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测评生物: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复习题(人教版七年级上)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描写的景色主要是因为水中大量繁殖了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绿色水生小昆虫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 )A.细胞含有叶绿体 B.有假根C.有茎叶分化,能够产生孢子 D.有花和果实的绿色植物3.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的原因是( )A.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B.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C.有营养组织和保护组织 D.生活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4.下列各项中,适合苔藓植物生活的地方是 ( )A.释放浓烟工业区 B.干旱沙漠地带C.江南水多 D.针叶林地5.藻类植物用途广泛,下列不是藻类植物用途的是()A.能为鱼类提供饵料 B.海带、紫菜可食用C.琼脂可药用 D.藻类呼吸会消耗大量氧气使大气中氧气含量降低6. 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来自于小麦种子的( )A.子叶 B.胚乳 C.胚芽 D.胚轴7.种子的下列结构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是( )A。
子叶 B.胚芽 C.胚轴 D.胚根8.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
”其中的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花生的( )A. 果皮、种皮、种子 B.果皮、种皮、胚C. 果皮、种皮、果实 D.种皮、胚、种子9.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其根本原因是( ) A.光照不足 B. 温度太低 C.传粉不足 D. 水分太多10.一朵被害虫咬过的桃花不能结出果实,那么被虫咬去的结构是( )A.花被 B. 花冠 C.雄蕊 D.雌蕊11. 被子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胚珠和子房分别发育成()A. 种子、果实B. 种皮、果皮C. 果实、种子D. 果皮、种皮12. 早春播种后铺盖地膜,其主要目的是()A.防止风沙影响种子发芽 B.防止鸟兽掘食种子C.避免日光照射 D.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种子萌发,植珠生长13. 人工授粉的方法是把采集到的花粉涂抹在同种植物的()A.雄蕊上 B.花朵上 C.雌蕊柱头上D.花柱上14.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无土栽培”是指()A.把植物直接栽培在人、畜的粪尿中 B.直接将植物栽培在水中的栽培方式C.不需要给植物施无机盐的栽培方式D.把植物栽培在将植物需要的无机盐按比例配制好的营养液15. 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来自种子中的()A. 子叶或胚乳B. 种皮C. 胚乳和胚根D. 子叶和胚芽16. 你认为一朵花中主要的部分是()A. 萼片B. 花瓣C. 花托D. 花蕊(雄蕊和雌蕊)17. 在种子的成分中,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的是()A. 蛋白质B. 脂肪C. 无机盐D. 淀粉18.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19.旱地里的农作物被水淹没后,要及时排涝,主要是为了促进( )A.叶的光合作用 B. 叶的蒸腾作用C. 根的呼吸作用D. 根的吸水20. 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 )A.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B.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无机盐的利用率C.提高作物的蒸腾作用 D. 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21.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如下距离处,在相同时间内试管内产生气泡数量最多的是()A. 10厘米B. 20厘米C. 30厘米D. 40厘米22. 贮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A. 温度低,减少细菌病害B. 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C. 温度低,促进光合作用积累D. 温度低,蒸腾作用弱23. 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
第1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复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某地修建了化工厂,原来的植物逐渐减少消失,最先消失的植物最可能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2.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松树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B.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C.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D.松树比较高大3.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其原因不包括()①果皮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②种子更大③有些果实有翅或有毛,适于随风传播④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诱使动物来吃,利于种子传播⑤被子植物能开花⑥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根、茎、叶A.①②③B.②⑤⑥C.②③⑤D.④⑤⑥4.下列属于种子植物的是()A.海带B.肾蕨C.小麦D.葫芦藓5.关于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带呈褐色是因为它的叶片中不含叶绿体B.苔藓植物的叶非常薄,对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所以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卷柏和苏铁的主要区别是能否产生种子D.被子植物是生物圈中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最高等的植物类群,为生物圈提供了绝大部分氧气6.如图中的三种植物种子或果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物来源。
图一为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小麦籽粒的结构示意图,图三为玉米籽粒的结构示意图。
说法错误的是()A.豆浆、豆腐的营养物质都主要来自于图一中⑤B.我们食用的面粉和玉米淀粉均主要来自于种子的胚乳C.图中三种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等D.小麦、玉米种子可以适当深播,大豆种子则不宜深播7.金鱼藻主要特征“茎细柔,有分枝;叶轮生,叶片具刺状小齿;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小坚果,卵圆形。
