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03年高03年高考物理仿真试题(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3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二)1.C2.D3.C4.C5.C6.A7.B8.A9.D 10.D 11.B 12.A 13.B 14.B15.D 16.A 17.C 18.B 19.A 20.D 21.B 22.B 23.D 24.B25.(1)浮游植物(或水生植物) 蛋白质 (2)(3)①增大溶液导电性 ②阳极:Fe-2e -=Fe 2+ 阴极:2H ++2e -=H 2↑③6Fe 2++Cr 2O 72-+14H +=6Fe 3++2Cr 3++7H 2O26.(1)收集唾液:用清水将口漱净,口含一块脱酯棉;片刻后用镊子取出,并将其中的唾液挤入试管或用凉开水嗽口后,略微张开口,舌尖抵在下颌门齿的下方,约3分钟,将下(2)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2~3滴5%的NaOH(3)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2~3滴3%的CuSO 4溶液,振荡(4)结果观察:振荡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到出现紫色,说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每一步骤5分,共20分)27.(每空2分)(1)甲:DNA 病毒;乙:RNA(2)(3)6、7;(或4、7)酶28.(1)C 6H 12O 6 2C 2H 5OH+2CO 2↑(4分)(2)提供酵母菌生长所需的氮元素(4分)(3)如右图(8分)(能画出始终向上趋势的均给分)(4)投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或投入电石有气体产生等(其他正确答案均可得分)(8分)29.(1)(8分)气球B 胀大;气球A 胀大;气球A 逐渐胀大;(其他正确答案均给分)气球B 先胀大,片刻后,气球B 缩小,气球A 胀大。
(各2分)(2)(8分)2NaOH+SO 2=====Na 2SO 3+H 2ONa 2SO 3+H 2SO 4=====Na 2SO 4+H 2O+SO 2酶C6H12O6+6O2+6H2O 6CO2+12H2酶C6H12O6 2C2H5OH+2CO22NaOH+2H 2O+2Al=====2NaAlO 2+3H 2↑;(每个方程各2分)(3)(4分)增大;不变;不变;先增大,而后变小。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试卷[3]
参考答案
佚名
【期刊名称】《中学生活页题选:高中化学》
【年(卷),期】2003(000)005
【总页数】17页(P66-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474
【相关文献】
1.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 [J],
2.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试卷[3]参考答案 [J],
3.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 [J],
4.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试卷[3]参考答案 [J],
5.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试卷[2]参考答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3年高考物理仿真试题(一)答案一、选择题(4分×10=401.A2.BD3.D4.AC5.C6.A7.ABD8.D9.C 10.AD二、填空题(5分×3=1511.16;4 12.LC 2π;πLC ;2CU13.M -1;N -M -3 三、实验题(2014.(5分)封闭气体质量不同(21.25×105(3分)15.(6分)小车质量(1分);m砂<< M 车(1分);1(2分);0.3(216.(1)答图1—1示(4答图1—1(2)r 1=122I r I (2分); I1:A 1表读数(1 I2:A 2表读数(1 r2:A 2表内阻(117.A 在小车B 上不滑出,则至少需A 、B 达共同速度v 共时,A 块仍未滑出,此时A 相对B 滑行距离即为小车B 的最短长度,设为l .mv 0=(M +m )v 共 ① (4分)μmg ·l=21mv 20-21(M +m )v 共2 ② (5分)l =gm M Mv )(220+μ ③ (3分) 四、计算题(7518.研究对象为密封舱内气体,在卫星上升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2已知T 1=273K,P 1=ρgh 1=ρg ×76 T 2=273+27.3=300.3K 由查理定律:2121T T P P =即3.300273762=⨯P g ρ ① (4分) 对气压计中长为41.8cm 的水银柱受力分析可知.(答图1—2示)答图1—2P 2S -ρgh ·S =ρhS ·a ② (4分)2733.300×ρg ×76-ρg ×41.8=ρ×41.8×a解得:a =10m/s 2 ③ (2分) 19.(13分)解:(1)根据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方向,可知粒子带正电,再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3(2)设带电粒子的电量为q ,质量为m ,盒子的边长为l.答图1—3在电场中v 0t =21① 212t mqE =l ② 由①②解得E =qlmv 28 ③(4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设轨道半径为RqvB =m qBmv R R mv 020 8= ④(2分)由答图1—3中的几何关系(l -R )2+(21)2=R 2得R =85l ⑤(2分) 由④⑤解得 B =qlmv 580⑥(1由③⑥得BE=5v 0(120.解:(1)导体棒达最大速度时,Rmg sin θ=BI m L cos θ ①(2分)∴Im =BLmgtg θP R =2m I ·R =0.67W③(2分)(2)mg sin θ=BL cos θ·rR BLv m +θcos④ (2分)∴vm =θθ222cos sin )(L B r R mg +⑤(1Q1=mgh -21mv 2m =0.31J ⑥(2(3)abΔE =21mv 2m =0.69J ⑦(2分) ∴Q r =r R r +ΔE =51ΔE =0.14J⑧(2分) 21.解:F =2RGMm①(4分) 22)2(T m R m GM π'='·R②(5M =344316m G T F π③(3分) 22.解:避免相撞,两车速度最终至少相同(3设A 起跳速度为v A ,两车共同速度为v ,设向右为正. (M +m )v0-Mv 0=(2M+m )v 共 ①(4 mvA -Mv 0=(M+m )v 共②(4vA =(mM mM m M +++2)v 0③(2。
2003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6.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a 和c 带正电,b 带负电,a 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 的小。
