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地产布局专题研究
- 格式:pptx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24
乡村基选址报告:房地产产业新布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基在房地产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我国乡村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乡村基选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乡村基选址的现状,探讨乡村基选址在房地产产业新布局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选址策略和建议。
二、乡村基选址现状分析1.选址原则:目前乡村基选址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等。
这些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乡村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选址类型:乡村基选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乡村居民点、乡村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区、乡村基础设施等。
这些选址类型为房地产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开发资源。
3.选址问题:尽管乡村基选址遵循一定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选址过于集中、忽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房地产产业的发展。
三、乡村基选址在房地产产业新布局中的作用1.优化产业结构:乡村基选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助于优化房地产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通过合理规划乡村基选址,可以引导房地产企业向乡村地区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提升区域价值:乡村基选址的优化有助于提升乡村地区的区域价值,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乡村基选址的成功案例将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3.促进乡村振兴:乡村基选址的优化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通过合理规划乡村基选址,可以改善乡村地区的居住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四、乡村基选址策略与建议1.完善政策体系:政府应完善乡村基选址相关政策体系,明确乡村基选址的原则、标准和程序,加强对乡村基选址的监管和管理。
2.强化规划引导:政府应加强对乡村基选址的规划引导,制定详细的乡村基选址规划,确保乡村基选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基选址周边的基础设施,提高乡村基选址的吸引力。
产业地产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产业地产是指在某个地区建设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或生产基地,为企业提供生产、办公和配套服务的综合性产业集聚区。
产业地产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产业地产的策划方案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产业地产的意义与价值产业地产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以下重要意义和价值:1.促进区域产业升级:通过建设产业地产,可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附加值产业进驻,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升级。
2.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产业地产的建设能够吸引大量投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整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3.创造就业机会:产业地产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地区就业压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4.促进科技创新:通过引进高科技企业和优秀人才,产业地产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推动地区科技水平的提高。
三、产业地产策划方案1. 选址规划选择适合建设产业地产的地理位置,是策划一个成功的产业地产项目的关键。
选址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交通便利程度:产业地产应选择交通便利、交通网络发达的地区,便于企业及员工的出行和物流运输。
•资源环境条件:选址应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如水电供应、土地成本等,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产业基础:选址应考虑当地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确保产业地产与当地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2. 项目规划产业地产项目规划包括整体规划和细部规划两个方面。
整体规划需要考虑项目的布局、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绿化景观等;细部规划需要考虑各个功能区的详细设计和配套设施的规划。
•功能分区:将产业地产划分为生产区、办公区、商业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道路交通:合理规划道路交通系统,确保产业地产内外部交通的畅通。
•绿化景观:注重绿化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提升产业地产的环境质量和居住舒适度。
3. 产业引进与招商产业地产的成功与否与入驻企业的选择密切相关。
现代化经济体系背景下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成都平原是中国西南地区著名的农业重镇,历史上以粮食种植和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近年来,以成都为中心的经济区正逐渐演变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产业经济的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特点,寻找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路径,为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揭示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探讨如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还旨在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全面现代化。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发展规划提供借鉴,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对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研究,还可以为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促进全国经济发展的协调和均衡。
