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优化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90.50 KB
- 文档页数:15
计算机网络论文:计算机网络的优化及可靠性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在线购物、社交娱乐到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应用需求的日益复杂,如何优化计算机网络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计算机网络优化的重要性计算机网络优化旨在提高网络的性能,包括减少延迟、提高带宽利用率、增强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等。
这对于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至关重要。
(一)提升用户体验一个优化良好的网络能够让用户在进行各种在线活动时,享受到快速、流畅的服务。
例如,在观看高清视频时不会出现卡顿,玩在线游戏时能及时响应操作。
(二)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高效的网络可以加快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的速度,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降低成本通过优化网络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硬件升级和带宽购买,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三、计算机网络优化的方法(一)网络拓扑结构优化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性能的基础。
可以采用星型、环型、总线型等不同的拓扑结构,或者结合多种拓扑结构来满足特定的需求。
例如,在大型企业网络中,通常会采用层次化的拓扑结构,将网络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以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管理性。
(二)路由协议优化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路由效率。
常见的路由协议如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和 RIP(路由信息协议)等,需要根据网络规模和拓扑结构进行选择和配置。
(三)带宽管理与分配通过 QoS(服务质量)技术,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流量进行分类和优先级设置,确保关键业务和应用能够获得足够的带宽资源。
(四)缓存技术的应用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部署缓存服务器,可以减少重复数据的传输,提高数据访问的速度。
(五)硬件设备升级及时更新老化或性能不足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可以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
四、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意义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指网络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矿区无线网络系统设计和网络性能优化中图分类号:tu1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1-000-01摘要矿区的无线网络设计与优化已经成为了矿区网络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无线网络的优势使其可以帮助矿区完成大范围的信息传递与处理,配合有线网络已经可以形成一个覆盖整个矿区的数据通信网络。
关键词无线技术网络优势网络结构覆盖技术网络优化一、无线网络技术的基本特性与优势无线网络技术就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结合的产物,是在不采用传统线缆条件下实现以太网功能的技术。
无线局域网络利用电磁波完成无线状态下的数据传输,传输的速率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最远距离也可达到50km。
该技术可以解决有线网络不能解决的数据通信问题。
其优点如下:安装方便,无线网络不需要进行线路的铺设,减少了人工布网的工作量,安装完接入点和设备就可以建立一个局域网;经济实用,因为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不受有线网络与设备的影响,因此在扩展网络的时候可以选择更加经济的措施,提高了其经济性;扩展容易,无线局域网有很多种配合方式,可以按照需要进行选择建网模式;基于以上优势无线网技术可以在地形复杂的矿山中实现灵活布网,且经济优势明显,只要进行适应性优化即可发挥其优势为矿山服务。
二、矿区无线局域网的结构与覆盖要矿区无线网络的基本够是在信息化建设中将wlan作为无线网络接入到其有线网络中,基本的结构如下图1:图1 矿区无线网结构按照上面的结构,无线局域网接入到有线网络,wlan通过接入终端与ap实现点对点的连接,让多个无线端口构成拓展业务群,然后通过分布式系统接入到矿区有线网络系统中。
2、矿区局域网覆盖矿区内的单个无线接收单元最大的室外覆盖在300m内,室内为100m内,在矿区要覆盖的范围较大且地形复杂,因此需要利用多个ap组成多个小规模区域才能完成整体覆盖,这就涉及到多个与无线电系统数据传播相关的问题,需要进行统一控制。
如:链路中各级接收机的灵敏度设定,应采用相关的公式进行计算并以此选择相应的接收设备,保证其灵敏度要求,利用功率电平与接收机灵敏度之比就可以分析其链路是否可以满足覆盖要求;再如:网络功率设定,矿区的无线局域网发射功率主要是根据区域的范围而定,最大的功率应在100mw以内。
三篇关于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一:一、概述在高校数字化校园飞速发展的今天,校园网已成为校园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教职员工和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源的主要途径,在教育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在笔记本电脑已经相当普及,很多的教师和学生都渴望在教室、图书馆及室外广场等场地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入校园网,方便地获得所需的信息。
因此,无线局域网wlan的优势呼之欲出。
二、有线网络的局限性(1)极其紧张的接入信息点;(2)获取信息受地域局限;(3)配置复杂并易造成浪费。
三、构建无线网络的优势(1)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现许多高校教师都配备有笔记本电脑,甚至有些高校已经达到无纸化课堂程度。
随着无线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不可避免的需要向无线网络技术升级。
(2)可以很便捷地扩容和调试。
对于有线网络,如果办公地点或核心设备的改变通常就意味着重新建网。
(3)可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校园网楼宇间互联一般都采用光纤网络的连接方式,有时因为资金及成本方面的考虑,一些距离较远或用户较少的建筑就变成了“信息孤岛”。
还有在学校的主要室外活动地点如主广场、运动场等都无法接入有线网络,但用无线网络的话,只要架设一套无线网桥路由设备,在适当的地方配备一台大功率室外天线,这样就可以轻松上网,享受无线网络带来的便利。
(4)可以节约大量专项经费。
使用无线网络接入方案,可以节约大量的布线成本,无线网络仅需要在每个楼层预留一至两个以太局域网接口,便能轻松实现无缝接入校园网,还以节省大量的接入交换设备。
(5)可以全面覆盖整个校园。
合理地设置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就可使整个校园都能上网,学校不必再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更多的公共机房,在座位紧张的图书馆阅览室,学生也不必为上网发愁,真正实现了数字化校园的功能。
(6)可以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并存。
