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48
商业银行会计论文商业银行会计论文的七个标题:1. 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分析2. 商业银行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3. 商业银行资本运营与会计实践4. 商业银行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5. 商业银行非金融性资产会计核算的探讨6.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评估方法研究7.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会计管理与应对策略1. 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分析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是反映其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重要数据,对于外界的投资者、监管机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而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首先对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分析其主要指标,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权益变动表等,包括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此外,还对其重要的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如财务杠杆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运营效率比率等,以此更加全面地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
最后,给出了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制定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决策的建议和思考。
2. 商业银行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所适用的会计准则会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主要的商业银行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如美国、欧洲、中国等,探讨不同准则下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和财务报表影响等方面的异同。
在此基础上,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包括法律法规、会计理念、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
最后,对出现差异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如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实现跨境投资和转移资产,以及如何为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可比较的财务信息。
3. 商业银行资本运营与会计实践商业银行资本运营对于其风险控制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利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采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数据样本,探究资本运营与会计实践之间的关系。
具体包括:资本管理的基本理论、会计处理方法、各种资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商业银行如何通过在实践中进行资本管理来提高其风险控制水平和经营绩效。
最后,提供了一些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建议,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高效、全面地实现资本管理。
2、业务活动3、商业银行会计4、第一线5、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的6、商业银行经营活动7、基本假设、时间、空间8、基本假设条件9、九大10、可靠性11、不确定性因素12、相关性13、决策、决策14、可理解性15、经济、金融16、口径一致、相互可比17、一致18、经济实质、法律形式19、重要性20、适当简化或省略21、资产或者收益、负债或者费用《商业银行会计》辅导教材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3)2、答案(4)3、答案(1)4、答案(4)5、答案(3)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1)(2)(3)(4)(5)2、答案(1)(2)(3)(4)(5)3、答案(1)(4)4、答案(2)(3)(4)5、答案(1)(2)(3)(4)6、答案(1)(2)(4)7、答案(1)(2)(3)(4)(5)8、答案(1)(2)(3)(4)(5)9、答案(1)(2)(3)(4)(5)10、答案(1)(2)(3)(4)(5)11、答案(1)(2)(5)三、填空题:1、基本理论和实践2、业务活动3、商业银行会计4、第一线5、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的6、商业银行经营活动7、基本假设、时间、空间8、基本假设条件9、九大10、可靠性11、不确定性因素12、相关性13、决策、决策14、可理解性15、经济、金融16、口径一致、相互可比17、一致18、经济实质、法律形式19、重要性20、适当简化或省略21、资产或者收益、负债或者费用22、提前或延后23、各项会计制度24、管理体制、任务要求25、既负责管理全辖的会计工作四、判断题:1、错。
改为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2、对3、对4、错。
改为商业银行会计内部管理涉及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其内容有重要岗位定期轮换和离任交接制度。
五、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会计:商业银行会计是整个会计体系的一个分支,是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于商业银行的一项经济应用科学。
第一章商业银行会计概论1.银行业务处理过程和会计核算过程是:(D)A.前后联系B.互不联系C.分步进行D.同步进行2.为了保证会计制度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下级行对上级行制定的各项制度、办法,如有不同意见,应:(A)A.及时反映,仍按原规定执行B.由上级行修订后,再执行C.有权自行修改和废除D.有权自行修改和废除,但必须及时向上级行报告3.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的是:(C)A.会计制度B.会计办法C.会计人员的职责D.会计人员的权限4.有关商业银行会计制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B)A.商业银行会计制度对于保证会计工作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具有重要意义B.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是由银行业务活动所决定的C.各商业银行可根据需要制订本系统的会计制度,报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后,在本系统内部使用。
