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49.07 KB
- 文档页数:8
嵩县概况嵩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地处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脉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因处于嵩山起脉而得名,汉代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县域跨东经111°24'至112°22',北纬33°35'至34°21',海拔245-2211.6米,常年降水量600毫米。
辖9镇7乡,16个乡镇共321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第三版图大县。
近年来,嵩县先后获得世界地质公园、国际旅游名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旅游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县,全国水电暨电气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大休闲旅游县,全省职教强县,全省职教攻坚先进县,全国黄金生产六强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河南省十大中药材基地县,河南钼工业基地县等殊荣。
嵩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39处古文化遗址。
公元前638年秦穆公迁陆浑戎允姓部落于嵩,嵩县便正式称为陆浑国。
春秋战国时期,嵩县曾上演了楚庄王伐陆浑“问鼎中原”的历史事件。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小雅》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优美诗句,咏颂的就是屹立在嵩县东部的九皋山。
嵩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3600多年前诞生了“元圣伊尹”,佐汤伐桀,奠定了商王朝六百年基业,被后人尊为“中华第一名相”,北宋时期,嵩县又滋养出旷世大儒程颢、程颐,“两程”兄弟共同创立的理学,博大精深,远播海外,现在每年都有大批来自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的朝圣者,走进“两程故里”,朝拜理学鼻祖。
嵩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地下发现各类矿产35种,盛产黄金、钼、萤石、钾长石,年产黄金18万两,是全国黄金生产六强县,钼金属单体矿量全国第一。
地上中药材资源丰富,已发现中草药品种1310种,900多种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尤以柴胡最为出名,又称“嵩胡”,“嵩胡”被国家质监总局列为中国原产地保护品牌。
河南省洛阳嵩县人口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洛阳嵩县人口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年末总户数,年末总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总数量,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化率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洛阳嵩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洛阳嵩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洛阳嵩县人口具体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洛阳嵩县人口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洛阳嵩县人口具体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洛阳嵩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 (1)第二节洛阳嵩县年末总户数指标分析 (3)一、洛阳嵩县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二、全省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三、洛阳嵩县年末总户数占全省年末总户数比重统计 (3)四、洛阳嵩县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洛阳嵩县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洛阳嵩县年末总户数同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洛阳嵩县年末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一、洛阳嵩县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洛阳嵩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洛阳嵩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洛阳嵩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洛阳嵩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洛阳嵩县常住人口总数量指标分析 (11)一、洛阳嵩县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洛阳嵩县常住人口总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洛阳嵩县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洛阳嵩县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洛阳嵩县常住人口总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洛阳嵩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15)一、洛阳嵩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5)二、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5)三、洛阳嵩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15)四、洛阳嵩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洛阳嵩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洛阳嵩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8 第六节洛阳嵩县城镇化率指标分析 (19)一、洛阳嵩县城镇化率现状统计 (19)二、全省城镇化率现状统计 (19)三、洛阳嵩县城镇化率占全省城镇化率比重统计 (19)四、洛阳嵩县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洛阳嵩县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省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洛阳嵩县城镇化率同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洛阳嵩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洛阳嵩县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表 (3)表4:洛阳嵩县年末总户数占全省年末总户数比重统计表 (3)表5:洛阳嵩县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表 (4)表6:洛阳嵩县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洛阳嵩县年末总户数同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洛阳嵩县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洛阳嵩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洛阳嵩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洛阳嵩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洛阳嵩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洛阳嵩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洛阳嵩县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洛阳嵩县常住人口总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洛阳嵩县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洛阳嵩县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洛阳嵩县常住人口总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洛阳嵩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洛阳嵩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15)表29:洛阳嵩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洛阳嵩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洛阳嵩县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洛阳嵩县城镇化率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城镇化率现状统计表 (19)表36:洛阳嵩县城镇化率占全省城镇化率比重统计表 (19)表37:洛阳嵩县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洛阳嵩县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城镇化率(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洛阳嵩县城镇化率同全省城镇化率(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
洛阳市各县区综合情况介绍洛阳市各县区综合情况(1)(一)偃师市偃师市总面积948.4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辖13镇4乡、332个行政村。
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南省前列,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和河南省10个首批小康达标县(市)、河南省26个城镇化发展重点县(市)、河南省35个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县(市)、河南省47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
偃师因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
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洛阳“十三朝古都半在偃”之称。
二里头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王都”,尸乡沟商城遗址为夏商分界界标,唐恭陵为中原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帝陵。
偃师是唐高僧玄奘、宋名相吕蒙正的故乡,张衡、杜甫、司马光等在此成就了伟业英名。
偃师商城博物馆为全国唯一的夏商断代历史博物馆。
2004年,全市共完成生产总值16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2元。
商城遗址偃师商城是1983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配合首阳山电厂基建过程中,在偃师县城西侧一带发现的,这是继安阳殷墟和郑州商城之后,又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当年即被评为“联合国十七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其后20年来,考古发掘工作一直未曾中断过,发现有城墙、护城河、城门、宫殿建筑、王宫池苑、祭祀场地、府库建筑、道路、水井等,到1997年更是发现了更早一些的小城,这些考古发现,以其重大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1988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又把“偃师商城年代与分期研究”列为“商前期年代学研究”课题中的研究专题。
1997年,新发现的偃师商城小城当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1年,偃师商城又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河南洛阳市最新行政区划6区8县1市洛阳市是河南省地级市,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涧西区:是洛阳市辖区,于1955年7月成立。
因位于涧河以西,故名涧西区。
东以涧河为界,与西工区隔河相望,西与洛龙区接壤,北临涧河,南傍秦岭。
西工区:隶属河南省洛阳市,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中心,是洛阳市六大主城区之一。
西工区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由城区平原和邙山丘陵区及少量坡地组成。
老城区:位于洛阳市城市区中东部和北部,是洛阳最早的建成区,是洛阳市六大主城区之一,也是全市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瀍河回族区:是河南省洛阳市下辖区,位于洛阳市区东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城市区之一。
洛龙区:位于洛阳市区东部和南部,背靠邙山,面对伊阙,东望嵩岳,西倚周山,东与偃师市相连,西与宜阳县毗邻,南接伊川县,北与孟津县及瀍河、老城、西工、涧西诸区接壤。
