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用腻子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7
建筑外墙用腻子标准JG/T157-2009学习资料一、前言本标准代替JG/T157-2004《建筑外墙用腻子》。
是对其的修订,与其相比变化如下:--标准适用范围由普通的外墙找平用腻子扩大为用于普通外墙、外墙外保温等涂料底层的外墙腻子。
--检测用石棉水泥板改为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分类由原来的普通型(P型)、柔性(R型)改为普通型(P)、柔性(R)、弹性(T)三类。
--腻子柔性测试方法由原来单一的动态抗开裂性改为腻子膜柔韧性和动态抗开裂性两种。
--初期干燥抗开裂性改为厚涂腻子和薄涂腻子两类。
--弹性(T)腻子取消打磨性技术指标。
--吸水量测试用天平精度由0.1g改为0.01g。
--对动态抗开裂性试验方法进行了改进。
--低温稳定性方法改为-5℃放置18h,标准条件放置6h,三次循环。
二、术语和定义1、建筑外墙用腻子涂饰工程前,施涂于建筑物外墙,以找平、抗裂为主要目的的基层表面处理材料。
2、动态抗开裂性表层材料抵抗基层裂缝扩展的能力。
3、薄涂腻子单道施工厚度小于1.5mm的产品。
4、厚涂腻子单道施工厚度大于1.5mm的产品。
三、类别按腻子膜柔韧性或动态抗开裂性指标分为三种类别:普通型—普通型建筑外墙用腻子,适用于普通建筑外墙涂饰工程(不适宜用于外墙外保温涂饰工程)。
柔性—柔性建筑外墙用腻子,适用于普通外墙、外墙外保温等有抗裂要求的建筑外墙涂饰工程。
弹性—弹性建筑外墙用腻子,适用于抗裂要求较高的建筑外墙涂饰工程。
四、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五、各技术性能指标的含义和作用A、容器中状态是指涂料在容器中的性状,如是否存在分层、沉淀、结块、凝胶等现象以及经搅拌后是否能混合成均匀状态,它是最直观的判断涂料外观质量的方法。
在我国建筑涂料中,几乎都以“经搅拌后呈均匀状态、无结块”为合格,该项技术指标反映了涂料的表观性能即开罐效果。
B、施工性施工性是指涂料施工的难易程度,是检查腻子施工中是否流畅、有无打卷、抢干、流挂等现象。
有关腻子检测的标准腻子(填泥)是平整墙体表面的一种装饰凝材料,是一种厚浆状涂料,是涂料粉刷前必不可少的一种产品。
涂施于底漆上或直接涂施于物体上,用以清除被涂物表面上高低不平的缺陷。
采用少量漆基、助剂、大量填料及适量的着色颜料配制而成,所用颜料主要是铁红、炭黑、铬黄等。
填料主要是重碳酸钙、滑石粉等。
(001)(14.03.06)腻子分类:一般常用腻子根据不同工程项目、不同用途可分为耐水腻子、821腻子、掺胶腻子。
耐水腻子是指可以达到JG/T298-2010《建筑室内用腻子》中“N”型标准的腻子;821腻子是不具有耐水性的腻子,只能达到JG/T298-2010中“Y”型标准;掺胶腻子一般分为胶水和矿石粉两个部分,由工人在工地现场拌制而成。
按产品外观分为:粉状:由胶凝材料和填料及无机添加剂组成的白色粉状产品。
膏状:由合成树脂乳液和添料组成的白色膏状双组份:由胶液和白色粉料组成。
腻子种类分为:批墙腻子、内墙耐水腻子、内墙耐水抗裂腻子、外墙腻子、外墙耐水腻子、外墙柔性腻子、防水腻子、内墙柔性抗裂防水腻子、家具腻子、木器腻子、钉眼修补腻子、水性木器腻子检测标准:CECS346-2013厚层腻子墙体隔热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GB/T1728-197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1748-1979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GB/T1749-1979厚漆,腻子稠度测定法GB/T1770-2008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GB/T23455-2009外墙柔性腻子HG/T3352-2003各色醇酸腻子HG/T3354-2003各色环氧酯腻子HG/T3356-2003各色硝基腻子HG/T3357-2003各色过氯乙烯腻子HG/T4561-2013不饱和聚酯腻子JB/T7455-2007机床涂装用不饱和聚酯腻子JG/T157-2009建筑外墙用腻子JG/T298-2010建筑室内用腻子LY/T2056-2012木粉腻子基本特点:耐水腻子的优点有很多,但就其标准来讲,单单满足耐水型标准的腻子产品也是有一些缺点和不足的。
建筑外墙腻子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墙用腻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与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泥、聚合物粉末、合成树脂乳液或者其他材料为要紧粘结剂,配以填料、助剂等制成的外墙找平用腻子。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与判定方法GB/T 1728 GB/T1733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与试验方法GB/T 9265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 9278-1988 涂料试验状态调节与试验的温湿度GB/T 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13491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JC/T 412-1991 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T 23-2001 建筑涂料涂层试板的制备JG/T 24-2000 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JG/T 25-1999 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能测定法JG/T 3049-1998 建筑室内用腻子术语本标准使用下列术语:3.1建筑外墙用腻子putty for exterior wall涂饰工程前,施涂于建筑物外墙,以找平为目的的基层表面处理材料。
3.2动态抗开裂性dynamic resistance to cracking表层材料抵抗基层裂缝扩展的能力。
分类与标记4.1类别按动态抗开裂性指标分为两种类别:P型――普通型建筑外墙用腻子,用于普通建筑外墙涂饰工程;R型――柔性建筑外墙用腻子,用于抗裂要求较高的建筑外墙涂饰工程。
外墙柔性腻子执行标准
