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及封场后维护_刘大超
- 格式:pdf
- 大小:110.78 KB
- 文档页数:1
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封场后维护及补救措施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但它也存在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垃圾填埋场在封场前需要进行设计和优化,同时封场后还需要进行维护和补救措施。
以下将详细介绍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封场后维护及补救措施。
一、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1.隔水层设计:为了阻止下渗的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应在垃圾填埋场下方设计一层隔水层,可以使用专用防渗膜或者混凝土等材料。
隔水层的设计要保证其完整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其有效地隔离垃圾渗出物。
2.排水系统设计:填埋场内部应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用于收集降水和渗漏水,并进行处理。
排水系统应设有合适的泄洪能力,以应对不同的降水情况。
3.垃圾覆盖层设计:封场前需要对垃圾进行覆盖,以减少气味和噪音的扩散,防止垃圾的二次污染。
覆盖层的设计要考虑覆盖材料的选择、厚度及覆盖频率等因素,以保证其有效性。
二、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维护1.渗滤液处理:填埋场中产生的渗滤液是一种含有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废水,需要进行处理和排放。
封场后需要建立完善的渗滤液排放系统,并定期进行监测和处理。
2.气体控制:填埋场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气体,如甲烷等。
封场后需要建立有效的气体管控系统,以防止气体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产生危害。
3.植被恢复:封场后需要进行植被恢复工作,通过植物的生长来稳定土壤和保持生态平衡。
植被种植应根据土壤特性和降雨情况进行选择,并定期进行养护。
4.监测和评估:封场后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以确保填埋场的环境质量达到要求。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表土、气体等方面的监测。
三、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补救措施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可能出现一些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来解决。
常见的垃圾填埋场补救措施包括:1.渗滤液收集和处理:如果填埋场渗滤液排放超标或泄漏,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收集和处理,以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2.气体控制和治理:如果填埋场气体控制系统失效或甲烷浓度超标,应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包括安装气体收集系统、燃烧或利用气体等。
危险废物填埋场封场设计要点思考危险废物填埋场封场设计是确保危险废物填埋场能够有效封存和控制废物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设计封场的一些要点和需要思考的问题:1. 封场区域选择:选择封场区域应考虑地理、地质和水文条件,确保封场坚实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应避免选择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构造活动频繁的地区。
2. 封场材料选择:封场底部和顶部应选用防渗材料,如合适的地膜、粘土、沥青等,以防止底部裂隙和表面浸渍。
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填土材料,确保填土层稳定,防止废物渗漏。
3. 封场层次设计:填埋场的封场通常由数层结构组成,包括底部基础层、防渗层、填土封盖层等。
各层次的设计要素包括厚度、材料选择、压实度等,需根据具体填埋场的废物类型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设计。
4. 排水系统设计:封场地下水位要控制在底部基础层以上,以减少废物的接触和渗漏风险。
为了控制地下水位,需要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集水井、排水管道等。
排水应分期分区实施,确保及时排走渗出水。
5. 排气系统设计:危险废物填埋产生的气体,如甲烷等,需要通过合理的排气系统排放,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排气系统应包括排气井、气体收集系统和处理设备等。
6. 封场稳定性考虑:封场的稳定性是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
封场的采用材料、施工工艺等都会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应进行充分的工程力学、地质力学与材料力学测试,确保封场能够长期稳定。
7. 污染防控措施:在封场设计中需要考虑污染防控措施,确保废物长期封存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如设置监测井、监测系统等,定期对封场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污染问题。
8. 施工管理与监督:封场设计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管理与监督,确保设计标准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管理与监督包括工程过程质量监测、施工现场管理、材料验收等。
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方案一、封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1. 环境监测:对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土壤、地下水、大气等各项环境指标,确保填埋场封场工程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初步评估:进行填埋场的土壤质量、地下水水质、气味扩散等方面的初步评估,为后续封场工程提供可行性评估依据。
3. 立案审批:提出填埋场封场工程建议书,提交相关部门进行立案审批,获取相应的工程施工许可。
