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8
简答题规范简答题是一种简短回答问题的方式,通常要求回答者简明扼要地阐述问题的要点和答案,不需要过多的辅助材料或论证。
简答题的回答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点:1. 明确问题:回答前要确保理解问题的含义和要求,可以适当解释问题的背景和相关概念,确保回答者和阅卷者对问题的理解一致。
2. 提供简明扼要的答案:在回答问题时,应尽量简明扼要地给出答案,避免冗长的叙述或过多的细节。
可以使用简单直接的语言回答问题,但要注意避免过于简单的回答,应给出足够的信息以满足问题的要求。
3. 确保回答准确性:回答简答题时应确保给出的答案正确无误。
可以参考课堂讲义、教科书等权威资料,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避免主观臆断或不准确的观点。
4. 逻辑清晰:在回答简答题时,应注意思路的清晰和逻辑的连贯。
可以按照问题的顺序进行回答,或者按照问题的要点进行组织,确保回答的内容有条理,易于理解。
5. 语言规范:回答简答题时应注意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缩写词、俚语等,可以使用学术或书面语言,使回答更加规范和专业。
在回答简答题时,还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法:1. 阅读题目细节:在回答简答题前,先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提示。
可以将问题细分,明确回答每个部分,以确保回答全面。
2. 使用关键词:在回答简答题时,可以提炼问题中的关键词,用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或提纲,帮助整理回答的思路和内容。
3. 给出例子:在回答简答题时可以给出具体的例子或案例,以增加回答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例子可以是真实的事件或者虚构的情境,要与问题紧密相关。
4. 结合实践经验:如果问题涉及到实践经验或个人观点,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或观点回答。
但要注意结合经验的回答要有理论依据或合理推断,避免主观臆断。
在回答简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包括必要的定义和概念:回答简答题时应确保回答者对问题相关的定义和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可以适当解释和说明,以确保回答的准确性。
2. 避免重复回答:在回答连续的简答题时,应尽量避免重复回答相同的内容。
简答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简答题是一种常见的考试题型,它要求考生对一些问题做出简明扼要的回答。
与其他题型相比,简答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要求简明扼要:简答题要求考生对问题进行简洁明了的回答,通常需要在限定的字数范围内完成。
因此,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说明问题的关键点。
2.考察理解与应用:简答题通常会涉及一些知识点或概念,要求考生对其进行理解和运用。
除了简单的背诵回答,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举例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可变性较大:简答题的题目类型多样,常常以开放性问题为主,没有固定的答案格式。
这使得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灵活的答题,可能需要写出具体的例子、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等。
针对简答题的特点,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1.理清问题:在回答简答题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的要求和关键点。
可以通过仔细阅读题目,标记关键词和限定条件来帮助理解问题的核心内容。
2.简明扼要的回答:要求考生在有限的字数内回答问题,因此需要考虑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可以在回答问题时使用关键词和短语,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废话。
3.给出例子或证明: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可以给出具体的例子或证明。
这将帮助考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且使回答更有说服力。
例子可以是真实的案例、人物事迹,或者基于考生的经验和观察得出的结论。
4.结构清晰:在回答简答题时,可以使用段落来组织思路。
开头可以简要概括回答的主要观点,然后在接下来的段落中逐一展开。
最后,可以给出一个简洁的总结来强调重要观点。
5.注意关键词: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可以指导你的回答,或者要求你对一些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因此,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关键词的作用,并确保你的回答与其相关。
6.注意字数限制:在回答简答题时,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如果题目要求使用固定的字数范围,那么要合理控制你的回答长度,适量增减内容。
可以通过练习写作来提高对字数限制的把握。
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一、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2.生产力开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3.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开展的规模、速度4.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学校构造5.生产力的开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二、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确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确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确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确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三、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两再一新)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根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学问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展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四、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沟通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缔造文化的作用五、简述个体身心开展的规律1.