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砼桥梁桥面抛丸处理工法
- 格式:pdf
- 大小:352.84 KB
- 文档页数:9
水泥混凝土桥面喷砂抛丸及纤维增强防水粘结层施工工法1、前言随着交通量和重型车辆的增加, 桥面铺装因粘结和防水问题引起的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日益严重。
目前,铺装前桥面板常用处理方式存在油污、浮浆层清除不能彻底,表面清洁度和粗糙度无法达到施工要求,微裂缝不能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等问题,对桥面铺装层的耐久性都会存在质量隐患,已成为影响桥梁整体质量、外观、使用功能的发挥和诱发交通事故的一大因素。
因此,桥面混凝土面板的处理和铺装粘结层防水效果对桥面的铺装层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混凝土桥面喷砂抛丸和柔性铺装结构设置完整的粘结防水系统,可提高桥面铺装层的质量和耐久性。
喷砂抛丸可使桥面板表面形成均匀粗糙的表面,提高防水层和混凝土基层的粘结强度,能高效、安全、环保、可靠地实现混凝土桥面处理技术,也能够充分暴露混凝土的裂纹等病害,通过采用纤维增强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可以解决因层间粘结不良引起的桥面铺装层早期损坏问题和因桥面渗水而引起的局部损坏问题以及桥梁的结构破坏等问题。
通过荆东路桥面、鄂东桥引桥桥面混凝土采用抛丸和纤维增强型防水层的施工实践,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优化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工法。
2、工法特点2.1 喷砂抛丸工艺是一种全新的构造物表面清理打毛的方法,其可将构造物表层清除干净、粗糙均匀,而不破坏原有构造的独特特性。
主要工艺特点:2.1.1抛丸处理后的表面粗糙均匀,不会破坏原基面结构和平整度。
2.1.2可实现100%“创面”清理,完全去除浮浆、油污和起砂等,消除局部凸起面。
2.1.3可使混凝土露骨,但同时不会造成骨料的松动和微裂纹,不会造成骨碴。
2.1.4能够提前暴露混凝土缺陷,对桥面混凝土存在的收缩裂纹等缺陷,可以及时采取修补措施。
2.1.5一次性施工,可将废渣自动回收,不需要清理,没有环境污染。
2.1.6同时达到宏观纹理和微观纹理要求,可适合各种防水涂装、铺装工艺。
2.2纤维增强型防水粘结层具有以下比较突出的优点:2.2.1纤维增加型防水粘结层可提高桥面层的表面附着力,并具有强渗透力,渗透效果好。
桥面防水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依据1.《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39-20102.《道桥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 PB3.《桥面防水设计图纸》二、桥面防水层设置要求桥面防水施工面积约7.4万㎡,防水等级:1级,质量目标:优良,该项工程桥面防水层设置于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之间,所以该桥面防水层不但要满足优越的防水性能,还必须保证与水泥混凝土及沥青混凝土有良好的粘结力、相融性、抗剪切力能力,以保证在行车中不会发生拥苞等现象;防水层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硌破能力,以免在后续施工中对防水层造成破坏;另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和低温性能,具有较好的延伸性能,以满足桥梁强烈动荷载及温差的作用。
综上所述,PB-Ⅰ纤维增强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层可满足以上要求。
据国内现有规程、标准、及图纸要求,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四、施 工图2 施工工艺流程图4.2、基层要求4.2.1、基层表面应压实平整,必须充分养护,达到养护期,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浮浆现象,应符合设计要求。
4.2.2、桥面抛丸处理的粗糙度根据抛丸试验数据、甲方要求进行商定理论数据。
桥面抛丸粗糙度与桥面混凝土质量及抛丸机工作数据都有关系,大面积施工前须商定具体数据。
4.2.3、面层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和灰尘,以免影响粘结力。
4.2.4、防撞墙拆模后,应彻底清除防撞墙和混凝土桥面交接部位的模,钢筋铁丝等杂物。
4.2.5、桥面含水率不应大于10%,桥面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时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4.2.6、桥面伸缩缝必须填平,符合桥面防水层施工要求。
4.3、施工设备4.3.1 、2-20DT型抛丸喷砂机根据CJJ139-2010《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5.1.5及询价函的规定,利用抛丸喷砂机进行喷砂处理,该设备是一款环保、高效的桥面混凝土表面处理设备,该设备为目前中国国内施工最广泛,存量最多的机器,设备产地:美国。
该设备通过高速运转的抛头将直径在0.5-2.0mm的钢丸加速后抛打到桥面上,清理桥面的浮浆浮着物,使桥面达到较好的粗糙度,增强了桥面防水粘结层的粘结力,是目前国内最为理想的桥面处理设备。