以往高校进行校园数字化建设时,因当时的网络技术基本上都采用有线网络的架设工作,但随着大学校园的扩建,必然要大规模的扩容和增加信息点,而现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以及社会的发展,个人购买笔记本的已经相当普及,所以各大学可以采用以原有的有线网络为基础,根据需求构建各样的无线网络。
面向城市复杂环境的5G移动网络优化设计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普及,人们对于更加高速的移动通信需求也更加广泛。
移动通信已经从传统的2G网络发展到了如今比较火热的5G网络,并采用更先进的网络技术,同时5G移动网络其通信能力也变得更强,高带宽,带来了4K高清、甚至超高清视频体验;低时延,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感;大连接,带来了从人人互联到物物互联的转变。
借助5G网络三大特点,在金融、证券、旅游等各行各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应用。
但是无线网络有其自身的短板,比如说受5G超高频段组网限制,使其穿透能力弱、绕射能力差,再加上小基站大范围的部署困难,楼宇等建筑结构复杂,在室内很容易出现深度覆盖不足,导致弱覆盖甚至无覆盖的现象。
为了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很多通信学者、企业专家在相关探索后提出了很多5G移动网络的优化策略,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城市复杂通信网络的场景下,如何能够让多种不同的移动网络优化技术来实现复杂环境的无缝5G网络覆盖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5G;网络优化;覆盖增强;上行载波聚合;干扰控制引言:随着我国智能天线以及一些多输入多输出MIMO基带芯片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5G移动网络的发展也更加如火如荼。
借助于5G移动网络,很多高科技产业已经开发出与5G相关的产品和生态链,促使移动多用户数据共享以及数据采集能力变得更强,在5G移动网络实际应用中,由于城市复杂多变的无线环境,会出现各种影响5G性能的因素,比如是否能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承载上万甚至上亿、几十亿、几百亿个用户?如何穿透建筑物或者是地下室等满足深度覆盖要求的场景?为了能够让5G移动网络实现连续覆盖、无缝覆盖,必须要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5G发展中的难点,并实时的跟踪分析此类场景的5G网络信号强度,发现其中存在的弱覆盖点,使用户数据业务更加可靠连续。
一、城市复杂环境 5G 移动网络建设和应用现状(一)5G网络的部署根据国家对于5G网络建设部署要求,国内各家运营商已经开始大范围进行5G建设,前期在广州、上海以及北京等比较发达的城市,都已经部署完成5G实验网,在实验网的基础上完成商用前期的准备工作。
关于CDMA无线网络建设中重点问题的探讨【摘要】如何建设一个覆盖良好、话音清晰、接通率高的优质cdma移动通信系统,并在最好的资源利用率下达到一个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建成精品移动网络,是中国电信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将对网络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选址、优化等几个重点问题分别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无线网络;设计;优化 1.cdma无线网络规划网络规划在cdma无线网络工程建设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cdma网络的合理规划是一项关系网络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渐进的复杂系统工程,贯穿网络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的全过程。
cdma系统本身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其容量、覆盖、质量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对cdma网的规划不仅仅是覆盖区域估计,还包括干扰分析及容量分析。
盲目的加站,可能回来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市区导频污染升高、基站间频繁切换等。
cdma无线网络规划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首先应该进行市场目标分析,需要收集当地的人口结构、经济情况、地理信息等数据,以此来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因素。
要确定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网络规划设计,还需要收集各种数据。
主要包括现网基站设置的相关信息、传播条件、所要覆盖的大致区域;现有基站运行的话务统计数据、各种业务量的密度分布图、地形地貌数据资料、客户初选的站址信息和网络增长规划等信息。
(2)有了以上信息,就可以进行预规划,包括建立传播模型及链路预算表、评价客户站点并建立新站点和计算机辅助的网络覆盖及干扰分析等。
首先根据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业务量规划和链路预算,分别从容量和覆盖的角度估算基站数量,对两者进行平衡,并结合客户提供的初选站址信息得出基站的初始布局。
(3)然后根据初始布局中得到的网络大致规模,把相关数据全部导入到规划软件中,进行分析。
为了得到更为精确的规划结果,需要结合各种算法,确定所输入参数,根据通信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即进行详细规划,最终确定基站数量、配置、位置、天线高度、天线倾角和系统容量,得到一个详尽的无线网络规划方案。
无线网络优化毕业论文无线网络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无线网络的依赖程度的增加,无线网络优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无线网络优化旨在提高无线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以满足用户对快速、稳定的网络连接的需求。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无线网络优化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信号覆盖优化信号覆盖是无线网络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网络体验。
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建筑物、地形和其他干扰因素的存在,信号覆盖常常不均匀。
因此,优化信号覆盖是无线网络优化的首要任务之一。
为了优化信号覆盖,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增加基站的数量和调整其位置来提高覆盖范围。
其次,可以利用信号增强器和中继器来扩大信号传输范围。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天线的方向和增加天线的高度来改善信号覆盖。
二、容量增强容量是指无线网络可以同时支持的用户数量。
随着无线设备的普及和数据流量的增加,容量增强成为了无线网络优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增强容量,可以采取多种策略。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增加频谱资源,例如通过引入更高频率的无线电波或利用未使用的频段。
另一种方法是改善信号调制和编码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和引入多天线技术来提高容量。
三、干扰管理干扰是无线网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降低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干扰管理是无线网络优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了管理干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频率规划和资源分配来减少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
