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提名成果公示表
- 格式:docx
- 大小:459.27 KB
- 文档页数:12
浙江省拟提名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内容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主要完成人情况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项目名称: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完成单位: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实施周期:2008年1月-2018年12月针对超薄壁金属管件弯曲成形抗皱裂、小弯径截面保形、大弯角回弹预测等技术难题,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共同立项、共同获奖、共享科技成果、联合指导研究生等形式,长期保持着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张树有(1)、冯毅雄(2)、林伟明(3)、陶杰(4)、蒋兰芳(5)、郭训忠(6)、李光俊(7)、王富兴(8)、李郑周(9)、张飞(10)等组成联合攻关团队,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数控弯管成套装备、全伺服左右弯双向弯管装备、重型弯管装备等,建立了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系列产品研发平台和学术团队,在2008年至2018年间共同完成“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艺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一系列成果。
2017年3月,丁汉院士、蒋庄德院士、段宝岩院士对“超薄壁高精度弯曲成形装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进行技术成果鉴定。
该项目由张树有(1)、冯毅雄(2)、林伟明(3)、陶杰(4)、蒋兰芳(5)、郭训忠(6)、李光俊(7)、王富兴(8)、李郑周(9)、张飞(10)等共同分工合作完成,经鉴定,该项目技术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8年8月,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组成的专家组对“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进行技术成果鉴定。
该项目由张树有(1)、冯毅雄(2)、林伟明(3)、陶杰(4)、蒋兰芳(5)、郭训忠(6)、李光俊(7)、王富兴(8)、李郑周(9)、张飞(10)等共同分工合作完成,经鉴定,该项目研究的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关键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小弯径截面均衡保形、大弯角回弹精准预测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表一、项目名称:
四氢呋喃-3-甲胺制备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二、项目简介
三、第三方评价
四.推广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非完成单位)
五、完成单位直接经济效益(单位:万元)
八、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2件)
九、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不超过10篇)
备注:表中所填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刊名及论文名称的拼写或顺序请与提供的论文附件保持完全一致)
十、推荐单位意见(限150字)
本项目研发的四氢呋喃-3-甲胺制备方法,具有工艺步骤少、操作简便、产品纯度和收率高、污染少等特点,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专利3项,其工艺为“国内首次使用”,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国内领先,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申报材料经审核符合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推荐要求,特推荐为2019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十一、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附签字扫描件)
十二、知情同意证明(附签字扫描件)。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
(2019年度)
直接经济效益、推广应用情况和社会效益
1、完成单位应用情况和直接经济效益(单位:万元)
8
8
3.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工作站已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认定为桐庐地区唯一的一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浙西地区(长三角地区)具有显著辐射作用的智力平台!工站运转模式已经形成颇具特色的企业研发-临床应用交流创新机制。
工作站作为临床沟通的重要平台,助力企业创新、促进企业快速稳健发展,对提升企业品牌认可度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8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授权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软件著作权等)
8
8
8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完成
康基医疗为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机制平台的发起单位和依托单位,负责工作站的规划、建设、运营和支持。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2月13日。
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表一、项目名称: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合成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项目简介
三、第三方评价
四.推广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非完成单位)
五、完成单位直接经济效益(单位:万元)
六、主要完成人员情况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八、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九、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备注:表中所填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刊名及论文名称的拼写或顺序请与提供的论文附件保持完全一致)
十、推荐单位意见(限150字)
该项目针对国产PV Ac乳液性能与外资企业关键性能差距,提出了一系例解决方案,并成功在产品中得到转化,达到国外竞品指标。
对照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授予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2019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表一、项目名称:痛风脾虚浊阻理论体系构建及临床应用二、推荐单位及提名意见三、项目简介四、第三方评价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完成单位直接经济效益2.推广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非完成单位)3.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限600字)本团队系统提出了痛风以脾虚为本,内生湿浊为标,日久痹阻关节、经络、脏腑的脾虚浊阻核心病机理论。
