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官方网站:143当代思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较多,质量较高,保护工作比较得力,取得了显著实绩,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工作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研与思考,从组织领导、法律保障、经费保障、发展平台、人才队伍、普查图谱、从小抓起、退出机制、数字科技、群众文化、国民教育、联合传承、社会力量、专业培训等十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研与建议◎潘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多元的,国家“非遗”保护机制为主,多元的社会化“非遗”传承为辅。
既要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也要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要让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融人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做到爱物惜物、慎终追远,让每一位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自信地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通过调研与思考,总结经验,用宏取精,从十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根据上述依据,建议各级政府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发展规划,落实“非遗”保护部门人员编制,改善工作条件,完善设施设备,并强化行政领导,建立领导机制和激励机制,签订各级保护项目的目标责任书,积极推动“非遗”的保存、传承、发展等工作,防止在“非遗”保护中急功近利、浪费资金等问题发生,确保更好地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法律保障立法保护是国际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通常做法,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之一。
国家已颁布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有法律依据。
建议各地市结合市县区实际,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办法等法律实施细则,对“非遗”保护的工作措施和法律责任进行明确和规范,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有效法律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作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题调研组来源:光明日报时间:2008年12月10日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所包括的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应的活动场所等,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
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启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和原则,对保护工作的任务、目标、要求和措施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2005年6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
同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管理机制。
国家设立了由文化部牵头、九个部委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各省区市及所属的地市县也纷纷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统一协调和领导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19年广东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考研真题一、填空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________。
2.截2017年底,我国有________项非遗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优秀实践名册。
3.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________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
4.2018年6月9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________。
5.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指经过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________的传承人。
6.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有一项是中国与其他国家联合申报的,该项目是________。
7.2010年5月18日,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________中心在北京成立,另外,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在日本大阪,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与技术中心设在韩国大田,中日韩成为亚太地区非遗保护的三个重要国家。
8.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将“________代表作”的遗产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9.境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________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是:________、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非遗传承人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作者:李宇光来源:《雕塑》2016年第05期200B年6月14日实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
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4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第29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①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②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③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这些法规产生的背景,完全基于历史与现实,因为非遗的生生不息,就是对它的传承。
而当一项非遗后继无人的时候,就意味着这项宝贵遗产的远去与失传。
非遗的保护,主要就是对传承人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认定和对传承人的保护。
摆在博物馆里的不叫“活的遗产”,非遗的精髓就是它对传统文脉鲜活的展现,富有地域特色技艺的传授以及传承人对它的坚守。
本文拟以2012年12月荣登文化部批准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的“莆田木雕”在上世纪40至80年代的主要代表性传承人黄丹桂所起的作用为例,谈谈对非遗传承人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认定的依据与理由。
早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莆田市申报的“妈祖信俗”批准列入世界非遗名录。
而“妈祖信俗”涵括的妈祖雕像,祭拜器具,礼仪用品均与“莆田木雕”密切相关,2011年下半年,莆田市群众艺术馆作为“莆田木雕”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之初,曾邀请时任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的本人参与申报材料的搜集,所以我对田木雕历史渊源,近代及当代各历史阶段的莆田木雕非遗传承人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来龙去脉比较了解。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达于当代。
素以立体圆雕及“精徼透雕”著称,因其独特的空间性与悠久的时间性,有诸多承载着文化记忆的文物资料,能丰富,生动地呈现其非遗价值的内涵和细节,反映厚重的历史纵深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
第三条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批等程序。
