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鹿奶粉事件
- 格式:ppt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2
中国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那我给你说几个比较出名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哈。
一、三鹿奶粉事件。
1. 事件经过。
这事儿当年可轰动了。
三鹿奶粉那时候是个挺有名的牌子呢。
好多家长都给自家孩子买这个奶粉喝,觉得大品牌放心。
结果呢,好多宝宝喝了这奶粉之后,身体出了大问题,被查出得了肾结石。
为啥呢?原来啊,是有不法分子往奶粉里加了三聚氰胺这种东西。
三聚氰胺这玩意儿,含氮量高,当时那些坏家伙就是想让奶粉在检测的时候,蛋白质含量看起来达标,就昧着良心加了这个有害物质。
2. 影响。
这可把全国家长们给吓坏了。
那些患病的宝宝遭了老罪了,又是住院又是治疗的。
三鹿这个品牌也彻底垮台了,最后破产。
而且这事件让整个中国奶粉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大家都不敢轻易相信国产奶粉了,好多人都跑去买进口奶粉,哪怕贵得很呢。
二、地沟油事件。
1. 事件经过。
你能想象有人把从下水道捞出来的油重新加工,再端上咱们的餐桌吗?没错,就有这样的事。
一些无良商家把地沟油收集起来,经过一些粗糙的加工处理,就伪装成正常的食用油卖给餐馆啊、小吃摊啊之类的。
这些地沟油那可脏得很,里面什么细菌、有害物质都有,想想就恶心。
2. 影响。
这让大家出去吃饭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
那些喜欢在外面吃小吃或者下馆子的人,心里都犯嘀咕,不知道吃进嘴里的油是不是地沟油。
而且这事儿一曝光,大家对餐饮行业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监管部门也不得不加大对地沟油的查处力度,要把这些坏家伙从餐饮市场里给揪出来。
三、瘦肉精事件。
1. 事件经过。
有些养猪的人啊,为了让猪长得瘦肉多,就给猪喂瘦肉精。
瘦肉精这东西,猪吃了之后,长出来的肉看起来瘦肉比例很高,卖相好。
可是人吃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那可就惨了。
会出现心跳加速、头晕、恶心等症状。
比如说双汇瘦肉精事件,双汇那也是个大品牌啊,结果被查出有瘦肉精猪肉流入市场,可把消费者给气坏了。
2. 影响。
消费者对猪肉的安全性担忧得不得了,很多人都不敢随便买猪肉吃了。
双汇这个品牌也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来挽回声誉,重新建立消费者对它的信任。
营销道德案例三鹿奶粉事件简介●2008年6月28营销道德案例患“肾结石”病症地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地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地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地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地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当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地部分批次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地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对该批次奶粉全部召回.●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做出部署,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情况发布会上指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地食品安全事故.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中含有地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地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地.●9月14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带领有关司局领导及专家飞抵兰州,针对有关三鹿奶粉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展开专题调研.●9月15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甘谷、临洮两名婴幼儿死亡,确认与三鹿奶粉有关.●10月27日,三元股份首次正式承认正与三鹿进行并购谈判.●12月23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破产.●12月25日,三元回应三鹿破产:重组方案调整须董事会决定.●12月26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公开审理张玉军、张彦章非法制售三聚氰胺案.无极县人民法院、赵县人民法院、行唐县人民法院分别开庭审理了张合社、张太珍以及杨京敏、谷国平生产、销售有毒食品三案.●12月31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田文华等4名原三鹿集团高级管理人员被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庭审持续14小时.●2009年1月22日,三鹿奶粉刑事案件,分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无极县人民法院等4个基层法院一审宣判.田文华被判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468.7411万元.●2月1日田文华提出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上诉人不构成指控所涉罪名.另悉,生产三鹿奶粉地厂家,为了提高奶粉中蛋白质地成分,把一些非优质奶源,变成优质奶源.厂家在奶里放入三聚氰胺,导致吃三鹿奶粉地宝宝,出现肾积水,脑积水等严重后果.此事经过媒体曝光,三鹿这个生产奶粉N年,产品免检地企业,一夜之间垮了.国家对超市地出售地三鹿奶粉全部召回;并在全国范围多家医院,开展食用三鹿奶粉婴儿地普检,筛查可疑病例,进行免费治疗;以及对受害婴儿地赔偿等一系列工作.三鹿地策略1三鹿地“危机”三鹿地“危机”始于阜阳市地“劣质奶粉”事件.其主要原因是阜阳市有关部门误将一种假冒劣质奶粉当成三鹿奶粉列入该市工商局、卫生局、消协联合发布地不合格奶粉“黑名单”,从而经当地媒体公布,全国媒体装载后,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产品遭到各路封杀、退货,销售受到重创.虽然事后有关部门发表了声明,澄清了事实,并向三鹿道歉.然而由于媒体闹地沸沸扬扬,三鹿地形象难免受到不良影响.2三鹿地“转机”无疑该事件对三鹿是一个冤枉,但也是一次机会.三鹿正好可以在此大做文章.首先就有关部门地声明作为切入点,进行事件营销,然后通过媒体进行关系营销,最后通过一系列其他手段进行社会营销,实现短期效果和长期效益地完美结合和双赢.3具体策略借有关部门地声明作为契机,举办新闻发布会,对以前地不正确报道进行纠正,从而对事实地真相进行公正、客观地报道和宣传,挽回其不良影响.邀请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参观其企业生产流程、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链条及其管理,并向社会公开企业内部地生产场景.