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课教案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6
幼儿园笛子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笛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笛子的兴趣,了解笛子的基本知识。
2. 学习笛子的正确吹奏姿势和基本演奏技巧。
3. 通过简单的练习曲目,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重点:1. 笛子的基本知识和正确吹奏姿势。
2. 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
3. 简单练习曲目的演奏。
三、教学准备:1. 笛子(每个幼儿一支)。
2. 笛子教材和练习曲目。
3. 音乐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观察并感受笛子的外形和材质。
- 播放一段笛子演奏的音乐,激发幼儿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 向幼儿介绍笛子的基本知识,如笛子的种类、发声原理等。
- 展示正确的吹奏姿势,包括手指的放置、气息的控制等。
3. 吹奏练习(20分钟):- 引导幼儿正确握住笛子,按照指导开始吹奏。
- 逐步教授笛子的基本音阶和音程,让幼儿跟随练习。
- 通过简单的练习曲目,如《小星星》等,让幼儿体验演奏的乐趣。
4. 演奏展示(10分钟):- 邀请一些幼儿上台表演他们学会的曲目。
- 其他幼儿可以鼓励和欣赏他们的演奏。
5. 温习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基本演奏技巧。
- 鼓励幼儿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自己创作一段简单的曲目,展示给其他同学。
2. 组织小型演奏会,让幼儿有机会在家长和其他班级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评估幼儿的吹奏姿势和基本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3. 评估幼儿在练习曲目上的演奏表现。
七、教学反思: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多的练习和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笛子的吹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竹笛启蒙教学大纲第一课一、中国简介1、起源笛予在我国流行久远,古时称为“横吹”。
从最近河南省舞阳贾湖出土的有九千年历史的“骨笛”来看,比原先经考古学家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160枚“骨哨”又提早了一千余年,比传说中汉武帝时(距今2000多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将笛子吹奏方法带回长安的说法,更提早了六干余年,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2、竹笛种类的种类很多,目前乐器店、百货商店出售的有“七音套笛”、“十二音套笛”等品种。
“七音套笛”一共7支,即全按筒音为A、B、C、D、E、F、G七个音各一支组成,“十二音套笛”是在“七音套笛”的基础上再加b A、b B、# C、b E、#F各一支组成。
按音色(或长短)可分为三种:(1)、梆笛(2)、曲笛(3)、低音曲笛初学者可先选购第三孔作F调或G调短笛,这两种笛子音色明亮,吹起来不费力。
3、竹笛的应用范围戏剧伴奏、歌舞伴奏、民族器乐合奏、笛子独奏等形式。
4、竹笛演奏常用的三种指法(1)、全按为5 (2)、全按为l(3)、全按为2全按为“5”指法,是笛子最常用的一种指法,也是初学着学习竹笛的入门指法。
二、竹笛的构造和演奏图解1、演奏姿势(图2)站立照片。
第一课:起源,定口形介绍竹笛的起源笛予在我国流行久远,古时称为“横吹”。
从最近河南省舞阳贾湖出土的有九千年历史的“骨笛”来看,比原先经考古学家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160枚“骨哨”又提早了一千余年,比传说中汉武帝时(距今2000多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将笛子吹奏方法带回长安的说法,更提早了六干余年,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学笛初始,能塑定一个好的吹笛口形,实在太重要了,好的口形能将气息集中的注入吹孔,从而保证基础发音会好,笛音会格外纯净、响亮。
好的吹奏口形能让你的笛艺稳定提升。
练习方法:1、面部呈微笑状,上下唇自然抿紧时,上唇稍向前突出。
2、唇肌向左右两边稍拉开拉紧,口腔里呈0型,似含水状,喉咙放松,唇肌有点后移并紧挨上下牙床。
竹笛课程指导教案教案标题:竹笛课程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竹笛的基本知识和起源。
2. 学习竹笛的正确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3. 掌握竹笛的基本音阶和吹奏技巧。
4. 能够演奏简单的竹笛曲目。
教学重点:1. 竹笛的基本知识和起源。
2. 竹笛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3. 竹笛的基本音阶和吹奏技巧。
教学难点:1. 竹笛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的正确掌握。
2. 竹笛的吹奏技巧的熟练运用。
教学准备:1. 竹笛(每位学生一支)。
2. 竹笛教材和乐谱。
3. 录音设备。
4. 班级音乐室或教室。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竹笛的基本知识和起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播放一段竹笛演奏音乐,让学生感受竹笛的美妙音色。
二、讲解竹笛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10分钟)1. 示范正确的竹笛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要求学生跟随示范练习,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和姿势。
3. 提醒学生注意呼吸的方法和节奏。
三、教授竹笛的基本音阶和吹奏技巧(15分钟)1. 逐个介绍竹笛的基本音阶,包括发音方法和指法。
2. 演示每个音阶的吹奏技巧,让学生跟随演奏。
3.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四、练习演奏简单的竹笛曲目(20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的竹笛曲目,将乐谱分发给学生。