外墙柔性腻子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它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修补外墙表面的裂缝和不平整,提高外墙的整体美观性和防水性能。
为了确保外墙柔性腻子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标准,下面将对外墙柔性腻子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外墙柔性腻子的执行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标准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涂料质量标准、建筑外墙装饰工程验收规范等。
执行标准应明确外墙柔性腻子的技术要求、材料配比、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内容,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其次,外墙柔性腻子的执行标准应明确施工环境和条件要求。
施工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施工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风力等要求,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外墙柔性腻子能够正常固化和粘结,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再次,外墙柔性腻子的执行标准应明确施工工艺和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基层处理、腻子料配制、施工工具选用、施工层次、抹平要求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外墙柔性腻子能够均匀、牢固地附着在墙体表面,不会出现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
最后,外墙柔性腻子的执行标准应明确验收标准和使用效果评定。
验收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质量、平整度、附着力、耐水性、耐候性等指标,使用效果评定包括但不限于防水性能、耐久性能、美观性能等指标,以确保外墙柔性腻子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符合预期要求。
总之,外墙柔性腻子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外墙装饰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才能够确保外墙柔性腻子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达到预期要求,为建筑外墙的装饰和保护提供可靠保障。
外墙腻子粉的检验标准外墙腻子粉是建筑装饰中常用的一种材料,主要用于修补和抹平墙面,使墙面更加平整、美观。
在使用外墙腻子粉时,对其质量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确保腻子粉的质量合格,才能保证施工效果和墙体的稳固性。
因此,制定外墙腻子粉的检验标准对于保障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墙腻子粉外观检验标准。
外墙腻子粉的外观直接关系到其美观度和施工效果。
在检验外墙腻子粉的外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色泽,外墙腻子粉应保持均匀的色泽,不应出现色差或斑驳的情况。
2. 光泽度,外墙腻子粉的光泽度应适中,不宜过于闪亮或过于暗淡。
3. 粒度,外墙腻子粉的粒度应均匀,不应出现颗粒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4. 渗透性,外墙腻子粉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够与墙面充分结合。
二、外墙腻子粉化学性能检验标准。
外墙腻子粉的化学性能对其施工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检验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PH值,外墙腻子粉的PH值应在合理范围内,不应过高或过低。
2. 含水率,外墙腻子粉的含水率应符合标准要求,过高的含水率会影响腻子粉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3. 粘结强度,外墙腻子粉的粘结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能够确保其与墙面的牢固结合。
4. 耐候性,外墙腻子粉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够抵御日晒雨淋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外墙腻子粉物理性能检验标准。
外墙腻子粉的物理性能直接关系到其施工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检验时应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 干燥时间,外墙腻子粉的干燥时间应符合标准要求,过长的干燥时间会影响施工进度。
2. 抗渗透性,外墙腻子粉应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透墙体。
3. 抗裂性,外墙腻子粉应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能够有效防止墙面开裂。
4. 耐磨性,外墙腻子粉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够保持墙面长久美观。
综上所述,外墙腻子粉的检验标准涉及外观、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严格地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才能确保外墙腻子粉的质量合格,从而保障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
外墙防水腻子标准要求
外墙防水腻子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在外墙涂料之前对墙面进行处理,以达到防水、防潮、防霉等效果。
那么,外墙防水腻子的标准要求是什么呢?