依次性,个体身心开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洁到困难、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绵不断的开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开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冲突面临着不同的开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开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开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开展得到局部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开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必须的个别差异。
六、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开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缘由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打算、有组织的造就人的活动。
2.学校有特地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限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开展的各种因素。
七、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开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开展做出社会性标准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别才能和开展特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开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开展的特别功能八、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精神1.造就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立者和接班人。
简答题第一章1、简述马克思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
答:马克思两个最伟大的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而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P率,阐明了无产阶级活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有空想成为科学。
2、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客观条件,而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时代的需要本身即孕育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
着三个组成本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偿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重要意义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简答题是什么意思简答题,是指那些主要用于考查应试者运用教材原理,基本概念,原则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试题。
因为考查目的是要求回答有关这个知识点的问题,而不是写论文或说明文,所以回答要比较简练、准确。
简答题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根据所给的资料提出问题。
例如:资料:美国不动产市场的“拐点”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当时,全美家庭自住房屋的建筑面积比例开始下降,办公楼和商业营业楼建筑面积比例则上升。
与此同时,私人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
1997年,美国家庭住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77%; 2002年约为72%, 2003年为65%, 2004年约为63%。
2004年,办公楼和商业营业楼建筑面积占美国住宅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6.5%。
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在分析问题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定性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从问题的现象入手,分析其实质。
常见的做法是先对试题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再与正确的答案相比较,以肯定或否定错误的答案。
另一种方法是“定量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某些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先通过计算得出结果,然后再与正确的答案相比较,以证实或否定错误的答案。
例如:最大实体原则——亦称“实体化原则”。
此原则是指最小特权原则,也即任何法律关系的存在,都必须有某种独立存在的实体,这种实体是法律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它包括3个含义:第一,法律关系必须有一个参加者作为主体;第二,这个实体要有一个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手段,或具有他人与之发生联系的性质,或两者兼备;第三,该实体的存在与消灭都依赖于外部环境,或者说,没有这个实体,就不会有任何法律关系。
再如:法律的效力有什么特点?请谈谈你对“相对性”、“确定性”和“任意性”的认识。