1.3 研究意义成都平原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情况,探讨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特点以及调整优化的路径,为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首先,通过对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其次,分析产业结构的优势可以明确成都平原经济区在哪些领域具有竞争优势,有助于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
昆⼭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专题研究昆⼭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专题研究⽬录1 导⾔ (1)1.1 研究⽬标 (1)1.1.1 探讨未来经济发展模式 (1)1.1.2 产业发展规模预测 (1)1.1.3 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向 (1)1.1.4 产业空间布局 (1)1.1.5 产业发展的合理路径及策略 (1)1.2 研究思路 (1)1.3 研究框架 (2)2 产业发展现状特点与问题 (2)2.1 发展历程 (2)2.1.1 总量快速持续增长——农业县到全国百强县之⾸ (2)2.1.2 四次重要转型——产业发展⽔平不断提升 (4)2.1.3 产品结构趋于⾼端——国际价值链上不断攀升 (6)2.2 现状特点 (6)2.2.1 总体概述 (6)2.2.2 与周边主要城市(区)的⽐较 (9)2.2.3 各项产业发展现状 (10)2.2.4 地均产出 (13)2.2.5 各镇产业发展 (14)2.3 外部环境 (16)2.3.1 国际价值链分⼯与产业梯度转移趋势 (16)2.3.2 长三⾓区域协作与竞争 (18)2.3.3 国际⾦融危机的影响 (19)2.4 ⾯临的问题 (20)2.4.1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20)2.4.2产业层次有待提升 (20)2.4.3 对富民强市的带动作⽤有待增强 (20)2.4.4 产业⽤地增长过快 (21)3 产业发展的定位、路径和规模 (21)3.1 国内外案例研究 (21)3.1.1 台湾地区产业发展转型案例 (21)3.1.2 韩国产业发展转型案例 (23)3.2 经济发展⽬标与产业定位 (24)3.2.1 经济发展⽬标 (24)3.2.2 产业发展定位 (25)3.3 产业发展原则与⽅向 (25)3.3.1 产业发展原则 (25)3.3.2 产业发展⽅向 (26)3.4 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27)3.4.1 ⾯临的影响因素 (27)3.4.2 渐进式的产业发展路径 (27)3.4.3 产业空间发展和管理模式 (28) 3.5 产业发展的规模预测 (29)3.5.1 产业发展规模 (29)3.5.2 基于产业发展的就业⼈⼝预测 (30)3.5.3 基于产业发展的⽤地规模预测 (30)4 产业空间导向与布局结构 (31)4.1 布局原则 (31)4.2 布局结构 (31)4.2.1 农业 (31)4.2.2 制造业 (32)4.2.3 ⽣产性服务业 (32)5 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策略 (33)5.1 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33)5.1.1 ⼆产与三产融合发展 (33)5.1.2 内资与外资竞争发展 (33)5.1.3 集聚与辐射互动发展 (34)5.1.4 承接与创新共同发展 (34)5.1.5 分⼯与协作良性发展 (34)5.2 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34)5.2.1 产业转型策略 (34)5.2.2 阶梯式滚动升级策略 (37)5.2.3 产业园区发展策略 (39)1 导⾔1.1 研究⽬标1.1.1 探讨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客观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给昆⼭带来的影响,研究新背景下增强经济发展抗风险能⼒与持续竞争⼒的发展道路。
前瞻产业研究院:碧桂园产业地产发展模式分析产业地产,顾名思义,即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同时实现土地的整体开发与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价值链一体化平台。
随着房地产调控加强,产业升级转型发展,产业地产正成为各路资本和众多房企布局的新风口,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期,这其中就包括碧桂园。
碧桂园当上行业老大三四线销售占比58%地产江湖,一年混战,盟主之位,早成定局。
2018年3月20日,碧桂园在香港召开的2017年度业绩会上交出了行业老大的成绩单。
2017年,碧桂园以5508亿元的销售额,6066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成为去年卖得最好的房企,这两项数据同比分别增长了78.3%和61.9%。
截至2017年底,碧桂园总共进入了全国220个城市,项目总数达到1456个,规模增长超过一倍,是进入全国城市最多的房企。
2017年,碧桂园的营业收入增长近五成达到2269亿元,股东应占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126%,创自2007年上市以来最高纪录,核心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106%。
创下史上最高销售规模后,碧桂园今年的营收还可能继续增长,不过今年碧桂园没有再设定具体的公开销售目标。
从业绩会上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的表述来看,未来三四线依然是碧桂园的主战场,城镇化是他提到最多的词之一。
事实上,从碧桂园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三四线城市对其业绩贡献非常大。
数据显示,碧桂园58%的销售来源于三、四线城市,2017年碧桂园在近50个县级市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部分甚至过半。
碧桂园销售业绩结构图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由“乡”到“城”的转变这58%的市场份额可不是心血来潮。
据了解,碧桂园每进入一个城市,都是由营销团队来做第一轮市场研究的,这对于营销团队的判断定位能力与营销策划能力都有较高要求。
在拿地时,碧桂园也有一套自己的体系,会通过与政府合作来降低土地获取成本,同时打造全方位配套提升产品及区域价值,优化项目的同时满足政府需求,进一步获取土地溢价。
张江高科产业地产如何布局?作为传统的产业地产运营商,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张江高科”)近年来开始了全面市场化转型的进程。
当下的张江高科正以科技投行作为战略发展方向,乘“双自”东风,布局“新三商”业务,创新地产经营模式,加大产业投资布局,秉承“时间合伙人”的运营理念,走出了产业地产业地产发展新路。
一、公司概况(一)简介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公司简称:张江高科,股票代码600895)。
