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连读讲解教学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10
人教版英语3-6年级上下册教材连读、略读,弱读,同化现象归纳总结(可打印)完美的连读,略读,弱读和同化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听力能力,而且可以让孩子的发音更标准,更具外国风味。
连读:指两个相邻单词,前一个单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始,将首尾自然拼读在一起,中间不停顿,即为连读。
连读只发生在同一意群之内,即意思紧密的短语和从句之内。
学好连读是通往流利英语的必经之路。
如:put~it~on[pʊ tɪ tɒn];take~it~easy[teɪ kɪ tiːzi];come~on[kʌmɒn];come ~in; Not ~at ~all;look~at;one~of;work on~it,stop~it.略读:指爆破音([p] [b] [t] [d] [k] [g])在句子中相互见面时,前一个爆破音发音时往往被省略,或只做口型点到为止,形成阻碍,但不发生爆破;第二个音则完全爆破。
如:ge(t)together;sto(p)talking;I don'(t) -care;I had a ba(d)-cold.;I don'(t)-know;ba(d)boy;ge(t) there;jus(t) moment; goo(d)bye;mi(d)night;star(t)now,ge(t) started; wha(t) time;bi(g)boy: bi(g) game; wan(t)to do;si(t) behin(d)me; ol(d) doctor.爆破音与其他辅音相遇时也会失去爆破,即只做口型不发声,如:A(t) last;Le(t)me see,Goo(d) morning;Goo(d)-luck;woul(d) like;;ol(d)-friends;qui(te) sure;grea(t)-success;wha(t) happened;a little bi(t) more.弱读:英语在建构句子的时候,会用到一些在语法结构上必须存在但是却没有确切意义的词汇,如冠词,介词,连词,助动词等。
初中语音连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读的概念和规则,理解连读在英语口语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和流畅朗读的能力,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连读的感知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连读的定义和分类:单词尾音与下一个单词的辅音相连读,相邻单词的元音相连读。
2. 连读的规则:(1)相邻单词中的辅音和元音相连读。
(2)连读时,发音要准确,语调要自然。
(3)连读应用于句子中的不同意群。
3. 连读的实践应用: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知和运用连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连读的规则和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难点:正确把握连读时的发音和语调,使口语表达更加自然流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英语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英语口语中的连读现象。
2. 讲解连读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连读的基本概念。
3. 讲解连读的规则,让学生掌握连读的发音技巧。
4. 进行连读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知和运用连读。
5.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练习,提高连读能力。
6.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连读在英语口语中的重要性。
7.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的表现。
2. 发音准确性:评估学生在连读练习中的发音准确性。
3. 口语流畅性: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口语表达流畅性。
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连读教学的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连读教学中取得进步。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能够掌握连读的规则和技巧,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全英语⼝语连读、断句、重⾳、语调等规则(附⽰范视频)中国⼈在⼝语表达的过程中,讲究“字正腔圆、落地有声”、“⼤珠⼩珠落⽟盘”,所以中国⼈说话就像是数⾖⼦⼀般,⼀颗⼀颗的往下落数的才清楚,但英语恰恰相反,它需要将⼀句话中的某些个重点词汇给凸出来,其它的⾮重点词汇弱化,尤其是在美⾳中,它甚⾄会将两个或者以上的单词全部连起来读了,感觉就像是第⼀个单词没有读完,下⼀个紧跟着已经读出来了,或者是将某个单词的某个辅⾳直接给省略掉了。
所以对已经习惯了⼀个字⼀个字掷地有声的中国⼈来说,好多⼈就会觉得英语“太含含糊糊”了,这也导致好多中国⼈听⼒⾮常的差。
相反,如果⽼外说英语的时候是按照中国⼈的“⼀字⼀字落地有声”来读,那就不存在什么⼝语表达、听⼒不好的原因了。
所以,作为中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定要去往英语语⾔习惯上靠近。
当然,要练成如此“英语式”的⼝语表达,最根本的还是要去注意英语中的连读和略读。
1 连读发⾳规则⼀辅⾳+元⾳⼀句话中相邻的两个单词,前⼀个单词以辅⾳结尾,后⼀个单词以元⾳开始,拼读成“辅⾳+元⾳”。
讲解:你还记得汉语拼⾳中有些单词xi'an(西安)、ku'ai(酷爱)吗?如果去掉隔⾳符,就成了xian(先)、kuai(快)了。
英⽂中⼏乎所有的句⼦都是从头拼到尾,简单地说:连⾳就是两个单词相遇能拼读就拼,不能拼读就让过。
例如:Take~it~easy短语练习(⼤声读出来喔):1.far~away It's not far~away from here.2.in~an~hour I should be there in~an~hour.ter~on I'm going to see a movie later~on .4.put~it~on Here's your sweater. Put~it~on.5.stand~up Stand~up and stretch for a while.6.take~care~of I'll always take care~of you .7.take~it~easy Take~it~easy!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fine.8.take~off Please fasten your seat belt. we will take~off shortly.9.there~are There~are forty students in my class.10、work~out I work~out every day to keep fit.句⼦练习:e~on!cheer~up!2.keep~it~up!3.never give~up!4.I mean~it.5.I've got~a lot~of work to do.6.May I have~a cup~of milk?7.What do you think~of~it?发⾳规则⼆元⾳+元⾳⼀句话中相邻的两个单词,前⼀个单词以元⾳结尾,后⼀个单词以元⾳开始,则在两个元⾳之间加上⼀个轻微的 [j] 或 [w] 的⾳,拼读成“元⾳+ [j] 或 [w] +元⾳”。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英语连读的规则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连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初中生和高中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英语连读的规则和技巧,如重音、语调、连读符号等。
