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昆明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大理行政规划大理白族自治州面积29460平方千米,人口329万。
行政区划: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大理市,邮政编码671000,区号0872。
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区图大理市面积1468平方千米,人口50万。
邮政编码671000。
祥云县面积2499平方千米,人口43万。
县人民政府驻祥城镇,邮政编码672100。
宾川县面积2627平方千米,人口32万。
县人民政府驻金牛镇,邮政编码671600。
弥渡县面积1571平方千米,人口31万。
县人民政府驻弥城镇,邮政编码675600。
永平县面积2884平方千米,人口17万。
县人民政府驻博南镇,邮政编码672600。
云龙县面积4712平方千米,人口20万。
县人民政府驻诺邓镇,邮政编码672700。
洱源县面积2960平方千米,人口32万。
县人民政府驻玉湖镇,邮政编码671200。
剑川县面积2319平方千米,人口17万。
县人民政府驻金华镇,邮政编码671300。
鹤庆县面积2394平方千米,人口26万。
县人民政府驻云鹤镇,邮政编码671500。
漾濞彝族自治县面积1957平方千米,人口10万。
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上街镇,邮政编码672500。
南涧彝族自治县面积1803平方千米,人口21万。
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南涧镇,邮政编码675700。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面积2266平方千米,人口30万。
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南诏镇,邮政编码672400 。
200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371697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0033万元,增长8.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365367万元,增长13.4%,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81577万元,增长13.0%,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10661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4%。
气候地形1、类型: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
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2、特点: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主要表现为:①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红河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表温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②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
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
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
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③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
降水量最多是6~9月份四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
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
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
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云南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云南美食嘉华鲜花饼嘉华鲜花饼,是一款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饼,是以“花味、云南味”为特色的云南经典点心代表。
作为唯一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销的云南特色糕点,嘉华鲜花饼早已香袭全国,成为畅销云南旅游市场的时尚宠贵。
鲜花饼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清代,由于鲜花饼颇受民众的喜爱而广为流传,从西南的昆明到北方的天津均有所见。
并经朝内官员的进贡,使之一跃成为宫廷御点,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嘉华作为云南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一直将发扬云南传统美食文化为己任,早在企业创立之初便将鲜花饼作为公司重点研发、推广的产品之一。
22年来,嘉华在传承古时制饼传统的同时,不断研发改良鲜花饼的制作工艺和条件,坚持烘焙最纯正的鲜花饼,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热捧,成为城市的共同爱好。
食材—1000余亩,公司独有食用玫瑰花种植基地嘉华食用玫瑰花种植基地位于楚雄州禄丰县,占地面积逾1000余亩,是国内最大的食用玫瑰种植基地之一。
该区域海拔高度为1890米,年均气温为13℃,日照时间超15小时,年均降水量850—1000毫米,周边环境良好,无任何“三废”污染,为食用玫瑰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为了确保供应绿色健康的食用玫瑰,公司参照绿色食品规范,全面采用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基地引进全世界最先进的以色列耐特菲姆滴灌施肥及监测系统,确保及时供应玫瑰花生长所需水分及肥料;基地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治理办法,以避免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产生污染。
由此产出的食用玫瑰,花瓣色泽鲜亮,香气浓郁,品质上乘,是制作鲜花饼的最佳原料。
制饼—道道精心层层考究鲜花饼的制作从采摘到烘焙都是一项十分考究的工作。
采摘:食用玫瑰的采摘必须在每天清晨伴着晨露开始,采摘至上午九点前后便须结束。
