:选择题约占25%,填空题约占15%,解答题约占60%。
全卷总题量控制在25~28题。
英语:听说读写全面考查考试内容:难易适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全面考查。
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五级目标”基本要求作为考试范围。
考试形式:包括口语测试、听力测试和笔试,听力测试和笔试时间总共120分钟,其中听力测试不超过30分钟。
暂不具备口试条件的设区市,应在笔试题中增设口语应用测试题型。
试卷结构: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120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比例约6∶4;口试单独命题、单独组织测试。
物理:学生必做20个实验考试内容:包括力学、声学和光学、热学、电磁学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必做的实验有20个,包括7个基本操作类实验、4个测量性实验、9个探究性实验。
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福建卷】生物·全解全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这说明()A. 环境对生物的改造B.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C.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D. 生物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答案】C【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的阻力。
体表有粘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蚯蚓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因此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这说明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故选:C。
2.苹果很甜,是因为其果肉细胞内含糖量高,这些糖分主要存在于()A. 细胞质内B. 细胞核内C. 叶绿体中D. 液泡中【答案】D【解析】解:苹果是由细胞构成的,在苹果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因为在苹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故吃苹果时会感到很甜。
故选:D。
3.没有根、茎、叶等器官,释放的氧气占大气含氧量的70%左右的植物类群是()A. 被子植物B. 藻类植物C. 种子植物D. 蕨类植物【答案】B【解析】解: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故选:B。
4.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黄金花海是开江人们春季周末的好去处,油菜花层层叠叠,一望无际,金黄色的油菜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有关油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如图所示的是从受精卵到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其中过程[a]指的是细胞分化,过程[b]指的是的细胞分裂B. 在过程[a]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要经过复制的过程,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保持一致C. 构成一株油菜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与动物体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系统D. 根、茎、叶是油菜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生殖器官【答案】A【解析】解:A、图中a过程,细胞由一个变成两个,是细胞分裂的过程;b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是细胞的分化,A错误;B、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保持一致。
2023年福建省中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下列生态系统最大的是()A.武夷山B.大金湖C.福州市D.生物圈【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解答】解: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可见D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分)制作酸奶利用的微生物是()A.甲烷菌B.乳酸菌C.酵母菌D.根瘤菌【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解答】解: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
故选:B。
【点评】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以及原理,掌握常见的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即可解答。
3.(2分)青少年对蛋白质需求量较多,可适当多吃的食物是()A.米饭B.苹果C.油条D.鸡蛋【分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解答】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牛奶、鸡蛋、瘦肉、鱼、豆类等含丰富的蛋白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们,由此可见D鸡蛋符合题意。
2020年生物中考说明具体要求:理解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知道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升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知道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实行分析和判断;能够利用多种方式表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达结果,擅长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在试题中结合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生产、生活的事实、现象等,考查学生提出问题,使用已有知识作出假设、制定计划、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识别变量与对照实验、理解实验原理、实施计划,实行实验,描绘并分析现象、处理数据、预测结果与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水平。
1.显微镜的使用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分析实验变量,识别对照实验,说出实验现象、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4.使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了的发芽率概述并解释实验过程,科学地处理数据5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概述并解释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6.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的影响概述实验过程,记录整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理解并认同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7.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生物学相关的题,并设计实验实行探究。
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8%)具体要求:1.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理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理解细胞各结构的生理功能,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合的观点。
3.知道细胞经过度裂和分化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组织。
4.结合实例识别植物的器官主要由哪几种组织构成。
5.结合实例识别人体的器官主要由哪几种组织构成。
6.知道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
福建2020年中考大纲说明解析:生物
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生物)
一、考试性质
初中生物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
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
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本大纲
为依据,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落实省教育厅有关中考命题文件的精神。
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凸显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引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升科学素养。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生物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考试内容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生
物学问题,及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有用的知识。
3.时代性: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关注初中生物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4.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控制主观题、客观题比例和难度。
试题要科学、严谨,避免出现科学性、技术性
的错误。
5.开放性:适当增加试题形式,力求思维过程、答案的多样化,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内容目标
1.对考试能力的要求
(1)识记能力:再认知识;辨识事实性证据;描述事物特征。
(2)理解能力:举例说明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解释、推断、分类、比较。
(3)实验与探究能力: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实验仪器和工具,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4)信息处理能力:能从图文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初步进行
分析和处理。
(5)应用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评价能力: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涉及的事物进行检查与
评判。
2.对考试目标层次的要求
(1)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
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2)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
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3.对考试知识内容的要求
主题一、科学探究
知识内容要求
1-1提出问题:能发现并书面表述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
问题Ⅱ
1-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可能的设想Ⅱ
1-3制订计划: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设计对
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重复多次实验Ⅱ
1-4实施计划:收集可靠的证据、数据,并能评价证据、数据的
可靠性Ⅱ
1-5得出结论:用多种方式来描述现象,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得出结论Ⅱ
主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知识内容要求
2-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描述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Ⅰ
(2)概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Ⅱ
(3)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Ⅱ
(4)列举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例子Ⅰ
(5)区别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Ⅱ
(6)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Ⅰ
2-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1)描述细胞分裂、分化的基本过程Ⅰ
(2)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Ⅰ
(3)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Ⅰ
2-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Ⅰ
(2)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Ⅰ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
知识内容要求
3-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1)列举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Ⅰ
(2)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Ⅱ3-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Ⅱ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Ⅰ
(3)描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Ⅰ
3-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1)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Ⅰ
(2)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Ⅰ
主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内容要求
4-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1)解释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Ⅱ
(2)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Ⅱ
4-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描述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Ⅰ
(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Ⅰ
4-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Ⅱ
(2)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Ⅰ
4-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1)概述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Ⅱ
(2)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Ⅱ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