简答题简答题题库物态变化 1、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上壁液化成的小水滴。
所以模糊不清。
2、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因为壶嘴附近温度过高,水蒸气无法液化,所以不会出现白气。
3、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针状叶子与空气接触面积小,使水蒸发减慢,起到保水的作用4、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因为水沸腾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沸腾后,用小火就可以使其保持沸腾状态,并且小火还可节省燃料。
5、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答:烧完之后,镜子温度升高,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到镜子不会液化,使得镜子不会模糊不清方便观察。
6、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即为“白雾”。
7、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答:霜是水蒸气遇到极冷的温度放热凝华才能形成的,所以霜前冷。
雪熔化和升华要吸热,所以雪后寒。
8、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为什么?答:这是利用水凝固时要放热,使温度下降的缓慢些,不至于把秧苗冻死。
9、夏天游泳后从游泳池中走出,风一吹感到很凉,为什么?答:因为身上有水,风吹过加速了水的蒸发,水蒸发吸热,所以会很冷。
10、病人发高烧时,有时医生会用湿毛巾盖在病人的头上,这样就会使得病人的体温降低一些,这是为什么?答:因为水蒸发要从人体吸热,所以会使人体体温降低。
11.“炖“菜是东北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和水的沸点相同)答:不会,因为当水沸腾过程中,通过热传递使汤水温度升高也达到水的沸点,当二者温度相同后,不能发生热传递了,汤水无法吸收到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简答题100题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5) 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答:(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答:(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键期(4)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答:(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答:(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1.怎样才能减少“白色污染”?(三点)2某学生做实验时,不小心将稀硫酸溅到衣服上,他认为不是浓硫酸没有大问题,但不久发现衣服上出现几个小洞,这是为什么?3. 避免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4点)4. 如何鉴别:硬水和软水?5.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纯碱,夏天晒盐.试用所学知识说明:6.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长期或大量摄入铝元素对人体神经系统将造成损害,建议限制导致人体摄入铝元素的各种应用。
根据你的经验,举出二例受限制的应用。
7.燃料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请你举出三方面酸雨危害实例及防止酸雨产生的措施。
8.经研究发现如果在炒菜时经常使用我国发明的铁锅做饭,①可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是?②加入适量的食用醋,效果会更好,理由是?9.请写出在城市产生气体污染物的三个主要原因;10.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是什么?(各2点)11.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三大优点是什么?目前,氢气作为能源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什么?12.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的小纸袋,请问①干燥剂主要成分是什么?写出它干燥时化学原理的方程式。
②在空气中小纸袋内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这是为什么?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请你谈谈怎样才能爱护水资源?1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15.设计实验测定某地区土壤的酸碱度(写出简要操作步骤)16.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17.做馒头的面粉在发酵时会产生一些酸,使蒸出的馒头有酸味,如果在面团中加一些纯碱(或小苏打),可以使馒头蒸熟后疏松多孔,原因是:18.简述稀释浓硫酸的操作?19、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
其原因是什么?20、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中考简答题大全1. 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人从空气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2. 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
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为什么?答: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3. 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开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就液化成小水珠,并附在玻璃内壁上,所以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
4.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那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从壶嘴出来的是水蒸气,而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
而那些看得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了,成了液态的小水珠,所以看得见。