其次,可以利用干扰消除技术和自适应调制技术来降低干扰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功率控制和天线方向来减少干扰。
四、移动性管理移动性管理是指在无线网络中管理移动设备的过程。
由于用户经常在不同的位置移动,移动性管理对于提供连续和无缝的网络连接至关重要。
为了管理移动性,可以采用多种策略。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手over技术,即当用户从一个基站移动到另一个基站时,无线网络可以自动切换用户的连接。
另一种方法是引入移动IP技术,使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切换而不会中断连接。
局域网网络优化论文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局域网在企业、学校、政府机构等各类组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承载着大量的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和业务运行,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因此,对局域网进行优化以提升其性能和稳定性成为了一项关键任务。
二、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一)局域网的定义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如办公室、教学楼、工厂等),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连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
(二)局域网的组成1、计算机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等。
2、网络连接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传输介质:常见的有双绞线、光纤等。
三、影响局域网性能的因素(一)网络拓扑结构不合理的拓扑结构可能导致数据传输路径过长、拥堵,增加延迟。
(二)网络设备性能老旧或低性能的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无法满足高数据流量的需求。
(三)网络带宽有限的带宽在多用户同时访问时容易造成拥塞。
(四)网络协议不恰当的协议选择可能影响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五)网络安全设置过度的安全防护可能增加数据处理的负担。
(六)网络应用的类型和数量大量的多媒体应用、文件共享等会消耗大量网络资源。
四、局域网网络优化的策略和方法(一)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如星型、树形或环形等,并合理规划设备的布局和连接。
(二)升级网络设备定期评估设备性能,及时更换老旧或性能不足的交换机、路由器等。
(三)增加网络带宽通过升级网络线路、增加带宽供应等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四)合理选择网络协议根据网络应用的特点,选择高效、稳定的协议,如 TCP/IP 协议的优化配置。
(五)优化网络安全设置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前提下,避免过度的安全策略导致性能下降。
(六)流量控制和管理使用流量控制工具,对不同类型的应用和用户进行带宽分配和限制。
(七)无线网络优化合理设置无线接入点的位置和信道,确保信号覆盖和减少干扰。
关于无线网络系统优化技术的论文三篇关于无线网络系统优化技术的论文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GSM网络建设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
用户对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运营商对网络的管理也从对信号覆盖的定性要求转变为对网络性能指标的定量管理。
经过大规模快速建设的GSM无线网络,需要进行必要的网络优化,包括参数优化和结构优化,才能保持结构的持续合理性,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
下面,就针对GSM无线网络系统优化工作,提出一些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1.日常网络监控1.1 网络指标长期监控下表是近两个月的网络重要性能的具体情况,从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无线接通率较低,还未达到要求。
表1 网络重要性能分布由于外在的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空口信令信道、话务信道都可能出现严重的拥塞,如果出现无法扩容,也不能将话务分流到其他小区的情况,将直接导致无线接通率指标下降。
所以需要考虑通过话务分流,合理配置信道等手段进行优化,才能保证无线接通率指标稳定,1.2 BSC升级和割接调整监控对于各网元软硬件变动,如BSC版本升级、网内割接调整等都应该及时进行变动前后的指标对比分析,对于变化异常的指标及时提出警示和优化建议。
对BSC调整后的异常小区进行跟踪和分析,主要问题是部分小区拥塞严重,可能这些小区是由于采用了新的ECU扩大了小区覆盖半径,同时未能及时对天线俯仰角调整,造成由于覆盖不合理产生的拥塞问题,经过调整基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对网内变动的小区进行指标跟踪监控,对小区指标异常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通过话务统计和指标对比,能够发现指标异常现象。
2.日常话务指标优化2.1 常规掉话率优化话务增长和半速率信道增加会造成无线链路品质恶化,引起掉话的增加。
定期对高掉话率MSC和高掉话次忙时掉话在20次以上小区进行跟踪优化,可以改善掉话率指标,使无线掉话率在话务负荷增长的时候保持没有大的恶化。
浅谈WLAN网络优化摘要:本文探讨了wlan网络优化原则及优化思路。
通过组网优化、覆盖优化、容量优化、频率优化四个方面对wlan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关键词:wlan;优化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wlan network optimization studyzhu rijin(nanning branch, china tietong,nanning 53000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wlan network optimization principles and ideas.through network optimization,coverage optimization,capacityoptimization,frequency optimization for four aspects of the wlan network upgrade.keywords:wlan;optimization一、wlan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基于ieee802.11标准系列的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发展速度迅猛。
随着接入点ap(access point)数目的不断增多,ap之间距离的不断减小,同频段的干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无线局域网的总容量。
人们对于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的增大。
在业务繁忙的地区,如会场、展览馆、机场等,需要布置一个能够满足业务带宽需求的小型无线网络。
这种网络的特点在于:网络接入点ap数目比较多;ap位置比较不确定,可能根据需要增加、减少或者移动节点。
由于ap数目比较多,而可用的频段相对的少(在802.11b/g 标准中相互独立无干扰的频段只有3段),因此部分ap之间将会存在相互干扰,这种干扰随着ap间的距离越近对系统容量的影响越大。
