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混凝土在水工建筑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c50钢纤维混凝土一般用途
C50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许多优点,使其在多种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途:
1. 桥梁工程:由于其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C50钢纤维混凝土常被用于桥梁的建造和加固。
它能够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2. 公路工程:在公路路面中,C50钢纤维混凝土能够提高路面的耐磨、抗裂和抗疲劳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 建筑工程:在建筑物的梁、板、柱等结构中,C50钢纤维混凝土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结构损伤。
它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局部加固。
4. 水工建筑:在水工结构中,如大坝、溢洪道、闸门等,C50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和防渗性能,能够提高水工建筑的使用安全。
5. 隧道工程:在隧道建设中,C50钢纤维混凝土可以提高隧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减少隧道的维护成本。
6. 机场工程:在机场跑道、停机坪等区域,C50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磨、抗裂和防滑性能,可以提高机场的运行安全。
7. 铁路工程:在铁路轨道、路基等部位,C50钢纤维混凝土可以提高轨道的平顺性、减少轨道变形,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
8. 防爆与防护工程:C50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防爆性能,可用于军事基地、油库等重要设施的防护工程。
此外,C50钢纤维混凝土还广泛应用于景观工程、公共设施等领域。
总的来说,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C50钢纤维混凝土在各种工程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分析发布时间:2023-03-20T03:35:11.209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3年1期作者:班应山[导读] 水利工程设施主要采用水泥混凝土修筑,与普通的水泥混凝土不同,水利工程设施中的水泥混凝土须具备防渗、高韧、高强度、抗裂等性能要求。
班应山34012219910324**** 安徽畅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水利工程设施主要采用水泥混凝土修筑,与普通的水泥混凝土不同,水利工程设施中的水泥混凝土须具备防渗、高韧、高强度、抗裂等性能要求。
这是因为水利工程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将长期受到水流的侵蚀冲击,水流中无时无刻都存在有无数个大小不等的运动旋涡,这些运动漩涡组成的高速紊流会持续地作用于水利工程设施位于水中的结构部分,造成对水利工程设施产生渗透、磨损、淘刷、冲击等破坏,尤其是冲击水流中常夹杂有大量的泥沙等悬浊物,使得水利工程设施的过流面受到的破坏加剧。
因此,在水利工程设施中采用的水泥混凝土,相比常规使用工况下的混凝土应具有更好的抗冲击和抗磨蚀性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运用1 常见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功能机理1.1 补偿收缩混凝土材料补偿收缩混凝土是指添加了各种膨胀剂(如高分子聚合物、纤维膨胀剂等)的水泥混凝土。
在混凝土强度形成初期,水化产生体积膨胀,可补偿强度形成后期的混凝土干缩,同时抗拉性能优异的纤维在混凝土中乱向分布,形成立体网状结构,进一步提高抗收缩和抗开裂能力。
在使用时,砂石料备好后,再将纤维膨胀剂加入,然后将集料连同纤维膨胀剂一起加入搅拌机,加水搅拌均匀即可。
其中,纤维膨胀剂与混凝土骨料、外加剂、掺合料和水泥都不会有任何冲突,对搅拌及施工工艺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适当保证搅拌时间即可使用。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性能优劣主要取决于膨胀剂。
膨胀剂的膨胀效应由可膨胀水化产物类型及其产生的体积膨胀量所决定。
在实践应用中,掺加纤维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主要被用于坝体等对防渗抗裂要求比较高的水利结构体中。
聚丙烯复合纤维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复合材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1.3 研究目的和方法二、聚丙烯复合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分析2.1 聚丙烯复合纤维的特点和应用2.2 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复合纤维的效果2.3 聚丙烯复合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分析三、聚丙烯复合纤维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3.1 受力分析及设计方法3.2 土石坝抗裂性和抗渗性增强3.3 水坝底部和坝体防渗3.4 水工结构物加固修复四、应用案例分析4.1 聚丙烯复合纤维混凝土的应用案例概述4.2 高乌江防洪堤加固工程4.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4.4 嘉陵江高速航道工程五、总结与展望5.1 聚丙烯复合纤维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成果 5.2 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5.3 结论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人类对于水资源利用的不断增加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存在着抗裂、抗渗、耐久性和强度等方面的不足。