5. 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
6. 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先用大火可以将水迅速烧开,达到相对最高的温度沸点,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要保持水持续沸腾,要持续加热,调小火,是为了维持水沸腾,让水温保持最高,及可以使食物熟得快,也可以节能。
7. 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平面镜成像模糊。
常见简答题答题方式1、描述类——多为看图归纳(1)某地理事物的走向(如山脉、河流、等值线等等)(2)自然特征的描述(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地质状况)(3)人文特征的描述(如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旅游、环境状况)(4)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气候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人口分布、植被分布等)(5)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如盐碱化过程、天气变化、风向变化等)(6)多个地理事物之间关系的描述2、原因分析类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分析时应该抓住主要原因、常见的有以下:逆温、温度变化原因、温差大小、光照强弱、降水、气压、天气、气候、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盐度、洋流、渔场、赤潮、地震、滑坡、泥石流、沙尘暴、水能、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地貌成因、地质构造、河流水文变化、旱涝、岩石成因、缺水原因、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迁移、逆城市化3、区位因素(区位条件)评析类(或者布局是否合理)回答此类问题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二要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主要涉及人文地理事物的布局因素: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线(点)商业中心等。
分析的时候注意有利和不利的。
4、开发与环保类一般要先答出某地区的资源状况,再答出开发这种资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样的环境问题。
5、危害、措施及治理类如能源措施、某工业区的整治、某环境问题的措施、某大河流的治理6、意义类一般包括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环境意义7、画图类多为画地形剖面图8、特征问题(1)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等方面概括、(2)地表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3)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4)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河床的宽窄、河水流速的快慢、河流长短、支流的多少及分布等方面概括、(5)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6)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7)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区位特征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农业区位: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科技、政策工业区位: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经济因素:资源、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社会因素:个人偏好、工业惯性、国防、就业、平衡性别比例等;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5) 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答:(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答:(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键期(4)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答:(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答:(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1、事故的“四不放过”指的是什么?答:1)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2)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3)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4)事故责任者没受到处罚不放过。
2、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文:1)窒息法:减少空气的含氧量2)冷却法: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3)隔离法:隔离与火源相近的可燃物质4)抑制法:消除燃烧过程中的游离基。
3、锅炉启动前炉膛通风的目的是什么?答:炉膛通风的目的是排出炉膛内及烟道内可能存在的可燃性气体及物质,排出受热面上的部分积灰。
4、说明HG-120/3.82-4锅炉型号中各项所代表的意义?答:HG表示哈尔滨锅炉厂120表示锅炉容量为120t/h3.82表示过热蒸汽压力为3.82MPa4表示设计序号5、什么叫汽化?有哪两种方式?答:物质从液态转变汽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6、在火力发电厂中存在着哪三种形式的能量转换过程?答文:在锅炉中,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在汽轮机中,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7、什么是传热过程?答: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过程,称为传热过程。
对换热设备是指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的过程。
8、什么叫自然循环锅炉?答:所谓自然循环锅炉,是指蒸发系统内仅依靠蒸汽和水的密度差的作用,自然形成工质循环流动的锅炉。
