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冬枣坐果率
- 格式:pdf
- 大小:105.24 KB
- 文档页数:1
冬枣施用PBO的效果作者:鲍明辉高梅秀来源:《果农之友》2012年第01期PBO是江苏省江阴市果树促控剂研究所研发生产的一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新型多功能果树叶面肥。
PBO能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并能提高品质,已在苹果、梨、葡萄、桃、杏、樱桃等果树生产上推广应用,效果良好,但在冬枣树上应用尚未见报道。
冬枣树由于主芽萌生枣头能力强、坐果困难,在生产中通常采用枣头摘心、环剥等多项栽培技术措施来减缓冬枣的营养生长,促进其坐果,这增加了管理难度,费时费工,环剥后树势削弱,易染枣疯病,缩短寿命,影响产量。
我们在冬枣上喷布PBO,取代环剥,对提高冬枣每枣吊坐果数、抑制枣树营养生长、提高枣果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于2009、2010年连续2年在天津市静海县梁头镇孙庄村冬枣园内进行。
供试材料为7年生冬枣树,栽植行株距为4米×3米,树势中庸,枣园土壤为轻度盐碱土,管理水平一般。
PBO试剂是由江苏省江阴市果树促控剂研究所生产。
1.2 试验方法1.2.1 PBO喷施浓度处理试验分别设PBO 300、400、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以喷清水为对照,共4个处理。
每个处理分别在开花前、盛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每个处理3株树,以单株为小区,重复3次,随机区组设计。
1.2.2 调查指标测定方法(1)冬枣坐果率。
在每年冬枣果实生理落果后(7月中旬),枣果纵径达到1.5厘米时调查每个处理枣树的坐果数,每个处理选择2株树,每株树随机选择100个枣吊,调查每个枣吊的果实数,计算每个处理的平均每枣吊坐果数。
(2)枣果品质及产量。
各处理分别选择3株树,调查单株产量、果实成熟期(第1次采收日期);在冬枣采收期每处理随机取100个枣果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手持折光仪测定)、总糖(蒽酮比色法)、可滴定酸(酸碱滴定法)和维生素C含量(2,6-二氯靛酚法);每个处理随机另选10个枣果调查单果重、果实着色面积、果肉紧密度、果皮厚度及风味。
冬枣落花原因及提高花期坐果率技术措施冬枣是一种以果实落花期为特征的植物。
它受到了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会在花期坐果率上有所不同。
本文将在此探讨冬枣落花的原因以及提高花期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一、冬枣落花的原因1. 气温变化冬枣在春季生长期间,如果气温突然下降或者大幅波动,会影响其正常开花和结果。
气温变化可能导致花蕾凋谢或者花朵脱落,从而影响果实的形成。
2. 供水不足冬枣生长期间,如果长时间缺水或者供水不均匀,会影响其开花和结果。
供水不足会导致冬枣树体水分紧张,进而影响花期的开花和结果情况。
3. 营养不良冬枣生长期间,如果缺乏所需的养分,特别是硼元素、钾元素、磷元素和氮元素等元素,会直接影响花期坐果率。
营养不良会使冬枣的植株生长不良,导致开花和结果受影响。
4. 病虫害侵害冬枣生长期间,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也会导致落花现象。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果蝇、白粉病、果腐病等,这些病虫害的侵害会影响花期坐果率。
二、提高花期坐果率的技术措施1. 合理施肥在冬枣生长期间,需要合理施肥,使冬枣充分吸收所需的养分。
可以在春季采用有机肥、复合肥、尿素等进行施肥,特别要注意硼元素、钾元素、磷元素和氮元素的添加。
2. 保证充足的水源在冬季冬枣的生长期间,需要保证充足的水源,合理浇水。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勤浇水,保证树体水分充足,以促进开花和结果。
3. 预防病虫害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是提高花期坐果率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等手段,定期对冬枣进行病虫害防治。
4. 做好密植管理在冬枣种植过程中,可以采取适当的密植管理措施,以增加果实的坐果率。
密植管理可以有效调控冬枣的生长,增加分枝数量,促进开花结果。
5. 合理修剪冬枣的合理修剪可以促进树枝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在春季进行适当的修剪,使冬枣树枝顺畅通风,光线充足,有利于开花坐果。
6. 人工授粉在冬枣的开花期间,可以采取人工授粉的方法,促进花粉的传播和果实的形成。
特别在气候不稳定或者病虫害较严重的情况下,人工授粉可以有效提高花期坐果率。
冬枣落花原因及提高花期坐果率技术措施冬枣落花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营养不良、温度过低或过高、湿度不适、虫害、病害等。
以下是提高花期坐果率的技术措施:1. 营养调控:充分施肥是提高花期坐果率的关键。
在11月末至次年2月上旬这一关键时期,可根据树体状况和土壤肥力情况适量施用腐熟有机肥、复合肥等。
适量施用磷钾肥可以促进花芽的分化和发育,并提高落花后的坐果率。
2. 温度调控:冬枣对温度敏感,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花期坐果率。
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避免严寒、寒害和低温冻害。