基于此理论,创立了运脾祛浊通痹的治疗方案,适应于处于间歇期者的中医辨证为脾虚湿浊内阻型的原发性痛风患者,并已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浙江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培训班的形式面向全国同行进行了交流推广;同时已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州市中医院等全国多家综合性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该治疗方案能较平稳地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使患者血尿酸保存稳定,减少了患者服用各类降尿酸西药的剂量和数量;而且,经长期治疗观察发现,该治疗方法能使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次数平均减少,大大减轻了痛风患者的病痛,并减少了患者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而服用非甾体抗炎的次数和剂量。
因此,减少了患者服用降尿酸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不良反应低,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改善了生活质量,而且在应用过程中,临床医师反映其可操作性强,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六、主要完成人员情况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八、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和论文专著数量总和不超过10件)九、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和知识产权数量总和不超过10件)承诺:上述第八、九部分的知识产权、论文、专著用于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完成单位或完成人的发明人(培育人)、权利人、作者的同意。
十、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附签字扫描件,格式参考推荐手册第95、96页)本人作为本项目第一完成人,与主要完成人谢志军、范永升、邵铁娟,周佳,胡长锋,何志兴,许正浩同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本人作为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所长,带领本研究所以上主要成员(谢志军,邵铁娟,周佳,胡长锋,何志兴,许正浩)一直协同致力于痛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文献理论、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范永升作为本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一直致力于指导本团队成员开展研究工作。
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表一、项目名称:西兰花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三、项目简介四、第三方评价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完成单位直接经济效益2.推广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非完成单位)3.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限600字)我国西兰花产量居世界之首,年产量400万吨。
浙江省是我国西兰花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年产值近50亿元,是支撑农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本成果经过15年的研究和开发,揭示了西兰花黄化的内源信号分子传导与能荷负载耦合机制,创建了基于PCD靶点调控的系列绿色精准调控技术,有效延长了保鲜和加工时间,扩大了流通范围,解决了西兰花的区域滞销问题;开发了西兰花活性物质生物转化、高效酶解、特异性吸附和微胶囊制备关键技术,开发了西兰花膳食纤维产品,实现了西兰花全价利用,有效提高了西兰花的附加值,减少西兰花茎叶废弃物排放10万吨/年以上,显著降低了西兰花采摘和加工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已获授权专利9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发表相关论文21篇,其中SCI 16篇;出版专著2部,制定企业标准1项、企业技术规范1项,为我国西兰花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成果技术已在浙江台州、宁波、杭州以及江苏等多家企业推广应用,近3年来累计为农民提供了1100多个就业岗位,新增销售收入108646.58万元,新增税收773.68万元,新增利润16384.57万元。
本成果技术用户反映良好,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有力地带动了我省西兰花产业的科技进步,振兴了乡村产业。
六、主要完成人员情况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八、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十一、知情同意证明(附签字扫描件)。
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表一、项目名称:面向微压领域的高灵敏压力传感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二、推荐单位及推荐意见三、项目简介四、第三方评价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完成单位直接经济效益2.推广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非完成单位)3.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限600字)在汽车电子产品、工业控制、通讯电子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专业设备,以及能源、石化、环境保护、医学诊断、生物工程和煤矿安全等广泛领域,超微压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有着极大的应用领域和市场份额,标志着一个国家计量测试技术的水平。
针对微小流量检测和微压力的检测与计量领域,本项目成果研制出了系列化微压力传感器,并使之集成应用于变频恒压供水控制器、智能泵控制器、胎压检测传感器和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等产品中,实现了行业领域专用器件的典型应用。
该项目产品硅薄膜微压力传感器应用于变频恒压供水和变频泵、智能泵等领域,解决了小流量检测难题和泵机的频繁启动问题,实现了高精度高稳定性恒压供水。
产品经浙江神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爱科赛智能科技(台州)有限公司产业化应用和推广,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68亿元。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成果集成应用和推广,以微压力检测、计量为手段,实现成套供水系统的智能化和物联网化改造,提高供水稳定性、寿命和运行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项目产品压力变送器配套应用于磁电流量计和涡街流量计等流量测控仪装置中,经温州华信仪表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推广,现已广泛应用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东辉油田等采油系统中,实现了油矿采油的精确计量和远程监测,推进了油矿企业的物联网信息化建设。
项目成果在现有专用领域应用基础上,将面向微流控技术着眼的生物医疗领域所需的微泵微压力检测的集成应用,开发相关系列产品进行产业化应用。