9、绝对压力与表压力有什么关系?答:绝对压力P等于表压力Pg加上大气压力Pa ,即P=Pg+Pa10、什么叫完全燃烧?答文:燃料中的可燃成分在燃烧后,全部生成不能再进行氧化的燃烧产物,如CO2,SO2,H2O等叫做完全燃烧。
11、什么叫不完全燃烧?答文:燃料中的可燃成分在燃烧过程中有一部分没有参与燃烧,或虽进行燃烧,但生成的烟气中还存在着可燃气体CO2,H2,CH4等,称为不完全燃烧。
12、什么叫换热器的顺流布置?答文:表面式换热器管内、外的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同的布置方式,称为顺流布置。
13、什么叫换热器的逆流布置?答文:换热器管内、外的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的布置方式称为逆流布置。
简答题答题技巧写作导引:本文主要讲解简答题答题技巧,下面按照以下思路展开:1.什么是简答题?2.简答题的特点是什么?3.简答题答题技巧有哪些?4.如何提高答题水平?5.结尾回答:什么是简答题?简答题是一种常见的考试题型,是要求考生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的一种形式。
简答题一般采用“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和“举例说明”等方式来出题,不需要进行长篇大论的阐述,而是要求答案简短明了、准确得当。
简答题的特点是什么?简答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答案要求简明扼要。
虽然简答题只要求简明扼要的答案,但这也是其最大的难点。
在有限的篇幅内,抓住重点、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2. 题目范围明确。
简答题往往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概念进行提问,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单一,题目范围明确。
3. 评分标准明确。
简答题的答案是非常明确的,评分标准也非常明确,得分也相对容易。
简答题答题技巧有哪些?简答题的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通读题目。
对于简答题,首先要认真读题,理解题目中所要求的内容,掌握题目的要点和考点。
2. 精简答案。
简答题要求答案简明扼要,应该选择关键信息进行回答,尽可能用简单而正确的语言回答问题。
3. 适当举例。
对于一些繁琐的概念或知识点,可以适当地举例说明,更好地阐释题目的内容。
4. 不要离题。
简答题的答案应该准确地回答题目的要求,不要出现漏答或离题的情况,否则会影响得分。
如何提高答题水平?1. 做好基础功夫。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解答简答题非常重要。
通过复习学习,广泛积累知识,是提高应对简答题的关键。
2. 做好总结。
回顾整理历次简答题的答案,寻找答题规律和特点,总结经验,有利于增加解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
3. 考试前的复习。
考试前梳理好知识框架,掌握好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有助于应对更复杂、更深入的简答题。
结尾总之,简答题作为一种常见的题型,虽然考题要求相对简单,但要从中获取高分,也不能忽略其答题技巧和复习方法。
简答题汇总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答: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3、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答:(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答:教育民主化是对言教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5、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
答:(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教育学》。
6、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答:(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答:(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8、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答:(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答:(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10、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公共基础知识简答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你介绍一些公共基础知识的简答题,希望这
些问题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扩展知识,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1. 什么是 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
最终商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重要
指标。
2. 请解释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量增长,导致整体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影响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
3.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
加的现象。
人口老龄化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挑战,如养老金、医疗
保健等方面的压力增大。
4. 请解释全球化的含义。
全球化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日益加深,趋向于形成一个全球性的整体。
全球化推动了一系列国际
合作和交流,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和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
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平衡发展,以确保
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持续性。
通过以上简答题的介绍,相信你对公共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继续学习和积累知识,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祝你
