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状与超支化聚合物
- 格式:pptx
- 大小:447.88 KB
- 文档页数:30
超支化聚合物合成的研究进展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高度支化的三维大分子,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以及潜在的应用,已经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得到快速发展。
综述了超支化聚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其中主要介绍单单体法(SMM)、双单体法(DMM)、偶合单体法(CMM)以及点击化学法,同时对超支化聚合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标签:超支化聚合物;大分子;合成树状支化大分子(Dendritic macromolecules)由于独特的分子结构而表现出线性聚合物没有的低黏度、高溶解度等特性,近年来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1]。
树状支化大分子根据结构特征可分为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和超支化聚合物(Hyperbranchedpolymers)[2],其中树枝状大分子具有高度规整的完美结构,最先受到学界的关注。
1985年,Tomalia等[3]发表了关于星型树枝状大分子的文章,其产物结构完美,但不管是采用收敛法还是发散法[4]合成,都需经过多步反应及提纯,复杂的合成过程增加了成本,阻碍其工业化发展。
此外,很多应用领域并不需要完美结构的聚合物,因此与树枝状大分子结构性质类似的超支化聚合物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5]。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虽不及树枝状大分子完美,但合成和纯化简单,通过一步法[6]或准一步法[7]即可合成,从而大大节约成本,有利于工业化发展。
1988年,Kim和Webster采用一步法合成高度支化的聚苯,并将此类聚合物命名为超支化聚合物[8]。
此后,一系列不同结构功能的超支化聚合物被合成,如聚酯[9]、聚硫醇[10]、聚氨酯[11,12]等。
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三维立体结构,分子链间缺少缠结,因此其熔融黏度较等分子质量的线性聚合物低;末端带有大量的活性基团,使其具有高溶解度[13];进一步对其末端基团改性,可以赋予超支化聚合物更多特殊的功能。
由于超支化聚合物诸多的优点,现已拓展到涂料[14,15]、纳米复合材料[16,17]、生物传感器[18]及药物运载[19]等领域。
超支化聚合物的机理和应用分析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聚合物,其分子结构呈现出树状形态,具有更高的分子量和更高的分子间交联度。
超支化聚合物的形成机理可以归结为两种主要反应,即分子内的多步反应和分子间的交叉反应。
分子内的多步反应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聚合反应将单体逐步地无规则组装成超支化聚合物的过程。
一般来说,首先进行核心化学物质的合成,然后添加一定比例的单体,使其与核心反应。
随着单体逐渐增加,多个分支以无规则方式迅速增长,形成树状结构。
此过程要求连续添加单体,并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顺序。
分子间的交叉反应是指超支化聚合物分子之间通过交联反应形成网络结构。
这种交联反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化学交联、热交联以及物理交联等。
化学交联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将超支化聚合物与交联剂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而热交联则是通过加热引发聚合物链段进行交联反应。
物理交联则是利用超支化聚合物链与其他聚合物链的物理排斥力形成临时的交联结构。
这些交联反应能够使超支化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分子间交联度和更强的物理性质。
超支化聚合物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由于分子间的交联结构,超支化聚合物展现出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并且能够抵御各种外部应力。
超支化聚合物可调控分子结构和分子量,从而影响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可以通过改变单体种类和比例来调节超支化聚合物的疏水性能和热稳定性。
超支化聚合物还具有较大的存储体积和吸附能力,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水处理、化学传感器等领域。
在药物传递领域,超支化聚合物的多分支结构和高比表面积使其成为理想的载体。
药物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键合的方式与超支化聚合物结合,形成纳米颗粒或微胶囊。
这些载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缓释性和靶向性,可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
在水处理领域,超支化聚合物的吸附能力和高度交联的结构使其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超支化聚合物可以作为吸附剂使用,将污染物吸附在其表面,并随后进行再生。
超支化分子(hyperbranched molecular)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 在聚合物科学领域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一种具有特殊大分子结构的聚合物。
早在1952年, Flory就提出了可以由多官能团单体制备高度支化的聚合物。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高度支化的聚合物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杜邦公司的瓦Kim等人有目的地合成了一种超支化聚合物, 并申请了第一项关于这方面的专利, 而且于1988年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全美化学会议上公布了这一成果。
在早期, 主要是对树枝形聚合物的研究。
第一代树枝形聚合物图是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 需严格控制反应过程使其结构具有极好的对称性、分子的体积和形状。
但是, 因其结构比较规整和完善, 就需要在合成的每一步, 核心分子末端的活性基团必须反应完全, 且每一步的产物需经过彻底的纯化, 因此得到的产物产率很低, 这就大大限制了树枝形大分子的工业化生产。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不要求很完美, 具有一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并且与树枝形聚合物相似, 一般可采用一步聚合的方法来合成, 所以易于工业化生产。
这两类聚合物在结构上都高度支化, 而且都带有大量官能性的端基, 与线性同系物相比都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和较低的粘度, 因此现在一般将这两类聚合物通称为树枝状聚合物。
超支化聚合物与线性聚合物在结构上也有很大的差别。
线性聚合物中线性部分占大多数, 支化点很少, 分子链容易缠结, 体系的粘度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迅速增加。
而超支化聚合物中主要是支化部分, 支化点较多, 支化部分至少呈的几率增长。
分子具有类似球形的紧凑结构, 流体力学回转半径小, 分子链缠结少, 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对粘度影响较小而且分子中带有许多官能性端基, 对其进行修饰可以改善其在各类溶剂中的溶解性, 或得到功能材料。
