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行风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4.22•【字号】•【施行日期】2016.04.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6〕4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2016年行动计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4月22日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2016年行动计划2016年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5-2017年)》的攻坚年。
为扎实推进我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现制订2016年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全面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和各成员单位指导监督作用,以继续大力实施“四大工程”为重点,科学谋划、创新措施、精准发力、统筹推进,确保2016年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明显改善,为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2016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完成总投资2700亿元。
其中:太原市990亿元,大同市283亿元,朔州市117亿元,忻州市112亿元,吕梁市164亿元,晋中市243亿元,阳泉市102亿元,长治市171亿元,晋城市154亿元,临汾市179亿元,运城市185亿元。
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监督指导,协调推进本系统投资任务的完成。
其中:省住房城乡建设厅2506亿元,省环保厅5亿元,省商务厅2.5亿元,省交通运输厅7.5亿元,省水利厅30亿元,省林业厅1亿元,省文物局2亿元,省通信管理局100亿元,省电力公司46亿元。
其他成员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推进标准化改革发展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4.22•【字号】晋政办发〔2016〕46号•【施行日期】2016.04.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推进标准化改革发展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6〕4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全省推进标准化改革发展2016年行动计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4月22日全省推进标准化改革发展2016年行动计划为贯彻实施《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5〕4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协同有序推进我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确保2016年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制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6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89号)及《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制定《山西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围绕全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的总体布局,在优化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实施、强化标准监督、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等方面,提出“十三五”时期全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为我省“十三五”时期标准化体系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
(省质监局牵头,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2016年6月底前完成)二、开展强制性地方标准清理评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3号)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我省现行强制性地方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和评估,分类实施“转、修、废”,不再适用的予以废止,不宜强制的转化为推荐性标准,确需保留的,提出继续有效或进行修订的建议。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6.13•【字号】晋政办发[2007]74号•【施行日期】2007.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晋政办发〔2007〕7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二○○七年六月十三日山西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文化建设的重要机遇期。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及《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规划纲要,确定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全省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
一、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推动全省的转型跨越崛起,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关于开展“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行风评议工作的实施方案第一篇:关于开展“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行风评议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卫生新形象,为我市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上级部门有关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现就在全系统开展弘扬首办精神、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医疗卫生行业新风和优化发展环境为宗旨,全面落实办责任制,积极开展行风评议,加强行风建设,彻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及妨碍发展环境的突出矛盾,以扎实有效的行风评议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找准症结,改进工作,推动我市医疗卫生工作上台阶。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行风评议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行风评议工作顺利进行,现成立行风评议工作领导组组长:副组长:领导组下设行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监察室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办公室、医政、监督、防保、人教、财务、爱卫等股室负责人组成监察室负责行政办日常工作。
各股室按照要求对各自的行评工作负责落实。
行风评议工作举报电话:三、评议的对象和重点各院、站、股、室为此次行风评议的对象,重点是防疫站、市直各医院及各基层卫生院。
四、评议风容评议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评议的主要内容:(一)首办责任制落实情况各单位干部对首办责任制的了解程度,各单位负责人对推行首办责任制的重视情况;首办责任制的公开情况;首办责任制的运行效果;对基层首办责任制的督查落实情况;对首办责任制的创新情况。
(二)发挥职能,履行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指导工作的情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情况;围绕医疗、食品卫生工作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关系的情况;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的情况,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奋发有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情况;转变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的制定情况;清理废止制约改革和经济发展文件的情况;停止明令取消的收费的项目,制止执法和管理中“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的情况。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决定【法规类别】政纪党纪【发文字号】晋政发[2006]18号【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发布日期】2006.06.30【实施日期】2006.09.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决定(晋政发〔2006〕1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和公务人员的作风上,切实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根本要求。
