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二物理电场练习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71.51 KB
- 文档页数:6
高二物理电场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置等量异种电荷,在电场中通过A、B两点的竖直平面内对称位置取一个矩形路径abcd,如图所示,现将一电子沿abcd移动一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a→b电场力做正功,电子的电势能减小B.由b→c电场力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为零C.由c→d电子的电势能一直增大D.由d→a电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电势能总的增加量为零【答案】BD【解析】根据电势高低,分析电场力对电子做功的正负.电场力做正功时,电势能减小;相反,电势能增加.根据等势线的分布情况可知,电子靠近正电荷时,电势升高;反之,电势降低.A、由a→b,电势降低,电场力做负功,电子的电势能增加.故A错误.B、如图,画出过b、c的等势线,则知由b→c,电势先降低再升高,则电场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根据对称性可知,b、c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故B正确.C、由c→d,电势升高,电场力做正功,电子的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D、由d→a,电势先升高后降低,电场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电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电势能总增加量为零.d、a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故D正确.故选BD【考点】等量异种电荷等势面的分布和电场线2.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是假想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B.描述磁场的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且磁场中的任何两条磁感线不相交C.电场中某处场强的方向就是放入该处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D.磁场对在它其中运动的电荷可能没有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A选项错误;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假想的线,且磁场中的任何两条磁感线不相交,故B选项错误;若试探电荷为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若试探电荷为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故C选项错误;由洛伦兹力的公式知当速度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洛伦兹力的作用,故D选项正确。
高二电场练习题及解析【题一】两个点电荷q1和q2分别位于距离为d的同一直线上,它们之间的电场强度为E。
现在将q1保持不变,将q2变成原来的2倍,再将q2的位置向q1移动到原来的一半距离处。
求此时的电场强度。
【解析】根据库仑定律,点电荷与某一点之间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与该点距离点电荷的距离有关。
题目中涉及两个点电荷,我们可以先分别求得每个点电荷在某一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再将两个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矢量相加。
首先,我们来求解原始状态下点电荷q1在某一点处的电场强度。
根据库仑定律,点电荷q1在某一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E1与该点距离q1的距离r1的平方成反比,即E1 ∝ 1/r1^2。
由于题目中未给出具体数值,我们暂时将E1表示为E1 = k*q1/r1^2,其中k为比例常数。
同理,点电荷q2在某一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E2与该点距离q2的距离r2的平方成反比,即E2 ∝ 1/r2^2,表示为E2 = k*q2/r2^2。
根据叠加原理,两个点电荷q1和q2的电场强度矢量相加后的电场强度大小E等于两个点电荷电场强度矢量大小之和,即E = E1 + E2。
代入E1和E2的表达式,得到E = k*q1/r1^2 + k*q2/r2^2。
接下来,我们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计算。
将q2变成原来的2倍,即q2' = 2*q2;将q2的位置向q1移动到原来的一半距离处,即r2' =r1/2。
此时的电场强度记为E'。
根据上述推导,我们可以得到E' = k*q1/r1^2 + k*(2*q2)/(r1/2)^2。
根据运算法则,化简得到E' = k*q1/r1^2 + k*8*q2/r1^2 = k*(q1 +8*q2)/r1^2。
综上所述,当将q1保持不变,将q2变成原来的2倍,再将q2的位置向q1移动到原来的一半距离处时,此时的电场强度为E' = k*(q1 + 8*q2)/r1^2。
高二物理:电场综合练习题(含参考答案)高二物理3-1电场:一、电场力的性质1.电场强度的概念及计算电场强度可以有两种表达式,分别是E=F/q和E=kQ/r^2.其中,E=F/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表示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与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之比;E=kQ/r^2是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表示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需要注意的是,E=kQ/r^2不适用于匀强电场。
2.电场强度的矢量合成问题电场线可以直观、方便地比较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强弱。
在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电场的电场线中,可以通过场中的一些点进行场强大小和方向的比较。
例如,在图3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B、C两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同;A、D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E、O、F三点比较,O点场强最强;B、O、C三点比较,O点场强最弱。
二、其他问题1.如图2所示,在x轴上有一个点电荷Q,O、A、B为轴上三点,放在A、B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试探电荷所带电荷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示的电场力大小和方向,可以得出结论: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10^3 N/C,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10^3 N/C,点电荷Q在A、B之间。
2.如图4所示,A、B、C、D、E是半径为r的圆周上等间距的五个点,在这些点上各固定一个点电荷,除A点处的电荷量为-q外,其余各点处的电荷量均为+q。
根据图中所示的电荷量和位置关系,可以得出结论:圆心O处的场强大小为kq/r^2,方向沿AO方向。
2.在图4所示的电场中,电荷q的电势能为E1,电荷2q的电势能为E2,则()图4A.E1=E2B.E1>E2C.E1<E2D.E1=2E2解析:电势能与电荷量和电势差有关,而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有关。
由于两个电荷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不同,所以电势差也不同,因此E1和E2大小不同,选项C正确。
6.图5中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固定三个点电荷+q、+q、-q,则该三角形中心O点处的场强为()图5A.2,方向由C指向OBB.2,方向由O指向CC.3,方向由C指向ODD.2,方向由O指向C解析:根据电场叠加原理,O点处的场强是三个电荷在O 点处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高二电场练习题及答案大题1. 题目:电场搜索题目描述:有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圆环,总电荷为Q。
