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3.4压力计量
- 格式:ppt
- 大小:985.50 KB
- 文档页数:64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思维导图【压力】(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初中生家长(2)方向:压力垂直被压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项目重力压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由于物体对物体的挤压而产生。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垂直于受压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在受压物体的表面。
地球对受力物体产生挤压作用的物施力物体体。
在通常情况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果竖直方向只联系受重力和支持力,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注意压力不一定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而引起的。
典例如图所示,把物体G依次放到水平地面上、斜面上和挤压在墙壁上,物体G对接触面的压力依次为F1、F2、F3。
试将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填写出来,不能比较大小关系的填写“≠”,并说明原因。
F1G、F2G、F3G,原因是。
解析: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间的相互挤压,属于弹力;而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如图所示,A图中的压力与重力方向相同,大小相等,压力是由于重力而产生的;B图中的压力F2垂直于斜面,重力G垂直于水平面;@初中生家长C图中的压力F3垂直于竖直面,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压力不是由于重力而引起的。
答案:=<≠压力不是由于重力而引起的,比较不了大小【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实验原理物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量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实验方法①本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分别控制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
②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了转换法。
(3)实验过程和结论【压强】(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公式:p=F/S。
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初中生家长单位是N;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m2(4)对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①公式p=F/S无论对于固体、液体还是气体产生的压强都普遍适用。
检测设备行业计量器具校准方案第1章引言 (3)1.1 校准方案目的 (4)1.2 校准依据 (4)第2章校准范围与对象 (4)2.1 校准范围 (4)2.2 校准对象 (4)第3章校准方法与程序 (5)3.1 校准方法 (5)3.1.1 直接比较法 (5)3.1.2 间接比较法 (5)3.1.3 互换法 (5)3.1.4 自校准法 (5)3.2 校准程序 (5)3.2.1 校准前准备 (5)3.2.2 校准过程 (6)3.2.3 校准后处理 (6)3.3 校准周期 (6)3.3.1 固定校准周期 (6)3.3.2 动态校准周期 (6)3.3.3 紧急校准 (6)第4章校准设备与标准 (6)4.1 校准设备 (6)4.1.1 校准设备的选择 (6)4.1.2 校准设备的配置 (7)4.2 校准标准 (7)4.2.1 校准标准的制定 (7)4.2.2 校准标准的实施 (7)4.2.3 校准标准的追溯与传递 (7)第5章校准人员与职责 (7)5.1 校准人员资质 (7)5.1.1 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背景和资质证书,以保证其具备进行设备校准工作的能力。
(7)5.1.2 校准人员需持有国家或地方计量管理部门颁发的计量员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8)5.1.3 校准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技能。
(8)5.1.4 校准负责人应具备丰富的校准实践经验,具备高级工程师或相应职称。
(8)5.2 职责分配 (8)5.2.1 校准负责人 (8)5.2.2 校准人员 (8)5.2.3 质量管理人员 (8)5.2.4 设备使用人员 (8)第6章校准环境与设施 (9)6.1 校准环境要求 (9)6.1.1 温度与湿度 (9)6.1.2 空气清洁度 (9)6.1.3 噪音与振动 (9)6.2 校准设施配置 (9)6.2.1 校准设备 (9)6.2.2 环境监测设备 (9)6.2.3 防护设施 (10)6.2.4 安全设施 (10)第7章校准数据与记录 (10)7.1 校准数据收集 (10)7.1.1 校准数据收集前的准备 (10)7.1.2 校准数据收集方法 (10)7.1.3 校准数据收集要求 (10)7.2 校准记录填写 (10)7.2.1 校准记录表格设计 (10)7.2.2 校准记录填写要求 (11)7.3 校准数据分析与处理 (11)7.3.1 校准数据分析 (11)7.3.2 校准数据处理 (11)第8章校准结果与评价 (11)8.1 校准结果判定 (11)8.1.1 校准完成后,根据检测设备行业相关标准及计量技术规范,对校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判定校准结果的合格性。
《液体的压强》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液体的压强》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九章《压强》的第二节。
其主要内容包括体会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学生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
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三、设计思想本节课是一节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人教版教科书对于本节课的设计理念非常在乎对学生的启发,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
然而,由于课时的安排,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对于为什么能想到用这样的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等问题并不明确。
本节课的设计正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出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实验来,通过小组讨论自主设计实践出来的知识往往比较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流体压强的存在。
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小等问题。
然后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体会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特点。
然后利用设计最优的方案去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的应用》
知识点大全
压强的定义
-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压强 = 力 / 面积。
压强的单位
-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Pa)。
- 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兆帕(MPa)、标准大气压(atm)等。
用压强计算力和面积的关系
- 如果已知压强和面积,可以通过压强 = 力 / 面积的关系来计
算力。
- 如果已知压强和力,可以通过压强 = 力 / 面积的关系来计算
面积。
水压力的计算
- 水压力是指由于水的压强而产生的力。
- 水压力的计算公式为水压力 = 液体密度 ×加速度 due to gravity ×高度 ×底面积。
液体中的压强传递
- 液体中的压强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等的。
- 液体中的压强按照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压技术的应用
- 液压技术是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力或控制信号的技术。
- 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浮力的应用
-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压力的应用
- 压力的应用包括液压技术、气压技术和水压技术等。