水泥混凝土桥面喷砂抛丸及纤维增强防水粘结层施工工法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田槐湘成岗1、前言目前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高。
在步入世界桥梁大国之列的同时,与之不相称的是,我国桥面铺装往往都未能达到使用年限,就已经提前破坏。
这一直是公路桥梁设计与建设者的心头之痛。
究其原因,主要是桥梁易受雨水的侵蚀。
雨水对桥梁的腐蚀作用表现为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雨水逐渐渗透穿过沥青面层达到混凝土梁体表面,引发混凝土内碱环境的破坏、钙质的流失,造成沥青面层与梁体脱层破坏;久而久之,混凝土溶蚀、钢筋生锈、强度降低,最终导致桥梁的使用寿命的降低。
造成上述病害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在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之前对桥面的浮浆层和附着物没有进行彻底的处理和足够的粗糙度,来确保防水粘结层和桥面砼的粘结强度。
尤其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时,有时需要在桥面撒盐用来融雪,含盐的雪水和冻融对混凝土表面的破坏作用尤甚,会加剧钢筋的腐蚀速度,这种情况下桥面防水粘结层的作用尤为重要。
怎样在不大幅增加造价的前提下,能够快速、简便地达到目的,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设者想出了不少方法,如人工凿毛、机械凿毛、拉毛、机械铣刨等,这些技术还存在一些缺陷,还不能完全满足防水粘结层的施工要求。
混凝土桥面喷砂抛丸和柔性铺装结构设置完整的防水粘结系统,可提高桥面铺装层的质量和耐久性。
喷砂抛丸可使桥面板表面形成均匀粗糙的表面,提高防水层和混凝土基层的粘结强度,能高效、安全、环保、可靠地实现混凝土桥面处理技术,也能够充分暴露混凝土的裂纹等病害,通过采用增加SBS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和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的施工技术,可以解决因层间粘结不良引起的桥面铺装层早期损坏问题和因桥面渗水而引起的局部损坏问题以及桥梁的结构破坏等问题。
通过常吉高速公路桥面、炎汝高速公路桥面混凝土采用抛丸与增加SBS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和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的施工实践,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优化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工法。
桥面抛丸处理施工技术摘要:本文针对桥梁病害,对抛丸法处理基层表面进行阐述,经抛丸处理后的桥面结构层间粘结力大幅提高,同时该法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技术。
关键词:桥梁;病害;基层表面;抛丸;施工一、前言随着国家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桥梁数量不断增加,通过几十年的通车检验,发现了诸多的桥梁通病,如桥面沥青混凝土层发生推移拥包等病害。
桥面沥青混凝土层发生推移拥包究其原因是沥青混凝土层直接承受车辆荷载作用,当车辆在制动或是加速时产生的巨大推力传递至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之间,形成了剪应力,当剪应力大于层间抗剪力时,层间就形成滑动面,沥青混凝土层就会产生推移拥包,形成桥面病害。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78%的桥面病害与层间粘结不良有关。
由此可见,桥面层间粘结对桥面病害控制的重要性。
影响层间粘结的原因有很多,最为直接的是层间接触面的凿毛,凿毛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层间粘结力。
桥面混凝土铺装基层因存在浮浆,浮浆层是结构薄弱层,对层间粘结力产生主要的负面影响,处理层间粘结病害主要就是对该浮浆层的处理。
对于浮浆层的处理,传统的人工凿毛工效低,且效果不好,有时力量过大甚至会伤及铺装层结构;铣刨工艺则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松动破坏并形成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沟槽,会不利于清扫及滞留水分;人工拉毛则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个薄弱层。
国内外现代桥梁建设技术发展已经上百年,针对各种病害,已有不同的技术措施。
对于层间粘结影响桥面病害的问题,现有的较好的解决方法是采用抛丸处理混凝土基层表面,在粘结面形成一个新鲜、粗糙、强度高的接触面,从而大大地提高层间粘结力。
桥面抛丸处理技术原理为通过抛丸机高速(约为70m/s)喷射丸料(钢丸或钢砂),高速运动的钢珠弹丸撞击在基层表面产生强大的瞬时冲击力,从而实现对桥面的凿毛处理。
丸料通过配套的吸尘器的气流清洗作用,将丸料和清理下来的杂质分别回收,并且使丸料可以再次利用。
机器配有除尘器,提供内部负压以及分离气流,并做到无尘、无污染施工。