第四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掌握并承续某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在一定区域或领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不得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第五条公民提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请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提供以下材料:(一)申请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等;(二)该项目的传承谱系以及申请人的学习与实践经历;(三)申请人的技艺特点、成就及相关的证明材料;(四)申请人持有该项目的相关实物、资料的情况;(五)其他有助于说明申请人代表性的材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推荐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应当征得被推荐人的同意,推荐材料应当包括第一款各项内容。
项目保护单位属省级行政部门直属单位的,可以将推荐材料直接报送省级文化行政部门;项目保护单位属中央各部门直属单位的,可以将推荐材料直接报送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
第六条文化行政部门接到申请材料或推荐材料后,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并逐级上报。
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收到上述材料后,应当组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结合该项目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分布情况,提出推荐名单和审核意见,连同原始申报材料和专家评审意见一并报送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
2004~2014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一近十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汇述2001年,伴随着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消息传来,一个崭新的概念进入国人的视野,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几年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政府、媒体、民间组织的关注,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熟知,但被问及“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时,大家却依然语塞和模糊不清。
简明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民族文脉的精华。
学术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其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003年,中国启动实施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此工程是全面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系统工程,旨在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机制,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这项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入整体性、系统性的轨道。
(一)开展普查工作普查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工作。
通过普查,可以全面了解并掌握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环境状况、分布情况、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只有做好普查,摸清底数,才谈得上保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2005年6月9日,文化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文办社图发〔2005〕21号),正式开展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附件2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深入研究论证、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原文化部令第45号)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征求意见稿),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原文化部2008年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对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规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的发展,《暂行办法》与有关法律规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际存在不相适应之处,需要全面修订完善。
修订《暂行办法》已列入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工作要点。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根据相关课题研究成果,深入山西、江苏、浙江、湖南等地开展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地方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保护单位、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意见;书面征求了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内各司局和相关直属单位意见;会同政策法规司,召开了修订工作专家座谈会。
经反复研究、认真修改,吸收各方面合理意见建议,最终形成目前的征求意见稿。
此次修订删除了名称中的“暂行”,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共26条,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明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理念成果和行之有效经验,予以固定和规范。
二是细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条件,规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程序,固化认定工作开展周期,完善评审程序和环节。
2020年9月26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所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部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
1、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A、经济效益B、生态效益C、社会效益D、人才效益2、2020年8月,()加入世界遗产城市组织,成为我国第三个会员城市。
A、香港B、海口C、台湾D、澳门3、2020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对今年的遗产日非遗产活动有关情况进行了发布并指出,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重点围绕三大行业的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宣传传播等,下列活动不属于这三大行业的是()。
A、传统手工业B、传统体育行业C、传统医药行业D、餐饮行业4、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的管理办法》规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当坚持以()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国家B、人民C、党政D、文化5、2020年1月,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为动力,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紧紧围绕提供优秀文化产品、优秀旅游产品这一中心环节,努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A、融合发展B、改革创新C、高质量发展D、人文主义建设6、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我们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有效的减轻地震带来的情况,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C、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7、先进与落后,胜利与失败等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主要说明矛盾具有()。