校园无线局域网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范本一、绪论1.1 选题背景随着大学校园网络数据传输需要的逐渐增加,特别是应用数据、话音、视像多媒体的传输量的增加,校园网建设正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而校园无线局域网作为校园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校园网中建设无线局域网已成为当前校园网络建设的热点。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设计并实现一种高效、安全、稳定的校园无线局域网。
通过研究校园无线局域网的设计与实现,可以深入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为校园网络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IEEE802.11系列标准IEEE802.11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版本: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和IEEE802.11n。
其中,IEEE802.11n是最新的标准,它采用了更高的频率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提供更高的网络性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1.4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校园无线局域网的研究和应用。
例如,国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建设校园无线局域网,并且在无线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校园无线局域网的设计2.1 拓扑结构设计校园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设计应该根据校园的规模和实际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星型、总线型或环型等不同的拓扑结构。
因此,本论文将分别对这三种拓扑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
2.2 网络拓扑结构2.2.1 星型结构星型结构是一种简单的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它由一个中心节点和多个边缘节点组成。
中心节点和边缘节点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进行通信,中心节点负责控制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
2.2.2 总线型结构总线型结构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它由一个中心节点和多个边缘节点组成。
中心节点和边缘节点之间通过一条物理总线进行通信,中心节点负责控制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
2.3 VLAN划分VLAN是一种虚拟局域网技术,它可以将一个大型局域网分割成多个虚拟局域网,每个虚拟局域网都有自己的局域网。
无线通讯网络的质量优化研究[摘要]:随着移动用户的持续增加和移动业务的层出不穷,我国的gsm无线通讯网络运营与维护必将面临更多的网络优化内容,本文分高话务密度区gsm无线通讯网络优化、高层楼宇gsm无线通讯网络优以及高等院校gsm无线通讯网络优化三种情况,讨论gsm 系统无线通讯网络的质量优化,分别剖析了三种不同环境的网络质量影响因素,并针对环境的特点给出了具体的网络优化方案,为移动通信服务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无线通讯网络质量优化中图分类号:tm711文献标识码:tm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1- 0273-021、引言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是我国大规模使用的移动通讯网络制式之一,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和业务种类的增加,对gsm系统的质量优化也是日常运营中的重中之重。
在gsm网络运营初期,运营商关注的是其信号质量的优劣,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建设,关注的重点渐渐转移到网络质量与网络稳定性上来。
只有持续进行网络质量优化,才能保持gsm网络通话质量与服务水准。
本文分三种情况讨论gsm系统无线通讯网络的质量优化,分别是高话务密度区gsm无线通讯网络优化、高层楼宇gsm无线通讯网络优以及高等院校gsm 无线通讯网络优化,分别剖析了三种不同环境的网络质量影响因素,并针对环境的特点给出了具体的网络优化方案。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gsm无线通讯网络优化概述所谓gsm无线通讯网络优化,指的是在对网络的日常维护与运营中,通过周期性地对网络的各类重要参数进行采集,并对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从而抽取出对无线通讯网络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参数的调整修改,辅之以一些必要的技术方法,使gsm无线通讯网络重新恢复至较好的运行状态,从而将移动网络的收益率维持在最佳状态。
gsm无线通讯网络优化最终可以达到以下目的:提升运营商的收益,降低运营成本,维持比较高的用户体验满意度,使网络系统合理配置,使网络资源得到尽可能大的利用。
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论文3篇推荐文章浅谈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的论文3篇热度:浅谈网络技术的论文3篇热度:无线网络技术研究的论文3篇热度:网络技术应用论文3篇1000字热度: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三篇热度: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论文一:WCDMA无线网络在当前的网路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例如低能耗、高传输速率、低成本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提升了更高的要求,而WCDMA无线网络的优化是网络建设、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的组成部分。
本文针对WCDMA 无线网络优化等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通过WCDMA无线网络优化,将网络通信质量提升。
一、WCDMA无线网络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网络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扩大,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网络问题也就随之而出,为了保证网络通信质量,只有进行网络优化。
我们国家提出网络优化研究和国外相比较晚,国外的网络优化研究进行的比较早,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我国的网络优化研究起步较晚,进而也影响了我国网络优化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网络优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虽然有很多网络优化软件的产生,网络优化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网络优化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无线网络的自动化水平较低。
当前已有的网络优化软件,还没有完全的自动化,在使用这些软件进行网络优化时,需要人工的进行操作干预。
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是,目前我国在网络优化研究上没有丰富的经验和网络优化运行数据作为支撑,进而导致网络优化软件在设计的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较低。
第二,网络优化软件功能少。
在当前我国网络建设中已经有的网络优化软件中,其网络优化的功能较少,而且都带有片面性,只能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分析优化,没有办法对整个网络优化。