吉利区:位于洛阳东北部黄河北岸,距洛阳主城区19公里。
西和西北与济源市接壤,北和东与孟州市相邻,南濒黄河,与孟津隔河相望。
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洛阳市下辖县,东距郑州110公里,西距三门峡90公里,南与洛阳市区毗邻,北临黄河。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北临黄河,与济源市及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宜阳县接壤;西与渑池县及义马市为邻;东与孟津县及洛阳市毗连。
新安历为九朝古都洛阳畿地和西方门户,地扼函关古道,东连郑汴,西通长安,自古为中原要塞,军事重地。
当代,陇海铁路及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更成为连接祖国西北、华东及华北间的重要通道。
宜阳县:战国时置县,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
宜阳东依千年帝都洛阳市区,南临嵩县,西望洛宁,北接新安,东南与伊川为邻,西北与义马市、渑池县接壤,是洛阳“一中心五组团”的重要链条城市。
伊川县:北依洛阳城区,北依十五朝古都洛阳,南与嵩县一衣带水,西与宜阳县接壤。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洛河中上游,隶属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地貌总体呈“七山二塬一分川”,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林业县。
洛阳九县简介1)偃师;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攻取朝歌,灭掉商朝。
武王回师镐时,认为天下已经太平,决定偃师息戎。
于是“放马华阳”,兵车入库,表示不再打仗。
历史上先后有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是国内已知建都朝代最多的县级市。
著名的夏都斟鄩—二里头;商都西亳—尸乡沟就在偃师境内,陇海铁路和连霍、太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310和207国道在此交汇贯通;偃师也是唐代高僧玄奘宋代命相吕蒙正的故乡,以及商汤王冢、伯夷、叔齐墓、吕不韦墓、齐田横墓、王铎墓、颜真卿墓、唐太子李弘冢、杜甫墓等;偃师市有各类企业1.6万家,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有影响的钢制家具、制鞋、针织、农用摩托车四大特色产业生产基地。
偃师的特产是银条,据《偃师县志》记载,明朝弘治年间,偃师银条曾为宫廷贡品。
目前,偃师银条产量占全国银条产量的95%以上。
产品远销泰国、越南、蒙古、俄罗斯等8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客商欢迎,被称为“世界奇菜”综合经济实力全省排序,由1992年的第八位跃居第四位,成为全省的“五虎上将”。
2)孟津;。
“孟津”一词由来已久,因夏朝为孟涂氏封国,谓“孟地”,其地置津、故称“孟津”,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有“河图之源、人文之根”之说,龙马负图、伏羲画卦、八百诸侯会盟、伯夷叔齐扣马谏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有以汉光武帝陵、魏孝文帝陵,也是明朝宰相王铎的故乡。
陇海铁路纵贯全境,焦枝铁路在孟津设有3个车站;连霍高速公路,太澳高速、洛阳西南绕城高速、310国道、207国道、洛常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境内纵横交叉。
北临著名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和西霞院水库,孟津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电力、钢铁、机械制造、冶金建材、化工化纤、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支撑的县域工业框架体系,特色产品有;生生乳业、优质孟津梨、常袋红提葡萄、会盟“荷花节”等。
3)伊川;相传神农时,伊川县地域即有一国之称,唐尧时称伊侯国,虞舜时称伊川。
夏代称豫州伊阙地,周襄王时名伊川,战国时称伊阙,后改新城。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概况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
面积2981平方千米,人口51.55万。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1°C,年降水量为623毫米,无霜期209天。
已经形成以采矿、制药、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
主要土特产有木耳、香菇等。
旅游景点有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陆浑风景区、仰韶文化遗址等。
邮编471400区号0379嵩县-概况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辖16个乡(镇),317个行政村,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人口52万。
境内伏牛、熊耳、外方三山鼎峙,伊河、汝河、白河东西贯穿。
县城距省会郑州220公里,距古都洛阳80公里。
嵩县,炎帝时称伊国,春秋为陆浑戎地,夏时为豫州伊阙地。
商代称有莘之野,又名空桑。
春秋时秦晋迁陆浑之戎与此。
战国为韩之高都,汉置陆浑县,属弘农郡,金改嵩州。
晋改属河南郡。
东魏改为陆浑县,属新城郡,又置北荆州、宜阳郡及南陆浑县。
隋开皇初改置伊州,大业初改为陆浑县,属河南尹。
唐分置伊阳县,与陆浑县并存,俱属河南府。
五代时并陆浑入伊阳,宋绍光九年(1139)升为顺州。
金改名为嵩州,属南京路,明降州为县,始名嵩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始名嵩县。
夏大禹治水曾凿开崖口、陆浑、龙门放出"五洋江"水。
商代成汤三聘伊尹于此,伊尹、伊陟父子丞相辅佐商四代帝王。
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定居"两程故里,开馆讲学,著书立说。
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文人骚客曾游历嵩县,留下千古名篇。
民国时期,驰骋中原的"镇嵩军",自嵩县杨山揭杆而起,树起反清大旗。
现代史上有百余名专家、学者、教授遍布海内外,为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堪称英才辈出,地灵人杰。
嵩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已探明黄金储量80吨,年产黄金5万两,是全国十大产金县之一,"高都赤金"以其成色足赤蜚声海内外;莹石、重晶石、花岗岩、钼等矿藏均有可观的开发价值。
嵩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1. 引言1.1 嵩县旅游业的重要性嵩县的旅游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旅游业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游客的涌入不仅可以增加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会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为嵩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居民的增收致富。