求出其边上点P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答案:电场强度大小与距离r的关系为E = k * Q / r^2,其中k为电场常数。
由于点P位于圆环的边上,可以将圆环看作是由无限个点电荷组成,对每个点电荷求出其贡献的电场强度,然后求和即可。
假设圆环上的一个小元素dq,其电荷为dq = Q / (2 * π * R),则点P 处的电场强度为:dE = k * dq / r^2 = k * (Q / (2 * π * R)) / r^2由于所有小元素对点P的贡献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将所有小元素的贡献相加得到整个圆环对点P的贡献。
将上式积分即可得到点P处的电场强度大小:E = ∫(0→2π) dE = ∫(0→2π) [k * (Q / (2 * π * R)) / r^2] dθ由于圆环是均匀的,可以将积分结果写成E = k * Q / R^2所以点P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 k * Q / R^22. 题目:电荷分布题目描述:一个线带电荷λ在均匀带电线上自A点到B点的距离为L。
求出点C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答案:电场强度大小与距离r的关系为E = k * λ / r,其中k为电场常数,λ为线带电荷线密度。
点C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可以通过积分计算得到。
假设线上一小段长度为dx,其线密度为λ = q / dx,其中q为该小段的电荷。
对于该小段线段的贡献的电场强度大小可以通过dq = λ * dx / r计算得到。
将所有小段线段的贡献相加即可得到点C处的电场强度大小:E = ∫(A→B) dq = ∫(A→B) [λ * dx / r] = λ * ∫(A→B) dx / r由于线带电荷是均匀的,可以将积分结果写成E = λ * (ln(B) - ln(A)) / r所以点C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 λ * (ln(B) - ln(A)) / r3. 题目:电势差计算题目描述:有两个无穷大的平行板,板与板之间距离为d。
高二物理电场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是假想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B.描述磁场的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且磁场中的任何两条磁感线不相交C.电场中某处场强的方向就是放入该处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D.磁场对在它其中运动的电荷可能没有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A选项错误;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假想的线,且磁场中的任何两条磁感线不相交,故B选项错误;若试探电荷为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若试探电荷为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故C选项错误;由洛伦兹力的公式知当速度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洛伦兹力的作用,故D选项正确。
【考点】电场和磁场磁感线洛伦兹力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电荷发生相互作用时才存在电场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D.电场和电场线都是人为设想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答案】BC【解析】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A错误;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B正确,D错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电场。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检验电荷在某处不受电场力的作用,则该处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B.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表征电场中某点电场的强弱,是把一个检验电荷放在该点时受到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本身电荷量的比值D.表征磁场中某点磁场的强弱,是把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到该点时受到的磁场力与该小段导线长度和电流乘积的比值【答案】C【解析】检验电荷在电场中不受电场力,则该处场强一定为零,故选项A错误;一小段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不受磁场力作用,可能与磁场方向平行,但此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故选项B错误;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可知选项C正确;定义磁感应强度时要求通电导线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此时才有,故选项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电场和磁场基本性质的理解.4.关于电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于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D.电场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答案】D【解析】带电体周围存在电场,它是一种特殊物质,并不是由分子、原子等基本粒子组成,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可以通过其表现出的效应诸如力、能量来认识和研究它,所以A、B正确,D错误;电荷间不接触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就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其基本性质就是对于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所以C正确;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故本题选D。
高二物理电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电荷间的作用力遵循以下哪个定律?A. 万有引力定律B. 库仑定律C. 牛顿第二定律D. 欧姆定律答案:B2. 电场强度的方向是:A. 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B. 从负电荷指向正电荷C. 与电荷运动方向相同D. 与电荷运动方向相反答案:A3.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是:A. 电势差越大,电场强度越小B. 电势差越大,电场强度越大C.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无关D.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成正比答案:B4. 电容器的电容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B. 电容器两极板的面积C.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介质D. 电容器两极板的材料答案:D5.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无关,这主要是因为:A. 电势是标量,电场强度是矢量B. 电势是相对量,而电场强度是绝对量C. 电势是相对量,电场强度是相对量D. 电势是绝对量,而电场强度是相对量答案:B6. 电场线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电场线不相交B. 电场线不闭合C. 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D. 电场线的方向与电荷运动方向相同答案:D7. 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电荷量无关,这是因为:A. 电势差是相对量B. 电势差是绝对量C.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成正比D.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成反比答案:A8. 电容器充电时,其内部的电场强度: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9. 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与两极板的面积成正比,这表明:A. 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的距离成正比B. 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的面积成反比C. 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的距离和两极板的面积无关D. 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的距离和两极板的面积有关答案:D10.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A. 牛顿/库仑B. 库仑/牛顿C. 伏特/米D. 米/伏特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荷的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称为_______,它对电荷有作用力。
