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pdf
- 格式:pdf
- 大小:175.03 KB
- 文档页数:4
ISO14001体系得筹建工作,从体系得策划设计启动至最终得体系认证,主要分为6个阶段。
一、策划设计阶段1、了解期望目标,调查现存问题(1)首先,了解公司最高管理者经营观念与对品质、环境系统得期望;(2)在得到公司最高管理者对环境体系得建立认可得基础上,对公司得主要问题进行调查;①系统地调查企业组织机构及各部门职能;②总结现有组织结构存在得问题;③系统地总结现有品质系统存在得缺陷与问题,提出相应得建议;④撰写调查报告,确定认证模式;2、确定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制订咨询计划(1)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详细安排认证咨询时间;(2)由公司高官层在公司管理层中确定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授与其如下职权:①按标准规范要求建立、实施与维护环境管理体系;②向最高管理层汇报体系得运行情况以供管理层评审,并为体系得改进提供依据;③负责协调体系建立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间得关系,为最高管理者提出建议。
④环境管理者代表应就是组织中具有相当级别得管理者,建议至少由具备相关知识得中层管理者,最好就是副总经理级得管理者担任。
(3)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提出对咨询方得具体要求;(4)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参加认证咨询与培训。
3、建立取证组织机构(1)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建立ISO14000工作小组,确定小组成员;(2)由ISO14000工作小组初步确定EMS体系职能部门得成员与职责范围;(3)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与ISO14000工作小组讨论确定公司得环境方针;4、部门间得职责分工(ISO14000工作小组负责)(1)制定公司各部门得职责分工表;(2)制订职责分工草案;(3)与各部门负责人开会讨论,确定部门职责分工得方案;(4)与公司高管层讨论,如有修改,再次进行(3)与(4)得循环;最终确定部门职责分工得正式方案;(5)公司董事长审定批准部门职责分工得正式方案。
5、列出文件清单(ISO14000工作小组负责)(1)列出环境手册得框架结构;(2)列出程序文件清单,指出各部门具体分担得内容;(3)列出工作文件类别;(4)与各部门讨论文件清单,确定各部门具体分担得文件清单。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标准介绍ISO14000标准产生背景ISO14000系列标准特点ISO14000认证目标ISO14000标准认证对组织的意义ISO14000标准认证的社会意义ISO14000标准认证模式ISO14000标准和ISO9000标准关系ISO14000标准与ISO9000标准异同ISO14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ISO14000认证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地位ISO14000基本要求ISO14000系列标准分类ISO14000标准认证需提交资料ISO14001标准认证流程ISO14001标准认证申请条件ISO14001标准认证审核过程ISO14001标准内容ISO14000标准介绍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汇集全球环境管理及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在总结全世界环境管理科学经验基础上制定并正式发布的一套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涉及到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等国际环境领域内的诸多焦点问题。
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
ISO该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
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标准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标准号分配表ISO14000系列标准是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目前正式颁布的有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ISO14040等5个标准,其中ISO14001是系列标准的核心标准,也是唯一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标准。
该标准已经在全球获得了普遍的认同,ISO14000系列标准突出了"全面管理、预防污染、持续改进"的思想,作为ISO14000系列标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项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站在政府、社会、采购方的角度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制度)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污染并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标准介绍ISO14000标准产生背景ISO14000系列标准特点ISO14000认证目标ISO14000标准认证对组织的意义ISO14000标准认证的社会意义ISO14000标准认证模式ISO14000标准和ISO9000标准关系ISO14000标准与ISO9000标准异同ISO14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ISO14000认证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地位ISO14000基本要求ISO14000系列标准分类ISO14000标准认证需提交资料ISO14001标准认证流程ISO14001标准认证申请条件ISO14001标准认证审核过程ISO14001标准内容ISO14000标准介绍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汇集全球环境管理及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在总结全世界环境管理科学经验基础上制定并正式发布的一套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涉及到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等国际环境领域内的诸多焦点问题。
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
ISO该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
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标准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标准号分配表ISO14000系列标准是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目前正式颁布的有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ISO14040等5个标准,其中ISO14001是系列标准的核心标准,也是唯一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标准。
