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标识知识及耳标佩戴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592.50 KB
- 文档页数:16
免疫耳标在动物防疫和检疫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作者:王海英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18期动物的防疫与检疫工作会对我国畜牧养殖业的稳健发展及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其中免疫标识作为判定动物是否防疫的法定标准,在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
而免疫耳标自2002年颁布以来在我国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中已实施多年,各地动物防疫监管机构通过工作力度的加大也取得了不错成效,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文章便针对这些日渐严重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得到有效的解决与改正。
一、免疫耳标在动物防疫中出现的问题1、耳标佩戴方面动物免疫耳标应当佩戴在耳朵中部避开大血管的位置,并且将耳标钳与耳标进行消毒才能进行佩戴。
在操作中,往往会因为防疫任务重而人手不够,所以在防疫工作中并没有仔细辨别位置,随意钉在动物耳朵上。
再加上无菌意识不强,并没有对耳标进行严格的消毒操作,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
然而这样做的后果便有可能导致动物在佩戴免疫耳标之后出现应激反应;佩戴部位出现感染而导致化脓溃烂,甚至会发生因感染破伤风而死亡的情况;免疫耳标还会受到动物之间的相互撕咬,导致动物耳朵刮破。
这些原因的存在都会造成养殖户对佩戴免疫耳标存在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免疫耳标的主标佩戴在动物耳朵外面,经过长时间的风出日晒便会造成信息难以辨认,而实际上主标佩戴在动物耳朵外面并不会为信息查验提供方面,因为都需要将动物固定好才能查看清楚免疫耳标上的信息。
所以,笔者认为在给动物佩戴免疫耳标时,尽量将主标佩戴在动物耳朵的背面。
2、免疫密度方面动物免疫则需要佩戴免疫耳标,而不免疫则不需要佩戴,所以通过免疫耳标的查验便能得知动物是否接受免疫。
然而,在许多地区将免疫密度与免疫耳标佩戴视作为正相关的关系,而实际上免疫耳标仅仅是动物在第一次接受免疫注射时佩戴上去的,也就意味着动物配有免疫耳标只能说明该动物接受过疫苗注射,但并不能反映出免疫时间、注射几次以及注射了何种疫苗,因为这部分信息需要通过更加详细的动物免疫档案才能得知。
给牛做标记常用的5种方法环境可直接影响肉牛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如果饲养环境恶劣会使肉牛的生长、增重速度减慢,增加饲养成本,还会导致肉牛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从而易患多种疾病,对健康以及生命造成威胁,因此,要加强肉牛养殖环境的管理工作,以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肉牛的饲养管理方法肉牛养殖技术和方法1、耳标法分圆形和长形两种耳标。
后者是先在金属的耳标上打上号码,再用耳标钳把耳标夹在牛耳上缘的适当地方。
夹耳标时,应注意不要使耳标压住牛耳朵的边缘,以免被压部分发生坏死,而使耳标脱落。
给小牛戴耳标时,应留适当的空隙,以备生长。
打耳标方法:使用前先消毒,带钉的公标放到耳飘钳的针上,母标放进耳标钳的卡槽内。
在打耳朵之前先校对下,公标的尖正好对准母标的孔,然后就可以要动物的耳朵了。
打好后,钳子回拢就行。
2、截耳法用特制的耳号钳,在牛的左、右两耳边缘打上缺口,以表示号码。
例如,右耳上缘的1个缺口代表1,左耳与此相对的缺口代表10;右耳下缘的1个缺口代表3,左耳与此相对的缺口代表30;右耳尖端的1个缺口代表100,左耳与此相对的缺口代表200;右耳中央的一个圆圈代表400,左耳与此相对的圆圈代表800等。
3、角部烙字法用特制的烙印烧红后,在角上烙号。
牛在2~2.5月龄时,就可在角上烙号。
如果烙得均匀平坦,而牛角又不脱皮,则角上号码可永不磨灭。
4、刺墨法此法在犊牛出生后就可进行。
在犊牛耳朵内部用针刺上号码,作为标记。
先将犊牛右耳里边用热水洗净,擦干后取适当的数字号码(由针组成),嵌入特制的黥耳钳内,在右耳内部进行穿刺,在穿刺处涂以黑色的墨汁,或煤烟酒精溶液,伤口长好后即可显出明显的号码。
5、冷冻烙号法冷冻烙号是给牛作永久标记的一项新技术。
它是利用液氮在牛皮肤上进行超低温烙号,能破坏皮肤中生产色素的色素细胞,而不致损伤毛囊。
以后烙号部位长出来的新毛是白色的,清晰明显,极易识别,永不消失;操作简便,对皮肤损伤少,牛体无痛感。
耳标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畜禽耳标的管理,规范耳标使用,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畜禽养殖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畜禽养殖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畜禽耳标的管理和使用工作。
三、管理责任1. 畜禽耳标管理工作由畜禽养殖场负责人统一组织实施。
