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安全教案《在家安全》
- 格式:docx
- 大小:18.04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在家安全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活动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的物品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家长给孩子的物品种类繁多,孩子的好奇心也愈发旺盛。
此时,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极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进行一些在家安全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活动目标通过在家安全教学的方式,使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能够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内容第一环节:危险品鉴定在这一环节,老师将准备一些家庭中可能存在危险的物品,如电池、药品、打火机等,并将这些物品放到一个装满摆弄玩具的箱子里。
然后,每个孩子依次来到盒子旁,摸索出可能存在危险的物品,并拿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鉴定。
鉴定完之后,老师会对每个孩子进行问答,让孩子们深入意识到危险品的种类,如果不小心接触这些物品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并引导孩子们学会正确处理这些物品。
例如,如果接触了药品,需要及时告诉家长,并由家长处理等。
第二环节:危险区域识别此环节主要是要让孩子们学会识别危险区域,比如水池边、电源插座、燃气管道等。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的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类危险区域,然后让孩子们对幼儿园班级的教室内各类危险区域进行识别。
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这一环节,老师可以先拍摄幼儿园班级内各类危险区域的照片,并配上标注说明。
在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可以逐一呈现这些照片,让孩子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危险区域。
最后,老师可以使用模拟器等工具,让孩子们模拟实际遇到危险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第三环节:应急处理能力培养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将用模拟的方法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
首先,老师会模拟一些常见的家庭危险事件,比如火灾、断电等,然后让孩子们带上眼罩和棉被,模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逃生、怎样保护自己等。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到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老师还可以征求孩子们的建议,然后展开讨论,提高孩子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对能力。
幼儿园大班家庭安全教案幼儿园大班家庭安全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家庭安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家庭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2、认识各种危险动作。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搭配小种籽“啊!小心”、故事情境图卡、手偶。
活动过程:1、老师拿着故事情境图卡和手偶一边讲述自编状况剧,一边提出问题让幼儿想想该怎么处理,状况剧如下:(1)豆豆的妈妈在厨房煮饭,豆豆一个人在客厅里玩玩具,当他想要柜子上的洋娃娃时,该怎么做?(2)妈妈到客厅接电话,豆豆走进厨房发现水滚了,这时豆豆该怎么做?(3)豆豆肚子饿了,他在客厅的桌子上发现一瓶长得很漂亮的药,豆豆可以拿来吃吗?(4)豆豆在桌上看见爸爸的打火机,豆豆想过去拿来玩,这样对吗?(5)豆豆和妈妈玩捉迷藏,豆豆躲进妈妈的衣柜里,让妈妈找不到他,想想看豆豆可以躲到衣柜里面吗?还是他可以躲在哪里?2、幼儿讨论:(1)当自己在家中时,若自己爬高拿东西会有什么危险;(2)随便吃药呢?玩打火机呢?玩插座的洞洞呢?水滚了,怎么办?让幼儿设想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引导幼儿想出解决的方法。
3、请幼儿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平时遇到过什么危险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请幼儿将正确的处理方式说出来。
幼儿园大班家庭安全教案篇2一、教育目标:1、感受与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2、知道在家要如何注意安全。
3、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知在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有安全教育的基础。
物质准备:拱形门、红绿色线、PPT、彩色图片、小房子,玩具若干。
大班独自在家安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应遵守的安全规则。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求助。
二、教学内容1. 独自在家时不能随意开门。
2. 遇到陌生人敲门时,要学会拒绝和求助。
3. 避免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独自在家时的安全规则。
2. 难点: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家庭环境,让幼儿参与表演,体验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问题。
2.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相互分享自己在家的安全经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教育游戏: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安全规则。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模拟家庭环境,包括客厅、卧室、厨房等。
2. 教学材料:安全知识卡片、角色扮演道具。
3. 视频材料:有关家庭安全的案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幼儿独自在家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独自在家安全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独自在家时的安全规则,如不能随意开门、不能触摸电器等。
3. 情景模拟: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体验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问题。
4.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相互分享自己在家的安全经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教育游戏: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安全规则。
七、教学拓展1. 观看家庭安全视频: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家庭安全的案例视频,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家庭安全知识。
2. 家庭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独自在家安全的绘画作业,让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安全家庭。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评价他们对独自在家安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评价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遵守安全规则。
3. 绘画作业:评价幼儿对家庭安全的认识和想象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思考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生动,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大班独自在家安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2. 培养幼儿独自在家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知道如何求助。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到独自在家时的潜在危险。
2. 培养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2. 引导幼儿学会向可信赖的人求助。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幼儿独自在家的情况,让幼儿学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2. 游戏互动: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安全知识。