该标准已经在全球获得了普遍的认同,ISO14000系列标准突出了"全面管理、预防污染、持续改进"的思想,作为ISO14000系列标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项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站在政府、社会、采购方的角度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制度)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污染并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
ISO14001体系的筹建工作,从体系的策划设计启动至最终的体系认证,主要分为6个阶段。
一、策划设计阶段1. 了解期望目标,调查现存问题(1)首先,了解公司最高管理者经营观念和对品质、环境系统的期望;(2)在得到公司最高管理者对环境体系的建立认可的基础上,对公司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①系统地调查企业组织机构及各部门职能;②总结现有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③系统地总结现有品质系统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④撰写调查报告,确定认证模式;2.确定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制订咨询计划(1)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详细安排认证咨询时间;(2)由公司高官层在公司管理层中确定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授与其如下职权:①按标准规范要求建立、实施和维护环境管理体系;②向最高管理层汇报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管理层评审,并为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③负责协调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各部门间的关系,为最高管理者提出建议。
④环境管理者代表应是组织中具有相当级别的管理者,建议至少由具备相关知识的中层管理者,最好是副总经理级的管理者担任。
(3)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提出对咨询方的具体要求;(4)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参加认证咨询和培训。
3.建立取证组织机构(1)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建立ISO14000工作小组,确定小组成员;(2)由ISO14000工作小组初步确定EMS体系职能部门的成员和职责范围;(3)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和ISO14000工作小组讨论确定公司的环境方针;4. 部门间的职责分工(ISO14000工作小组负责)(1)制定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表;(2)制订职责分工草案;(3)与各部门负责人开会讨论,确定部门职责分工的方案;(4)与公司高管层讨论,如有修改,再次进行(3)和(4)的循环;最终确定部门职责分工的正式方案;(5)公司董事长审定批准部门职责分工的正式方案。
5. 列出文件清单(ISO14000工作小组负责)(1)列出环境手册的框架结构;(2)列出程序文件清单,指出各部门具体分担的内容;(3)列出工作文件类别;(4)与各部门讨论文件清单,确定各部门具体分担的文件清单。
ISO9000及14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手册质量*环境治理体系手册(依据标准:ISO9001:2000,ISO14001:2004编制)编制:审核:批准:版本状态:受控状态:发放编号:2006年6月28日公布2006年6月28日实施目录宁波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地址:浙江省宁波市保税区南区邮编:电话:传真:本公司《质量/环境治理体系手册》(即质量、环境一体化治理体系手册)是依据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标准、GB/T24001-1996 idt IS O14001:2004标准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形而制定的。
《手册》阐述了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概括描述了公司的质量/环境治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纳“PDCA”的方法。
覆盖了公司所应操纵的质量/环境治理体系要求,并就涉及到的与质量/环境治理有关的职责、权限、有关活动作了明确规定。
《手册》中的质量/环境方针及目标同公司的宗旨相适应,是公司对满足顾客和有关方要求的承诺,是对连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是对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手册》是公司实施质量/环境治理体系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是全体职员的行动准则。
此外,作为《手册》的支持性文件,编制了《程序文件》和有关的作业文件(包括设定的记录)。
《手册》由治理部负责组织编写,治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公布实施。
公司全体职员必须作到认真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确保公司质量/环境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并连续改进。
《手册》由治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实施,治理部负责治理和讲明。
《手册》的发放:《手册》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版本状态。
受控版本在封面上加盖“受控”章,因需要提供给外部的为非受控版本,均按《文件操纵程序》的规定执行。
《手册》发放对象为:公司最高治理层成员、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其他获准人员。
具体发放数量由公司治理部确定,治理者代表批准。
《手册》对外发放必须经总经理批准。
ISO14001体系的筹建工作,从体系的策划设计启动至最终的体系认证,主要分为6个阶段。
一、策划设计阶段
1. 了解期望目标,调查现存问题
(1)首先,了解公司最高管理者经营观念和对品质、环境系统的期望;
(2)在得到公司最高管理者对环境体系的建立认可的基础上,对公司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
①系统地调查企业组织机构及各部门职能;
②总结现有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③系统地总结现有品质系统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④撰写调查报告,确定认证模式;
2.确定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制订咨询计划
(1)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详细安排认证咨询时间;
(2)由公司高官层在公司管理层中确定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授与其如下职权:
①按标准规范要求建立、实施和维护环境管理体系;
②向最高管理层汇报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管理层评审,并为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③负责协调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各部门间的关系,为最高管理者提出建议。
