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的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366.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糖类第一节概述一、糖的命名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有些还有N、S、P等,绝大多数糖类的实验分子式可以用Cn(H2O)n式子来表示。
由于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往往是2:1,与水相同,过去误认为此类物质是碳与水的化合物,所以称为。
但有些糖的分子式并不符合,如鼠李糖(C6H12O5,6-脱氧甘露糖)、岩藻糖(C6H12O5,6-脱氧半乳糖)和脱氧核糖(C5H10O4)等,而有些物质符合该分子式却不是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乳酸(C3H6O3)。
二、糖的分类(一)根据分子的聚合度,糖可分为单糖、寡糖、多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为更小分子的糖,实验式常写成(CH2O)n。
自然界中最小的单糖n=3,最大的,一般n=7。
葡萄糖、果糖、核糖等都是常见单糖。
根据羰基在分子中的位置,单糖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根据碳原子数目,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和庚糖。
生物物体内的单糖主要是戊糖、己糖。
寡糖由2-20个单糖分子构成,其中以双糖最普遍。
双糖,水解时产生2分子单糖,如麦芽糖、蔗糖、乳糖等。
三糖,水解时产生3分子单糖,如棉子糖等。
寡糖和单糖都可溶于水,多数有甜味。
多糖由多个单糖(水解是产生20物多糖、动物多糖、微生物多糖和海洋生物多糖。
按其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分为贮存多糖和结构多糖。
按其组成成分可分为同聚多糖、杂聚多糖和结合糖。
是细胞在一定生理发展阶段形成的材料,主要以固态形式存在,较少是溶解的或高度水化的胶体状态。
贮存多糖是作为碳源的底物贮存的一类多糖,在需要时可通过生物体内酶系统的作用分解而释放能量,故又称为贮能多糖。
如植物中的淀粉、动物体内的糖原等。
还有一些多糖具有更复杂的生理功能,如粘多糖、血型物质等,它们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称水不溶性多糖,具有硬性和韧性。
结构多糖在生长组织里进行合成,是构成细菌细胞壁或动、植物的支撑组织所必需的物质,如构成构成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等,构成动物外壳的几丁质等,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半纤维素。
《第三章糖类的化学》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糖中不是醛糖的是()
(A)葡萄糖(B)果糖(C)核糖(D)甘露糖
2.糖原与支链淀粉结构上的区别是()
(A)糖原不含α(1→6)糖苷键(B)糖原是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共聚物
(C)糖原的α(1→6)糖苷键/α(1→4)糖苷键的比例高于支链淀粉
(D)糖原有更多的还原端
3.下列物质中不是糖胺聚糖的是()
(A)琼脂(B)透明质酸(C)几丁质(D)肝素
4.蔗糖的单糖单位是()
(A)果糖和半乳糖(B)葡萄糖(C)葡萄糖和果糖(D)葡萄糖和半乳糖
5.乳糖的单糖单位是()
(A)果糖(B)葡萄糖(C)葡萄糖和果糖(D)葡萄糖和半乳糖
6.麦芽糖的单糖单位是()
(A)果糖(B)葡萄糖(C)葡萄糖和果糖(D)葡萄糖和半乳糖
7.细菌的细胞壁的多糖组分是()
(A)磷壁酸(B)硫酸角质素(C)胞壁质(D)纤维素
8.几丁质的单糖单位是()
(A)甘露糖(B)磷壁酸(C)N-乙酰氨基葡萄糖(D)半乳糖醛酸
9.纤维素中的葡萄糖连接方式是()
(A)β-1,4-糖苷键(B)β-1,3-糖苷键
(C)α-1,4-糖苷键(D)β-1,6-糖苷键
10.临床上作为抗凝剂使用的糖类化合物是()
(A)右旋糖酐(B)透明质酸(C)硫酸软骨素(D)肝素
11.动物性淀粉是指()
(A)糖原(B)淀粉(C)纤维素(D)几丁质
12.植物的贮存性多糖()
(A)糖原(B)淀粉(C)纤维素(D)几丁质
13.动物的结构性多糖是()
(A)糖原(B)淀粉(C)纤维素(D)几丁质
14.植物的结构性多糖是()
(A)糖原(B)淀粉(C)纤维素(D)几丁质
二、问答题
1.晶体D-核糖仅采取呋喃环结构。
下图表示β-D-核糖溶于水后的变旋现象,试解释之。
2.在25℃下,1mL溶液和1dm旋光管中,α-D-吡喃葡萄糖的旋光度为+112°,β-D-吡喃葡萄糖的旋光度为+19°,而平衡时葡萄糖溶液的旋光度为+52°。
试计算平衡溶液中以α-D-吡喃葡萄糖存在的D-葡萄糖占多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