WCDMA无线网络技术因为其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其运行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因为该无线网络具有非常多的数据业务,而且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缺乏准确性,进而为WCDMA无线网络的优化带来不确定性[1]。
浅谈我国无线网络的优化与管理【摘要】由于我国移动通信一直在快速建设,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做网络优化,改进原有规划,加强网络管理的工作,使得通信网络质量不高,网络运行效率低,因此,无线网络的优化与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阐述了我国无线网络的优化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无线网络;优化;管理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惊人,移动网络始终处于大规模建设期。
移动用户数增加迅猛,由于始终在建设,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做网络优化,改进原有规划,加强网络管理的工作,造成了通信网络质量不高,服务水平低,网络运行效率低,因此,从集团总部到各地区,已经把网络优化、频率资源规划、网络管理提高到一个日程上来。
有专家做过研究,如果把网络优化与规划做好,在不增加通信设备的情况下,可将目前的移动话务量提高好几个能量级,可见网络优化和管理的重要作用。
1.无线网络的优化1.1优化调整天馈系统基站的天馈系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
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通信的质量和小区的覆盖。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的高度、下倾角和方向等来改变基站小区的覆盖范围或降低对其他小区的同、邻频干扰;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的相对位置来避免天线间的相互影响,从而获得更大的隔离度。
另外,选择增益高、方向性好、频带宽、机械性好的天线也非常重要。
俯仰角太大或天线高度过高会引起小区覆盖范围大,造成越区干扰;水平方向如无特殊考虑也不要偏离工程设计太大。
天馈线驻波比太高,会引起path balance异常,从而使掉话增加等,这些都需要优先解决。
1.2优化调测基站基站站点参数主要包括站名、站号、lac号、配置、频点、经纬度、天线高度、天线增益、天线半功率角(垂直和水平)、方位角、俯仰角、基站类型等。
在分析数据和现场测试的基础上,可能需要对一些基站进行重新调测,以便排除硬件故障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如若发现故障硬件则应予更换。
1.3优化调整参数对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常常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
(论文)浅谈LTE网络优化毕业论文[精选整理]毕业论文浅谈LTE网络优化作者姓名 : 刘玉奎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2班学号: 2012110809 校内指导教师: 刘彤彤校外指导教师: 刘彤彤完成日期 : 2015-05-20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黄河水院自动化工程系毕业论文摘要21世纪,随着我国通信科技的迅猛发展,无形的无线网络在我们的周围悄悄形成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娱乐离不开的手机,手机?也是通过无线网络来传递信息的。
逐渐增加的手机用户,也使无线网络的压力也不断加大。
那么对于无线网络优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长期演进覆盖问题干扰排除- I -黄河水院自动化工程系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 .. (I)引言 ..................................................................... (1)一、LTE无线网络优化介绍...................................................................... .............................. 1 1.什么是LTE..................................................................... ................................................ 1 2.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 ..................................................................... ................................ 1 3.无线网络优化的重要性 ..................................................................... ............................ 1 4覆盖和质量的估计参数不同 ..................................................................... .................... 1 5影响覆盖问题的因素不同 ..................................................................... ........................ 2 6影响接入指标的参数不同 ..................................................................... ........................ 2 7邻区优化的方法不同 ..................................................................... ................................ 2 8干扰问题分析时的重点和难点不同 ..................................................................... ........ 2 9业务速率质量优化时考虑的内容不同 ..................................................................... .... 2 10无线资源的管理算法更加复杂 ..................................................................... .. (2)二、LTE网络RF优化常见问题分析...................................................................... ............... 2 前言 ..................................................................... ............................................................... 2 1.天馈接反...................................................................... (3)1.1定义: .................................................................... . (3)1.2举例 ..................................................................... (3)1.3可能原因和排查思路 ..................................................................... .................... 4 2.