抗折混凝土桥面铺装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共有五座桥梁构造,分别为:马池口分别式立交桥、京密引水渠桥、百泉庄立交 A 匝道桥、百泉庄立交主线桥和百泉庄通道桥。
五座桥的桥面宽度从 34.5m~40.5m 不等,抗折砼铺装构造层〔含聚丙烯纤维 0.9kg/m3〕厚度均为 10cm。
桥面铺装总面积为 33199m2,共用钢筋焊网数量为 551844kg。
五座桥面层均承受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此次施工做到面层下的构造层:即抗折砼桥面铺装,需要承受抗渗、抗冻、抗氯离子措施,具体指标为:1.抗冻指标≥F200;抗氯离子侵蚀承受添加阻锈剂措施;抗渗等级≥W6。
2.桥面铺装砼 28 天抗折强度不小于 4.5MPa,抗压强度等级不小于C40,要求砼到场坍落度小于 8cm。
每桥施工中对于工、料、机的安排状况如下:钢筋工 10 人,混凝土工40 人,振捣工 25 人,壮工10 人,料斗3 个,吊车 2 台,运输车 10 个,马凳 80 个,抹子 40 把。
二、施工方案施工工序为:清理桥面板→绑扎钢筋焊网→安装行夯轨道→安装模板→浇筑铺装砼→养生→桥面抛丸处理→防水层施工→验收1.清理桥面板及放样桥梁湿接头和悬臂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即可进展抗折砼桥面铺装的施工。
首先在安装桥面铺装钢筋焊网前,对于已安装完毕的T 梁检查每片的顶面是否拉毛到位,假设外表粗糙程度不够,马上进展人工造毛。
对桥面板进展清理,将浮浆凿除干净,保证桥面粗糙,并用吹风机将桥面板浮土吹净,必要时用水进展冲洗,以保证浇筑后的砼与梁体整体全都性,有很好的粘结力。
同时由测量员对桥面板顶面高程进展复测,与桥面铺装高程进展比较,在保证铺装层厚度的根底上微调高程。
高程确定后,测量人员依据桥梁中线对每块钢筋焊网的安装位置进展弹线放样,指导焊网安装人员施工。
2.绑扎安装钢筋焊网及行夯轨道把握抗折砼桥面铺装钢筋网片承受单层10×10ф10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并依据设计要求,在有伸缩缝处的梁端顺桥向 50cm 全宽范围承受同种规格的钢筋焊网进展横向加强。
基面抛丸清理施工技术方案【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基层抛丸清理施工技术方案混凝土桥面先进行抛丸清理,清理施工采用国际先进的自动行走式地面抛丸清理设备,并且辅助人工清扫的作业方式。
1、砼表面预处理(1)抛丸施工前检查砼表面外观,应确保桥面无露筋、暴牙等现象,若与之不符,则先应通过机械打磨予以清除,有较大坑洼处采用特制环氧砂浆先修补填平,以确保基面的整体平整度,保证抛丸设备的行走畅通性。
(2)抛丸前砼表面沾污的油脂必须清除干净(推荐用清洗剂进行清洗)。
(3)抛丸过程中和施工后,砼表面必须避免油脂重新沾污。
2、抛丸清理施工(1)环境条件:环境温度应高于大气露点3℃;相对湿度应小于或等于85%,遇下雨、结露等气候时,严禁进行桥面抛丸作业。
(2)磨料:抛丸所用磨料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铸钢丸,粒度宜为0。
7~1.0mm,磨料必须保持干燥、清洁,不得使用被油脂等污染了的磨料.(3)抛丸机行走速度要调节适当,以保证在条件允许的工期内达到粗糙度和清洁度要求。
(4)启动抛丸设备,利用高速旋转的抛头将钢丸高速地抛向砼表面,借助于砂丸的冲击作用将其表面的浮浆打掉。
通过PLC控制调整参数,调配行走速度和进砂量,使得抛丸机匀速前进,清理出连续均匀的喷砂面.(5)运转基理:磨料循环路径:料斗存储磨料→进入磨料控制阀→进入分丸轮→抛头高速抛射→砼表面被清理→磨料反弹到回砂室→磨料被抽吸回料斗,这样就实现了磨料的自动回收循环再利用.粉尘运动路径:砼表面产生的粉尘(破碎的浮浆层以及部分磨料的破碎产物)→随磨料→起被抽吸回料斗→经尘砂分离器分离出粉尘→经吸尘管进入除尘器→过滤掉粉尘后的干净空气被排放到大气中。
(7)清理完毕后,先进行人工清扫,再利用水车将桥面冲洗干净,并用吹风机吹走积水和积累的废料。
(8)抛丸处理后的表面应注意保护,避免二次污染。
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应对检验合格的砼表面进行吹灰.基面抛丸清理的施工技术要求:1、基层必须干净.交验后基面应无油污、无灰尘、无暴牙、无杂物.2、基层必须平整。
抛丸工艺处理混凝土桥面在高等级公路上的应用近年来一些高速公路刚建成不久,不少桥面铺装就出现了病害,桥面平整度差和沥青面层剥落日益突出,对车辆的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并造成了后期养护费用的成信增加。
经调查研究发现,桥面沥青铺装层病害的出现绝大部分是由粘结层的损坏而引起的,而大多数时候,层间粘结破坏首先是由水泥铺装层表面浮浆层引起的。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桥面防水混凝土表面浮浆层没有清理或清理不干净,在行车振动、冲击水侵蚀及沥青混凝土中坚硬粗集料作用下易出现碎裂,导致沥青铺装层的破坏。
为了保证层问粘结的连续性,传统上一般采取混凝土铺装层拉毛、铣刨或凿毛的办法。
近期,在高等级公路大中型桥梁处理水泥混凝土桥面时越来越多的采用了抛丸工艺。
与传统工艺相比,抛丸是一种全新的表面清理打毛的方法,具有清理表面干净均匀、粗糙且不破坏原有路面构造的独特的工艺特点。
一、抛丸工艺的发展历史抛丸处理是一种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应用的表面处理方法。
世界上第一台抛丸设备诞生于100年前,开始是在各种金属或非金属表面去除杂质、氧化皮,增加粗糙度等方面得到应用。
随着世界上第一台水平移动式抛丸设备在美国佰莱泰克(BLASTRAC)诞生,其应用领域迅速扩展到混凝土表面涂装处理和船舶甲板金属表面处理等方面。