2. 教学难点: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连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英语连读的规则、例句、练习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录音机、点读笔等。
3. 学生准备:预习英语连读的规则,准备好相关练习。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英语连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英语连读的理解和经验。
(二)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英语连读的规则,如重音、语调、连读符号等。
2. 教师示范正确的连读技巧,让学生跟读。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
(三)练习与巩固1. 学生进行听力练习,辨别连读与不连读的句子。
2.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模拟实际语境,运用连读技巧。
3. 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拓展与应用1. 教师提供一些英语连读的例句,让学生分析并总结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些实际场景,运用连读技巧进行口语交流。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英语连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模仿例句,进行口语练习,提高连读能力。
3. 学生收集一些英语连读的例句,进行拓展学习。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练习、作业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连读英文教案教案标题:连读英文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英语中的连读规则。
2. 学生能够准确地发音连读音。
3. 学生能够在口语表达中自然地应用连读。
教学资源:1. 白板/黑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
2. 连读规则示例音频或视频。
3. 连读练习材料。
教学准备:1. 确保学生已经学习过基本的英语发音规则。
2. 准备连读规则的示例音频或视频。
3. 准备一些连读练习材料,包括句子和对话。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播放示例音频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一些连读的例子,并解释连读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在英语中发生连读。
2. 引导学生观察连读时的音变规律,例如辅音音素之间的连读以及元音音素之间的连读。
讲解:1. 逐一介绍不同的连读规则,并提供示例。
a. 辅音音素之间的连读:例如,“I have”连读为“I've”。
b. 辅音音素和元音音素之间的连读:例如,“go out”连读为“goe out”。
c. 元音音素之间的连读:例如,“I am”连读为“I'm”。
2. 解释每个连读规则的发生条件和注意事项,并与学生一起练习正确的发音。
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练习连读。
2. 提供一些连读练习材料,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3.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巩固:1.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表演一些连读句子或对话。
2.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自然地应用连读规则。
3.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反馈,并纠正他们可能存在的发音错误。
拓展:1. 提供更多的连读练习材料,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练习。
2. 引导学生关注英语连读在实际口语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积极观察和模仿。
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和表演中的发音准确程度。
2. 评估学生对连读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在后续课程中继续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连读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英语发音规则,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1.连读在同一意群中,前一词以辅音音素结尾,后一词以元音音素开头,在说话或朗读句子时,习惯上很自然地将这两个音素合拼在一起读出来,这种语音现象叫连读。
连读条件:相邻两词在意义上必须密切相关,同属一个意群。
连读所构成的音节一般都不重度,只需顺其自然的一带而过。
1.1 “辅音+元音”型连读1)以辅音结尾的单词+元音开头的单词:要连读I'mˆanˆEnglish boy.Itˆisˆanˆold book.Let me haveˆa lookˆatˆit.Ms Black worke d inˆanˆoffice lastˆyesterday.I calledˆyou halfˆanˆhourˆago.Putˆitˆon, please.Notˆatˆall.Please pickˆitˆup.2 )以辅音结尾的单词+h 开头的单词:h 不发音,与前面的辅音连读What wil(l he) [wili]do?Ha(s he) done it before?Mus(t he) [ti] go?Can he do it?Should he…?Tel l him to ask her…Lea(ve him) [vim].3 )“/t/+元音”型连读如果前一个词是以[t]结尾的,后一个词是以元音开头,这时的[t]要轻读成[d],例如:What a 读成[wd ] 。
4 )“/w/+元音”型连读如果前一个词是以/w/结尾,后一个词是以元音开头,这时的w 不但要发/w/ ,而且还要与后面的元音发生连读。
例如:I saw it.读成[aisɔ:wit] 。
1.2 “r/re+元音”型连读如果前一个词是以-r 或者-re 结尾,后一个词是以元音开头,这时的r 或re 不但要发/r/ ,而且还要与后面的元音拼起来连读。
They're my fatherˆand mother.I looked forˆit hereˆand there.Thereˆis a football underˆit.Thereˆ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Hereˆis a letter for you.Hereˆare fourˆeggs.But whereˆis my cup?Whe reˆare your brotherˆand sister?但是,如果一个音节的前后都有字母r ,即使后面的词以元音开头,也不能连读。
初中语音连读试讲教案范文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英语语音连读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运用连读规则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自然性。
