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 格式:docx
- 大小:13.93 KB
- 文档页数:6
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国家进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28号(2005年6月2日)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二)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告2006年第87号(2006年12月1日)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24号(2007年4月23日)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四)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41号(2007年7月14日)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五)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63号(2007年9月29日)《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附件2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附件3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使用说明1、“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仅适用于国家尚未公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业。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标准,水泥工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分为I级、II级、III级,指标又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类。
水泥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注:1、水泥(熟料)生产企业不涉及的指标项以满分计;
2、水泥粉磨站仅对标注a 的指标项进行评分;
3、标注b的指标项:如果水泥中熟料占比超过或低于75%,每增减1%,可比水泥综合能耗按照GB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耗消耗限额》进行增减,限定值增减1.2kg/t、准入值1.15 kg/t、先进值1.0 kg/t;
4、标注*的指标项为限定性指标;
5、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企业,在上述评分的基础上加3 分,再进行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注:1、水泥(熟料)生产企业不涉及的指标项以满分计;
2、水泥粉磨站仅对标注a 的指标项进行评分;
3、标注b的指标项:如果水泥中熟料占比超过或低于75%,每增减1%,可比水泥综合能耗按照GB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耗消耗限额》进行增减,限定值增减1.2kg/t、准入值1.15 kg/t、先进值1.0 kg/t;
4、标注*的指标项为限定性指标;
5、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企业,在上述评分的基础上加3 分,再进行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7 / 7。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水泥行业是我国建筑材料行业中的重要一环,但其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指导水泥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能源利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四个方面来介绍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一、能源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煤矿、天然气和燃油等能源的消耗占企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在评价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时,应考虑如下指标:1.总能耗:单位产量水泥的能源消耗量;2.煤矿消耗量:水泥生产中使用的煤矿消耗量;3.天然气消耗量:水泥生产中使用的天然气消耗量;4.燃油消耗量:水泥生产中使用的燃油消耗量;5.二氧化碳排放: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资源利用水泥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如石灰石、粘土和煤矸石等。
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应综合考虑如下指标:1.石灰石消耗量:生产一吨水泥所需要的石灰石数量;2.粘土消耗量:生产一吨水泥所需要的粘土数量;3.煤矸石消耗量:生产一吨水泥所需要的煤矸石数量;4.回收率:水泥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
三、环境保护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在评价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时,应考虑如下指标:1.废气排放:企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2.废水排放:企业生产过程中向水体排放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3.固体废物产生: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产生量;4.排污标准达标率:企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四、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还应考虑水泥行业的经济效益,以保证清洁生产的可持续性。
如下指标可以用于评价水泥行业的经济效益:1.能源消耗成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所花费的成本;2.原材料消耗成本:企业购买原材料所花费的成本;3.废物处理成本:企业处理固体废物、废气和废水所花费的成本;4.净利润:企业通过销售水泥产品所获得的净收入。
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指标要求清洁生产指标等级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级一级 二级二级三级三级对比对比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1.水泥生产.水泥生产(1)规模规模 水泥熟料生产线/(t/d t/d)) ≥4000 ≥2000 水泥粉磨站(万(万 t/a t/a t/a)) ≥100 ≥60≥40(2)装备装备窑系统窑系统窑外分解新型干法窑,袋收尘或电收尘收尘窑外分解新型干法窑及产业政策允许的其他窑,袋收尘或电收尘电收尘生料粉磨系统生料粉磨系统立式磨,袋收尘或电收尘电收尘磨机直径≥4.6m 圈流球磨机,袋收尘或电收尘收尘产业政策允许的其他磨机,袋收尘或电收尘收尘或电收尘煤粉制备系统煤粉制备系统 立式磨或风扫磨,袋收尘或电收尘立式磨或风扫磨,袋收尘或电收尘 水泥粉磨系统(含粉磨站)磨站)磨机直径≥4.2m 辊压机与球辊压机与球磨机磨机组合的粉磨组合的粉磨系统系统或立式磨,袋收尘袋收尘磨机直径≥3.8m 辊压机与球磨机组合的粉磨系统或带高效选粉机的圈流球磨机,袋收尘收尘2.62.6≤磨机直径≤磨机直径<3.8m, <3.8m, 圈流球圈流球磨机或高细磨,袋收尘袋收尘动力配置动力配置 高、低压变频高、低压变频暂波调整或滤波调整或水电阻调整(3)生产过程控制水平)生产过程控制水平采用现场总线或DCS 或PLC 控制系统;生料质量控制系统、生产管理信息分析系统,窑头、窑尾安装大气污染物连续监测装置气污染物连续监测装置采用DCS 或PLC 操作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系统(4)收尘设备同步运转率)收尘设备同步运转率 /% 100 (5)包装(袋装)包装(袋装 水泥)水泥)包装方式 机械化,袋收尘机械化,袋收尘 半机械化,袋收尘 破包率 /%≤1 ≤2 ≤3(6)装卸及运输)装卸及运输机械化装卸与输送;装卸过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运输中全部封闭或覆盖。
散装采用专用散装罐车(包括火车及汽车)运输(包括火车及汽车)运输半机械化或人工装卸与输送:装卸过程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运输中全部封闭或覆盖。
混凝土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混凝土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为标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该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意义。
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材料,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日益凸显。
为了推动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资源,制定和实施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混凝土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和内容1.原材料选择和利用效率: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的选择和利用效率是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优选使用可再生资源和替代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原材料消耗。
2.能源消耗和排放: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包括燃料的选择和利用效率、电力消耗情况以及气体排放等。
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3.废弃物和污水处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水处理是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以及污水的处理方式和效果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废弃物和污水处理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4.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内容之一。
包括生产工艺的合理性、设备的运行状态、员工的技能培训等。
通过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5.产品质量和性能:混凝土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内容之一。
包括强度、耐久性、施工性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三、混凝土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1.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通过优化原材料选择和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2.减少环境污染和排放:通过控制和管理生产过程,加强废弃物和污水的处理,降低气体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一)国家进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28号(2005年6月2日)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二)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告2006年第87号(2006年12月1日)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三)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24号(2007年4月23日)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四)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41号(2007年7月14日)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五)国家进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63号(2007年9月29日)《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附件2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附件3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使用讲明1、“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仅适用于国家尚未公布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的行业。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标评价水泥行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为了促进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制定和实施清洁生产措施是必要的。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一个评价水泥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工具,下面将对其进行对标评价。