保温措施可以采用覆盖保温等方式,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提高花期坐果率。
3. 湿度调控:在冬季,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有利于冬枣的开花和坐果。
湿度过低会导致花芽发育不良和落花现象,湿度过高则容易引发病害。
在冬季保持适度的湿度,可采取水分调节措施,如适量浇水、覆盖保湿等。
4. 防治虫害和病害:虫害和病害对冬枣的花期坐果率有很大影响。
应注意防治冬季常见的虫害病害,如白蚁、蚧壳虱、褐蚀病等。
通过合理使用农药、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可以有效减少虫害和病害对冬枣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
5. 适度修剪:适度修剪可以改善冬枣的形态结构,促进树体健康生长,有利于坐果。
冬季修剪主要以疏枝、瘦果为主,剪除病虫害枝,保持较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6. 授粉促进:冬枣一般为异花授粉,需要昆虫等进行传粉。
在冬枣开花期间,注意保护或增加足够数量的传粉媒介,如蜜蜂、蝴蝶、飞蛾等。
可以在林果园周边设置蜂箱,或者采用其他方法吸引传粉媒介,促进有效授粉,提高花期坐果率。
以上措施可以综合应用,根据具体的栽培环境和树木生长特点进行调整,有利于提高冬枣的花期坐果率,保证丰收。
冬枣苗休眠期该怎么管理附提升坐果率妙招概述冬枣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休眠期是其生长周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正确管理冬枣苗的休眠期可以有效提升果树的坐果率。
本文将介绍冬枣苗休眠期的管理方法,并提供提升坐果率的妙招。
冬枣苗休眠期管理方法1. 创造适宜的环境在冬枣苗的休眠期,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来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
以下是几个关键点:•温度调控:冬季温度低,但过低的温度可能会导致苗木的冻害。
合理保持温度在0-5摄氏度之间,可利用保温罩或其他方法来调节温度。
•湿度控制:休眠期的冬枣苗对干燥环境较为敏感,应保持适宜的湿度。
可以通过增加水分蒸发的方法,如放置盆水或在周围喷水等来提高湿度。
•光照管理:休眠期的冬枣苗对光照要求不高,应避免暴露在强光下,以免引起发芽。
光照适中的环境可以通过遮荫网或布帘来调节。
2. 应用适当的施肥措施合理施肥可以为冬枣苗的休眠期提供所需的营养,增强苗木的生命力。
以下是几个施肥时的妙招:•选择合适的肥料:在休眠期使用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以提供苗木所需的养分。
避免使用过量或刺激性的化学肥料,以免对苗木造成伤害。
•分次施肥:将肥料分为几次施加,每次施肥的养分浓度逐渐增加。
这样可以避免苗木长期处于过度施肥或缺肥状态。
•确保充足的水分:施肥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这有助于肥料充分溶解并被苗木吸收利用。
3. 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休眠期的冬枣苗同样需要防治病虫害,以免影响坐果率。
以下是几个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定期巡查:定期观察苗木的外观,注意是否有叶片凋落、斑点、虫害等异常情况。
及时发现病虫害,便于采取相应措施。
•喷洒杀虫剂:若发现有害虫存在,可选择适宜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考虑到杀虫剂对环境的影响,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进行施用,并避免过量使用。
•清除病叶、枯枝:发现病叶或枯枝应及时清理,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避免病菌进一步传播。
提升冬枣苗坐果率的妙招1. 适时修剪合理修剪可以促进冬枣苗的生长,并改善坐果率。
冬枣落花原因及提高花期坐果率技术措施【摘要】冬枣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在花期坐果率上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在冬枣落花原因方面,主要包括天气因素、病虫害、营养不足等方面的影响。
为了提高冬枣的花期坐果率,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如及时除草、加强施肥、科学浇水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冬枣的花期坐果率,确保果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解决冬枣落花问题上,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和改善,以确保果树的正常生长和结果。
通过持续的管理和关注,冬枣的产量和质量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果农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冬枣、落花、花期、坐果率、技术措施、原因、解决问题1. 引言1.1 冬枣落花原因及提高花期坐果率技术措施冬枣是一种重要的果树,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落花问题,导致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冬枣落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长环境不稳定:冬枣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环境不稳定或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花芽发育不良而引起落花现象。
