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金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47 KB
- 文档页数:6
电镀不良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电镀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电化学方法将金属镀层均匀地附着在金属或非金属基材上,以提高其表面的硬度、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然而,有时在电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现象,如颜色不均匀、气泡生成、层状剥落等问题。
本报告旨在分析电镀不良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问题描述本次电镀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不良现象:1.镀层颜色不均匀,呈现出斑驳的色彩。
2.镀层表面出现小气泡,影响美观度。
3.镀层出现局部剥落现象,影响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三、分析过程1. 镀层颜色不均匀的原因分析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电镀液中镀层成分浓度不均匀,导致颜色差异。
•电流密度不均匀,使得某些部位的金属镀层过厚或过薄。
•温度控制不当,造成镀层颜色不稳定。
•电解质配比不正确,影响镀层颜色的形成。
经过检查发现,电镀液中的镀层成分浓度均匀,因此可以排除第一种可能原因。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镀层颜色不均匀的区域与电流密度有关,这表明电流密度的不均匀导致颜色差异。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镀层颜色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边缘位置,这可能是电流从边缘位置迅速流过导致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增加边缘处的电流密度,可以通过增大电流的输入或者调整阳极位置来实现。
2. 镀层表面气泡的原因分析气泡的产生是由于气体在电解液中被电解产生并附着在镀层表面。
存在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电解液中的杂质含量较高。
•电解液中的湿剂浓度不适宜。
•电流密度过大,使得气泡无法被排除。
经过检测,电解液中的杂质含量符合标准要求,因此第一种可能原因可以排除。
进一步检查发现,电解液中的湿剂浓度偏高,这是导致气泡产生的重要原因。
调整湿剂浓度至合适范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如果电流密度过大,也会造成气泡无法被排除。
因此,需要对电流密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正常的电解过程。
3. 镀层剥落的原因分析镀层的剥落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预处理工艺存在问题,导致基材表面不洁净。
常见电镀故障的分析和纠正方法_1.针孔针孔大多是气体(一般是氢气)在镀件表面上停留而造成的。
针孔属于麻点,但针孔不同于麻点,它像流星一样,往往带有向上的“尾巴",而麻点仅仅是镀层上微小的凹坑,一般是没有向上的“尾巴"。
那些因素会促使镍层产生针孔呢?镀前处理不良;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镀液中有固体微粒;防针孔剂太少;镀液中铁等异金属杂质过多;镀液pH太高或操作电流密度过大;镀液中硼酸含量太少和镀液温度太低等都会导致镀镍层产生针孔。
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针孔现象略有不同,所以在分析故障时,首先要观察现象。
例如镀前处理不良,它仅仅使镀件的局部表面上的油或锈未彻底除去,造成这些部位上气体容易停留而产生针孔,所以这种因素造成的针孔现象是局部密集的,而且是无规则的;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引起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向下面和挂具上部的零件上,镀液中固体微粒产生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向上面;防针孔剂太少造成的针孑L在零件的各个部位都有,镀液中铁杂质过多,pH值过高和阴极电流密度较大引起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尖端和边缘(即高电流密度处),硼酸含量太少产生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下部,镀液温度过低造成的针孔是稀少的,也是零件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的。
通过观察现象,可以初步判断造成针孔的部分原因,然后再进一步试验。
例如零件的局部表面上有密集的针孔,从现象来看,好像是前处理不良造成的,那么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呢?可以取一批零件,进行良好的前处理后直接镀镍,假使经这样处理后所得的镀层上没有针孔,那么原来的针孔是镀前处理不良造成的。