首先,外墙防水腻子的材料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涂料及其用途》(GB/T 9756-2001)、《建筑涂料中的颜料和填料》(GB/T 9757-2001)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外墙防水腻子的基本要求,如材料的成分、性能、使用方法等。
其次,外墙防水腻子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来说,外墙防水腻子的厚度应在2-3mm之间,如果厚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其防水效果。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腻子的厚度,以确保其达到预期效果。
另外,外墙防水腻子的施工应符合相关标准。
如《建筑涂料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0-2015)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外墙防水腻子的施工方法、施工环境、施工工具等,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最后,外墙防水腻子的防水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相关测试,如水密性测试、抗渗性测试等,以确保外墙防水腻子
的防水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外墙防水腻子的标准要求包括材料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厚度
要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要符合相关标准、防水效果要符合设计要求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外墙防水腻子
的质量和效果。
外墙腻子检测标准外墙腻子是建筑物外墙装饰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在外墙装饰中起到平整、美观、防水、保温等作用。
而外墙腻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外观和使用寿命,因此对外墙腻子的检测标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外墙腻子检测的相关标准。
一、外墙腻子的基本要求。
1.外墙腻子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不得出现开裂、脱落等现象。
2.外墙腻子应具有一定的抗渗性能,能有效防止雨水渗透。
3.外墙腻子应具有一定的抗碱性能,能适应不同基层墙体的碱性环境。
4.外墙腻子应具有一定的耐候性能,能够抵御阳光、风雨等自然环境的侵蚀。
5.外墙腻子的颜色应均匀一致,无色差、色斑等现象。
二、外墙腻子的检测方法。
1.外墙腻子的附着力检测,采用划格法、剥离法等方法进行检测,附着力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外墙腻子的抗渗性检测,采用水压法、湿贴法等方法进行检测,抗渗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外墙腻子的抗碱性检测,采用酚酞指示剂法、PH试纸法等方法进行检测,抗碱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外墙腻子的耐候性检测,采用人工气候老化法、自然气候老化法等方法进行检测,耐候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外墙腻子的颜色检测,采用色差仪、人眼观察等方法进行检测,颜色应均匀一致,无色差、色斑等现象。
三、外墙腻子的检测标准。
1.外墙腻子的检测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涂料外墙腻子》(GB/T 9756-2001)等标准。
2.外墙腻子的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外墙腻子的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否则应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四、外墙腻子的质量保证。
1.建筑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外墙腻子的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建筑材料供应商应提供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外墙腻子产品,确保产品质量。
3.建筑监理单位应对外墙腻子的施工和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外墙腻子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四、外墙腻子的维护和保养。
1.外墙腻子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外墙腻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外墙腻子国家标准外墙腻子是指用于外墙装饰的一种材料,它可以填充外墙表面的裂缝和不平整处,提高外墙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外墙腻子国家标准是对外墙腻子产品的质量、性能、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标准,其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质量、提高建筑装饰材料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外墙腻子国家标准对于外墙腻子产品的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包括外墙腻子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成品检验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外墙腻子产品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