已知c 受到a 和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A F 1B F 2C F 3D F 417.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15P →3014Si +X 94Be +21H →105B +Y 42He +42He →73Li +Z 其中A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C X 是中子,Y 是正6电子,Z 是质子D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18.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振幅越大,则传播的速度越快B. 振幅越大,则传播的速度越慢C .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D .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19.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 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
两小球的质量比m 2/m 1为A 3/3B 2/3C 3/2D 2/220.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 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 ,B 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
现将活塞P 缓慢地向B 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 的过程中,A 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B 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C 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D 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21.如图,当电键K 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
合上电键,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2003高中物理会考模拟考(二)试卷(文科)班级姓名学号(注意:本卷中g 取 1 0 m / s 2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最早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的科学家是:()A、开普勒;B、爱因斯坦;C、牛顿;D、卡文迪许;2.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C.合力一定至少小于其中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3.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B.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C.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4.下列各个力中,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是:()A、万有引力;B、分子力;C、电场力;D、向心力;5.两力大小分别是30N和40N,它们夹角是90°,则合力大小是()A.70N B.50N C.35N D.10N6.水平地面上的静止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在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面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F增大时,f随之减小;B.当F增大时,f保持不变;C.F与f的合力为零;D.F与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7.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为正值B.为零C.为负值D.以上说法都不对8.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乌龟和兔子是在同时出发的;B、乌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两次;D、兔子在比赛中睡了100秒时间;9.同一地点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A.质量较大的物体先落地B.密度较大的物体先落地C.体积较大的物体先落地D.两个物体同时落到地面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钢球从距地面高度为H的A点抛出,经与地面碰撞后,弹跳到高度为h的B点,那么,从A到B重力势能减小了:()A、mgh;B、mgH;C、mg(H-h);D、mg(H-h)/2;11.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四个恒定外力作用下匀速运动,其中一个向东的5N的力突然反向,但大小不变,则物体获得的加速度为:()A、0;B、2.5米/秒2;C、5米/秒2;D、10米/秒2;12.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万有引力及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在离地面高度为2R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是:()A、g/2;B、g/3;C、g/4;D、g/9;13.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一定在改变的;B、速度一定在改变的;C、合外力一定在改变的;D、速度大小一定是改变的;14.改变物体质量和速度大小,都有能使物体的动能发生改变,下列哪个方法可使物体的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A、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B、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C、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4倍;D、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15.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一端用一根轻绳连接着以5m/s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0.5m,则在物体运动一个周期内,绳子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是:()A、0;B、50J;C、100J;D、200J;16.从同一高度上分别以V、2V、3V为初速度水平抛出三个质量分别为m,2m,3m的小铁球,则它们飞行的水平距离之比是:()A、1:1:1;B、1:2:3;C、1:4:9;D、3:2:1;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7.在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中,轨道越高的卫星:()A、线速度大小越大;B、向心加速度大小越大;C、角速度大小越大;D、运动周期越大;18.在塔顶使一小球自由下落到达地面,把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成相等的3段,且在第一段时间内小球位移是2米,则小球在第3段时间内位移是:()A、2米;B、6米;C、10米;D、18米;19.