否则就是其他方面的原因。
镀液的温度、pH值和阴极电流密度,比较容易检查,所以可首先检查和纠正。
镀液中是否缺少十二烷基硫酸钠,从平时向镀液中补充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情况就能基本确定,如难以确定时,可以向镀液中加入O.05g/L十二烷基硫酸钠后进行试镀,若这样所得的镀层上针孔现象没有改善,那就不是缺少十二烷基硫酸钠,可能是镀液中的杂质或硼酸太少引起的,这就可按前述的方法,用小试验分析故障原因,然后按试验所得的结果讲行纠正。
电镀不良及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以下本章将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原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1.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的表面,通常成粗白状(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1.若为素材严重粗糙,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2.若传动轮粗糙,可换备用品使用并检查压合紧度.3.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3.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4.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会发生) 4.待清晰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5.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5.立即调整PH至标准范围.6.前处理药液腐蚀底材. 6.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换药剂2.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著之污物.(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如有微菌). 1.清洗水槽并更换新水.2.占到收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2.将有油污处做以遮蔽.3.素材带有类似胶状物,于前处理流程无法去除. 3.须先以溶剂浸泡处理.4.收料时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4.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浸透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5.锡铅结晶物沾附 5.立即去除结晶物.6刷镀羊毛?纤维丝 6.更换羊毛?并检查接触压力.7.纸带溶解纤维丝. 7.清槽.8.皮带脱落屑. 8.更换皮带.3.密著性不良:指镀层有剥落.起皮,起泡等现象.(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1.加强前处理.2.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镍剥金,镍剥锡铅. 2.检查阴极是否接触不良,适时调整.3.镀液受到严重污染. 3.更换药水4.产速太慢,底层再次氧化,如镍层在金槽氧化(或金还原),剥锡铅. 4,电镀前须再次活化.5.水洗不干净. 5.更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水槽.6.素材氧化严重,如氧化斑,热处理后氧化膜. 6.必须先做除锈及去氧化膜处理,一般使用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7.停机化学置换反应造成. 7.必免停机或剪除不良品8,操作电压太高,阴极导电头及镀件发热,造成镀层氧化. 8.降低操作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9,底层电镀不良(如烧焦),造成下一层剥落. 9.改善底层电镀品质.10.严重.烧焦所形成剥落 10.参考NO12处理对策.4.露铜:可清楚看见铜色或黄黑色于低电流处(凹槽处)(1)可能发生原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油脂,氧化物.异物尚未除去,镀层无法析出. 1.加强前处理或降低产速2.操作电流密度太低,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2.重新计算电镀条件.3镍光泽剂过量,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3.处理药水,去除过多光泽剂或更新.4.严重刮伤造成露铜. 4.检查电镀流程,(查参考NO5)5.未镀到. 5.调整电流位置.5刮伤:指水平线条状,一般在锡铅镀层比较容易发生.(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及造成刮伤.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中的金属制具刮伤,如阴极头,烤箱定位器,导轮等.