④环境管理者代表应是组织中具有相当级别的管理者,建议至少由具备相关知识的中层管理者,最好是副总经理级的管理者担任。
(3)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提出对咨询方的具体要求;
(4)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参加认证咨询和培训。
3.建立取证组织机构
(1)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建立ISO14000工作小组,确定小组成员;
(2)由ISO14000工作小组初步确定EMS体系职能部门的成员和职责范围;
(3)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和ISO14000工作小组讨论确定公司的环境方针;
4. 部门间的职责分工(ISO14000工作小组负责)
(1)制定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表;
(2)制订职责分工草案;
(3)与各部门负责人开会讨论,确定部门职责分工的方案;
(4)与公司高管层讨论,如有修改,再次进行(3)和(4)的循环;最终确定部门职责分工的正式方案;
(5)公司董事长审定批准部门职责分工的正式方案。
5. 列出文件清单(ISO14000工作小组负责)
(1)列出环境手册的框架结构;
(2)列出程序文件清单,指出各部门具体分担的内容;
(3)列出工作文件类别;
(4)与各部门讨论文件清单,确定各部门具体分担的文件清单。
二、培训辅导阶段(培训由认证咨询部门进行)
1. ISO14000工作小组和EMS部门成员培训
(1)由认证咨询师准备教材;
(2)安排认证咨询师进行现场培训;
(3)讨论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内容、结构;
(4)问题答疑;
2.文件编写人员的培训
(1)确定文件编写人员;
(2)由认证咨询师准备教材;
(3)安排认证咨询师进行现场培训、答疑;
3. 全员培训
(1)由ISO14000工作小组准备ISO14000宣传资料和培训教材;
(2)由ISO14000工作小组进行现场培训;考核并记录;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
三、文件编写阶段
1. 制定计划、分配任务
(1)确定手册、程序文件各部分文件编写的责任部门;
(2)确定各部门文件编写人员,列成文件编写人员清单;
(3)分配文件编写任务;制定具体文件编写的时间范围;
(4)提交管理者代表批准。
2.提供样本编写的指导
(1)由ISO14000工作小组明确环境方针;
(2)由ISO14000工作小组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3)为各部门文件编写人员提供环境手册模版;
(4)为各部门文件编写人员提供程序文件模版;
(5)提供工作文件编写要求;
(6)文件编写过程中,与各部分文件编写人员讨论文件编写进度;
(7)文件编写结束后,与各部分文件编写人员进行讨论、修改,直至最终定稿;
3.顾问咨询并与相关部门评阅文件
(1)请咨询顾问检查手册和程序文件;
(2)检查、修改的内容包括:
体系要素及内容是否齐全;
各部门接口有无问题;
各层次文件是否一致;
记录与文件体系是否一致;
(3)顾问与各部门文件编写人员讨论、修改至符合环境体系认证的要求;
(6)确定符合要求后,各相关部门传阅文件,提出需修改内容;
(7)结合各相关部门的意见,由咨询顾问和文件编写人员完成修改编制,确定最终稿。
4.领导审批文件
(1)手册由董事长批准;
(2)程序文件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批准;
(3)工作文件及记录由各部门负责人批准。
四、体系运行阶段
1.试运行准备
(1)文件装订、受控、分发;
(2)准备试运行反馈单;
(3)准备召开试运行全员动员大会,安排会议时间、地点;
(4)进行公司内对环境体系的宣传,可以宣传海报、宣传画的型式对环境体系的知识进行普及。
2.试运行推进(一定要求董事长参加)
试运行全员动员大会由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主持,最高管理者讲话,并发放环境手册和程序文件;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对环境体系试运行的实施活动,提出各项具体要求;安排布置试运行阶段的全员培训;ISO14000工作小组和EMS部门需要对实际运行体系进行现场检查和
指导。
3. 环境体系认证的准备工作
ISO14000工作小组和EMS部门在试运行阶段,需要协助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协助收集环境法律、法规;制定环境问题应急控制方案;与相关环保部门沟通协调,筹备环境评审的相关材料,包括:
1. 公司概要介绍
2. 组织机构网络图
3. 各部门的职责及负责人员名单
4. 环境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5. ISO14000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人
6. 产品样本或说明书
7. 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记录清单
8. 产品工艺流程图、业务流程图
9. 厂区位置平面图、厂区平面布置图
10. 厂区地下(水)管路图
11. 使用化学危险品清单
12. 与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清单
1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4. 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
15. 危险废物清单
16. 环境监测报告(近两年环保部门监测报告)
17.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报告
18. 消防设备(设施)分布图
19.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0.环境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
五、内审阶段
1.内审培训及实施
请咨询顾问对ISO14000工作小组和EMS部门成员进行内审程序培训和内审案例培训。
培训结束后,颁发环境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
2. 内审的实施
(1)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制订内审计划,主持实施;由ISO14000工作小组和EMS部门成员进行内审。
(2)内审实施前,要事先通知各部门。
(3)内审以现场审核的方式实施,对于不合格项目要当场给出改进方法。
内审人员详细记录审核项目和不合格项目。
(4)内审结束后,内审人员要详细填写不符合项报告,针对不合格项制定纠正预防措。
(5)编制不符合项分布表,撰写内审报告。
(6)召开内审末次会议,公布审核结果;
(7)跟踪不合格项的处理,监督各部门的改进情况,确认改进效果;
3.体系文件修改(必要时)
(1)根据内审,各部门对文件不适当处提出修改申请;
(2)经批准后正式修改;修改后,通知相关部门文件已修改;
(3)按修改后的文件运行。
4. 管理评审
(1)环境体系管理者代表制定管理评审计划,主持实施管理评审;由公司高管层实施审核。
(2)各部门准备相应管理评审资料;并针对审核中的不合格项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3)完成管理评审报告;
(4)召开管理评审末次会议,公布审核结果;
(5)跟踪不合格项的处理,监督各部门的改进情况,确认改进效果;
六、体系认证阶段
1. 认证前准备
(1)协助联络法定认证机构;确定认证审核的时间;
(2)在认证审核前,积极准备宣传材料,以小册子、宣传画等型式加强全员对ISO14000认证的重视;
(3)动员各部门、各层次人员,普及ISO14000体系知识;
(4)陪同法定认证机构初访。
2.陪同审核
(1)认证前准备;
(2) 全程陪同认证审核;
(3)认证后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