高二物理电场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置等量异种电荷,在电场中通过A、B两点的竖直平面内对称位置取一个矩形路径abcd,如图所示,现将一电子沿abcd移动一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a→b电场力做正功,电子的电势能减小B.由b→c电场力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为零C.由c→d电子的电势能一直增大D.由d→a电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电势能总的增加量为零【答案】BD【解析】根据电势高低,分析电场力对电子做功的正负.电场力做正功时,电势能减小;相反,电势能增加.根据等势线的分布情况可知,电子靠近正电荷时,电势升高;反之,电势降低.A、由a→b,电势降低,电场力做负功,电子的电势能增加.故A错误.B、如图,画出过b、c的等势线,则知由b→c,电势先降低再升高,则电场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根据对称性可知,b、c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故B正确.C、由c→d,电势升高,电场力做正功,电子的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D、由d→a,电势先升高后降低,电场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电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电势能总增加量为零.d、a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故D正确.故选BD【考点】等量异种电荷等势面的分布和电场线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电荷发生相互作用时才存在电场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D.电场和电场线都是人为设想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答案】BC【解析】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A错误;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B正确,D错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电场。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检验电荷在某处不受电场力的作用,则该处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B.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表征电场中某点电场的强弱,是把一个检验电荷放在该点时受到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本身电荷量的比值D.表征磁场中某点磁场的强弱,是把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到该点时受到的磁场力与该小段导线长度和电流乘积的比值【答案】C【解析】检验电荷在电场中不受电场力,则该处场强一定为零,故选项A错误;一小段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不受磁场力作用,可能与磁场方向平行,但此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故选项B错误;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可知选项C正确;定义磁感应强度时要求通电导线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此时才有,故选项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电场和磁场基本性质的理解.4.关于电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于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D.电场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答案】D【解析】带电体周围存在电场,它是一种特殊物质,并不是由分子、原子等基本粒子组成,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可以通过其表现出的效应诸如力、能量来认识和研究它,所以A、B正确,D错误;电荷间不接触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就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其基本性质就是对于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所以C正确;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故本题选D。
高二复习电场练习题专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 4 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做点电荷B.电子、质子所带电量最小,所以它们都是元电荷C.电场中A、B 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不随零电势点的不同而改变,所以U AB=U BA D.电场线与等势面一定相互垂直,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2、在真空中同一直线上的A、B 处分别固定电量分别为+2Q、-Q 的两电荷。
如图所示,若在A、B 所在直线上放入第三个电荷C,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三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则C的电性及位置是( )A.正电,在A、B 之间B.正电,在B 点右侧C.负电,在B 点右侧D.负电,在A 点左侧3、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 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b 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则()A.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B.a 的速度将减小,b 的速度将增加C.a 的加速度将减小,b 的加速度将增加D.两个粒子的电势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4、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P和E Q,电势分别为φP和φQ,则( )A.E P<E Q,φP<φQB.E P>E Q,φP<φQC.E P<E Q,φP>φQD.E P>E Q,φP>φQ5、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则()A、a、b 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B、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C、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方向总是垂直的;D、a、b 两点电势一定相等。
6、在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当一个-q 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则检验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 点的电势分别为(规定无限远处电势能为0):A.=-W,=W B.=W,=-WA A q A A qC.=W,=W D.=-W,=-WA A q A A q7、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带异号电荷的小球A、B,它们一起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且保持相对静止。