2. 营养不良:冬枣在花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支持花芽发育和开花结果,如果土壤中缺乏必要的养分,会导致植株吸收养分不足,进而影响花期结果。
3. 病虫害侵袭:冬枣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这些病虫害会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花期结果。
1. 合理施肥:在养分需求较大的花期,及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矿质肥,提供植株所需的养分,促进花芽的正常发育和开花结果。
2. 加强管理:定期清理园地,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除去病虫害,避免影响植株生长和花期结果。
3. 调节生长环境:在关键的花期,合理调控环境因素,保持稳定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有利于促进花期结果和提高坐果率。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冬枣落花问题,提高果园的产量和质量。
2. 正文2.1 冬枣落花原因一、环境因素:冬季天气寒冷、干燥,缺乏充足的光照和水分是造成冬枣落花的重要原因。
冬枣坐果率低的原因及坐果需要的条件
冬枣坐果率低的原因
枣树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低,一般只有1%左右。
冬枣单果重高,坐果率更低。
在年生长周期中,花芽分化、枝条生长、开花坐果、幼果发育几乎同时进行,物候期重叠,器官之间养分竞争激烈。
花芽在当年分化,当年形成,且花芽量多,开花量也大,营养消耗多,是造成坐果率低的首要原因。
冬枣坐果率与立地条件和果园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枣园的立地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坐果率就高一些。
若立地条件差,管理水平低,坐果率就低。
坐果率且花芽量多,开花量也大,营养消耗多,是造成坐果率低的首要原因。
冬枣坐果率与立地条件和果园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枣园的立地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坐果率就高一些。
若立地条件差,管理水平低,坐果率就低。
冬枣坐果率还与花期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花的授粉受精需要适宜的温湿度
(温度24~26℃,相对湿度75%~85%),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授粉
受精。
花期遇到不良天气环境(高温、干旱、多风、连阴雨)会降低坐果率。
冬枣坐果需要的条件
1、授粉受精,产生内源激素或人工喷施外源激素,刺激子房生长发育。
2、树体要有良好的营养状况。
营养是基础,树势生长中庸,叶片大而厚,叶色深绿,秋季不早落叶,贮藏养分充足。
3、良好的气候(适宜的温度、空气湿度、充足的光照)、土壤(水分和矿质营养元素)等条件。
提高结实率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土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改善树体营养状况。
在此基础上,加强生长期综合技术管理,给树体创造良好的授粉受精条件。
L i n y e g u o s h u冬枣属于鼠李科、枣属,是无刺枣树的晚熟优良品种,生育期一般在120d以上,广泛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冬枣一般在10月上旬或中旬成熟,甚至有部分品种在10月下旬才能成熟,由于冬枣的成熟期接近冬天,所以冬枣又被称为冻枣。
冬枣外形呈圆形,果皮平整光滑,形似苹果。
冬枣的果肉脆且多汁、甘甜,皮薄肉多,可食用率高达93.8%。
而且冬枣中富含丰富的糖类、维生素C、铁、铜、钾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环磷酸腺苷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通常情况下,冬枣一般在10-11月上市,由于这时的冬枣光照时间较为充足、水分适中并且具有浓烈的枣香味,因而更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一、冬枣高效栽培管理技术1、定植建园地块选择冬枣具有寿命长、耐干旱、耐洪涝、耐盐碱的特点,其对土壤生存环境没有较高的要求,只要是pH在5.5-5.8的土壤都可以生长。
冬枣树的根系是相对较浅的,比较喜欢阳光。
由此可知,冬枣地块选择应该尽量选择日照时间充足、地形较为开阔、土壤疏松、深厚且污染性较小的地块。
与此同时,在进行建园选择上要遵循交通便利、灌溉方便的原则,尽可能满足冬枣的发育需求,从而促进冬枣健康生长。
2、冬枣树的栽培要点冬枣树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栽培。
冬枣树的栽培应当选择密植的方式,以便于集约化管理,从而促使枣树早结果、结果率的提高,提升冬枣树种植的经济效益。
冬枣树的种植密度以55-111株/667m2为最佳,植株间的距离以2—3m为最佳。
