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70
平安城市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和卡口系统视频传输网络建设方案1.1传输网络的总体要求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网络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公安信息网,二是通过视频专网。
对于公安机关建设的内部监控系统,可以采用公安信息网作为传输网络。
对于非公安机关内部的监控系统,可采用视频专网进行建设,视频专网应与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离。
这类监控资源进入公安信息网时,需接入分局级的视频安全边界接入平台。
公安专用的视频专网内监控系统可使用两种方式进行接入:1.直接通过安全接入平台接入公安网内(接入平台建设方案需要另外单独上报省厅信息和网络安全管理部门);2.先接入视频专网综合平台,再通过安全接入平台接入公安网内。
社会监控系统指社会力量建设的监控系统,主要建设在公网或本地局域网中。
这类监控资源首先通过安全平台接入分局视频专网综合平台,再通过分局级视频安全边界接入平台接入公安网内。
分局级公安机关视频专网的带宽应至少为IOOOMo1.2基本网络要求1.2.1网络传输协议要求联网系统网络层应支持IP协议,传输层应支持TCP和UDP 协议。
L2.2媒体传输协议要求视音频流在基于IP的网络上传输时应支持RTP/RTCP协议视音频流的数据封装格式应符合标准中的要求。
L2.3网络传输带宽要求根据联网平台互联网络带宽的估算公式:联网平台互联所需的有效带宽N并发连接的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流。
在考虑余量的情况下,网络应至少能满足本方案中“8.2性能指标”的要求。
各级联网平台应根据视频图像编码码率设置情况和跨级平台间并发路数的要求,合理估算平台互联的网络带宽需求。
采用H.264编码标准的视频带宽可按如下方式估算:单路高清视频图像,108OP格式,25帧/秒,传输码率一般为8000kbpso 联网系统网络带宽设计应能满足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互联、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的带宽要求,并留有余量。
L2.4网络传输质量监控中心内部及监控中心间互联的网络性能指标应符合YD/T1171-2001中规定的1级(交互式)或1级以上服务质量等级。
平安城市监控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和治安管理能力,平安城市监控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平安城市监控施工方案,以指导相关工程的实施。
2. 方案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高效、智能的监控系统,以保障城市的安全和治安。
具体目标如下:•实时监控城市各个区域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
•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和统计,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城市的治安管理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3. 系统架构平安城市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3.1 监控设备监控设备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摄像头、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通过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中心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
3.2 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监控设备发送的数据。
它提供各种功能模块,包括视频流处理、数据分析、告警处理等。
3.3 数据存储监控系统需要存储大量的数据,包括监控视频、告警日志、统计数据等。
采用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的数据存储方案,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3.4 前端界面平安城市监控系统提供直观、易用的前端界面,供用户进行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查询等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Web界面或手机APP进行访问。
4. 施工步骤4.1 规划和设计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包括确定监控范围、安装位置、网络布局等。
同时考虑到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监控方案。
4.2 设备安装和接线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的安装和接线工作。
采用专业设备安装团队进行施工,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和接线。
同时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确保正常工作。
4.3 网络部署和配置在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网络部署和配置工作。
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连接、IP地址的设置等。
确保设备之间的互联和数据的正常传输。
4.4 系统调试和测试系统调试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平安城市监控指挥中心设计方案目录概述 (2)应用背景 (2)总体目标 (3)设计原则 (4)设计依据 (5)两级监控指挥中心设计 (7)区县局指挥中心设计 (7)指挥中心布局 (7)系统架构设计 (9)综合控制系统 (10)图像显示系统 (17)音视频多媒体接入 (23)监控工位设计 (23)网络设备部署 (23)派出所分控中心设计 (24)系统架构设计 (24)解码控制系统 (24)图像显示系统 (25)监控工位设计 (25)网络设备部署 (25)应用平台设计 (26)概述应用背景随着我国“新常态”下政治经济层面宏观政策的不断调整,经济增速放缓,社会经济处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各类风险和不稳定因素不断积聚扩张,因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造成许多不可测和不可预见的不稳定因素。