随着佰莱泰克抛丸处理设备的不断改进和技术成熟,抛丸处理工艺和设备已经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公路养护、桥梁施工和机场维护等领域。
在我国,抛丸处理工艺在钢桥面施工中已经被广泛使用,在一些混凝土路面抗滑性恢复保养作业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作为一种全新的工艺在混凝土桥梁防水底层处理和其他公路抗滑性能恢复,以及其他在欧美国家已经得到应用的领域,我们还是刚刚开始。
二、现行规范对水泥混凝土铺装层表面处理的要求为保证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表面质量,《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对水泥混凝土桥面的沥青铺装层作出如下要求:铺装沥青层的下卧层必须符合平整、粗糙、整洁的要求,桥面纵横坡符合要求:水泥混凝土桥面板表面应作铣刨拉毛处理,清除表面浮浆,除去过高的突出部位。
公路工程桥面抛丸处理施工方案一、桥面抛丸原理桥面抛丸技术处理能够将桥面水泥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杂质清理和清除干净,同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了打毛的处理,使其表面形成均匀粗糙的表面,以提高混凝土和沥青面层之间的黏结强度。
桥面抛丸是靠叶轮高速旋转,将在叶轮中心的磨料,经过导流及分丸轮预加速,送入叶片区再将磨料高速抛出,速度可超过100m/s。
也就是通过机械的方法把丸料以很高的速度和一定的角度抛射到桥梁混凝土铺装层表面,让丸料冲击其表面,以达到被抛射的表面粗化并去除残留物的效果。
桥面抛丸机配有除尘器,可做到无尘无污染施工。
灰尘通过连接管进入除尘器后,通过滤芯的分离,停留在储灰斗中和滤芯的表面,自动反吹除尘器通过压缩机提供的反吹空气自动间隔清理每一个滤芯,最后在机器内部通过配套吸尘器的气流清洗,将丸料和清理下来的杂质分别回收。
二、施工准备1、桥面混凝土铺装层质量应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
2、桥面(包括防护墙根部)应平整、清洁、干燥,不得有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碴、浮土、脱模剂和油污;表面强度达到规定要求。
3、足够的工人、设备容器等工具。
三、抛丸处理施工工艺1、桥梁混凝土铺装层处理采用抛丸工艺,即利用抛丸机,抛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
使用抛丸处理的表面粗糙均匀;不会破坏原混凝土结构和平整度,并且可以完全去除浮浆和起砂,100%“创面”、露骨;但同时不会造成骨料的松动和微裂纹,为增强混凝土与沥青面层提供更好的粘结。
执丸工艺流程见图1。
图1执丸施工工艺流程图2、桥面抛丸处理设备采用具备同步清除浮浆及吸尘功能的设备、带有驱动行走系统的自循环回收的抛丸设备来进行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处理。
抛丸机速度选用2~3档,行走速度5~10m/min。
3、大面积抛丸展开之前先进行抛丸工艺试验,确定最佳丸料规格、丸料流量即最佳电机负载、抛丸设备行走速度等关键工艺参数。
抛丸工艺参数确定后,按照图2顺序进行大面积抛丸处理,处理完成后注意保洁工作,防止二次污染。
水泥混凝土桥面抛丸及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桥面沥青铺装早期推移、拥包甚至剥落病害等耐久性问题,越来越多的引起中外公路桥梁界对传统桥面层间处理工艺的反思。
通过混凝土表面抛丸工艺,可以有效除去表面浮浆、起砂层。
在表面形成大面平整、微观浅表粗糙非均匀的“橘皮”状构造,提高桥面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
同时,抛丸工艺能暴露混凝土表面的毛细孔和裂纹,便于提前采取不就措施,利于封闭剂或粘结剂渗入混凝土,提高防水层的粘结强度和抗剪切力。
关键词:桥面抛丸;必要性;工艺特点;抛丸施工1 抛丸的定义抛丸(Shot Blasting)是指通过机械方法用弹丸高速抛射冲击工作表面的一种非接触式表面处理工艺,抛丸清理的工作原理是将弹丸的动能转化为对工作表面的冲击力,实现对工作表面的处理。
2 桥面抛丸的由来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桥面沥青铺装早期推移、拥包甚至剥落病害等耐久性问题,越来越多的引起中外公路桥梁界对传统桥面层间处理工艺的反思。
中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规定,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下卧层必须符合平整、粗糙、整洁的要求。
水泥混凝土桥面板表面应作铣刨凿毛处理,清除浮浆,除去过高的突出部分。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规定:特大桥,重要大桥桥面宜进行表面喷砂处理(抛丸与喷砂属同类表面处理工艺)。
在这一背景下,抛丸技术从金属、非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引进到公路混凝土桥面处理,这是混凝土桥面处理技术的一大创新。
传统的人工凿毛、拉毛及机械刻槽工艺效率低,而且无法彻底清除浮浆。
铣刨工艺虽能解决浮浆问题,但铣刨后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松动破坏,并形成一道道深浅各异的沟槽,不利于表面清扫,导致桥面滞留水分。
