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Web Dispatcher实现负载均衡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9
Web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分析在现代互联网的应用架构中,Web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负载均衡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系统的可用性、抗压能力和性能。
本文将对Web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负载均衡技术?负载均衡是一种系统设计和优化技术,它可以平衡系统中不同部分的工作负载,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在Web应用中,负载均衡器可以将用户请求分发给多个Web服务器,以达到减轻单个节点压力的目的。
二、为什么需要负载均衡?在现代互联网应用中,用户的访问量和数据流量都越来越庞大。
如果只使用单个服务器进行服务,很容易造成系统的瓶颈。
负载均衡器可以将用户请求分发到多个Web服务器上进行处理,既能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也能保证系统的性能。
三、负载均衡技术的分类负载均衡技术主要分为硬件负载均衡和软件负载均衡两种。
1、硬件负载均衡硬件负载均衡器是一种专门的设备,它通过硬件实现对请求进行分发。
硬件负载均衡器通常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但价格较高。
2、软件负载均衡软件负载均衡器是一种基于软件的负载均衡方案。
与硬件负载均衡器相比,软件负载均衡器具有便捷、灵活、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
软件负载均衡器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类:(1)以进程方式工作的负载均衡。
这种方式会在一个进程中运行多个实例,不同的实例监听不同的IP端口,用来接收用户请求。
进程负载均衡适合于小型应用或者运行在单机上的应用,因为它需要消耗大量的内存和CPU资源。
(2)以线程方式工作的负载均衡。
这种方式会在一个线程中运行多个实例,不同的实例监听不同的IP端口,用来接收用户请求。
线程负载均衡适合于大型应用,因为它占用的资源很少,可以支持大量的用户请求。
四、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负载均衡算法是负载均衡系统的核心。
现代负载均衡算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轮询算法轮询算法是将用户请求依次分发给不同的节点。
轮询是最基本的算法,因为它实现简单、性能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目前的轮询算法已经非常完善。
web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在当今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许多企业面对着大量的网络流量和访问请求。
为了提高网站的性能和可用性,让用户能够获得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好的用户体验,Web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Web负载均衡的意义、工作原理以及几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一、Web负载均衡的意义1. 提高网站性能:通过将流量分发到多台服务器上,Web负载均衡可以减轻单台服务器的压力,从而提高整个网站的性能和处理能力。
2. 提高可用性:当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或宕机时,其他正常运行的服务器可以接管该服务器的工作,保证网站正常运行,提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3. 实现扩展性:通过简单地增加服务器数量,Web负载均衡可以轻松应对不断增长的用户访问请求,满足企业业务的发展需求。
二、Web负载均衡的工作原理Web负载均衡通过一系列算法和技术来实现流量的分发和服务器的管理。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1. 轮询算法:负载均衡器依次将请求分发给每台服务器,确保每台服务器都能平均分担负载。
这种算法适用于各台服务器的配置和性能相似的情况。
2. 权重算法:负载均衡器根据服务器的配置和性能差异设置不同的权重,分发请求时考虑服务器的权重,使性能更好的服务器能处理更多的请求。
这种算法适用于服务器配置和性能有较大差异的情况。
除了负载均衡算法,还有几种常见的负载均衡解决方案:1. 硬件负载均衡:通过专用的硬件设备来进行负载均衡管理,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特点。
硬件负载均衡器可以支持更多的并发连接和更大的带宽,是大型企业和高流量网站的首选。