同时邀请卫生部门进行产品检验与鉴定,从而向社会郑重承诺其产品地质量.向“劣质奶粉”地受害者以及其他部分婴儿捐赠三鹿奶粉,保证婴儿享受到优质地富含营养地奶粉,保证其未来健康地成长.可以邀请各方召开“母亲与婴儿”健康论坛,“婴儿”营养论坛,或“奶粉卫生”论坛,从而也可以对婴儿营养提出一些标准和建议.印刷婴幼儿哺养知识手册,并随奶粉赠送.建立农村销售渠道,为农村市场奶粉质量和安全提供保证.可以建立婴儿出生档案系统以及成长跟踪系统,随时了解其不同地需求,并予以提供,从而保证顾客地忠诚度.当然这一工程需要巨大地投入,然而可以先在部分城市或地区实施,然后逐步向其他城市和更广地区域推进.虽然要落实以上内容或部分内容,要进行巨大地投入,然而这个时候地回报和收益也是可观地.因为在这些过程中,充分进行了关系营销、事件营销和社会营销,积极有效地利用媒体地宣传和报道,从而形成注意力地热点和持续地关注点.这样不但度过了危机事件,而且转危机为机会,极大地对企业地形象进行了正面地强化,对产品、品牌和企业进行了有力和有效地塑造,我想三鹿地奶粉、产品和品牌一定会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一个更加美好地影响,在社会上拥有更好地口碑.此案例属于不道德地企业营销行为.The Sanlu milk powder eventIn June 28, 2008, is located in Lanzhou City,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e first hospital of the first patient" kidney stones " disease of infants and youngchildren, the parents are mirrorred, children from birth had been consumed in Hebei Shijiazhuang Sanlu Group produced by Sanlu infant milk powder. In mid July, the Gansu Province health department from the hospital infant urinary calculus a case report, immediately launched an investigation, and reported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fter just two months, the hospital admission of infants with population rapidly expanded to 14.In September 14th, the Minister of health Chen Zhu led about department bureau leader and expert flew to Lanzhou, the Sanlu milk powder incident emergency response work on topic study.In September 15th, the Gansu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said, Gangu, Lintao on two infants' death, confirm with the Sanlu milk powder on.In October 27th, three yuan shares the first formal recognition is Sanlu and negotiations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In December 23rd, the Shijiazhuang City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declared bankrupt Sanlu group.In December 25th, three yuan of Sanlu bankruptcy restructuring plan adjustment: response to the decisio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In December 26th, the Shijiazhuang City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open trial of Zhang Yanzhang Zhang Yujun, in the case of melamine the illegal manufacturing and selling. The Promise County People's court, the people's Court of Zhaoxian County, county people's court trial Zhang He agency respectively, Zhang Taizhen and Yang Jingmin, Gu Guoping production, selling poisonous food three.In December 31st, the Shijiazhuang City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hearing of Sanlu Group Co., Ltd. and Tian Wenhua, 4 former Sanlu Group senior management personnel charged with producing, selling fake product case, the trial lasted 14 hours.In January 22, 2009, Sanlu milk powder of criminal cases, respectively, in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City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and thenon-polar County People's court in 4 grass-roots court sentenced. Tian Wenhua was found guilty of producing, selling fake or substandard products,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deprivation of political rights for life, fined 24687411 yuan.In February 1st Tian Wenhua appeal, request a withdrawal of a trial, where the appellant does not constitute a crime against the implications.Sanlu's strategy1 Sanlu" crisis"2 San Lu""3 specific strategiesB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statement as a turning point,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the previous incorrect reports are correct, and thus to the truth is impartial, objective coverage and publicity, to restore its adverse effects.To " inferior milk powder " the victim as well as other parts of the baby to donate the Sanlu milk powder, ensure the baby to enjoy high-quality nutritious milk, ensure its future healthy development.Printing of infant feeding knowledge Handbook, and with the milk powder free.