”判断金鱼藻为被子植物而不是藻类植物的主要依据是它具有()A.种子B.果实C.发达的输导组织D.根、茎、叶的分化8.下列关于图中四种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马尾松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B.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C.紫菜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D.肾蕨具有真正的根、茎、叶9.下列对几种植物形态、结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石花菜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海带、葫芦藓和满江红都是孢子植物C.肾蕨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D.白果是银杏的果实,是一种重要的药材10.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带是藻类植物,因为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呈褐色B.蕨类植物具有输导组织,因此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极强C.银杏树是裸子植物,银杏是其果实,又称“白果”D.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为广泛,所以种类更多11.蕨类植物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原因是()A.假根中有输导组织B.具有假根和真正的茎和叶C.根、茎、叶内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D.有较发达的营养器官12.我们午饭时人们所吃的米饭,其中的饭粒主要是水稻种子结构中的()A.胚芽B.子叶C.种皮D.胚乳1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A.胚珠没有果实包被B.种子没有果皮包被C.种子没有子房包被D.不产生种子1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是由()来控制的。
A.保卫细胞B.叶肉细胞C.表皮细胞D.保护组织2、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下列关于大豆种子萌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B.大豆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C.萌发过程中,胚芽最先突破种皮D.大豆种子的子叶可发育成幼苗3、今年秋天,某村村民收获了一个重5.5千克的红薯,红薯甘甜可口,其中所储存的糖类物质主要来源于()A.根的吸收作用B.叶的光合作用C.茎的输导作用D.根的贮存作用4、玉米种子的胚包括哪几部分?()A.胚芽、胚轴、胚根和种皮B.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C.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D.胚根、胚轴、胚乳和种皮5、植物的筛管输送的物质和输送的方向分别是()A.有机物,从上向下B.有机物,从下向上C.无机盐和水,从下向上D.水和无机盐,从上向下6、花生是一种我们喜欢吃的食品。
食用花生时,我们常剥掉被称为“麻屋子”的外壳,发育成“麻屋子”的结构是()A.珠被B.子房壁C.胚珠D.受精卵7、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移栽植物时根部通常带一个土坨是为了减低植物的蒸腾作用B.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D.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8、如图,在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A.4——根冠B.3——分生区C.1——成熟区D.2——伸长区9、苹果属于被子植物,其原因是()A.种子有胚乳B.种子外有果皮包被C.果实外有种皮包被D.植物体内有输导组织10、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含量比较稳定,主要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A.绿色植物B.动物C.生物D.微生物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惜植物,属于什么植物和具备哪些器官?()A.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B.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C.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D.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果实、种子2.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A.氮、磷、铁B.碳、氢、氧C.氮、磷、钾D.碳、磷、钙3.下表为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他探究的是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A.空气B.温度C.水分D.光照4.公路两旁种植法国梧桐,为了遮荫多,栽培应注意到的是()A.保护侧枝的护理 B.摘除主干的顶芽 C.保护主干的顶芽 D.摘除侧枝的顶芽5.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A.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B.植物体具有假根C.不开花结果,用孢子繁殖D.能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6.要想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该选择的装置是()A.①与③B.①与④C.③与④D.②与④7.绿色开花植物的花粉在花的哪一结构中()A.花药B.花丝C.雌落D.花托8.“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苍苔”是指()A.藻类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9.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的主要目的是()A.带来水分 B.避免损伤根毛和幼根C.避免损伤茎秆 D.带来无机盐10.“本地早”(如图)是我区特有的柑橘品种.要获得优质高产的“本地早”,需经过嫁接、幼苗移栽和科学管理等过程.下列有关“本地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地早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植物的营养器官B.用嫁接方法获得“本地早”幼苗,属于无性生殖C.移栽幼苗时根部带有泥球,有利于保护根毛,提高成活率D.合理密植能让植株充分接受光照,提高总产量11.下列属于雌蕊的组成部分的是()A.花瓣 B.花药 C.子房 D.花丝12.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种子植物D.蕨类植物13.北方果树在果实发育期,根吸收来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果实发育 D.蒸腾作用14.玉米、向日葵同属于下列哪一植物类群()A.裸子植物 B.单子叶植物 C.被子植物 D.双子叶植物15.绿色开花植物的花粉存在于()中A.花药B.花丝C.子房D.胚珠16.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则这个工厂的机器和产品分别是()A.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 B.叶肉细胞光合叶绿素C.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 D.叶肉细胞二氧化碳和糖类17.若对下列植物施肥,应适当增加含钾无机盐的是()A.枇杷 B.白菜 C.荔枝 D.番薯18.花生和桃的可食用部分分别是( )A.均为种子B.均为果皮C.果皮和种子D.种子和果皮19.关于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的导管和人的血管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B.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C.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肌肉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D.细胞能无限生长,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个体20.一朵桃花的结构中,能发育成桃的是()A.花瓣B.花柱C.花药D.子房21.在夏天的晚上有时可以看到发着点点荧光的萤火虫,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来源于A.尾部的肌肉运动 B.细胞的呼吸作用 C.自身体表的反光 D.萤火虫的食物22.下列关于植物种子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萌发需要适应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B.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水量是不同的C.对于繁殖后代来说,雄蕊没有雌蕊重要D.桃的果实是子房发育来的,子房中的胚珠发育为种子23.为了使移栽的树木易于成活,常常会给树木打针输液,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植物输的液体成分是水分和无机盐B.给植物输的液体成分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C.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木质部D.输液的物质主要是靠筛管进行运输的二、连线题24.从花到果实的发育过程中,把各部分发生的变化用线连起来。