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被电镀结晶物刮伤. 3.停止生产,立即去除结晶物.6.变形(刮歪):指端子形状已经偏离原有尺寸或位置.(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或运输时,即造成变形.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制具刮歪(如吹气.定位器,振荡器,槽口,回转轮)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盘子过小或卷绕不良,导致出入料时刮歪 3.停止生产,适时调整盘子4.传动轮转歪, 4.修正传动轮或变更传动方式.7壓傷:指不規則形狀之凹洞可能發生的原因:改善對策:1)本身在沖床加工時,已經壓傷,鍍層無法覆蓋平整2)傳動輪松動或故障不良,造成壓合時傷到 1)停止生産,待與客戶聯2)檢查傳動機構,或更換備品8白霧:指鍍層表面卡一層雲霧狀,不光亮但平整可能發生的原因:1)前處理不良2)鍍液受污染3)錫鉛層愛到酸腐蝕,如停機時受到錫鉛液腐蝕4)錫鉛藥水溫度過高5)錫鉛電流密度過低6)光澤劑不足7)傳致力輪髒污8)錫鉛電久進,産生泡沫附著造成改善對策:1)加強前處理2)更換藥水並提純污染液3)避免停機,若無法避免時,剪除不良4)立即檢查溫控系統,並重新設定溫度5)提高電流密度6)補足不澤劑傳動輪7)清潔傳動輪8)立即去除泡沫9針孔:指成群、細小圓洞狀(似被鍾紮狀)可能發生的原因:改善對策:1.操作的電流密度太 1.降低電流密度2.电镀溶液表面张力过大,湿润剂不足。
电镀加工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电镀加工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使金属材料表面得到一层具有各种性质的金属膜,常用于保护和美化金属制品的表面。
然而,在电镀加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镀层不牢固、色差、氧化、气泡等问题,这些问题会降低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电镀加工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 电镀层不牢固电镀层不牢固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导致镀层剥落、起泡或者脱落。
主要原因如下:原因一:基材表面不干净基材表面存在油脂、尘埃等杂质,会对电镀层的附着力造成影响,导致镀层不牢固。
在电镀前需要对基材进行彻底的清洗、除油,并确保表面干燥。
原因二:电镀解决方案不当电镀解决方案是电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一些化学试剂、电解液等。
如果解决方案浓度不对、PH值不当、温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电镀层的附着力造成影响。
解决办法:•在电镀前彻底清洗表面,确保基材表面没有油脂、尘埃等杂质。
•在电镀解决方案中,加入一些添加剂,例如促进剂、增容剂等,来增强电镀层的附着力。
2. 镀层色差在电镀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镀层色差的问题,主要原因如下:原因一:电解液浓度不均电解液浓度的不均匀会导致镀层颜色不均匀。
例如,电解液中某些添加剂如果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导致镀层颜色的不同。
原因二:镀层表面存在缺陷镀层表面存在气泡、孔洞等缺陷也会导致镀层颜色不均匀。
解决办法:•定期检查电解液浓度,确保其均匀。
•彻底清洗基材的表面,确保表面无污染和缺陷。
3. 氧化问题氧化是电镀过程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可以影响镀层的附着力和外观。
主要原因如下:原因一:电解液中的氧化物电解液中含有氧化物,而这些氧化物经常与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从而导致镀层表面氧化。
原因二:镀层表面缺氧缺乏足够的电解气体氧分子也会导致金属离子表面氧化。
解决办法:•检查电解液中氧化物的含量,并确定其是否应该加入或减少。
•向电解液中添加抗氧化剂。
电镀紧急事项处理一、事项概述电镀工艺是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的重要工艺,在航空、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都有广泛应用。
然而,电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紧急事故和问题,例如电源故障、化学品泄漏、设备故障等,这些事项需要及时处理以保证生产工艺的正常进行和员工的安全。
本文将围绕电镀紧急事项的处理展开,针对常见的电镀紧急事故和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处理措施,以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应对电镀过程中的紧急情况,确保生产安全和质量。
二、电源故障1. 事故描述:电镀设备的电源突然中断或停电。
2. 原因分析:电源故障可能由于供电线路故障、过载或电源设备故障引起。
3. 处理措施:当电源中断时,应立即关闭电镀设备,以免造成进一步损害。
检查电源设备是否故障,确认供电线路是否正常。
