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滞颗粒治疗厌食症患儿30例_李彦昕
- 格式:pdf
- 大小:147.66 KB
- 文档页数:3
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O c t .2023,V o l .31N o .20җ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03660,82160921)通信作者:李玉霞,E -m a i l :604719348@q q.c o m 第一作者:景姬,E -m a i l :934908322@q q .c o m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җ景 姬1李玉霞1,2张 雪1,闵 叶1,席文婷1(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00)ʌ摘要ɔ 该文总结分析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相关研究,发现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涉及先天与后天因素,病变责之于脾胃,病机关键为脾胃不和,纳运失常;临床证型包括邪热不清证㊁湿滞中焦证㊁肝气犯胃证㊁伤食积滞证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推拿㊁针刺㊁穴位贴敷等外治法,经典方药㊁自拟方㊁中成药口服及中医食疗等内治法,以及内外合治法㊂ʌ关键词ɔ 小儿厌食症;食积;伤食;脾胃不和;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 27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2026 小儿厌食症在儿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小儿均可患病,多发于1~6岁儿童,主要表现为患儿在较长时间内食量减少㊁食欲不振㊁厌恶进食㊂小儿厌食症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夏季暑湿当令,更易困遏小儿脾气,致脾失健运,可加重病情㊂厌食症患儿除食量减少外,身体无其他明显不适,预后状况良好,但长期不愈者,气血生化乏源,抗病能力减弱,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1]及睡眠障碍[2]等疾病㊂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㊂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㊂1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古籍并无小儿厌食症的记载,与 不思食 恶食 等病的证候表现类似㊂‘幼科发挥㊃脾经兼证“云: 诸困睡,不嗜食,吐泻,皆脾脏之本病也㊂ 厌食病名首见于1982年张奇文主编的‘幼科条辨“[3]㊂1984年王伯岳㊁江育仁主编的‘中医儿科学“将小儿厌食症正式作为独立章节加以论述[4]㊂1.1 病因 小儿厌食症归属中医 食积 恶食 伤食 范畴㊂明㊃万全‘育婴家秘“曰: 小儿之病,多过于饱也,或母有气实形壮者,其乳必多,求儿不哭,纵乳饮之,定乃伤子乳也;母之气弱形瘦者,其乳必少,恐子之哭,必取谷肉耙果之类,嚼而哺之,不饱不止,定乃伤于食也㊂故小儿之病,胃最多也㊂ 叶翠[5]通过对古籍分析总结发现,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为饮食不节㊂胡爱国[6]对300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小儿厌食症病因排名前三的是乳食不节㊁先天不足及多病久病㊂1.2 病机与证候 小儿厌食症病位在脾胃,基本病机为脾胃不和㊂韩海琼等[7]分析倪菊秀教授分型辨治小儿厌食经验,归纳出邪热不清㊁湿滞中焦㊁肝气犯胃㊁伤食积滞㊁痰浊内恋㊁脾虚便溏㊁胃阴不足7种证型㊂肖祥等[8]分析153首小儿厌食症处方发现,主要证型为脾胃气虚㊁肝旺脾虚㊁脾胃阴虚㊁脾虚食积㊁脾虚湿困㊂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证型较多,但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故辨治该病应遵循辨证论治原则㊂2 中医治法2.1 外治法 针对小儿厌食症,临床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为推拿㊁针刺㊁穴位贴敷等,操作简单,患儿接受度高㊂(1)推拿 推拿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常用外治手法㊂蔡洁[9]将7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补脾经㊁清肝经各400次㊁运板门300次㊁顺运内八卦300次㊁按揉足三里50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水涵木推拿法(揉二人上马㊁太溪㊁涌泉各100次)施治,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食量㊁烦躁易怒㊁兴奋躁动㊁嗳气㊁夜寐难安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㊂李博等[10]将82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辨证论治,对于脾胃不和证患儿,清脾土500次,运内八卦200次,清补肠500次,推四横纹49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0月第31卷第20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O c t .2023,V o l .31N o .2010遍,同时摩腹200次,按足三里200次,并捏脊5遍;对于脾胃气虚证患儿,改清脾土为补脾土500次,其余同上,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8.05%(P <0.05),观察组患儿的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血锌(Z n )及血清瘦素(L P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㊂总之,小儿推拿可以提高厌食症患儿摄食量,改善烦躁㊁嗳气㊁夜啼等临床症状,增强患儿的社交能力等㊂(2)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较为常用的穴位为四缝㊂明㊃董宿在‘奇效良方㊃针灸门“中曰: 四缝四穴,在手四指内中节,是穴用三棱针出血,治小儿猢狲劳等证㊂ 针刺四缝可通过调节脏腑功能㊁调畅三焦气机,达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目的㊂彭文超[11]将48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仅用推拿(揉四横纹㊁运板门㊁运内八卦等)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结合针刺四缝穴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组食欲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㊂刘英才等[12]观察点刺治疗460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每日取四缝㊁内关㊁中脘㊁足三里等穴位治疗1次,治疗3~5次后,患儿病情康复㊂何媛等[13]将72例厌食症患儿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山麦健脾口服液口服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四缝治疗,治疗后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针刺组血清胃泌素(G A S )水平㊁唾液淀粉酶活力㊁β-内啡肽水平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 <0.05)㊂可见,针刺对小儿厌食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临床可依据不同的中医证型选用不同腧穴进行针刺治疗,但关于针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㊂(3)穴位贴敷 刘丽平[14]将60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健儿消食口服液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黄屏风膏药穴位贴敷(以肺俞㊁膈俞㊁膻中穴为主穴)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患儿腹胀㊁便秘等伴随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㊂韩成恩等[15]将60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山白消食合剂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和胃贴敷脐(将3ʒ3ʒ2ʒ2ʒ1ʒ1比例的白术㊁茯苓㊁甘松㊁肉豆蔻㊁鸡内金㊁枳实研成细末㊁混匀,以醋调成稠糊状,取适量药物敷于神阙穴,每日1次)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在改善患儿食欲㊁体质量及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6.9%㊂2.2 内治法 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内治法包括经典方药㊁自拟方㊁中成药内服及中医食疗等㊂(1)经典方药 经典方药出自中医古籍,经由历代医家实践而成,疗效明确㊂邹伟等[16]将102例脾虚积食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锌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总有效率㊁Z n 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5)㊂袁洋等[17]将80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混悬液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导滞汤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 <0.05)㊂汪正涛[18]将75例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予以加味枳术丸口服治疗,对照组38例予以口服复合维生素B 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84.21%(P <0.05)㊂胡洁[19]采用加味异功散治疗30例厌食症脾虚肝旺证患儿,改善食欲㊁食量㊁脾气大㊁口气㊁趴睡㊁夜寐不安等症状的疗效较好㊂向希雄运用藿朴夏苓汤合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厌食症患儿疗效显著[20]㊂周拓疆等[21]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可能通过调节G A S ㊁神经肽(N P Y )㊁L P 水平来改善患儿厌食症状㊂(2)自拟方 现代医家参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检查㊁诊断及中药药理㊁药化研究的新成果,结合自身的诊疗经验,辨证论治,制定出针对病机㊁病原且具有高效㊁速效作用的方剂[22]㊂如夏睿明教授根据重庆当地暑湿之邪较明显的特点,自拟方藿茵胆草饮(藿香㊁莱菔子㊁鸡矢藤㊁茵陈㊁山药㊁炒麦芽㊁炒谷芽㊁炒鸡内金㊁太子参㊁龙胆㊁石斛)治疗顽固性小儿厌食症,方中重用藿香㊁茵陈芳香化湿,龙胆健运脾气,诸药配伍,使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得以恢复[23]㊂何洲[24]将110例脾胃阴虚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观察组以健脾消积㊁滋阴宜胃为法,采用自拟调肝益胃汤(桑叶㊁莱菔子㊁黄芪㊁党参㊁当归㊁白术㊁白芍㊁鬼针草㊁鸡矢藤㊁神曲㊁钩藤)治疗,对照组采用儿宝颗粒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疗效㊁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㊂曾静雯[25]将56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观察组予以自拟方平肝消食方59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0月第31卷第20期综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O c t.2023,V o l.31N o.20口服(柴胡㊁白芍㊁枳实㊁茯苓㊁神曲㊁炒麦芽㊁白术㊁陈皮㊁焦山楂)治疗,对照组予以 多酶片 口服,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9.29%,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㊂李薇薇等[26]自拟五谷运脾消疳汤(炒五谷虫㊁炒鸡内金㊁砂仁㊁炙甘草㊁焦麦芽㊁焦山楂㊁焦神曲㊁陈皮㊁党参㊁麸炒白术㊁茯苓)治疗小儿厌食症,总有效率达97.1%㊂以上研究表明现代医家的自拟方对于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的疗效㊂(3)中成药近年来,中成药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有诸多报道㊂李战等[27]将270例脾胃湿热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山麦健脾口服液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王氏保赤丸口服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7%)㊂李莉等[28]将72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杞枣口服液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两组患儿血微量元素及D-木糖吸收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㊂邓丽华等[29]将4480例厌食症患儿分为观察组(脾胃宁口服液)和对照组(化积口服液),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食量㊁面色㊁舌质舌苔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㊂姜畅[30]采用小儿健脾丸治疗84例厌食症患儿,结果发现观察组(42例,采用小儿健脾丸治疗)总有效率达92.9%,高于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73.8%(P<0.05),且中成药口感较好,更容易被患儿接受㊂中成药治疗效果相对单一,不能辨证调整药味,临床应用也受限㊂(4)中医食疗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药膳对厌食症患儿有良好的临床疗效㊂刁本恕针对小儿厌食症,提出 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醒脾 血肉有情之品善补血肉有情之体 等治疗思路,采用食疗汤剂健脾开胃汤内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31]㊂郑建华等[32]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药膳组采用益气健脾粥(白糖参㊁莲子㊁焦山楂㊁瘦肉㊁大米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健胃消食片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药膳组L 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药膳组N