2. 软件负载均衡:通过软件来实现负载均衡功能,可以部署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上,具有成本低、灵活性高等优势。
常用的软件负载均衡器有Nginx、HAProxy等。
3. DNS负载均衡:通过DNS服务器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网络条件等因素将请求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实现全球负载均衡。
这种解决方案通常适用于全球分布的企业和网站。
Web负载均衡的⼏种实现⽅式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是集群技术(Cluster)的⼀种应⽤。
负载均衡可以将⼯作任务分摊到多个处理单元,从⽽提⾼并发处理能⼒。
⽬前最常见的负载均衡应⽤是Web负载均衡。
根据实现的原理不同,常见的web负载均衡技术包括:DNS轮询、IP负载均衡和CDN。
其中IP负载均衡可以使⽤硬件设备或软件⽅式来实现。
什么是web负载均衡服务器集群(Cluster)使得多个服务器节点能够协同⼯作,根据⽬的的不同,服务器集群可以分为:⾼性能集群:将单个重负载的请求分散到多个节点进⾏处理,最后再将处理结果进⾏汇总⾼可⽤集群:提⾼冗余单元,避免单点故障负载均衡集群:将⼤量的并发请求分担到多个处理节点。
由于单个处理节点的故障不影响整个服务,负载均衡集群同时也实现了⾼可⽤性。
⼀般提到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是指实现负载均衡集群。
负载均衡实现了横向扩展(Scale Out),避免纵向的升级(Scale Up)换代。
本⽂中的web负载均衡,特指能够分担web请求(http,https等)的负载均衡技术。
基本原理任何的负载均衡技术都要想办法建⽴某种⼀对多的映射机制:⼀个请求的⼊⼝映射到多个处理请求的节点,从⽽实现分⽽治之(Divide and Conquer)。
这种映射机制使得多个物理存在对外体现为⼀个虚拟的整体,对服务的请求者屏蔽了内部的结构。
采⽤不同的机制建⽴映射关系,可以形成不同的负载均衡技术,常见的包括:DNS轮询CDNIP负载均衡DNSDNS轮询是最简单的负载均衡⽅式。
以域名作为访问⼊⼝,通过配置多条DNS A记录使得请求可以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
DNS轮询没有快速的健康检查机制,⽽且只⽀持WRR的调度策略导致负载很难“均衡”,通常⽤于要求不⾼的场景。
并且DNS轮询⽅式直接将服务器的真实地址暴露给⽤户,不利于服务器安全。
CDN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络)。
负载均衡技术在Web应用中的应用方法Web应用程序的流量,通常是难以预测的。
流量峰值时所需的资源远高于正常流量时所需的资源,这将导致Web应用程序出现延迟或停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使用负载均衡技术来平衡负载并在Web应用程序的多个服务器之间分发流量。
负载均衡简介负载均衡技术的基本原则是将工作分发到多个计算机上,这些计算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例如作为一个Web服务器集群。
负载均衡器接收客户端请求,并将请求分发到服务器集群中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上。
由于请求被均衡地分发,因此负载也被均衡地分布在服务器集群中。
Web负载均衡器通常会根据服务器的负载,以及诸如访问地址、HTTP头、用户IP地址等信息将请求分配给不同的服务器。
当某台服务器停机或负载过高时,请求将被重定向到其他服务器。
这有助于确保始终有至少一个服务器可用于响应请求。
负载均衡技术的优点负载均衡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提高可用性:负载均衡器可以确保始终有至少一个服务器可用于响应请求。
如果负载均衡器检测到某个服务器故障,它将自动将请求转发到其他可用的服务器上。
2. 提高性能:当Web应用程序流量峰值时,对于单个服务器而言,负载变得太高,甚至可能导致停机。
负载均衡技术可以确保流量被均衡地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从而提高整个Web应用程序的性能。
3. 扩展性:当需要扩展Web应用程序时,可以添加更多的服务器,并使用负载均衡器将流量分发到这些服务器上。
这有助于扩展Web应用程序的规模,并应对日益增长的流量。
4. 灵活性:负载均衡技术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整Web应用程序的规模。
例如,当有更多的流量到达时,负载均衡器可以自动添加更多的服务器以应对流量峰值。
同时,当流量减少时,负载均衡器可以自动删除服务器以减少成本。
Web应用程序中的负载均衡技术Web应用程序中使用的负载均衡技术通常有以下几种:1. 硬件负载均衡器:硬件负载均衡器是一种特殊的硬件设备,用于平衡流量并分发到多个Web服务器上。
web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Web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在Web应用程序中,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服务器面临的负