摘抄自“超支化聚合物合成及其端基改性”,寇玉霞等,武汉化工学院化工与制药学院,上海涂料第42卷第2期2004.4。
超支化聚合物的定义
超支化聚合物(Hyperbranched Polymers)是指在多核聚合物的基础上,在分子链上构建出完全支化的单体,使聚合物具有树枝状结构,并具有极高的分子量的高分子结构体,它们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物理性能,因而在研究导电聚合物、荧光聚合物、储能聚合物、高分子阻燃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超支化聚合物有多种结构,其中包括单核聚合物和多核聚合物。
多核聚合物是指在分子链上构建出完全支化的单体,这样可以形成树枝状结构,从而使聚合物分子量极高。
超支化聚合物分子量通常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相比于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高的分子量,因此可以提高其性能。
此外,超支化聚合物还具有其他特性,如高溶度、高耐热性、高耐化学性、高抗氧化能力、高抗拉伸强度和低热容量等,这些特性使其有效地应用于导电聚合物、荧光聚合物、储能聚合物和高分子阻燃剂中。
总之,超支化聚合物是指在多核聚合物的基础上,在分子链上构建出完全支化的单体,使聚合物具有树枝状结构,并具有极高的分子量的高分子结构体,它们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物理性能,因而在研究导电聚合物、荧光聚合物、储能聚合物、高分子阻燃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超支化聚酯摘要综述了超支化聚酯的合成方法并且介绍超支化聚酯在涂料、树脂改性、高分子薄膜、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超支化聚酯合成应用超支化聚合物简而言之是具有指高度支化结构的聚合物。
相比树枝状高分子超支化聚合物分子结构有许多缺陷并不像树枝状高分子样有完美的球状支化结构。
因此超支化聚酯合成方法相对于树枝状聚合物简单更容易得到广泛应用和工业化生产。
而超支化聚酯是超支化聚合物中合成较早、合成工艺较为成熟、应用性强的一种典型超支化聚合物。
超支化聚酯主要连接基团也为酯基但由于其高度支化的结构、大量的端基官能团、分子内存在空腔的结构特点使其又表现出与线型聚酯化合物不同的性能。
超支化聚酯具有良好流动性、较普通聚酯低的粘度以及良好的流动性能[1]。
1、超支化聚酯的合成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按过程来分可分为准一步法和一步法[2]。
准一步法是指将部分反应单体和催化剂先加入反应釜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剩余的单体和催化剂,优点是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3]。
一步法是指将所需的单体、催化剂一次性投入反应釜合成目标产物,合成方法简单,但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宽,通过加入核单体的方法可降低其分子量分布,即所谓的“有核一步法”。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按反应方式大体主要有Abx型单体自缩合、多官能度单体共聚合以及多支化开环聚合等。
1.1ABx型单体自缩合ABx型单体自缩聚是合成超支化聚酯最常用的方法,单体中同时包含A和B两种官能团,且两者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酯基。
其反应历程如下所示:1.2多官能度单体共聚合多官能度单体的共聚合是指利用An+Bm两种单体直接进行共聚反应的方法。
多官能度单体(其中一种n>2)的缩聚反应容易形成凝胶的网络结构,因此想要得到超支化聚酯必须在其凝胶点之前停止反应。
采用多官能度的单体反应的优点是可以不用先得到ABx类型的单体。
这种方法常用的单体是A2+B3型,这种组合单体共聚是往往先生成AB2结构的中间体。
线型、树枝状和超支化聚合物以及接枝共聚物的线型、树枝状和超支化聚合物以及接枝共聚物的聚合物的结构与其性能是密切相关的。
阐明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于高分子化学的意义在于:根据对性能的要求,设计不同结构的分子,使其具有预定的性能。
为了理解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首先必须要制备出具有窄分子量分布、组成分布均一(对共聚物而言)和结构明确的聚合物。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已经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有了基本的认识。
由于合成上的困难,目前对于非线性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还知之甚少。
因此,运用已知的聚合反应原理,合成出各种新型结构聚合物或共聚物(包括各种非线性结构聚合物),对于探索聚合物的链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设计具有预定性能的分子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各种非线性结构的聚合物被合成出来,如星形聚合物、星形杂臂共聚物、星形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树形或超支化聚合物,虽然人们对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还不十分明确,但由于这类聚合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性能,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的兴趣。
例如,树枝状聚合物在表面催化、药物释放以及仿生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超支化的聚合物不仅本身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及特殊的化学性能,而且由于表面的官能团密度非常高,可以接枝到金属和硅片的表面,在抑制腐蚀及化学感应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此,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两种线型的聚合物,一种具有规整的三代结构的树枝状聚合物,一种具有AB_2型支链的接枝共聚物和超支化的聚苯硫醚,并且利用聚苯硫醚对炭纳米管进行改性。
具体的工作及结果如下:1.利用含羟基和溴的双功能团引发剂异溴丁酸羟乙酯引发St的ATRP聚合,获得HO-PSt,然后连续引发MMA的ATRP聚合,获得HO-PSt-b-PMMA。
由于羟基在自由基聚合过程中不受影响,可以用HO-PSt和HO-PSt-b-PMMA为引发剂,在BF_3·Et_2O存在下,引发TMO的开环聚合,制得两嵌段聚合物PTMO-b-PSt和三嵌段聚合物PTMO-b-PSt-b-PMMA。
超支化聚合物的机理和应用分析1. 引言1.1 超支化聚合物的概念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非线性、多支链的结构。
它是一种特殊的聚合物,在分子链的末端或主链上引入分支单元,使得分子呈现出树枝状或多支链的结构。
超支化聚合物通常具有高分子量、高度交联、较高的孤平衡引力和较高的分枝度。
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超支化聚合物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如较高的热稳定性、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等。
