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怎样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0116820 林鲲鹏经过了90年的奋斗,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坚持不懈、不断发展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在面对社会快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扩大到新课题、新矛盾下,我们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的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出来的新道理,形成的新理论,是过去,也是未来指引中国前进的根本指南,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传统意义的社会主义,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客观准确地把握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情况下,提出的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导下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其次,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写入党章,这是党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相结合,进行科学的界定和阐述。
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内容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历史经验的联系,实践总结得出: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首先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早先经历了一个选择的过程。
在当时社会国民经济背景下,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它的主要弊端包括有: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政企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使得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因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创造性思想观点。
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十八大报告(全文)同志们: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
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
五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0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以“八个必须坚持”给予了明确回答: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前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八大精神(多选题一)1、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A,B,C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A,B,D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总布局是(),总任务是()和()。
A,B,C,D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五位一体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建设构成。
A,B,C,D,EA、经济B、政治C、文化D、社会E、生态文明5、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等方面的工作。
A,B,C,DA、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D、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6、科学发展观是()。
A,B,C,D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B、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C、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D、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7、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好()方面的工作。
A,B,C,D,E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C、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D、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E、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8、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
A,B,C,D,E、F、GA、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B、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C、完善基层民主制度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E、深化行政体制改革F、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G、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高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读后感1. 评估主题要求在撰写本文之前,我首先要对“高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
这个主题涉及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以及对伟大旗帜的深刻理解。
我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这一主题,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
2. 文章结构和内容安排我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探讨这一主题:- 概念解析: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伟大旗帜进行解释和界定。
- 关键理念:探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以及伟大旗帜的象征意义。
- 实践成果:介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以及伟大旗帜的鼓舞作用。
- 个人观点:共享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3. 概念解析在这段中,我将解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以及伟大旗帜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在、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
伟大旗帜则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象征,是指导我国人民始终不渝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旗帜。
4. 关键理念接下来,我会详细论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是硬道理等,以及伟大旗帜在这些理念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会讨论伟大旗帜对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伟大复兴国繁荣的重要意义。
5. 实践成果在这一部分,我将重点介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以及伟大旗帜在这些成就中的鼓舞作用。
我会以具体案例和数据来说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伟大旗帜的凝聚力。
6. 个人观点我会共享自己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将谈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伟大旗帜对于我国国家发展和国际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我个人的启发和影响。
以上是我对本文结构和内容的初步安排,我会尽力撰写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让读者能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高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开篇即郑重提出:“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凝聚力量。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能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关系能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代表们纷纷表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回答了当代中国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根本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江苏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张连珍代表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伟大成就的取得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
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一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河南省鹤壁市委书记王训智代表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有这面旗帜的引领,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
十七大代表孙开林是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党委书记。
尧治河村海拔1700多米,曾是出了名的特困村。
自1988年开始,孙开林就领着群众劈山开路。
在炸开悬崖最危险的时刻,“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孙开林冲到最前面,干部跟上来了,党员跟上来了,群众跟上来了,终于凿通了到第一个矿点的6
公里山路。
矿石出山,石头变宝,今天的尧治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他说:“我们村能富起来,走的是改革开放的路子,靠的是党的领导。
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转变思想观念,就没有尧治河村的今天。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历经艰难曲折作出的正确选择。
安徽省黄山市委书记王启敏代表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也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前进道路。
只有在这面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
”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根本性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解决了这个根本问题。
”辽宁省丹东市委书记薛恒代表说:“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合乎国情、顺乎民心。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才能使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代表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改革开放29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浙江省杭钢集团党委书记童云芳代表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
江苏省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代表说,华西村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富裕,现在村民私有资产达到每家最少100万元,集体资产达到100亿元。
“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华西村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层次: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像农民生活的幸福乐园。
”80岁的吴仁宝老代表精神矍铄,话语铿锵。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的准确判断和深刻总结。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顾伯平代表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许多代表谈到,胡锦涛同志告诫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我们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这一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已经并将继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江苏省邳州市委书记李连玉代表说。
(本报记者李章军、盛若蔚、郑少忠、曲昌荣、徐元锋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