载也在不断增加。
这就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分担负载,确保服务器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稳定的性能。
其中,负载均衡就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Web负载均衡是指通过将网络流量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
以达到最优的资源利用和性能提升。
它通常是在一组服务器上进行的,以确保每台服务器都能按照其处理能力来分配负载,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可供选择的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负载均衡器和软件负载均衡器。
硬件负载均衡器通常是一种专门的设备,具有高性能和可靠性,适合大型企业级网站。
而软件负载均衡器则可以在普通的服务器上运行,并且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定制化的选项。
在选择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时,需要考虑一些因素,比如系统的规模、预算、安全性和性能需求等。
而无论选择哪种负载均衡器,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相似的,即通过算法来按照特定的规则将请求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以达到最佳的负载分担和性能优化。
总的来说,Web负载均衡是提高系统性能和可用性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提升用户体验和确保网站或应用程序的稳定运行。
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分担负载,并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随着公司产品业务的推广发展壮大,对服务器的硬件性能、相应速度、服务稳定性、数据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今后服务器的负载将难以承受所有的访问。
从公司的实际情况,运营成本网络安全性考虑,排除使用价格昂贵的大型服务器、以及部署价格高昂的专用负载均衡设备。
DNS轮询负载均衡解决方案虽然成本低廉但是安全性能不是很好,加上公司产品的特殊性需要用户验证的体系,在会话保持方面是一大缺陷,会话保持,如果是需要身份验证的网站,在不修改软件构架的情况下,这点是比较致命的,因为DNS解析无法将验证用户的访问持久分配到同一服务器。
虽然有一定的本地DNS缓存,但是很难保证在用户访问期间,本地DNS不过期,而重新查询服务器并指向新的服务器,那么原服务器保存的用户信息是无法被带到新服务器的,而且可能要求被重新认证身份,来回切换时间长了各台服务器都保存有用户不同的信息,对服务器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企业还有另一种选择解决难题,构建集群服务器----通过整合多台相对低廉的普通服务器,以同一个地址对外提供相同的服务。
LVS负载均衡集群解决方案是目前企业最常见运用范围最广的一种集群技术。
一、Web服务集群负载均衡理论思路负载均衡的思路下多台服务器为对称方式,每台服务器都具备等价的地位,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须其它服务器的辅助。
然后通过某种负载分担技术,将外部发送来的请求均匀分配到对称结构中的某一台服务器上,而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都独立响应客户机的请求。
由于建立内容完全一致的Web服务器并不复杂,可以使用服务器同步更新或者共享存储空间等方法来完成,因此负载均衡技术就成为建立一个高负载Web站点的关键性技术。
二、公司外网服务器的网络环境及工作模式的选择Lvs负载均衡的工作模式一共有三种,分别是1、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地址转换模式;2、ip tunnel IP隧道模式;3、direct routing直接路由模式。
一、负载均衡的定义负载均衡是由多台服务器以对称的方式组成一个服务器集合,每台服务器都具有等价的地位,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须其他服务器的辅助。
通过某种负载分担技术,将外部发送来的请求均匀分配到对称结构中的某一台服务器上,而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独立地回应客户的请求。
二、负载均衡的作用如果你发现你的Web站点负载量非常大时,应当考虑使用负载均衡技术来将负载平均分摊到多个内部服务器上。
如果有多个服务器同时执行某一个任务时,这些服务器就构成一个集群(clustering)。
使用集群技术可以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接近于大型主机的性能。