P Y和促人生长激素释放肽(G h r e l i 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药膳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㊂可见,中医食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㊂2.3内外合治法中药内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同时,配合一定的外治手法,可以增强疗效,促进疾病康复㊂杨濮钟等[33]将9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㊁对照组1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刮痧联合消积运脾汤治疗,对照组1组采用消积运脾汤治疗,对照组2组采用神曲消食口服液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1组的76.67%及对照组2组的70.00%㊂黄河[34]将12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健胃消食片治疗,观察组予以益脾降胃方联合摩腹捏脊法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食欲㊁食量㊁体质量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 b)㊁尿淀粉酶均高于对照组(P<0.05)㊂韩淑莉等[35]将16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四缝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四缝联合运脾方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8.75%(P<0.05),两组患儿血铁㊁血锌㊁H b含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㊂林佛龙等[36]将66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组予以小儿推拿配合异功散(人参㊁麸炒白术㊁茯苓等)合三星汤(焦山楂㊁炒麦芽㊁炒谷芽)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推拿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食欲不振㊁食量减少及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㊂董小康[37]采用异功散加减穴位贴敷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结果发现总有效率达90.82%,治疗后患儿的各项症状与体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㊂中药内治法遣方用药灵活,强调个体化辨证用药;外治法可减少中药服用时的不良反应,直接作用于发病原因㊁病变部位,规避首过消除而提高病灶有效部位的药物浓度㊂内外合治相辅相成,能更好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㊂3小结厌食症作为儿童的常见病㊁多发病,长期反复发作会降低患儿的免疫功能,容易诱发其他系统疾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㊂本文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概况,发现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方法众多,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小㊂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建立客观化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加强中医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使中医疗法更易为患儿及家属接受㊂依照现有的新医学模式,发挥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优势,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和创新,以69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0月第31卷第20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O c t .2023,V o l .31N o .20期不断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㊂参考文献[1]陈彦伶.小儿厌食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205-206.[2]赵青.小儿厌食和睡眠障碍相关性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9):67-69.[3]张奇文.幼科条辨[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72-174.[4]王伯岳,江育仁.中医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43-445.[5]叶翠.小儿厌食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学研究[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6]胡爱国.小儿厌食病因病机探讨[J ].河南中医,2004,24(5):58-59.[7]韩海琼,孙婷,沈佳颖,等.倪菊秀分型辨治小儿厌食症经验[J ].河南中医,2021,41(11):1672-1674.[8]肖祥,吴宣諭,孙香娟.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用药规律分析[J ].现代中医药,2022,42(2):63-68.[9]蔡洁.滋水涵木推拿法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的疗效观察[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10]李博,骆志昭,雷颖.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3):46-47,51.[11]彭文超.推拿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的疗效观察[J ].大众科技,2016,18(11):57-58.[12]刘英才,许阳阳,唐乐.点刺为主治疗小儿厌食症460例[C]//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山东针灸学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第2届学术年会暨山东针灸学会第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济南:山东针灸学会,2017:145-146.[13]何媛,林洁.针刺四缝穴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168-2172.[14]刘丽平.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疗效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16,44(4):120-121.[15]韩成恩,劳慧敏,曹宏.健脾和胃贴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的临床研究[J ].光明中医,2015,30(6):1216-1218.[16]邹伟,高志燕,王文兰,等.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小儿脾虚积食型厌食症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6):1151-1154.