高中物理电场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是:A. E = F/qB. E = q/FC. E = FqD. E = Fq/q答案:A解析:电场强度E定义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F与该电荷量q的比值,即E = F/q。
2. 一个点电荷Q产生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是:A. 从Q向外发散B. 从无穷远处指向QC. 从Q向无穷远处发散D. 以上都是答案:C解析: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线从Q向无穷远处发散,正电荷向外发散,负电荷向内收敛。
二、填空题1. 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________。
答案:无穷远处或负电荷2.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为E,若将试探电荷加倍,则该点的场强为________。
答案:E三、计算题1. 一个点电荷q = 2 × 10⁻⁸ C,求它在距离r = 0.1 m处产生的电场强度。
答案:E = k * q / r²E = (9 × 10⁹ N·m²/C²) * (2 × 10⁻⁸ C) / (0.1 m)²E = 1800 N/C解析: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 = k * q / r²,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 一个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 = 0.01 kg,带电量为q = 1.6 ×10⁻¹⁹ C,它在电场强度为E = 3000 N/C的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是多少?答案:F = q * EF = (1.6 × 10⁻¹⁹ C) * (3000 N/C)F = 4.8 × 10⁻¹⁶ N解析:根据电场力的公式F = q * E,代入已知的电荷量和电场强度即可计算出电场力。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电场强度的定义、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分布以及电场力的计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电场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电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是:A. E = F/qB. E = q/FC. E = F * qD. E = q / F^2答案:A2. 电场线的特点是什么?A. 电场线是真实存在的B. 电场线是闭合的C. 电场线不相交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C3.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大小为E,将试探电荷从该点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的功为W。
若试探电荷的电荷量为q,那么该点的电势能为:A. -qEB. qEC. -WD. W答案:D二、填空题4.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
答案:物理量;N/C5. 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强度E与点电荷的电荷量Q成正比,与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的平方成_______。
答案:反比三、简答题6. 请简述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答案: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F等于电场强度E与电荷量q的乘积,即F = qE。
电场强度E是电场本身的属性,与放入其中的电荷无关。
四、计算题7. 一个点电荷Q = 2 × 10^-6 C,求在距离它1 m处的电场强度。
答案: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 E = kQ/r^2,其中k是库仑常数,k = 8.99 × 10^9 N·m^2/C^2。
代入数值计算得E = (8.99 × 10^9 N·m^2/C^2) × (2 × 10^-6 C) / (1 m)^2 = 17.98 N/C。
8. 若在上述电场中放入一个电荷量为-1 × 10^-8 C的负电荷,求该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
答案:根据F = qE,代入q = -1 × 10^-8 C和E = 17.98 N/C,计算得 F = -1 × 10^-8 C × 17.98 N/C = -1.798 × 10^-6 N。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应该能够加深对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能以及电场力等概念的理解,并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电场练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如图,在场强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负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 点。
把小球拉到使细线水平的位置A ,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弧线运动到细线与水平成θ=60°的位置B 时速度为零。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mg =3EqB .小球重力与电场力的关系是Eq =3mgC .球在B 点时,细线拉力为T =3mgD .球在B 点时,细线拉力为T =2Eq2.如图为某非匀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粒子以沿方向ab 的初速度v 从a 点运动到b 点时速度变为2v ,ab 间距离为l ,则关于电场和粒子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场中ab 两点间电势差为3mv 2/2qB .粒子在ab 两点的加速度可能相等C .粒子在ab 两点间运动时速度可能是先减少后增加D .粒子在ab 两点间运动时电势能一直是减少的3.如图匀强电场E 的区域内,在O 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 ,a 、b 、c 、d 、e 、f 为以O 点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 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 平面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 .a 点的电势等于f 点的电势C .点电荷+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一定做功D .将点电荷+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从球面上 a 点移动到c 点的电势能变化量一定最大 4.如图,A 、B 两点分别固定有电量为+Q 和+2Q 的点电荷。
A 、B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 。
