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游记》阅读指导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65 KB
- 文档页数:2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引导学生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梗概。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3)讲解《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2. 第二课时:概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梗概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即取经人物的经历。
(2)通过图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3)分析故事中展现的善恶斗争、人性光辉等主题。
3. 第三课时: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教学步骤:(1)选取《西游记》中的一个经典情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
(2)分析情节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故事意义。
(3)引导学生思考情节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
4. 第四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1)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关系,如师徒关系、兄弟关系等。
(2)引导学生探讨人物性格特点,如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猪八戒的贪吃懒惰等。
(3)讨论人物性格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教学步骤:(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的其他章节,深入理解作品。
(3)推荐与《西游记》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学生能概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梗概。
3. 学生能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关系。
4. 学生能评价《西游记》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及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改编读物。
2. 相关的人物关系图、故事梗概图表等。
3. 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素材。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加课堂趣味性。
第六单元整本书阅读《西游记》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精读和跳读两种读书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掌握精读和跳读两种读书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
教学难点掌握精读和跳读两种读书方法,并能够在阅读长篇小说时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教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猜一猜这两段文字分别写的是谁?你能说出几个与之有关的故事情节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相信大家对《西游记》并不陌生,但是面对这部一百回的长篇小说,我们难免会不知所措,在阅读上产生畏难的心理。
今天,我们就走进名著导读课,去学习一些能帮助我们阅读的方法。
一、初谈《西游记》【活动内容】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名著《西游记》的知识。
提示学生可以从作者资料、写作背景、故事情节和相关的成语、歇后语等角度介绍。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说说自己知道的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组内评比谁知道的故事最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分享关于名著《西游记》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名著《西游记》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指导1.学会精读与跳读。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内容,指导学生掌握精读和跳读两种阅读的方法。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的内容,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这部分内容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你对哪几个段落感兴趣?为什么?(3)你略读了哪几个段落?为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精读和跳读两种阅读方法,并在阅读过程中灵活运用。
2.学会做读书笔记。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内容,先带领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三种方式,再要求学生自由阅读《西游记》中的内容,并试着做读书笔记。
教师提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运用精读与跳读的方法,圈画出精彩的句段,并将自己获得的启发和感触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精读和跳读的阅读方法。
三、再谈《西游记》【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笔记,选取一个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并提出疑问。
2023年阅读《西游记》教案4篇阅读《西游记》教案篇1一、阅读方法指导:1、通读原著,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注意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2、阅读原著的新版序言和注释,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3、阅读课本附录,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西游记》的故事来历和发展演化。
4、比较小说原著和电视剧的异同,尝试评说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二、给学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读原著(尽量不要是简装本)这一作业在寒假期间就布置下去。
鼓励学生即读即批,还可做读书卡片。
也可把读原著和看改编的电视剧或影视结合起来。
新学期开始一个月内,没读完的在这期间务必全读完。
老师可采取简单办法抽查,如让叙述某一章或某一回的大致情节。
三、开学第二个月着手让学生自主做一次名著专题展示。
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定展示的大方向,可以让学生主要抓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
如:孙悟空从何物诞生?孙悟空被招上天庭后初封为何官,后封为何官?孙悟空在何处炼就了火眼金睛?你能一口说出孙悟空五个以上的本领吗?唐僧俗名为什么?被唐太宗赐名为什么?唐僧师徒一行取回真经历了多少年?你能依次说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形象吗?四、开展多层次对话,探讨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
可提供句式:“从书中页情节(语句)中可看出是个的形象。
”(可再安排5—7分钟时间交流一些神佛和妖魔的形象,如观音菩萨、如来、玉帝、黄袍怪、白骨精、牛魔王、红孩儿等。
)五、问卷调查:你最喜欢小说中哪个形象,为什么喜欢?你认为小说中哪个形象刻画最成功?为什么?阅读《西游记》教案篇2一、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 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二、明确目标: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理清小说结构、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3、懂得对名著进行情感体验,结合名著谈感受。
三、自主学习: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通过对《西游记》中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4、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领悟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熟悉《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指导学生掌握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2、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营造氛围,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程度,如是否看过电视剧、动画片或读过原著等。
(二)作者与作品简介1、简单介绍作者吴承恩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2、概括《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取经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阅读方法指导1、略读(1)指导学生快速浏览目录,了解全书的结构和大致内容。