第4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复习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B.光合作用消耗有机物C.光合作用贮存能量在有机物中D.光合作用发生在液泡内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将淀粉运走或耗尽B.检验有无淀粉生成C.促进叶绿素的生成D.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3.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有阳光玻璃罩内,小鼠不易窒息死亡的原因是()A.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B.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C.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氧气D.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二氧化碳4.下列为光合作用反应式,其中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
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b+氧气A.a物质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绿色植物没有光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b物质中5.如图所示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四个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C.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呈现蓝色D.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放入前要进行暗处理B.甲放黑暗处,乙放阳光下C.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D.该实验装置需要密封处理7.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气泡的数目。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气泡是金鱼藻进行蒸腾作用产生的B.金鱼藻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C.将试管放在黑暗处,试管中有少量气泡冒出D.增加试管中金鱼藻的数量对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不正确的是()A.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消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C.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D.能量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来9.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依次是()A.叶绿体和水、有机物和氧气B.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C.氧气和有机物、水和二氧化碳D.叶绿素和光照、氧气和有机物10.如图是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步骤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B.②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同一部分C.③步骤大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D.④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将变蓝色11.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若图中数字表示光合作用的原料或产物,则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下列哪种物质()A.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C.氧气、水、有机物、二氧化碳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12.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一朵花摘除了下列哪个结构,这朵花就不能结果。
()A.雄蕊B.雌蕊C.花丝D.花柄2、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三种植物的共同特点,该特点不包括()A.都靠种子进行繁殖B.都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植物C.都具有输导组织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3、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其中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
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滴加油滴是为了避免量筒中水分的蒸发B.插枝条A的量筒液面比插枝条B的量筒液面低C.量筒中液面的变化与蒸腾作用有关D.枝条A的蒸腾作用比较弱4、关于叶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叶的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B.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C.叶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D.叶片上只有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5、花生是一种我们喜欢吃的食品。
食用花生时,我们常剥掉被称为“麻屋子”的外壳,发育成“麻屋子”的结构是()A.珠被B.子房壁C.胚珠D.受精卵6、“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很多生活生产经验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以下说法不科学的是()A.对农作物“干透浇足”,是依据了根生长的向水性特点B.移栽幼苗时,一般要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C.早春播种后,采取地膜覆盖,主要是为了保持合适的温度D.对棉花去尖可以提高产量,是因为促进了植物的顶端优势7、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这些能量的大部分()A.以机械能形式消耗B.以光能形式利用C.以热能形式散失D.以化学能形式储存8、我国植被类型中,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株都很高大的是()A.落叶阔叶林B.热带雨林C.草原D.荒漠9、人们在夏收时,常把刚收的小麦种子堆放在晒场上,如果把手插进去,感觉里面是暖暖的。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二章)1.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2.藻类没有根、茎、叶,但仍然属于植物是因为( )①由细胞构成②有细胞壁③生活在水中④营养方式是自养⑤细胞中含叶绿体A.