如右图,物体在沿斜面向下的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关于斜面作用于物体的静摩擦力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向必沿斜面向上;B、方向必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为0;D、大小可能等于F;20.将一个物体竖直上抛,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又回到原出发点,不计空气的阻力,关于物体在上升和下落的过程中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B.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C.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同D.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21.如图所示,O为皮带主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3r,O’为从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2r,在主动轮上距O为1.5r处有一点C,当装置转动时(皮带不打滑),轮缘上A、B及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A、1 :1 :1;B、1 :2 :3;C、2 :3 :1;D、3 :2 :1;22.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作用,物体落回抛出点的速率小于抛出时的速率,则在这过程中()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B.物体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增大;C.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D.物体上升时机械能增大,下降时机械能减小;三、填空题:(每空2 分,共26分)23.某同学质量为50kg,站在电梯里,当电梯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他对电梯的压力是_______N,当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时,他对电梯的压力是_______N。
北京西城02-03年高三理综模拟(二)学校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N-14 O—16 Na—23 Mg—24 Al一27S一32 C1一35.5 Cu—64 Ba—37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移栽某些幼树时,常剪去部分叶片;刚收获的小麦种子要凉晒后才能贮存。
以上措施的主要目的依次是①降低光合作用②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②降低呼吸作用减少养料的消耗④停止各种代谢活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有人做过如下实验: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到暗处体色变暗。
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以后又慢慢恢复亮色。
若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
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B.蛙褪黑激素既可使青蛙体色变暗又可使青蛙体色变亮C.蛙体色的变化受神经和激素调节D.蛙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3.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__B__C___表现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A.1/8、3/8 B.1/16、3/16C.1/16、3/8 D.1/8、3/164.下图为某成熟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总量、干物质量和呼吸量的关系示意图。
山东东营2003年高考理综能力测试模拟试题答案第Ⅰ卷1.C 2.A 3.B 4.D 5.C 6.B 7.A 8.C 9.C 10.B 11.B 12.C 13.D 14.C 15.B 16.B 17.A 18.B 19.A 20.B 21.C 22.C 23.C 24.B第Ⅱ卷25.(49分)答案(一)(16分)(1)2C 8H 18+21O 2=8C02+8CO+18H 2O (3分)(2)BD (4分)(3)产生CO 为C 8H 18 → 4CO 114g 4mol342×106g x=12×106mol 设为标准状况,则氧的物质的量为n(O 2)=(2.24×109×103/22.4)×21%=21×109(mol) 因为{[O 2][HemCO]}/{[CO][HemO 2]}=210,即[HemCO]/[HemO 2]=210[CO]/[O 2]=210×12×106/21×109=21%>2%所以对人体有严重伤害(7分);若发生CO 中毒,急救方法是输氧(2分)。
(二)(4分)V 0=200km/h=55.6m/s,V t =1000Km/h=277.8m/s, a=(V t -V 0)/t=1.23m/s 2(2分),s=(V 0+V t )t/2=30006m=30Km (2分).(三)(9分)(1)由h=gt 2/2(1分),得t=gh2=1s (1分)。
V t =gt=10m/s (1分),F=tmV∆ +mg=50×10/1+50×10=1000(N)(4分)(2)B 、D (2分) (四)(20分)(1)人的所有体细胞均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2分);(2)TAGGCTA (2分);1/6(3分);35%(3分);(3)远(2分);(4)无成形的细胞核(2分);分裂生殖(2分);出芽生殖(2分);异养型(2分)。
试题类型 A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5.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a 和c 带正电,b 带负电,a 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 的小。
已知c 受到a 和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A .F 1B .F 2C .F 3D .F 416.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301514P Si X ?9210415Be H B Y +?447223He He Li Z +?其中A .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B .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C .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D .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 17.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则其A .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C .频率变大,波长不变 C .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D .频率变小,波长不变 18.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B .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C .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D .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19.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 1的小球与O 点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 =60°。