2. 畜禽耳标的购买、分发和使用由专人负责,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 对于因疏忽造成畜禽耳标的丢失或错用,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购买与分发1. 购买畜禽养殖场应当在合法的经营场所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畜禽耳标,并保存购买凭证和使用说明书。
2. 分发购买的畜禽耳标应当按照规定的数量、规格、品种进行登记,并按照实际需要合理分配给各个养殖区域。
五、使用1. 依法使用养殖场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畜禽耳标进行正确使用,并确保畜禽的个体标识清晰可辨。
2. 定期更换畜禽耳标应当根据使用年限进行定期更换,确保畜禽耳标的清晰度和稳固性。
3. 废弃处理如果畜禽耳标损坏或失效,应当及时废弃处理,不得再次使用。
六、监督检查1. 日常监督养殖场应当加强对畜禽耳标的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畜禽耳标的正常使用和管理。
2. 定期抽查养殖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养殖场的畜禽耳标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七、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畜禽耳标使用管理制度的养殖场,养殖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产整顿等措施。
八、执法职责县级以上畜牧养殖主管部门对本县范围内畜禽耳标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对使用畜禽耳标不符合规定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罚。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应经相关部门审定。
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动物标识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动物标识是指对动物身份、来源、健康状况等信息进行识别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动物标识的管理制度对于保护动物健康、追溯动物来源、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等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动物健康安全的重视,动物标识管理制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动物标识的种类1.电子标识:即芯片标识,通过将芯片嵌入动物皮肤内,实现对动物身份信息的追踪和管理。
2.耳标:包括耳钉、耳标等,通过在动物耳朵上悬挂标识符号的方式来管理动物。
3.颈环:一般用于大型鸟类或水禽的管理,通过在颈部套上特制的颈环来标识动物。
4.颈圈:一般用于野生动物的管理,通过在颈部套上特制的颈圈来标识动物。
5.翅膀标志:一般用于鸟类的管理,通过在翅膀上标识特殊的标志来管理动物。
6.其他标识:还有一些其他的标识方法,比如纹身标识、眼睛标识等。
三、动物标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保护动物健康:动物标识管理制度可以对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生长。
2.追溯动物来源:通过对动物进行标识管理,可以追溯动物的来源,便于溯源工作的开展,确保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
3.防止疫病传播:通过对动物进行标识管理,可以实现对疫病的防控,有效遏制疫病传播,保护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
4.提高养殖效益:动物标识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养殖效益,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品质,增加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四、动物标识管理制度的内容1.标识要求:明确对不同种类动物进行标识的要求,包括标识部位、标识形式、标识环境等。
2.标识标准:制定动物标识的标准,包括标识符号、标识长度、标识颜色等,确保标识的统一和规范。
3.标识管理:建立动物标识的管理制度,包括标识登记、标识更新、标识查询等,做到标识信息及时更新和准确查询。
4.标识监督:建立动物标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动物标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标识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5.标识处罚:对于未按照规定使用标识的行为进行处罚,加强对标识管理的约束和规范。