D.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设计要明确会计工作的任务第二章基本核算方法1.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B)A.会计科目B.会计凭证C.会计账簿D.会计报表2.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汇总的类别名称是:(C)A.会计凭证B.基本凭证C.会计科目D.会计账簿3.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只在一个会计科目中进行登记的是:(D)A.借贷记账法B.收付记账法C.复式记账法D.单式记账法4.根据某项业务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专用凭证是:(A)A.特定凭证B.基本凭证C.单式凭证D.复式凭证5.银行结算业务的查询、查复书应加盖:(C)A.业务公章B.转讫章C.结算专用章D.联行专用章6.明细核算的主要形式是:(A)A.分户账B.登记簿C.科目日结单D.现金收入日记簿7.综合核算的主要形式是:(D)A.日记表B.余额表C.科目日结单D.总账8、普通柜员可以向下列哪位柜员请领现金:(A)A.网点综合柜员B.市县局会计C.市县局出纳D.网点支局长9、综合柜员可以向下列哪位柜员请领现金:(A)A.市县局出纳B.市县局会计C.网点支局长D.网点普通柜员10、商业银行对于需要使用余额表计息的会计科目选用分户账类型应该是(A)A.甲种账B.乙种账C.丙种账D.丁种账11、商业银行对于需要在分户账账页上计息的会计科目选用分户账类型应该是(B)A.甲种账B.乙种账C.丙种账D.丁种账12、商业银行对于需要在分户账账页上分别计算存款和透支利息的会计科目选用分户账类型应该是(C)A.甲种账B.乙种账C.丙种账D.丁种账13、商业银行在记录需要随记随销的债权债务结算业务时,使用的分户账类型应该是(D)A.甲种账B.乙种账C.丙种账D.丁种账第四章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会计处理1.人民银行核算商业银行欠缴的财政性存款时,使用的会计科目是:(D)A.有价单证B.重要空白凭证C.特定业务D.待清算凭证2.再贴现到期未收回,人民银行可以:(A)A.从再贴现申请银行账户中收取B.从付款人银行账户中收取C.作逾期贷款处理D.继续向票据的付款人收款3.提出行提出的在本行开户的付款人委托银行从其账户中付出款项,划往在他行开户的收款入账上的各种凭证,称为:(B) A.提出借方票据B.提出贷方票据C.提入借方票据D.提入借方票据4.通过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大额实时系统转汇业务,与人民银行结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是:(C)A.存放行内款项B.跨行清算资金往来——同城票据交换C.存放央行款项D.跨行清算资金往来——小额支付5.通过行内汇划渠道办理异地支付结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是:(A)A.存放行内款项B.跨行清算资金往来——同城票据交换C.存放央行款项D.跨行清算资金往来——小额支付6.通过提出票据交换渠道办理异地支付结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是:(B)A.存放行内款项B.跨行清算资金往来——同城票据交换C.存放央行款项D.跨行清算资金往来——小额支付7.通过小额批量结算渠道办理异地支付结算,使用的会计科目是:(D)A.存放行内款项B.跨行清算资金往来——同城票据交换C.存放央行款项D.跨行清算资金往来——小额支付8.再贴现利息,商业银行在核算时使用的科目是:(D)A.利息收入B.利息支出C.金融企业往来收入D.金融企业往来支出9.同城票据交换的主持人是:(C)A.提出行B.提入行C.人民银行D.商业银行10.商业银行向票据交换所提交中央银行存款账户送款单,说明其是:(B)A.应付差额B.应收差额C.应付票据D.应收票据11.同城票据交换中,提出借方凭证是(B)A.提出行为本行客户付款B.提出行为本行客户收款C.提入行为本行客户收款D.提入行为本行客户付款12.同城票据交换中,提入借方凭证是(D)A.提出行为本行客户付款B.提出行为本行客户收款C.提入行为本行客户收款D.提入行为本行客户付款13.同城票据交换中,提出贷方凭证是(A)A.提出行为本行客户付款B.提出行为本行客户收款C.提入行为本行客户收款D.提入行为本行客户付款14.同城票据交换中,提入贷方凭证是(C)A.提出行为本行客户付款B.提出行为本行客户收款C.提入行为本行客户收款D.提入行为本行客户付款15.负责为大额支付系统的直接参与者进行清算的银行是(C)A.商业银行清算行B.中国人民银行发报行C.国家处理中心D.中国人民银行收报行16.受托行为委托行提出借方票据时,应该使用的会计科目是(C)A.存放同业款项B.存放中央银行款项C.存放行内款项D.单位活期存款17.在直接参加大额支付系统的银行中,为商业银行客户收进资金的银行是(D)A.中国人民银行发报行B.中国人民银行收报行C.商业银行发起清算行D.商业银行接收清算行18、中国工商银行的行内汇划系统中,总行借款给省区分行时,会引起(B)。
<<商业银行会计>>四次作业题(吕老师)作业一一.单选题1.银行会计是一种()活动。
A. 经济B.经济监督C.经济管理D.经济核算2.商业银行向其开户单位发放一笔贷款并转入该客户的存款帐户内,表明商业银行()A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B.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C. 资产增加,负债减少D.负债增加,资产减少3.客户从银行商业银行提取现金,表明商业银行( ).A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B.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D.负债增加,资产减少4.商业银行表内会计科目,按()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资产负债共同类和损益类五类。
A.要素的流动性 B. 资金的性质 C. 科目的级次 D. 业务需要5.负债帐户的借方、贷方、余额分别表示为资金的()。
A.减少、增加、借方 B.减少、增加、贷方C.增加、减少、借方D.增加、减少、贷方6.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如果会计期末的余额在借方,表现为()。
A.资产类 B.负债类 C.所有者权益类 D.损益类7.总账的登记依据是()。
A.科目日结单 B.各科目传票 C.各科目分户帐 D.各登记簿8.明细核算帐务系统的构成是()。
A.分户帐、登记簿、总账、科目日结单 B.余额表、日记表、现金收付日记簿、登记簿C. 分户帐、总账、登记簿、科目日结单D.分户帐、登记簿、余额表、现金收付日记簿二.多选题1.商业银行所有者权益包括()A.实收资本B资本公积C盈余公积D利润分配2.下列属于商业银行流动资产的项目是()。
A.库存现金B。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C固定资产D无形资产3.()是综合核算系统的内容。
A.余额表B总账C日计表D科目日结单4.按照会计科目与会计报表的关系,科目可分为()。
A.表内科目B表外科目C统一科目D专用科目5.会计凭证按其格式和使用范围分为()。
A.基本凭证B。
特定凭证C。
一般凭证D。
重要凭证6.下列属于商业银行资产类会计科目的是().A.存放中央银行款项B。
2008年《商业银行会计》习题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二OO八年五月二十日商业银行会计练习题第一章商业银行会计基本理论一、名词1.商业银行会计2.资产3.负债4.所有者权益5.收入6.费用7.利润8.会计主体9.持续经营10.客观性原则11.可比性原则12.配比原则13.权责发生制原则14.历史成本原则二、填空1.商业银行会计是以为计量单位,运用和对商业银行的和进行核算、监督、与的一门会计。