A、特殊性B、实践性C、规律性D、同一性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是“四个全面”,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内容的是()。
2008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背景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流传并代代相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08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迈出重要一步的一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项目数量得到了大幅增加,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评选标准在2008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的传承人数、传承地域范围、传承时间长度、项目的历史渊源、项目的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等方面。
评选工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所有评选工作都是在透明、公正、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评选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
比如京剧、黄梅戏、评弹、渔鼓等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它们代表着我国文化的高度。
另外,还有一些民间工艺,如泥塑、刺绣、木版年画等,它们是我国民间工艺的瑰宝,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一些传统技艺,如糖画、剪纸、蜡染,也得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这些技艺的传承对于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至关重要。
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将有助于促进这些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国家的认可将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另国家的保护也将为这些项目的传承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会因为社会变迁而中断。
五、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2008年认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一些项目是通过传承基地的建设来保护和传承的。
这些基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为传承人的培养和传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也有一些项目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等活动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将这些项目呈现给更多的人。
六、总结2008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的一年。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认定,为这些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指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责任,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传承人。
第三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四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应当立足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尊重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和权利,注重社区和群体的认同感。
第五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应当锤炼忠诚、执着、朴实的品格,增强使命和担当意识,提高传承实践能力,在开展传承、传播等活动时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得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六条文化和旅游部一般每五年开展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
第七条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定、公布等程序。
第八条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长期从事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熟练掌握其传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二)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三)在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四)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艺双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创造性发展和价值传播作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二、保护与管理机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由文化部承担,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实施具体事务。
该机构负责确定、认定、梳理和管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与保护(一)认定程序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由专门机构负责,认定程序应当公开、透明、科学、公正。
2.申请者应当向专门机构提交认定申请,附上相关资料和证明材料。
3.专门机构将对申请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应当及时向申请者通报,并公示于官方网站或其他媒体。
4.认定结果应当在专门机构和相关机构间进行协商,最终确定。
(二)保护措施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在保护与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实施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2.保护与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传承研究、教育推广、宣传展示、项目开发等。
3.保护与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监督和跟踪,确保其正常传承和发展。
4.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益的行为,将受到相应法律条文的制裁。
四、文化载体及项目的动态管理(一)文化载体的登记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载体应当登记入册。
2.保护与管理机构负责文化载体的登记工作,登记信息应当向公众公开。
(二)项目的申报与评估1.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持有人、群体或相关组织可以向保护与管理机构申请项目的认定。
2.保护与管理机构将对项目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认定的重要依据。
(三)持续管理和考核1.保护与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已认定项目的持续管理和考核工作。
2.对于管理不善、传承困境等问题突出的项目,保护与管理机构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和帮助。
五、绩效考核与奖励制度(一)绩效考核1.保护与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第八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第一节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一、何谓“传承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群体传承,一是传承人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指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承人或传承群体,即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着具有重大价值的可以延续和发展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技术、本领,并且具有最高水准层次的个人或群体。