同时,随着社会开放程度日趋提高,交通设施的日益便捷以及各类新兴传播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各类利益群体跨地串联、抱团造势、非法聚集、频繁上访,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未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仍将进一步提升,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必将进一步加快,大量外来人口和本地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集镇,必然导致社会治安局势更趋复杂,治安的动态性和犯罪的流窜性将更加突出。
此外,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诸如北京金水桥、昆明火车站、厦门公交纵火等极端暴力恶性案事件,也预示着恐怖主义在我国正呈现从边疆向内地不断渗透、恐怖主义威胁的来源复杂化、恐怖袭击的手段方式趋向多样性等几个主要特征,恐怖活动短期之内难以根除,且有转向常态化的趋势,反恐压力剧增。
为积极应对社会治安发展形势,“深入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安治理能力。
”1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平安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在这一系列文件当中,尤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九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最为具有代表性。
平安城市监控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书---------机篇设计单位:深圳市云驰数字技术一、系统构造1.1系统构造组成城市监控系统构造组成可分为前端设备、线路、通信设施、后端设备、效劳器等组成。
前端设备又由前端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压缩设备、中继传输设备等组成。
其中前端数据采集设备一般为球机、云台、一般摄像机、枪机、探头等设备组成,而数据压缩设备一般由机、数字硬盘录像机、PC 式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等设备组成,中继传输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等网络传输设备。
由综合设备合理搭建的城市监控系统构造图描述如下:图 1 监控系统网络拓扑图由机群组组成的前端设备,能够充分满足现代网络的要求,由于网络的进展越来越健全,网络音视频传输较传统的本地存储的设备更具备众多优势。
由上图可以看出,整个监控系统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交换处理层、数据应用层等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独立完成相应的功能。
每个层次技术上完全独立,并具相互关联,完成由下至上的数据效劳,可以简洁的理解为下一层次为上一层次供给数据效劳,上一层次掌握或者受控于下一层次。
本系统可以承受分布式治理〔依据不同的片区,设立分控中心〕,也可以承受集中治理〔只建立一个中心〕,由于承受模块化设计,不管是哪一种方式,治理和操作都是一样,没有本质的区分,唯一的区分是:前者把设备分区域摆放,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后者对监控中心的网络资源要求较高。
1.1.1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是收集现场数据的唯一设备组,其核心设备是机〔Network Ip Camera 本文以后简称 IpCam〕。
主要负责现场音视频数据的采集,并可以通过输出开关信号,对现场外围设备进展掌握,到达收集现场数据并实时解决危情的目的。
从以下图中可以看出数据采集层的主要功能:图2 数据采集层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Ipcam 的主要功能:①现场的视频、音频〔拾音器、麦克风〕进展高质量音视频压缩;②采集报警〔报警传感器〕等模拟或开关量信号进展采集处理;③依据国际标准将上述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展数字化压缩、传输;④如发生报警,依据用户的设置将必要的掌握信号输出掌握灯光、警号等设备;⑤如用户需要,供给高清楚现场抓怕功能;显示效劳器 显示效劳器 显示效劳器 显示效劳器 显示效劳器报警效劳器1000M 局域网⑥假设需要,可以和监控中心或者其它远程现场进展语音对讲。
平安城市监控项目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节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导致城市中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增加,引发了城市建设中的交通、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防范等城市管理问题,引入技术安全防范和技术侦察是解决目前公安系统的“有效管理”与“经济成本”间的矛盾的必要手段。
提高城市公安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城市治安管理中,由于城市地方扩大,人口增加等原因,而公安警力增加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速度,于是能将科技手段转化为直接战斗力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
从中,我们可以引申出城市重点区域监控、交通干道监控、卡口监控、娱乐场所、远程监控等多项系统,所有系统可以组成与各派出所及上级公安分局到总局的多级联网,并与110、交通部门实现实时横向联网,保证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相应部门能第一时间把握现场画面情况,并协助上级指挥现场,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率,同时也增加公安系统内部管理的方便。
第二节建设目标按照全县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规范,在全县所有重点道路、街道、公共场所、要害部门、公共交通系统、案件多发地段、社会和居民小区等新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改造整合现有视频监控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形成基本覆盖全区防范区域的全天候监控网络,提高防范、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应付突发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的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长效使用管理机制,加强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保证专人值守管理,发挥系统综合效能,确保系统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三节建设原则认真贯彻公安局建设科技强警示范县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成果手段,实现向科技要警力、科技强警的目标,同时根据全县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要求及具体环境,统筹规划,做到既保证网络覆盖,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前提下,制定我区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的制定要科学规范、安全可靠、降低成本、强调重点、分期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即响应省厅的三个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原则进行分期实施。