2. 逐步教授乐谱中的各个音符和节奏。
3. 让学生根据乐谱练习演奏,同时进行个别辅导和纠正。
五、巩固和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进行小组演奏,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建议。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学生练习竹笛的作业,包括练习基本音阶和吹奏技巧。
2. 提醒学生按时准备下节课的竹笛演奏曲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竹笛的基本知识和起源,教授竹笛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指导学生掌握竹笛的基本音阶和吹奏技巧,使学生能够演奏简单的竹笛曲目。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示范和练习的结合,通过个别辅导和纠正,帮助学生克服吹奏中的困难。
笛子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基本的笛子演奏技巧,并能够演奏简单的曲目。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奏技巧,提升他们在音乐领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笛子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技巧介绍- 笛子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笛子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吹奏方法2. 笛子音域的掌握- 高音、中音和低音的区分- 各个音域的演奏技巧和注意事项3. 简单曲目的演奏- 选取一些简单易学的曲目,让学生通过练掌握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演示-实践法: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跟随模仿,并进行实际演奏练。
2. 分组练:学生分成小组,相互交流研究并一起练演奏曲目。
3. 个别指导:针对学生个别问题和进步空间进行一对一指导和辅导。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日常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和练情况进行评估,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2.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演奏测试,评估学生掌握的演奏技巧和曲目演奏水平。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并进行小组内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研究交流和进步。
五、教学资源1. 笛子:每个学生配备一把符合教学要求的笛子。
2. 曲谱:准备适合初学者的简单曲目的乐谱供学生练和演奏。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将分为若干单元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1. 单元一:笛子基本结构和演奏技巧介绍(2课时)2. 单元二:笛子音域的掌握(3课时)3. 单元三:简单曲目的演奏(5课时)七、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本课程每个单元的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如下:1. 单元一:- 笛子基本结构和功能介绍(0.5课时)- 笛子演奏姿势和吹奏方法的讲解和示范(0.5课时)2. 单元二:- 高音、中音和低音的区分和演奏技巧讲解(1课时)- 各个音域的演奏练(2课时)3. 单元三:- 曲目选择和演奏技巧指导(1.5课时)- 曲目的演奏练和表演(3.5课时)八、研究效果评估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研究效果:1. 掌握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吹奏姿势、音域掌握等。
笛子教学第1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笛子的基本知识,包括笛子的起源、发展历史、结构和演奏方法。
2. 学习笛子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吹奏技巧。
3. 学习简单的笛子演奏乐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笛子的基本知识、演奏姿势和吹奏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笛子的吹奏方法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
1. 笛子及相关配件。
2. 笛子演奏教材和乐谱。
3.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笛子的基本知识,包括笛子的起源、发展历史和结构。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笛子的演奏姿势和吹奏技巧(15分钟)。
教师向学生演示笛子的演奏姿势和吹奏技巧,包括正确的手指位置、吹气的力度和吹奏时的呼吸方法。
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动作,练习笛子的基本演奏姿势。
3. 学习简单的笛子演奏乐曲(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首简单的笛子演奏乐曲,并逐步教授乐曲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练习演奏乐曲的音准和节奏。
4. 练习和表演(15分钟)。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练习演奏乐曲,并进行小规模的表演。
老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提高演奏水平。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笛子演奏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笛子演奏的技巧和水平。
五、作业。