八、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和论文专著数量总和不超过10件)九、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和知识产权数量总和不超过10件)承诺:上述第八、九部分的知识产权、论文、专著用于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完成单位或完成人的发明人(培育人)、权利人、作者的同意。
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表一、项目名称:面向微压领域的高灵敏压力传感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二、推荐单位及推荐意见三、项目简介四、第三方评价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完成单位直接经济效益2.推广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非完成单位)3.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限600字)在汽车电子产品、工业控制、通讯电子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专业设备,以及能源、石化、环境保护、医学诊断、生物工程和煤矿安全等广泛领域,超微压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有着极大的应用领域和市场份额,标志着一个国家计量测试技术的水平。
针对微小流量检测和微压力的检测与计量领域,本项目成果研制出了系列化微压力传感器,并使之集成应用于变频恒压供水控制器、智能泵控制器、胎压检测传感器和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等产品中,实现了行业领域专用器件的典型应用。
该项目产品硅薄膜微压力传感器应用于变频恒压供水和变频泵、智能泵等领域,解决了小流量检测难题和泵机的频繁启动问题,实现了高精度高稳定性恒压供水。
产品经浙江神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爱科赛智能科技(台州)有限公司产业化应用和推广,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68亿元。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成果集成应用和推广,以微压力检测、计量为手段,实现成套供水系统的智能化和物联网化改造,提高供水稳定性、寿命和运行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项目产品压力变送器配套应用于磁电流量计和涡街流量计等流量测控仪装置中,经温州华信仪表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推广,现已广泛应用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东辉油田等采油系统中,实现了油矿采油的精确计量和远程监测,推进了油矿企业的物联网信息化建设。
项目成果在现有专用领域应用基础上,将面向微流控技术着眼的生物医疗领域所需的微泵微压力检测的集成应用,开发相关系列产品进行产业化应用。
八、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和论文专著数量总和不超过10件)九、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和知识产权数量总和不超过10件)承诺:上述第八、九部分的知识产权、论文、专著用于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完成单位或完成人的发明人(培育人)、权利人、作者的同意。
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提名成果公示表一、成果名称
三、成果简介
3.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限600字)
1)间接经济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按照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效益计算方法,推广规模缩值系数0.9,增效缩值系数0.7,稻谷单价按每公斤2.80元。
新增效益(增产增效)=应用面积×0.9 ×亩增产×稻谷单价×0.7。
2012-2018年,应用面积148万亩,平均亩增产稻谷46.1公斤,合计增产稻谷6.829万吨,增产增效12,047.1万元,每亩节本12.2元,节本增效1,625.0万元,合计增效13,672.1万元。
2016-2018年平均亩增产稻谷42.2公斤,合计增产稻谷3.86万吨,合计增效6,807.2万元,每亩节本12.2元,节本增效1,003.8万元,合计增效7,811.0万元。
(成果推广应用证明,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总站)
2)社会效益。
研发成果解决了水稻机插育秧存在关键问题,是水稻机插秧的一项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属国际先进水平。
水稻育秧基质在水稻高产创建、产业提升中应用,显著提升我省水稻产业技术水平,推进水稻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促进我国稻作技术转型升级,提高劳动效率,带动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
水稻育秧基质产业化中利用严重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农林废弃物,实现农林废弃物的基质化利用,改善农村水质和生态环境。
水稻育秧基质的应用面积、季节和地区逐年增加,预计该成果未来应用面积可达1000万亩,对提升我国机插秧技术水平和产业水平,促进水稻产业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和社会化服务,对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稻农增收、实现产业振兴有重要意义。
6
7
九、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十、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含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水稻机插育秧基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第1完成人杭州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吴健平自2011年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向镜、张义凯合作开展水稻机插育秧基质配方的研究,2013-2015年吴健平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杭州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吴辰晨、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叶平,合作承担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研发及产业化”,研发了水稻育秧基质,并开展试验示范;联合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邬奇峰、阮弋飞、衢江区经济作物管理站周爱珠开展水稻育秧基质试验示范应用,促进基质成果成熟及应用,取得浙江省科技成果登记。
张义凯与朱德峰合作获得发明专利1项,朱德峰与向镜合作获得发明专用1项。
自2011年起至今,吴健平主持建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一体化的“产、学、研、推、用”合作,联合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邬奇峰、鲁燕君、阮弋飞、王高林,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寿建尧,瑞安市农业农村局农作站郑晓微,签订了推广合作协议,加快水稻育秧基质的完善和推广。
通过育秧基质试验示范,提升我省水稻产业现代化提升及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开展,项目参加人郑晓微发表相关论文3篇;寿建尧发表相关论文6篇;周爱珠发表相关论文1篇。
承诺:本人作为成果第一完成人,对本成果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