三、类型目前比较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主要有:1. 基于DNS的负载均衡通过DNS服务中的随机名字解析来实现负载均衡,在DNS服务器中,可以为多个不同的地址配置同一个名字,而最终查询这个名字的客户机将在解析这个名字时得到其中一个地址。
因此,对于同一个名字,不同的客户机会得到不同的地址,他们也就访问不同地址上的Web服务器,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2.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使用代理服务器可以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的Web服务器,让代理服务器将请求均匀地转发给多台内部Web服务器之一上,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这种代理方式与普通的代理方式有所不同,标准代理方式是客户使用代理访问多个外部Web服务器,而这种代理方式是多个客户使用它访问内部Web服务器,因此也被称为反向代理模式。
Apusic负载均衡器就属于这种类型的。
3. 基于NAT的负载均衡技术网络地址转换为在内部地址和外部地址之间进行转换,以便具备内部地址的计算机能访问外部网络,而当外部网络中的计算机访问地址转换网关拥有的某一外部地址时,地址转换网关能将其转发到一个映射的内部地址上。
因此如果地址转换网关能将每个连接均匀转换为不同的内部服务器地址,此后外部网络中的计算机就各自与自己转换得到的地址上服务器进行通信,从而达到负载分担的目的。
负载均衡服务器的好处由于网民数量激增,网络访问路径过长,用户的访问质量容易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当用户与网站之间的链路被突如其来的流量拥塞时。
网站负载均衡解决方案Web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简单地说就是给我们的效劳器集群分配“工作任务〞,而采用恰当的分配方式,对于保护处于后端的Web效劳器来说,非常重要。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反向代理效劳的核心工作主要是转发请求,扮演了浏览器端和后台Web效劳器中转的角色。
因为它工作在层〔应用层〕,也就是网络七层构造中的第七层,因此也被称为“七层负载均衡〞。
可以做反向代理的软件很多,比拟常见的一种是Nginx。
Nginx 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反向代理软件,可以自由定制化转发策略,分配效劳器流量的权重等。
反向代理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Web效劳器存储的session数据,因为一般负载均衡的策略都是随机分配请求的。
同一个登录用户的请求,无法保证一定分配到一样的Web机器上,会导致无法找到session的问题。
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配置反向代理的转发规那么,让同一个用户的请求一定落到同一台机器上〔通过分析cookie〕,复杂的转发规那么将会消耗更多的CPU,也增加了代理效劳器的负担。
将session这类的信息,专门用某个独立效劳来存储,例如redis/memchache,这个方案是比拟推荐的。
反向代理效劳,也是可以开启缓存的,如果开启了,会增加反向代理的负担,需要慎重使用。
这种负载均衡策略实现和部署非常简单,而且性能表现也比拟好。
但是,它有“单点故障〞的问题,如果挂了,会带来很多的麻烦。
而且,到了后期Web效劳器继续增加,它本身可能成为系统的瓶颈。
配置文件样本:#user nobody;worker_processes 1; #pid logs/nginx.pid;events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include mime.types;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send;keepalive_timeout 65;upstream {server 192.168.1.188:80 weight=5;server 192.168.1.158:80;}server {listen 80;server_name ;location / {proxy_pass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使用memcache同步session并协调缓存一旦使用了负载均衡,session就会存在同步问题,使用memcache同步session 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集群(Cluster):是一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构成一个松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它们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内存进行消息传送,实现分布式计算机。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cluster,LBC):它是利用一个集群中的多台单机,完成许多并行的小的工作。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应用使用的人多了,那么用户请求的相应时间就会增大,机器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使用负载均衡集群,那么集群中任意一台机器都能相应用户的请求,这样集群就会在用户发出服务请求之后,选择当时负载最小,能够提供最好的服务的这台机器来接受请求并相应,这样就可用集群来增加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是建立在网络之上的软件系统。