嵩县的旅游业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对嵩县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将会为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嵩县旅游业现状分析嵩县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地处中原地区腹地,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优美,是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
目前,嵩县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嵩县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嵩山、少林寺、庐山、五龙河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嵩县的旅游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道路、饭店、景区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了游客体验;旅游宣传推广不够到位,许多潜在游客对嵩县的旅游资源了解不足,导致游客流量不足;旅游业发展不够完善,缺乏系统规划和长远发展战略,限制了嵩县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嵩县旅游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嵩县的独特魅力。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嵩县的旅游业有望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2. 正文2.1 嵩县旅游业的优势与特色1. 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嵩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县,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物,如少华山、古老的古桥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2. 自然景观优美:嵩县位于伏牛山脉脚下,风景秀丽,山清水秀,山峦叠嶂,溪流潺潺,是徒步旅行和自然风光摄影的绝佳之地。
嵩县林业概况嵩县地处豫西山区,位于洛阳市西南部。
北有熊耳山,南有伏牛山,东南外方山,三面群山环抱,山岭连绵,沟壑纵横,地貌复杂。
全县总土地面积3008.9平方公里,其中中山区20.01万公顷,占66.6%,低山区7.57万公顷,占25.2%,丘陵、河川区2.46万公顷,占8.2%。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1.41万公顷,其中有林地18.56万公顷,疏林地660公顷,灌木林地1.38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616.72公顷,宜林地9441.41公顷,苗圃地40.8公顷。
按林种划分,防护林15.23万公顷,特用林1.57万公顷,用材林8467.29公顷,经济林8938.45公顷,竹林152.86公顷。
全县森林覆盖率69.32%。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1063万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926万立方米,疏林蓄积9289立方米,四旁树蓄积136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197立方米。
嵩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区域性气候明显,树种资源丰富,属典型的伏牛山植被群落体系。
全县维管束植物约1500—2000种。
其中木本植物449种,药用植物600余种,油料植物48种,淀粉植物38种,工业原料植物50多种。
其中划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香果树、连香树等15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青檀、领春木等16种。
另外还有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30种。
主要森林树种有油松、华山松等针叶树种和栎类、桦木、椴树、槭树、千金榆、化香、山核桃、臭椿、苦楝、杨、柳等阔叶树。
以栎类、硬阔为主的天然林占全县乔木林的84.3%。
嵩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据1997年野生动物普查,仅陆栖野生脊椎动物273种,隶属29目68科,占河南省陆生脊椎动物的53.5%,占洛阳地区陆生脊椎动物的69.30%。
在分布的野生动物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4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
嵩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以伏牛山脊为界,南部为北亚热带气候,北部为暖温带气候。
嵩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嵩县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县,素有“岳阳城南嵩山北,四大古都道之中”的美誉。
嵩县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嵩山、少林寺、舞阳县狮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传统文化、美食、自然风光等多方面的乐趣。
然而,嵩县旅游业在发展方面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主要探讨嵩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嵩县旅游业现状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嵩县拥有嵩山、少林寺、舞阳县狮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多个知名景点,但大多数景点设施陈旧、服务水平较低,游客体验不尽人意。
2、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嵩县交通不便,公路网与其他城市联网程度不高,大量的旅游客流进出嵩县和景点区域时易造成拥堵。
同时,旅游服务设施滞后,网络覆盖率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高品质的旅行需求。
3、旅游管理机制不健全。
嵩县旅游业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制度,景区管理方面存在监管不力、收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景区内存在乱收费、恶意宰客等问题。
1、优化旅游资源配置。