平安城市视频高清监控系统项目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
平安城市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也是平安城市的第一要务。
凭借高清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政府部门和各行业机构可以运用视频技术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改善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社区服务等,以达到构建安全城市的行动计划。
二、项目目标
建立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使城市能更好地保护市民的安全,以便有效地解决社会安全问题,提高社会治安检查水平。
三、项目内容
(1)系统功能:
通过高清视频监控技术,在城市公共场所和重点位置安装摄像机,使视频监控能够实现对公共安全的全方位监控,实现城市安全监控,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
(2)系统数据: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需要设计、开发存储监控视频以及视频特征信息的相关数据库,实现视频的保存、管理和,以及进行全方位的视频监控分析。
(3)系统架构: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架构设计将采用集中式的系统结构,将所有录像资料以网络方式传送至中心服务器,由中心服务器进行管理及相关视频、存储等工作,实现城市视频监控及安全管理。
平安城市监控设计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建设平安城市已成为每个城市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而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城市监控系统,则是建设平安城市的基础和保障。
下面,本文将从监控布控、监控设备、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设计方案的详细阐述。
一、监控布控:1.确定布控区域:根据城市的特点和安全隐患点,合理划分监控布控区域。
主要包括人流密集区、交通要道、商业中心等。
2.确定监控点位:在每个布控区域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控点位的数量和位置。
保证覆盖范围,并避免死角。
3.人员配备:根据监控点位的数量和安全隐患程度,配置相应数量的专业安防人员。
并进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监控设备:1.摄像头:选择高清、全方位、夜视功能良好的摄像头,并要求其能实现远距离拍摄和迅速自动对焦的功能。
2.监控中心:搭建监控中心,用于集中监控和管理。
中心应配置高性能的监控主机和大容量的存储设备,以便对大量的监控视频进行存储和管理。
3.视频监控系统:将摄像头与监控中心相连,实现实时监控。
同时,配置报警系统,当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报警并进行紧急处理。
三、数据处理:1.数据存储:对监控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以备后续查阅和分析使用。
同时,采用数据备份措施,以防数据丢失。
2.数据分析:通过对监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够发现异常情况和犯罪行为。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预测,提高预警和防范能力。
3.数据共享:与公安部门和其他城市管理部门开展数据共享,以便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和犯罪行为。
以上就是一套科学有效的城市监控设计方案。
通过合理的监控布控、先进的监控设备和科学的数据处理可以全面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平安城市提供坚实的保障。
同时,也需要时刻维护人民的利益和隐私,确保监控系统的合法合规。
平安城市视频监控集中管理平台建设方案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背景和需求•技术架构与设计•功能模块与实现•平台运行效果与优势分析•建设方案与实施计划•总结与展望01背景和需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需求城市安全管理及应急指挥需求公安系统信息化改造升级需求背景需求提升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和实用性加强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水平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可用性建设目标实现视频监控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调度提升警务协同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和城市安全管理水平02技术架构与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分布式架构采用分布式架构,将系统分为多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要点一要点二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具有独立性,方便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可视化界面提供可视化界面,方便用户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提高系统的易用性。
要点三1视频监控系统设计23采用先进的视频编码技术,如H.264、H.265等,实现视频的高效传输和存储。
视频编码技术支持多路监控,可同时监控多个不同的场景,提高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多路监控支持智能分析功能,如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提高监控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分析网络传输系统设计安全性采用加密技术,确保视频传输的安全性。
稳定性采用稳定的网络协议和设备,确保视频传输的稳定性。
适应性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保证视频传输的效果和质量。