两小球的质量比12m m 为 A .33 B .32 C .23 D .2220.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 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 ,B 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
现将活塞P 缓慢地向B 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 的过程中,A .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B .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C .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D .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21.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0,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 、b 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6 eV 和5 eV ,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 eV ,它的动能应为A .8 eVB .13 eVC .20 eVD .34 eV 22.K -介子衰变的方程为0K ππ,--?其中K -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 卷(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a 和c 带正电,b 带负电,a 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 的小。
已知c 受到a 和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A F 1B F 2C F 3D F 417.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15P →3014Si +X 94Be +21H →105B +Y 42He +42He →73Li +Z 其中A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D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19.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 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
两小球的质量比m 2/m 1为A3/3 B 2/3 C 3/2 D 2/220.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 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 ,B 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
现将活塞P 缓慢地向B 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 的过程中,A 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B 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C 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D 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21.如图,当电键K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
合上电键,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A 1.9eVB 0.6eVC 2.5eVD 3.1eV22.K-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
2003年MAM 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二)答案一、1.B 2.A 3.B 4.B 5.D 6.C 7.B 8.D 9.A 10.D 11.B 12.D13.B 14.B 15.B 16.C 17.D 18.C 19.C 20.C 21.B 22.B二、23.①第二步:定期为甲组的蝌蚪喂蝌蚪饲料,为乙组蝌蚪喂含甲状腺激素的等量饲料。
(4分)第三步:定时观察和记录甲、乙组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
(4分)第四步:分析记录、得出结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个体发育。
(4分)②a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分)b 、对照(对比)。
(3分)c 、乙组变态发育时间短,长成小型青蛙,甲组蝌蚪正常发育(2分)24.(1)用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3分)马一般一胎只生一子,如果只与一匹白马杂交,因数量过少,不能说明问题(3分)。
(2)①杂交后代全为白马,该栗色公马是杂种(3分);②杂交后代既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该栗色公马为杂种(3分);③杂交后代全为栗色马,该栗色公马可认定是纯种(3分)。
(3)动物细胞工程(1分)(4)克隆技术(1分),遗传(1分)25.(1)C(5分)(2)SO 2+2NH 3·H 2O=(NH 4)2SO 3+H 2O(NH 4)2SO 3+H 2SO 4=(NH 4)2SO 4+SO 2+H 2O (6分)(3)NO 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影响血红蛋白与O 2结合(5分)26.(1)D ;A ;B ;F →B →A →C →D →E(4分)(2)2Cl --2e=Cl 2↑; 变蓝色; Cl 2+2I -=2Cl -+I 2↓(3分)(3)①、③、④、⑥(2分)(4)N A =19106.1264-⨯⨯⨯It M (2分)(6分)(2)小孩甲偏爱吃豆类食物,不爱吃动物类食物,食物种类过于单一,体内形成的氨基酸种类少,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出现营养不良。
(3分)28.(1)磷是水生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洗衣废水中所含的磷酸盐流入江河湖泊中,首先能促进藻类过快、过多的生长。
. . 。
. .