学习进步!。
简答题与名词解释的区别和联系在学习和考试中,简答题和名词解释是常见的题型。
虽然它们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考察。
本文将对简答题和名词解释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探讨。
一、简答题的特点与应用场景简答题是一种常见的开放性问题,要求回答者用自己的思维和语言对问题进行回答,通常没有固定的答案格式。
简答题的特点如下:1. 灵活性:简答题没有严格的答题格式,回答者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和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
2. 开放性:简答题的答案可以有多种解释和观点,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3. 考察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简答题要求回答者理解问题的本质,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进行回答。
4. 应用场景:简答题常见于学科知识的应用和理解、专业领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等。
简答题的应用场景广泛,可以用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考察、对专业人士专业能力的评估,还可以用于辩论赛、面试等环节。
二、名词解释的特点与应用场景名词解释是一种具体的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回答者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解释名词或专业术语的含义。
名词解释的特点如下:1. 精确性:名词解释要求回答者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解释名词或专业术语的含义。
2. 明确性:名词解释要求回答者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确保回答的准确和清晰。
3. 无主观性:名词解释回答中应避免个人主观意见和解释,以确保客观性。
4. 应用场景:名词解释常见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考试、科研领域的术语解释等。
名词解释的应用场景主要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教育考试中,通过回答名词解释题,考察学生对专业术语和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简答题与名词解释的区别尽管简答题和名词解释都是题目形式的知识考察方式,但它们在形式和要求上存在显著区别。
1. 答题形式:简答题要求回答者用语言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答,可以呈现为文字叙述、图表描述、案例分析等多种表达方式。
名词解释则要求回答者给出一个明确而简明的定义,一般以短语或简短句子的形式呈现。
简答题1. 在8086系统中,若用2048×4位的RAM芯片组成16K×8位的存储器,需要多少片这种RAM芯片?在CPU地址线中有多少位参与片内寻址?多少位用于产生片选信号?2048×4位=2K×4位,1681624KK⨯=⨯片。
需要11位参与片内寻址;其余(9位)用于产生片选信号。
2.接口是CPU与外设的桥梁,简述接口应有哪几个方面的功能。
地址译码与设备选择;状态信息应答;中断管理;数据格式转换;电平转换;速度协调;时序控制。
3.为了传输更加可靠,在UART中可设立各种出错标志位,简述UART中常用的出错标志位及其含义。
奇偶错误:接收时,检测字符中“1”的个数的标志。
帧错误:若收到的字符格式不符合规定(如缺少停止位等),则置位该标志。
丢失(溢出)错误:如果UART收到下一个字符的停止位时,CPU还没有把上一个字符取走,则置位该标志。
4.简述用软件使8251A复位的方法。
线香8251A的控制口连续写入3个0,然后再写入复位控制字40 H。
由于8251A内部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写入操作后需要有一定的延迟。
5.CPU响应中断后为什么要自动关闭中断。
对于电平触发的中断,当CPU响应中断后,如果不关中断,则本次中断有可能会触发新的中断;由于中断是从CPU正在执行的主程序转向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所以CPU响应中断后要保护断点和现场,这些工作是不允许其他外设的中断请求信号打断的。
6. 简述8259A的中断服务寄存器ISR的作用。
记录正在处理的中断请求。
当任何一级中断被响应,CPU正在执行它的中断服务程序时,ISR 的相应位置“1”,一直保持到该级中断处理过程结束为止。
多重中断情况下,ISR中可有多位被置“1”。
7、在8086系统中,从存储器中读1个奇地址边界字需要几个总线周期?列出每个总线周期中和存储器有关的控制信号和它们的有效电平。
需要2个总线周期。
第一个总线周期的控制信号:A0=0、RD=0、WR=1、BHE=1、/M IO=1。
M IO=1。
第二个总线周期的控制信号:A0=1、RD=0、WR=1、BHE=0、/8、简述CPU与外设的通信有哪些特点?需要接口作为CPU与外设通信的桥梁;需要有数据传送之前的联络;要传递的信息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状态、数据和控制信息。
9、简述异步通信的常用数据格式。
1个起始位(低电平)、7~8个数据位、1个奇偶校验位(可无)、1个或1.5个或2个停止位(高电平)。
10、简述中断系统的主要过程。
中断过程主要包括3个方面:外设发中断请求信号给CPU,即中断请求; CPU对中断请求信号做出反应,即中断响应; CPU执行对外设操作的子程序,即中断处理。
11、简述中断服务子程序要完成的主要工作。
中断服务子程序要做6件事情:保护现场;开中断;中断服务;关中断;恢复现场;开中断,返回。
12、简述8259A有哪几种中断优先权管理方式。
8259A有4中中断优先权管理方式:完全嵌套方式,自动循环方式,中断屏蔽方式,特殊完全嵌套方式。
13、在8086系统中,从存储器奇地址体中读1个字节数据时,列出与存储器有关的控制信号和它们的有效逻辑电平。
M IO存储BHE高字节有效信号,低电平;RD读信号,低电平;WR写信号,高电平;/器/IO访问信号, 高电平。
14、简述I/O映像的I/O寻址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程序阅读方便,使用IN或OUT指令就一定是对外设的通信;由于I/O端口有自己的地址,使系统存储器地址范围扩大,适合于大系统使用。
缺点:指令少,编程相对来说灵活性减少;硬件上需要I/O端口的译码芯片,增加了硬件开支。
15、什么叫波特率因子?设波特率因子为64,波特率为1200bps,则控制传输的时钟频率是多少?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需要用时钟来决定每一位对应的时间长度,这个时钟的频率可以是波特率的整数倍,一般为16、32或64。
这个倍数称为波特率因子。
1200×64=76.8KHz16、简述CPU响应可屏蔽中断申请的条件。
CPU响应可屏蔽中断请求必须满足3个条件:无总线请求; CPU被允许中断; CPU执行完现行指令。
17、简述软件中断的特点。
