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打哈欠 不妨查查血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儿童感冒、发烧真的有必要每次都验血常规吗?作者:李春艳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08期儿童阶段的孩子各项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相同情况下,儿童比成年人更加容易被病菌感染,也更加容易出现发烧与感冒的现象。
这时就需要去医院进行治疗,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病情。
曾有家长抱怨,宝宝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时,—带宝宝去医院看病,就需要进行各项检查,几乎次次都要进行血常规检查,这个血常规检查有什么用处那?为什么每次都要进行此项目的检查?医生就不能根据孩子的症状进行治疗吗?宝宝原本受疾病折磨,还要进行抽血检查,这不是折磨宝宝吗?而且每次检查还要花很多费用,增加了病患的经济负担。
其实进行血常规检查医生也是有根据的。
儿童出现发烧、感冒症状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大多数家长都会觉得,常见的发烧感冒治疗起来应该比较简单嘛。
但是往往这些简单的病症,背后隐藏着不简单的问题,让医生感到为难。
为难之处不止是发烧以及感冒的病症,其涉及诊断、治疗、评估等方面,还有家长对于“感冒”与“发烧”的理解,和医生对此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症的俗称为感冒,这种疾病中包含了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以及急性鼻炎等病症。
我们常说的感冒,除了会有上述病症以外,还会出现麻疹、百日咳、流感、猩红热以及流脑等相关的急性传染病早期现象。
也就是说发烧只是病症的一个表现现象,最终的病因可能非常复杂。
在宝宝感冒时会出现发烧症状,在宝宝患有幼儿急疹、麻疹、结核、风湿病、川崎病、猩红热、败血病与疱疹性咽峡炎以及手足口病等疾病时也会出现发烧现象。
在这些疾病中都能引起宝宝发烧,大多数都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有90%的人群都属于病毒感染导致的。
支原体与细菌侵入机体发生感染时也会导致身体出现发烧现象,有较少数不是由于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性因素也会引起机体出现发烧现象。
也正是因为这些病症的复杂性,在给宝宝进行治疗时,需要进行血常规的检查以便准确判断病情,进而确诊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新版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新版1. 引言在儿童健康管理中,血常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血常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儿童的血液状况,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从而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
而为了更好地对儿童的血常规指标进行评估和判断,医学界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
2.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的更新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知识的深入,人们对儿童血常规指标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
更新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版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将更加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能够更准确地帮助医生了解儿童的血液状况,提高对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水平。
3. 新版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内容新版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内容的更新主要包括对芳龄、性别等因素的考量。
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新版参考表将不同芳龄段的儿童进行了详细分类,并针对不同性别的儿童给出了相应的指标范围。
新版参考表可能会对0-3岁、3-6岁、6-12岁等芳龄段的儿童给出不同的血常规指标范围,同时也会针对男孩和女孩的生理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新版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的更新对于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儿童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而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的更新也是符合这一趋势的体现。
通过不断完善和更新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提高对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水平,对保障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5. 总结随着医学领域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发展,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新版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将更加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更能够帮助医生对儿童的血液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
相信随着新版参考表的逐步推广和应用,将更好地保障儿童的健康发展。
6. 新版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的适用范围新版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儿童的常规体检:在儿童进行常规体检时,医生可以根据新版参考表对儿童的血常规指标进行评估,以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