布置学生练习笛子演奏乐曲的作业,要求他们在家里练习并准备下节课的表演。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笛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笛子演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自动手,多加练习,提高笛子演奏的技巧和水平。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竹笛教案教学目标教案标题:竹笛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竹笛的起源、历史和特点。
- 学生能够认识竹笛的基本构造和音域。
- 学生能够掌握竹笛的正确吹奏姿势和发音技巧。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吹奏简单的竹笛曲目。
- 学生能够通过竹笛演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
-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演奏竹笛乐曲。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 学生能够通过竹笛演奏感受音乐的美妙和艺术的力量。
- 学生能够培养耐心和毅力,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1. 竹笛的基本构造和音域。
2. 竹笛的正确吹奏姿势和发音技巧。
3. 简单竹笛曲目的吹奏和表达。
教学难点:1. 吹奏姿势和发音技巧的正确掌握。
2. 通过竹笛演奏表达情感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竹笛:为每个学生准备一支竹笛。
2. 竹笛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竹笛教材。
3. 竹笛曲目:准备一些简单易学的竹笛曲目。
4. 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演奏的音频,以便评估和反馈。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竹笛的起源和历史,激发学生对竹笛的兴趣。
- 展示竹笛的基本构造,让学生了解竹笛的外观和组成部分。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竹笛的音域和音色特点,让学生了解竹笛的声音表现能力。
- 示范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发音技巧,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竹笛的吹奏方法。
3. 吹奏练习(20分钟):-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练习吹奏竹笛的基本音阶和简单的乐曲片段。
-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纠正吹奏中的错误和不准确之处。
4. 合作演奏(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演奏一首简单的竹笛乐曲。
- 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乐曲的演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5.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竹笛的重要性和学习竹笛的好处。
-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探索竹笛,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竹笛社团或演出活动,进一步提高竹笛演奏技巧和舞台表演能力。
课程名称:竹笛演奏与音乐欣赏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笛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竹笛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使学生能够熟练演奏基本的竹笛曲目,掌握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时间:共10周,每周1课时教学内容:1. 竹笛的历史与文化2. 竹笛的结构与演奏姿势3. 基本演奏技巧与指法4. 竹笛曲目欣赏与练习5. 团队合作演奏教学过程:第一周:竹笛简介与认识1. 介绍竹笛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在音乐中的地位。
2. 让学生了解竹笛的基本构造,观察实物或图片。
3. 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包括站姿、坐姿等。
第二周:基本演奏技巧与指法1. 讲解并示范基本的吹奏技巧,如长音、颤音等。
2. 学习竹笛的指法,包括单音、双音、三音等。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第三周:竹笛曲目欣赏与练习1. 播放竹笛经典曲目,让学生欣赏并感受音乐的魅力。
2. 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曲目进行练习,如《小河淌水》、《茉莉花》等。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第四周:合作演奏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曲目进行合作演奏。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奏,强调节奏、音准和配合。
3.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第五周:复习与巩固1. 复习前四周所学内容,包括演奏技巧、指法、曲目等。
2. 学生进行个人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合奏练习。
第六周:竹笛音乐知识拓展1. 介绍竹笛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应用,如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音乐风格,进行竹笛曲目创作。
3. 学生进行个人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第七周:团队协作演奏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难度较高的曲目进行协作演奏。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奏,强调团队协作和音乐表现力。