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sales channels, for the rural market milk quality and safety guarantee.Can establish the birth and growth of file system tracking system,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needs, and provide, in order to ensure customer loyalty. Of course, this project needs huge investment, however, can be the first in a part of the city or region, and then gradually to other city and wider area to advance.This case belongs to the immoral marketing behavior.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食品安全案例以及解析案例案情回顾:2008年9月11日,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鹿公司)发出声明,经自检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公司决定立即对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三鹿奶粉事件或者叫三聚氰胺事件,“三鹿奶粉事件”震惊了全国,也震惊了世界。
“三鹿奶粉事件”影响恶劣,后果严重。
问题奶粉已导致几十万婴幼儿患病,甚至有的已死亡,无数家庭为劣质奶粉对婴幼儿身体的戕害感到忧心忡忡。
问题奶粉不仅伤害了众多无辜的婴幼儿,伤害了社会,也伤害了三鹿集团公司等奶制品企业本身,伤害了整个中国奶制品行业,而最终更是伤害到中国的整个食品、农产品产业链。
案情法律分析:一、我国当前立法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相关的规定如下:第六条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第七条规定,“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必须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营养、卫生标准。
(四)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
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人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第九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二)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八)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如下:第二十六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我们可以清楚知道我国当前立法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三鹿公司部分批次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无疑是对我们食品安全立法的一种挑衅,是一个严重的违法侵权行为,三鹿公司以及相关人员需承担巨大法律责任。
二、三鹿公司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营养、卫生标准的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并销毁该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国出口食品安全案例分析标题:中国出口食品安全案例分析:三鹿奶粉事件时间:2008年地点:中国事件概述:2008年,中国爆发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即三鹿奶粉事件。
三鹿是中国最大的奶粉生产商之一,他们生产的婴幼儿奶粉被发现掺杂了有害物质,导致大量婴儿患上尿毒症和其他严重疾病。
具体时间线及事件细节:1. 2007年:-三鹿集团开始生产和销售奶粉。
-三鹿集团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有害化学物质——三聚氰胺,以提高奶粉的氮含量,从而增加生产利润。
-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氮化合物,它可以使奶粉的蛋白质含量看似更高,但其实际上却是一种毒素。
2. 2008年3月:-中国部分地区的医院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大量婴儿和儿童尿毒症病例。
-尿毒症是一种严重肾脏疾病,患者的肾功能逐渐衰竭,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3. 2008年5月:-中国媒体首次报道有关部分奶粉产品可能存在问题的消息。
-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对三鹿集团进行了调查,并在其奶粉样品中检测出三聚氰胺。
4. 2008年6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三鹿集团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含量超过合理标准,并要求全国范围内停售和召回涉及的产品。
-这一消息震惊了全国,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和不满开始爆发。
5. 2008年7月:-三鹿集团停业并免责。
-公众的愤怒情绪进一步升级,许多家长和消费者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政府加强监管和对涉事企业追究责任。
律师点评:三鹿奶粉事件震惊了整个国家,并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
这起事件揭示了中国在食品安全监测和监管方面的严重缺失。
首先,三聚氰胺这种有害物质在奶粉中被掺杂并能够绕过质量检测体制的事实表明,质检机构在监管和检测过程中存在漏洞。
其次,政府对三鹿集团的处理方式也引起了争议,很多人认为企业的严重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这起事件促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
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中国加强了对奶制品的监管,并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质量标准。
三鹿奶粉事件案例分析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食品安全史上的一起重大事件,也是一起引发全国关注和震惊的事件。