二、封场工程方案设计1. 土地整治:将填埋场表面垃圾进行清理,对填埋场表面进行平整处理,并对表层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2. 环境修复:进行植被植物栽植,恢复填埋场表面的生态环境,提高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3. 材料回填:将填埋场内未完全分解的有害垃圾进行清理和回填,填埋场内部进行整体填平,确保填埋场处于平整状态。
4. 排放处理:对填埋场内部渗滤液和沼气进行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安全措施:在封场工程进行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人员安全,采取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
三、封场工程施工过程1. 机械施工:利用起重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施工,确保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2. 环境监测:施工过程中对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沼气处理:在封场工程进行过程中,对填埋场产生的沼气进行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 环境修复:在填埋场封场工程进行过程中,着重进行植被植物栽植,恢复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四、封场工程验收及监测1. 管理落实完成填埋场封场工程后,需着力做好管护管理工作,定期巡查填埋场,确保填埋场封场工程后不会出现环境问题。
2. 环境监测对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对填埋场封场工程后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期评估。
3. 定期检测对填埋场封场工程后的地下水、土壤、气味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填埋场封场工程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及封场后的维护、补救措施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及封场后的维护、补救措施广东建材2006 年第6 期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生活垃圾量也与日俱增, 由于垃圾处理不当导致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受到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
目前, 卫生填埋仍是城市垃圾处理最经济适用方法, 是当前及未来50 年内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
封场是卫生填埋的一个重要环节, 封场质量高低对填埋场能否保持良好封闭状态至关重要。
封场后日常管理与维护则是卫生填埋场能否继续安全运行的决定因素。
因此, 为了确保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能够维持30~50 年, 许多国家立法要求垃圾填埋场运营商必须储备足够的资金, 确保填埋场封场后各种设施能够继续运行30~40 年。
而在国内, 封场设计与封场后的管理维护常常被忽视, 由此造成严重后果的实例时有发生。
为了引起卫生填埋场设计、运营、管理等相关人员的重视, 减少卫生填埋场封场后事故的发生, 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介绍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设计及封场后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2 封场方案设计现代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求当填埋区垃圾达到设计填埋高度后必须进行封场覆盖。
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渗滤液产生、抑止病原菌及其传播媒体蚊蝇的繁殖和扩散、控制填埋场恶臭气体和可燃气体散发、提高垃圾堆体安全性、加快填埋场生态修复与开垦利用的速度。
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能否安全运行是衡量封场方案是否实用的重要标志。
因此, 在封场方案设计中, 必须对径流控制、填埋气控制及垃圾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进行长期规划。
填埋场封场覆盖层的主要功能是使渗入到垃圾场的地表水最小化, 从而减少渗滤液的产生, 因此垃圾填埋场覆盖层设计必须兼顾以下条件: ①温度极限; ②可能产生干湿交替从而导致土壤发生的收缩龟裂, 影响覆盖层系统稳定性的降雨极限; ③植物根系、掘地动物、蚯蚓、昆虫等对土壤的穿透; ④可能导致某些土壤的破坏或者其它覆盖材料损坏的不均匀沉降; ⑤可能导致覆盖层破坏的倾斜滑动; ⑥覆盖层上车辆的行驶; ⑦地震引起的变形⑧风或水流对覆盖材料的侵蚀等。
垃圾填埋场封场方案1. 引言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但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垃圾填埋场封场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垃圾填埋场封场方案,以期为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策略。
2. 封场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垃圾填埋场封场工作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封场方案的顺利实施。
2.1 评估填埋场状况首先,我们需要对填埋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调查,了解填埋场的状况和潜在问题。
这包括填埋场的规模、填埋量、填埋垃圾的种类和组成以及地质条件等。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制定出针对该填埋场特定情况的封场方案。
2.2 制定封场计划根据评估结果,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尽的封场计划。
这个计划应包括封场时间表、工作流程和所需资源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封场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2.3 安全措施在封场工作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这包括培训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建立应急救援机制等。
3. 封场工作步骤3.1 清理和整理封场工作的第一步是清理和整理填埋场。
我们需要将填埋场中的可回收物资和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其安全处理或妥善处置。
同时,还需要清理填埋场表面的垃圾和杂物。
3.2 壤土覆盖一旦清理和整理工作完成,我们需要对填埋场进行壤土覆盖。