3.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第八周:成果展示1. 学生进行个人演奏和团队协作演奏的展示。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笛子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使学生能够熟练演奏笛子基础曲目,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笛子基础知识:笛子构造、演奏姿势、呼吸方法、音阶、指法等。
2. 笛子基础曲目:简单民歌、古曲、流行曲等。
3. 笛子进阶曲目:技巧性较强的曲目、合奏曲目等。
4. 音乐理论:乐理知识、曲式结构、和声等。
三、教学过程1. 基础知识教学(1)讲解笛子构造、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让学生了解笛子的基本特点。
(2)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感受笛子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3)学生跟琴练习,巩固基础知识。
2. 基础曲目教学(1)讲解曲目背景、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2)示范演奏,让学生了解曲目演奏技巧。
(3)学生跟琴练习,纠正演奏错误。
3. 进阶曲目教学(1)讲解曲目技巧,分析演奏难点。
(2)示范演奏,让学生了解曲目演奏风格。
(3)学生跟琴练习,逐步提高演奏水平。
4. 音乐理论教学(1)讲解乐理知识,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规律。
(2)分析曲目和声、曲式结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学生完成音乐理论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定期举办笛子演奏会,让学生展示所学成果。
2. 对学生的演奏技巧、音乐素养进行评价。
3.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笛子比赛,提高演奏水平。
五、教学资源1. 笛子教材:选取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系统、全面。
2. 演奏曲目:收集各类笛子曲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教学设备:配备笛子、琴、音响等教学设备,保证教学质量。
4. 教学辅助工具:制作笛子指法图、演奏技巧图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4周):学习笛子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演奏技巧。
2. 第二阶段(5-8周):学习基础曲目,提高演奏水平。
3. 第三阶段(9-12周):学习进阶曲目,拓展演奏领域。
4. 第四阶段(13-16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准备笛子演奏会。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竹笛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在北方音乐中的地位。
2. 掌握竹笛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气息控制、指法运用、音色调整等。
3. 感受北方民族音乐风格,通过竹笛演奏实践,提升音乐审美和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竹笛的起源与发展2. 竹笛的基本演奏技巧3. 北方风格乐曲演奏实践4. 竹笛演奏音乐会欣赏与讨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竹笛的基本演奏技巧、北方风格乐曲的演奏。
2. 教学难点:气息控制、指法运用、音色调整以及北方风格乐曲的演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向学生介绍竹笛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在北方音乐中的地位。
2. 竹笛的基本演奏技巧- 讲解竹笛的结构、制作工艺、音域等基本知识。
- 演示并讲解气息控制、指法运用、音色调整等基本技巧。
3. 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基本技巧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本节课内容第二课时:1. 北方风格乐曲演奏实践- 介绍北方风格乐曲的特点,如陕北风格、内蒙古二人台风格等。
- 学生分组选择曲目,进行合奏或独奏练习。
2. 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曲目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竹笛演奏音乐会欣赏与讨论- 播放北方风格竹笛演奏音乐会视频,让学生欣赏并讨论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
4. 总结本节课内容第三课时:1. 学生分组进行曲目汇报演出- 学生分组进行合奏或独奏演出,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2. 教师点评与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
3. 课堂小结-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竹笛基本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北方风格乐曲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资源1. 竹笛演奏音乐会视频2. 北方风格乐曲乐谱3. 竹笛教学课件七、教学课时3课时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笛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笛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2.能够正确地吹奏笛子,并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3.能够演奏简单的笛子曲目。
二、教学内容1.笛子的基本知识–笛子的分类和结构–笛子的发音原理–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2.笛子的乐理知识–音符和节奏的基本概念–简单的乐谱阅读和演奏3.笛子曲目的演奏–选取适合初学者的简单曲目–指导学生正确演奏曲目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笛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笛子的基本原理和演奏方法。