宝宝免疫力检查有哪些
每到了高发病季节的时候,许多小朋友都会上医院,
有的甚至还在医院呆上不少的时间,为此许多家长咨询专家为什么自己家的宝宝怎么这么容易生病呢?医生基本上都会说可能
是宝宝的免疫力差,感冒是宝宝免疫力低下的一个很常见的表现,对于反复感冒的宝宝,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检查。
那如何检查宝宝的免疫力呢?一般医生会做以下检查:
1.大夫一般建议查血常规,看有没有贫血和营养不良。
2.检查微量元素,看有没有钙铁锌的缺乏。
3.必要时,检查一下胸片,心脏B超,看有没有畸形存在。
4.小时候爱出湿疹的孩子,家族里有哮喘或过敏家族史的,小心孩子也是过敏体质,要排除哮喘的可能。
5.必要时,检查一下孩子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根据具体情况对症用药。
从上面的几个情况就可以大致了解宝宝的免疫力情况,并且可以根据这些情况给宝宝进行合理科学的补充和锻炼,尽早的锻炼好宝宝的抵抗力,让他们能够很健康的度过每次的疾病高发季节并且能够快乐的成长。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1、白细胞(WBC/L):1岁以下:7~30 × 10^9/L ;1-5岁:7~17 × 10^9/L ;5-14岁:4~13 × 10^9/L ;15岁以上:4~10 × 10^9/L2、红细胞(RBC/L):1岁以下:3.9~5.7 × 10^12/L ;1-5岁:3.7~5.2 × 10^12/L ;5-14岁:3.8~5.2 × 10^12/L ;15岁以上:4.2~5.4 × 10^12/L3、血红蛋白(HGB/g/L):1岁以下: 95~185g/L;1-5岁:110~160 g/L;5-14岁:120~160 g/L;15岁以上:120~160 g/L4、血小板(PLT/L):1岁以下:150~350 × 10^9/L ;1-5岁:150~400 × 10^9/L ;5-14岁:150~360 × 10^9/L ;15岁以上:150~350 × 10^9/L5、血型(ABO):A、B、O、AB;6、凝血酶原时间(PT):1岁以下:11.4~15.5秒;1-5岁:10.8~14.2秒;5-14岁:9.9~13.3秒;15岁以上:10~13秒7、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岁以下:30~46秒;1-5岁:28~43秒;5-14岁:26~41秒;15岁以上:25~37秒以上就是儿童血常规的正常值的参考表,为了让宝宝的身体健康成长,家长应该注意宝宝的体质检查。
尤其是儿童血常规指标,因宝宝体型小,血液循环不。
稳定,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可能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所以,每次体检时,一定要测血常规,以便及早发现病变,早进行治疗。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表什么是血常规?血常规是一项常用的临床检查项目,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测,可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儿童血常规与成人血常规相比,在参考值上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介绍儿童血常规的正常值范围,并解释每个指标的意义。
血常规指标及其正常值1. 血红蛋白(Hb)•正常值范围:110-160 g/L(新生儿约为140-220 g/L)•意义:衡量机体供氧能力和贫血程度。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2.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范围:4.0-5.5 × 10^12/L•意义:反映机体输送氧气和排出碳 dioxide 的能力。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或失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3. 血红蛋白浓度(Hb)•正常值范围:110-160 g/L•意义:反映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血红蛋白量。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4. 红细胞压积(HCT)•正常值范围:35%-45%•意义:反映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比例。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5.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值范围:78-98 fL•意义:反映单个红细胞的平均大小。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缺铁性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巨幼细胞性贫血。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正常值范围:26-34 pg•意义:反映单个红细胞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量。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缺铁性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巨幼细胞性贫血。
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范围:320-360 g/L•意义:反映单个红细胞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浓度。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缺铁性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巨幼细胞性贫血。
8.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范围:100-300 × 10^9/L•意义:反映机体止血功能和凝血能力。
小孩的血常规检查知识当我们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时候,去医院检查,就需要一些相关的化验和检查,来帮助医生进行确诊。
其检查项目较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则是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在医院检查中是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
大多数人在拿到血常规检查报告时,看不懂这个指标具体表达什么意思。