正是因为软件的特性,所以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度的内聚性和透明性。
因此,网络和分布式系统之间的区别更多的在于高层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而不是硬件。
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一组独立的计算机展现给用户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好像是一个系统似的。
系统拥有多种通用的物理和逻辑资源,可以动态的分配任务,分散的物理和逻辑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
系统中存在一个以全局的方式管理计算机资源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通常,对用户来说,分布式系统只有一个模型或范型。
在操作系统之上有一层软件中间件(middleware)负责实现这个模型。
一个著名的分布式系统的例子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在万维网中,所有的一切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文档(Web页面)一样。
服务器集群的方向:1、向内扩展两个Tomcat的实例运行在一台物理器上,充分利用原有内存,CPU未得到扩展。
缺点: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它的性能是上升的趋势,但是超出范围之后就是下降的趋势。
因为随着它的cpu的个数增加我们需要给我们的cpu仲裁,而且随着cpu个数的增加资源竞争性越大。
2、向外扩展一台服务器应付不过来,我们就再增加一台服务器。
Web服务器负载平衡的解决方案为了让Web应用能够处理大量的用户请求,提高应用的可用性和性能,网站管理员会考虑使用Web服务器负载平衡技术。
Web服务器负载平衡是一种分配用户请求到多个Web服务器的方法,以达到平衡负载流量,增强网站的响应速度和可用性。
本文将介绍Web服务器负载平衡的解决方案。
1. DNS 负载平衡DNS负责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它也可以被用作Web服务器的负载平衡器。
DNS软件可以返回多个IP地址,而这些地址被分配给一个单一的域名。
当DNS服务器返回多个IP地址时,客户端会随机选择其中一个IP地址。
如果其中一个Web服务器无法正常工作,DNS负载平衡器将不再返回它的IP地址,而将客户端请求发送给已经正常工作的Web服务器。
DNS负载平衡器简单易用,但是它只是在IP层面上进行的负载均衡,不能通过该方法对7层应用的负载进行均衡。
此外,DNS有很强的缓存机制,当一个Web服务器宕机时,DNS服务器中的缓存记录可能还会保留一段时间,这时请求可能还会被发送到宕机的Web服务器上,导致访问失败。
2. 硬件负载平衡硬件负载平衡使用专用的硬件设备作为负载均衡器,对传入的流量进行分配和处理。
硬件负载平衡器通常支持L4、L7层的负载均衡,并且有很强的性能和可靠性。
硬件负载平衡器通常可以通过Web界面进行配置,提供了多种负载均衡算法,包括加权轮询、最少连接数等。
除此之外,硬件负载平衡器还具有丰富的管理功能,如日志记录、健康监控等。
硬件负载平衡器需要购买专门的设备,并且价格较贵。
同时,硬件负载平衡器的配置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进行操作。
3. 软件负载平衡软件负载平衡是一种基于软件实现的负载均衡方式。
该方式通常以集群的形式出现,使用多台Web服务器共同处理负载流量。
常见的软件负载平衡器有NGINX、HAProxy、LVS等。
它们都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进行负载均衡的配置,支持多种负载均衡算法和会话保持等功能。
Web应用性能优化与负载均衡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Web应用已经成为了企业与用户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
然而,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应用程序的复杂性增加,Web应用性能的优化和负载均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Web应用性能优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负载均衡来提高Web应用的性能。