如有故障,应立即通知电气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同时,备有备用的电源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化学品泄漏1. 事故描述:电镀过程中发生化学品泄漏,造成化学品外泄和环境污染。
2. 原因分析:化学品泄漏可能由于操作不当、管道破裂或设备故障引起。
3. 处理措施:首先,立即停止泄漏源,以避免进一步泄漏和污染。
随后,将泄漏的化学品彻底清除,并进行安全处置。
在处理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安全眼镜和手套。
最后,对泄漏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设备故障1. 事故描述:电镀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如漏电、短路、设备停止运行等。
2. 原因分析:设备故障可能由于设备老化、操作不当、设备负荷过重引起。
3. 处理措施: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确保员工的安全。
随后,进行设备检修,查找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或更换设备。
在处理过程中,应与设备生产厂家保持联系,获得技术支持和指导。
另外,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五、事故预防和培训1. 事故预防:为了避免电镀过程中的紧急事故,应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电镀失败分析报告1. 引言电镀作为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电镀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失败的情况,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报告将对电镀失败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提高电镀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2. 失败现象描述在进行电镀过程时,我们遇到了如下的失败现象:1.电镀层不均匀:电镀层在某些区域较薄,而在其他区域较厚。
2.表面出现斑点:电镀后,金属表面出现了一些斑点,影响了产品的外观。
3.电镀层剥落:部分电镀层出现了剥落的情况,导致产品的耐久性下降。
3. 失败原因分析3.1 电镀层不均匀电镀层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基材准备不当:在进行电镀前,基材表面的清洁度和平整度对电镀层的均匀性有重要影响。
如果基材表面存在污垢、油脂等污染物,会导致电镀层不均匀。
•电镀液配方错误:电镀液的组成和配比是决定电镀层均匀性的关键因素。
如果配方错误或者不合理,会导致电镀层在某些区域过厚或者过薄。
•电流密度不均匀:电流密度不均匀也是导致电镀层不均匀的一个常见原因。
电流密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电镀层的不均匀性。
3.2 表面斑点表面出现斑点可能的原因包括:•金属表面存在细微的裂纹或者疏松区域,导致电镀液在这些区域堆积,形成斑点。
•电镀液中存在杂质,这些杂质在电镀过程中会附着在金属表面,产生斑点。
3.3 电镀层剥落电镀层剥落主要有以下原因:•基材与电镀层之间的粘接力不足,可能是由于基材表面没有经过适当的预处理,或者电镀液的组分错误导致的。
•电镀过程中温度不稳定或者电镀时间过短,未能使电镀层与基材充分结合。
4. 解决方案4.1 电镀层不均匀为了解决电镀层不均匀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基材进行充分的预处理,确保基材表面的清洁度和平整度。
可以采用机械抛光、酸洗等方法。
•定期检查电镀液的配方和配比,确保其符合要求。
•调整电流密度,在电镀过程中保持均匀的电流密度分布。
电镀不良的一些情况和解决方法电镀不良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塬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以下本章将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塬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1.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的表面,通常成粗白状(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1.若为素材严重粗糙,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2.若传动轮粗糙,可换备用品使用并检查压合紧度.3.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3.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4.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会发生) 4.待清晰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5.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5.