扇区无覆盖 ..................................................................... .. (5)1.1定义 ..................................................................... (5)1.2举例 ..................................................................... (5)1.3可能原因和排查思路 ..................................................................... .................... 6 3.越区覆盖 ..................................................................... (6)1.1定义 ..................................................................... (6)1.2举例 ..................................................................... (6)1.3可能原因和排查思路 ..................................................................... .................... 7 4.弱覆盖 ..................................................................... . (7)1.1定义 ..................................................................... (7)- I -黄河水院自动化工程系毕业论文格式规范1.2举例 ..................................................................... (8)1.3可能原因和排查思路 ..................................................................... .................... 8 5.下行干扰 ..................................................................... (9)1.1定义 ..................................................................... (9)1.2举例 ..................................................................... (9)1.3可能原因和排查思路 ..................................................................... .................... 9 6.邻区漏配 ..................................................................... . (10)1.1定义 ..................................................................... . (10)1.2举例 ..................................................................... . (10)1.3可能原因和排查思路 ..................................................................... .................. 10 7.速率低 ..................................................................... .. (11)1.1定义 ..................................................................... . (11)1.2可能原因和排查思路 ..................................................................... .................. 11 三、关于LTE-RF优化我的一些案例以及解决方法 .......................................................... 12 3.1 DT 测试对比...................................................................... ....................................... 12 3.2天馈调整结果如下: .................................................................... ............................ 15 3.3欧嘉路与北环三路交汇处的T字路段下载速率低(已解决) ........................... 16 3.4北环三路与步焦公路交汇处转弯路段SINR差(已解决)................................. 17 3.5步焦公路与Y206道路交汇处路段弱覆盖(已解决) ......................................... 19 结论 ..................................................................... ............................................................. 21 参考文献 ..................................................................... ....................................................... 22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 23 致谢 ..................................................................... .. (24)- II -黄河水院自动化工程系毕业论文引言在这个信息时代,手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娱乐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而4G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网络的一个主体。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移动通信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手机的基本普及。
手机用户对通信网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追求更高质量的语音通信业务,更快的上传下载速率,更高的保密性和有效率等。
如今,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即LTE网络。
中国主导的4G网络标准为TD-LTE,其技术已经相当完善,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目前已经正式商用。
随着中国进入4G时代,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也十分的激烈,LTE网络的质量则决定了市场竞争力。
对此,我们要不断并深入地优化网络,提升网络的质量,建设高质量的LTE网络。
网络优化分为工程优化和运维优化,根据网络建设的阶段划分的。
由于参与的项目属于运维优化的专题优化,所以本文重点介绍运维优化。
除此,本文还会介绍优化的原则和流程,并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采用RF优化方法来解决常见的优化问题(覆盖优化、切换优化、干扰优化),提升网络质量。