为此,应该怎样才能看懂血常规的检查报告单,此次我就带领大家在下文中了解一下吧。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健康与否,在血常规的报告单中,有5项指标就能够确定。
也就是我们在血常规指标单上常见到的血红蛋白、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细胞。
对于儿童来说,常规血液检查有助于诊断,但在感冒或流感的最初阶段,血液检查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结果对治疗没有帮助,因为感冒和流感是病毒感染,即使白细胞很高,抗生素也无济于事。
但是,如果4-5天后发烧没有消失,或者精神或呼吸变得越来越差,那么血液检查将是有意义的。
如果白细胞很高,请考虑是否有肺炎等并发症。
如果不高,有时可以再观察一两天。
下面我向大家分享下关于小孩血常规检查的相关知识。
一、血常规就能认定出孩子生病了吗?常规血液检查不是定性诊断检查。
结果必须与临床分析相结合才能有意义。
血常规检查和CRP并不是判断细菌感染的唯一指标。
它们还需要与当时的儿童状况相结合。
许多应激反应会导致白细胞和CRP升高。
其较容易与细菌感染搞混。
因此查明原因很重要。
二、血常规报告单如果孩子发烧,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身上有出血点等,则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报告上有多种项目。
我相信很多家长对报告单也是一头雾水,搞不清细菌感染。
那么在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更简单,更直接。
该指标通常指示体内细胞感染的状态(感染发生在我们身体的某处)以及炎症。
该指标就会出现异常。
如严重的阑尾炎、肠胃炎、肺炎、脑膜炎等。
在患有这种疾病之后,它将引起嗜中性白细胞指数异常,并且该指数将增加。
2、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的作用类似于中性粒细胞,通常可以显示出孩子的感染情况。
儿童血常规报告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重要指标:
1. 白细胞计数(WBC):这是判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
如果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值明显增多,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2. 中性粒细胞比率:这个指标可以判断感染的类型。
如果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如果中性粒细胞比率偏低,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3. 血红蛋白(Hb):这是判断是否贫血的常用指标。
如果血红蛋白降低,考虑有贫血。
4. 血小板计数(PLT):这是反映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凝血过程,如果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能会有出血倾向。
在解读血常规报告单时,需要结合孩子的具体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如有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8岁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8岁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所涉及的项目有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以下是一份关于8岁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的详细介绍:1.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成分,可以帮助人体对抗感染。
8岁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在4,000-12,000/mm3(立方毫米)之间。
如果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或感染;如果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感染或过敏反应。
3. 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蛋白质,负责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
8岁儿童的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范围在11.5-15.5g/dL之间。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或其他血液问题;血红蛋白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5. 其他项:除了上述项目外,血常规还包括其他重要指标,如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这些指标也是评估儿童血液健康的重要参考值。
8岁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是评估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对于家长来说,定期检查孩子的血常规是保持其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维持儿童血液健康的重要因素。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茁壮成长。
第二篇示例:8岁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血常规检查是指对人体血液内的各种成分进行定量的检测,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对于8岁的儿童来说,血常规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8岁儿童血常规正常值的参考表:1.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血液中的免疫细胞,能够帮助抵抗感染。
8岁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大约为4.5-13.5 × 10^9/L。
2.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携带氧气到身体各部位,维持正常的身体功能。