《非遗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2008年国家出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承担的义务作出规定:(一)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文化行政部门的要求,提供完整的项目操作程序、技术规范、原材料要求、技艺要领等;(二)制定项目传承计划和具体目标任务,报文化行政部门备案;(三)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四)积极参与展览、演示、研讨、交流等活动;(五)定期向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提交项目传承情况报告。
《非遗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二)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三)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二、传承主体保护的紧迫性、重要性保护非遗传承人归根到底是对传承制度、传承环境、传承主体的保护。
(一)非遗传承人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原因问题:1、传承人普遍高龄化。
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发布部门】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实施日期】2008.08.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和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市局际联席会议)认定的,承担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
第三条认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批等程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必须在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评审、推荐;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必须在区县(自治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评审、推荐。
第四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掌握并承续某项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在一定区域或领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公职人员不得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第五条公民提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请的,应当向所在区县(自治县)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提供以下材料:(一)申请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等;(二)该项目的传承谱系,以及申请人的学习与实践经历;。
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第一篇: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情况调研报告宝山乡吾木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情况调研报告一、吾木东巴文化基本情况东巴文化是纳西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优秀代表,2003年荣列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就是世界对它文化价值的公认,它的传承命运如何关系到纳西文化的整体发展情况。
早在清朝末年吾木村就有办东巴学习班的历史。
目前,东巴文化和各种传统习俗及仪式在村中仍然保持得比较完好。
基于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底蕴,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11月20日宝山乡吾木村委会被丽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指定为东巴文化传承点并进行了吾木东巴传习院授牌仪式,恢复和发掘了一些传统民俗仪式和必要的传统文化活动点。
我乡吾木村委会是东巴文化传承和保护较为完整的村落,吾木东巴文化作为纳西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命运如何关系到纳西文化的整体发展情况。
历史上,吾木是宝山乡乃至老六区片的文化重地,同时有一批老东巴,为吾木东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而吾木地处高寒贫困山区、交通不便、发展滞后,尤其是大部分民众仍处于解决温饱的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东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二、吾木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现状近年来,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不断加强,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其作用和价值不断显现。
我乡历来较为重视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在乡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文化宝山”的发展思路,并力所能及地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是恢复各种东巴仪式。
①吾木一带的纳西族古时就以自然村为单位,正月初七至初九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
②文化大革命后全都停止了祭天。
③从2002年正月起恢复祭天仪式。
④至今已恢复有10年,不仅把这套仪式很好地传承下来,而且也促进了东巴文化的保护。
二是在多方支持下,我们建立了东巴文化传习院,建立传习院会员制度,发展协会会员48人,传习院定期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开展东巴文字传授等,为东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场所。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6.05•【文号】文社图发[2007]21号•【施行日期】2007.06.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社图发〔2007〕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文化部印发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办社图函[2007]111号)。
经各地推荐、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和复审,最后确定第一批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的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予以公布。
今后,我部将陆续分类、分批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为重要特征。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公布,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和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二○○七年六月五日附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序号│ 项目│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代表性传承人│││ 编码││├─────┬──┬───┤│││││姓名│性别│ 年龄│├───┼───┼─────────┼─────────────┼─────┼──┼───┤│1│Ⅰ-1│苗族古歌│贵州省台江县│ 王安江│ 男│72│├───┤││├─────┼──┼───┤│2││││ 刘永洪│ 男│71│├───┤│├─────────────┼─────┼──┼───┤│3│││贵州省黄平县│ 龙通珍│ 女│71│├───┤││├─────┼──┼───┤│4││││ 王明芝│ 女│68│├───┼───┼─────────┼─────────────┼─────┼──┼───┤│5│Ⅰ-3│遮帕麻和遮咪麻│云南省梁河县│ 曹明宽│ 男│64│├───┼───┼─────────┼─────────────┼─────┼──┼───┤│6│Ⅰ-4│牡帕密帕│云南省普洱市│ 李扎戈│ 男│68│├───┤││├─────┼──┼───┤│7││││ 李扎倮│ 男│64│├───┼───┼─────────┼─────────────┼─────┼──┼───┤│8│Ⅰ-5│刻道│贵州省施秉县│ 石光明│ 男│66│├───┤││├─────┼──┼───┤│9││││ 吴治光│ 男│61│├───┼───┼─────────┼─────────────┼─────┼──┼───┤│10│Ⅰ-13 │河西宝卷│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 乔玉安│ 男│63│├───┼───┼─────────┼─────────────┼─────┼──┼───┤│11│Ⅰ-14 │耿村民间故事│河北省藁城市│ 靳景祥│ 男│79│├───┤││├─────┼──┼───┤│12││││ 靳正新│ 男│80│├───┼───┼─────────┼─────────────┼─────┼──┼───┤│13│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刘德方│ 男│69│├───┼───┼─────────┼─────────────┼─────┼──┼───┤│14│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重庆市九龙坡区│ 魏显德│ 男│84│├───┼───┼─────────┼─────────────┼─────┼──┼───┤│15│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辽宁省新民市│ 谭振山│ 男│82│├───┼───┼─────────┼─────────────┼─────┼──┼───┤│16│Ⅰ-22 │吴歌│江苏省苏州市│ 陆瑞英│ 女│75│├───┤││├─────┼──┼───┤│17││││ 杨文英│ 女│59│├───┼───┼─────────┼─────────────┼─────┼──┼───┤│18│Ⅰ-24 │四季生产调│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朱小和│ 男│67│├───┼───┼─────────┼─────────────┼─────┼──┼───┤│19│Ⅰ-25 │玛纳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 居素甫│ 男│89│││││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玛玛依│││├───┤││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20││││沙尔塔洪│ 男│66││││││·││││││││ 卡德尔│││├───┼───┼─────────┼─────────────┼─────┼──┼───┤│21│Ⅰ-26 │江格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加·朱乃│ 男│82│││││蒙古自治县││││├───┤│├─────────────┼─────┼──┼───┤│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 李日甫│ 男│65│├───┤││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3│││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夏日尼曼│ 男│50│├───┼───┼─────────┼─────────────┼─────┼──┼───┤│24│Ⅰ-27 │格萨(斯)尔│西藏自治区│次仁占堆│ 男│39│├───┤│├─────────────┼─────┼──┼───┤│25│││青海省│才让旺堆│ 男│74│├───┤││├─────┼──┼───┤│26││││达哇扎巴│ 男│28│├───┤│├─────────────┼─────┼──┼───┤│27│││甘肃省│ 王永福│ 男│77│├───┤│├─────────────┼─────┼──┼───┤│28│││四川省│ 阿尼│ 男│65│├───┤│├─────────────┼─────┼──┼───┤│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吕日甫│ 男│72│├───┼───┼─────────┼─────────────┼─────┼──┼───┤│30│Ⅰ-28 │阿诗玛│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毕华玉│ 男│54│├───┤││├─────┼──┼───┤│31││││ 王玉芳│ 女│66│├───┼───┼─────────┼─────────────┼─────┼──┼───┤│32│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何全梅│ 女│40│└───┴───┴─────────┴─────────────┴─────┴──┴───┘┌──┬───┬─────────┬────────────┬─────────────┐│序号│ 项目│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代表性传承人│││ 编码││├─────┬───┬───┤│││││姓名│ 性别│ 年龄│├──┼───┼─────────┼────────────┼─────┼───┼───┤│ 33 │Ⅵ-1│吴桥杂技│河北省吴桥县│王保合│男│63│├──┼───┼─────────┼────────────┼─────┼───┼───┤│ 34 │Ⅵ-3│天桥中幡│北京市│傅文刚│男│45│├──┼───┼─────────┼────────────┼─────┼───┼───┤│ 35 │Ⅵ-4│抖空竹│北京市宣武区│张国良│男│51│├──┤││├─────┼───┼───┤│ 36 ││││李连元│男│60│├──┼───┼─────────┼────────────┼─────┼───┼───┤│ 37 │Ⅵ-5│维吾尔族达瓦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迪力│男│36││││││ ·吾休尔│││├──┼───┼─────────┼────────────┼─────┼───┼───┤│ 38 │Ⅵ-8│武当武术│湖北省十堰市│赵剑英│女│81│├──┼───┼─────────┼────────────┼─────┼───┼───┤│ 39 │Ⅵ-9│回族重刀武术│天津市│曹仕杰│男│40│├──┼───┼─────────┼────────────┼─────┼───┼───┤│ 40 │Ⅵ-10 │沧州武术│河北省沧州市│石同鼎│男│46│├──┼───┼─────────┼────────────┼─────┼───┼───┤│ 41 │Ⅵ-11 │太极拳│河北省永年县│杨振河│男│54│├──┤│(杨氏太极拳)│├─────┼───┼───┤│ 42 ││││韩会明│男│82│├──┤├─────────┼────────────┼─────┼───┼───┤│ 43 ││太极拳│河南省焦作市│王西安│男│63│├──┤│(陈氏太极拳)│├─────┼───┼───┤│ 44 ││││朱天才│男│62│├──┼───┼─────────┼────────────┼─────┼───┼───┤│ 45 │Ⅵ-12 │邢台梅花拳│河北省邢台市│张西岭│男│41│├──┤││├─────┼───┼───┤│ 46 ││││李玉琢│男│59│├──┼───┼─────────┼────────────┼─────┼───┼───┤│ 47 │Ⅵ-13 │沙河藤牌阵│河北省沙河市│胡道正│男│80│└──┴───┴─────────┴────────────┴─────┴───┴───┘┌───┬───┬─────────┬────────────┬─────────────┐│ 序号│ 项目│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代表性传承人│││ 编码││├─────┬───┬───┤│││││姓名│ 性别│ 年龄│├───┼───┼─────────┼────────────┼─────┼───┼───┤│48│Ⅶ-1│杨柳青木版年画│天津市│霍庆顺│男│55│├───┤││├─────┼───┼───┤│49││││霍庆有│男│53│├───┤││├─────┼───┼───┤│50││││冯庆矩│男│63│├───┤││├─────┼───┼───┤│51││││王文达│男│63│├───┼───┼─────────┼────────────┼─────┼───┼───┤│52│Ⅶ-2│武强木版年画│河北省武强县│马习钦│男│48│├───┼───┼─────────┼────────────┼─────┼───┼───┤│53│Ⅶ-5│杨家埠木版年画│山东省潍坊市│杨洛书│男│80│├───┼───┼─────────┼────────────┼─────┼───┼───┤│54│Ⅶ-6│高密扑灰年画│山东省高密市│吕臻立│男│54│├───┼───┼─────────┼────────────┼─────┼───┼───┤│55│Ⅶ-7│朱仙镇木版年画│河南省开封市│郭泰运│男│81│├───┼───┼─────────┼────────────┼─────┼───┼───┤│56│Ⅶ-8│滩头木版年画│湖南省隆回县│钟海仙│男│79│├───┤││├─────┼───┼───┤│57││││李咸陆│男│73│├───┼───┼─────────┼────────────┼─────┼───┼───┤│58│Ⅶ-9│佛山木版年画│广东省佛山市│冯炳棠│男│71│├───┼───┼─────────┼────────────┼─────┼───┼───┤│59│Ⅶ-11 │绵竹木版年画│四川省德阳市│陈兴才│男│87│├───┼───┼─────────┼────────────┼─────┼───┼───┤│60│Ⅶ-12 │凤翔木版年画│陕西省凤翔县│邰瑜│男│74│├───┤││├─────┼───┼───┤│61││││邰立平│男│55│├───┼───┼─────────┼────────────┼─────┼───┼───┤│62│Ⅶ-13 │纳西族东巴画│云南省丽江市│和训│男│81│├───┼───┼─────────┼────────────┼─────┼───┼───┤│63│Ⅶ-14 │藏族唐卡│西藏自治区│ 丹巴绕旦│男│66│├───┤│(勉唐画派)│├─────┼───┼───┤│64││││ 格桑次旦│男│49│├───┼───┼─────────┼────────────┼─────┼───┼───┤│65│Ⅶ-15 │衡水内画│河北省衡水市│王习三│男│69│├───┼───┼─────────┼────────────┼─────┼───┼───┤│66│Ⅶ-16 │剪纸(蔚县剪纸)│河北省蔚县│周兆明│男│72│├───┤├─────────┼────────────┼─────┼───┼───┤│67││剪纸(丰宁满族剪纸│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张冬阁│男│62││││)│││││├───┤├─────────┼────────────┼─────┼───┼───┤│68││剪纸(中阳剪纸)│山西省中阳县│王计汝│女│60│├───┤├─────────┼────────────┼─────┼───┼───┤│69││剪纸(医巫闾山满族│辽宁省锦州市│汪秀霞│女│60│├───┤│剪纸)│├─────┼───┼───┤│70││││赵志国│男│51│├───┤├─────────┼────────────┼─────┼───┼───┤│71││剪纸(扬州剪纸)│江苏省扬州市│张秀芳│女│64│├───┤├─────────┼────────────┼─────┼───┼───┤│72││剪纸(乐清细纹刻纸│浙江省乐清市│林邦栋│男│81│├───┤│)│├─────┼───┼───┤│73││││陈余华│男│54│├───┤├─────────┼────────────┼─────┼───┼───┤│74││剪纸(傣族剪纸)│云南省潞西市│思华章│男│84│├───┤├─────────┼────────────┼─────┼───┼───┤│75││剪纸(安塞剪纸)│陕西省安塞县│李秀芳│女│67│├───┤││├─────┼───┼───┤│76││││高金爱│女│85│├───┼───┼─────────┼────────────┼─────┼───┼───┤│77│Ⅶ-17 │顾绣│上海市松江区│戴明教│女│85│├───┼───┼─────────┼────────────┼─────┼───┼───┤│78│Ⅶ-18 │苏绣│江苏省苏州市│李娥瑛│女│81│├───┤││├─────┼───┼───┤│79││││顾文霞│女│76│├───┼───┼─────────┼────────────┼─────┼───┼───┤│80│Ⅶ-19 │湘绣│湖南省长沙市│刘爱云│女│69│├───┼───┼─────────┼────────────┼─────┼───┼───┤│81│Ⅶ-20 │粤绣(广绣)│广东省广州市│陈少芳│女│70│├───┤├─────────┼────────────┼─────┼───┼───┤│82││粤绣(潮绣)│广东省潮州市│林智成│男│85│├───┼───┼─────────┼────────────┼─────┼───┼───┤│83│Ⅶ-21 │蜀绣│四川省成都市│郝淑萍│女│62│├───┼───┼─────────┼────────────┼─────┼───┼───┤│84│Ⅶ-24 │土族盘绣│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李发秀│女│48│├───┼───┼─────────┼────────────┼─────┼───┼───┤│85│Ⅶ-25 │挑花(黄梅挑花)│湖北省黄梅县│石九梅│女│56│├───┤├─────────┼────────────┼─────┼───┼───┤│86││挑花(花瑶挑花)│湖南省隆回县│奉雪妹│女│48│├───┼───┼─────────┼────────────┼─────┼───┼───┤│87│Ⅶ-26 │庆阳香包绣制│甘肃省庆阳市│贺梅英│女│70│├───┼───┼─────────┼────────────┼─────┼───┼───┤│88│Ⅶ-27 │象牙雕刻│北京市崇文区│孙森│男│71│├───┤││├─────┼───┼───┤│89││││王树文│男│64│├───┼───┼─────────┼────────────┼─────┼───┼───┤│90│Ⅶ-28 │扬州玉雕│江苏省扬州市│江春源│男│60│├───┤││├─────┼───┼───┤│91││││顾永骏│男│65│├───┼───┼─────────┼────────────┼─────┼───┼───┤│92│Ⅶ-29 │岫岩玉雕│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运岫│男│55│├───┼───┼─────────┼────────────┼─────┼───┼───┤│93│Ⅶ-30 │阜新玛瑙雕│辽宁省阜新市│李洪斌│男│68│├───┼───┼─────────┼────────────┼─────┼───┼───┤│94│Ⅶ-31 │夜光杯雕│甘肃省酒泉市│黄越肃│男│57│├───┼───┼─────────┼────────────┼─────┼───┼───┤│95│Ⅶ-34 │曲阳石雕│河北省曲阳县│卢进桥│男│80│├───┤││├─────┼───┼───┤│96││││甄彦苍│男│69│├───┼───┼─────────┼────────────┼─────┼───┼───┤│97│Ⅶ-35 │寿山石雕│福建省福州市│冯久和│男│79│├───┤││├─────┼───┼───┤│98││││林亨云│男│77│├───┼───┼─────────┼────────────┼─────┼───┼───┤│99│Ⅶ-37 │徽州三雕│安徽省黄山市│方新中│男│58│├───┤││├─────┼───┼───┤│ 100││││冯有进│男│54│├───┼───┼─────────┼────────────┼─────┼───┼───┤│ 101│Ⅶ-40 │潮州木雕│广东省潮州市│李得浓│男│58│├───┤││├─────┼───┼───┤│ 102││││陈培臣│男│57│├───┼───┼─────────┼────────────┼─────┼───┼───┤│ 103│Ⅶ-43 │东阳木雕│浙江省东阳市│陆光正│男│62│├───┤││├─────┼───┼───┤│ 104││││冯文土│男│63│├───┼───┼─────────┼────────────┼─────┼───┼───┤│ 105│Ⅶ-44 │漳州木偶头雕刻│福建省漳州市│徐竹初│男│69│├───┤││├─────┼───┼───┤│ 106││││徐聪亮│男│57│├───┼───┼─────────┼────────────┼─────┼───┼───┤│ 107│Ⅶ-46 │竹刻(宝庆竹刻)│湖南省邵阳市│曾剑潭│男│75│├───┼───┼─────────┼────────────┼─────┼───┼───┤│ 108│Ⅶ-47 │泥塑(惠山泥人)│江苏省无锡市│喻湘涟│女│67│├───┤││├─────┼───┼───┤│ 109││││王南仙│女│66│├───┤├─────────┼────────────┼─────┼───┼───┤│ 110││泥塑(凤翔泥塑)│陕西省凤翔县│胡深│男│76│├───┤├─────────┼────────────┼─────┼───┼───┤│ 111││泥塑(浚县泥咕咕)│河南省浚县│王学锋│男│53│├───┼───┼─────────┼────────────┼─────┼───┼───┤│ 112│Ⅶ-49 │热贡艺术│青海省同仁县│ 更登达吉│男│43│├───┤││├─────┼───┼───┤│ 113││││启加│男│67│├───┼───┼─────────┼────────────┼─────┼───┼───┤│ 114│Ⅶ-50 │灯彩(仙居花灯)│浙江省仙居县│李湘满│男│63│├───┤├─────────┼────────────┼─────┼───┼───┤│ 115││灯彩(硖石灯彩)│浙江省海宁市│陈伟炎│男│85│├───┤├─────────┼────────────┼─────┼───┼───┤│ 116││灯彩(泉州花灯)│福建省泉州市│李珠琴│女│66│├───┤││├─────┼───┼───┤│ 117││││蔡炳汉│男│78│├───┤├─────────┼────────────┼─────┼───┼───┤│ 118││灯彩(湟源排灯)│青海省湟源县│杨增贵│男│63│├───┼───┼─────────┼────────────┼─────┼───┼───┤│ 119│Ⅶ-51 │嵊州竹编│浙江省嵊州市│俞樟根│男│75│└───┴───┴─────────┴────────────┴─────┴───┴───┘┌───┬───┬────────────┬─────────┬────────────┐│ 序号│ 项目│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代表性传承人│││ 编码││├────┬───┬───┤│││││姓名│ 性别│ 年龄│├───┼───┼────────────┼─────────┼────┼───┼───┤│ 120│Ⅷ-1│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江苏省宜兴市│ 汪寅仙│女│64│├───┼───┼────────────┼─────────┼────┼───┼───┤│ 121│Ⅷ-2│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安徽省界首市│ 王京胜│男│63│├───┤││├────┼───┼───┤│ 122││││ 卢群山│男│57│├───┼───┼────────────┼─────────┼────┼───┼───┤│ 123│Ⅷ-3│石湾陶塑技艺│广东省佛山市│ 刘泽棉│男│70│├───┼───┼────────────┼─────────┼────┼───┼───┤│ 124│Ⅷ-4│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 羊拜亮│女│72│││││县││││├───┼───┼────────────┼─────────┼────┼───┼───┤│ 125│Ⅷ-6│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阿不都热│男│49││││艺│吉沙县│合曼·买││││││││ 买提明│││├───┼───┼────────────┼─────────┼────┼───┼───┤│ 126│Ⅷ-8│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陕西省铜川市│ 孟树锋│男│52│├───┼───┼────────────┼─────────┼────┼───┼───┤│ 127│Ⅷ-9│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浙江省龙泉市│ 徐朝兴│男│64│├───┼───┼────────────┼─────────┼────┼───┼───┤│ 128│Ⅷ-10 │磁州窑烧制技艺│河北省峰峰矿区│ 刘立忠│男│63│├───┼───┼────────────┼─────────┼────┼───┼───┤│ 129│Ⅷ-11 │德化瓷烧制技艺│福建省德化县│ 苏清河│男│66│├───┼───┼────────────┼─────────┼────┼───┼───┤│ 130│Ⅷ-12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陕西省澄城县│ 李义仓│男│76│├───┼───┼────────────┼─────────┼────┼───┼───┤│ 