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毅的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33.50 KB
- 文档页数:4
2024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详细内容包括:1. 课文《草原》第一、二自然段;2. 生字词学习;3. 课文朗读与感悟;4. 写作训练: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与表达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景物描写的细腻与生动;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课文朗读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引入课题;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3. 讲解:针对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进行详细的文字解读和句式分析;4. 朗读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进行交流分享;6. 写作训练: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7.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知识;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草原2. 生字词:ABB式词语、景物描写词语等;3. 课文结构:第一、二自然段主要内容;4. 写作方法: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进行创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标注生字词;(2)运用课文中学习到的描写方法,以“家乡的河流”为题材,写一篇短文。
作业答案:(1)略;(2)例文:家乡的河流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河水清澈见底,河岸绿树成荫。
春天,河边的柳树吐出嫩绿的新芽,桃花、梨花竞相开放,吸引了许多蜜蜂和蝴蝶。
夏天,河水波光粼粼,孩子们在河边嬉戏,捉鱼虾,好不热闹。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本组教材选取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为题材,内容丰富。
安排了四篇课文、语文园地四。
课文包括《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
在教学时,教师应以品景悟情为主线,带领学生感受祖国的秀丽风光和维吾尔族的聪明能干和热情好客。
此外,学生要通过对一些重点字词句的分析,思考登高望远的人生哲理,为练习说话积累好词、好句。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掌握各种识字技巧,提高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段落,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识字加油站,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想象能力。
5.结合句子,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6.学写简单的留言条。
7.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掌握各种识字技巧,提高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段落,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识字加油站,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想象能力。
5.结合句子,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6.学写简单的留言条。
8.古诗二首………………………………………………………… 1~2课时9.黄山奇石……………………………………………………………2~3课时10.日月潭…………………………………………………… 2~3课时11.葡萄沟……………………………………………………………2~3课时语文园地四………………………………………………………1~2课时1.播放关于日月潭的视频,教师配乐朗读。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1)日月潭在哪儿?(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3)你最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3.组织学生交流,相机指导学生朗读相关的段落或语句。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并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字的结构归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语文形式,如书信、倡议、诗歌、散文等,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惜别之情。
2、根据学校与班级实际,开展“难忘小学生活”主题活动,为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预设系列活动框架核心活动:留下最珍贵的回忆——编写《成长纪念册》,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3、通过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2、锻炼学生统筹安排,组织活动的能力,通过分工协作较好地举办毕业联欢会。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二板块依依惜别一、认真阅读“阅读材料”内容,复习书信和倡议书的格式、内容和写法,明确写毕业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二、给老师、同学或自己写一封信,给母校写一封信,为母校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说说写临别赠言的目的是什么。
四、学生写《毕业赠言》,要求短小精悍、情真意切,根据不同的对象特点来写。
写好后交流,评一评谁写的最有个性,最风趣,最有文采。
五、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1、提前两周开讨论会进行策划。
2、选好主题,排好节目单,分配好任务,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人。
学写一封信抒写真情,学会统筹安排,相互协作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1、谈谈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
明确:《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激情满怀的诗。
作者何其芳(1912年~1977年),重庆万州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
作者通过“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表达了自己渴望年轻的心情,对新生力量给予了由衷的赞美。
2、说说这首诗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明确:同学们正处于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的大好时期,读着这首诗,心中一定也会充满力量,充满希望,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学习生活,更加热爱眼前的生活,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通过生活中的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重点难点】1.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进一步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1.加强实践操作:《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
所以,在教学中,设计了多次实验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思维。
2. 整合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引入新知时,我创设了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让学生的课堂气氛充满了乐趣和活力,在探究圆锥体积公式时,设计了两次试验,使学生更加明白了: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才能有3倍的关系。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层层逼近的过程,进行深的信息加工。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1.播放课件。
夏天,小朋友们玩得大汗淋漓。
小雅去“便利超市”购物,在冷饮专柜那儿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
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小林看见了,小林的眼珠咕噜一转,计上心来。
他去冷饮专柜里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
小雅刚张开嘴,满头大汗的小林拿着一个圆锥形的雪糕一溜烟跑了过来。
(图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1《草原》同步课堂活动设计【学习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背诵第1自然段。
3.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重点:赏析文中优美语句,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难点: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呼伦贝尔大草原》,欣赏草原美景。
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著名作家老舍,走进《草原》,去触摸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心跳”。