(2)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略读,了解故事梗概。
2、精读(1)选取精彩片段,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等,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分析人物形象、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2)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细节描写,如环境描写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四)人物形象分析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物形象。
(五)情节探讨1、让学生讲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并说明原因。
2、引导学生分析情节的曲折性和趣味性,以及对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六)主题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西游记》的主题,如对正义的追求、对人性的思考、对理想的坚持等。
名著《西游记》教案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著《西游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著《西游记》教案1一、方法指导——跳读1.引入《西游记》的时候,你是否被生僻字难倒过?你是否对大段的优美的景物描写视而不见?你是否记住了每个妖怪的名字、每个妖怪使用的兵器?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跳过我们不喜欢的内容!选择我们喜欢的内容来读。
这样的阅读方式就是跳读。
明确定义和作法(阅读教材P134的相关内容,思考:什么是跳读?如何进行跳读?跳读读什么?)跳读,是跳跃式地阅读。
跳读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二.人物形象分析1.人物形象——唐僧唐僧,法号玄奘,又名唐三藏。
从东土大唐去西天取经,手执九环锡杖,身披锦斓袈裟。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zhān tán)功德佛。
(形象特点: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慈悲,软弱,常常不辨是非)2.人物形象--孙悟空孙悟空,诨(hùn)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猪八戒、沙僧的大师兄。
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
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
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形象特点: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3.人物形象——猪八戒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
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
他会三十六变,能腾云驾雾。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作品背景。
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教学重点:了解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西游记》的背景。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
2. 第二课时:概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教学重点:掌握《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分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
3. 第三课时: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教学重点:分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
4. 第四课时:欣赏《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教学重点:欣赏《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片段中的情感和内涵。
5.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教学重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后续章节的兴趣。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并深入思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阅读心得。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3. 阅读记录: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了解学生对《西游记》的阅读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为学生提供原著书籍,方便学生课后阅读。
2. 相关影视作品:推荐学生观看《西游记》的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2. 第二课时:概述基本情节3. 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4. 第四课时:欣赏经典片段5.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感受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提高阅读素养。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西游记》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等。
2. 故事梗概: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包括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主要角色的形象特点。
3. 作品主题:探讨《西游记》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忠诚、勇敢、智慧、团结等。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启发。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作品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四、教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西游记》的背景、故事梗概,布置阅读任务。
2. 第二周:学生完成自主阅读,进行分组讨论。
3. 第三周:课堂讲解《西游记》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4. 第四周:继续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主题。
5. 第五周:总结阅读心得,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五、评价方式1.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阅读《西游记》的进度和理解程度。
2. 讨论发言:评价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作品中的情节。
2. 绘画作品:鼓励学生根据《西游记》中的场景或角色,创作绘画作品,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七、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提供正版《西游记》原著,方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2. 相关影视作品:推荐一些经典的《西游记》影视作品,供学生课后观看,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西游记》的研究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
八、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通过测试或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程度。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人物、情节等。
2. 培养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简介:作者、背景、故事梗概2.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3. 重点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4. 故事主题:不畏艰难、勇敢善良、团结协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掌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故事主题,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故事梗概、人物形象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重点情节,分享阅读心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西游记》的故事梗概、人物形象、重点情节等。
3. 讨论:分组讨论重点情节,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4. 分析:分析故事中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答题,检验学生对《西游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4.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
