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通用复分表
- 格式:doc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39
浅析《中图法》(4版)通用复分表的注释说明周卫妮(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陕西汉中,723001)[文摘] 本文指出《中图法》(4版)各种通用复分表的注释说明存在着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
[关键词] 中图法;复分表;类目注释[中图分类号] G254.122Analysed some problems about annotation in repetition classification in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4th Edition)Zhou Wei-ni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brary,Hanzhong 723001,China[Abstract] The article has pointed out several problems about the annotation in Repetition Classification of List in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and bring-upped the own viewpoi nt.[Key words]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Repetition Classification of List;Class Annotation《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通用复分表是对具有共性的类目,尽量采取仿照复分的办法,使得分类表系统、简练,同时还要达到详细分类的目的;而类目注释主要是为了对各个类目的内容范围、分类方法,以及类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规定和说明。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中图法》4版通用复分表某些注释说明不太合乎逻辑,以期和编目界同仁探讨。
1. 通用复分表中某些注释说明欠妥1.1中国地区表里的注释中国地区表第四条注释:凡主表中未注明“依中国地区表分”,而需用本表复分时,中国地区号码前需先加中国地区号“2”,并用国家地区区分标识“()”。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图书馆学”《图书分类工作》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以下不属于《中图法》通用复分表的是()A.总论复分表B.专类复分表C.中国地区表D.国际时代表2.以下不属于《中图法》的基本部类的有()A.数学B.哲学C.社会科学D.自然科学3.不属于《中图法》微观结构的是()A.类目B.类名C.索引D.类级4.以下哪些不属于《中图法》的辅助标记符号?()A.。
B.aC.“”D.[]5.《中图法》通用复分表不仅对主表类目起复分作用,而且还可以单独使用。
()A.错误B.正确6.《中图法》自然科学各大类构成的三大层次是() A.基础理论B.技术科学C.应用科学D.经济基础7.编制书次号目前采用最多的是()A.著者号B.种次号C.出版年D.财产号8.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又称为()A.主题法B.分面分类法C.体系分类法D.组配法9.《中图法》的基本功能是对只是进行分类。
()A.错误B.正确10.同类书区分号即书次号。
()A.错误B.正确11.《中图法》确定分类标准优先使用的一般是该学科、事物的主要分类标准。
()A.错误B.正确12.同类书的区分号是()A.书次号B.类名C.著者号D.索书号13.《中图法》基本标记符号是()A.单纯号码B.混合号码C.英文字母与数字结合的混合号码D.拉丁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标记符号14.以下属于《中图法》通用复分表的是()A.中国时代表B.世界地区表C.中国民族表D.国际时代表15.分类检索语言按结构原理分为()A.等级列举式分类法B.冒号分类法C.分面组配式分类法D.事物分类法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以下哪些属于《中图法》的基本部类?()A.哲学、宗教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D.综合性图书2.图书馆分类工作就是给号工作。
()A.错误B.正确3.检索语言按结构原理分为()A.分类检索语言B.主题检索语言C.冒号分类法D.事物分类法4.《中图法》共有8个通用复分表。
[摘要]总论复分表是现代体系分类法广泛采用的一种组配技术,但有些类目的设置与主表中部分类目的含义完全重合,对文献分类造成混淆,也使得分类号不够简洁,影响读者检索和文献利用。
通过分析其中部分类目,探讨与主表中相关类目的关系。
[关键词]中图法总论复分表类目第5版[分类号]G254.12《中图法》第5版总论复分表部分类目浅析蒋文汇(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74)总论复分表是《中图法》通用复分表中的第一大类,是《中图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继主表分类以后,对文献作进一步细分时使用的工具,其使用频率和作用都远甚于其他几种通用复分表。
随着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新事物、新观念的不断出现,各类文献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与发展。
作为文献标引工具,总论复分表也采用“多个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划分列类,既用文献内容特征进行划分列类,又用文献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列类”,从而起到加深文献类目标引的作用。
但笔者在使用总论复分表对文献进行复分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有些类目设置不合理,不但没能起到本身应该起的作用,还使分类号显得过于冗杂,给文献排架和检索带来负面影响。
1“原4教育与普及”类目1.1“-41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42教学法、教学参考书”、“-43教材、课本”“-4”类目名称为“教育与普及”,其下共设有9个子类,这9个子类中,“-40”“-45”“-47”“-49”是按文献内容特征进行划分的,“-41”“-42”“-43”“-44”是按文献形式特征进行划分的,“-46”“-47”是《中图法》第5版新增的类目。
“-4”类目下有段注释:“中小学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和教材等入G4教育类,如愿按学科分入有关各类,均用此号复分。
”这段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如果需按学科对中小学教材、教参等进行分类,都需用“-4”进行复分。
但在《中图法》中,除了G4教育类中有总的论述有关教学法、教材的G426、G427类目外,G62初等教育和G63中等教育两大类中还提供专门的专类复分表和各个学科类目对教学法、教参等按学科进行复分或仿分,根本就没必要再依总论复分表复分一次。
一、总论复分表二、世界地区表三、中国地区表四、国际时代五、中国时代六、世界种族与民族七、中国民族八、通用时间、地点一、总论复分表分类号类名备注1.本表适用一于任何一级类目总论复分表 ,但各馆可结合具体情况斟酌使一用。
例如,可规定用到三级类目或在主表部分类目下重点使用,或选择本表的部分类目使用。