2.商业银行会计的对象是。
3.所有者权益是商业银行对银行——的所有权。
4.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机构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另一种是。
5.商业银行会计人员,按其工作性质划分,有从事,有从事,也有从事。
6.持续经营假设能保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得、以及具有可靠性。
7.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划分,以日历年度为。
8.会计准则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记账本位币为9.商业银行以为总的规范,根椐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殊性,制定了,指导商业银行具体的会计工作。
三、单选1.商业银行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称为()。
A.资产B.固定资产C.流动资产D.无形资产2、根据会计原理,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同一资产的两个侧面,它们之间的恒等关系表述为()。
A.资金来源=资金运用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D.利润总额=收入总额—费用总额3.对于违反政策法令、财经制度等事项,如领导坚持办理,会计人员无法拒绝时,会计人员的权限是()。
A.有权拒绝执行B.可根据领导意见执行C.可向上级行或有关领导报告D.可根据领导意见执行,但同时应向上级行提出书面报告4.下列各项属于负债的是()A.贴现B.汇出汇款C.押汇D.应收利息5.对于银行经济业务的计量和记录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受主观意念的支配。
这是指()A.相关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可比性原则D.一贯性原则四、问答1、商业银行会计的特点有哪几方面?2、商业银行会计的主要任务是什麽?3、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机构的类型及其各自的职责是什麽?4、简述商业银行的会计制度。
商业银行会计准则
商业银行会计准则是指商业银行在处理会计事务时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这些准则旨在确保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准确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其透明度和可靠性,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商业银行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其实际经营活动和财务报告要求,合理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披露。
这些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可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按照实际情况及时更新。
这些资产和负债可能包括贷款、债券、股票、贵金属、外汇等。
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商业银行应该合理确认和计量收入和费用,并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披露。
这些收入和费用可能包
括利息、股息、手续费等。
资本充足率和拨备管理
商业银行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计提拨备,确保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制定合理的拨备管理政策,及时核销不良贷款等。
总之,商业银行会计准则是确保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准确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保障。
商业银行应该认真遵守会计准则的规定,提高透明度和可靠性,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商业银行会计意义和特点一、引言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会计意义和特点对于了解和理解商业银行的运作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阐述商业银行会计的意义和特点,并探讨其在经济中的作用。
二、商业银行会计的意义1. 反映财务状况:商业银行会计通过记账、核算、结算等手段,准确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收入支出情况以及利润水平等,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2. 辅助决策:商业银行会计通过对银行业务的分析和核算,为银行管理层提供参考,辅助其制定决策和规划,如制定投资策略、风险控制方案等。
3. 经营监督和风险控制:商业银行会计记录和核算银行各项经营活动的收入、支出和资产负债情况,为监管机构提供监督和风险控制的依据,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商业银行会计的特点1. 多元性:商业银行会计涉及多个业务领域,如存款、贷款、投资、外汇交易等,因此其会计核算也需要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并具备相应的灵活性。
2. 复杂性: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繁多,涉及大量的金融工具和交易,如利息、汇率、债券等,使得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处理。
3. 风险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商业银行会计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和计量,以保证银行的安全运营。
4. 法律合规性:商业银行会计需要符合相关的会计法规和监管规定,如国际会计准则、商业银行监管法规等,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合法合规性。
四、商业银行会计的作用1. 信息传递和透明度:商业银行会计通过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财务信息,为各类利益相关方提供了解商业银行的机会,提高了信息的传递和透明度,有利于市场的运作和监管的有效性。
2. 经济稳定和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其会计核算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3. 信用评价和信誉保证: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可以为各方对银行的信用评价提供依据,对银行的信誉保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增强了市场对银行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