[17]袁洋,陈光明,李志武,等.导滞汤治疗小儿厌食症饮食积滞型40例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19,15(4):34-36.[18]汪正涛.加味枳术丸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临床疗效观察[D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19]胡洁.加味异功散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证)的临床观察[D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20.[20]吴晶,向希雄.向希雄治疗脾胃湿热型小儿厌食症经验[J ].湖北中医杂志,2018,40(10):17-19.[21]周拓疆,董文阁.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J ].光明中医,2020,35(18):2875-2877.[22]范仁忠,龚云,马宗华,等.专方治疗的历史简况和当代专方的特点[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12(4):1-3.[23]刘荣满,夏睿明.夏睿明教授自拟方:藿茵胆草饮治疗顽固性小儿厌食症[J ].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0):3101-3102.[24]何洲.自拟方调肝益胃汤治疗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9,38(7):34-35.[25]曾静雯.平肝消食方在小儿厌食症治疗中的应用[D ].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26]李薇薇,姬卫国,王心好,等.自拟五谷运脾消疳汤治疗小儿厌食证68例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4):564-566,576.[27]李战,倪菊秀.王氏保赤丸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疗效观察[J ].上海医药,2018,39(13):18-19.[28]李莉,杨柳君,熊吕江.杞枣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4):2038-2040.[29]邓丽华,向希雄,张雪荣,等.脾胃宁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21,19(1):139-142.[30]姜畅.小儿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8,37(4):24-25.[31]焦一菲,刁本恕.刁本恕饮食疗法治疗小儿厌食证[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8,10(2):175-177.[32]郑建华,陈文滨,王绮云,等.中医辨证施膳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比较[J ].现代医院,2020,20(6):929-932.[33]杨濮钟,孙晓丽,杨雪,等.刮痧联合消积运脾汤治疗食积内热型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6):75-77.[34]黄河.益脾降胃方联合摩腹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J ].现代养生,2021,21(18):86-88.[35]韩淑莉,林少侨.运脾方联合刺四缝对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血清胃泌素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21,34(8):139-142.[36]林佛龙,王旭波,劳建昌.小儿推拿配合异功散合三星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J ].黑龙江医药,2021,34(3):626-627.[37]董小康.异功散加减穴位贴敷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0,28(20):58-59.(收稿日期:2022-07-08)[编辑:白晓晖周荣荣]79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0月第31卷第20期。
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Ⅲ期临床试验赵越郡;马融;胡思源;魏小维;吕玉霞;丁樱;周盈;何平【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年(卷),期】2012(29)1【摘要】[目的]以健身消导颗粒为对照,进一步验证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有效性。
[方法]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的方法,将入选451例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338例,脱落16例,剔除4例;对照组113例,脱落2例,剔除1例。
两组分别应用小儿开胃增食颗粒和健身消导颗粒,疗程均为14 d。
[结果]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28%,对照组为9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非劣于对照组。
两组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8.43%,对照组为97.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安全、有效。
【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小儿开胃增食颗粒;健身消导颗粒;小儿厌食症【作者】赵越郡;马融;胡思源;魏小维;吕玉霞;丁樱;周盈;何平【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2【相关文献】1.开胃增食颗粒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43例 [J], 李允辉2.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Ⅲ期临床观察 [J], 赵越郡;马融;胡思源;魏小维;吕玉霞;丁樱;周盈;何平3.金橘开胃颗粒剂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临床研究 [J], 胡思源;马融;刘海沛4.增食开胃合剂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疗效观察 [J], 关艳楠;罗艳5.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临床观察 [J], 陈倩;马融;胡思源;魏小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康颗粒对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方法试验组服用小儿康颗粒(太子参、山楂、葫芦茶、槟榔、麦芽、榧子、白芍、白术、茯苓、乌梅、蝉蜕、陈皮)治疗本病80例,对照组给予健儿药丸55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9%,对照组总有效率76.3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小儿康颗粒厌食症中医药疗法笔者采用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并与健儿药丸治疗小儿厌食症55例作随机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观察病例135例,全部为门诊病人,西医诊断均符合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1],症见: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它疾病者;面色少华,形体消瘦,但精神尚好,无腹膨;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