关键词:LTE;运维优化;RF优化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times,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China is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of course, to a large extent, because of the basic popularity of mobile phones. The demand of mobile phone users for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also increasing. They pursue higher quality voic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faster upload and download rate, higher confidentiality and efficiency. Now,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developed to the fourth generation, that is, the LTE network. The standard of 4G network in China is TD-LTE.Its technology is quite perfect, and it has the condition to be popularized in a large area. With China entering the 4G era,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 three major telecom operators Competition is also very fierce LTE network quality determin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rket. Therefore, we should constantly and deeply optimize the network,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network, and build a high quality LTE network.Network optimization is divided into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and operational optim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ge of network construction. Because the project involved belongs to the thematic optimization of operational and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operational and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In addition,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and flow of optimization, and use RF optimization method to solve the common optimization problems (coverage optimization, switching optimization, interference optimization, network quality improvement).Keywords: LTE; operational and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RF optimization.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是二十世纪末推动人类社会急速发展的最关键技术,给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政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东莞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东莞市GSM无线网络优化***名:***学号: ************ 系别: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11级通信工程1班指导老师姓名及职称:黄丹讲师起止时间:2014年12月——2015年5月摘要随着中国三大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加剧,GSM网络不断扩大,网络的质量已经成了决定移动通信运营商命运的根本要素。
由于移动通信系统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较大,系统的不断扩容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往往会产生很多新问题,导致服务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水准。
因此,如何调整和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主要任务。
当网络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必须对网络的各种结构、配置和参数进行调整,使网络更合理地工作。
这是网络优化工作的重要部分。
首先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并概括介绍了GSM系统的结构、关键的技术特点,对GSM网络目前反映突出的网络问题进行分析与排查,提出网络优化的必要性,经过分析对比,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GSM 网络优化掉话率切换目录一、研究背景及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GSM概述及网络结构 (2)(一)GSM的简介 (3)(二)GSM的网络结构 (4)三、GSM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 (5)(一)东莞玩具出口贸易的地理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东莞玩具出口贸易的政策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东莞玩具出口贸易的人文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GSM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8)(一)网络优化的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网络优化的内容以及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东莞市GSM网络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网络优化的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网络优化的内容以及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GSM网络优化飞典型案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掉话分析和解决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切换成功率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GSM网络优化后前后对比情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研究背景及其目的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GSM已经成为最成熟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全球绝大多数移动运营商都采用了GSM制式。
到2003年3月GSM网络已经覆盖近200个国家,有450家运营商经营GSM网络,总客户数已超过8亿,占全球移动总用户的80%,预计到2004年,全球GSM用户将达到10亿。
同时随着GPRS的开通和大力发展,GSM网络已经平划过渡到2.5G移动通信系统,而且有85%的GSM移动通信运营商选择GSM—GPRS—3G的发展之路。
根据欧洲的计划,GSM 将进一步过渡到WCDMA,这是目前最成熟,也是今后主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我国自从1992年在嘉兴建立和开通第一个GSM演示系统,并于1993年9月正式开放业务以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2002年我国GSM用户突破2亿,中国移动通信也成为世界上客户数最多、网络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在我国建网初期,由于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移动网络不断扩容,网络的规划也一再随之调整。