2003年高考物理仿真试题(二)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C
2.C
3.B
4.B
5.B
6.C
7.BD
8.CD
9.C 10.A 二、填空题(5分×3=15分) 11.10(3分);220(2分) 12.-4(3分);0.1(2分) 13.9(5分)
三、实验题(总计20分)
14.(1)球的质量m (1分);球心离地高度h (1分);球水平飞行的距离s (1分)
(2)E p =h
m gs 42
(3分)
15.(1)A 中线不可绕在横杆上
(2)B 中摆长L 应为悬点到小球重心 (3)C 中计时应从平衡位置开始
(4)C 中周期不可取平均值(每错1处扣1分)
16.挡住P 1、P 2的像(2分);挡住P 1、P 2、P 3的像(2分);3(3分);光路图略(3分)
四、计算题(共计75分)
17.解:M 受到冲量,以初速v 向右滑行,与m 相对静止时,有共同速度v .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V =(M+m )v ①(4分) 由能量守恒可得
μmg ·
2
1
2122-=MV L M+m )v 2
②(4分) I =MV
③(2分)
由①②③联立解得: I =gL m M M μ)(+
④(2分)
18.解:(1)温度升高,气体作等容变化,当右侧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后,将推动活塞,此时右侧气体压强
p 1=p 0+
s
mg
①(2分)
由查理定律可知:
1
100T p T p = ②(2分)
由①②联立可得:
T 1=(
s
p s
p mg 00+)T 0
③(2分)
(2)温度继续升高,右侧气体压强始终保持为p 1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100))(2(T s
h L gh p T LS p ++=
⋅ρ ④(2分)
∴T 2=L
p h L gh s m g
p 00))(2(+++
ρT 0
⑤(2分) ΔT =T 2-T 0
⑥(2分)
=
L
p L
p h L gh s mg p 000))(2/-+++ρ·T 0
19.解:(1)当ab 棒匀速向上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使cd 棒受安培力,但由于安培力较小导致cd 将向下加速,产生同向感应电流,最终cd 匀速,达最大速度.设此最大速度为v m ,θ=30°.
如答图2—1示,有
答图2—1
m cd g sin θ=F 安=ILB ①(3分)
I =
r
v v BL r
m )
(+=
感
ε
②(3分)
由①②联立解得: v m =3.5 m/s,沿斜面向下 ③(2分) (2)cd 有最大速度时,ab 棒仍以v =1.5m/s 匀速运动.有: F 外=G ab sin θ+F 安=G ab sin θ+ILB
④(3分) ∴P 外=F 外·v =2.25W ⑤(5分) 20.解:(1)r a =2R ,r b =4R
①(1分)
∵32
R
T =c ,故有: 3
2
32)4()2(R T R T b a =
②(3分)
∴T a ∶T b =1∶22
③(2分)
(2)两卫星相距最远,则有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差π角度.设时间需t
a T t 2π-b
T t 2π=π ④(5分)
∴t =
1
222-T a
⑤(2分)
21.分析: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同时存在时,粒子恰沿直线通过场区,粒子所受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只有电场存在时,粒子做类似于平抛的运动;只有磁场存在时,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解: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同时存在时,粒子沿直线运动,则有 Eq =qvB . ①(3分) 只有电场存在时,粒子做类平抛运动
2
)2(212v
L m Eq L = 4mv 2=EqL .
②(3分)
只有匀强磁场存在时,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Bqv =m R
v 2
③(3分)
将①、②式代入③式得
Eq =
R EqL
, 所以R =4
L
.
④(2分)
由左手定则、粒子沿图2—13中半圆轨道从a 点飞离场区. ⑤(2分) 22.(12分)解:小球被弹出,球做平抛运动,弹簧的弹性势能转为小球运动的动能
(2分) E 弹=2
1mv 2
-0
①(4分) h =
2
1gt 2
②(2分) x =vt ③(2分) 由①②③联立解得: E 弹=100 J
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