131│Ⅷ-13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江苏省南京市│ 朱枫│男│92││││技艺│││││├───┼───┼────────────┼─────────┼────┼───┼───┤│ 132│Ⅷ-14 │宋锦织造技艺│江苏省苏州市│ 钱小萍│女│68│├───┼───┼────────────┼─────────┼────┼───┼───┤│ 133│Ⅷ-15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江苏省苏州市│ 王金山│男│68│├───┼───┼────────────┼─────────┼────┼───┼───┤│ 134│Ⅷ-16 │蜀锦织造技艺│四川省成都市│ 叶永洲│男│78│├───┤││├────┼───┼───┤│ 135││││ 刘晨曦│男│63│├───┼───┼────────────┼─────────┼────┼───┼───┤│ 136│Ⅷ-17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上海市徐汇区│ 康新琴│女│75│├───┼───┼────────────┼─────────┼────┼───┼───┤│ 137│Ⅷ-18 │土家族织锦技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 叶水云│女│40│├───┤││族自治州├────┼───┼───┤│ 138││││ 刘代娥│女│52│├───┼───┼────────────┼─────────┼────┼───┼───┤│ 139│Ⅷ-19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 容亚美│女│52│││││县││││├───┼───┼────────────┼─────────┼────┼───┼───┤│ 140│Ⅷ-21 │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 格桑│男│51│├───┼───┼────────────┼─────────┼────┼───┼───┤│ 141│Ⅷ-22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青海省湟中县│ 杨永良│男│45│├───┼───┼────────────┼─────────┼────┼───┼───┤│ 142│Ⅷ-23 │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牙生·阿│男│50││││技艺│鲁番地区│不都热合││││││││曼│││├───┤││├────┼───┼───┤│ 143││││尧尔达西│男│59││││││ ·阿洪│││├───┼───┼────────────┼─────────┼────┼───┼───┤│ 144│Ⅷ-24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江苏省南通市│ 吴元新│男│47│├───┼───┼────────────┼─────────┼────┼───┼───┤│ 145│Ⅷ-26 │白族扎染技艺│云南省大理市│ 张仕绅│男│66│├───┼───┼────────────┼─────────┼────┼───┼───┤│ 146│Ⅷ-27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江苏省苏州市│ 薛福鑫│男│79│├───┤││├────┼───┼───┤│ 147││││ 陆耀祖│男│58│├───┼───┼────────────┼─────────┼────┼───┼───┤│ 148│Ⅷ-28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福建省龙岩市│ 徐松生│男│54│├───┼───┼────────────┼─────────┼────┼───┼───┤│ 149│Ⅷ-3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 杨似玉│男│52│││││侗族自治县││││├───┼───┼────────────┼─────────┼────┼───┼───┤│ 150│Ⅷ-32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江苏省苏州市│ 金梅泉│男│58│├───┼───┼────────────┼─────────┼────┼───┼───┤│ 151│Ⅷ-33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贵州省雷山县│ 莫厌学│男│56│├───┤│├─────────┼────┼───┼───┤│ 152│││云南省大关县│ 王杰锋│男│47│├───┼───┼────────────┼─────────┼────┼───┼───┤│ 153│Ⅷ-34 │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 刘泽松│男│61│├───┤││县├────┼───┼───┤│ 154││││ 姚茂禄│男│61│├───┼───┼────────────┼─────────┼────┼───┼───┤│ 155│Ⅷ-35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山西省阳城县│ 吉抓住│男│61│├───┼───┼────────────┼─────────┼────┼───┼───┤│ 156│Ⅷ-37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浙江省龙泉市│ 沈新培│男│59│├───┼───┼────────────┼─────────┼────┼───┼───┤│ 157│Ⅷ-38 │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浙江省杭州市│ 施金水│男│74│├───┤││├────┼───┼───┤│ 158││││ 徐祖兴│男│76│├───┼───┼────────────┼─────────┼────┼───┼───┤│ 159│Ⅷ-39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安徽省芜湖市│ 杨光辉│男│75│├───┼───┼────────────┼─────────┼────┼───┼───┤│ 160│Ⅷ-4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贵州省雷山县│ 杨光宾│男│44│├───┼───┼────────────┼─────────┼────┼───┼───┤│ 161│Ⅷ-41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云南省陇川县│ 项老赛│男│47│├───┼───┼────────────┼─────────┼────┼───┼───┤│ 162│Ⅷ-42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 马维雄│男│49│├───┤││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163││││ 冶古白│男│77│├───┼───┼────────────┼─────────┼────┼───┼───┤│ 164│Ⅷ-43 │景泰蓝制作技艺│北京市崇文区│ 钱美华│女│80│├───┤││├────┼───┼───┤│ 165││││ 张同禄│男│65│├───┼───┼────────────┼─────────┼────┼───┼───┤│ 166│Ⅷ-44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北京市朝阳区│ 杨福喜│男│49│├───┼───┼────────────┼─────────┼────┼───┼───┤│ 167│Ⅷ-50 │雕漆技艺│北京市崇文区│ 文乾刚│男│66│├───┼───┼────────────┼─────────┼────┼───┼───┤│ 168│Ⅷ-52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江苏省扬州市│ 张宇│男│63│├───┤││├────┼───┼───┤│ 169││││ 赵如柏│男│68│├───┼───┼────────────┼─────────┼────┼───┼───┤│ 170│Ⅷ-54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福建省福州市│ 郑益坤│男│71│├───┼───┼────────────┼─────────┼────┼───┼───┤│ 171│Ⅷ-55 │厦门漆线雕技艺│福建省厦门市│ 蔡水况│男│68│├───┼───┼────────────┼─────────┼────┼───┼───┤│ 172│Ⅷ-56 │成都漆艺│四川省成都市│ 宋西平│女│56│├───┤││├────┼───┼───┤│ 173││││ 尹利萍│女│54│├───┼───┼────────────┼─────────┼────┼───┼───┤│ 174│Ⅷ-58 │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四川省泸州市│ 赖高淮│男│73│├───┤││├────┼───┼───┤│ 175││││ 沈才洪│男│41│├───┼───┼────────────┼─────────┼────┼───┼───┤│ 176│Ⅷ-60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浙江省绍兴市│ 王阿牛│男│82│├───┼───┼────────────┼─────────┼────┼───┼───┤│ 177│Ⅷ-64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四川省大英县│ 严昌武│男│79│├───┼───┼────────────┼─────────┼────┼───┼───┤│ 178│Ⅷ-65 │宣纸制作技艺│安徽省泾县│ 邢春荣│男│53│├───┼───┼────────────┼─────────┼────┼───┼───┤│ 179│Ⅷ-67 │皮纸制作技艺│贵州省贵阳市│ 罗守全│男│65│├───┤│├─────────┼────┼───┼───┤│ 180│││贵州省贞丰县│ 刘世阳│男│55│├───┼───┼────────────┼─────────┼────┼───┼───┤│ 181│Ⅷ-68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云南省香格里拉县│ 