畜牧耳标号一、引言畜牧耳标号是一种用于畜牧业管理的标识符号,它通常用于识别和追踪个体动物的身份信息。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耳标号在畜牧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耳标号的意义、用途、种类、选取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耳标号的意义和用途畜牧耳标号作为一种标识符号,具有以下意义和用途:1. 确认动物身份畜牧耳标号可以通过唯一的编号和标识符,为每个动物确立唯一的身份,便于后续管理、记录和追踪。
2. 追踪动物历史信息通过畜牧耳标号,可以追溯动物的出生、生长、繁殖、饲养历史等重要信息,为畜牧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3. 动物防疫和疾病监测畜牧耳标号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动物防疫工作,及时掌握动物的免疫情况,对疫情进行监测和处理,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4. 促进畜牧业信息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畜牧耳标号可以与信息化系统相结合,实现对动物的追踪、管理和数据分析,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管理水平。
三、畜牧耳标号的种类畜牧耳标号可以根据材质、形状和功能分类。
常见的畜牧耳标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电子耳标电子耳标是一种植入式耳标,内部集成了芯片和天线等电子元件,可以存储动物的相关信息,并通过读取器进行读取和写入。
电子耳标具有信息容量大、防伪性强等优势,适用于大规模畜牧养殖。
2. 耳标标牌耳标标牌是一种常见的耳标形式,它通常由材质坚固、耐用的塑料或金属制成,可以通过打孔、喷码等方式固定在动物的耳朵上。
耳标标牌可以印刷动物的编号、养殖场信息等内容,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识别和管理。
3. 耳钉式耳标耳钉式耳标是一种用于耳朵上的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耳标。
它通常有一个固定的数字编号,便于管理人员进行识别和记录。
四、畜牧耳标号的选取和管理1. 选取标准选择合适的畜牧耳标号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耐用性:耳标号应具备耐用、防水、防腐蚀等特性,以确保长期有效使用。
•可读性:耳标号的编号应清晰易读,避免模糊不清或容易掉落。
•安全性:耳标号应无刺激性,不对动物的耳朵造成伤害。
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50 ·2020.120 引言耳标详细记录着动物的基本信息,主要悬挂在动物耳部。
一个完整的耳标,主要由主标和副标组成。
主标是由主标耳标面、耳标颈、耳标头组成,主标标面的背面和耳标颈相连。
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耳标头穿透牲畜耳部,并将其嵌入副标中,对耳环进行固定,耳标颈留在穿孔中,在耳标面详细记录编码信息。
耳标是动物身份的见证,同时也是保障动物科学免疫的重要举措,在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常见问题1.1 广大养殖户认知程度不足从养殖户、畜禽产品加工厂到畜禽产品的整个流通环节,对免疫耳标的认知程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通常养殖场对免疫耳标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但是个别养殖户,尤其是中小规模养殖户,认为自己养殖的牲畜没有出现任何的临床症状,打不打耳标是一样的。
还有不少的养殖户认为自己动物佩戴耳标是一种应激性的刺激,会对动物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在畜禽产品加工过程中,很多加工厂并不能将畜禽动物的耳标佩戴情况作为衡量畜禽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佩戴和不佩戴耳标的动物同样上市销售。
这会直接影响养殖户对免疫耳标使用情况的认知,进而造成养殖户存在认知误区。
还有部分养殖场只对饲养周期相对较短的动物佩戴耳标,对于一些基础的种畜动物不能做到每头都佩戴耳标,耳标佩戴率较低。
1.2 防疫经费不足,造成耳标佩戴率低动物防疫工作是防范重特大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近年虽然各级政府部门每年都会划拨出专项的财政资金用于基层地区动物防疫工作,但由于不同地区的财政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很多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经费并不能足额按时发放。
主要是由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疫计划,并将防疫计划所需要的资金向上级政府部门提出申请,然后按照逐级申报的原则申请专项资金。
这种资金供给方式使动物防疫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影响动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影响动物耳标的正常佩戴,造成辖区范围内的动物耳标佩戴率较低。
动物标识知识及耳标佩戴方法
动物标识知识:
动物标识是为了辨识和管理动物而使用的符号或设备。
常见的动物标识包括耳标、颈环、脚环、鳍标等。
耳标是最常见的动物标识方式,通常由塑料或金属制成。