一、Web应用性能优化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用户对Web应用的速度和响应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果一个Web应用的响应时间过长,用户很可能会选择放弃使用这个应用,转而使用其他更快速和高效的替代品。
因此,Web应用性能优化成为了企业提升用户体验和竞争力的关键。
1. 提高用户满意度快速响应的Web应用能够增加用户满意度,提高用户体验。
用户喜欢使用响应迅速的应用程序,他们期望在点击链接或是提交表单后,立即得到相应的结果。
通过优化Web应用性能,可以大幅度减少加载时间,提升用户满意度。
2. 提升搜索引擎排名搜索引擎优化(SEO)是提高网站流量和曝光率的重要手段。
搜索引擎更倾向于排名响应速度快的网站,因为这样的网站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通过优化Web应用性能,可以提高网站的排名,吸引更多的流量和潜在客户。
3. 减少服务器负载性能低下的Web应用通常会导致服务器负载过高。
随着用户量的增加,服务器的负载也会随之增加,进而导致系统崩溃或无法响应用户请求。
通过优化Web应用性能,可以减少服务器负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Web应用性能优化的方法为了提高Web应用的性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1. 压缩和优化静态资源静态资源如CSS、JavaScript和图片等可以通过压缩和合并来减少文件的大小和数量,从而减少网络传输的时间。
此外,使用浏览器缓存以及使用CDN(内容分发网络)等技术也能够加速静态资源的加载速度。
2. 使用缓存技术合理地利用缓存技术,可以避免重复的数据库查询和计算,从而提高Web应用的响应速度。
常见的缓存技术包括浏览器缓存、数据库缓存、分布式缓存等。
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常见的四种方法一、企业实现Web服务器负载均衡为了将负载均匀的分配给内部的多个服务器上,就需要应用一定的负载均衡策略。
通过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实现各服务器群的流量动态负载均衡,并互为冗余备份。
并要求新系统应有一定的扩展性,如数据访问量继续增大,可再添加新的服务器加入负载均衡系统。
对于WEB服务应用,同时有几台机器提供服务,每台机器的状态可以设为regular(正常工作)或backup(备份状态),或者同时设定为regular状态。
负载均衡设备根据管理员事先设定的负载算法和当前网络的实际的动态的负载情况决定下一个用户的请求将被重定向到的服务器。
而这一切对于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用户完成了对WEB服务的请求,并不用关心具体是哪台服务器完成的。
二、使用网络地址转换实现多服务器负载均衡支持负载均衡的地址转换网关中可以将一个外部IP地址映射为多个内部IP地址,对每次TCP连接请求动态使用其中一个内部地址,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很多硬件厂商将这种技术集成在他们的交换机中,作为他们第四层交换的一种功能来实现,一般采用随机选择、根据服务器的连接数量或者响应时间进行选择的负载均衡策略来分配负载。
然而硬件实现的负载控制器灵活性不强,不能支持更优化的负载均衡策略和更复杂的应用协议。
基于网络地址转换的负载均衡器可以有效的解决服务器端的CPU和磁盘I/O负载,然而负载均衡器本身的性能受网络I/O的限制,在一定硬件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带宽限制,但可以通过改善算法和提高运行负载均衡程序的硬件性能,来提高这个带宽限制。
不同的服务类型对不同的服务器资源进行占用,我们使用的负载衡量策略是使用同一个负载进行评估,这对于大多数条件是适合的,然而最好的办法是针对不同的资源,如CPU、磁盘I/O或网络I/O等,分别监视服务器负载,由中心控制器选择最合适的服务器分发客户请求。
三、使用DNS服务器实现负载均衡访问企业网服务器的用户急剧增加,一台服务器难以满足用户的访问需要,那么如何才能保证用户的正常访问呢?解决方法有很多,如使用Windows2000或WindowsServer2003提供网络负载均衡服务,但该服务的设置非常复杂。
Web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解决方案2006-4-20目 录一、行业背景 (3)1、传统WEB服务集群介绍 (3)2、Web服务集群负载均衡 (3)二、技术需求 (4)1、主要技术问题 (4)1.1、“不均衡”现象 (4)1.2、链路的负载均衡和冗余 (4)1.3、“多米诺”现象 (4)2、系统总体要求 (4)2.1、高性能 (4)2.2、高可用性 (5)2.3、可伸缩性 (5)2.4、可管理性 (5)2.5、高安全性 (5)三、解决方案 (6)1、技术需求详细分析 (6)1.1、服务器负载均衡 (6)1.2、链路负载均衡 (6)1.3、系统高可用性 (7)1.4、系统管理 (7)1.5、高度的安全性 (7)2、方案设计 (8)2.1、总体设计 (8)2.2、拓扑结构 (8)四、采用金御™ GM-MLB负载均衡产品获得的益处 (9)一、行业背景1、传统WEB服务集群介绍当前,无论在企业网、校园网还是在广域网上,Web服务的业务量的发展都超出了过去最乐观的估计。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即使按照当时最优配置建设的网络,也很难满足普通的服务需求。