目前注册资本15.49亿元人民币。
张江高科正全力打造“张江科技城”,迈进“产融结合”成熟期。
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双自联动”国家战略下,推动高科技投资,在科创中心建设中扮演创业服务业的集成商角色。
同时,张江高科以科技投行作为战略发展方向,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地产营运商、面向未来高科技产业整合商和科技金融集成服务商的“新三商”战略,寻求科技地产和产业投资业务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二)股权关系及组织架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控股50.75%,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如下图所示)。
在组织架构方面,为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张江高科了设立产业地产事业部、产业投资事业部、资产经营事业部,紧扣产业地产、科技投资、资产经营三大业务核心,以基金管理探索地产营运新模式,其余职能部门作为总部管理平台和业务运营支撑,进行能够承载公司转型发展战略目标的整体组织架构整合。
(三)产品与服务1、科技地产张江高科围绕科技地产打造了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品,形成了技创区、集电港、张江中区等多个特色产品区域集聚地,拥有上海最大面积的孵化器约10万平方米。
2、重大客户引进截至2016年底,张江高科服务的租赁客户800余家,主要以高科技企业总部、研发中心、中小企业为主,行业方面围绕集成电路、信息技术、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产业布局,相关上下游优质产业客户集聚,引进了诸如空气化工、超威半导体、英伟达、透景生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建筑策划在产业地产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通过建筑策划这么一种理论引用,应用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信息收集方法,用表格法罗列园区规划设计的依据,使做出来的园区规划设计更科学,更有利园区功能的正常运转,更有利于业主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策划;产业地产;规划设计abstract: planning so a theory by building a reference application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questionnaires and othe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ethods, a form set out the basis for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made out of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more scientific, more conducive to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park functionmore conducive to the owners to maximize efficiency.key words: architecture planning; industrial real estate; planning and design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引子建筑策划是通过研究潜在消费者(或用户)、开发商及其它相关人员价值、目标、需求等信息,策划出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为设计起指导作用。
产业地产是围绕着微笑曲线,构建的产业价值链一体化平台,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实现土地的整体开发与运营。
以独栋写字楼、高层办公楼、标准化厂房、科研楼为开发对象,整合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打造产、学、研产业集群,帮助政府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帮助企业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发展力的新型产业形式。
《呼和浩特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状况对于区域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其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呼和浩特市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呼和浩特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与增长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新建住宅、商业用房等各类房地产项目不断增加。
市场活跃度较高,购房需求旺盛,房价水平稳步上升。
2. 产业结构与布局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市场结构日趋完善,住宅、商业、办公、工业等多种类型的房地产项目齐备。
在布局上,各区域发展较为均衡,但市中心区域的房价较高,新兴区域发展迅速,成为吸引购房者的新热点。
3. 政策环境与监管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施了严格的调控政策,包括土地供应、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同时,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打击了投机炒房等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
三、存在的问题1. 供需矛盾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购房需求持续增加,而土地供应相对紧张,导致房价较高。
同时,部分区域存在供应过剩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
2. 产业结构单一虽然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市场结构日趋完善,但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住宅市场。
商业、办公等非住宅类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3. 房地产市场风险受政策调控、经济周期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风险。
部分开发商过度投资、投机炒房等行为加剧了市场风险。
四、对策建议1. 优化土地供应政策加大土地供应力度,确保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同时,优化土地出让方式,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房地产开发。
2.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商业、办公等非住宅类房地产市场,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
鼓励开发商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房地产项目。