优化嵩县旅游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景区建设水平,增设更多娱乐、休息、美食等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升级旅游产品。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网络,增加旅游接待能力,方便游客到达景区,提高游客体验。
同时,建设更多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并提高服务质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标准,提高游客期望值。
3、改进旅游管理体制。
建立合理的旅游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通过规范管理手段、严格执法,净化旅游市场行为,维护游客权益,保障嵩县旅游市场的稳定发展。
4、加强市场推广。
加强品牌形象宣传,通过互联网营销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嵩县旅游市场。
同时,注重优秀的各种旅游线路、特产、文化等旅游产品推广,进一步提高嵩县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落实旅游产业集聚。
促进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积极落实政策,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搭建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嵩县林业概况⼀、林业概况(⼀)机构概况1、机构设置嵩县林业局是县⼈民政府职能部门,位于县城嵩州路450号。
内设办公室、⼈事股、后勤服务中⼼、营林股、天保办、项⽬办、绿委办、林政股、法制室、林业技术⼯作站、森林病⾍害防治检疫站、防⽕办、林地办、林政野⽣动物稽查队等股室,有⼲部职⼯62名;下设森林公安分局、⽊材检查站、林⽊种⼦站、林业科学研究所、林果业开发集团公司、林产品公司、陶村林场、五马寺林场、王莽寨林场和16个乡(镇)天然林保护⼯作站等24个⼆级机构,⼲部职⼯660名。
每年需⼯资经费981万元,养⽼保险和医疗保险经费178万元,合计1159万元。
⽬前在编⼈员179个,超编⼈员267⼈;每年县拔经费372万元,缺⼝787万元。
2、获得荣誉近年来,曾先后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被河南省政府授予“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河南省林业⽣态县”。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概况据2007年⼆类调查:森林覆盖率62.96%。
林⽊绿化率67.89%。
全县活⽴⽊总蓄积量1063.8984万⽴⽅⽶,其中乔⽊林蓄积926.3833万⽴⽅⽶,疏林蓄积0.9289万⽴⽅⽶,四旁树蓄积136.4665万⽴⽅⽶,散⽣⽊蓄积0.1197万⽴⽅⽶。
全县林业⽤地⾯积321.1万亩,占县域⾯积的71.12%。
1、有林地278.5万亩,分别占县域和林业⽤地⾯积的61.7%和86.7%。
其中乔⽊林地278.2万亩;⽵林0.3万亩。
2、疏林地1万亩,占林地⾯积的0.3%。
3、灌⽊林地20.8万亩。
其中灌⽊经济林5.6万亩,占27%;其它灌⽊林15.2万亩,占73%。
4、未成林造林地3.9万亩。
其中⼈⼯1.9万亩,占49%;封育2万亩,占51%。
5、苗圃地0.06万亩;6、⽆⽴⽊林地1.3万亩。
7、宜林地14.2万亩。
8、辅林地1.4万亩,占林地⾯积的0.4%。
(⼆)植物资源1、种类据1981年在五马寺林场考察和县区规划调查,全县共有维管束植物168科742编1991种、其中⽊本植物449余种、药⽤植物600余种、油料植物48余种、淀粉植物38余种、⼯业原料植物51余种。
嵩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嵩县是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距离郑州市中心约40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和嵩县自身的发展努力,其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嵩县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将就嵩县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嵩县旅游业发展现状1. 旅游资源丰富嵩县地处中原腹地,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境内有万仙山、洛阳龙门石窟等著名景点,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
嵩县还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2.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嵩县的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目前,嵩县已建成了多家星级酒店和旅游度假村,交通便利,为游客提供了更优质的旅游服务和体验。
3. 旅游产业逐渐兴盛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嵩县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
一大批农家乐、特色餐饮、旅游纪念品店等也随之兴起,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2. 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品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是推动嵩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对旅游景区和酒店等经营者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市场秩序,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和品牌效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宽市场渠道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宣传推广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嵩县应加大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将嵩县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展会和推介会,开拓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嵩县旅游观光。
4. 加强旅游规划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嵩县也应加强旅游规划管理,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力度保护好已有的旅游资源,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滥用,确保其历久弥新。
【TOP108】新蔡县新蔡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淮河流域,两省四市六县交界处。
【Top107】社旗县社旗县是全省首批对外开放县;全国商品粮食基地县;全省外派劳务基地县;全省农民工培训基地县。