2008年,由于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中检出含有有毒化学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上尿路结石,甚至有婴儿因此丧命。
这一事件不仅对受害者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对整个中国乳制品行业和食品安全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三鹿奶粉事件揭露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薄弱之处。
在这起事件中,三鹿集团通过向奶牛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来提高奶牛的乳品蛋白含量,以此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监管部门在对奶粉质量进行检测时未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也未能有效地进行监管和制止。
这说明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在监测手段、监管力度和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也为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留下了隐患。
其次,三鹿奶粉事件对中国乳制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此次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消费者对中国乳制品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乳制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同时,国内外对中国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了质疑,中国乳制品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也对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最后,三鹿奶粉事件也促使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改革。
在此次事件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了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测力度,提高了食品安全的标准和要求。
同时,也加强了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了对违法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以此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保障食品安全。
总的来说,三鹿奶粉事件是一起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乳制品行业和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一次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改革。
这次事件的发生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和重要性,也促使我们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食品质量,以此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风险类型:运营风险典型企业:三鹿集团2008年12月2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案处理情况。
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三鹿集团于2008年9月12日全面停产。
截止2008年10月31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总负债17.62亿元,净资产-2.01亿元,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
目前,三鹿集团净资产为-11.03亿元(不包括2008年10月31日后企业新发生的各种费用),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至此,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价值高达149.07亿元的三鹿品牌资产灰飞烟灭。
反思三鹿毒奶粉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三鹿悲剧的,三聚氰胺只是个导火索,而事件背后的运营风险管理失控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醉心于规模扩张,高层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对于乳业而言,要实现产能的扩张,就要实现奶源的控制。
为了不丧失奶源的控制,三鹿在有些时候接受了质量低下的原奶。
据了解,三鹿集团在石家庄收奶时对原奶要求比其他企业低。
对于奶源质量的要求,乳制品行业一般认为巴氏奶和酸奶对奶源质量要求较高,UHT奶次之,奶粉对奶源质量要求较低,冰激淋等产品更次之。
因此,三鹿集团祸起奶粉,也就不足为奇。
另外,三鹿集团大打价格战以提高销售额,以挤压没有话语权的产业链前端环节利润。
尽管三鹿的销售额从2005年的74.53亿元激增到2007年的103亿元,但是三鹿从未将公司与上游环节进行有效的利益捆绑,因此,上游企业要想保住利润,就必然会牺牲奶源质量。
河北省一位退休高层领导如此评价田文华:"随着企业的快速扩张,田文华头脑开始发热,出事就出在管理上。
"企业快速增长,管理存在巨大风险作为与人们生活饮食息息相关的乳制品企业,本应加强奶源建设,充分保证原奶质量,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三鹿仍将大部分资源聚焦到了保证原奶供应上。
中国食品安全案例
一、“三鹿奶粉事件”
这事儿当年可轰动了。
三鹿集团那可是个大品牌啊,好多家长都信任这个牌子给宝宝买奶粉。
可是呢,后来发现他们的奶粉里加了三聚氰胺。
这三聚氰胺是个啥玩意儿呢?它不是什么营养成分,加进去就是为了让奶粉在检测的时候,蛋白质含量看起来比较高。
但实际上,这东西对宝宝的肾危害特别大,好多孩子喝了这种奶粉之后,肾脏出了问题,得了结石啥的。
这事件一曝光,全国都震惊了,家长们愤怒又担心,三鹿集团呢,最后也倒闭了。
这也让咱们国家对奶粉的监管一下子变得超级严格起来,现在买奶粉都放心多啦,各种检测标准严得很呢。
二、“地沟油事件”
说起地沟油就觉得恶心。
一些不良商家,把从餐馆下水道里捞出来的那些油,经过简单加工,又重新弄成食用油卖给大家。
这些地沟油里面啥脏东西都有,什么剩菜残渣啊,各种病菌啊。
想象一下,你在外面吃饭,以为吃的是正常的油炒的菜,结果是用地沟油做的,多可怕啊。
不过后来政府大力打击,一旦发现严惩不贷,现在这种情况少多了。
三、“染色馒头事件”
上海那边出的事儿。
有些馒头啊,看起来白白胖胖特别诱人。
但实际上呢,这些馒头是用色素染出来的。
正常的馒头应该是用面粉、酵母、水等做出来的,颜色可能就是面粉本身那种微微的黄色或者白色。
可这些不良商家为了让馒头看起来好看,就加那些不该加的色素。
他们把白馒头当成了一种赚钱的工具,完全不顾消费者的健康。