杞县房地产土地研究专题一、杞县宏观环境分析(一)政策背景1、国家战略:《中原城市群战略》提出打造“一核四轴四区”。
其中“一核”在《规划》中明确为郑州大都市区,强调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以此作为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首要突破口,提升郑州对外开放门户、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功能,推动与周边毗邻城市融合发展,形成带动周边、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核心区域。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形成黄河流域“一轴两区五极”的发展动力格局,促进地区间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其中“五极”,是指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和兰州-西宁城市群等,是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和黄河流域人口、生产力布局的主要载体。
2、省级战略:河南省委赋予开封全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发展定位郑开同城化战略:强化规划引领,推进郑州和开封资源要素同筹同用、城市功能聚合互补、产业体系错位布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造中原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3、开封市规划开封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东西联动,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以县城和小城镇为支撑,构建“一城五带五组团多节点”城镇发展格局。
打造郑汴洛沿黄国际旅游精品带、郑开科创走廊带、开港许高端制造业产业带、宋文化传承创新展示带和乡村振兴示范带。
“五组团”:即兰考、尉氏、杞县、通许、朱仙镇五个产城融合的特色组团,提升县城和镇区建设水平,提高人口、产业、文化等承载能力。
4、杞县十四五规划:杞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将杞县建设成为中国传统农区制造业转型发展示范县、郑州都市外部圈层综合物流重要节点、宜居宜业魅力县城和世界大蒜之都。
(二)城市格局1、城市区位杞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隶属七朝古都开封市,北接开封市兰考县和商丘市民权县,东临商丘市睢县,南至周口市太康县,西到开封市祥符区和通许县。
杞县是农业大县,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现已建成大蒜、辣椒、花生、棉花、小麦、菜花、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基地。
趣晖豫留保税港区是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通关最便捷的特殊经济区。
钦州保税港区是继上海洋山、大连大窑湾、天津东疆、海南洋浦、宁波梅山之后获批的全国第六个保税港区,是中国西部沿海地区唯一的保税港区,也是离东盟最近的保税港区。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正式建成的新背景下,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探讨如何应对新机遇、新挑战,具体明确主导产业及其发展战略,实现保税港区内外产业有机联动、集聚发展,发挥广西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作用。
一、钦州保税港区产业布局的进展情况钦州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之一,已于2009年12月23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开始封关运作。
目前,钦州保税港区的招商引资态势良好,成效较为显著,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主要是缺乏系统完整的产业发展规划,引进的产业属性单一、配套联动性不强的问题非常突出。
钦州保税港区引进的项目主要是物流业,其它产业偏少,体现制造加工和贸易功能的产业分量不足。
已入区在建除了中石油的原油储备项目,其它正在洽谈筹建的大部分是物流企业及项目,如香港清华同方、广西邮政速递、中外运久凌储运、广西鸿翔船务、江苏苏美达和钦州恒星物流等公司的相关物流项目。
可见,在分析招商项目及其产业属性的基础上,如何根据钦州保税港区的功能定位,进一步科学制定区内外产业配套发展规划,是钦州乃至北部湾区域发展当前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对钦州保税港区产业布局及发展的影响(一)有利条件1.“高敏感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势更加突出。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正式建成,将有超过90%的产品降为零关税。
但各国可根据国情,保留10%的产品作为受保护的敏感产品(东盟老六国计400个,东盟新四国达500个)[1]。
在敏感产品的“保护期”内以及部分高敏感产品最终关税不降为零的政策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客商,可携带高敏感产品入区开展业务,可享受免税政策。
泰禾产业地产如何布局?泰禾集团是一家在地产、医疗健康、教育、文化院线、金融等领域多元发展的大型上市公司。
公司创建于1996年,2010年成功上市,是当年国内唯一上市的地产企业。
地产,作为泰禾的核心业务,秉持“深耕核心一线,全面布局二线”的布局战略,坚持“为城市创造作品,为时代奉献精品”,众多精品项目分别位于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广深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以福厦为中心的海西经济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契合“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国家重大战略。
泰禾上海大城小院可观的土地储备得益于泰禾2017年频繁的项目收并购。
仅在2017年,泰禾就在约30个一、二线城市展开了43笔收并购。
业内人士更是将黄其森称为地产圈新晋“并购王”。
坚守一、二线精品化路线,坚决不去三、四线城市、东北和西北区域是泰禾集团早已定下的战略部署。
“只要进入的城市,泰禾就一定要做到前三位。
”这是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给泰禾在每个城市的总经理定下的目标。
通过快速布局全国一、二线城市,开拓多条成熟产品线,2017年,泰禾以业绩爆发式增长强势晋级“千亿房企”军团。
迈入2018,黄其森先生提出了“全年销售额再翻一番至2000亿元”的远大目标。
远大的目标,离不开强大的实力与底蕴去实现。
黄其森先生曾称:“截至2017年底,泰禾集团至少手握6000亿元以上的土地储备货值,2018年可售货值将达4000亿元。
如果以去化率50%来推算,2018年2000亿元的销售目标并不算激进。
”近几年来,泰禾旗下的院子系、大院系、园系、府系及泰禾广场等产品线,在全国各地刮起了销冠旋风,泰禾现象、泰禾奇迹成为各地的热点词汇。
泰禾院子系是泰禾匠心打造的产品IP。
短短几年来,泰禾院子已布局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厦门、福州、佛山、南昌、济南、合肥、郑州、武汉、漳州、石家庄、肇庆、天津、广州,“二十城三十九院”名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