耳标可以用来标识动物的个体身份、品种、出生日期等信息。
耳标上通常会刻有一些文字、数字或图案,以便辨识。
耳标佩戴方法:
1. 首先,选择适合动物的耳标尺寸。
不同动物的耳朵大小不同,所以要选择合适的耳标尺寸,以便耳标能够正常佩戴而不会太紧或太松。
2. 在动物的耳朵上打孔。
使用专门的耳标刺入器或是耳朵钳等工具,在动物的耳朵上打一个孔,孔的大小要与耳标的固定柱直径相匹配。
3. 将耳标插入耳孔。
将耳标的固定柱插入动物耳孔中,确保耳标可牢固地扣住耳朵。
4. 固定耳标。
在耳标的固定柱后部,通常有一片扁平的固定片,可以将其折弯以固定耳标,以防止耳标松脱。
5. 检查和调整。
确保耳标佩戴正确,耳朵没有受伤或感染,并调整耳标的位置,使其舒适且不会影响动物的正常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佩戴耳标时要小心,避免伤到动物的耳朵。
同时,定期检查和更换耳标,以保证其可读性和有效性。
3.3实验动物的编号﹑捉拿﹑固定方法3.3.1 动物编号方法大动物多用挂牌法或用铝环固定在耳朵上,牌或环上有编号;羊或猪多用耳缺法(图3.3-1),原则是左个右十,上三下一, 如:右耳下边有两个缺口,左耳上方有两个缺口下方有一个缺口,则编号为27号。
小动物可用苦味酸或硝酸银涂于体表不同部位(图3.3-2)。
原则是:先左后右,从前到后。
用单一颜色可标记1~10号,若用两种颜色配合使用,其中一种颜色代表个位数,另一种代表十位数,可编到99号。
鱼类的编号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通过剪缺鳍条表示,具体的含义可由术者自行确定。
也有用专门的仪器将带有数字的钢丝打入鱼的顶盖骨,捕捞后在显微镜下鉴定。
3.3.2 动物捉拿和固定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为了手术操作方便,顺利进行实验项目的观察记录,必须将动物麻醉和固定在特制的实验台上(图3.3-3)。
固定动物的方法一般多采用仰卧位,它适用作颈、胸、腹、股等部位的实验;俯卧位适用于作脑和脊髓部位的实验。
(1)狗的捆绑与固定至少由2~3人进行。
捆绑前实验者应先对其轻柔抚摸,避免使其惊恐或激怒;用一条粗棉绳兜住上、下颌,在上颌处打一结(勿太紧),再绕回下颌打第二个结,然后将绳引向头后部,在颈项上打第三个结且在其上打一活结(图3.3-4)。
切记住兜绳时,要注意观察狗的动向,以防被其咬伤。
如狗不能合作,须用长柄狗头钳夹持其颈部,并按倒在地,以限制其头部活动,再按上述方法捆绑其嘴。
捆嘴后使其侧卧,一人固定其肢体,另一人注射麻醉药。
此时,应注意狗可能出现挣扎,甚至大小便俱下,以及由于这种捆绑动作往往致使狗呼吸急促,甚至屏气等问题。
待动物进入到麻醉状态后,立即松捆,以防窒息。
将麻醉好的狗仰卧置于实验台上,用特制的狗头夹固定狗头(图3.3-3)。
固定前将狗舌拽出口外,避免堵塞气道。
将狗嘴伸入铁圈,再将直铁杆插入上、下颌之间,再下旋铁杆,使弯形铁条紧压犬的下颌(仰卧固定)或压在鼻梁上(俯卧固定)。
动物标识管理制度一、引言动物标识是指对动物进行身份、来源及相关信息的识别和管理的一种手段。
动物标识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加强对动物生产和养殖全过程的监管,保护动植物卫生,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动物产品出入境管制,加强养殖业规范化管理,对动物进行标识和登记管理的一套规定和操作办法。
本制度旨在加强对动物的管理,追溯动物来源,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增强兽药使用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动物养殖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卫生,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动物标识管理工作。
二、动物标识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识目的、标识方式和标识位置,动物的标识可以分为耳牌、耳标、颈环、脚环、体绘标、体色标等。
根据标识信息的采集方式,动物标识可以分为电子标识、遥感标识、人工标识等。
根据标识的对象,可以分为牲畜标识、家禽标识和宠物标识等。
三、动物标识管理的原则1. 安全原则:标识方式应当安全、可靠,不会对动物造成伤害和不适。
2. 全程追溯原则:标识要求具备全程追溯的功能,能够对动物的生长、饲养状况进行系统记录。
3. 统一标准原则:标识应当遵循国家统一标准,便于管理和监管。
4. 公平公正原则:标识应当实行公平、公正,避免标识信息的篡改和伪造。
5. 低成本原则:标识方式和管理办法应当尽可能减少养殖户的成本,减轻养殖户的负担。
6. 环保原则:标识方式和材料应当符合环保要求,不对环境造成损害。
四、动物标识管理的内容1. 标识登记管理:对动物进行标识登记,包括标识信息、养殖户信息、动物来源信息、动物去向信息等。
2. 标识监管管理:对标识的实施、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检查标识的完好情况,防止标识信息的篡改和伪造。
3. 标识追溯管理:建立动物标识的全程追溯体系,对动物从出生到屠宰全过程的生长、饲养情况进行记录和查验。