2.示范法:老师可以演奏一些简单的曲目,让学生听到正确的演奏效果,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3.练习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练习笛子的演奏技巧,并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笛子的基本知识1.笛子的分类和结构:介绍笛子的种类和结构,让学生了解笛子的基本构造和特点。
2.笛子的发音原理:讲解笛子的发音原理,让学生了解笛子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3.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介绍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吹气、控制气流和指法等方面。
第二步:讲解笛子的乐理知识1.音符和节奏的基本概念:讲解音符和节奏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乐谱的基本元素。
2.简单的乐谱阅读和演奏:选取一些简单的乐谱,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和演奏乐谱。
第三步:演奏笛子曲目1.选取适合初学者的简单曲目:选取一些适合初学者的简单曲目,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演奏。
2.指导学生正确演奏曲目: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并能够演奏出简单的曲目。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笛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能够正确演奏笛子,并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笛子的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需要老师耐心指导和学生反复练习。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演奏姿势和技巧,及时纠正错误;2.考核学生对笛子基本知识和乐理知识的掌握情况;3.要求学生演奏简单的曲目,检验学生的演奏水平。
《竹笛》教学大纲一、基本课程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竹笛2、课程类别:选修3、适用专业:音乐学、音乐表演4、课程地位:一般课程5、总学时:105学时6、总学分:4分二、课程目标竹笛演奏,是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竹笛专业学生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使学生逐步系统的了解并掌握竹笛演奏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并具有较高的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理论修养。
三、课程内容第一学年(33学时)1、初步树立正确的演奏观念,包括正确的呼吸、姿势、手型等。
2、通过基本功的训练,严格要求学生对竹笛音色、指头力度及速度的训练。
3、选取适合学生情况的练习曲及乐曲,对基本的音色、力度、节奏以及演奏符号进行严格的训练。
参考曲目1、《发音练习》曲祥、曲广义曲2、《长音练习》曲祥、曲广义曲3、《基本练习一》曲祥、曲广义曲4、《基本练习二》曲祥、曲广义曲5、《基本练习三》曲祥、曲广义曲6、《八月桂花遍地开》曲祥、曲广义曲7、《牧童》曲祥、曲广义曲8、《基本练习四》曲祥、曲广义曲9、《你吹笛我打鼓》曲祥、曲广义曲10、《单吐练习》曲祥、曲广义曲11、《附点与顿音练习》曲祥、曲广义曲12、《双吐练习》曲祥、曲广义曲13、《筒音作“1”的七声音阶》曲广义、郝益军曲14、《音阶与八度练习》曲祥、曲广义曲15、《放哨歌》曲祥、曲广义曲16、《草原小姐妹》曲祥、曲广义曲17、《指颤音练习》曲祥、曲广义曲18、《连音练习》曲祥、曲广义曲19、《朝元歌》选自昆曲《琴挑》陈重整理20、《单吐与双吐练习》曲祥、曲广义曲21、《三度与指颤音》曲广义、郝益军曲22、《妆台秋思》古曲陈重、杜次文编曲詹永明订谱23、《纺织姑娘》曲祥、曲广义曲24、《吐音练习》曲祥、曲广义曲25、《小放牛》民间乐曲陆春龄改编26、《姑苏行》江先渭曲27、《中花六板》江南丝竹陆春龄整理第二学年(36学时)1、继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对竹笛音色的通畅和气息的运用做更严格的要求。
竹笛教学大纲一、引言竹笛是一种古老而优美的乐器,通过竹管的吹奏发出悠扬动听的音乐。
竹笛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竹笛学习者提供系统和全面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竹笛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掌握竹笛的基本构造和吹奏技巧。
3.学习竹笛的乐理知识,包括音阶、音程和节拍等。
4.能够演奏一些简单的竹笛曲目。
三、教学内容1.竹笛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竹笛的起源和传播- 竹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竹笛的基本构造和分类- 竹笛的组成部分:笛身、吹口、音孔等- 竹笛的分类:高音笛、中音笛和低音笛3.吹奏技巧- 均匀吹气的方法和要领- 嘴形和发音技巧- 竹笛的换气和连音技巧4.竹笛的乐理知识- 音阶和音程的概念- 节拍和拍子的基本理解- 如何读音谱和谱表5.简易竹笛曲目演奏- 选取一些简单易学的竹笛曲目,如《竹林中》、《阳光照耀大地》等- 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指法- 演奏技巧的提高和乐曲的表达感情四、教学方法1.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演奏中理解乐理知识。
2.示范教学法,通过老师的演奏示范,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吹奏技巧。
3.个别指导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4.乐队合奏法,让学生在乐队中学会协作和合作,提高演奏的整体效果。
五、教学评估1.对学生的吹奏技巧进行定期考核,测验他们对乐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通过学生的乐队合奏表演,评估他们合作和协作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竹笛乐曲教材和乐谱2.多媒体设备和音频播放器,用于示范演奏和乐曲欣赏。