教学内容:1. 连读的定义和类型2. 连读的规则和现象3. 连读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英语语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讲解连读的定义和类型,如辅音连读、元音连读等。
2. 举例说明连读的规则和现象,如“辅音+元音”连读、“元音+辅音”连读等。
3. 分析连读在单词组合、句子中的运用,如“I like reading”中的“ike”和“reading”等。
三、练习与互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连读例子,让学生上台演示,大家共同点评。
3. 教师设计一些连读练习题,让学生抢答,提高课堂氛围。
四、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连读的重要性和运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讲解连读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如电影、歌曲、日常对话等。
2. 分析连读对英语口语表达流利性和自然性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关注连读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三、实践与应用(2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情景剧,让学生运用连读进行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连读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3.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连读例子,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四、课堂小结(1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连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评价连读运用的准确性。
《高职公共英语》liaison连读课程教案Step 1 What is liaison?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英语发音的连读和爆破音现象,掌握了它了规律,对我们在发音和英语听力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连贯地说话或朗读时,在同一个意群(即短语或从句)中,如果相邻的两个词前者以辅音音素结尾,后者以元音音素开头,就要自然地将辅音和元音相拼,构成一个音节,这就是连读。
连读时的音节一般不重读,只需顺其自然地一带而过,不可以加音,也不可以读得太重。
如:not at all这个短语。
连读时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单词。
注意:连读只发生在句子中的同一个意群中。
在两个意群之间即使有两个相邻的辅音和元音出现,也不可连读。
如:Please take a look at it.这个句子中take a look at it是同一个意群,那么take与a可连读,look与at可连读,at与it可连读。
在There is a book in it.一句中book与in往往不连读,因为book与in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意群中。
连读中有一个是元音结尾与元音开头这属于加音节情况。
如果你注意美国人说话,你会发现,要从你听到的一连串声音里面挑出某个词来近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在说话的时候,词汇常常整个地连贯在一起。
比如说,本来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拼读,我们发现词汇里面没有r的发音,或者没有某个音节的发音,但是在整个句子连贯说出来的时候,这样的现象就产生了,尤其是两个元音相邻的时候。
除了r是最常用的连续音节以外,w和j常常用来接两个元音。
例如:area(r)of literaturedrama(r)and musicthe idea(r)of itlaw(r)and order打不出音标的字体所以用()代表所加的音节Step 2 When can liaison be used?相邻的两词在意义上必须密切相关,同属一个意群。
连读所构成的音节一般都不重读,只需顺其自然地一带而过,不可读得太重,也不可音。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英语口语连读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流畅地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英语口语连读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常见连读现象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连读现象在实际口语表达中的应用。
2. 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如何正确运用连读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英语口语连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连读问题,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英语口语连读的基本规则,如:辅音元音连读、不完全爆破、同化等。
2. 学生跟读教师示范,巩固所学规则。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连读练习句子,学生跟读并注意连读现象。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对话中的连读现象。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教师给予反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口语连读规则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口语连读练习,巩固所学规则。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常见连读现象的处理方法,如:弱化、省略、同化等。
2. 学生跟读教师示范,注意连读现象的处理方法。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含常见连读现象的句子,学生跟读并注意处理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口语表达。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教师给予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角色扮演中能否正确运用口语连读技巧。
2. 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能否流畅地运用所学规则。
3. 学生对口语连读规则的理解程度。
###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识别连读的概念。
- 学生能够掌握几种常见的连读规则。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连读技巧。
-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口语流利度和发音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对英语口语表达产生兴趣。
- 学生能够认识到连读在提高口语表达中的重要性。
###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连读的概念和规则。