立即调整PH至标准范围.6.前处理药液腐蚀底材. 6.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换药剂2.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着之污物.(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如有微菌). 1.清洗水槽并更换新水.2.占到收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2.将有油污处做以遮蔽.3.素材带有类似胶状物,于前处理流程无法去除. 3.须先以溶剂浸泡处理.4.收料时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4.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浸透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5.锡铅结晶物沾附 5.立即去除结晶物.6刷镀羊毛?纤维丝 6.更换羊毛?并检查接触压力.7.纸带溶解纤维丝. 7.清槽.8.皮带脱落屑. 8.更换皮带.3.密着性不良:指镀层有剥落.起皮,起泡等现象.(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1.加强前处理.2.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镍剥金,镍剥锡铅. 2.检查阴极是否接触不良,适时调整.3.镀液受到严重污染. 3.更换药水4.产速太慢,底层再次氧化,如镍层在金槽氧化(或金还塬),剥锡铅. 4,电镀前须再次活化.5.水洗不干净. 5.更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水槽.6.素材氧化严重,如氧化斑,热处理后氧化膜. 6.必须先做除锈及去氧化膜处理,一般使用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7.停机化学置换反应造成. 7.必免停机或剪除不良品8,操作电压太高,阴极导电头及镀件发热,造成镀层氧化. 8.降低操作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9,底层电镀不良(如烧焦),造成下一层剥落. 9.改善底层电镀品质.10.严重.烧焦所形成剥落 10.参考NO12处理对策.4.露铜:可清楚看见铜色或黄黑色于低电流处(凹槽处)(1)可能发生塬因: (2)改善对策:1.前处理不良,油脂,氧化物.异物尚未除去,镀层无法析出. 1.加强前处理或降低产速2.操作电流密度太低,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2.重新计算电镀条件.3镍光泽剂过量,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3.处理药水,去除过多光泽剂或更新.4.严重刮伤造成露铜. 4.检查电镀流程,(查参考NO5)5.未镀到. 5.调整电流位置.5刮伤:指水平线条状,一般在锡铅镀层比较容易发生.(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及造成刮伤.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中的金属制具刮伤,如阴极头,烤箱定位器,导轮等.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被电镀结晶物刮伤. 3.停止生产,立即去除结晶物.6.变形(刮歪):指端子形状已经偏离塬有尺寸或位置.(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1.素材本身在冲压时,或运输时,即造成变形. 1.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2.被电镀设备,制具刮歪(如吹气.定位器,振荡器,槽口,回转轮) 2.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和制具.3.盘子过小或卷绕不良,导致出入料时刮歪 3.停止生产,适时调整盘子4.传动轮转歪, 4.修正传动轮或变更传动方式.7压伤:指不规则形状之凹洞可能发生的塬因:改善对策:1)本身在冲床加工时,已经压伤,镀层无法覆盖平整2)传动轮松动或故障不良,造成压合时伤到 1)停止生産,待与客户联2)检查传动机构,或更换备品8白雾:指镀层表面卡一层云雾状,不光亮但平整可能发生的塬因:1)前处理不良2)镀液受污染3)锡铅层爱到酸腐蚀,如停机时受到锡铅液腐蚀4)锡铅药水温度过高5)锡铅电流密度过低6)光泽剂不足7)传致力轮脏污8)锡铅电久进,産生泡沫附着造成改善对策:1)加强前处理2)更换药水并提纯污染液3)避免停机,若无法避免时,剪除不良4)立即检查温控系统,并重新设定温度5)提高电流密度6)补足不泽剂传动轮7)清洁传动轮8)立即去除泡沫9针孔:指成群、细小圆洞状(似被钟扎状)可能发生的塬因:改善对策:1.操作的电流密度太 1.降低电流密度2.电镀溶液表面张力过大,湿润剂不足。
电镀金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一、前言
市场上常见电镀金的种类有:酸性/中性薄金(俗名水金、软金、纯金)及酸性/中性厚金,而厚金又包含了:镀薄金、镀厚金、镀耐磨金。
电镀金虽工艺成熟,但仍有部分厂家因所选择的电镀金产品系列
不当,导致难达到品质要求,常出现品质上的一些问题( 如,厚度不够、不耐磨、不抗盐雾试验、不抗硝酸蒸汽试验、分布不均、氧化变色、甩金、针孔、发黑及色差等)。