中断类型号包含在指令中或隐含规定;除单步中断外,任何内部中断不能被禁止;不执行中断响应周期;正在服务于某种中断类型的中断处理过程中,不能再发生同类型的中断。
18、简述A/D和D/A转换器在计算机检测和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A/D转换器将控制系统中的模拟电量转换成数字量,送入计算机处理。
D/A转换器把计算机输出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对生产装置进行控制。
19、什么叫层次存储结构?用户对计算机存储器追求的目标是大容量、高速度、低价格,但采用任何单一的存储器件均难达到该目标。
必须在计算机中采用多种性能不同的存储器件,构成多层次存储结构才能达到要求。
速度快、容量小、价格贵的存储器靠近CPU,速度慢、容量大、价格低的存储器远离CPU。
20、简述存储器映像的I/O寻址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I/O和存储器在地址上没有区别,程序中可以使用丰富的指令对端口进行操作。
缺点:I/O端口要占用部分微处理器的地址空间;由于存储器和I/O端口在地址上没有区别,增加了程序设计和阅读的难度。
21、某串行异步通信系统中,帧格式为:1位起始位、7位数据位、1位奇偶校验位和2位停止位。
波特率为1200bps,问:该系统每分钟能发送多少个字符?若波特率因子为16,则发送时钟的频率为多少?每帧共1+7+1+2=11位,每分钟发送:1200606545 11⨯≈个发送时钟频率:1200×16=19200Hz(19.2KHz)22、简述CPU响应中断后要自动完成哪些工作。
CPU响应中断后要自动完成3项任务:关闭中断;CS,IP以及FR的内容推入堆栈;中断服务程序段地址送入CS中,偏移地址送入IP中。
23、8086的中断系统中,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入口地址是如何安排的?它如何与中断类型号相联系?8086在RAM中开辟一个区域,作为中断服务程序的地址表,该区域固定在00000H~003FFH的1KB的RAM内,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就事先存放在这个区域中,每个入口地址占4个连续字节。
高地址单元存放段地址,低地址单元存放偏移地址。
中断服务入口地址可从中断类型号×4的RAM中找到。
24、简述8259A的预置命令字可以完成哪些功能。
按8259A的选用情况规定是单一方式还是主从方式。
可设置8个中断请求的设备类型号。
若为主从式,则规定主8259A中每个IR端是否带从8259A,从8259A则要规定从主8259A的哪个端引入。
完成中断管理方式的设定。
25、在8086系统中,若要从存储器偶地址中读1个字数据时,列出存储器有关的控制信号和它们的有效逻辑电平。
M IO存BHE高位字节有效信号,低电平;RD读信号,低电平;WR写信号,高电平;/储器/IO访问信号,高电平。
26、简要叙述CPU与外设用异步查询方式通信的过程。
CPU与外设用异步查询方式通信时,要求外部设备提供状态信息,状态信息通过状态端口检测。
当状态满足条件时,CPU从数据端口与外设交换数据;状态不满足条件时,CPU要不断地从状态端口检测状态,直至状态满足为止。
27、根据数据位传输方式的不同,计算机与外部信息交换的方式有哪两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有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
并行通信时数据各位同时传输,传输速度快,引线多,传输距离近。
串行通信时,数据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串行传输,速度慢,引线少,但传输距离远。
28、设串行通信的波特率为9600,采用异步方式传输时,每个字符有1位起始位,7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则每秒最多可传输多少个字符?如果波特率因子为16,则发送时钟的频率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9600/(1+7+1)=1066 个时钟频率为9600*16=15360029、下面是某8086微机内存中的部分数据,问中断类型号为11H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是多少,说明原因。
0000:0040 B3 18 8A CC 4D F8 00 F0 41 F8 00 F0 C5 18 8A CC0000:0050 39 E7 00 F0 A0 19 8A CC 2E E8 00 F0 D2 EF 00 F0段基地址为0F000H,偏移地址为0F84DH。
中断类型号为11H,所以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存放在44H~47H中的4个单元中。
30、假设8259A的地址分别为20H和21H,在8259A的IR0、IR2以及IR5上连接三个中断,则在主程序中需要设置8259A屏蔽寄存器的值。
写出设置8259A屏蔽寄存器的值的指令序列。
IN AL,21HAND AL,11011010BOUT 21H,AL31、什么叫RAM和ROM?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RAM是随机存储器,指CPU可以随机地、个别地对各个存储单元进行读/写,访问所需的时间基本固定。
具有信息易失性。
ROM是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对其内容只能读不能写入的存储器。
内容一般是预先写入后不再随计算机程序运行而更改。
ROM用于存放固定不变的程序、汉字库、字形及图形符号等。
具有非易失性。
32、什么是程序控制传输方式?这种方式又分为哪三种?程序控制方式指CPU与外设在数据传送之前一般要进行状态的“联络”,要么由CPU查询外设状态,要么由外设向CPU发出请求,其状态和数据的传输是由CPU执行一系列指令完成的。
可以分为同步传输方式、异步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
33、下面程序段完成的功能是8253的初始化,假设8253的地址范围为40H~43H,请仔细阅读程序,说出该程序是对8253的几号计数器的初始化?它工作在哪种方式下?计数值是多少?MOV AL,00110101BOUT 43H,ALMOV AX,1000HOUT 40H,ALMOV AL,AHOUT 40H,AL0号计数器;方式2;计数初值1000H34、简述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串行通信,数据都是一位一位的传输。
数据要按照一定的格式传输。
不同点:异步通信,以字符为单位,用起始位和停止位标识每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两次传输时间间隔不固定。
同步通信以数据块为单位,数据块开始处用同步字符来指示。
异步通信对收发两端不需要同步信号,但传输速度较低。
同步通信速度高,并在收发端用时钟同步。
35、8086中断系统由哪两大类中断源?每种中断源又可分为哪些中断?8086中断源可分为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
其中硬件中断包括不可屏蔽中断和可屏蔽中断。
软件中断包括除法中断、溢出中断、单步中断、断点中断和软中断。
36、USB有哪几种传输方式?各举出一个例子。
有四种传输方式,分别是:同步传输方式、中断传输方式、控制传输方式以及批量传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