这些规定可以帮助生产企业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外墙腻子国家标准对外墙腻子产品的性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包括外墙腻子产品的附着力、抗渗透性、耐候性、耐久性等性能指标,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建筑物外墙装饰的需求。
这些性能指标的规定有助于消费者在选购外墙腻子产品时进行科学的评估,选择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此外,外墙腻子国家标准还对外墙腻子产品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规范。
包括外墙腻子产品的施工工艺、施工环境、施工工具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发挥最佳的效果。
这些规定有助于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正确、规范地使用外墙腻子产品,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总的来说,外墙腻子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外墙腻子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可以促进外墙腻子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建筑装饰材料的品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同时,外墙腻子国家标准的执行也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实际操作中,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外墙腻子国家标准的要求,加强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控制,确保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
消费者在选购外墙腻子产品时,也应该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选择到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在使用外墙腻子产品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总之,外墙腻子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外墙腻子产品行业、建筑行业以及消费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墙腻子技术标准4 标准内容的说明4.1 适用范围目前市场上的建筑外墙腻子主要有三大类产品:粉状腻子(以水泥、可再分散胶粉、高分子水溶性干胶粉等为粘结剂)、双组分腻子(以聚合物乳液、水泥为粘结剂)、膏状腻子(以聚合物乳液为粘结剂),主要作用是用于外墙基层找平处理。
本标准范围只适用于这类基层找平处理腻子。
具有装饰质感的厚质涂料及中间层、弹性腻子不在本标准范围内。
4.2腻子涂层的厚度根据一般外墙饰面涂饰工程的实际情况,通常批刮2-3道腻子,总厚度约为2mm-3mm(湿膜)。
为接近实际情况,参照日本标准,将腻子涂层湿膜厚度定为2mm。
4.3 容器中状态不同形态的腻子产品贮存期限不同,但无论是膏状、粉状还是胶液都要求在贮存期内均匀、无结块,该项指标用于判定腻子的表观性能。
4.4 施工性施工性对于保证墙体平整、减轻工人操作负担、保证涂料饰面的工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外墙腻子目前主要采用批刮的施工方法,劳动强度大,因而将刮涂无障碍列为质量控制指标。
4.5干燥时间(表干)列该项目主要是便于考察打磨及刮涂第二道腻子的时间间隔,通常在腻子表干后即可进行打磨。
4.6 初期干燥抗开裂性由于外墙腻子较厚,属厚质涂层(2mm),干燥时间较长,又在室外施工,环境较室内复杂,干燥过程中易出现龟裂现象,因此制定此技术指标。
在初期干燥抗裂仪中进行测试.6h后未出现龟裂为合格。
4.7 打磨性腻子的主要作用是找平基材,但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外墙大面积批刮时,不可能非常平整,因此需要打磨。
一般情况下,打磨不要求象内墙腻子那样细腻、平整度高,不需要量化判定。
本标准规定用O号(120目)砂纸进行手工打磨即可,方法简单易行。
如手工可打磨出粉末即认为合格。
4.8 吸水量由于外墙腻子较厚(2mm),是否易吸水对其性能有影响,参照日本标准制定此技术指标。
在此试验过程中试块密度的差异及不同粘结剂封边时不能保证所批腻子的面积是完全相同的,使试验结果离散性大、重复性不好。
外墙腻子拉拔强度检测标准外墙腻子拉拔强度是衡量腻子材料在外墙使用中抗拉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外墙腻子拉拔强度检测标准主要包括测试方法、检测设备和测试结果评定等内容。
首先,外墙腻子拉拔强度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其中较常见的方法包括抗拉试验和剪切试验。
抗拉试验是将腻子涂覆在标准试样上,然后在试验机上施加拉力,以测量腻子材料的抗拉性能。
剪切试验是将腻子涂覆在两个试样之间,然后在试验机上施加剪切力,以测试腻子材料在外墙使用中的抗剪性能。
其次,检测外墙腻子拉拔强度需要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
常用的设备包括电子拉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和表面贴纸抗拉强度测试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精确地测量腻子的拉拔强度,并提供可靠的测试结果。
最后,外墙腻子拉拔强度的测试结果评定主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来进行。
例如,中国现行的相关标准包括《建筑装饰装修施工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2014)、《建筑装饰装修板材及其制品》(GB 8624-2012)和《建筑装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4)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腻子拉拔强度的要求和检测方法,并给出了合格的标准值范围。