施工拉毛效率虽高,但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个薄弱层。
通过混凝土表面抛丸工艺,可以有效除去表面浮浆、起砂层。
在表面形成大面平整、微观浅表粗糙非均匀的“橘皮”状构造,提高桥面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
砼桥面铺装抛丸施工工法朱木锋1郝瑞军2(1.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试验检测中心; 2.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1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一种新型优质、高效的桥面处理工艺—真空抛丸施工工艺应用而生。
抛丸处理是一种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应用的表面处理方法。
世界上第一台抛丸设备诞生于100年前,开始是在各种金属或非金属表面去除杂质、氧化皮,增加粗糙度等方面得到应用。
经过百年的发展,抛丸工艺以及设备已经相当的成熟,其应用已经涉及不同行业。
抛丸处理能够一次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杂质清理和清除干净。
最重要的是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了打毛处理,使其表面形成均匀粗糙的表面,大大提高了防水层和混凝土基层的黏结强度,而且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暴露混凝土的裂纹等病害,以便提前采取补救措施。
2 工法特点抛丸处理施工工艺与传统清刷处理施工工艺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⑴彻底清除油污:经表面清理后的桥面铺装层上的油污虽被清除,但渗入浮浆层的油污却不能完全清除,经过抛丸处理清除浮浆层,彻底地清除了可能存在的油污。
⑵彻底清除浮浆层:通过抛丸处理,能彻底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层,骨料暴露85%。
⑶表面粗糙度均匀且满足质量要求:通过抛丸处理,可使表面粗糙度达到一个理想状态。
⑷显著提高粘接剂的结合力⑸易于发现桥面混凝土在浇注及硬化过程中存在的收缩裂纹等缺陷,以便及时采取修补措施,避免隐患扩大。
⑹施工效率高:经现场施工验证,抛丸处理的效率是“人工凿毛法”的数十倍。
同时无环境污染,有利于施工者的身体健康。
⑺为防水层施工提供便利:采用人工凿毛法后的防水层施工施工,其凿毛处的界面结合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抛丸后能提供均匀的界面,为防水层施工提供了便利。
3 使用范围抛丸处理施工工艺使用范围较广,如船厂、钢板厂、砼构件预制厂、机械加工场等,现就列出土建工程使用范围:⑴新建水泥砼桥面除浆打毛;⑵隧道路面除浆防滑处理;⑶公路收费站地下停车场防滑处理;⑷路面罩面前处理;⑸沥青路面提高抗滑系数处理;⑹路面标线清除处理;⑺水泥稳定碎石凿毛(铺沥青路面之前);⑻机场跑道除胶;⑼机场标志标线清除;⑽机场去污及再建表面处理;4 工艺原理抛丸是指通过机械的方法把丸料(钢丸或砂粒)以很高的速度和一定的角度抛射到工作表面上,让丸料冲击工作表面,然后在机器内部通过配套的吸尘器的气流清洗,将丸料和清理下来的杂质分别回收,并且使丸料可以再次利用的技术。
《桥面抛丸施工要点及流程》一、机械准备:抛丸机、线刨机、大型磨光机二、前期准备:桥面清扫(人工及洒水车)、钢筋头的处理(氧气切割、切入混凝土以下的深度)、表面凸起不平整位置的处理(线刨机、磨光机先前处理)三、抛丸机施工:1、目估浮浆厚度;2、根据浮浆厚度确定钢珠的投放数量及喷射强;3、一般清除表层浮浆、深入混凝土3mm为最佳(能够充分的反映出桥面粗、细集料)。
四、钢珠的回收及桥面鼓风机吹尘,清洗。
(主要是制定出相应推荐性的标准)《水稳震动成型施工艺细节控制》一、施工放样控制水稳施工放样主要集中在中心偏位及高程。
其中高程控制由为重要,它决定了水稳的摊铺厚度。
摊铺采用走钢丝形式,所以标高点应设在摊铺宽度边线外30cm处,同钢纤位置重和,便于提高高程精确度。
弯道及超高过渡段的应加密控制,具体加密数据应根据半径大小决定。
二、拌合控制1、加大集料筛分,严格控制集料掺配精度。
2、选用的水泥一定要是缓凝水泥。
3、含水量的验测频率增加。
拌合站出厂混合料应大于最佳含水量,以弥补运输及摊铺过程中水份蒸发。
具体的增加的含水量根据运距及碾压时间的长短来定,但用水量不少于最佳含水量+0.5%。
三、摊铺及碾压控制(无立模施工)1、(两台摊铺机平行摊铺情况下)机械:两台摊铺机、一台胶轮压路机(大于26T)、一台双钢轮压路机(大于13T)、两台振动压路机(20T)、两台水车2、人员:一台摊铺机配备一名驾驶员、2名高度控制人员、2名整平补料人员、2名拍过人员。
3、施工前应对路基顶面撒水,防止底部水稳水份被路基吸收,从儿产生松散现象。
4、两台摊铺机平行摊铺应由外边线那台摊铺机先行摊铺,顺后内侧摊铺机跟随摊铺。
第一台摊铺机行走时,高程控制以走钢丝的形式。
后面的那台摊铺机高程控制外侧走钢丝,内侧走在已摊铺的水稳上。
5、机械高程人员应时时对摊铺高度用水平尺对照钢丝线,比较是否有偏差。
如有偏差,调整摊铺控制器。
并要对中间部位的平整度检测,如不平整,由2名整平补料人员在碾压前对此处进行补料。
某桥面防水层(真空抛丸)施工方案根据指挥部的要求,我部联合XX大学交通学院对于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几种桥面清理及桥面防水层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基本的操作方法以及特点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列举了相关方法的报价,下面对各种方法分别进行阐述,列表汇总见附表。