【Top106】淮阳县淮阳地处周口市腹心地区,历史悠久,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Top105】杞县杞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隶属七朝古都开封市,是农业大县,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
【Top104】台前县台前县是河南省濮阳市管辖的县级行政区。
【Top103】兰考县兰考县位于中原腹地,河南省东部,西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汴京(东京)城开封府,东连豫东重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商丘。
【Top102】太康县太康县,东临商丘市的柘城、睢县,北连开封市的通许、杞县,西与扶沟、西华毗邻,南与淮阳接壤。
【Top101】商水县商水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属周口市。
【Top100】正阳县正阳县位于驻马店市东南部,地处淮北平原,南与罗山、信阳隔淮河相望,东邻新蔡、息县,北靠汝南、平舆,西与确山接壤。
【Top99】睢县睢县位于华北平原南端,河南省东部,属于商丘管辖,古称襄邑,辖8镇12乡,面积926平方公里。
睢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Top98】内黄县内黄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隶属河南省安阳市。
东接濮阳、清丰,南接滑县、浚县,西连安阳、汤阴,北邻河北省魏县。
【Top97】汝南县汝南,古属豫州,豫洲为九洲之中,汝南又居豫洲之中,故有“天中”之称。
【Top96】柘城县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市西南部,东北与商丘市睢阳区交界,北距商丘市区50公里,西距郑州市220公里。
【Top95】封丘县封丘县在河南省的东北部。
东经114度14分至114度46分,北纬34度53分至35度14分。
【Top94】卢氏县卢氏县,地处河南省西部边陲,与陕西省的洛南、丹凤、商南三县接壤,横跨崤山、熊耳山、伏牛山三大山脉,以熊耳山为界,南部为长江流域,北部为黄河流域。
嵩县中药材种植及发展设想一、嵩县中药材种植现状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伏牛山北麓及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总面积3008.9平方公里,耕地46.98万亩,是河南省第四版图大县。
境内中低山地貌,土壤多为微酸性至中性,水及土壤中重金属和其它有害物质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符合GMP要求。
嵩县独特的地域、土壤和气候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自然资源,现已查明的药用植物达1310种,进入市场的有361种,山茱萸、银杏、柴胡、丹参、金银花、杜仲等中药材品种享誉省内外,素有“豫西天然药库”之美誉。
近年来嵩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抓,使中药材在种植面积和产值都有很大的增长,在嵩县经济作物生产中已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据统计,我县中药材面积已达到22万亩,其中山茱萸13万亩,连翘2.3万亩,皂刺1.1万亩,花椒9000亩,柴胡8000亩,丹参5000亩,桔梗5000亩,其它中药材2.9万亩,中药材年产量达25000多吨,年产值约3.9亿元。
顺势药业现有中药材加工能力2100吨,还有2.2万吨需要在市场销售。
二、发展设想1、建立千草堂。
在饭坡乡曲里村建立500亩中药材科研、观赏示范究园(千草堂)。
把中原适宜在饭坡乡种植的主要中药材选出1000种左右,每种中药材种植半亩,用于中药材研究开发和观赏。
每亩需要投入1800元,其中地租800元,中药材种苗600元,劳动用工400元。
500亩需投入资金90万元,由上海蓝点公司直接投入经营管理。
土地要全部流转,需要用工时,可以按天计酬,由附近村民进行田间劳作。
或按中药材种类、面积、工作量承包经营计酬。
2、中药材种植基地。
根据上海蓝点公司和山东步长公司及市场的需求,在嵩县组建中药材经营开发生产公司,实行定单农业。
一是在闫庄、大坪两个乡镇的核桃基地,流转土地2000—3000亩(土地由县、乡负责流转),种植以丹参、黄精为主的中药材。
二是由公司投入资金180万元(每亩种苗600元,按3000亩计算),直接购买种苗,实施大户承包管理,根据产量和质量,与药农签定药材回收合同,制定药材回收保护价,负责药材回收。
河南省嵩县雷门沟矿区钼矿调查研究河南省嵩县雷门沟矿区位于河南省嵩县境内,是一座重要的钼矿区。
钼矿矿石资源丰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
针对雷门沟矿区的钼矿调查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矿区的储量、品位、矿石性质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开采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矿区地质概况雷门沟矿区位于嵩县境内,地理位置优越,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较高。
该矿区主要地质构造为花岗岩,钼矿床多分布于矿区中部和南部地带。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存在着较多的断层和褶皱,这对于钼矿的深入研究和开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矿石资源储量及品位通过对雷门沟矿区进行地质勘探和采样分析,初步估算该矿区的钼矿资源储量在5000万吨左右,品位在0.05%左右。
这些数据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验证和修正。
同时,钼矿在矿石中的富集程度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应用价值。
三、矿石性质与矿石加工矿石的性质是指矿石中所含的有关物理、化学、矿物学等方面的特征。
雷门沟矿区的钼矿一般呈现大块状或砂状,矿石结构较为松散,矿石的富集程度较低。
矿石加工主要包括选矿、矿浆制备和提取等环节,其中选矿工艺是矿石加工的核心环节,可以通过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最佳的分选方法,提高产品的品位和质量。
四、环境保护与矿区低碳化发展钼矿开采和加工会对矿区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
因此,在进行钼矿开采和加工之前,需要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计划,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根据国家低碳发展战略,矿区的低碳化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通过引进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实现矿区的低碳化发展。
五、矿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钼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其开采和加工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钼矿的开采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此外,钼矿的加工也可以带动相关的冶金、化工、电子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和就业链。