七、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改编读物:为学生提供原著或改编读物,方便学生课后阅读。
2. 人物角色卡:制作人物角色卡,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人物形象。
3. 故事情节图:绘制故事情节图,直观展示《西游记》的主要故事线。
4. 视频或音频资料:选择与《西游记》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学习体验。
八、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比较《西游记》与其他古典名著的异同,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西游记》产生兴趣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1.2 教学内容:简介《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展示《西游记》的文化内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1.4 教学步骤:1.4.1 展示《西游记》的封面、作者图片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及作者。
1.4.2 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西游记》的初步了解。
1.4.3 讲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1.4.4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第二章:故事梗概与人物介绍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认识主要人物,理解人物性格特点2.2 教学内容:简述《西游记》的故事梗概介绍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分析人物性格特点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故事梗概及人物特点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2.4 教学步骤:2.4.1 简述《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2.4.2 介绍主要人物,包括姓名、身份、性格特点等。
2.4.3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2.4.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各个人物的看法。
第三章:作品主题与艺术特色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3.2 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如:奇幻、冒险、忠诚、奋斗等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幽默、讽刺、夸张、想象力丰富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作品主题及艺术特色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3.4 教学步骤:3.4.1 分析《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列举相关事例。
3.4.2 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举例说明。
3.4.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主题和艺术特色的看法。
第四章:阅读策略与方法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了解背景、关注人物、分析情节等强调阅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做好笔记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4.4 教学步骤:4.4.1 介绍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西游记》。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
)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
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2、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
请看看老师记忆中的趣人妙事——4、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
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四人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
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课外书籍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西游记》的基本信息,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阅读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总结人物特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作品中的哲理。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情节,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5.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6.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阅读心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阅读心得和讨论表现。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课堂表现和讨论成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西游记》原著或改编版本。
2. 课件:相关的人物图片、故事情节插图等。
3. 参考资料:关于《西游记》的背景介绍、人物分析等。
4. 视频资源:有关《西游记》的影视作品片段(可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总结人物特点。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思考题。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分析作品中的哲理。
5.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情节,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6.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7.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阅读心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初步感受作品中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和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生自带《西游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导入。
2、关于作者、著作的介绍吴承恩(1501—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二、读书汇报。
(一)选择题: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B、玄明C、唐三藏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3、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4、《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5、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6、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7、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二)趣人妙事我来说。
1、播放精彩片断视频。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发言。
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结合《西游记》介绍整本通读的方法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西游记》导读方案一、阅读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创作意图,以及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的腐朽现实。
2.学会精读、浏览、写读书笔记的读书方法;学会搜集处理信息,提高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以及抓住人物特点来写人物的能力。
4、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倡导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深阅读。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完成阅读目标。
三、突出教学重点的手段:收视: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讲座《大话西游》,可以使学生感兴趣,有读书欲望。
四、教学难点:篇幅长、文言文是学生阅读的障碍,也是难点。