一、桥面清理的方法:1、清刷法清刷法为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桥面清理方法,一般可采用电动清刷机,采用电动抛光机原理,钢丝刷以极高的线速度可实现对路面的清刷抛光,其中立置钢丝刷水平旋转可实现对细微缝隙、纹路的清刷。
如认真施工,可实现对桥面的彻底清除,可去除部分浮浆,对桥面进行抛光、清刷处理,去除旧的表层以提高粘结力。
该方法设备简单,施工简便,但往往因设备、人员的因素,对于桥面的浮浆不能清理干净。
一般施工单位对于桥面清理不单独报价,往往和桥面防水施工合在一起报一个总价,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桥面清刷法实际报价约在1-3元/m2左右。
2、抛丸法抛丸处理是一种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应用的表面处理方法。
世界上第一台抛丸设备诞生于100年前,开始是在各种金属或非金属表面去除杂质、氧化皮,增加粗糙度等方面得到应用。
经过百年的发展,抛丸工艺以及设备已经相当的成熟,其应用已经涉及不同行业。
抛丸是指通过机械的方法把丸料(钢丸或砂粒) 以很高的速度和一定的角度抛射到工作表面上,让丸料冲击工作表面,然后在机器内部通过配套的吸尘器的气流清洗,将丸料和清理下来的杂质分别回收,并且使丸料可以再次利用的技术。
抛丸机配有除尘器,可做到无尘、无污染施工,既提高效率,又保护环境。
下面主要介绍砼桥面抛丸处理的优点和施工方案。
二、砼桥面抛丸施工以及水泥基处理砼桥面裂纹方案:目前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快速发展,桥梁结构不断创新,大跨桥梁已很普遍,随着交通量和重型车辆的增加,桥面防水层施工问题普遍。
这不仅妨碍了正常交通,影响了桥面的美观,更易造成交通事故,也给维修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某机场专用高速公路特大桥全长6 911.4 ITI,面积272 km2。
为了增强橡胶沥青碎石封层与桥面的黏结力,清理桥面浮浆,对桥面采用抛丸处理方法。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介绍抛丸法处理桥面水泥浮浆的施工工艺。
1桥面抛丸处理的必要性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出现脱落、坑槽、推移是桥面铺装主要的早期破坏形式。
产生此类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桥面沥青混凝土与桥面水泥混凝土板之间的层间黏结性和层间抗剪切性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1)桥面水泥混凝土板存在强度较低、并被污染的浮浆层。
在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施工中,由于振捣提浆以及抹面收浆、拉毛等工艺,会在水泥混凝土表面形成厚薄不均的富集细集料的水泥砂浆浮浆层或浆条,其通常强度较低。
并且受桥梁所处野外环境的影响,在水泥混凝土水化反应养生期间,大量散落的灰尘,会对水泥混凝土表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影响铺装层的层间结合。
薄弱的浮浆层,将直接影响到桥面水泥混凝土板与后续桥面防水层或者改性乳化沥青黏结层的黏结力,污染的表面更是会阻隔层间的黏结,进而影响到整体的黏结效果。
(2)桥面水泥混凝土板粗糙度的影响。
层间接触面的粗糙度对层间的抗滑动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
较大的构造深度构成的粗糙度有益于增强层间的抗剪切性能,是影响桥面铺装层路用性能的关键因素。
目前,针对公路桥梁桥面复合式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的构造深度,国内技术规范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造成对桥面水泥混凝土表面的拉毛处理各不相同。
粗糙度较浅的桥面水泥混凝土板对层间抗滑动稳定性是不利的。
根据摩尔一库仑剪切强度理论f=C-katan驴,通过增加层间黏结强度提高C值,是加强层间的抗剪切能力,保证桥面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之间稳定性的技术关键。
通过对桥面水泥混凝土板浮浆层的清除以及适当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妒值,也是达到此目的必要的技术措施。
在我国,抛丸工艺在钢桥施工中早已被广泛使用。
由于抛丸工艺具有能够一次性将水泥混凝土表面浮浆层、杂质清除干净以及同时可以对水泥混凝土表面进行打毛,形成均匀粗糙的表面,大大提高桥面防水层或黏结层与水泥混凝土基面的黏结力等特点,抛丸工艺越来越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开始在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处理中得以应用。
公路施工抛丸处理技术探讨1.引言如果没有将混凝土铺装层的表面残留物质完全处理干净,其表面没有一定的粗糙度,那么就会导致防水层和混凝土铺装层的粘结强度不牢,因此可能会出现防水层和混凝土铺装层之间因粘结不牢而产生推移的现象,且由于裂纹的产生,也会出现由于渗水造成的混凝土疏松、脱落和钢筋锈蚀等病害。