3.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分享彼此的安全经验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情景模拟道具:如电话、门锁等。
2. 安全知识卡片。
3. 视频资料:有关独自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案例。
教案内容:一、导入(3分钟)1. 教师向幼儿讲解本节课的主题,让幼儿思考自己在家里时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里时的安全经验。
二、情景模拟(5分钟)1. 教师设置一个幼儿独自在家的情况,模拟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如陌生人敲门、电话铃响等。
2. 让幼儿参与情景模拟,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三、游戏互动(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关于安全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2. 邀请幼儿分享游戏中的收获。
四、讨论交流(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果在独自在家时遇到危险,我们应该怎么办?2. 引导幼儿学会向可信赖的人求助,如家长、邻居等。
五、总结与反思(3分钟)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重要性。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和游戏互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安全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针对幼儿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还需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安全状况,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大班安全在家安全教案7篇大班安全在家安全教案篇1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
"大班幼儿虽然懂得一些粗浅的安全意识,但由于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加之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损伤。
《指南》指出幼儿要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于简单说教,"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于是在本节安全活动中我采用孩子喜欢的绘本阅读、游戏、讨论、设计安全标记等方法,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从而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1、通过阅读绘、判断、推理、猜测、讨论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在家的一些安全常识。
2、通过想象、劝阻、图标分类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关心帮助活动,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手偶、自绘图案制作ppt课件、幼儿每人各一张笑脸、哭脸、设计安全标记图纸若干活动重点:如何通过阅读绘本,进行判断、推理、猜测、讨论等活动了解在家的一些安全常识。
活动难点:图标分类。
活动过程:一、给手偶命名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今天我们班来了位男小朋友,他想请我们小朋友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
"(用幼儿起的名字引出活动)二、出示绘本ppt画面,让幼儿进行想象、猜测、讨论、劝阻、表述。
1、周六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只有××一人在家。
××玩气球,不小心气球飞到天花板上,××就把凳子和纸盒堆在一起够气球。
提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猜测想象:气球到底有没有够着?下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预测)2、气球最终从窗户飞走了,××把头探出窗户看气球,明明从窗户看到楼下的好朋友佳佳,他急忙又跑到阳台上探出身体和楼下的佳佳打招呼"佳佳,你好!"。
《在家里我会保护自己》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家庭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的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家庭安全常识的掌握。
2.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记住家庭安全常识。
2.如何让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2.安全标识卡片3.视频短片4.小奖品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家庭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里遇到危险时的经历,引出本课主题。
(二)讲解家庭安全常识a.不触摸电源插座、电器等带电物品。
b.不玩火,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
c.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
d.遇到危险时,懂得求助。
2.教师邀请幼儿参与互动,模拟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
(三)观看视频短片,加深理解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家庭安全的视频短片,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家庭安全常识。
2.观看结束后,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从视频中学习到的安全知识。
(四)安全标识卡片游戏1.教师将安全标识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识别并说出卡片上的安全标识。
2.教师邀请幼儿扮演家庭场景,将安全标识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通过PPT课件,再次强调家庭安全常识,巩固幼儿的记忆。
(六)课后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学到的家庭安全知识。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家庭安全手册,记录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方法。
(七)课堂小结2.鼓励幼儿勇敢面对危险,学会保护自己。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看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了家庭安全常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互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加强家庭安全教育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一个人在家》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2.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一个人在家时,如何确保自己的安全。
2.遇到危险情况时,如何应对和求助。
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掌握独自在家时的安全常识。
2.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记住安全常识。
2.如何让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沉着应对。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朋友一个人在家的故事,引发幼儿思考:这个故事里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2)教师提问:如果你一个人在家,会发生什么情况?你会怎么应对?2.讲解与讨论(1)教师讲解一个人在家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不随便开门,不玩电源插座,不爬窗台等。
(2)教师与幼儿讨论:遇到危险情况时,如何应对和求助。
3.情景模拟(1)教师设置情景,如:一个人在家时,突然有人敲门,幼儿需要判断是否开门。
(2)幼儿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种应对策略,并进行分享。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安全常识保护自己。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情景模拟,幼儿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1.部分幼儿对安全常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2.情景模拟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紧张、害怕的情绪,需要教师在活动中给予更多关爱和支持。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七、教学延伸1.开展家庭安全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成长。