壤土覆盖的目的是减少填埋场中的异味和垃圾暴露,同时防止露天填埋的渗漏现象。
壤土覆盖层的厚度和质量需要根据填埋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3.3 确保防渗层完整性填埋场的防渗层是封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检查和修复防渗层的破损点,并确保防渗层的完整性。
防渗层的质量对于避免垃圾渗漏和地下水污染至关重要。
3.4 排水系统建设为了防止填埋场内部积水和雨水渗漏,我们需要建设排水系统。
这包括设置排水沟和排水管道,以便及时排除填埋场内的水分。
同时,还需要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和利用。
XXX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方案生活垃圾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面临的大问题。
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但填埋场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封场方案成为了必要的措施。
本文将就XXX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封场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封场方案应该从减少填埋量下手。
这可以通过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垃圾减量和再利用来实现。
政府可以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并提供相应的分类设施和指导。
同时,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推广可回收利用的产品。
其次,在封场方案中,需要考虑处理填埋场中产生的渗滤液。
渗滤液是填埋场常见的一种有害废物,其中富含有机物和重金属。
为了防止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填埋场运营期间,加强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工作,确保渗滤液得到适当处理后再排放;其次,在填埋场封场之后,对渗滤液进行集中处理,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处置,以达到环保标准。
另外,封场方案还需要考虑填埋场的气体排放问题。
填埋场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些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室效应。
为了减少填埋场的气体排放,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首先,在填埋场运营期间,加强气体的收集和利用,将甲烷进行回收利用,生产燃气或发电;其次,在填埋场封场之后,利用排气井和排气管道进行气体的收集和排放控制,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此外,封场方案还需要考虑填埋场的后期管理。
填埋场封场后,需要对填埋场进行监测和维护,以保证填埋场的环境安全。
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水、土壤和气体的监测。
维护工作包括覆土、排水和防腐等工作,以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XXX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封场方案应该从减少填埋量、处理渗滤液、控制气体排放和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虑。
通过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垃圾减量和再利用,可以减少填埋量。
对渗滤液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可以防止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利用气体收集和利用技术,可以减少填埋场的气体排放。
南岩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设计摘要以弋阳县南岩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设计为例,从堆体整形与处理、防渗系统、填埋气体收集、封场覆盖、渗沥液收集与导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同类项目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弋阳县南岩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弋阳县南岩镇,距县城7.0km,属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服务范围为弋江镇、南岩镇,自1997年投入使用,于2013年停用,垃圾堆放面积34585.9m2,体积约19.36×104m3,主要成分为塑料制品、纺织制品、陶瓷和玻璃等生活垃圾。
国内外简易垃圾填埋场的综合治理普遍采用异地卫生填埋、筛分后异地处理及就地封场3 种技术路线[1]。
其中,前两种技术路线因成本过高,在我国难以推广;而就地封场治理因其工期短、投资省、见效快、易操作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技术路线[2]。
本工程经综合考虑采用就地封场治理方式对弋阳县南岩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治理。
1 堆体整形与处理拟建工程场地区原始地形为山谷间冲沟地带,地势由东、南、西向北方向倾斜。
现场地已全部被垃圾覆盖,垃圾表面不平整,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场地标高最大值73.46m,最小值63.22m,地表相对高差10.24m。
场地东面、北面垃圾堆体已形成自然边坡,边坡坡角60°~80°之间。
目前处于安全状态,但若垃圾堆体常年处于裸露、陡坡状态,堆体边坡极易发生失稳状态,需进行坡面整形,将边坡坡角降低至安全限值内。
北边部分采用原有挡墙并在其上进行防渗处理,同时将挡墙向东西延伸,与地下的垂直防渗一起形成立体完整的截水屏障。
东侧采用自然放坡,坡度为1:4的缓坡,坡地标高与原有道路标高对接。
在起坡点和道路中间设置一条截洪沟将道路和场区的排水迅速排入东侧的水塘。
2 防渗系统根据现场地质勘查报告,东南西三个方向的渗沥液通过地下冲沟统一向北迁移,故设计沿垃圾体北面设置防渗帷幕将填埋场的地下水和周边的地下水形成良好的隔离,避免渗沥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垃圾场封场整治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垃圾处理和处置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垃圾填埋场往往会产生恶臭、污染地下水、危害周边居民健康等问题,因此封闭治理垃圾场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本方案针对某市的垃圾场进行封场整治工程,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将垃圾场进行封闭治理,避免环境污染和对周边居民的危害。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将垃圾场进行封闭整治,提升周边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2. 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环保先行、节约资源、安全可靠。