3.竹笛乐队的合奏演示视频,让学生理解乐队合作的重要性。
七、课程安排1.第一阶段:了解竹笛- 竹笛的起源和历史- 竹笛的基本构造和分类2.第二阶段:基本技巧学习- 吹奏技巧的基本训练- 理解竹笛的乐理知识3.第三阶段:简易曲目演奏- 选取简单的竹笛曲目进行演奏- 提高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八、教学总结竹笛作为一种古老而优美的乐器,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系统的教学大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竹笛的基本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
认识笛子的课程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认识笛子的课程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笛子的起源、分类和特点。
2. 学习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基本吹奏技巧。
3. 通过练习简单的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艺术修养。
教学准备:1. 笛子及其他相关乐器。
2.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3. 笛子乐曲示范录音。
4. 学生手册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笛子的图片和演奏视频,激发学生对笛子的兴趣。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笛子是什么乐器吗?你有没有听过笛子的声音?”主体:1. 笛子的起源和分类a. 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笛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b. 介绍不同种类的笛子,如竹笛、金属笛等,并对比它们的特点和音色。
2. 笛子的基本吹奏技巧a. 介绍正确的吹奏姿势,包括手指的摆放和吹口的姿势。
b. 演示吹奏笛子的基本技巧,如吹气、控制音高和音量等。
c. 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吹奏笛子。
3. 练习简单的乐曲a. 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笛子乐曲,如《小星星》、《春天在哪里》等。
b. 演示乐曲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
c. 指导学生分组练习乐曲,并进行小组演奏。
4. 反思与总结a. 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
b.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困惑。
c. 总结笛子的特点和吹奏技巧,并展示学生的成果。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学院或乐器制作工坊,进一步了解笛子的制作和演奏技巧。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类型的笛子,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笛子的起源和分类,掌握基本的吹奏技巧,并通过练习简单的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跟随老师练习吹奏技巧,并在小组演奏中展示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部分学生在掌握吹奏技巧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练习时间,并提供个别辅导,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笛子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笛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2.学习笛子的基本乐理知识;3.能够演奏简单的笛子曲目。
二、教学内容1. 笛子的基本知识1.笛子的种类和分类;2.笛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3.笛子的演奏姿势和吹奏方法。
2. 笛子的基本乐理知识1.音符和节拍的基本概念;2.笛子的音域和音阶;3.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
3. 笛子曲目的演奏1.学习简单的笛子曲目;2.练习笛子曲目的演奏技巧;3.演奏笛子曲目并进行评估。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笛子的基本知识和乐理知识,让学生了解笛子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2.示范法:老师通过演奏笛子曲目,让学生了解笛子的演奏效果和技巧;3.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笛子演奏练习,加强技巧和能力;4.评估法:通过对学生演奏的笛子曲目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笛子的基本知识1.讲解笛子的种类和分类;2.讲解笛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3.示范笛子的演奏姿势和吹奏方法。
2. 笛子的基本乐理知识1.讲解音符和节拍的基本概念;2.讲解笛子的音域和音阶;3.示范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
3. 笛子曲目的演奏1.学习简单的笛子曲目;2.练习笛子曲目的演奏技巧;3.演奏笛子曲目并进行评估。
五、教学评估1.学生的笛子演奏技巧和能力;2.学生对笛子基本知识和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3.学生对笛子曲目的演奏效果和表现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笛子课教学,学生对笛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笛子曲目。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笛子的演奏姿势和吹奏方法掌握不够,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对于一些乐理知识的讲解也需要更加详细和深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同时也会加强对乐理知识的讲解和演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笛子教学教案教案标题:笛子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笛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学习基本的笛子演奏技巧,包括正确的姿势、吹奏技巧和指法。
