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地理坐标统计图的判读与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27
地理统计图表的解读与数据分析专题四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对数据的理解能地理统计图是表示地理事物数值特征或时空分布的图像,地理数据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力和运用能力。
近几年高考试题引入了多种形式的统计图,读取和分析能力等。
体系构建名师点拨1.判读坐标统计图时,要掌握不同类型坐标统计图的特点,培养自己从图中找出有效地理数据并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2.对于结构统计图判读时,准确读懂图像,找出各部分比例关系是判读关键。
3.明确图像、图表的基本类型及各种图像、图表的主要特点。
4.通过强化训练,掌握判读常见图像、图表的方法与技巧。
5.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纵向上可以对比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认识其发展变化;横向上可以对比不同地理事物在结构特征上的差异或联系。
.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6.类型一常见结构统计图形判读技巧[典例剖析]【典例1】 (2013·广东文综,41,28分)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 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 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下图)。
材料二 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下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4分)(2)西宁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4分)(3)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12分))分(8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4)2011.[读图指导]尝试自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准确获取图文材料的有效信息是关键。
精选文档统计图表的判读专题复习一、统计图表在广东高考取的重要性选择题非选择题分值比重2006 年 X 科 3 幅图表 /8 分 6 幅图表 /45 分35.3 %2007 年 X 科8 幅图 /24 分13 幅图表 /64 分58.7 %2006 年大综合4幅图/9 分1幅图/2 分44%2007 年文基 5 幅图 /10 分——27.8 %2007 年理基 3 幅图表 /6 分——42.9 %二、统计图表的种类变化型统计图表——直线图、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一般以时间为横坐标)构造型统计图表——扇形图、累加百分比图、正三角坐标图、雷达图、金字塔图(一般以百分比为纵坐标)有关型统计图表——点状图属性型统计图表——气泡图同一坐标,多组同样图形同一坐标,多组不同样图形组合型统计图表多个坐标,多组同样图形多个坐标,多组不同样图形多幅统计图表的组合三、统计图表察看的目标和能力要求(一)获得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得地理信息,包含读取题目的要乞降各样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正确地获得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含阅读和分析各样地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正确和圆满地理解所获得的地理信息。
(二)调换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术●能够调换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见解、地理事物的主要特色及散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换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余学科的基本技术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术,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鉴识,不同样种类地理数据之间的变换,不同样种类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变换,基本的地理察看、地理实验等。
(三)描绘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源理与规律●能够用简短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余表达方式描绘地理见解、地理事物的特色、地理事物的散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源理与规律的重点。
四、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一)统计图表题的解题步骤.1.看图名2.读题目,画重点词3.依据重点词找出对应的图例和坐标4.解题:读数、计算、描绘、判断、分析等(二)各样种类统计图表的主要判读方法图表种类考点描绘用语判读方法用直尺读,留神最高点、最低点、读数转折点等特别点注意点:单位、正方向描绘变化趋向副词:向来、连续、大概、整体变化型动词:上涨、降落、增添、减少、察看数据大小变化和图形变化并分析原由统计图表坚固、不变、颠簸描绘变化速度快、慢、变化率、变化幅度、增斜率、计算并分析原由长倍数等描绘变化规律周期性、季节性等察看图形变化特色并分析原由读数有些统计图用减法读数构造型计算比率与数目比率、比重、 XX率、占%注意点:找准基数、构造能否完统计图表整、比率与数目变化不用然同步分析主导要素比率最大的要素有关型描绘有关关系正有关、负有关画出线性关系函数图像统计图表属性型判断所属种类依据种类标准判断统计图表组合型比较、综合注意点:看清图例,注企图形与统计图表坐标一一对应五、专题训练假设城镇是独一市场,城镇四周是条件均一的平原,栽种农作物的利润只与市场价钱、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利润=市场价钱—生产成本—运费。
一、读图名:图名包含了统计时间、统计范围和统计对象。
如上图,统计时间是1990—2014年,统计范围是我国某省,统计对象是常住人口数量变动。
二、看图例或坐标:图例是对统计对象进行分类并加以描述。
关注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注意坐标单位。
如上图,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代表人口数量,单位为万人。
三、读数据:特别注意极值、拐点,曲线的陡缓、走势。
如上图,大约在2000年之前,常住人口数量变化较大,2000年以后常住人口数量变化较小。
四、联系题目:根据题目设问,分析图中所问及的人口指标的特点,观察曲线变化,分析数据,尝试表述规律。
五、析原理、找方法:联系教材中的表述和原理,对统计数据显示的规律进行解释,尝试寻求答题思路。
如上图,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2023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1962年以来,我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中16~59岁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0.7%,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比上年末提高0.5%。
下图为2016—2021年北京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中国人口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劳动力数量严重短缺B.人口老龄化加剧C.人口数量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D.受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小的影响(2)关于2016—2021年北京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少于户籍人口数量C.人口迁移主要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D.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有关角度思维过程读图名根据图名,显示地点是北京,项目是人口读数据户籍人口逐渐增加,常住人口减少,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联系题目题目要求是回答北京人口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析原理、找方法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6—2021年出生率降低,说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常住人口数量与户籍人口数量之差,即为常住外来人口,经计算可以得出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多于户籍人口数量;人口迁移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且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文化繁荣,应是吸引人口流入的拉力,但图中显示2016—2021年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从图上可以看出,2016—2021年北京自然增长率和常住人口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因此北京人口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只与自然增长有关(1)B(2)A课时质量评价(二十五)一、选择题(2024·中山模拟)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要点精讲1.方法概述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见形式和重要内容,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地理高考试题的特色。