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使用成为了水利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聚丙烯复合纤维混凝土即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是将聚丙烯异形纤维与混凝土配制而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抗裂、抗渗、耐久性和强度等方面优异的性能。
在近年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聚丙烯复合纤维混凝土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聚丙烯复合纤维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性能和应用效果,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复合材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目前,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在水利工程中的使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其在抗裂、抗渗、耐久性和强度等方面的不足,容易因为水渗漏、超载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水利工程的安全风险。
为此,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并逐渐将这些材料应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中。
浅谈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工程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筋纤维混凝土的主要性能,及其在某些特定工程中的良好的运用,体现出钢纤维混凝土的特殊价值,以供有关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主要性能;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钢纤维混凝土就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纤维而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
它克服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极限延伸率小、性能脆等缺点,具有优良的抗拉、抗弯、抗剪、阻裂、耐疲劳、高韧性等性能,已在建筑路桥、水工等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钢纤维的基本性质1、钢纤维的种类及相关参数。
钢纤维按材质分,有普通碳素钢纤维和不锈钢钢纤维,其中以普通钢纤维用量居多;按外形分有长直形、压痕形、波浪形、弯钩形、大头形、扭曲形等;按截面形状分有圆形、矩形、月牙形及不规则形;按施工用途分有浇筑用钢纤维和喷射用钢纤维。
为满足钢纤维的增强效果与施工性能,通常采用钢纤维长度为15~60mm,直径或等效直径为03~1.2mm,纤维的体积掺量为0.5%~2%。
2、钢纤维的主要性能。
钢纤维的主要性能包括抗拉强度与粘结强度。
试验表明,由于普通钢纤维混凝土主要是因钢纤维拔出而破坏,并不是因钢纤维拉断而破坏,因此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一般能满足使用要求。
粘结强度除与基本的性能有关外,就钢纤维本身而言,与钢纤维的外形和截面形状有关。
二、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国内外对钢纤维的作用机理和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结论为钢纤维混凝土中乱向分布的短纤维主要作用是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扩展和组滞宏观裂缝的发生和发展。
在受荷初期,水泥基料与纤维共同承受外力,当混凝土开裂后,横向裂缝的纤维成为外力的主要承受者。
因此钢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较好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1、强度和重量比值增大。
钢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相同强度,钢纤维的重量较小,相同的重量,钢纤维强度较大,所以钢纤维混凝土具有优越的经济性。
题目:浅谈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应用与前景姓名:***学号:*********专业:结构工程2013浅谈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应用与前景贾龙杰(辽宁工业大学,锦州)1前言作者通过阅读近几年关于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文献,在本文中对纤维增强混凝土对改善混凝土固有脆性等缺点的作用、原理进行了阐述。
同时,还在文章中讨论了纤维增强混凝土所用材料的特点、优势、应用领域和影响其性能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钢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等增强混凝土的应用和特点。
2纤维增强混凝土作为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土工材料,传统的混凝土易成型、耐久性好、成本低廉、取材容易,抗压能力强,易与钢筋、型钢等组合制成各种结构构件,在工程界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传统的混凝土也有它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脆性大、自重大,尤其是抗拉强度低、无法满足结构抗裂、耐久性、韧性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因此,人们致力于研究高强、轻质、脆性低、耐久性好的混凝土。
其中,纤维增强混凝土是混凝土材半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2.1国际上的研究状况为了解释脆性材料的实际断裂强度与理论断裂强度的巨大差异,Griffith(1920)提出了裂纹理论。
Evans和McMeeking(1986)研究表明:增强晶须在裂纹表面施加一个桥联应力,可降低应力强度因子。
Becher(1988)认为为了得到大的增强效果,晶须强度要高,半径要大,而界面结合强度要小。
Sigl 和Evans(1989)的研究结论是:对于高韧性脆性基质复合材料,裂纹扩展阻力和基质裂纹应力除依赖于残余应力、弹性性质、脱黏后纤维与基质的摩擦系数和纤维强度外,还依赖于界面的脱黏。