为建设依法规范、高效优质、民主公开、清正廉洁行政和人民满意的政府,确保我省“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省人民政府就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作出如下决定:一、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一)认真落实首办负责制。
行政机关政务大厅或服务窗口首位在岗位的工作人员对前来咨询、办理事项的人员,必须热情接待、认真审查提交的有关材料。
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并能够当场办结的,应当场办结;对当场不能办结的,应告知办结时间;对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场审阅,一次性告知应补足的材料。
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事项,应告知承办部门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对属于本部门但不属于本机构职责的事项,要告知具体承办机构的名称和位置,必要时电话联系或亲自引领其前往,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当事人可以随时查询办理事项的进展情况。
(二)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
行政机关所有面向社会办理的事项必须在法定期限或者法定期限以内本机关所承诺的期限内办结。
对特别紧急的事项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加班加点提前完成,并不得加收任何费用。
领导交办、批办事项,有明确规定时限的,按规定时限办理,没有明确时限的,要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
办理结果应在规定时限内向交办、批办领导报告,重要事项应及时报告办理的进展情况。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推荐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今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确保评议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促进政风行风建设,根据市建设局关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建设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指导思想: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通过开展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促进依法行政,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基本原则: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依靠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把政风行风建设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二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要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又要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三是坚持边评边改,评改结合,把落实整改、解决问题贯穿于评议的全过程;四是坚持公平公正,不断创新和完善评议思路和方法,逐步实现评议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五是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推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深入开展。
目标要求:政风行风建设要着力解决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以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维护群众利益为主题,着力解决建设系统有关单位和行业政风行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建设系统各单位、各行业有规范的行政行为,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创新的工作机制,有扎实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有满意的服务质量,有较高的社会评价。
二、评议对象和内容(一)评议对象局机关及直属各单位,重点是具有行政执法、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单位和行业。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02•【字号】晋政办发[2012]76号•【施行日期】2012.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晋政办发〔2012〕7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1月2日山西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和规范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促进依法行政,优化发展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国务院纠风办《关于进一步深化和规范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的工作作风进行公开评价,推动政风行风建设的一项民主监督活动。
第三条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服务。
第五条各级政府成立政风行风评议领导组,负责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统一领导。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评议工作,处理日常事务。
第二章评议对象及内容第六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评议对象包括政府所有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
重点是具有行政执法、经济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部门和行业。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4.28•【字号】晋政办发[2007]50号•【施行日期】2007.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07〕5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制型政府、群众满意的政府,省人民政府决定2007年在全省各级社会经济管理部门、执法监督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全面开展以“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
为保证这项活动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充分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参与评议工作,以促进部门和行业转变作风,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目标,以解决制约我省经济发展、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通过评议,使参评部门和行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规范的行政行为,有创新的工作机制,有扎实的工作作风,有满意的服务质量,有较高的社会评价,进一步推进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二、评议对象全省各级社会经济管理部门、执法监督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共49个部门及系统被确定为2007年的评议对象。
(一)社会经济管理部门(24个)发展改革、经委、教育、科技、民政、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建设、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商务、文化、卫生、人口计生、国资委、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供销、旅游、中小企业(局)、煤炭(二)执法监督部门(11个)公安、司法、国土资源、地税、国税、工商、质监、环保、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物价(三)公共服务行业(14个)邮政、电力、工行、农行、中行、建行、财险、寿险、网通、移动、联通、铁路、煤运、太原机场(四)对医院、学校的专项评议根据国务院纠风办的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评议办和纠风办要会同同级卫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进行专项评议(专项评议另行安排)。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4.08•【字号】晋政办发〔2016〕39号•【施行日期】2016.04.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环境保护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6〕3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6年行动计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4月8日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6年行动计划为切实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根据《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制订2016年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六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二、年度任务及责任分解(一)完善提质工程。