全部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1-12岁,平均(4.88±3.28)岁,病程:1-45天,平均(12.24±14.26)天;对照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1.5-13岁,平均(5.13±3.24)岁,病程1-50天,平均(10.87±11.40)天。
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小儿康颗粒,周岁以下小儿每次1/2袋,1-4岁小儿每次1袋,4岁以上儿童每次2袋,一日3次;对照组:健儿药丸,每日一次,小儿六个月以上一次半丸,一至二岁1丸,而后每周岁增加1丸,十三岁至成人服12丸。
2组在治疗期间均不再服用其他治疗本病的同类药物。
2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2] 痊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明显增加;好转:食欲好转,食量略有增加;无效:食欲未见好转。
健儿消积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王国杰;孙莹莹;陈雁雁;张楠
【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
【年(卷),期】2009(026)004
【摘要】目的:观察健儿消积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健儿消积冲剂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用健胃消食片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儿消积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显著提高了患儿的食欲,缩短了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程.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王国杰;孙莹莹;陈雁雁;张楠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2.1
【相关文献】
1.术苓消积方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J], 桂敏;邵衡;朱洁倩;黄沁心;黄来剑
2.健脾消积法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J], 李华
3.健脾消积汤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J], 黄金亚
4.健脾消积汤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J], 饶和平;杨晓英;袁涛
5.健脾消积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J], 曾莺;邓丽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消导饮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体会【关键词】厌食;消导饮;儿童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消导饮颗粒对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180例小儿厌食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予消导饮颗粒加减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80例予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冲剂。
结果:治疗组显效67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3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中药消导饮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醒脾和胃,行气助运,消食导滞的作用,疗效确切,口感较好,服用方便,易为患儿接受。
关键词:厌食;消导饮;儿童Treatment of Anorexia in Children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o-Dao-Yin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o-Dao-Yin for anorexia in children. Method: 180 cases of anorexia in children were allocated to 2 groups randomly. The treatment group(n=100)was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odaoyin. Thecontrol group(n=80) by zing gluconate granules. Result: Among the treatment group there were 67 cases were cured and 29 cases effective and 4 cases wer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And among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30 cases were cured and 32 cases effective and 18 cases wer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is superio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odaoyin treat for anorexia in children was availability, The taste was preferable and could be accepted by children easily.Key words:Anorexi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odaoyin;Children小儿厌食症是一种儿科常见病,儿童的饮食结构不合理或饮食习惯不良可导致小儿厌食症,表现为较长时期的食欲不振,长期厌食可引起营养不良、体质虚弱,严重者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患儿基本情况本次临床观察的患儿为一名6岁的男孩,因厌食症就诊于我院。
患儿平时体格健康,但在半年前开始出现对食物的厌恶、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等症状。
经过多次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疾病,诊断为小儿厌食症。
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患儿情况未见明显好转。
考虑到药物治疗是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故开始使用小儿康颗粒进行治疗。
小儿康颗粒简介小儿康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有效中草药配伍制成,具有补中益气、开胃消食、滋润肺胃等功效。
此外,该药还可以促进食欲,增加体重,强身健脑。
小儿康颗粒可作为小儿厌食症的辅助治疗药物,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治疗过程治疗前在开始使用小儿康颗粒治疗之前,患儿接受了一系列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