在枣树种植之前,种植人员应当提前挖好一个宽60cm、深80cm的种植沟,并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在种植沟的两侧,还应当在种植沟底铺放约5cm左右厚度的杂草、麦秸。
按照每株果树0.5kg的标准施撒磷酸二氨和5000kg/667m2的标准施撒有机肥。
其次,将土杂肥与表土混合后,填入到种植沟内,最后浇水沉实土壤。
在选择冬枣树苗时,应当选择品种纯、苗高在100cm以上、基茎粗度在1cm左右、无病虫害且根系生产粗壮、发达的高质量树苗。
冬枣树几年结果怎么让冬枣二次坐果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冬枣树几年结果•冬枣二次坐果的重要性•促进冬枣二次坐果的方法•冬枣树的管理技巧•冬枣二次坐果的实践案例01冬枣树几年结果冬枣树的生长周期从种植到开始开花结果的阶段,一般需要1-3年。
幼树期初果期盛果期衰老期开始开花结果到大量结果的阶段,一般需要3-5年。
大量结果到衰老之前的阶段,一般需要10-20年。
盛果期后,冬枣树的生长逐渐衰退,一般需要5-10年。
适宜的气候条件,如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等,有利于冬枣树的生长和结果。
气候土壤管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有利于提高冬枣树的生产量和品质。
合理的修剪、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能够促进冬枣树的生长和结果。
03结果时间与环境因素0201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冬枣品种。
选择优良品种通过修剪去掉冗枝、弱枝,增加树冠的通风和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合理修剪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
科学施肥定期检查和治疗病虫害,防止病虫害对冬枣树的生长和结果造成影响。
病虫害防治促进冬枣树结果的方法02冬枣二次坐果的重要性增加果实产量通过促进冬枣二次坐果,可以显著提高冬枣的果实产量,增加果农的经济收益。
提高果实品质二次坐果往往能促进冬枣果实的生长发育,使果实更加饱满、口感更佳,提高果实的品质。
提高产量和品质通过促进冬枣二次坐果,可以延长冬枣的收获期,使果农能够分批采摘,避免集中采摘的压力。
延长收获时间二次坐果可以平衡市场上的冬枣供应量,缓解市场压力,避免价格波动过大。
平衡市场供应延长收获期提高果农收入通过促进冬枣二次坐果,可以提高果农的收入,增加果农的种植积极性。
增加就业机会二次坐果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进行采摘和管理,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增加经济效益03促进冬枣二次坐果的方法修剪方法去除老枝、弱枝、病枝,以及交叉重叠的枝条,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冬枣落花原因及提高花期坐果率技术措施冬枣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果树之一,是一种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的树种。
不过,在冬枣生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冬枣落花现象,这对于果树的成长和产量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冬枣落花的原因及提高花期坐果率技术措施,以帮助果农解决相关的问题。
一、冬枣落花的原因冬枣生长过程中落花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
1. 自然因素首先是天气因素,如气温过低、霜冻、强风、干旱等不利气候,这些条件下会造成冬枣的开花和授粉受到一定影响,导致落花。
其次是土壤因素,冬枣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如土壤过于湿润、缺乏养分等也会使果树落花。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树龄、施肥和修剪三个方面:首先是树龄,冬枣的年龄,特别是在5-8年龄之间比较易出现落花情况。
其次是施肥,冬枣需要定期进行施肥,但是过量施肥或不合理施肥会破坏土壤环境,导致植株营养失衡,出现落花现象。
最后是修剪,对于冬枣来说,修剪是非常重要的,而合理的修剪对于落花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冬枣落花现象的解决,我们需要从技术上综合开展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花期保护、病虫害防治、环境调控等方面。
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花期坐果率的关键。
应根据地力、土壤肥力、果树品种等综合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2. 加强修剪对于冬枣来说,修剪是非常重要的,而合理的修剪对于落花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及时剪除枯死枝、病虫虫害和受伤部位可以使植株生长健壮,另一方面,适当减少枝条数量,增加枝条的强度,有助于减少枝条或花序的折断,从而减少落花的现象。
3. 加强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也是提高花期坐果率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果树病虫害的发生不会直接影响到果实的成熟,但是会严重损害花朵,从而破坏果树的坐果率。