2.使用本表时,将所用的复分号(连同-)加在主表分类号码后即可。
例:《哲学辞典》的号码是B-61。
3.在主表中,如已列有专类者,不再使用本表的相应类目复分。
4.具有本复分表中两种以上形式特征的文献,只可选择其中主要的一种加以复分,不能在同一个类号中同时使用两个总论复分表的号码。
-0理论与方法论科学的对象,任务,价值,意义等入此。
<科学的对象,任务,3版入-03>-01方针,政策及其阐述依世界地区表分<法令,4版改入[-019]宜入D9有关各类。
-019[] 法令,法规及其阐述-02 哲学原理科学的思想性入此。
方法论-03 -0> ,4,<,科学逻辑学比较研究入此科学对象任务版改入术语规范及交流-04 符号及缩略语的规范研究等入此。
,学科术语与其他学科的关系-05三、中国地区表分类类名备注号中国地区表 1.三凡主表中已注明“依中国地区表分”的,均用本表复分,即将本表的号码加于主表分类号码之后即可。
2.表内类名带有[]符号的地区,是为处理旧图书资料而编列的。
3.在本表所列的中国各地区(如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如再采用其他标准细分时,则必须在地区号码后加“0”,以便与本地区所属的省、市、县区别开来。
例:华北地区古代农业经济史号码为F329.202;东北地区各县史志号码为K293.04。
4.凡主表中未注明“依中国地区表分”,而需用本表复分时,中国地区号码前需先加中国地区号“2”,并用国家地区区分标识“()”。
例:73贵洲74云南西藏自治75。
中图法(中国图书分类办法)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社会科学: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自然科学: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中图法即中国图书分类办法,是一个泛指概念。
就广义而言,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台湾赖永祥仿十进分类法(所谓“中国图书分类法”)、《国际图书集成分类法》。
《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简称,是我国目前通用的类分图书的工具,读者掌握了这部分类法的有关知识,便能迅速、有效地查寻全国各图书馆的馆藏。
分类法基本结构(1)基本部类:如中图法分五大类部:马列毛邓;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2)基本大类:构成分类表的第一级类目。
中图法为22个基本大类。
(3)简表:由基本大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一、二类目所形成的类目表。
如:(4)详表:由简表展开的各种不同登记的类目所组成的类目表,是文献分类的真正依据。
编辑本段分类体系根据图书资料的特点,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编制原则,确定分类体系,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组成二十二个大类。
《中图法》的标记符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
即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
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以下类目的划分。
数字的编号使用小数制。
现将五个基本部类及下设的二十二个大类列表如下: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11 选集、文集12 单行著作121 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 -1847年)122 革命风暴的高涨与低落时期(1848-1863年)123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期(1864-1872年)124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时期(1873-1889年6月)125 第二国际时期(1889年7月-1895年)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14 诗词15 手迹16 专题汇编18 语录2 列宁著作21 选集、文集22 单行著作2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25 手迹26 专题汇编28 语录3 斯大林著作31 选集、文集32 单行著作3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35 手迹36 专题汇编38 语录4 毛泽东著作41 选集、文集42 单行著作42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 -1924年)42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7月)42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6月)424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42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9-1949年9月)426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4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44 诗词45 手迹46 专题汇编48 语录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56 专题汇编58 语录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71 马克思72 恩格斯73 列宁74 斯大林75 毛泽东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8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82 列宁著作的学习和研究83 斯大林著作的学习和研究84 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85 著作汇编的学习和研究B 哲学、宗教B0哲学理论B1世界哲学B2中国哲学B3亚洲哲学B4非洲哲学B5欧洲哲学B6大洋洲哲学B7美洲哲学B80思维哲学B81逻辑学(论理学)B82伦理学(道德哲学)B83美学B84心理学B9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C2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8统计学C91社会学C92人口学C93管理学[C94]系统科学C95民族学C96人才学C97劳动科学D 政治、法律D0政治理论D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2中国共产党D33/37各国共产党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世界政治D6中国政治D73/77各国政治D8外交、国际关系D9法律E 军事E0军事理论E1世界军事E2中国军事E3/7各国军事E8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E9军事技术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 