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C 点沿直线移到D 点,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 )A .一直做正功B .一直做负功C .先做正功再做负功D .先做负功再做正功5.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在小球经过的竖直平面内,存在着若干个如图所示的无电场区和有理想上下边界的匀强电场区,两区域相互间隔、竖直高度相等,电场区水平方向无限长,已知每一电场区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均竖直向上,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水平方向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 B .若场强大小等于mg q,则小球经过每一电场O A B Eθm,–q ·· · · ·· · E +Qdc a b fe o A C D B+Q +2Q区的时间均相同C .若场强大小等于qmg2,则小球经过每一无电场区的时间均相同D .无论场强大小如何,小球通过所有无电场区的时间均相同6. 如图8-2,光滑平面上固定金属小球A ,用长L 0的绝缘弹簧将A 与另一个金属小球B 连接,让它们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弹簧伸长量为x 1,若两球电量各漏掉一半,弹簧伸长量变为x 2,则有:( )7. 如图8-6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负检验电荷在这个电场中的轨迹,若电荷是从a 处运动到b 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电荷从a 到b 加速度减小 B .b 处电势能大C .b 处电势高D .电荷在b 处速度小8.右图中虚线是某一静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若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a 点射入电场后恰能沿图中的实线运动,b 点是其运动轨迹上的另一点,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b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a 点B .b 点的场强一定大于a 点C .带电粒子一定带正电D .带电粒子在b 点的速率一定小于在a 点的速率9.如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检验电荷q 1和q 2在点电荷Q 的电场中分别沿轨道1和2做匀速圆周运动,若q 1和q 2的电势能分别为ε1和ε2,动能分别为E E k k 1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 E k k 1212>>,εε B. E E k k 1212<<,εε C. 2121εε><,k k E ED. E E k k 1212><,εε 10、如图,让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后,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不改变A 、B 两极板带电量v 0第一无电场区 第二无电场区 E第一电场区 E第二电场区 ……AB 而减少两极板间的距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那么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 ) A .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C .一定不变 D.可能不变11.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
高中物理电场测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点场强一定大于B点场强B.在B点释放一个电子,将一定向A点运动C.这点电荷一定带正电D.正电荷运动中通过A点时,其运动方向一定沿AB方向2.用6伏干电池对一个电容器充电时A.只要电路不断开,电容器的带电量就会不断增加B.电容器接电源正极的极扳带正电,接电源负极的极板带负电C.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量之和叫做电容器的带电量D.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不存在电场3.将电量为3×10-6C的负电荷,放在电场中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6×10-3N,方向水平向右,则将电量为6×10-6C的正电荷放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为A.1.2×10-2N,方向水平向右B.1.2×10-2N,方向水平向左C.1.2×102N,方向水平向右D.1.2×102N,方向水平向左4.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距Q为r处放一检验电荷q,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r处场强方向仅由Q的正、负决定B.q在r处的受力方向仅由Q的正、负决定C.r处场强的正、负由场强零点的选择决定D.r处场强的正、负由q的正、负决定5.关于场强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场中某点放一检验电荷后,该点的电场强度会发生改变B.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E与q成反比,与q所受的电场力F成正比C.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力的方向即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D.初速为零、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可能不与电场线重合7.a、b两个电容器,a的电容大于b的电容A.若它们的带电量相同,则a的两极板的电势差小于b的两极板的电势差B.若它们两极板的电势差相等,则a的带电量小于b的带电量D.a的两极板的电势差总是大于b的两极板的电势差8.两个大小相同、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导体小球A和B,彼此间的引力为F.另一个不带电的与A、B大小相同的导体小球C,先与A接触,再与B接触,然后移开,这时A和B之间的作用力为F',则F与F'之比为A.8:3 B.8:1 C.1:8 D.4:19.电场中有一点P,P点电场强度的方向向东,一个点电荷a通过P点,下面哪种情况说明a带负电?(不计a受的重力作用)A.通过P点时,a的位移向西B.通过P点时,a的速度向西C.通过P点时,a的加速度向西D.通过P点时,a的动量向西10.在真空中,电量为q1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一个点P,P点与q1的距离为r,把一个电量为q2的实验电荷放在P点,它受的静电力为F,则P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AFqB C kqrD kqr 11222....Fq211.下面关于电场线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在静电场中释放的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B.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定与通过此处的正电荷运动方向相同C.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定与通过该点的正电荷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电场线是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中止.12.如图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AB为中垂线,且AO=BO,则A.A、B两点场强相等B.正电荷从A运动到B,电势能增加C.负电荷从A运动到B,电势能增加D.A、B两点电势差为零13.如图所示,一带电液滴在重力和匀强电场对它的作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b沿直线运动到d,且bd与竖直方向所夹的锐角为4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此液滴带负电B.液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合外力对液滴做的总功等于零D.液滴的电势能减少14.某电容C=20PF,那么用国际单位表示,它的电容为_________F.15.两半径同为r=0.01m的金属小球,其中一个带电量q1=+5.0×10-8C,当两者相距5m时,其间作用力为3.6×10-7N的斥力.则当两球相距为0.01m时,其间作用力F为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09N.16.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其中一个电量是另一个电量的4倍,它们相距 5 ×10-2m时,相互斥力为1.6N,当它们相距0.1m时,相互斥力为_____N,此两电荷电量分别为__________C 和_____________C.17.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B.其带电量q A=2q B,当二者相距0.01m时,相互作用力为1.8×10-2N,则其带电量分别为q A=_______,q B=_______.18.带正电1.0×10-2C的粒子,在电场中先后经过A、B两点,飞经A点时动能为10J,飞经B点时动能为4J,则带电粒子从A点到B点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_______J,AB两点电势差为_______.19.如图所示,是一正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200V. 