Zhu 等人(1999)研究狗骨状聚乙烯短纤增强聚酯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Liao和Reifsnider(2000)研究了单向连续纤维增强脆性基质复合材料,建立了拉伸断裂强度模型。
1963年美国学者Romualdi提出了“纤维阻裂机理”或(称纤维间距理论),根据线弹性断裂力学来解释纤维对于裂缝的阻裂效应。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质量。
因此,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除了满足普通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外,还应特别重视钢纤维给施工带来的技术问题。
施工时除了将原有的混凝土补强填平外,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设置钢纤维分散装置。
由于钢纤维一次性直接投入搅拌机易出现结团现象,为使钢纤维充分分散,在搅拌机上安装上振动式钢纤维分散机,分散机功率为1.0kW,分散能力约为40kg/min。
由于分散机安装在搅拌机上,分散时间较长,增加了搅拌时间,生产效率有所降低。
搅拌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
为防止钢纤维结团,采取先干后湿的工艺。
投料程序按砂—钢纤维—石子—水泥的顺序投于料斗。
首先在搅拌机里干拌1~2min,再加水湿拌2min左右。
总搅拌时间控制在6min内。
搅拌时间过长会形成纤维结团,且每次的搅拌量控制在搅拌机容量的1/3以下。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钢纤维混凝土搅拌机,使用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容量为250L。
由于采用1.2%的钢纤维掺量,且坍落度较小,为不使搅拌机超负荷工作,适当降低搅拌机的利用率。
运输。
钢纤维混凝土运输采用自卸运输车。
由于钢纤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振动,使钢纤维下沉,坍落度和含气量都会有损失,影响钢纤维混凝土的均匀性。
因此,选择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场地时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并注意选择合适的自卸运输车辆,以保证浇筑时的卸料高度不得超过1.5m,确保混凝土卸料过程中不发生离析现象。
同时,宜注意运输时的温度,避免造成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下降。
摊铺与振捣。
钢纤维混凝土在浇注时,不得有明显的浇注接头,每次倒料必须相压l5~20cm,使钢纤维混凝土保持整体连续性。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采用摊铺机摊铺,辅以人工整平。
因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插入钢纤维混凝土进行振捣,会使钢纤维朝振动着的振动棒聚集,产生集束效应,所以为确保钢纤维的二维分布,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成型。
为保证边角混凝土密实,将振捣棒顺路线方向插入,使钢纤维成纵向条状集束,从而使钢纤维的排列有利于抵抗板体收缩应力、温度应力,有利于荷载的传递。
纤维混凝土在水工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随着大型、多功能水利工程的建设,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运而生。
而且随着水利工程的普及与重视,如何运用高科技元素来提高水利工程的性能,如何实现大型、多功能多样化的水利工程,便成为水利系统的展望目标,同时也成为水利事业的一项重点工作。
可是在实际的水工建筑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以及被腐蚀和碳化等缺陷,从而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与建设。
针对此问题,一种新材料破壳而出——纤维混凝土,将纤维混凝土运用于水工建筑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等缺陷。
关键词:水利工程;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异型塑钢粗合成纤维;丙乳硅粉钢纤维
1 钢纤维混凝土在水工建筑中的应用
1.1 钢纤维混凝土的特性
钢纤维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很大优越性,比如具有较高的抗弯、抗拉、抗剪和抗扭强度。
尤其是强度和重量比值增大,这是钢纤维混凝土优越经济性的重要标志(如表1所示)[1]。
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适当的钢纤维,其抗剪强度提高50%~100%,抗拉强度提高25%~50%,抗弯强度提高40%~80%;其收缩性能也能得到明显改善,收缩值一般会降低7%~9%;同时,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即抗冲击性能材料抵抗冲击或震动荷载作用的性能),一般可提高2~7倍;其耐久性能、耐冻融性、耐热性、耐磨性、抗气蚀性和抗腐蚀性都能得到显著提高。
但是在抗渗性能上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1.2 钢纤维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1.2.1 在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钢纤维混凝土之所以在支护工程中得到应用,是由缘于其较高的抗拉、抗弯、抗剪强度,能围岩和土体的较大变形作用下保持优良的整体性能。
如若使用钢纤维混凝土喷射衬砌,可使围岩减少衬砌厚度。
1.2.2 在储水、防渗、输水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钢纤维混凝土之所以可在在储水、防渗、输水管道工程中的应用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较低的收缩率。
一般钢纤维混凝土运用在储水和防渗结构中可用作防水层,必要时也可代替钢筋混凝土用于结构层中。
1.2.3 在溢洪道等承受高速水流工程中的应用
因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冲磨、抗气蚀能力,所以运用在高速水流冲刷磨损部位,比如溢洪道、消力池、闸底板等。
1.2.4 在水工构件的防蚀层或结构层中的应用
由于钢纤维混凝土优越的耐腐蚀性能,可用在处于腐蚀环境中的水工构件,尤其是海水等腐蚀环境中的水工构件,比如闸门、输水管道等的防蚀层或结构层。