经济F0经济学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2经济计划与管理F3农业经济F4工业经济F49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交通运输经济F59邮电经济F7贸易经济F8财政、金融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文化理论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信息与知识传播G3科学、科学研究G4教育G8体育H 语言、文字H0语言学H1汉语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常用外国语H4汉藏语系H5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H61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H62南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德拉维达语系)H63南岛语系(马来亚-玻里尼西亚语系)H64东北亚诸语言H65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H66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H67闪-含语系(阿非罗-亚细亚语系)H7印欧语系H81非洲诸语言H83美洲诸语言H84大洋洲诸语言H9国际辅助语I 文学I0文学理论I1世界文学I2中国文学I3/7各国文学J 艺术J0艺术理论J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2绘画J29书法、篆刻J3雕塑J4摄影艺术J5工艺美术J59建筑艺术J6音乐J7舞蹈J8戏剧艺术J9电影、电视艺术K 历史、地理K0史学理论K1世界史K2中国史K3亚洲史K4非洲史K5欧洲史K6大洋洲史K7美洲史K81传记K85文物考古K89风俗习惯K9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N0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自然科学现状与发展N2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N3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N6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N8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3非线性科学N94系统科学[N99]情报学、情报工作O 数理科学和化学O1数学O3力学O4物理学O6化学O7晶体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P1天文学P2测绘学P3地球物理学P4大气科学(气象学)P5地质学P7海洋学P9自然地理学Q 生物科学Q1普通生物学Q2细胞生物学Q3遗传学Q4生理学Q5生物化学Q6生物物理学Q7分子生物学Q81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Q89]环境生物学Q91古生物学Q93微生物学Q94植物学Q95动物学Q96昆虫学Q98人类学R 医药、卫生R1预防医学、卫生学R2中国医学R3基础医学R4临床医学R5内科学R6外科学R71妇产科学R72儿科学R73肿瘤学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R76耳鼻咽喉科学R77眼科学R78口腔科学R79外国民族医学R8特种医学R9药学S 农业科学S1农业基础科学S2农业工程S3农学(农艺学)S4植物保护S5农作物S6园艺S7林业S8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水产、渔业T 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TD矿业工程TE石油、天然气工业TF冶金工业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机械、仪表工业TJ武器工业TK能源与动力工程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化学工业TS轻工业、手工业TU建筑科学TV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U1综合运输U2铁路运输U4公路运输U6水路运输[U8]航空运输V 航空、航天V1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航空V4航天(宇宙航行)V7航空、航天医学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X1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社会与环境X3环境保护管理X4灾害及其防治X5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X8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Z1丛书Z2百科全书、类书Z3辞典Z4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年鉴、年刊Z6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图书目录、文摘、索引通用复分表一、总论复分表二、世界地区表三、中国地区表四、国际时代表五、中国时代表六、世界种族与民族表七、中国民族表八、通用时间、地点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通用复分表修订评介周冰(河海大学图书馆,南京210098)摘要:最近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对通用复分表进行了重大修改:在原“通用时间、地点表”中新增环境表及人员表,加强了分类法对文献信息的分面揭示,但作为独立的、不同的分面,环境表及人员表单独设置更为合适;采用增补新类目、规范类名、增加类目注释、增设参见等方式,对复分表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尚存在缺少语种表及人物资料类型表、通用概念类目设置不当的问题,未能解决同一国家文献集中等问题。
关键词:复分表;中图法;分类法修订10年前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4版)曾对通用复分表做过重要修订[1]。
随着信息环境的日益数字化和网络化,与国外的分类法如《杜威十进分类法》(DDC)、《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等相比,《中图法》越来越不能满足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分类的需要。
网络环境下的数字信息分类,大多采用主从分类体系、多重分类体系并列的模式,如把按照学科主题划分的分类体系作为主分类体系,把面向对象、区域、资源类型、语种等的分类体系作为辅助,主从结合,交替使用。
通用复分表实质为文献分类法提供了除学科主题外的对象、区域、资源类型等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若干组面,因此,分类法修订中,应把复分表的修订列为传统分类法分面改造是适用于数字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2]。
最近,《中图法》出版了第5版,现对其通用复分表的修订特色与存在的问题予以简要的评介。
1新复分表的增设《中图法》(第5版)在“通用时间、地点表”中增设了环境类目及人员类目,同时将“通用时间、地点表”改为“通用时间、地点和环境、人员表”。
1.1新增环境表环境复分表最早是由阮冈纳赞在《冒号分类法》(CC)中提出设置的[3]。
“5环境”设置了物理环境、化学环境、自然环境、航空航天环境、人文环境5个类目,每个类目之下通过注释形式加入多种环境概念,从而提供了从各种环境角度细分文献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