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意义在于探索和开发新型高性能材料,提高传统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并拓展聚合物在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超支化聚合物的独特结构和性能为其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望成为未来高性能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深入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探索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对于推动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意义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意义在于其具有创新性和多功能性,可以为现代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机遇。
超支化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分子量和分子密度,使其在材料设计和制备中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功能,能够实现不同领域的定制化需求,广泛应用于材料、医药和环保领域。
超支化聚合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能够满足高温、高压和腐蚀等苛刻环境条件下的需求。
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其为材料科学领域带来的创新性和多功能性,还在于其为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意义将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2. 正文2.1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自由基聚合法、离子聚合法、配位聚合法、酯交换聚合法等多种方法。
自由基聚合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通常使用引发剂引发单体的聚合反应,生成线性聚合物后再进行超支化处理。
离子聚合法则是通过引入离子源来促进聚合反应,形成超支化聚合物。
新型超支化和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超支化聚合物(hyperbranched polymers,HBP)是一种高级聚合物,拥有高度分枝的结构,与线性聚合物和低分子化合物相比,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更多的反应活性中心。
因此,在诸如应用于涂料、粘合剂、医学、光电子和纳米技术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树枝状聚合物(dendritic polymers)是一种与超支化聚合物类似的高级聚合物,具有分支结构的外壳层和核心层。
由于其极佳的分子结构稳定性,它们被广泛用于催化、药物传递和纳米材料等领域。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超支化聚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质。
通过合成不同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并研究其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性能,拓宽聚合物化学的应用领域。
3. 研究内容(1)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本研究将探讨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如AB2和AB3反应、自由基聚合和亚甲基丙烯酸酯的交联聚合等方法。
(2)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本研究将探讨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如基于迭代反应的方法、交联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HPTMS)的迭代反应等方法。
(3)聚合物的性质分析:本研究将利用分子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超支化聚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的形貌结构、表面化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能等。
(4)超支化聚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的应用:本研究将研究超支化聚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性能,如涂料、粘合剂、医学、纳米技术等领域。
4. 预期成果(1)开发新型超支化聚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为聚合物化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2)研究超支化聚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的性质,增进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
(3)探索超支化聚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性能,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材料。
5. 研究意义超支化聚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分支结构和良好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因此在涂料、粘合剂、医学、纳米技术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树枝状大分子和超支化聚合物
有机物分子的形状是决定其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过去的15 年,科学家们,尤其是聚合物化学家,介绍了一种新的“树状分子”由一系列支
化单元组成的树状支化大分子可分为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 和超支化聚合物(Hyperbranched polymer) 两大类。
树状大分子的合成为了控制分子的尺寸和形状, 通常需要多步反应, 并且每步骤都需要采取严格的保护去保护措施和细致的提纯,制备的困难导致价格的昂贵, 限制了其作为消耗性材料的应用。
作为超支化聚合物合成无需仔细分离提纯, 可直接由本体聚合制备, 即一步法合成。
目前超支化聚合物最常用的合成方法是FloryHj提出的ABx 单体预聚法。
在ABx分子中,分子端基分别为A和B,A官能团和B官能团能用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或经过活化后相互反应,但自身反应性较差或不反应。
且在合成过程中无需再细纯化,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便宜,因此,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目前,所报道的超支化聚合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超支化聚酯、超支化聚酰胺、超支化聚氨酯、超支化聚碳酸酯、超支化聚醚等。
作为商业应用,树枝状聚合物和超支化聚台物诞生以来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潜在价值便很快成为高分子科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内外相继出现公司(荷兰DSM,威海晨源新材料等)建立起技术研发中心,开拓其在医药载体、基因工程、非线性光学、纳米材料、自组织超分子体系、能量传递及接受、大分子建筑“砌块”、催化剂、传感器、流变添加剂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延伸阅读:
http: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