2.增分策略(1)利用图像信息利用图像信息解题一般遵循“读图名→细辨图例→挖掘信息”的步骤。
以下题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2)利用表格资料表格通常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展示形式。
解读表格资料时,要能解释或说明表格中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变化原因,要能总结或类比表格中不同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差异。
解读表格资料应注意的三个问题:①抓主要线索,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②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大多数试题可直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定量分析,则需要利用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③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反、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
典例剖析1.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B.江南丘陵C.青藏高原D.河西走廊(2)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D.过度的农业活动(3)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水分含量增大C.土壤肥力提高D.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解析解答本题时先读图名,图名能概要地说明图示的主要内容,该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再细辨图例,找出图中表示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等相关图例;最后挖掘信息,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图像分析的关键,找出图中的植物群落、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的变化趋势。
专题2:地理位置及统计图表的判读与应用【高考预测】地理统计图表是借助数学工具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等。
江苏高考特别热于考查地理统计图表,无图也考图,年年有多题。
因此,要熟练使用各种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及表格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高考要求】能够掌握和运用获取图形语言信息的基本技能,包括判读、分析,填绘图表。
学前检测:1.下图中,与环渤海地区的气候特征相符合的是A BCD -45--30-1501530100200300400500600气温(℃)降水量()m m 147)气温(℃)降水量(mm)0气温(℃)降水量(mm)4060800右图为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 .冷锋过境 B .暖锋过境 C .气旋过境 D .反气旋过境 3.有关该地区5~9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 .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C .6、7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D .8、9 日吹偏北风,且强度最大4.在等高距为50米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一断崖处,该断崖处相对高度为( )A.180米B.220米C.320米D.280米 【核心点拨】一、地理统计图表的类型1.主要有柱状图、扇形图、饼状、曲线图、折线图及比重图,或以数据、比值等形式编制的表格;示意图(联系图、模式图)、分布图、景观图、地形剖面图,还有复杂统计图等。
读法:看图名→→读题目,画关键词→→根据关键词找出对应的图例和坐标→→解题:读数、计算、描述、判断、分析等。
三、统计图表范例扇形图、三角图、百分比 雷达图、金字塔图直线图、曲线图 拆线图、柱状图1.坐标图(1)柱状图图中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2)折线或曲线图如气温变化、降水量月份分配、河流流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
如学前检测第1题。
2.多维坐标图(1)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读法“逆右顺左”。
高考地理统计图表类型及其解题方法在全国各省高考选择题中所占比重大,统计图表是学生容易得分也是容易失分的部分。
高考地理常见统计图表类型有坐标图、结构图等统计图和表格资料等主要类型。
本文分析每种类型特点,提出相关的特点和针对性解题方法。
一、坐标图的判读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字信息的图像。
坐标图的种类很多,如曲线图、柱状图、折线图、散点统计图等。
坐标图判读有其共性:1坐标图上的点、线(曲线、折线)、柱等既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
在解题时既需要定量认识,又需要定性分析。
2解读坐标图时,如与相关地理图像对照使用,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更深刻地认识图像所蕴涵的地理规律。
3因为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所以要重视对图像内容的综合分析。
坐标图判读常见误区:1多幅坐标图进行比较时,忽略坐标轴的比例尺大小;2能够把握定性分析,而忽略定量(特别是关键值)分析;3多个要素的复合坐标图的数据读取容易张冠李戴;4对于单一地理要素统计图,只注意到其极值及总体变化,而往往忽略其阶段性差异。
二、结构图的判读结构图是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展示,常见的有扇形结构图、饼状结构图、矩状结构图等,其地理内涵十分丰富。
在判读结构图时应灵活运用归纳、对比、推理、综合分析等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仔细读图,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认识各要素的比率及比率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2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3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1)纵向对比,即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认识其发展变化;(2)横向对比,即不同地理事物结构特征的差异。
三角形坐标轴图判读许多学生比较困难,三角形坐标轴图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
判读时应注意的事项有:(1)图中数据为相对数据,即“比重”或“比例”,而非绝对数据;(2)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3)此类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个;(4)三个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
高考地理考点:地理统计图的判读(典例解析+技法归纳+练习与答案解析)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图文并茂,无图考图”已成为地理命题的特点。
因此,把握正确的图表解读方法,充分挖掘图表信息,是保证顺利解答地理试题的前提条件,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的现实要求。
【典例解析】(2018·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2)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 )A.东京、纽约B.纽约、伦敦C.东京、巴黎D.巴黎、伦敦[解析]第(1)题,东京星级餐厅多只能说明到东京旅游观光、就餐的人数多,星级餐厅并不是其地域文化的主体,A错;电影院屏幕属于文化设施,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不属于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B错;剧院也属于文化设施,纽约剧院多反映了当地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C对;外籍学生多,是文化交流形成的,不属于伦敦地域文化特色,D错。
第(2)题,由表可知,东京和纽约经济总量都比较大,说明其经济功能较伦敦、巴黎更为突出。
伦敦、巴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由图可知两城市中图书馆、文化遗产等建筑较多,反映城市文化功能较突出。
[答案] (1)C (2)A【技法归纳】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柱状图、曲线图、扇形图、玫瑰图等,其中地理坐标图和结构图一直是命题主角,掌握地理统计图的基本特点是判读的关键。
1.地理统计图的判读步骤2.地理统计图的判读重点无论何种形式的地理统计图,均通过反映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趋势来承载重要的地理信息,因此应重点判读以下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