小孩血常规报告1. 介绍血常规是一项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用于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包括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可以反映出机体的贫血、感染、出血等情况,对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小孩血常规报告,包括各项指标的参考范围和结果解读。
2. 报告内容2.1 红细胞相关指标•红细胞计数(RBC):5.01 × 10^12/L(参考范围:4.00-5.50 × 10^12/L)•血红蛋白(Hb):130 g/L(参考范围:110-160 g/L)•红细胞压积(HCT):40.5%(参考范围:35-50%)•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6 fL(参考范围:78-92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30.1 pg(参考范围:27-34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75 g/L(参考范围:320-360 g/L)•红细胞分布宽度(RDW):12.3%(参考范围:11.5-14.5%)2.2 白细胞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WBC):9.5 × 10^9/L(参考范围:5.0-15.0 ×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55%(参考范围:40-75%)•淋巴细胞百分比(LYM%):35%(参考范围:20-40%)•单核细胞百分比(MON%):5%(参考范围:2-1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3%(参考范围:1-6%)•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2%(参考范围:0-2%)2.3 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210 × 10^9/L(参考范围:150-450 × 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MPV):9.5 fL(参考范围:7.4-10.4 f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3.2%(参考范围:9.0-17.0%)•大血小板比率(P-LCR):30.1%(参考范围:13-43%)3. 结果解读3.1 红细胞相关指标在该份小孩血常规报告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显示小孩的血红细胞水平正常。
教你读懂孩子血常规化验单
当孩子感冒,父母领孩子去医院就诊时,血常规检验是一个必检项目。
有很多家长会提出这样的异议提出:“孩子没有发烧有这个必要吗?”其实,化验血常规很重要,这是判断孩子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变化的一个可靠依据。
可血常规报告单上面的字母和数值却总是我们看的云雾缭绕,不知所云。
医生也没有时间给予详细讲解。
下面就介绍几项重点项目,让家长了解一下,今后就不会为看不懂化验单而烦心了:
1.白细胞: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
抗菌素治疗。
2.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是细菌感染而且说明疾病还在发
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3.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是病毒感染。
4.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
可能是病毒感染。
5.嗜酸细胞绝对值和嗜碱性细胞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
6.单核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越高,说明孩子这次发热的程
度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
龙源期刊网
孩子老打哈欠不妨查查血常规
作者:黄彩芝
来源:《家庭医学》2016年第05期
春天是个容易犯困的季节,初中一年级的乐乐最近就“春困”得厉害。
老师电话通知家长:“是不是孩子晚上睡得太晚了?最近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多,孩子九点前一般都可以完成的,可是乐乐课堂上总是不停的打哈欠。
希望您多关心一下孩子,如果有打网游、看小说等不好的苗头,帮他戒除,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乐乐妈羞得脸颊绯红,仿佛自己就是一位不负责任的家长。
可观察了一周,乐乐妈犯嘀咕了,乐乐晚上早早就上床睡觉了,夜里还睡得呼呼的,白天怎么还是不停的打哈欠呢?带着疑问,她和乐乐来到了市儿童医院,简单说明情况以后,医生考虑可能是贫血,建议给乐乐查一下血常规,结果证明果真如此。
打哈欠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反应,一次打哈欠的时间大约持续6秒钟,在这期间人们通常
会闭上眼睛,张开口,收缩面部、颈部、舌头、咽喉以致四肢的肌肉,然后再舒张。
这一连串动作可以使全身神经肌肉得到完全松弛,不但能消除疲劳,对保护脑细胞、增加脑细胞的供氧、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也有良好的生理作用。
儿童和成人一样,通过偶尔打哈欠使机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休息。
但如果孩子老是哈欠连连,就需要家长们加倍注意了,因为这是孩子身体处于非正常状态的一个讯号。
一种可能是睡眠不足、休息不好或运动过多导致的疲乏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哈欠是一种自身的“提神”反映和机体需要休息的提示。
儿童需要的睡眠时间比成人多,家长应及时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并充分保证其睡眠质量。
另一种可能是周围环境空气混浊引起的脑部短暂性缺氧。
例如人多的室内长时间通风不良等,孩子会感觉脑袋蒙蒙的,身体自然出现紧急的空气交换措施,即通过不断打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减轻脑部会因氧气不足而导致的头昏脑涨现象。
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患有轻度贫血或营养不良,即体内携带氧气的载体血红蛋白含量不足,导致血氧含量降低,大脑活动减慢,为求“自我保护”,便会连续打呵欠,以加深呼吸,提高血氧气含量,加速血液循环。
家长若发现孩子在一段时期内老是打哈欠,又能排除睡眠不充足、居室通风不良等原因时,不妨带孩子到就近医院查查血常规,判断孩子是否贫血,以便及时诊治,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