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背诵第1自然段。
3.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重点:赏析文中优美语句,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难点: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读本课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三.提问预习:1.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剧本《茶馆》等。
很多年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陈巴尔虎旗,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参观访问记——《草原》。
2.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出自老舍的游记《内蒙风光》,全文收在百花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的《小花朵集》。
1961年夏,老舍与一批作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歌唱家等二十来人,应乌兰夫邀请,由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组织,到内蒙古东部、西部参观访问八周,看了林区、牧区、农区、渔场、风景区、工业基地和一些古迹、学校、展览馆。
游记分七节对上述内容依次作了介绍,牧区的一节小标题为《草原》,即这篇文章。
四.课堂活动:活动一: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查字典,扫除障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依依惜别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筹办毕业联欢会,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这六年来所学到的技能,从而更加强了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学习生活是如此的回味无穷;母校是如此的令人难忘。
二、筹备重难点1、主持人的确定。
2、各小组上报的节目是否能如期出台。
3、表演道具的落实。
4、每个节目之间的串词要撰写。
三、课前准备:各个小组上报演员名单,表演节目。
四、表演时间:1课时五、教学思路本次综合性学习与以往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相比,学生自主活动的比重更大。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回忆小学生活,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恩,又要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所以这次的《依依惜别》之筹备毕业联欢会我采用这样的流程:教学程序:师导入:同学们,转眼间,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不久,我们就要惜别美丽的校园,惜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临近毕业之际,让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一次毕业联欢会,向师友、母校惜别。
毕业即将来临,孩子们早已经欢欣雀跃,叽叽喳喳地凑在一起谈论毕业联欢会的事情──因为此前我曾经答应他们在毕业前夕,和他们一起搞联欢活动。
怎样才能让他们过得快乐而有意义,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有所收获?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因此,提前一周,我得用班会课开了个讨论会。
会上,孩子们踊跃发言,自告奋勇报上了许多游戏和表演项目。
一下子,节目多达二十多个。
差不多是时候了。
我提出了今天的主要话题:“孩子们,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这么多节目,活动的时候,谁先谁后?该怎么决定?你的理由是什么?”这一“问”激起千层浪。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还挺在理。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08《学弈》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学弈》是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下第8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讲述了孟子与弈秋学下棋的故事,通过孟子与弈秋的对话,揭示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课文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性,适合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本课面向的是六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
同时,学生对于棋类游戏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揭示的学习道理,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用于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课文内容。
3.学习任务单:用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文件,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小组,共同讨论课文中所揭示的学习道理,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设计
教者:乐园小学教师毕毅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教科书69页例1、例2和70页做一做。
72页第1、2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特征,会正确区分真、假分数。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特征。
2、教学难点:
会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什么是分数?
2、你能说几个分数吗?
3、你能说说这些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吗?
看来同学们对以前所学掌握得不错,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真分数和假分数)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1)、指名说说涂色部分应填什么分数?
(2)、引导学生用分数的意义来说一说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面每个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回报、表扬)
(4)、引导学生概括真分数的概念. ( 板书: )
(5)、指出真分数都小于1(并说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大多是真分数)
(6)尝试练习,你能说出几个不同的真分数。
2、观察下面每组图形,如何用分数表示?
(1)、观察图片,说一说把第一个圆平均了成了几分?表示有这样的几分?根据分数的意义怎样用分数表示?
(2)、用同样的方法说说第2、3个图各表示的是什么分数?
(3)、教师指出:像4/4 7/4 11/5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观察、想一想这些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有何特征?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或者相等? (小组交流、回报、表扬)
(5)、引导学生概括出假分数的概念,并指出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 板书: )
(6)、尝试练习,说出不同的假分数。
(三)、小结:如何判断一个分数到底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呢?(比较他们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
分子小于1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大于1或等于1是假分数。
)
(四)巩固练习
1、读分数,并辨别真假分数,并然后填在相应的圆圈里。
1/3 3/3 5/3 1/6 6/6 7/6 13/6
真分数有( ) 假分数有( )
2、把上题中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观察一下,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别在直线的那一部分?
3、
4、判断
(1)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 )
(2)假分数都大于1……………………………………………………………
( ) 0
1 2 3
(3)小于65
的真分数有4个。
………………………………………………… ( )
5、填空
(1)在分数6a
中,当a 小于( )时,它是真分数;当a 大于或等于( )时,它是假分数。
(2)在分数a 5
(a>0)中,当a 小于或等于( )时,它是假分数; 当a 大于( )时,它是真分数。
(3)分数单位是81
的最小真分数是( ) ,最小假分数是( )。
(4)写出两个大于129
的真分数( )和( )。
6、拓展训练
(1)、写出分母是 2、3、4、5 的所有真分数,该真分数的个数与分母有什么关系?
(2)、请你写出分子是7的假分数。
(3)、用2、4、6能组成哪些真分数和假分数?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些什么?
(六)、教材第72页第1、2题
板书: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如何判断一个分数到底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呢?
分子小于1的分数是真分数
比较他们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
分子大于1或等于1是假分数
201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