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呼吸麻醉见闻
- 格式:pptx
- 大小:7.92 MB
- 文档页数:31
麻醉学考试资料-麻醉对呼吸的影响
麻醉对呼吸的影响在考试中经常出现,针对这个问题,今天总结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麻醉学考试资料-麻醉对呼吸的影响,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麻醉药对呼吸的抑制
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及阿片类药物都能抑制呼吸,并且抑制二氧化碳引起通气增强反应。
这些抑制反应的机制并不完全相同,阿片类药物的特点是降低呼吸频率,而有些吸入麻醉药如三氯乙烯可增加呼吸频率。
低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也可被低浓度吸入麻醉药所抑制。
其他的气道反应如对气道梗阻和咳嗽的敏感性在麻醉期间有所降低。
在麻醉期间呼吸形式较清醒时规律。
二、麻醉药对通气血流灌注比的影响
行麻醉诱导时通常不影响血流分配,除非因机械通气增加胸腔内压力而降低心排血量,且使肺泡压增高导致使肺泡压大于肺动脉压的区域增加,这时无效腔量增加。
在全麻时自主呼吸情况下,气体分布即被损害;在机械通气伴局部肺组织通气减少的情况下,气体的分布进一步恶化。
在这些肺组织内,出现肺膨胀不全,同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的代偿,又被低浓度的吸入麻醉药所抑制。
从而使麻醉的病人无效腔量和肺内分流都有所增加,导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加和氧分压降
低。
这样在麻醉中常规使用混入纯氧的空气(FIO2 0.3),以保证病人安全。
三、麻醉药对气体交换和运输的影响
麻醉期间气体交换受到损坏;氧运输也可因心排血量下降而受损。
但氧供的降低可因代谢率下降而被补偿。
过度通气可降低PaCO2致氧离曲线左移而减少氧供。
并可引起组织血管收缩,进一步减少组织供氧。
术后阶段常出现寒战,能引起氧耗的显著增加,加重了低氧血症。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自主呼吸的基本原理和生理机制。
2. 掌握自主呼吸的调节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自主呼吸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自主呼吸是指人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依靠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受呼吸中枢的控制,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间脑、桥脑、延髓和脊髓等部位,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节律性运动。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材料:家兔2. 实验器材: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呼吸传感器、止血钳、气管插管、20ml及1ml注射器、橡皮管、刺激电极、20%氨基甲酸乙酯、CO2、乳酸、生理盐水、棉线、纱布四、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取一只家兔,称重后,用剪刀剪去耳缘静脉上的毛。
用20ml注射器由耳缘静脉缓慢推注25%氨基甲酸乙酯(1g/kg体重)进行麻醉。
2. 家兔呼吸活动记录:采用呼吸传感器直接记录家兔的呼吸频率与幅度。
3. 实验分组:- A组:正常对照组- B组:增加呼吸无效腔组- C组:增加CO2浓度组- D组:增加乳酸浓度组4. 实验操作:- A组:记录正常呼吸曲线。
- B组:增加呼吸无效腔,记录呼吸曲线变化。
- C组:增加CO2浓度,记录呼吸曲线变化。
- D组:增加乳酸浓度,记录呼吸曲线变化。
5. 结果分析:观察各组呼吸频率、幅度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 A组:正常呼吸曲线,呼吸频率和幅度稳定。
2. B组:增加呼吸无效腔后,呼吸频率和幅度增加,血氧饱和度降低。
3. C组:增加CO2浓度后,呼吸频率和幅度增加,血氧饱和度降低。
4. D组:增加乳酸浓度后,呼吸频率和幅度增加,血氧饱和度降低。
六、实验讨论1. 自主呼吸的调节:呼吸运动受呼吸中枢的控制,呼吸中枢可接受来自不同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反射性地影响呼吸运动,以适应机体需要。
2. 呼吸无效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增加呼吸无效腔会导致呼吸阻力增大,呼吸频率和幅度增加,血氧饱和度降低。
喉罩在全身麻醉术中保留自主呼吸的应用价值作者:周帆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19期【摘要】目的:探讨喉罩在全身麻醉术中保留自主呼吸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0年2月到2014年选择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患者100例,都采用喉罩辅助全麻,术中保留自主呼吸。
结果:所有患者都喉罩一次插入且麻醉成功,不同时间点患者的MAP、HR、SPO2值虽然有所波动,但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均未发生肢体活动、反流误吸等。
结论:喉罩在全身麻醉术中保留自主呼吸的应用具有通气效果好、循环稳定等优点,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喉罩;全身麻醉;自主呼吸;生命体征随着医疗技术与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喉罩通气逐渐被应用于全身麻醉中,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1]。
而在许多手术中,多数需要进行全身麻醉,但是全身麻醉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和咽喉部反射抑制,气道通畅难以保证。
而现阶段喉罩通常被应用于机械控制通气模式,而术后保持自主呼吸的麻醉应用则相对较少[2-3]。
本文具体探讨了喉罩在全身麻醉术中保留自主呼吸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0年2月到2014年选择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患者100例,纳入标准:ASA分级I-II 级;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20~70岁。
排除标准:心肺及肝肾功能异常;妊娠与哺乳期妇女。
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5.22±4.22)岁;平均体重为(63.11±3.13)kg;平均身高为(159.11±12.77)cm;平均手术时间为(78.13±9.12)min。
1.2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都给予全麻,麻醉前30min均肌肉注射盐酸乙戊奎醚(长托宁)0.O1mg/kg,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积极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02)。