2.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安全设施,如消防站、警察局等,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结合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幼儿的应急能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讲解时,通过互动提问,如:“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有人叫门,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来引导幼儿思考。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在家安全》含反思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在家安全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能够识别和防备家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会实行正确的应对措施,如何避开或削减安全事故的发生。
3.提高幼儿对个人安全的意识和保护本身的本领。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安全事故?2.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何识别常见的安全事故?3.学习实行正确的应对措施,如何避开或削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方法1.听讲授课,观看图片、故事动画、安全视频等。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互助互学。
3.家庭作业和实际操作、演练,学以致用。
四、教学实施1.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可通过故事、图片、安全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幼儿介绍安全的概念,并引导幼儿讨论假如不注意安全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后果。
2.教学核心:(30分钟)2.1认得安全隐患老师通过呈现一些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图片,引导幼儿注意了解家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如卧房窗户未锁、厨房锅台高温、电视机电线散落等等,加强幼儿对安全事故的不安全性和可推想性,注意防备。
2.2学习应对措施老师通过故事等方式,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实行正确的应对措施,如发生本身不慎烫伤的情况,可以快速用生姜切片覆盖伤口,减轻苦痛等。
之后通过问答的形式对所学的应对措施进行总结,让幼儿能够建立全面的安全学问体系。
2.3反复强调老师要反复强调避开在家独自活动,家长不在家时不能够乱翻抽屉柜子等不安全行为,怎么使用电器更安全,防止电器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连续工作等等。
老师还可以通过反复强调让幼儿意识到关注安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并要求幼儿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察看、学会防备。
3.课后作业:(20分钟)发放作业范本,让幼儿依据所学的安全学问本身填写一个《家庭安全指南》,让幼儿在做中学,进一步巩固安全学问、削减安全隐患。
4.总结:(10分钟)老师通过回顾本次授课的紧要内容,总结幼儿所把握的安全学问和技能,并引导幼儿认得到安全对于本身和家人的紧要性,激发幼儿对于安全保护的意识和保护本身的本领。
在家安全教案大班100篇《在家安全教案大班10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大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安安全全用电器》活动意图大班幼儿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喜欢动手尝试新鲜事物,家用电器功能的“神奇”常使他们产生操作的愿望。
本次活动以情景表演为主线,让幼儿学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家用电器,引导幼儿了解使用的常识,避免使用中发生危险。
活动目标1.能正确使用家中常用的、简单的小家电。
2.知道按照电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未学会使用前不乱动电器按钮。
3.感受家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准备1.教师与幼儿共同搜集携带方便的小家电,如小台灯、按摩器、录音机等,每组一至两种。
2.萝卜条(或较脆的物品)若干、小型电风扇、果汁机、水果若干。
3.多媒体教师资源:我可不能这样做。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好多的小家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分组观察,尝试操作小家电,了解家电都有开关。
2。
轮流试着打开开关,观察电器的变化。
然后请一名幼儿向全班介绍本组的电器名称和用途以及打开开关后电器的变化。
(二)由案例——风扇打坏幼儿手指,帮助幼儿了解面对运转的电器应注意的事项。
1.教师讲述案例,请幼儿说一说小波的手指为什么被打坏。
2.现场试验:风扇的威力。
教师操作小风扇,将萝卜条伸进扇页,幼儿观察萝卜条被打断的现象。
小结:扇页很薄,通电后高速旋转,使空气流动形成风,这让我们感到凉爽。
但旋转的扇页就像刀片一样,能打断伸进扇页范围内的物品。
所以正在运转的风扇很危险,小朋友千万不要把手伸进风扇中。
3.说一说还有哪些电器会运转,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可以触摸吗?小结:正在运转的电器都很危险,如洗衣机、食品加工机、豆浆机等,小朋友千万不要触摸正在运转的电器。
4.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幼儿安全使用电器的常识。
(1)教师情境式讲述:小强看妈妈下班后很累,很想帮妈妈做点事情,可是到了厨房一看,微波炉、饮水机都不会用,这是他该怎么办呢?(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如果他自己乱动,可能会发生什么事?(2)请幼儿介绍自己知道的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幼儿大班安全教案《在家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个人在家时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2、能够辨别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和危险行为。
3、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一个人在家时的警惕性。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每组一张白纸和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1)有事爸爸妈妈都出去了,你一个人在家,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2)一个人在家时你回做些什么呢?
2、展开活动:观看教学挂图。
(1)出示挂图并提问:
①让幼儿来看看妞妞一个人在家时是怎么做的,她的做法对吗?
②教师小结:一个人在家时如果害怕,可以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如果觉得无聊可以看书,画画、看电视或者玩玩具,等爸爸妈妈回来。
(2)出示下一幅图,这些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时都做了什么?他们的做法
①对不对?为什么?(幼儿逐一描述、讨论图片内容。
)
②教师小结:自己一个人在家,害怕时不要大声哭闹,不然可能会引起坏人的注意;不能自己一个人溜出家门,这样可能会遇到好多危险,而且爸爸妈妈找不到你会很着急;不做危险的事情,比如:爬窗户或爬其他高的地方,这样可能会摔伤甚至有生命危险。
请幼儿整体阅读所有内容。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一个人在家时还应注意什么安全问题?
(1)教师:一个人在家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安全问题呢?如果有陌生人敲门该怎么办?能不能玩火、水、电以及像刀子、塑料袋这样的危险物品呢?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白纸和一盒水彩笔。
每组推选一个能力较强的小朋友,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在家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4)集体分享各组讨论内容,制定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集体讨论。
4、活动总结: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我们制定的安全注意事项是:一个人在家害怕时不要大声哭闹,不要溜出家门,不要试图从窗户爬出,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要记住爸爸妈妈的手机号,急救电话号码。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为了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而设计的,在活动中我通过课件、图片,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等安全知识,小朋友对本活动很感兴趣,在幼儿讨论的时候,我提供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的时间,让每一名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使幼儿的已有经验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