因为九点之后气温开始上升,鲜花的香气会随之挥发,进而影响花卉品质。
储存:采摘下的玫瑰花经过工人的初步筛选,便需进入冷库储存或通过冷藏车及时运输至用花工厂进行后期加工。
昆明交通昆明市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家一级口岸城市,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城市。
昆明新机场年吞吐量计划2200万人次,将于2011年通航,是全国第四大国际航空港。
昆明市内现有成昆铁路、沪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等12条铁路干支线。
昆明市内道路总长10000余千米,京昆,沪昆,汕昆,广昆,渝昆,杭瑞高速等高速过境。
昆明市区主要出行方式为公交,建有快速公交道路9条,公交线路295条。
昆明轨道交通现在正在全速建设中,第一轮建设六条线路总长近190千米,现已开工四条线路,第一条线路将于2012年投入运营。
航空现使用的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Kunm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KMG)2010年吞吐量2019万人次,位列全国城市第七、西部第二、世界第六十六。
机场有飞往大阪、仰光、首尔、曼谷、新加坡、加尔各答、达卡、迪拜、曼德勒、马尔代夫等20余条国际航线、通往香港、澳门和台北的三条地区航线、通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约140条航线及省内的10条航线。
是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昆明航空有限公司的基地机场。
该机场于1922年10月通航,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民用机场,目前已运转近90年,是中国所有机场中距离市中心最近的一个机场。
昆明新机场即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于2011年底启用,属国家重点工程,机场投资230亿元,是国家“十一五”唯一开建的大型机场,是中国第四个国家门户机场,单体建筑超过北京T3航站楼,为中国最大单体建筑。
公路云南省公路总长近19万千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国领先,公路通车里程为全国第一。
昆明作为云南的公路运输中心,昆明市内交通发达,机动车数量突破135万,人均机动车拥有量居全国第一。
昆明道路总长10000余千米,有108、213、320、324、326等多条国道经过,从昆明起始、经过的高速公路有:G5 京昆高速,即昆武——元武高速,(北京经太原、西安、成都至昆明)G56 杭瑞高速,即曲宣——昆曲——昆大——大保——保龙——龙瑞高速(杭州经九江、常德、遵义、昆明至缅甸、印度)G60 沪昆高速,即昆曲——曲胜高速(上海经杭州、南昌、株洲、贵阳至昆明),G80 广昆高速,即昆石——石蒙——平锁——平砚——砚广——富广——罗富高速(广州经南宁至昆明),G78 汕昆高速,即昆石——石兴高速(汕头经韶关、柳州、兴义至昆明),G85 渝昆高速,即昆嵩——嵩待——昭待——水麻高速(重庆至昆明),G8501 昆明绕城高速公路,由绕城内环(四环)、绕城外环(五环)组成,外环途经安宁——嵩明——宜良——澄江——晋宁——海口——安宁G5611 昆香高速,即昆安——安楚——楚大——大丽——丽香高速G8011 昆河高速,即昆石——石蒙——蒙新——新河高速(昆明经河口至越南首都河内),G8511 昆曼高速,即昆玉——玉元——元磨——磨思——思小——小磨高速(昆明经老挝至泰国首都曼谷)。
昆明历史昆明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滇池地区拥有3000年的文明史。
远古数万年前昆明人的祖先就已在这一带过着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原始生活。
约四千至七千年前,滇池一带已有了定居的农业民族,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和狩猎、饲养畜禽等多种经营活动,并已能纺纱、织布。
滇池地区和稻谷种植至今至少已约有数千年的历史。
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滇池地区各氏族部落,以叟族为主,属氐羌族语系。
氐羌,是中国古代分布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到云南北部一带的古老游牧民族。
其中一部分从越西(今四川越西)渡金沙江而南进入滇池地区,与当地傣僮语系氏族“蒲”、“僚”等部落相融合,共同促进了滇池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楚王入滇公元前三世纪(纪元前298-277年间),楚国大将庄硚率众入滇,抵滇池地区,与当地的叟族部落联盟,建立了以叟族为主的“滇国”,自称“滇王”,其故城在今晋宁县晋城镇。
“庄开滇”带来了楚国和中原内地先进的文化、技术,对促进当时以滇部落为主的滇池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汉代、三国(益州郡)西汉王朝建立后,积极谋求对“西南夷”地区的开发。
公元前109年(西汉元封二年),汉武帝征发巴蜀地区士卒,滇王被迫归降。
汉王朝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置了益州郡,郡治与滇王驻地同在今晋城附近。
郡下设县:昆明为谷昌县,昆阳为建伶县,晋宁为滇池县,安宁为连然县,富民为秦臧县,宜良为昆泽县,把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推行到了西南边疆,标志着古代云南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的开始。
郡县制度的施行,有力地促进了滇池地区奴隶制社会的解体。
汉族移民和中原内地先进技术、文化的传播,使滇池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蜀汉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改益州郡为建宁郡,“郡治仍益州郡之旧”,任用“大姓”为地方官吏,实行促进民族团结的政策。
晋朝、南北朝、隋朝(宁州)公元271年(晋武帝泰始七年),晋王朝把南中四郡(建宁、云南、永昌、兴古)从益州(治成都)分划出来,设立宁州,与益州同列,为全国十九州之一。
昆明特色昆明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中国面向东南亚与南亚的“桥头堡”城市。
目前,昆明拥有六国总领事馆,三家外资银行,世界500强中已有20多家来昆投资落户。
在昆外国留学生人数7000人。
昆明成功举办了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05年第二届GMS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会议)和2009年世界人类学和民族学大会、世界马铃薯大会等国际性会议,与13个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与1个城市即将建立友城关系。