所以,在生长季节中要及时对冬枣进行病虫害防治。
4. 花期保护花期保护也是提高花期坐果率的关键。
应该避免在花期期间施用药剂,避免对花朵造成伤害。
冬枣落花原因及提高花期坐果率技术措施冬枣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果树,其果实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冬枣的种植过程中,其花期坐果率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产量不稳定。
要想提高冬枣的花期坐果率,必须对冬枣落花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调控,以保障冬枣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提高。
一、冬枣落花原因1.1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冬枣花期坐果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春季,气温波动大、风大、干旱等不良天气会导致花朵干枯,掉落,从而影响坐果率。
尤其是在花期中出现严重的霜冻天气,更容易导致花朵掉落,从而影响花期坐果率。
1.3 病虫害因素病虫害对冬枣的花期坐果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苹果树褐斑病、白粉病、蚜虫等对花朵的侵害会导致花朵干枯、掉落,从而影响花期坐果率。
1.4 栽培管理因素不合理的栽培管理也是导致冬枣花期坐果率低的原因之一。
施肥过多或过少、浇水不当、修剪不当等管理不当都会影响花期坐果率。
2.1 合理选择品种冬枣的种植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花期坐果率。
2.2 优化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上,要合理配置种植密度,优化光照和通风条件,适时开展落叶、修剪等措施,以保证冬枣的生长状况,从而提高花期坐果率。
2.3 加强管理在栽培管理上,要加强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控等工作,提高冬枣的养分供应和防病防虫能力,从而保障花期坐果率的提高。
2.4 科学施肥施肥方面,冬枣需要充分的养分来支撑其花朵的生长和发育,所以要根据冬枣的生长周期和需求量,科学施肥,合理调节氮、磷、钾等养分的比例,以提高花期坐果率。
2.5 控制病虫害病虫害防控方面,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选择绿色环保的农药,合理施药,定期清理传播病害的病源,确保树体健康,维持冬枣的正常生长,从根本上提高花期坐果率。
在花期管理上,要做好及时的人工授粉工作,提前布置好蜜蜂箱,以确保花粉的充分传播和受精,提高花期坐果率。
冬枣的花期坐果率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技术措施进行调控。
冬枣落花原因及提高花期坐果率技术措施冬枣是我国的一种特色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然而,有时候冬枣会出现落花现象,导致果实产量和品质降低,给果农带来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落花的原因和提高花期坐果率的技术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冬枣落花原因1.低温刺激:冬枣喜寒耐冷,但长期低温还是会严重影响其花芽的分化和发育,使得花芽变得脆弱容易脱落。
2.水分不足:冬枣繁忙的生殖生长期需要大量水分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如果缺乏水分会导致冬枣生长缓慢,花芽生长不良,从而引起花落现象。
3.施肥不当:施肥过多或者不当,容易导致盐分积累和土壤酸碱度异常,影响冬枣花芽的正常生长发育。
4.病虫害:病虫害会对冬枣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从而导致花落现象。
1.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对提高花期坐果率至关重要,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冬枣的生长特点施用适量、合理的肥料。
早春冬枣进入萌芽生长期,应施用无机化合肥和有机肥,并密封涂膜,在春季健壮生长的时候,应加大有机肥的密度,有机、无机和微量元素肥都应用古文字的比例或自行配制。
2.维持水分平衡:冬枣缺水情况下长势不良,容易衰老枯萎,影响花芽的正常发育,从而引起花落现象。
因此,水分的管理非常重要,应合理浇水,保证土壤湿润。
3.病虫害防治:在冬枣的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对其进行病虫害防治,并定期对果园进行清理过多落叶和杂草,保持果园的通风通气。
4.加强管理:通过冬枣的修剪和疏花来提高花期坐果率。
在春季要对冬枣进行修剪,删去长势极短,芽小花少,萎黄和受病害的树枝,清除冬枣树体内部与周围的枝叶,以及疏剪枝条,调整冬枣的枝型,使其内部通风通透。
结论冬枣落花会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从而给果农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要针对其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提高花期坐果率技术措施,以达到协调、平衡、稳定的生产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