一、镀镍层去镀金的关系及工艺选择的常见问题。
1、电镀金前选择硫酸镍或氨基磺酸镍镀液也至关重要,电镀金
表面要求镀镍层为哑色、镀层外观要求高或镀层要求内应力低等均可采用氨基磺酸镍哑镍光剂最好;电镀金面要求盐雾试验、镀层内应力低及小孔可焊性要佳等均可采用氨基磺酸镍半光亮镍光剂最好;电镀金面要求耐磨度高的板或直接单双面大铜箔面上通过前处理直接镀
镍,没有特别要求的单双面板可在短时间内获得镍层均匀光亮等均可
采用硫酸镍高速镍光剂最好(光亮程度可以通过控制添加量来达到品
质要求,此单双面板通常镀薄金或厚金工艺)。
有关电镀镍方面的内容另外详细介绍!
2. 采用电镀金产品不当导致的问题。
①选择酸性中性薄金药水来镀厚金产品,镀板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金面发红、发雾、发黑、氧化及色差等问题;
②选择中性厚金药水来镀厚金产品,因中性厚金药水电流密度操
作范围窄,电流稍大就出现金镀层粗糙、疏松、发红、发黑、氧化甚
至甩金等问题。
采用中性厚金适宜
电流密度越小越对品质有利,但上金速率慢,前处理后铜上镀金结合力基本正常,但镍上镀金就会常出现结合力差等问题。
二、电镀金分类
薄金:版面镀金层是24K 纯金,它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焊性,
镀层均匀细致、纯度高且内应力低,此产品适应于打线(Bonding) 。
镀层厚度0.01~0.05 μm。
厚金:版面合金元素含量≤ 0.2% ,用于高稳定、高可靠、低接触电阻、耐磨、耐腐蚀及可焊性佳等特殊用途。
镀薄厚金(0.1~0.5 μm);镀厚金(0.5~5 μm)。
电镀金分为薄金和厚金,薄金要求没有厚金品质要求高,薄金基本印制板厂家都能做到并达到要求,但厚金呢?根据产品性能要求,
针对高频板往往市场上没有多少厂家能做好。
因此,文章中将重点探讨电镀厚金。
三、设备装置
阳极网
进口纯316 不锈钢、钌钛网、白金钛网或铂金钛网(含1.5 微米的铂金外层
阴阳极板
固定挂阳极网及阴极通电挂镀所选择的材料必须是纯进口的316 不
锈钢
阳极:阴极
2:1 或是3:1(一般不超过4:1),比例不当会造成阳极钝化
沉积速度
依设备、搅拌、浓度不同而定
加热
陶瓷、石英或铁弗龙之加热管,需有温控装置
溢流循环及摇摆
轻微镀液溢流循环过滤及良好的阴极摇摆( 5 厘米/次)20-30 次/分钟
整流器
需有足够的电流量及电流显示,如装有安培分钟计更佳
过滤及镀液流动
用1-3 微米之孔径聚丙烯滤芯,流量每小时最多为 3 倍镀液体积四、油墨“渗镀”的产生原因及对策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温度、PH 或电流密度太高;镀金浓度低,镀金板时间长;油膜
未彻底固化好;油膜与铜面结合力差;干膜质量有问题;油膜质量有
问题(软板用到的有黑、黄、白及绿油等);阴极析氢严重。
相应的改善对策:
将温度、PH 或电流密度控制在最佳值;将金属金浓度提升,从而速短镀金时间;把关前工序印刷时厚度均匀及加强油膜固化效果;把关铜面刷磨效果及控制好参数;选择市场上专业生产厚金干膜(厚
1.5~
2.0mil) ;选择油膜质量;阴极与阳极距离太近。
五、金表面“发红/氧化”的产生原因及对策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温度、PH 或电流密度过高;摇摆和过滤;金属金浓度过低而镀
金时间长;金板存放在有腐蚀性的环境中;镍层太薄;金属杂质污染(主要是来源金属铜及铁离子的污染);镀金层清洗不彻底;镀金槽加热管漏电;镀层局部偏红;镍镀层孔隙率大;镀金蚀刻后水洗不彻底;
镀金时蚀刻时母液含氯离子高;镀金后水洗水质差;烘镀好金的板,
存在水迹印。
相应的改善对策:
将温度、PH 或电流密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设备符合规范要求;提高金属金浓度;尽量避免板子在有腐蚀性的车间停放时间过长;将镍层控制在不低于 2.5 微米的范围内;避免板子或者金属片掉缸造成镀液污染,铜离子的污染易产生红斑,而铁离子的污染易产生板面氧化变色;加强镀后清洗(热纯水);板接触加热管,生产出来的板易产
生发红氧化;针对局部,进行有机分解;降低电流密度及适当延长时间;加强镀金蚀刻后水洗;氯离子高时不仅侧腐蚀大且未匀质的情况下易氧化变色;改善水质;改善烘干机吸水效果,避免水迹(发红)印残留板面。
此外,对于金表面“发红”问题的判定,使用橡皮轻轻能擦除或过酸洗后能除去说明镀层“发红”;再者,金面“氧化”问题的判定,使用橡皮、过酸洗或轻刷磨都不能除去,从中说明镀层“氧化”其造成的问题有镍层太薄、镍层发黑、存放的环境不当及金镀层不纯等所致。
六、金面颜色“不黄”的产生原因及对策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温度、比重、金属金浓度及PH 太低;镀金液被杂质污染严重(特别是金属镍杂质);镍镀层不良(发朦、发白、色差)等。
相应的改善对策:将各参数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加强镀金前板子水洗彻底及选择纯阳极;加强提高镍镀层质量。
七、金面“针孔”的产生原因及对策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镀金槽液被杂质污染严重;镀金槽液润湿剂含量低;过滤时有空气进入造成液面少许起泡;镀金前的板面存在针孔等。
相应的改善对策:视镀液污染程度进行调整或更换槽液;通过哈氏槽来调整润湿剂到最佳范围;杜绝过滤器工作时有空气进入镀液;监控前处理板子效果及把关好镀镍品质。
八、常见电镀金镀层故障及纠正方法
故障
可能原因
纠正方法
低电流区发雾、发白
温度太低
调整温度至最佳值
补充剂不足
添加补充剂
有机污染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