- 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连读技巧。
2.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读的规则。
- 在口语表达中自然地运用连读。
### 教具- 教学课件- 录音设备- 连读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5分钟)1. 活动:播放一段英语口语对话录音,引导学生注意说话者的语流和发音。
2. 提问:让学生描述听到的口语特点,并引导他们讨论口语中常见的连读现象。
#### 第二部分:讲解与示范 (10分钟)1. 讲解:- 介绍连读的概念,解释其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
- 讲解几种常见的连读规则,如重音符号前后的连读、元音与辅音的连读等。
2. 示范:- 教师通过示范展示连读技巧,强调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 第三部分:练习 (20分钟)1. 练习1:识别连读:- 学生听录音,识别并标记出其中的连读现象。
2. 练习2:跟读练习:- 学生跟读教师的示范,练习正确的连读发音。
3. 练习3:实际应用:- 学生分组,根据提供的情景对话进行角色扮演,运用连读技巧进行口语交流。
#### 第四部分:总结与反馈 (5分钟)1. 总结:-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连读技巧在口语表达中的重要性。
2. 反馈:- 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体验,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反馈。
### 板书提纲1. 连读的概念2. 常见的连读规则3. 练习步骤4. 口语表达中的应用### 教学反馈-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连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和建议。
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大学英语连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连读能力,提高口语流利度。
3. 学生能够了解连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
教学对象:大学英语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材料:1. 教科书:《新编大学英语》2. 录音材料:相关英语听力材料3. 白板、投影仪、PPT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播放一段英语对话,引导学生注意听力中的连读现象。
2. 提问:同学们在对话中听到了哪些连读现象?这些连读对理解对话有什么帮助?二、新课讲解1. 介绍连读的概念:连读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单词连在一起读,使语音流畅,听起来像是一个单词。
2. 讲解连读的几种类型:a. 辅音+元音连读:如 "tomorrow" 中的 "tomor-"。
b. 辅音+辅音连读:如 "by the way" 中的 "by the"。
c. 元音+辅音连读:如 "goodbye" 中的 "good-bye"。
d. 元音+元音连读:如 "what's" 中的 "what's"。
3. 通过PPT展示连读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连读现象。
三、实践练习1. 学生跟随录音练习连读,注意语音的流畅性。
2. 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连读练习,并进行点评。
四、总结1. 强调连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听英语听力材料,注意并模仿连读现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连读类型。
2. 提问:同学们在上节课的练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二、新课讲解1. 讲解连读的技巧:a. 注意单词的重音和语调。
b. 提高语速,使连读更加自然。
c. 注意音素的发音,避免发音错误。
2. 通过PPT展示连读技巧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连读。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英语连读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学生能够在实际对话和阅读中正确运用连读规则。
3.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提高英语口语流畅度。
教学对象:初中英语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准备:1. 连读规则示例音频或视频2. 连读练习材料(句子和对话)3. 单词卡片4. 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通过播放英语歌曲或小段对话,引起学生对连读现象的注意。
2. 提问学生:他们注意到哪些发音现象?如何描述这些现象?二、新授(20分钟)1. 介绍连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展示连读规则示例,如:- 辅音+元音的连读- 辅音+辅音的连读- 元音+辅音的连读- 辅音结尾的单词与下一个单词的连读3. 通过图片和单词卡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连读现象。
三、练习(15分钟)1. 分组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连读规则朗读句子。
2. 教师挑选几个句子进行示范,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四、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连读规则。
2. 强调连读在实际口语交流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10分钟)1. 通过游戏或问答形式,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连读规则。
2. 教师挑选几个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检验学生对连读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二、新授(20分钟)1. 介绍连读在对话中的应用,如:- 提问和回答- 句子连接- 日常交际用语2.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含有连读的对话示例。
三、练习(25分钟)1. 分组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连读规则进行对话。
2. 教师挑选几个小组进行示范,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四、巩固(10分钟)1.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英语对话练习,运用所学连读规则。
2.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发音和表达进行评价。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连读规则和对话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练习情况。
2. 发音准确性:评价学生在练习和对话中的发音是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