- 压力的应用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力的放大和力的控制等功能。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⑵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的方向⑶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⑷认识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的能力,体会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的实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教学重点】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等效替代法理论推导液体压强的公式【教具准备】1.学生实验器材(每4~6人一套):液体压强计、水、盐水(染成红色)、蓝色硫酸铜溶液,透明盛液桶,空饮料瓶和锥子、盛有水的水槽、塑料袋,2.教师实验器材: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塑料片、侧壁开口的试管、橡皮膜。
3.自制PPT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主要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教师演示实验: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
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
学生讨论)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
知识点一: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请学生观察桌子上的水杯,思考:(1)放在杯中的水有没有受到重力?(2)你觉得杯中的水对杯底有没有压力的作用,会产生压强吗?(3)水对杯壁有没有压力的作用,会产生压强吗?教师演示实验1:将水倒入底部和侧壁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请学生观察倒入水前橡皮膜的形状和倒入水的过程中橡皮膜的变化结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容器底有压强,液体有流动性,所以对侧壁有压强。
学生实验:请利用桌子上的饮料瓶,设计实验验证刚才的猜想。
学生动手完成实验并展示:实验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知识点二:液体压强的特点(1)提出问题: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
第九章 压强第1节 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压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压强公式:SF p =,式中p 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Pa=1N/m 2,压力F 单位是:N ;受力面积S 单位是:m 23.压强公式S F p =pS F= ;PF S = 4.(1) 增大压强的方法 :(1)当受力面积S 不变,增大 压力 ;(2)压力F 不变,减小 受力面积 (3)同时增大 压力 和减小 受力面积 . 压强越大越容易切进去,钻进去。
菜刀刀口薄、图钉尖做得很尖等都是为了增大 压强 。
(2)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压强越小越不容易陷进去,勒进去。
书包带做得宽、挖土机用了两条履带、铁轨垫上枕木等都是为了减小 压强 。
第2节 液体的压强1.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而且具有流动性。
测量仪器: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越大,则液体压强就越大.2.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3.液体压强计算:gh p ρ=,(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 3;g=9.8 N/kg ;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
)4.据液体压强公式:gh p ρ=,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5.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 ;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固体则先确定压力F=G,其次确定压强p=F/S p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 ②对直柱形容器F=G7.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压力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单位是帕斯卡(Pa),计算公式是压力=力/受力面积。
例如,如果一个人用手指按压桌面,那么他的手指对桌面的压力就等于他的手指施加的力除以他的手指接触桌面的面积。
如果他用同样的力按压一根针尖,那么他的手指对针尖的压力就会变得很大,因为针尖的接触面积很小。
•压强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单位也是帕斯卡(Pa),计算公式是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例如,如果一个人站在地板上,那么他的脚对地板的压强就等于他的体重除以他的脚底面积。
如果他穿上高跟鞋,那么他的脚对地板的压强就会增大,因为高跟鞋的接触面积变小了。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增大或减小压力,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把一根钉子钉进木板,我们可以用锤子敲击钉子头,这样就可以增大钉子头对钉子身体的压力;我们也可以用尖锐的钉子代替钝头钉子,这样就可以减小钉子头对木板的受力面积。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提高钉子进入木板的速度。
•液体的压强和大气压强。
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密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计算公式是液体压强=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液体深度。
例如,如果我们在水中潜水,我们会感觉到水对我们身体各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强,这是因为水中不同深度处的水柱重量不同。
大气压强是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强,平均值约为10万Pa,可以用托里拆利实验来证明其存在。
托里拆利实验是用一个长颈玻璃瓶装满水银,并倒置在一个装有少量水银的盘子里。
实验发现,水银柱在玻璃瓶内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就不再下降了,这说明水银柱顶部和盘子内部形成了真空,并且水银柱顶部对玻璃瓶内壁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对盘子内壁产生的压强。
•连通器的原理和应用。
连通器是利用液体能传递压强的原理制成的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高度差、液位差或液体密度,也可以用来传递或放大力。
2019年第九章范文篇一: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知识点总结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压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产生条件,物体间相互挤压。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那么有FP=S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压强的单位则是牛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例题: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解: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即F=G=3N桌面的受力面积S=5×10?2m2所以压强F=3N/5×10?2m2=60PaS书对桌面的压强为60Pa。
第2节液体的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②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④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的大小设液柱的高度为h,平面的面积为S。
这个平面上方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F=G=mg=ρVg=ρShg平面受到的压强Fp==ρghS因此,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P=ρgh(适用范围:①液体内部压强。
②粗细均匀,密度分布均匀。
③固体对水面的压强。
)P=例题:有人说,“设想你在7k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海水里,海水对你脚背压力的大小相当于1000个人所受的重力!”海水压力真有这么大吗?请通过计算说明。
解:因为是估算,海水密度可以取ρ=1×103kg/m3,g取10N/kg。
脚背面积近似取S=130cm2=1.3×10?2m2。
7km深处的海水的压强为p=ρgh=1×103kg/m3×10N/kg×7×103kg/m3=7×107Pa脚背受的压力为F=pS=7×107N/m×1.3×10?2m2=9×105N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所受重力G=mg=60kg×10N/kg=6×102N假设脚背所受压力的大小相当于n个成年人所受重力,则9*105Nn==150026*10N2估算结果表明,在7km的海底,水对脚背的压力确实相当于1500个人所受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