电量为+6×10-8C的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对其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J,其电势能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0.关于电场强度,E=F/q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适用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E=KQ/r2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适用范围是:____________.21.真空中有A、B两个点电荷,(1)A的电量是B的3倍,则A对B的作用力是B对A的作用力的_______倍.(2)A、B的电量均增加为原来的3倍,距离不变,则其间作用力变为原来的_____倍.(3)A的电量不变,B的电量变为原来的9倍,欲使相互作用力不变,A、B间距应为原来的_ _倍.(4)A、B间距增为原来的3倍,带电量均不变,则相互作用力变为原来的_____倍.22.在真空中一条直线上固定有三个点电荷q A = -8×10- 9C,q B = 5×10- 9C,q C=4×10- 9C,AB=8cm,BC=4cm.如图所示,求q B受到的库仑力的大小和方向.23.两个小球都带正电,总共有电荷5.0×10-5C,当两个小球相距3.0m,它们之间的斥力为0.4N,问总电荷在两个小球上是怎样分配的?24.空中有竖直向下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处处相等.一个质量为m=2.0×10-7kg的带电微粒,其带电量是6.0×10-8C,它在空中下落的加速度为0.1g.设微粒的带电量不变,空气阻力不计,取g = 10m /s2,求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25.如图,均匀玻璃管水平静置,管内有一段质量为m,带电量为q(正电)的水银封闭着一段长为l0的气柱.空中有大小恒定不变、方向竖直向上的电场,大气压强为p0.将管竖立,使开口端在上,设温度不变,此时封闭气柱长为0.8l0.水银柱的横截面积为S,求电场强度的大小.高中物理电场测试题答案1. B2. B3. B4. A5. C6. D7. A8. B9. C 10. BC 11. CD 12. AD 13. ABD 14. 2.0×10-11 15.小于 16. 0.4,3.3×10-7;1.33×10-6 17. 2×10-8C ;10-8C 18. 6;600V 19. 1.2×10-5;减小20. 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量的检验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任何电场都适用.在真空中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跟场电荷电量成正比,跟该点离场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只适用于真空中正、负点电荷的电场。
第一章电场电流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2.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
无论那种方法都不能_________电荷;也不能__________电荷;只能使电荷在物体上或物体间发生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_________;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3.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叫____________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____________发生的。
4.电场强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____________来决定;与放入电场的电荷无关。
由于电场强由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因此电场强是______________量。
5.避雷针利用_________________原理来避电: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6.某电容器上标有“220V 300μF”; 300μF=____F=_____pF。
7.某电池电动势为1.5V;如果不考虑它内部的电阻;当把它的两极与150Ω的电阻连在一起时;16秒内有______C的电荷定向移动通过电阻的横截面;相当于_______个电子通过该截面。
8.将一段电阻丝浸入1L水中;通以0.5A的电流;经过5分钟使水温升高1.5℃;则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电阻丝的阻值为_______Ω。
二、选择题9.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
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那一个A.6.2×10-19C B.6.4×10-19CC.6.6×10-19C D.6.8×10-19C10.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减少为原来的1/2;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A.F/2 B.FC.4F D.16F11.如左下图所示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A是电场中的一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A点的电场强方向向左 B. A点的电场强方向向右C.负点电荷在A点受力向右D.正点电荷受力沿电场线方向减小12.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右上图所示;则某点电荷A和B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关系是A.F A>F B B.F A<F BC.F A=F BD.电荷正负不明无法判断13.一个带电小球;用细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后把细线烧断;则小球将(假定电场足够大)A.做自由落体运动 B.做曲线运动C.做变加速直线运动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4.关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越多;电容就越大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越高;电容就越大C.电容器所带电荷增加一倍;电容就增加一倍D.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15.如右图所示的稳恒电路中;R1=1Ω;R2=2Ω;R3=3Ω那么通过电阻R1、R2、R3的电流强之比I1:I2:I3 为A.1:2:3B.3:2:1C.2:1:3D.3:1:216.有一段电阻为R=81Ω的导线;将其截成若干相等的部分;然后把它们并联;并联后电阻为1Ω;导线被截成的段数为A. 9段 B.18段C.27段D.81段17.为了使电炉消耗的功率减半;应A.使电流减半 B.使电压减半C.使电压和电炉的电阻各减半D.使电炉的电阻减半18.把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A、B、C、D串连后接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把它们并联后接入该电路;则消耗的总功率为A.P B.4PC.8PD.16P19.把三个都是12Ω的电阻采用串连、并联或混联都不可能获得的阻值是A. 36Ω B. 24ΩC.18ΩD.8Ω20.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为I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阻为2R;电流强为I/2;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A.4Q B.2Q C.Q/2 D.Q/421.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流为I;工作时间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U²t/RB.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I²RtC.电动机线圈生热为I²RtD.电动机线圈生热为U²t/R22.一只电炉的电阻丝和一台电动机线圈的电阻相等;都是R;设通过的电流强相同;则在相同的时间内;关于这只电炉和这台电动机的发热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炉和电动机产生电炉的热量相等B.产生的热量多于电动机产生的热量C.产生的热量少于电动机产生的热量D.无法判断23.