三、项目范围1. 封闭工程:对垃圾场进行全面清理和封闭,包括垃圾填埋、封闭层、排水系统、覆土等。
2. 周边环境治理:处理周边环境的恶臭、污染地下水等问题。
3. 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安全监测体系,对封闭垃圾场进行持续监测。
四、工程方案1. 垃圾填埋将垃圾场中的垃圾进行分类清理,将可回收的物品进行处理,将有害垃圾进行专门处置。
对于无害垃圾,进行规范的填埋处理,保证填埋的均匀、稳固和密实。
2. 封闭层建设在填埋完成后,对垃圾场进行封闭层的建设。
首先进行覆土处理,将覆盖层的土壤进行平整和压实,然后进行防渗处理,将防渗层材料进行覆盖和固定,确保封闭层的完整性和稳固性。
3. 排水系统建设建设垃圾场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和地下水的排放和循环,避免污水的积聚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排水系统需要考虑周边地势和地下水情况,设计有效的排水方案。
4. 环境治理对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包括清理周边的垃圾和杂草,改善周边的景观,确保周边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5. 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监测体系,对封闭的垃圾场进行持续监测,检测地下水的状况、垃圾填埋层的稳固性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六、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设计建立专门的施工组织,设立项目组、监理组、施工组等,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
2. 施工技术要求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填埋场维护实施方案设计一、前言。
填埋场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理场所,对填埋场的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填埋场维护实施方案设计,以确保填埋场的安全、环保和持续运营。
二、填埋场维护目标。
1. 保障填埋场周边环境的卫生与安全;2. 延长填埋场使用寿命;3. 减少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 提高填埋场的资源利用效率。
三、填埋场维护实施方案设计。
1. 周边环境监测。
建立填埋场周边环境监测体系,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填埋场周边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2. 垃圾填埋控制。
采取覆盖、压实等措施,减少填埋场内垃圾的露出,防止异味和有害气体的扩散,保持填埋场内部环境的稳定。
3. 污水处理。
建立填埋场污水处理系统,对填埋场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环保标准,减少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4. 渗滤液处理。
对填埋场渗滤液进行收集和处理,采用膜分离、生物处理等技术,减少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5. 填埋场生物修复。
通过植被覆盖、土壤改良等措施,促进填埋场土壤的生物修复,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抗污染能力。
6. 填埋场固体废物处理。
对填埋场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减少填埋场内废物的体积和有害成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7. 安全防护设施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填埋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围栏、标识、警示牌等,确保填埋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8. 环境风险评估。
定期进行填埋场环境风险评估,分析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时调整维护方案,减少环境风险。
四、填埋场维护实施方案的监督与评估。
1. 建立填埋场维护实施方案的监督机制,对维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2. 加强填埋场维护工作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填埋场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和维护能力。
3. 定期组织填埋场维护工作的经验交流会议,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填埋场维护工作的水平。
五、结语。
填埋场维护实施方案设计是填埋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填埋场的维护工作,才能确保填埋场的安全、环保和持续运营。
垃圾处理厂填埋封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和概况垃圾处理厂填埋封场工程是垃圾处理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已处理好的垃圾进行填埋,并对填埋场进行封闭,以防止垃圾污染环境。
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的垃圾处理厂,填埋封场总面积为xxx平方米,设计容量为xxx吨。
二、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1.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整体组织、指导和监督工作。
2.施工单位: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包括项目的人员安排、施工计划的编制、现场管理等。
3.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4.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培训、现场安全巡查等。
5.技术人员:负责施工工艺流程的调整、材料选用等技术工作。