经过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疾病,同时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和营养指导。
在此基础上,开始使用小儿康颗粒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在治疗初期,按照医嘱给予小儿康颗粒。
每次3g,每日3次,饭前口服。
同时,根据患儿实际饮食情况,针对性地进行饮食调整,保证摄入充足的热量和营养。
在治疗过程中,患儿的家长积极配合,把小儿康颗粒按医嘱规定的剂量和时间给予患儿。
此外,还对患儿的饮食进行了监督和引导,保证患儿会按时、按量进食。
治疗后治疗1周后,患儿的体重有明显增加,同时食欲也明显增强。
安全性方面未出现不良反应。
治疗2周后,患儿的症状明显改善,食欲明显增强,食量也逐渐恢复正常。
治疗3周后,患儿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继续使用小儿康颗粒巩固疗效。
总结小儿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治疗和饮食调理的指导,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因此,患儿家长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治疗与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儿食消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00例以儿食消汤治疗,对照组100例以乳酸菌素胶囊、吗丁啉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 %,对照组总有效率7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
结论儿食消汤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优于乳酸菌素胶囊、吗丁啉。
【关键词】厌食;儿食消汤;乳酸菌素胶囊;吗丁啉;儿童【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86-02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
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disorders of digestive function)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
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
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厌食症(child anorexia)是一种以长期食欲减退、厌恶进食、食量显著少于同龄正常小儿的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日久易致各种营养性疾病,免疫力下降而易罹患其他疾病,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智力及身心健康。
笔者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以儿食消汤治疗小儿厌食症,并与乳酸菌素胶囊、吗丁啉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1)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者;(2)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无肚腹膨胀;(3)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
治疗小儿食积咳嗽30例临床体会
王佳然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年(卷),期】2007(0)5
【摘要】目的:讨论小儿食积咳嗽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医辩证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对门诊30例就诊患者进行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愈率达86.7%,总有效率达96.7%.讨论:小儿调护在当今儿科具有重要地位.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王佳然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卫生院,北京,1014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药物治疗小儿食积咳嗽30例临床体会 [J], 李雪萍
2.药物治疗小儿食积咳嗽30例临床体会 [J], 李雪萍
3.中药保和丸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柯旭;李丽华;黄治华;张晓;李宏想
4.清热导滞推拿法辅助消积止咳平喘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咳嗽积滞食积化热证 [J], 冯硕;崔德成
5.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小儿食积咳嗽(食积气滞型)的临床观察 [J], 宗海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食开胃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75例临床观察张守燕【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01【摘要】目的观察消食开胃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厌食惠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治疗组服用消食开胃颗粒,对照组服用江中牌健胃消食片,1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食欲、食量、体质量增加情况及临床相关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食开胃颗粒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导滞等功能.服用消食开胃颗粒(治疗组)后患儿食欲明显好转,食量、体质量增加,临床相关症状如面色少华、腹胀、夜卧不安、手足心热、大便不调等均明显好转或消失,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消食开胃颗粒可以用于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厌食症,疗效较好.【总页数】2页(P182-183)【作者】张守燕【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院儿科,山东烟台26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2【相关文献】1.开胃消食糖浆结合辨证施护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J], 刘金琍;徐辉甫;孙环;唐卓婷;袁凯2.开胃消食糖浆结合辨证施护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J], 刘金琍;徐辉甫;孙环;唐卓婷;袁凯3.健脾消食开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J], 李宝库4.开胃消食糖浆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J], 苏文;徐辉甫;张晶樱;陈壮林;鲁芳;张玲丽5.消食醒脾开胃散治疗小儿厌食症83例疗效观察 [J], 黄晋芬;冯金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