总的来说,外墙腻子拉拔强度检测标准在保证外墙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法和准确的测试设备,可以确保腻子在外墙使用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依据相关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可以有效控制外墙腻子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
总结起来,外墙腻子拉拔强度检测标准涉及到测试方法、检测设备和测试结果评定等方面的内容。
合理、准确地进行腻子拉拔强度测试,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定,可以保证外墙腻子的使用质量和安全性。
这对于保护建筑物的外墙、延长外墙腻子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腻子使用规范篇一:内墙刮腻子施工工艺标准内墙刮腻子施工工艺标准GXEJ/QB28-2003本工艺适用于室内墙面、天棚的基底为清水砼或基层为各种砂浆找平的罩面;不适用于经常受雨水侵蚀的外墙和受酸、碱、油、盐腐蚀的室内天棚、墙面的罩面。
一、材料要求1、熬制好的聚氯乙烯颗粒调和剂(或使用绿色环保型要求,稠度、粘度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粘合剂)。
2、双飞粉(即碳酸钙粉)和水性腻子粉的细度以通过380以上的筛孔为准,白度大于97%。
二、主要施工设备1、主要机具设备:腻子搅拌机。
2、主要工具:腻子刮刀、38毫米和63毫米宽的油漆铲刀、腻子托板、棕刷、硬塑提桶、阴阳角器。
三、作业条件1、墙面干燥,室内墙面、天棚基底抹灰已按要求验收。
内墙门窗边顺直,缺椤掉角处也已补好。
2、动力、管道和照明设备的附属设施均已安装完毕,而由此造成的孔洞均已提前抹灰找平。
3、室内的粗糙垃圾已清理干净。
4、室内光线充足。
5、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四、施工操作工艺1、清理基层:砼或抹灰墙面、顶板、柱和板缝处必须认真清理干净,不得有尘土、粘浆、溅沫及油污。
2、将按1:2.5:3.5比例的调和胶水或桶装胶水和双飞粉倒入腻子搅拌机搅拌均匀。
3、打底刮糙:用腻子批刀将调好的腻子薄薄的刮到基层(或基底)上,做法是刮平不刮光,接槎要平整。
4、刮抹和抛光:腻子刮糙后的第二天,用同样配比的腻子在已刮糙的表面用力薄薄的刮一道,待腻子表面初凝且呈潮湿状态时,用腻子批反复粘水刮抹,要无刮痕、接槎、鼓泡、坑洼、透底、气孔,表面光滑洁净。
5、阴阳角处理:在刮抹表面腻子和抛光时,用阴阳角器对该部位来回拖拉至顺直,呈小园弧角。
然后对其拖拉出现的拉痕用腻子批刀反复粘水刮抹光滑。
6、修整:刮抹面的腻子硬结后,用铲刀将边角的毛边和表面的粘浆、溅沫铲掉,再用海棉头沾水擦试或用0号、1号砂纸打磨腻子表面的浮粉或污迹。
五、质量标准1、腻子面层应与基层(基底)粘结牢固且色泽一致。
JG/T 157-2004oli 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批准。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建工测试部)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威凯化学品中国有限公司、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摩天涂料有限公司、北京富亚涂料有限公司、英泥系列有限公司(香港)、上海笨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纳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高渡美涂料有限公司、北京城乡中昊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国民淀粉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南京天祥涂料有限公司、顺德鸿昌(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玉梅、马捷、张杰、魏红岩、罗晓京、蒋和平、黄荣权、胡志伟、顾军、熊二明、李传森、许戌令、张量、李洪金、欧阳振图。
JG/T 157-2004建筑外墙用腻子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墙用腻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泥、聚合物粉末、合成树脂乳液或其他材料为主要粘结剂,配以填料、助剂等制成的外墙找平用腻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 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T 1 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 /T 1 728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 /T 1 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 3 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GB / 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T 9265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 9 27 8-1988 涂料试验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 /T 9 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 /T 13491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JC /T 4 12-1991 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JG J5 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 /T 2 3-2001 建筑涂料涂层试板的制备JG /T 2 4-200。
外墙腻子检测标准外墙腻子是建筑外墙装饰的重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外墙腻子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外墙腻子检测的标准及相关内容,以便相关人员能够正确进行外墙腻子的检测工作。
一、外墙腻子检测的标准。
1. 外墙腻子的成分检测。