旅游规划作业洛阳嵩县陆浑水库旅游规划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班胡六平(100224018)洛阳嵩县陆浑水库旅游规划一、概况(一)嵩县概况1.地理位置嵩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地处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脉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
东与汝阳、鲁山县接壤,西与栾川、洛宁县毗邻,南与南召、内乡、西嵩县峡县相依,北与伊川、宜阳县为邻,县城距洛阳80公里。
东西约62公里,南北约86公里,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第四版土大县。
2.地形地貌嵩县山岭连绵,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境内有伏牛山、外方山、熊耳山三大山系,呈西南、东北及东南、西北走势向,海拔1000-1600米的山峰有700余座,在全县总面积中,山区占95%,丘陵占4.5%,平川占0.5%,故有“九山半陵半分川”之称。
3.水文特征嵩县境内有伊河、汝河、白河三条较大的河流,分别隶属于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有国家大型水利工程---陆浑水库,水产资源丰富。
4.气候条件嵩县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夏季多为东风和东南风,冬季多为西风、西北风,最大风力6~8级,一般多为2~3级。
因受季风环流,地形、森林植被等因素影响,全年降水春季占20.5%,夏季占50.8%,秋季占23.9%,冬季占4.8%。
嵩县山区小气候表现非常明显。
5.生态环境嵩县土地面积451万亩,其中山地总面积的95%,耕地占总面积的11.3%。
林地占总面积的61%,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4.4%,国家重点保护和稀有连香树、香果树、垂枝云杉、山白树、铁杉、红豆杉等。
陆栖动物脊椎动物有金钱豹、雪豹、麝、羚羊、红腹鑫鸡、大鲩等100余种。
6.矿产资源嵩县矿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矿产35种。
金矿产储量较大,已探明黄金储量为420吨,年产黄金14万两,是全国八大产金县之一,“高都赤金”以其成色足赤闻名内外;萤石、重晶石、花岗岩等矿产均有可观的开发价值,其中钼已探明储量位居全国第一。
(二)陆浑水库概况陆浑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陆浑村附近,黄河二级支流伊河上,距洛阳市67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占伊河流域面积57.9%。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概况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
面积2981平方千米,人口51.55万。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1°C,年降水量为623毫米,无霜期209天。
已经形成以采矿、制药、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
主要土特产有木耳、香菇等。
旅游景点有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陆浑风景区、仰韶文化遗址等。
邮编471400区号0379嵩县-概况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辖16个乡(镇),317个行政村,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人口52万。
境内伏牛、熊耳、外方三山鼎峙,伊河、汝河、白河东西贯穿。
县城距省会郑州220公里,距古都洛阳80公里。
嵩县,炎帝时称伊国,春秋为陆浑戎地,夏时为豫州伊阙地。
商代称有莘之野,又名空桑。
春秋时秦晋迁陆浑之戎与此。
战国为韩之高都,汉置陆浑县,属弘农郡,金改嵩州。
晋改属河南郡。
东魏改为陆浑县,属新城郡,又置北荆州、宜阳郡及南陆浑县。
隋开皇初改置伊州,大业初改为陆浑县,属河南尹。
唐分置伊阳县,与陆浑县并存,俱属河南府。
五代时并陆浑入伊阳,宋绍光九年(1139)升为顺州。
金改名为嵩州,属南京路,明降州为县,始名嵩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始名嵩县。
夏大禹治水曾凿开崖口、陆浑、龙门放出"五洋江"水。
商代成汤三聘伊尹于此,伊尹、伊陟父子丞相辅佐商四代帝王。
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定居"两程故里,开馆讲学,著书立说。
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文人骚客曾游历嵩县,留下千古名篇。
民国时期,驰骋中原的"镇嵩军",自嵩县杨山揭杆而起,树起反清大旗。
现代史上有百余名专家、学者、教授遍布海内外,为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堪称英才辈出,地灵人杰。
嵩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已探明黄金储量80吨,年产黄金5万两,是全国十大产金县之一,"高都赤金"以其成色足赤蜚声海内外;莹石、重晶石、花岗岩、钼等矿藏均有可观的开发价值。
嵩县素有"中药宝库"之称,药材1294种,特别是"嵩胡"年产3.5万公斤,是全国唯一野生变家种基地。
银杏、木耳、核桃、板栗等土特产品闻名遐尔。
全县有林面积220万亩,林木蓄积量420万立方米。
拥有草场296万亩,载畜量114万个羊单位。
嵩县有人间仙境白云山,碧波万顷陆浑湖,还有如诗如画天池山、道教胜地九皋山,原始古老龙池曼。
旅游业已成为嵩县经济的一大支柱。
嵩县工业基础稳固,门类齐全,以采矿、制药、建材、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业已形成。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既是全国最大的银鱼卵生产基地,也是国家"八五"期间首批新建的商品粮基地县。
嵩县水电、交通、通讯便利,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服务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已形成为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湖滨旅游山城。
改革大潮涌,春风八面来。
勤劳、智慧、好客的嵩县人民正在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迈着坚实的步伐,开创更加辉煌璨烂的明天。
嵩县-行政区划行政区划代码:410325。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嵩县辖4个镇、12个乡:城关镇、田湖镇、车村镇、旧县镇;阎庄镇、大坪乡、库区乡、何村乡、德亭乡、大章乡、纸房乡、饭坡乡、九店乡、黄庄乡、木植街乡、白河乡。
2000年,嵩县辖4个镇、12个乡。