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06-17T07:16:57.597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7期作者:陈荣鑫李珍珍范慧慧[导读] 本次在胸腔镜手术中采用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方式展开相应的分析,报道如下。
(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山东滨州 251700)【摘要】目的:观察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接受双腔器官插管常规全麻处理,观察组接受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处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与对比。
结果:观察组麻术后清醒时间、引流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胸腔镜手术采用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方式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操作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7-0025-02Application of non intubation anesthesia with self breathing in thoracoscopic surgeryChen Rongxin,Li Zhenzhen,Fan HuihuiShandong Binzhou Central Hospital,Binzhou,Shandong 2517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on intubation anesthesia in thoracoscopic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single hole thoracoscopic surge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25) and observation group (n=25).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general anesthesia with double cavity organ intub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on intubation anesthesia with self breathing reservation. The operation related indexe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sease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awake time, drainage time, 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non intubation anesthesia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thoracoscopic surgery, which is safe and convenient to operate..【Key words】Thoracoscopic Surgery;Preserving spontaneous respiration;Non intubation anesthesia随着单孔胸腔镜下胸科手术的开展,传统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单肺通气造成的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功能受损及术后恶心呕吐、咽喉疼痛逐渐显现。
自主呼吸麻醉应用于胸外科胸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自主呼吸麻醉应用于胸外科胸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方法:对25例肺大泡、早期肺癌,纵膈肿瘤患者施行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麻醉下胸腔镜手术。
术前做好充分的术前访视,做好麻醉药物、急救物品、护理以及仪器设备和环境的相关准备;术中做好严格指针把控以及应对措施。
结果:手术顺利完成,25例均痊愈出院。
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掌握专业知识和手术操作技能,细致的麻醉护理配合是协助术者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自主呼吸;麻醉;胸外科;胸腔镜手术;临床研究引言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胸腔镜手术的传统麻醉方式,但存在麻醉后苏醒延迟和气管插管引起术后咽喉疼痛、声带损伤、气道高反应、肺部炎性反应等缺点。
肺部手术的病人常合并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术后尽早恢复自主双肺通气至关重要。
胸科手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可以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减少麻醉花费,减少全麻药物和气管插管带来的不良反应。
“无管麻醉”(tubeless)即不行气管或支气管插管而只在声门上置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手术进胸后形成人工气胸,利用大气压的作用使气体从患侧进入健侧,从而使患侧肺萎陷更彻底,减轻损伤和应激,达到术后快速康复的目的。
完善的镇痛是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麻醉的前提。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操作简单、快捷、安全,镇痛效果确切,创伤小。
纳布啡可完全激动κ受体,对内脏痛镇痛较强。
我们在胸腔镜肺部手术中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和纳布啡配合下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麻醉,并与双腔支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麻醉进行比较,探讨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麻醉在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的25例患者中,男性为15人,女性为10人,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40.6岁;其中肺大泡为9例,纵膈肿物为4例,肺结节为11例,其他为1例。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术前8h禁食、2h禁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