1.2.5 在抗震结构节点和动力荷载作用部位中的应用
一般将钢纤维混凝土运用于动力荷载的机墩或抗震结构的框架节点等部位,是由于钢纤维混凝土较高的抗拉强度、断裂韧性和抗疲劳等性能,能够承受巨大的动力荷载。
1.2.6 在水工结构复杂的应力区中的应用
通常来说,钢纤维混凝土还可以应用到大坝内廊道、泄水孔等孔口复杂应力区和牛腿等受弯构件的抗剪以及板的抗冲切部位等水工结构复杂的应力部位,是因为其在钢纤维混凝土中的独特形态分布,一般呈三维乱向分布,可起到向每个方向增强和增韧的作用。
也正因此特性,使得其更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构造形式,也比较容易浇筑成型。
同时,因为钢纤维具有限制混凝土裂缝的性能。
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水工建筑中的应用
2.1 聚丙烯纤维的性能特点
聚丙烯纤维与其他纤维相比具有众多良好的优越性。
比如,加入适量聚丙烯纤维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抑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也可增强混凝土的韧性、抗疲劳性、抗冲磨性和耐久性能,同时可提高混凝土抗御冻融破坏能力[2]。
更重要的是,其性能稳定、安全无毒、抗辐射。
当然,其施工简单,经济适用更吸引施工方的眼球,这体现在聚丙烯纤维的使用一般不需改变原设计的配合比,也不取代原设计的受力钢筋等。
2.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防水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一般掺量为每立方米混凝土0.6~1.2kg。
此种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道路、桥梁、隧道、海港、码头、机场、泳池、人防工程和民用建筑工程等。
2.2.1 地下室外墙工程
下面以某地下室工程为例。
本工程施工面积为1000m2,基础埋深为-1m。
因本工程地处于地铁附近,方案制定为分两期施工。
工程第1期,外墙总长约
260延米,使用普通的防水混凝土C50,几个月后墙体出现渗入,发现垂直细裂缝数十条。
工程第2期,外墙总长约60延米,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50。
结合第1期工程的经验教训,本期使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5~25mm连续级配碎石,并掺加一定量的Ⅱ级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及混凝土外加剂制备生产纤维混凝土。
几个月后掺加纤维材料的混凝土墙体未出现裂缝,事实证明,纤维混凝土可以有效抑制墙体细裂缝的出现。
纤维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得到证明后,又用在本工程的水箱、污水池等容易出现渗入的结构中,时至今日,这批纤维混凝土构筑物均未发现因干缩而引起的微细裂缝,无渗漏现象。
2.2.2 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
下面以某地下室基坑工程为例。
该地下室基坑支护临江而建,对抗裂抗渗要求较高,故采用喷锚网工艺。
施工方案中明确仅在临江的一面的喷射混凝土材料中加入0.07%体积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其他三面喷射普通混凝土。
工程结束,尽管临江的一面水压较高,但未有裂纹出现,只是在两边锚头处略有渗水;而其他未掺入聚丙烯纤维的三面墙体中却呈现出程度不一的裂纹和裂缝,同时在多处锚点都有不同程度的渗漏且小部分渗漏较严重。
故此说明聚丙烯纤维对抑制混凝土的塑性收缩裂缝、提高抗渗性有显著功效。
3 异型塑钢粗合成纤维混凝土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粗合成纤维材料发展迅速,在混凝土的路桥面上,以及机场的跑道,都将其加以应用[3]。
从实际应用来看,其分散性、耐腐蚀性,以及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柔韧性、耐疲劳和耐冲击性、抗弯性等都表现良好,而且使用成本较低,易于采用和推广,同时对环境要求也较低,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加以应用(如表2和表3)。
粗合成纤维可以在多个领域中加以应用,尤其在喷射混凝土中,其优势非常明显。
因为粗合成纤维的根数较多,在混凝土中使用,分散迅速,可以明显的提高混凝土的柔韧性和阻止裂缝的产生。
根据粗合成纤维混凝土在我国近几年的应用情况来看,在我国道桥面层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全掺式混凝土路面,此种路面施工起来非常方便,简单易行,而且对于整体的面层来说,其综合表现良好,且性能平稳,但是造价较高,适合用于重要的一级道桥工程。
另一种是层布式纤维混凝土路面,此种路面对于施工来说具有较大的变异性,但是相对成本较低。
4 丙乳硅粉钢纤维混凝土在水工混凝土缺陷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丙乳硅粉钢纤维混凝土与以上各种纤维混凝土相比,似乎汲取了它们的全部优点,比如较高的抗拉强度、抗裂抗渗性、耐疲劳、耐老化等。
某电厂水工建筑物的普通混凝土结构中掺入了丙乳硅粉钢纤维,在汛期过后,进行了水下摄像检测,检测发现数道泄洪闸门槽下游侧有不同程度的冲损,大约有十几处,最大处为的破损为2.6m×1.4m;而该电厂船闸右泄水廊道出水口,因长期被水流冲击,底板、侧墙、中墩冲刷、露筋非常严重,比如,有掏空或露筋的地方也有十几处,近50m2,最大的掏空为2.3m×1.6m且钢筋已被冲断。
在汲取经验教训后,对该电厂泄洪闸门槽、船闸下游泄水廊道出水口混凝土缺陷采用丙乳硅粉钢纤维混凝
土进行处理。
历经2a多的运行使用,修补部位经水下摄像检查确认至今仍完好无损[4]。
5 结语
通过本文的浅析可见,纤维混凝土的优越性能及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成功的应用表明纤维混凝土不但可以解决钢筋混凝土难以解决的裂缝、耐久性等问题,而且用于水工建筑工程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
因此纤维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郑文忠,罗百福,王英.高温下复掺纤维RPC立方体抗压性能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
[2] 权莉,陶文祥.混杂钢-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10).
[3] 张存亮,弓锐,张存明.复合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11(10).
[4] 郑捷.钢纤维和聚丙烯粗纤维喷射混凝土性能研究[J].华东公路,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