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④⑤3.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是( )A.有茎、叶和假根B.靠孢子繁殖后代C.无根、茎和叶的分化D.多数生活在水中4.能作为空气污染检测程度的指示植物是()A 海带B 苔藓C 蕨类植物D 被子植物5.苔藓可以作为空气污染监测植物的原因是( )A.可以分解、利用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B.一旦干燥便会死亡C.叶很薄,抵抗有毒气体的能力弱D.苔藓很容易吸收有害物质6.蕨类植物的繁殖特点是( )A 种子繁殖B 孢子生殖C 分裂生殖D 营养繁殖7.在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是(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8.松树属于裸子植物的依据是种子没有( )包被着,是裸露的A.种皮B.胚C.果皮D.种皮和果皮9.桃树和松树相比,相同的特征是( )A 果实内都有种子B 都有果实C 都能产出种子D 都有果皮包被种子10.根的长度不断增加的原因是( )A 分生区细胞的分裂B 伸长区细胞的伸长C 不断从土壤中吸取水分D 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1――10 答案:ACABC BDCC D11.根能不断地生长主要靠( )A.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B.分生区增加细胞数量C.成熟区细胞增大、增多D.分生区增加细胞数量、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12.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在(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13.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14.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是由谁发育来的( )A.精子B.卵细胞C.受精卵15.种子萌发需要的主要外界条件是( )A.水分、空气、养料B.水分、空气、光照C.水分、空气、温度D.水分、养料、光照16.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 )A 水中的有机物B 含氮、铁、磷的无机盐C 含氮、钾、磷的无机盐D 蛋白质和淀粉17.传粉受精后,胚珠里的子房将会发育成( )A.胚B.果实c.种子D.果皮18.受精过程中,种子由哪一结构发育成的( )A.花粉管B.受精卵C.受精极核D.胚珠19.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是( )A.雄蕊和花冠B.雌蕊和雄蕊C.雌蕊和花萼D.花冠和花萼20.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A 子房B 胚珠C 受精卵D 子房壁21.自然状态下,玉米和向日葵常有缺粒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 水分不足B 肥料不足C 光照不足D 传粉不足22.进入植物体内的水( )A.通过筛管向下运输B.通过筛管向上运输C.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D.绝大部分用于自身消耗11――22 答案:DDCCC CCDBB D C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三、四章)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B.使叶片内的淀粉储存在叶绿体中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2.叶片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黑纸将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其作用是()A 诚少能量消耗B.减少碘酒消耗c.衬托染色效果D.作为对照实验3.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B 叶绿体和线粒体C 叶绿体和液泡D 线粒体和液泡4.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含有大量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中绿色植物把光能吸收并转化,最终贮藏在( )A.水中 B.二氧化碳中C.有机物中 D.氧气中’5.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满足各种生命活动需要B.分解有机物,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C.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维持氧气与二氧化碳之间的平衡D.分解有机物,促进光合作用产物的转化1――5 答案:ADBCA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五、六章)1.我国的森林的覆盖率( )A.1 6.55%B.68%C.33%D.27%2.我国每年的“植树节”定位()A 七月一日B 三月十二日C 四月十二日D 五月一日3.光合作用的过程是( )A.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B.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4.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相比高大得多,主要原因之一是蕨类植物具有()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分生组织2.下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能依次解释其实验目的的是()①检验是否有淀粉产生①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①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①设置对照实验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3.“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生物界中植物体却反其道而行之水从低处向高处流,植物体水分向高处“流”的动力是()A.吸收作用B.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4.棉花生长到一定时期要进行“摘心”,这样做是为了()A.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B.促进光合作用C.去掉侧芽,促使棉植株长高D.减少蒸腾作用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及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A.观察草履虫时从培养液底层吸一滴培养液是因为底层草履虫多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玉米的胚乳含有淀粉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是为了使植株内的淀粉贮存在叶肉中6.下列有关种子萌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外界环境适宜种子就能萌发B.保存完好的种子都能萌发C.种子萌发必须要有光照D.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7.如图是植物体某些器官或结构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c是由丙图中①发育而成B.乙图中结构C处细胞中出现液泡,能迅速伸长C.丙图中①将来可发育成甲图中的bD.甲乙丙中都有分生组织8.木本植物茎能够逐年长粗的原因是茎的结构中有()A.形成层B.木质部C.韧皮部D.髓9.大气中的氧气最重要的来源是A.绿色开花植物B.藻类植物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10.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在播种前往往要松土并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姓名:学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多细胞植物体B.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C.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D.都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2.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