抛丸处理技术把磨料以很高的线速度射向被处理的混凝土表面,产生打击和磨削作用,除去其表面的浮浆和残留物质,使其表面具有均匀的粗糙度,大大提高防水层和混凝土铺装层的粘结强度;而且通过清理,能将混凝土表面的裂纹充分暴露出来,容易被检察人员发现,有效避免了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2.抛丸机结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2.1抛丸机结构抛丸机按其行走形式可分为三种:手推式、车载式和自行式。
手推自动行走移动式抛丸机(图1)是目前最常见的混凝土基面抛丸处理设备,其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抛丸室、抛丸器、弹丸循环分离系统、除尘系统、电控系统。
2.2抛丸机工作原理抛丸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指通过机械的方法把丸料(钢丸或砂粒)以很高的速度和一定的角度抛射到需要处理的基面上,让丸料对其表面进行抛打冲击,形成锤击效应,使基面形成深浅不等的小浅坑,造成粗糙表面,从而使混凝土基面和防水层能紧密结合。
同时在抛丸机内部配有除尘设备,以便于将丸料和残留物质、杂质分别回到机器自身的分离系统,这样不仅可使表面清洁,而且可将丸料循环再利用[1]。
2.3抛丸机工艺流程3.抛丸处理技术优势及常见问题3.1抛丸技术与凿毛(铣刨)工艺的比较因铣刨机的铣刨转子非常沉重,其刀头密度又比较小,所以在铣刨切屑时,接触工作面的点数少,其转子的冲击力就非常大,铣刨机铣掉的不仅是浮浆和部分骨料,而且还会出现路面产生微裂纹、骨料松动以及刨面百分比低,处理后的平面不均匀、浮浆难以全面清理等问题,以及存在劳动条件差、强度大、功效低、进度慢和混凝土损失大的缺点,且施工中易造成环境污染(见图3)。
公路工程砼桥梁桥面抛丸处理工法
工法内容材料
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九年四月
目录
1. 前言 (2)
2. 工法特点 (2)
3. 适用范围 (2)
4. 工艺原理 (2)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
5.1 工艺流程 (3)
5.2 操作要点 (4)
6. 材料与设备 (5)
6.1 工程材料 (5)
6.2 主要设备 (5)
7. 质量控制 (5)
7.1质量要求 (5)
7.2质量控制措施 (5)
8. 安全措施 (6)
9. 环保措施 (6)
10. 效益分析 (6)
11. 应用实例 (7)
公路工程砼桥梁桥面抛丸处理工法
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单光炎卢先荣范厚彬郑克如张晓斌
1. 前言
为提高混凝土桥面使用寿命,减少维护保养费用,往往在黏结层上设置防水层,以此控制混凝土桥梁渗水,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但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防水层与桥面黏结强度往往不足,而产生推移,导致渗水造成防水层上方的沥青混凝土疏松、脱落等病害。
产生这类病害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混凝土面层处理工艺所导致,没有完全去除表面残留物质,露骨率、表面粗糙度、平整度、干燥程度等指标达不到要求,从而降低了防水层和桥面间的黏结强度。
桥面抛丸处理工艺技术,能够克服传统处理方法的上述缺陷。
它通过我公司所承建的几个具体工程项目成功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编制成本工法。
该工法核心关键技术经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组织的专家组审核、评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批准为公路工程工法。
2. 工法特点
2.0.1本工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去除表面浮浆和起砂层,提高混凝土面层的露骨率和粗糙度,增加界面抗剪效果,提前暴露混凝土缺陷,完全打开混凝土表面的毛细孔,使封闭剂或黏结剂完全渗入混凝土。
2.0.2本工法施工质量好,对混凝土面层无破坏性影响,不会造成密实骨料的松动。
2.0.3高效、环保,丸料可循环使用。
与传统工艺相比,本工法无粉尘污染,施工人员的健康有保障。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桥面防水层施工前混凝土面层处理,也适用于沥青路面养护和水泥路面防滑处理。
4. 工艺原理
通过抛丸轮产生的离心力将钢丸料以很高速度和一定角度抛射到工作表面上,让钢丸以巨
大冲击能量高速打击工作表面,以此来处理工作表面上杂质、附着物以及其他需要清理物质。
钢丸和灰尘、杂质一起经过反弹室至储料斗上方的分离装置后,钢丸与灰尘分离,钢丸进入储料斗继续循环使用,灰尘则通过连接管进入除尘器,通过滤芯的分离,停留在储灰斗中和滤芯表面,再通过自动反吹除尘器反吹空气自动间隔清理每一个滤芯。
(见图4-1)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图5.1-1所示
图5.1-1工艺流程图
不合格
图4-1 抛丸机工艺原理示意图
5.2 操作要点
5.2.1桥面初步清理
用人工清扫和吹风机吹风等方法对桥面进行初步清理,为抛丸施工提供一个清洁工作面。
5.2.2 抛丸机调试就位
抛丸机现场进行试抛,同时检验露骨率和表面粗糙度,根据结果,合理调整以下三个关键施工参数:①钢丸的大小和形状;②设备的行走速度;③钢丸抛射流量。
5.2.3 抛丸作业
正式进行桥面抛丸作业,及时回收抛丸机抛头处溢出的钢丸,作业中需注意下列几点:①每天检查易损件磨损情况;②在两次抛丸接缝处设置一定的搭接长度,保证抛丸面达到100%覆盖;