有两个小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6V 6W”和”12V 6W“字样;若把它们串连后接入电路;那么该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A. 15W B.9WC.7.5W D.6W24.如图所示; a、b是两电阻R1和R2的I-U图象;它们把第一象限分成Ⅰ、Ⅱ、Ⅲ三个区域;若将R1和R2并联;则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象A.一定在区域ⅠB.一定在区域ⅡC.一定在区域ⅢD.不能确定三、计算题25.真空中有两个相距0.1m、带电量相等的点电荷;它们间的静电力的大小为10-3N;求每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是元电荷的多少倍?2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不计;电阻R1=2R2;在R2的两端并联上一段电阻忽略不计的导线L;求:. (1)R1两端电压(2)导线L中通过的电流I L?27.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且相距3.6cm的平行带电金属板间;能形成匀强电场;有一个质量m=10-4 g 、电荷量Q=-10-8 C的液滴;在两板正中央处于静止状态. g取9.8m/s ².求: (1)哪块板带正电?板间电场强多大? (2)若板间电场强突然增为原来的2倍;液滴将做什么运动?触及板面时速多大?28.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10Ω;R2=10Ω;电源内电阻不计;若电源消耗的总功率P=60W;R上消耗的功率为40W;求电源电动势E与电阻R3的阻值大小?3R1R2E,rR3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富兰克林2.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创生消灭转移保持不变3.电场电场4.电场自身失5.尖端放电6.3.0×10-4 3.0×17.0.16 1.0×10188.428425.2.1×101026.(1)E(2)E/R127.(1)上板带正电E=105N/C(2)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0.6m/s=10Ω28.E=30VR3。
高二物理电场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两个单位正电荷Q和-2Q之间距离为r,当r趋于无穷大时,它们之间的Coulomb力 F的趋势是: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答案:B. 逐渐减小2. 一个点电荷放在电场中,它所受的Coulomb力与以下因素有关:I. 电荷的大小II. 电荷的正负性III. 电场强度那么,正确的选项是:A. I, II和III都有关B. I和II都有关C. I和III都有关D. II和III都有关答案:B. I和II都有关3. 电势差的单位为:A. J/CB. N/CC. J/mD. V答案:D. V4. 在电场中,物体所受的电势能与以下因素有关:I. 物体的电量II. 物体在电场中的位置III. 电场强度那么,正确的选项是:A. I, II和III都有关B. I和II都有关C. I和III都有关D. II和III都有关答案:A. I, II和III都有关5. 两个相同大小、相同符号的静电荷之间重力与Coulomb力的比值约为10^-36,根据这个结果可以推断:A. Coulomb力很小B. 重力很小C. 电磁力与重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D. 电磁力与重力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忽略答案:C. 电磁力与重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二、解答题1. 在电场中,一个电子所受的力大小为F,如果将这个电子的电量变成原来的4倍,它所受的力大小将会是多少?请写出相关公式并进行计算。
解析及答案:Coulomb力的大小与电荷大小成正比。
设原电子电荷为e,新电子电荷为4e,则原电子受力为F1,新电子受力为F2。
根据Coulomb定律,有:F1 = k * (e^2) / r^2 (其中k是电场常量,r是距离)F2 = k * ((4e)^2) / r^2 = 16 * (k * (e^2) / r^2) = 16F1因此,新电子所受的力大小是原来的16倍。
2. 两个等量异号的点电荷Q1和Q2放在真空中,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
高二电场练习题及答案1. 电场强度(10分)假设有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以该点电荷为中心生成一个半径为r的球面内的电场强度,记为E。
请问:(1)如果将电荷量翻倍,球面内的电场强度是否会改变?为什么?(2)如果将球面的半径翻倍,球面内的电场强度是否会改变?为什么?答案:(1)不会改变。
电场强度只取决于电荷量,与球面内的位置无关。
(2)会改变。
电场强度与球面内的位置有关,半径翻倍意味着电荷被分散到更大的面积上,使得单位面积上的电荷减少,从而电场强度减小。
2. 电场线(10分)电场线可以用来描述电场强度的方向。
请问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B. 电场线是从负电荷指向正电荷。
C. 电场线是从高电势指向低电势。
D. 电场线是从低电势指向高电势。
C. 电场线是从高电势指向低电势。
3. 电势能(15分)电势能是描述电荷在电场中的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状态。
请问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电势能与电荷的性质有关,与电场的性质无关。
B. 电势能与电场的性质有关,与电荷的性质无关。
C. 电势能与电场的性质和电荷的性质均有关。
D. 电势能与电场的性质和电荷的性质均无关。
答案:C. 电势能与电场的性质和电荷的性质均有关。
4. 电势差(15分)电势差描述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变化情况。
请问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电势差与路径有关,与电荷大小无关。
B. 电势差与电荷大小有关,与路径无关。
C. 电势差与路径和电荷大小均有关。
D. 电势差与路径和电荷大小均无关。
A. 电势差与路径有关,与电荷大小无关。
5. 电场强度与电势(20分)电场强度和电势是描述电场的两个重要物理量,请问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电场强度是电势的导数。
B. 电势是电场强度的导数。
C. 电场强度与电势无直接关系。
D. 电势与电场强度无直接关系。
答案:B. 电势是电场强度的导数。
总结:电场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理解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能、电势差以及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对于理解电场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复习电场练习题专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做点电荷
B .电子、质子所带电量最小,所以它们都是元电荷
C .电场中A 、B 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不随零电势点的不同而改变,所以U AB =U BA
D .电场线与等势面一定相互垂直,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2、在真空中同一直线上的A 、B 处分别固定电量分别为+2Q 、-Q 的两电荷。
如图所示,若在A 、B 所在直线上放入第三个电荷C ,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三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则C 的电性及位置是( ) A .正电,在A 、B 之间 B .正电,在B 点右侧 C .负电,在B 点右侧 D .负电,在A 点左侧
3、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 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 、b 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则( ) A .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 B .a 的速度将减小,b 的速度将增加 C .a 的加速度将减小,b 的加速度将增加 D .两个粒子的电势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
4、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 、Q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P 和E Q ,电势分别为φP 和φQ ,则( )
A .E P <E Q ,φP <φQ
B .E P >E Q ,φP <φQ
C .E P <E Q ,φP >φQ
D .