外墙腻子通常由水泥、石膏、石灰等材料混合而成,其成分的比例直接影响到腻子的硬度、粘结力和耐久性。
因此,在进行外墙腻子检测时,需要对其成分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外墙腻子的厚度检测。
外墙腻子的厚度直接关系到外墙的平整度和美观度,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厚度检测。
通常情况下,外墙腻子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不同部位的厚度差异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 外墙腻子的附着力检测。
外墙腻子的附着力是指腻子与基层墙体之间的粘结程度,直接关系到外墙腻子的使用寿命。
在进行外墙腻子检测时,需要对其附着力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外墙腻子的耐久性检测。
外墙腻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风吹雨打、阳光曝晒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其耐久性是一个重要指标。
在进行外墙腻子检测时,需要对其耐久性进行检测,确保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二、外墙腻子检测的方法。
1. 外墙腻子成分检测方法。
外墙腻子的成分检测通常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样品进行化学试剂处理,然后利用仪器设备进行成分分析,以确定外墙腻子的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外墙腻子厚度检测方法。
外墙腻子的厚度检测通常采用激光测距仪或者厚度测量仪器进行,通过对不同部位进行测量,以确定外墙腻子的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外墙腻子附着力检测方法。
外墙腻子的附着力检测通常采用拉伸试验或者剥离试验的方法进行,通过对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确定外墙腻子的附着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外墙腻子耐久性检测方法。
外墙腻子的耐久性检测通常采用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的方法进行,通过对样品进行模拟自然环境的加速老化处理,然后进行性能测试,以确定外墙腻子的耐久性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建筑外墙腻子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墙用腻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泥、聚合物粉末、合成树脂乳液或其他材料为主要粘结剂,配以填料、助剂等制成的外墙找平用腻子。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728 GB/T1733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9265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 9278-1988 涂料试验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 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13491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JC/T 412-1991 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T 23-2001 建筑涂料涂层试板的制备JG/T 24-2000 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JG/T 25-1999 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能测定法JG/T 3049-1998 建筑室内用腻子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3.1建筑外墙用腻子putty for exterior wall涂饰工程前,施涂于建筑物外墙,以找平为目的的基层表面处理材料。
3.2动态抗开裂性dynamic resistance to cracking表层材料抵抗基层裂缝扩展的能力。
分类和标记4.1类别按动态抗开裂性指标分为两种类别:P型――普通型建筑外墙用腻子,用于普通建筑外墙涂饰工程;R型――柔性建筑外墙用腻子,用于抗裂要求较高的建筑外墙涂饰工程。
外墙腻子技术标准4 标准内容的说明4.1 适用范围当前市场上的建筑外墙腻子主要有三大类产品:粉状腻子(以水泥、可再分散胶粉、高分子水溶性干胶粉等为粘结剂)、双组分腻子(以聚合物乳液、水泥为粘结剂)、膏状腻子(以聚合物乳液为粘结剂),主要作用是用于外墙基层找平处理。
本标准范围只适用于这类基层找平处理腻子。
具有装饰质感的厚质涂料及中间层、弹性腻子不在本标准范围内。
4.2腻子涂层的厚度根据一般外墙饰面涂饰工程的实际情况,一般批刮2-3道腻子,总厚度约为2mm-3mm(湿膜)。
为接近实际情况,参照日本标准,将腻子涂层湿膜厚度定为2mm。
4.3 容器中状态不同形态的腻子产品贮存期限不同,但无论是膏状、粉状还是胶液都要求在贮存期内均匀、无结块,该项指标用于判定腻子的表观性能。
4.4 施工性施工性对于保证墙体平整、减轻工人操作负担、保证涂料饰面的工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外墙腻子当前主要采用批刮的施工方法,劳动强度大,因而将刮涂无障碍列为质量控制指标。
4.5干燥时间(表干)列该项目主要是便于考察打磨及刮涂第二道腻子的时间间隔,一般在腻子表干后即可进行打磨。
4.6 初期干燥抗开裂性由于外墙腻子较厚,属厚质涂层(2mm),干燥时间较长,又在室外施工,环境较室内复杂,干燥过程中易出现龟裂现象,因此制定此技术指标。
在初期干燥抗裂仪中进行测试.6h后未出现龟裂为合格。
4.7 打磨性腻子的主要作用是找平基材,但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外墙大面积批刮时,不可能非常平整,因此需要打磨。
一般情况下,打磨不要求象内墙腻子那样细腻、平整度高,不需要量化判定。
本标准规定用O号(120目)砂纸进行手工打磨即可,方法简单易行。
如手工可打磨出粉末即认为合格。
4.8 吸水量由于外墙腻子较厚(2mm),是否易吸水对其性能有影响,参照日本标准制定此技术指标。