后来被查出来了,大家都很气愤,这馒头本来是很普通的主食,却被这些人搞得这么不安全。
市场监管典型案例:三鹿奶粉事件背景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三鹿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其生产的奶粉广泛销售于全国各地。
然而,2008年初,有媒体报道称婴幼儿喝了三鹿奶粉后出现肾结石等健康问题。
此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过程1.2008年5月,媒体首次报道称婴幼儿因摄入三鹿奶粉而患上肾结石。
2.随后,越来越多的家长报告他们的孩子出现了类似症状。
3.6月,中国质检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奶制品的监管,并要求三鹿集团立即停产、召回产品并展开调查。
4.7月,调查结果显示三鹿奶粉中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
该物质可以使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看起来更高,但实际上是一种有毒物质。
5.8月,三鹿集团宣布召回全国范围内的奶粉,并向受害者赔偿。
6.9月,三鹿集团的两名高管被逮捕,并最终被判处死刑。
7.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和对监管不力的批评声音。
结果1.三鹿奶粉事件造成了至少6名婴幼儿死亡,数千人患病。
2.公众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极大的担忧和不信任感。
3.政府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
4.对于涉案企业,三鹿集团在此事件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公司形象受到严重破坏。
启示1.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2.企业应本着诚信经营原则,不能为了追求利润而牺牲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3.事件的曝光和处理过程需要透明度,公众有权了解真相,并对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监督。
4.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对企业自身造成重大损失,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以上是市场监管典型案例中的三鹿奶粉事件。
这起事件揭示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不力、企业不诚信经营等问题。
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企业应本着诚信经营原则,公众有权了解真相并参与监督。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
案例一2008年三鹿奶粉非法添加三聚氰胺事件1、事件回顾三鹿奶粉事件是2008年发生的举世震惊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自2007年年中始,三鹿集团即零星接到全国各地消费者关于三鹿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投诉。
2007年9月,哈尔滨工商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其幼儿自20007年1月始食用三鹿奶粉,到9月幼儿出现发烧和恶心,并被医院诊断出右肾0.22cm结石;哈尔滨延寿县一消费者女婴同样出现0.2cm肾结石。
自2008年始,关于三鹿奶粉质量投诉数量逐渐增多,同时形成较多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病例反馈,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到同年9月11日,甘肃省即已发现59尿路结石患儿,且出现1人死亡。
这一事件报道初期,媒体并未点名疑似出现问题的奶粉品牌,但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三鹿奶粉被证实是疑似问题元凶。
自9月11日后,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
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然而三鹿集团对于自2007年始的问题奶粉投诉时间的应对态度耐人寻味,自接到质量投诉开始,三鹿集团一直采取推诿的措施,采用个别消费者退货、产品补偿等方式加以解决;待大规模病患儿出现后,又采取发布不实消息的方式推脱责任。
2008年9月,三鹿集团传媒部负责人表示:三鹿集团曾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产品各校质量标准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第1篇一、事件背景2008年,我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鹿奶粉事件。
该事件涉及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多名婴幼儿出现肾结石等症状,严重危害了婴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恐慌,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广泛关注。
二、事件定性根据我国《刑法》和《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三鹿奶粉事件涉及的主要违法行为包括:1.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三鹿集团在生产过程中,故意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食用后出现肾结石等症状,严重危害了婴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 违反食品安全法:三鹿集团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未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未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导致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
3. 侵犯消费者权益:三鹿集团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和公平交易权。
三、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144条的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本案中,三鹿集团的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法院判处三鹿集团及相关责任人相应的刑罚。
2. 民事责任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三鹿集团应当承担以下民事责任:(1)赔偿消费者因食用三鹿奶粉而造成的经济损失;(2)赔偿消费者因误诊、误治等产生的额外医疗费用;(3)赔偿消费者因三鹿奶粉事件而产生的精神损害赔偿。