一、《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生产能力和产量指标:包括水泥年产能、水泥年产量、熟料比能耗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2.原材料使用效率指标:包括熟料配比、燃料配比、矿石使用强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对原材料的有效利用程度。
3.能源消耗指标:包括单位熟料能耗、单位水泥能耗、单位产值能耗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水平。
4.产出物指标:包括单位熟料排放、单位水泥排放、单位产值排放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的排放水平和环境影响。
5.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指标:包括单位产量废弃物排放、废水排放浓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废物处理效率和环境管理水平。
二、对标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和整理企业的相关数据,包括生产能力、产量、能耗、排放等指标。
并根据《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2.对标指标的设定:根据《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设定评价指标的目标值和评价等级。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对标的范围和侧重点。
3.对标评估和排名: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估和排名。
可以采用得分法或加权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企业改进清洁生产水平的依据。
三、根据《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水泥企业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指导:1.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的优化:通过熟料配比、燃料配比等指标的优化,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减少排放和降低污染物浓度:通过减少废物排放、降低排放浓度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
工业行业已发布30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已发布30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工业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现整理汇总,供查询参考。
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8.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9.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0.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8.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9.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0.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1.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2.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4.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6.精对苯二甲酸(PTA)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7.电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8.黄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9.有机磷农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0.日用玻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促进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泥行业作为中国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资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导水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节能减排类指标:1.能源消耗量指标:反映水泥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包括电力、燃料等。
2.电力利用率指标:反映水泥生产中电力的利用情况,包括电机效率、设备运行负荷等。
3.燃料利用率指标:反映水泥生产中燃料的利用情况,包括煤炭、天然气等燃料的利用效率。
4.CO2排放指标:反映水泥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可以通过测量燃料的燃烧效率和产量计算的方式来评估。
二、资源利用类指标:1.原材料利用率指标:反映水泥生产中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包括石灰石、粘土等原材料的利用率。
2.水资源利用率指标:反映水泥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供水量和废水排放量的对比。
3.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指标:反映水泥生产中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情况,包括废石膏、废矿渣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
三、环境污染类指标:1.氮氧化物排放指标:反映水泥生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包括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2.硫氧化物排放指标:反映水泥生产过程中硫氧化物的排放量,包括硫氧化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3.悬浮颗粒物排放指标:反映水泥生产过程中悬浮颗粒物的排放量,包括颗粒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四、社会影响类指标:1.就业创造指标:反映水泥行业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包括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
2.社会责任指标:反映水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包括环保投入、社会捐赠等方面。
综合来说,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从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
附件2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目次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7)6 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数据采集 (8)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水泥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水泥协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水泥行业企业清洁生产的要求,主要包括了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等六类。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通用水泥生产企业,包括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水泥粉磨站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水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核查、排污许可证和行业准入等资源能源消耗清洁生产管理需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标体系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指标体系。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4915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13590 钢渣硅酸盐水泥GB 16780 水泥单位产品能耗消耗限额GB 50295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 50634 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GB/T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1372 硅酸盐水泥熟料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851 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6281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GB/T 26282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GB/T 27977 水泥生产电能能效测试及计算方法HJ 434 水泥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HJ 617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JC 600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1年11月8日《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工原[2010]第127号《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年第3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2013年2月27日第21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09号《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0.12.28《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监[1996]470号3 术语和定义3.1 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指对产品生产中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装备的种类、自动化水平、生产规模等方面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