五、突破难点突破:1、教师适时引领,结合听、读、说、写活动,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2、课前预习:收视: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讲座《大话西游》。
3、通过了解吴承恩写作《西游记》的缘由,了解写作的目的,据此分析小说的主题。
六、阅读总设计与方法:听:老师引领、同学交流、名家讲座。
(可以结合“百家讲坛” 韩田鹿教授讲座及影视作品)读:精读、浏览:圈点勾画批注自己认为可圈可点的佳妙词、句、段。
说:A 、小组间讲故事 :①孙悟空大闹天宫②孙行者三调芭蕉扇③四个国家:车迟国、比丘国、乌鸡国、女儿国④三打白骨精B、交流:读书心得,故事趣说C、表演(一次)自选片段写: A 摘抄章回标题;B摘抄诗句、引言;C每章主要内容概括;D读后感:“引、议、联、结”E写论文:自选内容:①主题思想方面②艺术特色方面③人物性格方面④情节结构方面⑤社会意义方面七、共读步骤:共读研讨三周( 18 课时,其中交流六课时),课内外结合阅读。
八、研读内容: 1、五课时( 5 个话题)(一)《西游记》介绍及1-7 回,重点赏析:石化美猴,大闹天宫感悟话题:人性自由与现实约束(二)《西游记》 8—30 回,重点赏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感悟话题:保持警惕,降妖除魔(三)《西游记》 31—62 回重点赏析:三调芭蕉扇感悟话题:济困扶危,机智勇敢(四)《西游记》 63—99 回重点赏析:如来点化无字经感悟话题:反腐倡廉,批判腐败(五)《西游记》 100 回重点赏析:唐僧四众,随驾入朝感悟话题:每一个人都有的真经2、两课时(写作小论文)《西游记》论文创作:总话题:《话说“西游”》总计划表课时内容重点赏析片段话题方法1 指导赏析课石化美猴,大闹天宫性个性自由与现实约束美猴王的形象描写2 阅读个性化阅读个别化3 阅读个性化阅读个别化4 阅读个性化阅读个别化5 阅读个性化阅读个别化6 赏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保持警惕,降妖除魔7 阅读个性化阅读个别化8 阅读个性化阅读个别化9 赏析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济困扶危,机智勇敢10 阅读个性化阅读个别化11 阅读个性化阅读个别化如来点化无字经反腐倡廉,批判腐败12赏析13 阅读个性化阅读个别化14 阅读个性化阅读个别化15 阅读个性化阅读个别化16 赏析唐僧四众,随驾入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经17 指导写作小论多角度思考文18学生写作师生交流,写读书随笔摘抄写读书笔记摘抄写读书笔记摘抄写读书心得摘抄写读书笔记师生交流摘抄写读书笔记摘抄写读书心得师生交流摘抄写读书笔记摘抄写读书心得师生交流摘抄写读书笔记摘抄写读书笔记摘抄写读书心得师生交流师生交流适时讲评。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2. 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2. 第九回《悟彻菩提真旨功成圆满沙悟净》3. 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女儿村悟空施威》4. 第四十回《心猿归正悟性开明》5. 第七十回《三打白骨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指导学生运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深入了解作品内容。
2.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了解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因,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2. 第九回《悟彻菩提真旨功成圆满沙悟净》:学习沙悟净的忠诚与坚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女儿村悟空施威》:分析孙悟空与唐僧的关系,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第四十回《心猿归正悟性开明》:引导学生从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中,认识到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5. 第七十回《三打白骨精》:通过分析白骨精的形象,提高学生对邪恶事物的辨识能力。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步骤1. 预习引导: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指定章节,了解故事情节,对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
2. 课堂讲解:针对预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借鉴观点。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要求学生课后继续阅读《西游记》,了解故事情节,对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2. 引导学生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的人生智慧,提升个人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a. 介绍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西游记》的背景b. 分析《西游记》的文学地位和影响2. 第二课时: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a. 概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b. 介绍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c. 分析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3. 第三课时:欣赏《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a.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品读b.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c. 讨论片段中的主旨和寓意4. 第四课时:培养批判性思维a. 分析《西游记》中的矛盾和不足之处b.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c.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5. 第五课时:汲取作品的人生智慧b.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c. 鼓励学生将作品中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提升个人品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
4. 运用实践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对作品的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运用。
3. 课后感悟分享:收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简化版教材。
2. 与《西游记》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3. 学生作业本和感悟分享纸条。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2. 第二课时:掌握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3. 第三课时:欣赏精彩片段4. 第四课时:培养批判性思维5. 第五课时:汲取作品的人生智慧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西游记》导读方案
一、阅读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创作意图,以及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的腐朽现实。
2.学会精读、浏览、写读书笔记的读书方法;学会搜集处理信息,提高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抓住人物特点来写人物的能力。
4、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倡导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深阅读。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完成阅读目标。
三、突出教学重点的手段:收视: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讲座《大话西游》,可以使学生感兴趣,
有读书欲望。
四、教学难点:篇幅长、文言文是学生阅读的障碍,也是难点。
五、突破难点突破:
1、教师适时引领,结合听、读、说、写活动,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2、课前预习:收视:河北大学韩田鹿教授讲座《大话西游》。
3、通过了解吴承恩写作《西游记》的缘由,了解写作的目的,据此分析小说的主题。
六、阅读总设计与方法:
听:老师引领、同学交流、名家讲座。
(可以结合“百家讲坛”韩田鹿教授讲座及影视作品)读:精读、浏览:圈点勾画批注自己认为可圈可点的佳妙词、句、段。
说:A、小组间讲故事:①孙悟空大闹天宫②孙行者三调芭蕉扇③四个国家:车迟国、比丘国、乌鸡国、女儿国④三打白骨精
B、交流:读书心得,故事趣说
C、表演(一次)自选片段
写:A摘抄章回标题;
B摘抄诗句、引言;
C每章主要内容概括;
D读后感:“引、议、联、结”
E写论文:自选内容:①主题思想方面②艺术特色方面
③人物性格方面④情节结构方面⑤社会意义方面
七、共读步骤:共读研讨三周(18课时,其中交流六课时),课内外结合阅读。
八、研读内容:1、五课时(5个话题)
(一)《西游记》介绍及1-7回,重点赏析:石化美猴,大闹天宫
感悟话题:人性自由与现实约束
(二)《西游记》8—30回,重点赏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感悟话题:保持警惕,降妖除魔
(三)《西游记》31—62回重点赏析:三调芭蕉扇
感悟话题:济困扶危,机智勇敢
(四)《西游记》63—99回重点赏析:如来点化无字经
感悟话题:反腐倡廉,批判腐败
(五)《西游记》100回重点赏析:唐僧四众,随驾入朝
感悟话题:每一个人都有的真经
2、两课时(写作小论文)
《西游记》论文创作:总话题:《话说“西游”》
总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