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6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周期性
- 格式:ppt
- 大小:6.74 MB
- 文档页数:76
第六章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第一节个别资本再生产1. 再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任何一种社会的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 简单再生产——企业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只能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消费)3. 扩大再生产——企业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生产+消费)4. 资本存量——一定时期内已投入企业运营的资本。
5. 资本保值——投入资本在营运过程中,通过对其耗费的部分及时足额补偿.......的不断进行。
............,来维持简单再生产6. 资本增值——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改善资源配置、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不断增加新的积累......,以实现扩大再生产。
8. 外延扩大再生产——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领先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9. 内涵扩大再生产——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
10.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其大小取决于积累率和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11.12. ★资本积累的内涵和必要性(为什么要进行资本积累?)这主要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决定的。
第一,资本具有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必须扩大资本总额,进行资本积累。
第二,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投资者不断进行资本积累,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只有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才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生产、销售方面占有优势,从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
否则,企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第六章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个别资本指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作用的单个企业的资本。
2.社会资本指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又叫社会总资本。
3.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形式上得到补偿。
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全部收回。
实物补偿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人、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5.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
生产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6.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人、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7.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全部收回。
8.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即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追加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来扩大生产规模,在扩大再生产时没有生产技术变化,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9.固定资本的更新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更新。
二、单项选择1.①2.④3.④4.④5.②6.①7.③8.③9.③10.③11.②12.④13.③14.②15.①16.④17.①三、多项选择1.③④2.①③3.①②4.②④5.①②③6.①③⑤ 7.①②④ 8.①②③④ 9.②③④⑤10.③⑤ 11.①②③④ 12.①②③⑤ 13.①②③⑤14.①④⑤四、填空题1.个别资本2.社会总商品资本3.社会总产品 4.剩余价值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5.前提6.C m v =+I )(7.)()/(C C x m v v ∆+=+∆+I8.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9.固定资本更新10.生产社会化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11.危机 萧条 复苏 高涨12.商业危机 产业危机 信用危机五、简答题1.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和实物形式上得到补偿的问题。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一、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二、社会资本运行(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五、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六、马克思的资本运动理论的现实意义一、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1.个别资本的涵义及其影响•个别资本是以一定产权形式存在并分属于不同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的资本。
•存在方式:以一定产权形式独资或联合形成完整的企业资产。
•行为方式及其影响:•①个别资本的投资、生产、运行及管理在市场上是由其经营者独立决策,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市场主体的活动和行为。
•②任何个别资本的运行都会与其他个别资本发生联系,因为整个生产和交易的市场都是在分工条件下由千百万个个别资本相互的联系构成的有机体。
个别资本的行为方式是理性的、自主地、自觉的。
2.社会资本的涵义(1)社会资本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所组成的总和。
或者叫社会总资本。
(2)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的不同:虽然个别资本运行行为是理性的、自主的、有计划;但由此构成社会资本的运行则是自发的、自然的、无计划的。
二、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是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因为社会总产品既包括各种能够作为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进入资本流通的生产资料;又包括各种能够进入一般商品流通,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
• 1.社会总产品: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 2.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或补偿)问题。
•(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用于补偿再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取得剩余价值,即实现价值补偿。
•(2)转化为货币形式的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取得所需要的商品,即实现物质补偿。
不变资本部分是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可变资本部分和剩余价值部分如何取得个人生活消费。
3.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理论前提•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必须研究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生产部门。
导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使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只有在运动中 才能实现价值增殖。
一、资本的循环(研究产业资本)1、含义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这一过程称为产业资本的循环。
资本有很多种,如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借贷资本等,但是只有产业资本具有生产职能和流通职能,才能发生价值增殖,能完整地体现资本的运动过程。
►2、产业资本的含义产业资本是指投在生产领域,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如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资本。
3、循环的三阶段(1)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转化成生产资本) A G ——W P m在此阶段,产业资本以货币的形式出现。
G 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货币资本。
a. 货币本身非资本,只有在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时候才成为商品。
货币G 执行一般商品流通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b. 当货币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后,资本就转化成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态存在的生产资本。
(2)生产阶段(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AW …P …W'P m G —货币W —商品,生产资本的存在形式A —劳动力Pm —生产资料P —生产过程W'—生产出来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流通过程的中断第六章:资本主义流通2022年5月10日10:21W 从上一阶段的形式上的生产资本转化成实际上的生产资本。
不仅执行着一般生产职能,而且执行着资本的职能。
a.W'是已发生了价值增殖的,且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即商品资本。
b.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c.(3)销售阶段(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W'—G'W'同任何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商品一样,都需要通过流通转化成一定数量的货币a.资本家出售W'不仅要收回投资或成本(即预付资本),还要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b.(4)总结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生产过程起决定性作用。
农经《政治经济学》填空题、判断题第一章绪论1、在西方,经济学说最初产生于古希腊和古罗马。
2、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是色诺芬。
3、经济学的最初含义:就是家庭管理的意思。
4、古希腊杰出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写了一本《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的家庭经济问题。
5、重商主义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蒙克莱田,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
6、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了《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的著作,目的是说明经济问题就是“国家管理”。
7、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历史上最早的政治经济学。
英国的威廉·配第为创始人。
8、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9、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0、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的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11、劳动力是蕴藏在人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2、在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特别是机械性生产工具。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14、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5、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关系演变的客观经济规律。
16、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1、自然经济组织的具体表现: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共同体经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庄园经济以及农民的家庭经济。
2、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3、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
4、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5、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6、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也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7、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8、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形成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9、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