3. 行政责任根据《食品安全法》第87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引言:公关危机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可能严重损害声誉和利益的事件或情况。
中国企业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危机公关事件。
本文将从十个案例中选取典型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分析其危机原因、企业应对方式以及对公众形象的影响。
1. 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奶粉行业的典型危机事件,该公司2008年被曝光使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数百名婴儿患上尿毒症,数名婴儿因此丧生。
这一事件暴露了企业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问题,引发了公众对中国奶粉行业的普遍质疑。
三鹿奶粉公司在危机初期采取了隐瞒和推卸责任的方式进行危机处理,导致公众对公司的不信任和愤怒进一步加深。
最终,公司高管被判处有期徒刑,公司声誉受到了无可挽回的重创。
2. 长生生物疫苗事件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发生在2018年,该公司生产的狂犬疫苗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引发了公众对疫苗安全的担忧。
此次事件中,长生生物公司虚假宣传和质量控制不严的举报被曝光,导致公众对该公司的信任度急剧下降。
面对危机,长生生物公司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向社会道歉并主动召回有问题的疫苗。
然而,公司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也对整个疫苗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3. 金融机构内幕交易事件中国金融机构在过去的几年中发生了多起内幕交易事件。
这些事件在公众中引发了对金融行业的关注和质疑,对行业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
面对危机,金融机构通常会采取公开道歉、解雇涉事人员、加强内部监管等措施来恢复公众信任。
然而,这些危机公关事件对金融行业形象的损害程度较大,需要长期努力来重建公众信任。
4. 菜鸟网络工资拖欠事件菜鸟网络是中国著名的物流公司,该公司曾因拖欠员工工资而被曝光,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谴责。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菜鸟网络的声誉,影响了其与员工和消费者的关系。
菜鸟网络随后公开道歉,并加强工资发放管理和内部监管。
然而,这一事件对菜鸟网络形象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并需要通过改进管理和加强员工关系来重建公众信任。
1、三鹿奶粉事件案例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
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对该批次奶粉全部召回。
2、富士康事件案例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
2011年7月18日凌晨3时,又有一名员工跳楼,年仅21岁如果孤立地看富士康十一连跳事件,很容易会被归结到员工个人的身上,毕竟和几十万员工的总数相比,十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数字,但是当这十几个年轻人纵身一跃的时候,其实他们的身后存在着许多无形的推手,富士康里的这些年轻生命所承受的沉重,实际上是经济社会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帮他们卸掉这些负担,企业的责任不容推卸,政府和社会也有一份应尽的义务。
如果漠视这些无形的社会成本,任何经济发展都换不回真正的幸福指数。
3、毒胶囊事件案例药企被曝工业明胶制药品机构称行业技术壁垒高央视《每周质量报告》4月15日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江西、浙江有一些不法厂商使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来生产药用胶囊。
第1篇摘要:三鹿奶粉事件是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
本文以三鹿奶粉事件为案例,分析了相关法律法规在事件中的适用情况,并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一、事件背景2008年,我国发生了一场震惊全国的食品安全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该事件起因于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的添加导致大量婴幼儿出现肾结石等严重病症,甚至导致死亡。
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措施处理事件,并加大了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二、法律法规适用情况1.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最高法律。
在该事件中,食品安全法的相关条款被适用如下:(1)第三十二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其生产经营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中含有有害物质,违反了该条款。
(2)第四十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三鹿集团未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违反了该条款。
(3)第五十一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检验,确保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三鹿集团在事件发生前,未对奶粉进行充分检验,违反了该条款。
2.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是我国产品质量领域的最高法律。
在该事件中,产品质量法的相关条款被适用如下:(1)第二十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中含有有害物质,违反了该条款。
(2)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不得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中含有有害物质,属于假冒伪劣产品,违反了该条款。
3.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刑法领域的最高法律。
在该事件中,刑法的相关条款被适用如下:(1)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中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符合该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