③保证发电机正常供电。
图5.2.3-1 抛丸作业
5.2.4 废料清理
在回收粉尘时,注意及时清理除尘器内灰斗的积灰,回收粉尘应集中运到卸料点处理。
5.2.5 钢丸回收
安排专人紧跟抛丸机回收钢丸,重复利用。
5.2.6 抛丸验收
根据施工经验,通过肉眼观察,及时对抛丸效果进行验收。
5.2.7 工序交接
抛丸处理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避免干净的混凝土表面外露时间过长造成二次污染。
6. 材料与设备
6.1 工程材料
本工法仅需直径0.5~1.5mm的钢丸。
6.2 主要设备
工程所用机械设备如表6.2-1。
7. 质量控制
7.1质量要求
因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质量检验标准,根据施工经验,通过肉眼观察,按以下几个方面检验抛丸处理施工质量:①满足防水层露骨率的要求;②满足表面粗糙度的要求;③保证抛丸处理100%覆盖面。
7.2质量控制措施
7.2.1 骨率与粗糙度的控制
合理调整抛丸机运行参数,施工过程中通过肉眼观察表面浮浆和起砂情况,通过手摸判断抛丸露骨率和粗糙度。
7.2.2 参数的控制
根据需处理表面的情况,通过试抛,设定抛丸机三个参数。
由于三个参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参数选定后不得随意更改。
根据施工经验,钢丸选用1mm左右优质钢丸,抛丸机行走速度控制在15~20m/min,钢丸抛射流量以完全清除表面浮浆为度。
7.2.3 覆盖面的保证
抛丸中,应在搭接处设置搭缝,以保证抛丸100%覆盖面。
8. 安全措施
8.0.1 抛丸机操作人员必须佩带护目镜,以防钢丸弹射伤人。
8.0.2 在半通车路段,桥梁两头设置醒目车辆禁止通行标志。
8.0.3 载重汽车由专人指挥,指挥信号明确、清晰。
8.0.4 工人上岗前,进行三级安全交底,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9. 环保措施
9.0.1 设置固定机修点,确保无废油污染。
9.0.2 设置固定废弃物堆放点,工程废料集中处理。
10. 效益分析
与传统的桥面处理工艺相比,本工法在质量、进度、环保以及成本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优势。
质量。
采用铣刨工艺进行桥面处理,露骨率、粗糙度较差,还会对桥面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采用人工凿毛,则处理质量更差。
而本工法不仅可以在混凝土桥面上形成非常均匀美观的糙面,露骨率高,易于发现桥面混凝土在浇筑及硬化过程中存在的收缩裂纹等缺陷,以便及时采取修补措施,避免隐患扩大,而且不会对桥面带来任何损坏。
进度。
一般路面施工工期较紧,传统的桥面混凝土处理工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往往带来较大的工期压力。
本工法采用的抛丸机设备小巧,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
如果工程需要,可组织多台设备同时施工,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工程施工。
抛丸机经过的地方,桥面就被全面处理,效率高,进度快,适应路面施工要求。
环保。
传统的桥面处理工艺,粉尘大,冲洗耗水量大,环境污染大,对居民生活带来较大的
影响。
本工法产生粉尘极少,不需要冲洗用水,噪声低。
成本。
本工法混凝土桥面处理成本约11~12元/m 2,与传统的桥面处理工艺成本基本相当,但是效益显著。
由于其桥面处理质量好,有效提高了铺装层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公路运营和养护成本,方便车辆通行。
由于施工进度快,环保节能,大大提高了机械设备的使用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图10-1 传统工艺与抛丸处理工艺对比图 表10-1 进度、质量、经济效益分析对照表
11. 应用实例
工程实例一
龙丽龙高速公路云和段路面工程由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工程开工于2006年1月17日,完工于2006年12月29日。
该项目所属桥梁单幅35座,桥面处理面积89589m 2。
所有桥面均采用了该工法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该路段通车至今,桥面防水层完好率达到100%。
工程实例二
申嘉湖高速公路嘉兴段第J12合同段由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工程开工于2006年7月1日,完工于2007年11月29日。
该项目所属桥梁单幅29座,桥面处理面积约110000 m 2。
所有桥面均采用了该工法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车后虽经严重冰冻考验,桥面防
水层未有一处损坏,桥面防水层完好率100%。
工程实例三
杭浦高速公路路面一标由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工程开工于2006年1月1日,完工于2007年12月31日。
该项目所属主线桥梁单幅88座,桥面处理面积约355629 m2。
所有桥面均采用了该工法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经抗剪试验,工程质量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