和志本│男│79│├───┼───┼────────────┼─────────┼────┼───┼───┤│ 182│Ⅷ-70 │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托乎提·│男│79│││││鲁番地区│ 吐尔迪│││├───┼───┼────────────┼─────────┼────┼───┼───┤│ 183│Ⅷ-71 │竹纸制作技艺│四川省夹江县│ 杨占尧│男│62│├───┤│├─────────┼────┼───┼───┤│ 184│││浙江省富阳市│ 庄富泉│男│52│├───┼───┼────────────┼─────────┼────┼───┼───┤│ 185│Ⅷ-72 │湖笔制作技艺│浙江省湖州市│ 邱昌明│男│57│├───┼───┼────────────┼─────────┼────┼───┼───┤│ 186│Ⅷ-73 │徽墨制作技艺│安徽省歙县│ 周美洪│男│50│├───┼───┼────────────┼─────────┼────┼───┼───┤│ 187│Ⅷ-74 │歙砚制作技艺│安徽省歙县│ 曹阶铭│男│53│├───┼───┼────────────┼─────────┼────┼───┼───┤│ 188│Ⅷ-75 │端砚制作技艺│广东省肇庆市│ 程文│男│57│├───┼───┼────────────┼─────────┼────┼───┼───┤│ 189│Ⅷ-77 │木版水印技艺│北京市荣宝斋│ 崇德福│男│53│├───┤││├────┼───┼───┤│ 190││││ 王丽菊│女│48│├───┼───┼────────────┼─────────┼────┼───┼───┤│ 191│Ⅷ-78 │雕版印刷技艺│江苏省扬州市│ 陈义时│男│60│├───┼───┼────────────┼─────────┼────┼───┼───┤│ 192│Ⅷ-80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四川省德格县│彭措泽仁│男│52││││艺│││││├───┼───┼────────────┼─────────┼────┼───┼───┤│ 193│Ⅷ-81 │制扇技艺│江苏省苏州市│ 徐义林│男│74│├───┼───┼────────────┼─────────┼────┼───┼───┤│ 194│Ⅷ-82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江苏省苏州市│ 李荣森│男│51│├───┼───┼────────────┼─────────┼────┼───┼───┤│ 195│Ⅷ-83 │桦树皮制作技艺│黑龙江省│ 付占祥│男│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
第45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8年5月14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6月14日起施行。
部长蔡武
二○○八年五月十四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
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
与影响力的传承人。
第三条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批等程序。
第四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一)掌握并承续某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一定区域或领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不得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第五条公民提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请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提供以下材料:(一)申请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等;
(二)该项目的传承谱系以及申请人的学习与实践经历;
(三)申请人的技艺特点、成就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四)申请人持有该项目的相关实物、资料的情况;
(五)其他有助于说明申请人代表性的材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推荐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应当征得被推荐人的同意,推荐材料应当包括第一款各项内容。
项目保护单位属省级行政部门直属单位的,可以将推荐材料直接报送省级文化行政部门;项目保护单位属中央各部门直属单位的,可以将推荐材料直接报送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
第六条文化行政部门接到申请材料或推荐材料后,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并逐级上报。
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收到上述材料后,应当组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结合该项目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分布情况,提出推荐名单和审核意见,连同原始申报材料和专家评审意见一并报送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
第七条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收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报送的申报材料后,结合申请项目在全国的分布情况,进行整理分类,组织该项目领域的专家组进行初评,由专家组提出初评意见。
第八条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对各专家组的初评意见进行审核评议,提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第九条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评审委员会提出的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15天。
第十条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根据公示结果,审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并予以公布。
第十一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应采取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全面记录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掌
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技艺和知识等,有计划地征集并保管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建立有关档案。
第十二条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应对开展传习活动确有困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予以支持,支持方式主要有:
(一)资助传承人的授徒传艺或教育培训活动;
(二)提供必要的传习活动场所;
(三)资助有关技艺资料的整理、出版;
(四)提供展示、宣传及其他有利于项目传承的帮助。
对无经济收入来源、生活确有困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资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第十三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承担以下义务:
(一)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文化行政部门的要求,提供完整的项目操作程序、技术规范、原材料要求、技艺要领等;
(二)制定项目传承计划和具体目标任务,报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三)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
(四)积极参与展览、演示、研讨、交流等活动;
(五)定期向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提交项目传承情况报告。
第十四条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应于每年年底前将本行政区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情况报送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
第十五条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档案。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经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核实后,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经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核实后,报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第十七条本《暂行办法》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暂行办法》自2008年6月14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