在此试验过程中试块密度的差异及不同粘结剂封边时不能保证所批腻子的面积是完全相同的,使试验结果离散性大、重复性不好。
2023年河北省建筑外墙用腻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1抽样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检验样品和备用样品。
每批次产品抽取样品2个,其中1个作为检验样品,1个作为备用样品。
2抽查产品名称及执行标准
3检验依据
重要程度分级:A类.极重要质量项目,B类.重要质量项目,C类-一般质量项目
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
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4判定规则
4.1依据标准
GB18582-2023《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JG/T157-2009《建筑外墙用腻子》
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4.2判定原则
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所检项目未发现不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木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
建筑外墙用腻子标准————————————————————————————————作者: ————————————————————————————————日期:摘要外墙涂料已经成为建筑墙体的主要装饰材料之一。
为规范市场行为,解决生产和使用中出现的混乱,建设部下达了《建筑外墙用腻子》标准的制定任务。
本文介绍了标准的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及技术要求。
该标准审定后由建设部批准发布。
关键词标准制定;建筑腻子;编制说明ﻫ1标准制定的背景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涂料在内外墙墙体装饰中成为主要的装饰材料之一,特别是外墙涂料的使用量逐年增长,其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其他外墙装饰材料。
在面砖、石材、幕墙、金属扣板等众多的外墙装饰材料中,外墙涂料以其优异的装饰性、耐久性、施工简便性及好的性能价格比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成为该领域激烈竞争中的佼佼者。
ﻫ但是建筑物外墙表面经常会出现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表面裂纹,这些裂纹可能导致涂层的起壳、脱落,有时甚至引起墙面渗水,严重影响了涂料的装饰和保护功能,进而影响了建筑涂料的信誉。
随着工程量的增多,墙体出现龟裂等现象成为较普遍的工程质量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通常并不是由涂料引起的,在很多情况下是基材表面处理材料一外墙腻子的质量所致。
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为了满足市场对涂饰工程平整度日渐提高的要求,外墙腻子产品应运而生。
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外墙腻子技术标准,其生产和使用都十分混乱,出现了一些施工单位为暂时通过验收,使用性能低劣的外墙腻子或内墙腻子外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地解决,会阻碍建筑涂料的迅速发展。
为此,业内人士强烈呼吁制订外墙腻子标准,以规范市场行为,进行有序竞争。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建设部下达了行业标准《建筑外墙用腻子》的制定任务,编制组开展了本标准的制定工作。
ﻫ2标准制定的依据ﻫ经查阅国内外文献,在中国技术监督局情报研究所标准馆进行计算机检索,在美国、英国、西德、日本及ISO标准中,只有日本工业标准《建筑用基材处理材料》即JISA6916-2000中有相关内容。
由于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在欧美等国家人们普遍认同粗糙、带有质感的外墙饰面,因此,较少有专门用于建筑外墙用于找平的腻子产品。
ﻫ在国内,只有福建省有建筑外墙腻子地方标准DBJ l41-2002,其中大部分性能参照JG/T3049 -1998《室内用建筑腻子》标准执行。
ﻫ基于上述情况,在制订本标准时,主要参考日本标准JIS A 6916-2000中C-2基材处理涂材的某些技术性能。
ﻫ墙体开裂因素很多,有结构、温度变化引发的热胀冷缩及基材失水干缩等等原因引起的裂缝,开裂本身是很复杂的问题,有些不是涂料或腻子所能解决的。
ﻫ3分类和技术要求按动态抗开裂性指标将建筑外墙用腻子分为两种类型:P型:普通型建筑外墙腻子,用于普通建筑涂饰工程。
R型:柔性建筑外墙腻子,用于抗开裂要求较高的建筑外墙涂饰工程。
ﻫ技术指标见表1。
ﻫ表1 技术指标ﻫ项目P型R型容器中状态无结块、均匀施工性刮涂无障碍ﻫ表于时间(h) ≤5ﻫ初期干燥抗裂性(6h) 无裂纹打磨性手工可打磨吸水量(g/lOmin)≤2ﻫ耐水性(96h)无异常耐碱性(48h)无异常ﻫ粘结强度(mPa)标准状态≥0.6冻融循环(5次)≥0.4ﻫ动态抗开裂性(mm) 基层裂缝≥0.1≥0.3ﻫ腻子层无裂纹ﻫ低温贮存稳定性*-5℃冷冻4h 无变化,刮涂无困难ﻫ4标准内容的说明4.1适用范围目前市场上的建筑外墙腻子主要有三大类产品:粉状腻子(以水泥、可再分散胶粉、高分子水溶性干胶粉等为粘结剂)、双组分腻子(以聚合物乳液、水泥为粘结剂)、膏状腻子(以聚合物乳液为粘结剂),主要作用是用于外墙基层找平处理。
ﻫ本标准范围只适用于这类基层找平处理腻子。
具有装饰质感的厚质涂料及中间层、弹性腻子不在本标准范围内。
4.2腻子涂层的厚度根据一般外墙饰面涂饰工程的实际情况,通常批刮2-3道腻子,总厚度约为2mm-3mm(湿膜)。
为接近实际情况,参照日本标准,将腻子涂层湿膜厚度定为2mm。
ﻫ4.3 容器中状态ﻫ不同形态的腻子产品贮存期限不同,但无论是膏状、粉状还是胶液都要求在贮存期内均匀、无结块,该项指标用于判定腻子的表观性能。
ﻫ4.4施工性施工性对于保证墙体平整、减轻工人操作负担、保证涂料饰面的工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外墙腻子目前主要采用批刮的施工方法,劳动强度大,因而将刮涂无障碍列为质量控制指标。
4.5干燥时间(表干)ﻫ列该项目主要是便于考察打磨及刮涂第二道腻子的时间间隔,通常在腻子表干后即可4.6初期干燥抗开裂性进行打磨。
ﻫ由于外墙腻子较厚,属厚质涂层(2mm),干燥时间较长,又在室外施工,环境较室内复杂,干燥过程中易出现龟裂现象,因此制定此技术指标。