总人口527768人,各乡镇人口:城关镇57154田湖镇57660旧县镇24213车村镇52280闫庄镇39134大坪乡30876库区乡37094何村乡28489德亭乡40777大章乡31667纸房乡30676饭坡乡25474九店乡21730黄庄乡24409木植街乡12521白河乡13614城关镇代码:4103251002006年,辖1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上仓村、陶村、韩村、青山屯村、孟村、朱村、北元村、菜园村、叶岭村、北街村、王庄村、南街村、西关村、新一村、新二村、北店街村、于沟村、杨岭村;400_新城居委会。
田湖镇代码:410325101 2006年,辖31个村委会:田湖村、樊店村、柿园村、窑上村、洒落村、古城村、铺沟村、上湾村、黄门村、张庄村、南安村、裴村、于岭村、崔园村、南洼村、腾王沟村、窑店村、大石桥村、下湾村、千秋村、新和店村、毛庄村、卸甲沟村、程村、小安头村、大安头村、高屯村、卢屯村、屏丰庄村、杨湾村、陆浑村。
旧县镇代码:410325102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旧县村、上川村、白庄村、谢庄村、西店村、马店村、龙潭沟村、寺上村、东村、沟门村、黄沟村、河南村、童子庄村。
车村镇代码:410325103 2006年,辖26个村委会:车村、明白川村、下庙村、天桥沟村、栗树街村、纸房村、宝石村、运粮沟村、黄柏村、孙店村、铜河村、河北村、官亭村、小豆沟村、两河口村、鹿鸣村、绸子村、树仁村、龙王村、黄水村、陈楼村、水磨村、高峰村、拜石村、牛庄村、佛坪村。
闫庄乡代码:410325200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闫庄村、胡沟村、西程村、店上村、贺营村、朱村、顶心坡村、龙脖村、乔沟村、总管庙村、王元村、竹元沟村、菜元村、坡头村、裴岭村、高垛村、太山庙村、瑶湾村、酒后村、杨大庄村、冉扒村。
大坪乡代码:410325201 2006年,辖18个村委会:大坪村、关亭村、范庄岭村、三圪塔村、后场村、闫屯村、流涧峪村、西元头村、东元头村、楼上村、白圪塔村、枣元村、竹元村、卞家岭村、常洼村、马河村、宋岭村、李沟村。
库区乡代码:410325202 2006年,辖26个村委会:桥北村、席岭村、翟岭村、龙曲村、张岭村、常店村、西地村、古路村、翟河村、望城村、梁元村、吴村、板闸村、安岭村、南屯村、万安村、柏坡村、老凡店村、和店村、岗上村、寺庄村、草子沟村、牛寨村、上坡村、楼上村、汪庄村。
何村乡代码:410325203 2006年,辖17个村委会:何村、瑶北坡村、谢岭村、罗庄村、闫村、桥头村、阴坡村、李村、黄村、花庄村、蛮峪岭村、姜村、东洼村、后屯村、吕岭村、箭洼村、箭口河村。
德亭乡代码:410325204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德亭村、赵元村、黄水庵村、佛泉寺村、龙王庙村、张湾村、南台村、孙元村、杨村、栗子元村、杨庄村、段坪村、庄科村、梅子沟村、上蛮峪村、下蛮峪村、乔家村、山峡村、元湾村、杨湾村、酒店村、大王沟村、小王沟村、老道沟村。
大章乡代码:410325205 2006年,辖17个村委会:大章村、山后村、龙河村、赵岭村、水沟村、闫沟村、学村、小章村、旺坪村、赵楼村、万村、三人场村、杨庄村、东湾村、任岭村、东沟村、马石沟村。
纸房乡代码:410325206 2006年,辖20个村委会:高村、念子沟村、林场村、七泉村、龙头村、台上村、石坡村、纸房村、大坡村、上瑶村、吕沟村、板庙村、邓岭村、草庙村、毛沟村、秋盘村、高岭村、朱王岭村、西沟村、马驹岭村。
饭坡乡代码:410325207 2006年,辖17个村委会:饭坡村、汪城村、张元村、时坪村、曲里村、南庄村、泥河村、焦沟村、沙坡村、大坪村、里沟村、洛沟村、赵庄村、寺沟村、田庄村、长岭村、青山村。
九店乡代码:410325208 2006年,辖17个村委会:九店村、郭岭村、郭庄村、宋坪村、石黄村、石槽村、巴沟村、郭沟村、东岭村、汪沟村、陶庄村、老龙村、石场村、马沟村、王楼村、九皋村、长庄村。
黄庄乡代码:410325209 2006年,辖26个村委会:黄庄村、三合村、吕屯村、红崖村、龙石村、枣元村、养育村、辽座村、星石村、柳林村、沙沟村、道回村、河东村、王村、石楼村、古垛村、付沟村、枣庄村、蛮子营村、天息村、楼子沟村、板蚕村、红堂村、油坊村、甲庄村、庄科村。
木植街乡代码:410325210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木植街村、张槐村、坪地村、杨家岭村、大力坡村、小木沟村、栗盘村、北岭村、竹林村、升坪村、寨沟村、北沟村、禅堂村、蒲池村、石滚坪村。
白河乡代码:410325211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白河街村、黄柏树村、下寺村、马路魁村、栗扎树村、火神庙村、大青村、油路沟村、上庄坪村、上河村、瓦房村、五马寺村。
陶村林场代码:410325400五马寺林场代码:410325401王莽寨林场代码:410325402嵩县-历史沿革远在炎帝时代,嵩县及伊川县地域即有伊国之称。
唐虞时称伊候国、伊川国。
夏时为豫州伊阙地。
商代称有莘之野,又名空桑。
春秋时秦、晋迁陆浑县,属弘农郡,后汉因之。
晋改属河南郡。
宋以后废。
东魏改置北陆浑县,属新城郡。
又置北荆州、伊阳郡及南陆浑县。
后周改北荆州为和州。
隋开皇初郡废改置伊州,省北陆浑入南陆浑,又改为伏流。
大业初,改为陆浑县,属河南尹。
唐先天元年(712),分置伊阳县,与陆浑两县并存,俱属河南府。
五代时省陆浑入伊阳。
宋因之。
绍兴九年(1141)升伊漾县为顺州。
金皇统元年(1141)更名嵩州,属南京路。
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为县,定名嵩县,属河南府。
清代、民国至解放后无改。
1948年2月,分车村、孙店、木植街、白河四个区与鲁山、汝阳各一部置伊陆嵩县。
县政府驻车村。
1949年元月19日,伊鲁嵩县撤销。
车村、孙店、木植街、白河仍归嵩县。
1960年将田湖、阎庄、黄村、寺庄、城关五个公社和桥头牧场划归伊川县,将大章、白河、车村、木植街四个公社与栾川县合并,仍名嵩县。
1961年9月,复设栾川县,伊、嵩、栾三县各恢复原来辖区,属洛阳专区。
嵩县-交通洛栾快速通道:洛阳-嵩县-栾川,县境内长公里。
3 11国道:合峪-木札岭县境内长34。
1公里。
临木大通道:汝阳-木札岭,县境内长9。
1公里。
南车公路:闫庄-陆浑-饭坡-黄庄-木植街-车村,长92公里。
上纸公路:汝阳上店-黄庄-纸房-县城,长32公里。
老洛栾路:田湖---闫庄---大坪---老城-何村-蛮裕-大章-旧县。
长94公里。
天山路:山峡-天池山,长20公里。
嵩汝路:县城-库南-饭坡-九店-汝阳,长35公里。
栗白路:车村栗树街-白河,长21公里。
天白路:天桥沟-白云山。
长25公里。
桥白路:南召桥端-白河,长25公里。
嵩县-气候嵩县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白云山、龙池曼以北地区,为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为500~8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4℃,夏季多为东风和东南风,冬季多为西风、西北风,最大风力6~8级。
白云山、龙曼以南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为80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
嵩县-资源嵩县是个资源丰富的山区大县,林地面积达326万亩,其中天然林保护区面积2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以山萸肉、板栗、银杏、核桃、苹果、花川、柿子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40万亩,为河南省林业大县和国家生态林保护重点县。
嵩县矿产资源种类多,黄金资源遍布全县,高都赤金,声名远扬,全县年产黄金超过14万两,进入全国产金八强县行列;嵩县萤石储量丰富,现成为河南萤石大县;钼已探明储量位居全国第一;还有铁矿、大理石、花岗岩、硅等多种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