三、施工方案1.场地准备工作a.清理场地,清除垃圾、杂草等障碍物。
b.打击场地,确保场地的整平。
c.确定填埋区域的界限。
2.基础工程施工a.进行填土作业,将已处理好的垃圾进行填埋。
b.确保填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不平整现象。
c.进行土工布铺设,以防止垃圾渗漏。
3.封闭层施工a.进行地膜铺设,以隔绝填埋垃圾和大气间的接触。
b.进行过滤层的施工,以过滤出渗漏的液体。
c.进行盖土层的施工,以确保填埋垃圾的密封性。
四、施工技术措施1.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安全规定,如穿戴安全帽、安全鞋,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则等。
2.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和警示标志,以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3.施工过程中需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垃圾和废弃物要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和要求。
5.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五、施工进度安排1.场地准备工作:预计耗时X天。
2.基础工程施工:预计耗时X天。
3.封闭层施工:预计耗时X天。
六、施工材料和设备1.施工材料:填土、土工布、地膜等。
2.施工设备:挖掘机、推土机、铺布机等。
七、施工质量控制1.进行现场勘察,确保场地的适宜性,避免施工中遇到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与封场设计方案1.1终场覆盖的设计该垃圾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为17年,覆盖在前面提到的日覆盖,而在十七年到期后进行终场覆盖。
最终覆盖层由上至下有三部分组成:上层为营养土层,压实厚度0.6m,中间层为自然土,压实厚度为0.3m,下层为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压实厚度为0.6m;,其主要功能为防止植物根系穿透防渗层而导致渗水。
封场后顶面坡度为5%,以利于降雨的自然排出。
覆盖层由上至下有三部分组成:上层营养土层、中间自然土层、下层粘土层。
各层功能如下:(1)营养土层,用以种植草皮或浅根植物,设计采用压实厚度为0.6m的营养土层。
封场后顶面坡度为5%,以利于降雨的自然排出。
(2)粘土层,具有保护柔性土工膜不受植被根系、紫外线和其他有害因素的伤害作用。
设计采用渗透系数≤10-7cm/s,压实厚度为0.6m的粘土层。
(3)自然土层,为生态修复植物种植的基础层,其主要功能为防止植物根系穿透防渗层而导致渗水。
设计采用压实厚度为0.3m的自然土层。
1.1.1最终覆盖的组成填埋场的最终覆盖系统的主要组成有:表土层、保护层、排水层、屏障层和基础层、气体手集层。
卫生填埋场的最终覆盖一般为两层或三层。
特殊情况用五层。
(1)表土层表土层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并保护层屏障,通常由当地的土壤组成,一般厚度为150~600mm。
表土层能提供一定的持水能力,从个人消弱将于冲刷的能力。
防止长期的侵蚀。
表土层包括地表土、地表土以下的侵蚀控制材料、铺路、卵石材料。
(2)保护层它将深入覆盖层的水分储藏起来,直到地表水被蒸发或是被植物吸收利用;将垃圾和掘地动物以及植物的根系隔离开来;使人和垃圾的接触的可能性最小;保护层最常使用的材料是土壤、循环再生或再利用的废弃物以及带有土工布防渗层的卵石。
(3)屏障层屏障层被视为是最终覆盖系统中最为总要的组成。
屏障层使渗过覆盖系统的渗滤液最小化,其中还直接的作用是阻碍水分的渗过,间接作用是提高这两层的储水能力,并减少保护层和表土层被水分饱和的时间,使它们的侵蚀最小化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及封场后维护_刘大超
一、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
1、垃圾填埋场封场地质勘查
在封场设计之前,需要对垃圾填埋场建设地点进行地质勘查,根据地
质条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封场设计方案。
包括垃圾填埋场的土地是否容
易发生渗漏、泥沙运移,地下水位深浅,垃圾填埋场处地壳构造是单一的
还是复杂的等等。
2、封场设计的主要内容
(1)土层设计
土层封闭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地下水,防止垃圾污染地下水。
因此,土
层封闭的设计原则是将垃圾封闭在一个有效的封闭体系中,防止垃圾污染
地下水。
土层设计的内容包括土层材料的选择,土层结构的设计,抗渗漏
防护技术的选择等。
(2)渗滤沟设计
渗滤沟设计的目的是收集垃圾填埋场土壤中的污染物,收集污染排泄物,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水。
主要内容包括渗滤沟路基的选择,渗滤沟宽
度的计算,渗滤沟渠体的设计,渗滤沟蓄水量的计算,渗滤沟渠体是自流,静水,或混合流等。
(3)水池设计
水池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聚水,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水,避免垃圾填埋
场污染周围的土地和水体。
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杨光磊
【期刊名称】《太阳能》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以实际的工程案例介绍了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思路,根据场地布置的不同分别采用了组串式和集中式的逆变器,光伏支架采用小基础的形式以适应垃圾填埋场的沉降,并对光伏系统的发电量进行了计算,为今后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杨光磊
【作者单位】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华电工程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城市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更新利用规划的探索——以南京市水阁等三个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再利用规划为例 [J], 孙静
2.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及封场后维护 [J], 刘大超
3.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维护管理研究——以北方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 [J], 宋薇; 蒲志红; 吴彬彬
4.简易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方案研究——以常宁封场为例 [J], 易鸣
5.简易垃圾填埋场封场治理方案研究
——以常宁封场为例 [J], 易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