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基础条件。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工程。
实施县乡公路改造、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20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重点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路段进行安全隐患治理。
(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推动现有较大规模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和管网延伸,新建、改建一批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加强老化失修村级管网的改造,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工程的供水(达标)保证率。
(牵头单位:省水利厅)——加大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城中村、近郊村、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和距离燃气管线近且规划整齐地势平坦的村庄为重点,推进燃气管网进村入户。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5年全省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表彰奖励的通报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5年全省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表彰奖励的通报晋政办函〔2016〕7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2015年4月,省人民政府在全省启动了以“人人参与爱国卫生、共建共享健康山西”为主题的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
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人民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山西省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2015年工作方案》的要求,以卫生城镇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五大整治”“四大工程”,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些长期存在的卫生死角得到清除,城市私搭乱建、占道经营和农村乱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五小”行业卫生问题得到整治,城乡、道路、景区等重点部位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城乡环境卫生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不断巩固扩大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成果,进一步调动各地创建卫生城镇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整洁、卫生、健康、宜居的城乡环境,省人民政府决定,对全省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综合考核设区城市前4名、县级市前4名、县(区)前27名、旅游景区前15名予以通报表彰和奖励。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全省各地、各部门要以先进单位为榜样,求真务实,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奋力赶超,不断开创爱国卫生运动新局面,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附件:2015年全省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先进单位名单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7月14日附件2015年全省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先进单位名单一、设区城市(4个):忻州市(奖励180万元)长治市(奖励160万元)晋城市(奖励140万元)吕梁市(奖励120万元)二、县级市(4个):原平市(奖励100万元)侯马市(奖励80万元)潞城市(奖励60万元)永济市(奖励50万元)三、县(区)(27个,各奖励30万元):1.忻州市:岢岚县、河曲县、定襄县2.晋中市:昔阳县、左权县、灵石县3.临汾市:古县、隰县、洪洞县4.晋城市:沁水县、陵川县5.长治市:武乡县、长子县、平顺县、壶关县6.朔州市:怀仁县7.阳泉市:平定县8.大同市:左云县、灵丘县、南郊区9.运城市:芮城县、临猗县10.太原市:娄烦县、阳曲县11.吕梁市:柳林县、交城县、岚县四、景区(15个,各奖励20万元):1.忻州市:雁门关景区、芦芽山景区2.晋中市:乔家大院景区、平遥古城景区3.临汾市:大槐树景区4.晋城市:皇城相府景区、王莽岭景区5.长治市:太行山大峡谷景区6.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7.运城市:历山景区、神潭大峡谷景区8.太原市:宝源老醋坊景区、晋祠景区9.吕梁市:北武当景区、汾酒文化景区——结束——。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晋政办发[2003]34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3.07.14
【实施日期】2003.07.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树立行业
新风优化发展环境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3]34号)
吕梁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现将《关于开展“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三年七月十四日
关于开展“树立行业新风优化
发展环境”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意见
(2003年7月7日)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部门和行业的作风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省人民政府决定在省、市(地)、县的经济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公用事业和窗口服务单位全面开展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民主评议行风工作。
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树立行业新风和优化发展环境为宗旨,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政府机关。
要突出民主评议,坚持纠、评、建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创优发展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行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二、参加评议的部门和行业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以及各部门和行业的工作职能,决定对全省发展计划、教育、科技、公安、民政、司法、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文化、卫生、计划生育、建设、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新闻出版、国税、地税、环保、广播电视、药品监督、旅游、粮食、物价、供销、煤炭工业、煤炭安监、电力、烟草、邮政、电信、移动、联通、工行、农行、建行、中行、财险、寿险、铁路、民航等46个部门和行业的行风进行民主评议。
三、评议内容
(一)围绕第一要务,履行职责情况。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指导工作;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中心,把握大局,妥善处理好经济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摆正位置,接受监督,艰苦奋斗,奋发有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创新工作情况。
落实“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转变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中央和本省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规定;清理废止制约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文件;停止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制止执法和管理中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规范管理,实行“一个窗口”服务;排除制约、干扰发展的各种消极因素;打击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