在初期干燥抗裂仪中进行测试.6h后未出现龟裂为合格。
ﻫ4.7打磨性ﻫ腻子的主要作用是找平基材,但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外墙大面积批刮时,不可能非常平整,因此需要打磨。
一般情况下,打磨不要求象内墙腻子那样细腻、平整度高,不需要量化判定。
本标准规定用O号(120目)砂纸进行手工打磨即可,方法简单易行。
如手工可打磨出粉末即认为合格。
4.8 吸水量ﻫ由于外墙腻子较厚(2mm),是否易吸水对其性能有影响,参照日本标准制定此技术指标。
在此试验过程中试块密度的差异及不同粘结剂封边时不能保证所批腻子的面积是完全相同的,使试验结果离散性大、重复性不好。
为此根据试验积累数据,将试块质量定量为220g±10g。
涂覆粘结剂后试块各边长不得小于64mm。
ﻫ日本标准的吸水量一项中乳液型定为<2g,C-2型定为<1g。
考虑本标准腻子类型中包括乳液型、水泥基型及其它材料等三种类型,因此将其定为<2g。
4.9 耐水性外墙腻子用于室外应具有耐水性,且应与外墙涂料的耐水性相一致,外墙涂料的耐水性为96h,因此,将外墙腻子的该指标定为96h。
浸水后观察板面有无起泡、开裂、掉粉等现象。
4.10耐碱性ﻫ由于待批腻子的外墙基层主要是一般抹灰基层或混凝土基层,碱性大,要求腻子有抗碱性。
4.11粘内墙腻子耐碱性指标为24h,考虑外墙腻子耐碱性要求要高于内墙,因此该指标定为48h无异常。
ﻫ结强度室外环境较室内复杂、多变,要求外墙腻子自身并与基材有较高的粘结强度,特别是经过冷热气候的变化后是否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粘结强度而不产生开裂、脱落等现象。
为了较直观的模拟并考察此项性能,在本标准中增加了冻融循环后的粘结强度。
ﻫ考虑到外墙涂料的涂层耐温变性(耐冻融循环性)已由10次循环改为5次循环,故在本标准中定为5次冻融循环后的粘结强度,由于冻融循环的试验条件有间断浸水(-20℃3h-50℃3h--->水中浸泡18h),相当于间断浸水90h(约为3.75天),因此不再另设浸水后的粘结强度。
ﻫ需要注意的是浸水的位置与内墙腻子浸水粘结强度不同,应高过腻子层面。
ﻫ另外,通过试验发现,经冻融循环后直接测试腻子的粘结强度,腻子层可能未完全干透,造成测试结果偏低。
ﻫ为此,增加了冻融循环试验后,在50℃±2℃恒温箱中干燥24h,然后再于标准条件(温度23℃±2℃,湿度50%±5%)下放置24h后再进行测试。
ﻫ根据所搜集样品的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腻子的动态抗开裂性,本标准将粘结强度的指标定为标态≥0.6MPa,冻融≥0.4MPa。
测试数据的处理:ﻫ鉴于粘结强度测试结果影响因素较多,有时离散性较大,简单的选择三个数据进行算术平均显然缺乏足够的科学性,甚至可能由于某些问题数据参与平均,造成结果的误判。
为此,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偏差范围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以现有粘结强度试验数据为基础,根据常用的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去大去小法对其进行测试值偏差分析,最终选定如下方案:对于同一试验条件,每一相同样品应同时制备至少6个试样进行测试,其结果根据常用的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去大去小法,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取剩余4个数据的算数平均值。
ﻫ各测试数据与平均值的最大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0%。
4.12动态抗开裂性ﻫ当前我国外墙涂饰工程的弊病仍然很多,除了由于腻子或涂料本身质量不过关造成的褪色、起泡、脱落之外,饰面上的裂纹一直是外墙涂饰工程中的老大难问题。
本标准中规定此项性能指标就是为了对外墙裂纹纵横交错的情况从腻子产品人手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根据该思路,我们设计了一种动态抗开裂性测试仪,在有关生产部门的协助下,对仪器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同时制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通过对样品进行的一系列测试,选择出最终的量化指标。
为满足对抗开裂性的不同要求,在本标准中,按该项指标将腻子产品分为两类,即普通型(P型)及柔性(R 型)外墙腻子。
对P型的要求为基层裂缝≥0.1mm时,腻子层无裂纹。
对R型的要求为基层裂缝≥0.3mm 时,腻子层无裂纹。
ﻫ(1)试板要求:ﻫ采用200mm*l50mm的石棉水泥板,使用专用型框批刮制样,湿膜厚度控制2mm,批刮后试板如图1。
(1)测试要求:ﻫ由于观察的是微细裂纹,要求测试操作仔细、认真。
目前国内尚无成型的动态抗开裂性测试仪器,我们在标准制汀过程中还配套开发研制了能够满足标准要求的简便易行的小型测试仪器(图2),现已由专业试验仪器生产厂家开始批量生产并部分投放市场。
4.13低温贮存稳定性ﻫ对于膏状腻子和双组分腻子中的胶液组分,仍然沿用内墙腻子的标准进行测定。
ﻫ5结语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外墙腻子的标态及冻融循环后的粘结强度、吸水量及动态开裂性做了重点验证,积累了大量实验数据。
此外还收集了部分生产厂家外墙腻子产品的检测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制订出建筑外墙腻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编制组在广泛征求生产厂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管理单位及各级质检中心等单位意见之后,最终修改并完成了建筑外墙腻子标准的送审稿。
ﻫ我们相信该标准的出台必将对提高外墙腻子产品质量、规范外墙腻子市场、促进行业有序竞争发挥积极的作用。
ﻫ附:建筑工业行业标准ﻫ《建筑外墙用腻子》(送1范围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审稿)目录ﻫ前言ﻫ3 术语ﻫ4 分类和标记4.1 类别4.2标记4.3 标记示例6试验方法ﻫ6.1试料取样5 技术要求ﻫ6.2 试验环境6.3 试验基材6.4试板制备6.5 容器中状态6.8初期干燥抗裂性ﻫ6.9打磨性6.7干燥时间ﻫ6.6施工性ﻫ6.12耐碱性6.10 吸水量ﻫ6.11 耐水性ﻫ6.13 粘结强度6.14动态抗开裂性ﻫ6.15 低温贮存稳定性7.1检验分类7检验规则ﻫ8.3贮存8.2包装ﻫ8标志,包装和贮存ﻫ8.1标志ﻫ7.2检验结果的判定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