建设周期短,发展速度快,前后工期的重叠进行,网络的建设无论在规划阶段以及后续的扩建工程中,均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造成整个通信网络的各种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应用,资源大大浪费,还使得通话质量下降,服务水平偏低,网络运行效率低。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的服务质量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提高网络质量,改善网络覆盖,不但可以树立运营商在客户心目中良好的形象,更能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GSM移动通信网已经比较成熟和稳定,大规模的扩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提升网络质量是一个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关乎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多家移动通信运营的局面已经在我国形成,竞争空前激烈,如何使运行网络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已成为网络运营商的首要任务。
同时对GSM网络的全面优化将积累许多宝贵经验,为以后的3G建设和优化打下基础。
如何合理利用和配置现有的网络设备、资源与容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的平均服务质量,提高效益;如何使得网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网络的服务质量不下降,使得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优化工作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提高服务水平,保障通信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
网络优化,就是对整个网络的资源根据需求和发展的情况进行调配,达到合理的运用。
同时,对于网络运行中存在的诸如覆盖不好、话音质量差、掉话、网络拥塞、切换成功率低等问题,通过网络优化进行解决。
网络优化工作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我国GSM移动网络进入一个低建设高维护的阶段,网络优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贯穿于网络发展的全过程。
为了加强我国GSM网络优化技术人员间的交流,做到信息、经验共享,共同提高网络优化技术水准,笔者根据GSM规范和相关资料,结合自己多个月的移动通信研究、设计、维护和优化实习经验编写了此论文。
二、GSM的简介及其昂落结构(一)GSM的简介GSM是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的缩写,由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制订的一个数字移动通信标准,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的简称。
它的空中接口采用时分多址技术。
自90年代中期投入商用以来,被全球超过100个国家采用。
GSM标准的设备占据当前全球蜂窝移动通信设备市场80%以上。
GSM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
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人正在使用GSM电话。
所有用户可以在签署了"漫游协定"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自由漫游。
GSM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2G)移动电话系统。
这说明数字通讯从很早就已经构建到系统中。
GSM是一个当前由3GPP开发的开放标准。
从用户观点出发,GSM的主要优势在于用户可以从更高的数字语音质量和低费用的短信之间作出选择。
网络运营商的优势是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定制他们的设备配置,因为GSM作为开放标准提供了更容易的互操作性。
这样,标准就允许网络运营商提供漫游服务,用户就可以在全球使用他们的移动电话了。
GSM作为一个继续开发的标准,保持向后兼容原始的GSM电话,例如报文交换能力在Release'97版本的标准才被加入进来,也就是GPRS。
高速数据交换也是在Release'99版标准才引入的,主要是EDGE和UMTS标准。
(二)GSM系统的基本特点: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简称GSM系统)是完全依照欧洲通信标准化委员会(ETSI)制定的GSM规范而研制而成的,任何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都必须符合GSM技术规范。
GSM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式结构,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GSM系统是由几个系统组成的,每个系统之间都有明确的标准化的接口方案,保证各大厂商提供的GSM系统设备能够互联互通。
与此同时,GSM系统和各种各样的通信网络之间也都有严格详细定义了标准接口规范,使GSM能够和各大厂商提供的GSM系统设备能够互联互通。
(2)GSM系统除了把语音业务开放之外,还开放了许多业务的承载,业务的补充体积和ISDN相关的各种业务。
(3)GSM系统是采用了TDMA、FDMA以及跳频的复用方式,频率的重复利用率比较高,同时它还具备灵活的方便的组网结构,可以满足用户不同容量的多方需求。
(4)GSM系统的鉴权和加密功能比较强,能满足用户和网络的安全需求。
(5)GSM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也比较强,系统的通信质量也比较稳定,高。
(三)GSM的网络结构:GSM网络结构由一系列功能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分为MS(移动台)、BSS基站子系统、NSS网络子系统、OSS(操作维护子系统)共同组成了GSM蜂窝系统。
而基站收发台和基站控制器组成了基站子系统;移动交换中心(MSC)、操作维护中心(OMC)、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原籍位置寄存器(HLR)、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LR)和鉴权中心(AUC)等共同组成了网络子系统。
图2.1GSM系统结构1.MS(移动台)移动台是整个GSM移动通信系统中直接由用户使用的设备,也是用户能够直接接触的整个GSM系统中的唯一设备。
主要可以分为车载型,便携型和手持型几种。
需要指出的是,在GSM系统中,移动用户和物理设备是相互独立的,用户的所有信息都是存储在SIM卡(用户识别卡)里,系统的任何移动台都可以利用SIM 卡莱识别移动用户。
由当前的网络进行相关的认证,保证使用移动网的为合法用户。
移动台还有自己的识别编码(IMEI),国际移动台设备识别号。
每一个移动台的IMEI都是不同的,网络对IMEI进行检查,可以保证移动台的合法性。
SIM 卡存储折用户的所有信息。
移动台通过无线接口接入GSM系统,具有无线传输与处理的功能。
用户识别模块(SIM)和终端设备(TE)是移动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2.BSS(基站子系统)基站子系统是GSM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包含了GSM数字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部分所有的基础设施。
其通过无线接口可以与移动台直接实现通信连接,同时可以连接到网络端的交换机,为移动台和交换子系统提供传输通路,BSS可以看作是移动台和交换机之间的桥梁。
BSC(基站控制器)和BTS(基站收发信台)共同组成了BSS。
从功能上看,BTS主要负责无线传输,BSC负责控制和管理。
它通过无线接口与移动台相接,进行无线接收、发送及无线管理。
3. NSS(网络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包括了许多实体功能,比如实现GSM的主要交换功能的交换中心以及管理用户数据和移动性的所需的数据库,也称为交换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