E P >E Q ,φP >φQ
5、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则 ( ) A 、a 、b 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B 、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
C 、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方向总是垂直的;
D 、a 、b 两点电势一定相等。
6、在点电荷 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 ,当一个-q 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 ,则检验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 点的电势分别为(规定无限远处电势能为0):
A .A A W W q εϕ=-=,
B .A A W
W q εϕ==-, C .A A W W q εϕ==, D .A A W
q
W εϕ=-=-,
7、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带异号电荷的小球A 、B ,它们一起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且保持相对静止。
设小球A 、的带电量大小为Q A ,小球B 的带电量大小为Q 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小球A 带正电,小球B 带负电,且Q A > Q B , B、小球A 带正电,小球B 带负电,且Q A < Q B C、小球A 带负电,小球B 带正电,且Q A > Q B , D、小球A 带负电,小球B 带正电,且Q A < Q B
8、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光滑绝缘细管的圆心O 处固定一点电荷,将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管的水平直径的端点A 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 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
若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带电荷量不变,则固定于圆心处的点电荷在AB 弧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是( ) A .mg
E q
=
B .2mg E q =
C .2mg E q =
D .3mg
E q
=
9、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 点,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匀速圆周运动,最高点为a ,最低点为b 。
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小球带负电
B .电场力跟重力平衡
C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D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0、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上端与质量为m 的小球连接,下端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质量为M 的绝缘物块相连,小球与弹簧绝缘,小球带正电,带电荷量为q ,物块、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加上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某时刻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为零,则从加上匀强电场到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为零的过程中,小球电势能改变量的大小为 ( ) A.
g k
m M qE )
(+ B.
k m M qE )(-g C.k
qEMg D.k
qEmg
二、多选题:(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错、多选不得分,漏选得3分,每题6分)
11、如图所示,a 、b 是竖直方向上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负电质点在a 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 点时速度最大。
则不正确的是( ) A .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
B .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
C .质点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D .质点在a 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b 点受到的电场力
a
b
A
B
12、如图所示,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各放一电荷量均为Q的点电荷(电性如图所示),a、b、
c、d是正方形边长的中点,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c、d四点的场强相同
B.a、c两点的场强一定等大且反向
C.b、d两点的场强一定等大且同向
D.e点的场强一定为零
13、如图所示平行直线表示电场线,但未标方向,带电为+10-2C的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
ϕ= —10V,则()
作用,由A移至B点,动能损失0.1J,若
A
ϕ=0V B、电场方向从右向左
A、B点电势
B
C、运动轨迹可能为1
D、运动轨迹可能为2
14、如图所示,a、b带等量异种电荷,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现有一个带电粒子从M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 o射出,开始一段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不考虑粒子重力,则在飞越该电场的过程中()
A.该粒子带负电
B.该粒子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C.该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该粒子运动到无穷远处,速率大小一定仍为v o
15、如图所示,长为L,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
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由斜面底端的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N的速度仍为v0则()
A.小球在N点的电势能小于在M点的电势能
B.M、N两点的电势差为mgLsinθ/q
C.电场强度等于mgtanθ/q
D.电强强度等于mgsinθ/q
三、计算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取O点为圆心,r为半径作一圆周,在O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a、b、c、d为相互垂直的过圆心的两条直线和圆周的交点.当把一检验电荷+q放在d点恰好平衡时(如图所示).
(1)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方向如何?
(2)检验电荷+q放在点c时,受力F c的大小、方向如何?
(3)检验电荷+q放在点b时,受力F b的大小、方向如何?
17、如图所示,电子以v o的速度沿与电场垂直的方向从A点飞入匀强电场,并从另一端B 点沿与场强成120o角的方向飞出,设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多少?(不计电子的重力)
18、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光滑绝缘直杆AC与半径为R的圆周交于B、C两点,在圆
心处有一固定的正点电荷,B为AC的中点,C点位于圆周的最低点。
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套在杆上的带负电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杆下滑。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点距过C点的水平面的竖直高度为3R,小球滑到B点时
的速度大小为gR
2。
求:
(1)小球滑至C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2)A、B两点的电势差AB
U;
(3)若以C点作为零电势点,试确定A点的电势。
3R
A
B
C
+
R
答题卷
班级:学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多选题(每题6分,漏选3分)
题号11 12 13 14 15
答案
三、计算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
17、
18、
3R A
B
C
+
R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D A D D B A
二、多选题(每题6分,漏选3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CD
BD
ABC
AD
ABC
16、解析:(1)由题意可知:F 1=k Qq r 2,F 2=qE 由于F 1=F 2,所以qE =k Qq r 2,E =k Q
r
2
匀强电场方向沿db 方向. (2)检验电荷放在c 点:
E c =E 21
+E 2=2E =2k Q r 2
所以F c =qE c =2k Qq
r
2
方向与ac 方向成45°角斜向下(如图所示). (3)检验电荷放在b 点:
E b =E 2+E =2E =2k Q
r 2
所以F b =qE b =2k Qq
r
2,方向沿db 方向.
17、【分析解答】
30cos v v B =
2022
121mv mv eU B AB -=- e
mv U AB
620-=∴ 18、【解析】
(1) B —C 3mgR/2=mv c 2/2-mv B 2/2 v c =gR 7
(2) A —B 3mgR/2+AB W =mV B 2/2-0 AB W =mgR/2
AB U =AB W /q=mgr/-2q
(3) AB U =AC U =-mgR/2q=C A ϕϕ- ∴C AC A U ϕϕ+==-mgR/2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