01020303存储管理提供存储管理功能,方便用户对存储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提高存储的效率。
数据存储与备份系统设计01大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视频数据的大数据存储。
02备份机制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确保视频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03功能模块与实现支持多路高清视频流的实时传输和显示,能够实时监控城市各角落的动态。
实时监控支持对监控视频进行本地存储,同时可实现远程调用和备份。
视频存储支持多种智能分析算法,如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提高监控的智能化水平。
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高清监控天津市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目录第 1 章.项目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建设现状 (1)1.3. 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1)应用目标 (2)1.4. 建设任务及内容 (3)1.5. 建设依据 (3)第 2 章.总体规划 (4)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5)2.2. 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5)2.3. 系统联网规划 (8)2.4. 系统整体性能要求 (9)第 3 章.前端系统建设 (11)3.1. 前端系统的组成 (11)3.2. 前端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11)3.3. 监控点的要求 (11)摄像机 (11)立杆和基础要求 (12)A. 加强型单独立杆 (12)B. 简单型立杆 (12)监控标志牌 (13)设备箱 (13)3.4. 紧急求助报警柱 (14)报警柱的作用 (14)报警柱的构成 (14)报警柱的功能 (14)2/63.5. 夜间补光要求 (16)3.6. 辅助光源安装要求 (17)3.7. 监控点的防雷与接地 (18)A. 防雷 (18)B. 接地 (18)第 4 章.网络传输及编解码系统 (19)4.1. 传输链路系统 (19)4.2. 传输平台 (19)网络拓扑设计 (19)网络设计特点 (20)网络结构拓扑图 (21)核心层交换机的部署 (21)接入层交换机的部署 (22)4.3. 网络管理 (23)4.4. 视频图像的编码 (24)编码格式 (24)编码设备 (24)数字编码的技术要求 (24)4.5. 视频图像的解码 (25)A. 高清解码性能 (25)B. 全实时解码效果 (25)C. 优化的解码方式 (25)D. 画面分割 (26)E. 拖拽操作 (26)F. 多种轮切效果 (26)第 5 章.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27)5.1. 系统设计概述 (27)5.2. 系统总体架构 (27)5.3. 市局监控中心 (28)3/6网络拓扑结构 (28)监控中心配置 (28)软件功能设计 (29)中心管理设计 (29)集中存储设计 (29)集中下载设计 (30)设备巡检设计 (30)Web 应用管理设计 (31)大屏幕电视墙设计 (31)工作站监看终端设计 (31)网络安全设计 (32)5.4. 分局监控中心 (32)网络拓扑结构 (32)分局监控中心配置 (32)软件功能设计 (33)流媒体转发设计 (33)节约网络资源 (34)解决跨级浏览问题 (34)部署方便、配置灵活 (34)集中存储设计 (34)大屏幕电视墙设计 (35)工作站监看终端设计 (35)5.5. 服务器的选型 (35)A. 高性能服务器 (36)B. 一般应用服务器 (36)第 6 章.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简介 (37)6.1. 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37)6.2. 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功能简介 (38)4/6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建议方案管理服务模块 (38)电子地图模块 (39)集中存储模块 (40)流媒体转发模块 (41)报警服务模块 (43)应用服务模块 (45)巡检服务模块 (45)电视墙服务模块 (46)工作站监看终端 (46)系统特色功能 (48)报警柱报警联动48多级部门、用户管理49精细权限管理50预案管理机制50双向对讲/ 可视广播51三屏联动功能51预定义预览组52批量数据配置53脱机运行功能53资产管理53其他功能概述 (54)图像实时浏览54设备远程控制54录像查询与调阅55日志管理55设备管理55录像资料管理55系统自动校时55远程升级与维护565/6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建议方案第7 章.系统设备参数 (57)7.1 网络高清摄像机 (57)7.2 网络高清半球 (58)7.3 网络高清球 (60)7.4IPSAN 网络存储 (61)7.6 平台软件(第六章所述) (62)第8 章.网络安全系统 (63)8.1. 网络安全的部署 (63)8.2. 防火墙的部署 (63)8.3. 入侵检测的部署 (64)8.4. 防病毒体系的部署 (64)6/6第1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根据建设“平安城市”的总体要求,以构建社会动态监控系统为重点,在强化人防、物防的基础上,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完善平安城市视频管理机制,增强治安防控综合能力,全力维护市区的良好形象,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治安氛围,力求市民安居乐业。
近年来新疆地区社会治安形式不稳定,治安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如”7.5事件” 等恶性案件多发,社会治安形式的严峻性、复杂性和反复性不容低估。
随着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建设使用实践的不断深入,安全技术防范已成为治安防范的重要手段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发现、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提供破案线索,固定违法犯罪证据等方面发挥着人防、物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建设,在构建打、防、控、管一体化公共安全防控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市公安局以建设“平安城市”为目标,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为目的, 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良好治安环境,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建设统一的图象监控管理平台, 实现全市所有区县的社会图像监控资源统一整合联网。