其原因主要是破坏了树皮中的( ) A.导管B.筛管C.髓D.形成层3.下图是玉米种子和根尖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吃的玉米粥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甲图中的②B.春天,我们把玉米种子放在清水中泡两个小时,拿出来放在湿润的纸上,过两天它发芽了,这说明只要有充足的水分玉米种子就会萌发C.玉米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甲图中的③D.根尖(乙图)生长最快的部分是处在顶端的④区4.植物的根尖和芽尖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都具有( )A.保护组织B.分生组织C.营养组织D.输导组织( )装置场所温度棉花状态数日后现象甲光照23℃潮湿全部发芽乙光照23℃干燥没有发芽丙黑暗23℃潮湿全部发芽丁黑暗23℃干燥没有发芽A.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种子萌发与光照、温度、水分的关系B.材料要选择完整有活力的种子,并保证一定的数量C.甲组与丁组可以构成对照,说明西瓜子发芽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D.实验表明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6.平凉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适宜区,红富士系列苹果个大、色艳、硬度大、糖分高、耐贮存,深受消费者青睐。
苹果中的种子是由花的什么结构发育而成的?( )A.子房壁B.胚珠C.子房D.花柱7.玉米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早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A.子叶B.胚C.胚乳D.土壤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能发育成植物枝叶的是( )A.芽B.根尖C.胚轴D.子叶9.板栗外面褐色而坚硬的壳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所以板栗就是( )A.种子B.果实C.果皮D.胚10.对豌豆(如图)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种子有两片子叶B.甲为果实,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乙为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D.豌豆的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11.每年春季桃花盛开时,会吸引无数游客前去观赏。
七年级生物(上)单元测试卷(四)(第三单元第1~2章)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松树和桃树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果实内没有种子B、种子裸露C、种子外面有松果D、松树更高大2、下列植物受精过程需要水的是()A、肾蕨B、侧柏C、银杏D、莲3、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的根本原因是()A、有茎、叶的分化B、有根、茎、叶的分化C、生活环境更干燥D、进化更高等4、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藻类植物D、裸子植物5、藻类植物具有的特征是()A、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B、单细胞或多细胞,有根、茎、叶C、只有单细胞、有根、茎、叶D、多细胞,无根、茎、叶6、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植株矮小B、用种子繁殖后代C、用孢子繁殖D、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7、裸子植物的特征是()A、果实外没有果皮B、种子外没有果实C、种子外没有果皮D、果实成熟后裂开,种子露出8、我们经常吃的蕨菜是植物体的()A、茎和叶B、叶C、茎D、根、茎、叶9、常见的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是它的()A、茎和叶B、叶C、茎D、根、茎、叶10、下列不属于藻类植物的是()A、水绵B、满江红C、紫菜D、海带11、玉米种子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水12、1kg绿豆种子可以生出近10kg绿豆芽,请问10kg绿豆芽中水分和有机物的含量比1kg绿豆中的()A、有机物减少,水分减少B、有机物增多,水分增多C、有机物减少,水分增多D、有机物增多,水分减少13、在干燥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无机物的含量之间的关系是()A、有机物总比无机物的含量高B、无机物总比有机物的含量高C、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一样高D、植物种类不同,有机物、无机物含量相同14、一棵树高3m,在距离地面2m高处作一标记,2年后这棵树长到5m高,这时标记距离地面的高度是()A、4mB、3mC、2mD、不能确定15、一个豆荚中种子的数量决定于()A、一朵花中雌蕊的数目B、雌蕊中子房的数目C、子房中胚珠的数目D、胚珠中卵细胞的数目16、下列是几组小麦种子发芽情况的测定结果(每组种子200粒),请问哪组种子最适宜播种?()A、192B、174C、178D、18017、葵花子外面的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所以一粒葵花子就是一粒()A、种子B、果实C、胚D、胚乳18、“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上学期生物第三单元习题
一.选择题
1.植物根尖伸长区的特点,最主要的生理特点是()
A. 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B. 能够迅速伸长
C. 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D. 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2.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阴雨连绵,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A. 光照不足,缺少营养
B. 下雨影响开花
C. 下雨影响传粉
D.阴雨天气病虫害多
3.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空气湿润,凉爽宜人,主要原因是()
A.光合作用降低了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温度
B.呼吸作用吸收了大量的热,降低了空气温度
C.蒸腾作用降低了树林的温度,提高了大气湿度
D.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水分,提高了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
4.花瓣的主要功能是()
A.让人们欣赏
B.吸引昆虫和保护花蕊
C.产生花蜜和香味
D.产生果实和种子进行繁殖
5.温室效应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引起的,防止因温室效应引起自然灾害的办法是()
A.大量垦荒种田
B.多植绿色植物
C.多蓄水,让水吸收二氧化碳
D.不办工厂,减少车辆行驶
6.蒜苗的叶子上端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A.叶子下端没有叶绿体
B.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
C. 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
D.叶片下端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7.在花的结构中,雌蕊的组成是()
A.花丝和花药
B.花柱和子房
C.花药和花柱
D.花柱、子房和柱头
8.世界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几乎是寸草不生,而差不多同一纬度上的南美洲却是树木葱茏的热带雨林。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地的()
A.温度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