4. 标识更新管理:对标识信息进行更新管理,保证标识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五、动物标识管理的责任主体1. 国家级:负责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协调各地方政府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免"耳$在+出些1234王海英动物的防疫与检疫工作会对我国畜牧养殖业的稳健发展及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其中免疫标识作为判定动物是否防疫的法定标准,在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而免疫耳标自2002年颁布以来在我国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中已实施多年,各地动物防疫监管机构通过工作力度的加大也取得了不错成效,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文章-对 重的问题,得效的与改正o一、免疫耳标在动物防疫中出现的问题1、耳标佩戴方面动物免疫耳标应佩戴在耳朵中大管的,并耳标与耳标佩戴o在作中,会为防疫重而不,以在防疫工作中,在动物耳朵。
再加识不,对耳标的作,在一定的。
然而的动物在佩戴免疫耳标出现应应;佩戴出现而,会发生而的;免疫耳标会动物的,动物耳朵。
的存在会成养殖户对佩戴免疫耳标在,重影响了工作的展。
,一得的是,免疫耳标的标佩戴在动物耳朵面,过的出会成以,而实际标佩戴在动物耳朵面不会为供方面,为需要动物固定好看清楚免疫耳标上的。
以,笔者为在给动物佩戴免疫耳标,尽量标佩戴在动物耳朵的背面。
2、免疫密度方面动物免疫则需要佩戴免疫耳标,而不免疫则不需要佩戴,以通过免疫耳标的得知动物是否接免疫o然而,在许多地区免疫密度与免疫耳标佩戴视作为正关的关系,而实际上免疫耳标仅仅是动物在第一次接免疫射佩戴去的,也就味着动物配免疫耳标只说明该动物接过疫苗射,但并不映出免疫、射几次以及射了何种疫苗,为需要通过更加详的动物免疫档案得知。
以说,从动物免疫耳标的佩戴去掌握动物的免疫密度,种法需要纠正,必须要免疫档案确定动物免疫密度,则法真正了动物的免疫密度。
3、免疫效方面动物佩戴了免疫耳标则证明该动物注射过免疫疫苗,也就说明应该具免疫效,正为种想然的也就让-地区免疫耳标与免疫效直接联系在一起。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即是疫苗射,我们通过对免疫抗体效价检测会发现候免疫效非十想,以仅仅借助免疫耳标去判定免疫耳标是不可取的做法,需要改正。
动物耳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动物的管理,保障动物的身份追溯和疫病防控工作,规范动物耳标的使用和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养殖、养殖和销售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农场、畜牧场、养殖场、屠宰场等。
第三条动物耳标是一种用于标识动物身份的标志,是动物管理和追溯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动物耳标的使用应遵循合法、科学、规范的原则,必须有合法依据、符合规范定位和规格,并且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第五条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动物耳标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和使用,确保其有效性和稳定性。
第六条呼应国家监管政策,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落实耳标使用责任,确保耳标信息及时准确,做到全程可查。
第七条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动物耳标制度的要求,确保动物健康、追溯管理和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动物耳标的制度管理第八条动物耳标的制度管理包括耳标的规格制定、使用程序、管理要求以及信息记录等方面。
第九条所有动物耳标的规格制定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
第十条动物耳标的使用程序必须由指定的专业人员操作,确保在动物的正确位置安装,不会对动物造成伤害。
第十一条动物耳标的管理要求包括对耳标的领用、储存、使用、退还和销毁等方面,必须做到规范、清晰、严格。
第十二条对于动物耳标信息的记录要求,包括对耳标的领用记录、使用记录、动物信息登记以及相关信息存档等方面。
第三章动物耳标的使用要求第十三条所有动物耳标的使用必须与动物的身份信息相匹配,确保动物耳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四条动物耳标不得随意更换或篡改,必须在指定的部门和人员指导下进行更换和更新。
第十五条动物耳标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对动物进行耳标信息的核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六条动物耳标的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要求,不能对动物的正常行走和觅食造成影响。
第十七条动物耳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以确保其完好无损、信息清晰可读。
第四章动物耳标的管理责任第十八条动物耳标的管理责任必须明确,对于耳标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必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