3. 学习简单的笛子乐曲,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准备:1. 笛子(每个学生一把)。
2. 笛子教材和乐谱。
3. 录音机或其他音频设备。
4. 班级音乐室或其他适合进行音乐教学的场所。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笛子的基本知识,包括笛子的起源、种类和特点。
2. 播放一段笛子演奏的音频,让学生感受笛子的美妙音色。
技巧讲解(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笛子吹奏姿势,包括坐姿或站姿、手指的放置和笛子的角度。
2. 逐步教授笛子的吹奏技巧,如吹奏时的气息控制、吹奏力度的变化和吹奏音高的调节。
3. 介绍笛子的指法,指导学生正确按压各个音孔。
乐曲学习(25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的笛子乐曲,如《小星星》或《茉莉花》。
2. 演示乐曲的演奏,让学生听一遍,同时观察演奏者的吹奏姿势和指法。
3. 逐节教学乐曲,引导学生跟随演奏者一起吹奏。
4.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合奏乐曲的不同部分。
巩固与评估(15分钟):1. 学生个别练习,老师逐一检查学生的吹奏姿势和指法,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练习,提高吹奏技巧和熟练度。
3. 学生进行小组演奏,展示他们学习的乐曲。
4.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吹奏技巧、音准和节奏感等方面。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笛子乐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出,展示他们的笛子演奏成果。
3. 邀请专业笛子演奏者或音乐老师来学校进行演示和指导。
教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学会基本的笛子演奏技巧和指法,并能够演奏一首简单的乐曲。
同时,他们还将培养音乐表达能力、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笛子教学大纲笛子教学大纲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乐器则是音乐表达的媒介之一。
笛子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探讨笛子教学的大纲,旨在帮助学习笛子的人了解学习笛子的重点和方法。
二、基本知识1. 笛子的起源和发展笛子起源于中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由笛身、吹孔、音孔和指孔等部分组成,通过吹气和指法的配合来产生音乐。
2. 笛子的分类笛子可以分为竹笛和金属笛两大类。
竹笛通常由竹子制作而成,音色柔和悠扬;金属笛则由金属制作,音色明亮锐利。
三、笛子教学的目标1. 培养音乐素养通过学习笛子,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他们能够通过演奏笛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增强自信心。
2. 培养音乐技能学习笛子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包括音准、节奏感和演奏技巧等。
通过不断练习和指导,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并能够演奏一些简单的曲目。
四、教学内容1. 基础知识学生需要了解笛子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原理,掌握正确的吹气和指法技巧。
他们还需要学习简谱和乐理知识,以便能够读懂乐谱并正确演奏。
2. 曲目学习学生可以从简单的曲目开始学习,逐渐提高难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曲目进行教学。
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自由演奏的曲目。
3. 合奏与表演学生可以参加合奏和表演活动,与其他乐器合奏,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自信心。
五、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
同时,学生也需要进行实践,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2.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学习方式都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初学者可以采用分解教学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吹气和指法技巧。
民族笛子课程纲要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自编教材课程类型:艺术类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一节)授课对象:1---6年级学生一、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中国民族乐器笛子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笛子的表现力十分丰富,无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其独到之处都可从中领略。
笛子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1、使学生知道一些有关笛子的历史。
2、使学生知道正确的持笛及演奏姿势,力求正确。
3、知道筒音作Sol的指法,能吹响Do、Re、Mi、Fa、Sol、La、Si七个音。
4、学会演奏几首小曲目。
(二)、各年级达到的教学目标:一、二年级1、知道持笛及演奏姿势,力求正确。
2、知道筒音作Sol的指法,能吹响Do、Re、Mi、Fa、Sol、La、Si七个音。
3、能演奏1---2首小曲子。
三、四年级1、知道正确持笛及演奏姿势。