1.2. 建设现状1.3. 建设目标1.3.1总.体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一规范、分层推进的思路,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基本实现全市治安监控全覆盖,建成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点、线、面三类的公共安全技术防控体系;并通过规范社会面监控建设和资源整合,逐步达到全市监控图像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乌鲁木齐市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城市减灾、防灾、救灾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全面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的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提升全市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政法机关驾驭复杂社会公共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
1、党政机关、金融文博系统、学校、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大型广场、大型集贸市场、大型停车场、商业街、繁华地段、车站码头等安装监控系统,全面纳入监控范围。
2、城区的主要出入口及其主要路口路段、交通复杂路口路段、治安复杂场所、案件多发地带等重点区域实现监控全覆盖。
3、区内主要干道、案件多发、治安复杂地带、主要出入口等重点区域实现监控全覆盖。
4、为今后社会单位、企业、小区等监控并网公安机关,并最大限度地进行整合和利用,逐步实现监控资源共享,有效提升监控效能最大化做准备。
1.3.2应.用目标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后,根据主动防范,管理前置的要求,要实现以下主要应用目标:1、实现对重点区域等部位的远程可视化控制管理,实时掌控重点部位的动态,一旦发现群体事件等警情,及时处置,并进行网上取证等工作,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2、实现网上可视化巡逻,提高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的管控能力,警情的实时发现率和快速响应处置能力,以及对街面多发侵财性案件的现场抓捕和打击能力。
3、实现对公共复杂场所的可视化网上管理,增强对公民人身安全及财物的保护能力,提高群众的安全感。
4、提高公安机关对案情回放查证的发现率,提升图像监控系统为侦查破案的调查取证的支撑力,以提高破案率。
5、实现前端监控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实时掌控前端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发现故障、分析故障的能力,强化设备的维护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使用率,为系统发挥作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并适当实现前端报警联动,提高监控图像的有效性。
2/646、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互联互控,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支持相关单位的授权访问,提升全市网络化综合治安图像监控系统的综合应用效益。
7、通过多级用户权限管理和日志管理,提高监控系统的使用安全性和管理水平。
通过监控系统设备配置和后台管理软件平台简捷、直观的操作,实现系统快速有效的分类使用。
1.4. 建设任务及内容根据图像监控建设需求和建设应用目标要求,可将该项目建设划分为 3 大块建设任务。
1、加强主城区为主的社会面图像监控建设,提高社会面监控的密度和广度。
根据先重点后一般、先城区后镇街、先管点后管面的原则,加大重点部位、繁华地段、案件多发地带、治安复杂场所等区域的监控建设,提高监控密度,扩大监控规模,完善系统建设。
2、为建设社会图像监控系统,扩大社会面监控的广度。
在重点部位、案件多发地带、治安复杂场所等区域的安装监控系统,改善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
3、加强中心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心平台,提高应用成效。
进一步完善中心系统平台的建设,解决系统扩容、升级和资源共享等问题,依托统一规划建设的GIS地图,建立车辆轨迹分析、报警联动等系统,为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以及侦破各类治安、刑事案件提供有效的手段。
提高查获被盗抢车、报废车和肇事逃逸车、重点违法车辆等布控车辆的能力。
1.5. 建设依据《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792-200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视频安防系统技术要求》(GB/T367-2001)《邮电通信网光纤数据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B/T70-2004)3/64《工业企业通用设计规范》(GBT42-8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民用工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T16-92)72-3《电视系统视频指标》(C CTR RECOMMENDATION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50057-94)《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 —2004)《安防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A30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 A/T70-94/T74-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防系统工程质量检验实施细则(试行稿)》《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 670-2006 )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第2章. 总体规划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级组网的原则下,构建全市的网络化综合治安图像监控平台,逐步建设成一个覆盖全市重要路口、重点部门、企事业单位, 案件多发地段,治安状况复杂地带等部位的,可供多单位、多部门共享的图像监控系统。
该系统既具有治安管理功能;既具有防范功能,也具有打击功能等多项功能的综合图像监控系统,从而有效地提高对社会面的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挤压犯罪分子的作案时间和空间,提高对街面案件的控制和打击能力,降低发案率,改善社会治安环境,提高人民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