例如某网站每天会收到数百万次的访问请求,因此对于提供大负载Web服务的服务器来讲硬件处理能力很快会成为瓶颈。
简单的提高硬件性能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单台服务器的性能总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一台专用服务器能够支持3000-5000个并发访问,这样的能力还是无法满足负载较大的网站的要求。
尤其是网络请求具有突发性,当某些重大事件发生时,网络访问就会急剧上升,从而造成网络瓶颈。
所以必须采用多台服务器提供网络服务,并将网络请求分配给这些服务器分担,才能提供处理大量并发服务的能力。
当使用多台服务器来分担负载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是将不同的服务器用在不同的方面。
把整个网站按服务器的内容进行分割时,可以将一台服务器用于提供新闻页面,而另一台用于提供游戏页面;或者可以按服务器的功能进行分割,将一台服务器用于提供静态页面访问,而另一些用于提供CGI等需要大量消耗资源的动态页面访问。
利用Web Dispatcher实现负载均衡1 实现原理1.1SAP Web Dispatcher实现的功能:1.集群系统只有一个接入点,对于用户,只有一个IP地址;2.利用Message Server实现负载均衡;1.一套脱离硬件的解决方案,不需要软件实现;2.使用Http协议时,通过cookie实现session的持久化,使用Https协议时,使用IP地址实现服务器客户端的相互影响;3.通过DMZ、反转代理、防火墙来保护应用系统;4.实现了简单的请求过滤。
1.2使用Web Dispatcher实现负载均衡的原理图:用户通过浏览器发出一个请求,转发给SAP Web Dispatcher,由它通过一定的机制实现请求的转发,从而平衡各个服务器的负载。
1.3Web Dispatcher的安全性把SAP Web Dispatcher部署在企业内网的“安全区域”从而实现更高级别的安全性示意图:2 安装配置2.1Web Dispatcher服务器对硬件的需求:CPU Sizing:如果使用SSL来传输请求,可能要占用更多的CPU时间来完成“握手”的动作。
内存需求:1、记录可以访问服务器的Server table,默认每个90KB,如果是很复杂的系统,最多1MB。
2、记录连接信息的Connection table=(users * req_per_dialog_step*conn_keepalive_sec)/ (thinktime_per_diastep_sec) mpi/total_size_mb= (concurrent_conn* mpi_buffer_size)/(1024* 1024)3、默认: mpi_buffer_size= 32kB4、默认: mpi/total_size_mb= 5002.2安装过程使用SAPinst进行安装,在Standalone下选择3 实现效果3.1单点接入接入地址http://sany_:8102/irj/portal登陆http://172.16.9.222/sap/admin用户名:webadm/cde3vfr4显示有两个Node显示哪些机器访问了该接入点:。
利用Web Dispatcher实现负载均衡
1 实现原理
1.1SAP Web Dispatcher实现的功能:
1.集群系统只有一个接入点,对于用户,只有一个IP地址;
2.利用Message Server实现负载均衡;
1.一套脱离硬件的解决方案,不需要软件实现;
2.使用Http协议时,通过cookie实现session的持久化,使用Https协议时,使用IP地址
实现服务器客户端的相互影响;
3.通过DMZ、反转代理、防火墙来保护应用系统;
4.实现了简单的请求过滤。
1.2使用Web Dispatcher实现负载均衡的原理图:
用户通过浏览器发出一个请求,转发给SAP Web Dispatcher,由它通过一定的机制实现请求的转发,从而平衡各个服务器的负载。
1.3Web Dispatcher的安全性
把SAP Web Dispatcher部署在企业内网的“安全区域”从而实现更高级别的安全性
示意图:
2 安装配置
2.1Web Dispatcher服务器对硬件的需求:
CPU Sizing:如果使用SSL来传输请求,可能要占用更多的CPU时间来完成“握手”的动作。
内存需求:
1、记录可以访问服务器的Server table,默认每个90KB,如果是很复杂的系统,最多1MB。
2、记录连接信息的Connection table
=(users * req_per_dialog_step*conn_keepalive_sec)/ (thinktime_per_diastep_sec) mpi/total_size_mb= (concurrent_conn* mpi_buffer_size)/(1024* 1024)
3、默认: mpi_buffer_size= 32kB
4、默认: mpi/total_size_mb= 500
2.2安装过程
使用SAPinst进行安装,在Standalone下选择
3 实现效果
3.1单点接入
接入地址http://sany_:8102/irj/portal
登陆http://172.16.9.222/sap/admin用户名:webadm/cde3vfr4
显示有两个Node
显示哪些机器访问了该接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