2、基本掌握筒音作Sol的指法,能吹响Do、Re、Mi、Fa、Sol、La、Si七个音。
3、能演奏3---4首小曲子。
本学期基本会吹《闪烁的小星星》《粉刷匠》两首曲目。
五、六年级1、掌握笛子正确的演奏姿势。
2、掌握并会运用筒音作Sol的指法,能吹响Do、Re、Mi、Fa、Sol、La、Si音。
3、能吹奏5---6首小曲子。
4、排练新年汇报演出曲目《闪烁的小星星》《粉刷匠》等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十五课,前十三课分为三大部分,后两课为综合复习课。
(一)第一部分---知道一些有关笛子的历史。
1、中国的笛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笛子,又称竹笛。
顾名思义,是由竹子制成。
上面开有吹孔和膜孔各一个,按指孔六个.它音色清脆,音域宽广,能吹两组多的音。
常规的笛子有两种,即曲笛和梆笛,为民间常用的乐器之一。
曲笛善于表现悠扬委婉的情致,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
而梆笛短于曲笛,它的音色高而明亮,善于表现刚健、豪放、活泼、轻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北方色彩。
现在的演奏家一般都是曲笛、梆笛兼而习之,融南北笛韵于一身。
第二章筒音做5.的指法练习
第一课
[年级]三年级
[教学目的]
1、通过横笛启蒙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横笛的兴趣,建立起学习横笛的信心。
2、使学生初步了解横笛的构造,掌握基本呼吸方法。
[教具准备]
G调横笛一支、多媒体课件介绍、构造、横笛演奏曲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出勤及学生带竖笛情况
二、导入新课
1、听一首由横笛演奏的音响作品,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演奏的?(笛子、长笛)
师:同学们也能用竖笛演奏那多好啊,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学习竖笛的吹奏方法。
2 、板书课题:横笛演奏方法
三、新课教学
1.横笛简介
(1)出示图形幻灯片。
(2)介绍横笛
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
乐器之一。
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和玉笛。
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这种材料的笛子声音效果最好。
(3)简介横笛的构造、发音原理
出示幻灯片,教师介绍笛子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
(4)吹奏竖笛应该注意卫生。
可准备干净手帕,用后及时擦洗。
提醒学生不要交换使用竖笛,以防“病从口入”。
3、介绍吹奏的方法
(1)吹奏时两腮用力往里收,不要鼓起来,并把上下嘴唇缩起,嘴角稍微向后面收缩一点,上嘴唇比下嘴唇稍微突出一点。
上下唇中间要留一个小孔,这个小孔在吹笛子的名称里叫做“风门”。
(2)风门要对准吹孔,下嘴唇盖住吹孔的三分之二,一面读“呼”字一样的声音,一面吹气息。
4、课堂练习
(1)讲练5、6、7三音吹奏方法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1 、鼓励性谈话,增添学生学习横笛的兴趣。
2 、布置作业,吹奏练习
第二课
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
1、欣赏竹笛演奏音频、视频资料;
2、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3、笛子的演奏姿势
(1)持笛姿势
(2)吹奏姿势
4、用正确的演奏姿势做空指的吹孔练习
(1)顿音练习
(2)顿长音练习
(3)长音练习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资料
让学生欣赏横笛演奏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持笛姿势
幻灯片出示
教师讲解:
持笛时,用双手的拇指和小指将笛身托住,再用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住六个音孔。
手指稍微弯曲,肌肉松弛,要有上下运动的余地。
持笛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手指按住的正确位置应该是第一节手指的指肚,不要用手指尖或手指第二关节按孔。
三、吹奏姿势
姿势分立式和坐式两种。
立式时,两脚分开同肩宽,呈外八字形;一脚稍前,另一脚稍后,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身体稍微侧向右方,面向正前方,两眼平视,头正、肩平、挺胸、收腹、双手持笛,两肘自然下垂。
坐姿要求上身和立式相同,椅子高低要适度,
以免妨碍吹奏和呼吸。
坐时最好不要架腿,两腿自然分开才能坐的安稳。
四、注意事项
演奏时要注意正确的演奏姿势,身体、手臂、手指不要过于僵硬,要自然放松;注意风口的把握,气息不要过大,均匀的来吹奏。
五、学生练习
1、顿音练习
2、顿长音练习
3、长音练习
第三课
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
1、欣赏竹笛演奏音频、视频资料
2、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3、学习吹奏筒音做5.的1、2、3
教学过程:
一、欣赏笛子演奏视频资料
二、用三种吹奏方法演奏1、2、3
1、顿音练习
2、顿长音练习
3、长音练习
三、注意事项
长音时气息要缓慢、均匀,顿音及顿长音时,注意字头的爆发力,发“吐”音。
四、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作指导。
五、作业布置
学生课下要及时练习。
第四课
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
1、欣赏竹笛演奏音频、视频资料
2、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3、练习曲1、2、3
4、工尺谱试唱《富贵不断头》
教学过程:
一、欣赏笛子演奏的音频资料
二、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检查学生顿音吹奏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指导。
三、练习1、2、3
1、出示练习曲
(1)2/4 1 2 | 3 —| 3 2 | 1 —||
(2)2/4 11 22 | 33 0 | 33 22 | 11 0||
(3)2/4 1 3 | 2 3 | 2 —| 3 1 | 2 1 | 1 —||
2、学生练习
3、出示《富贵不断头》
教师示范唱,学生跟学。
四、布置作业
课下进行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