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每年举办、一年在上海一年在昆明)与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及建设中的昆明——越南首都河内、昆明——泰国首都曼谷、昆明——缅甸仰光、昆明——印度及孟加拉国(南亚次大陆)高速公路,拉近了昆明与世界的距离。
泰王国驻昆明总领事馆缅甸联邦驻昆明总领事馆马来西亚驻昆明总领事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驻昆明总领事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驻昆明总领馆柬埔寨王国驻昆明总领事馆大韩民国驻昆明总领事馆(拟建)外资银行泰京银行恒生银行汇丰银行(筹备中)泰华农民银行美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古迹、绚丽的民族风情,使昆明跻身为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城市,首批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全市有各级政府保护文物200多项,有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滇池、安宁温泉、九乡、阳宗海、轿子雪山等国家级和省级著名风景区,还有世界园艺博览园和云南民族村等100多处重点风景名胜。
10多条国家级旅游线路,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全省,连接东南亚,集旅游、观光、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体系,旅游业继续呈增长态势。
石林[1]石林风景名胜区,位于路南县境内,距昆明市86公里,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
全县共有石林面积40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体的,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所谓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各种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异的龙潭,众多的湖泊等,这些现象总称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故名)。
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与滇池边的云南民族村相邻,距昆明市区约9公里。
这时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于展示场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民族博物馆。
这里展出的各类展品达万余件,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改革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产业》、《云南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和服饰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和《奇石珍宝》等8个专题,在16个展厅里展出,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云南民族博物馆位于昆明海埂云南民族村旁,场馆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分为展示区、收藏区和科研办公区。
馆内有16个展室,展出面积达6000平方米,还配有设备齐全的报告厅、会议室、接待室等,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博物馆。
馆内藏品达12万件,是云南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博览场所。
馆内珍藏民族文物40000余套(件),陈列有民族古籍、文化遗产、民族服饰、民间美术、民族乐器、传统生产生活技术等,并不定期地举办临时展览;在馆区开辟了30余个各类动态演示作坊和艺术家工作室;成功组织了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完成了20多项国际国内项目、课题,并与国际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同国外多所博物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开展了多项展览交流、学者互访工作;博物馆将打造民族节日文化广场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几年来,已经有白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苗族等在该馆庆祝过本民族的节日,内容包括传统歌舞节目表演、传统工艺展示等。
该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云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以及近40所全国大、中、小学校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1955 年4月30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国家归来,在昆明观看“云南少数民族文物展览”时指出:“要深入民族地区做调查征集工作,要研究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要反映少数民族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下取得的成就,还要通过文物工作研究云南与中原地区的关系与东南亚邻国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昆明旅游简介概况
昆明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美丽城市,也是云南省的省会。
这座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备受游客青睐。
昆明旅游简介概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
昆明位于云南省中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背景,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
昆明的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城市。
昆明有着众多的旅游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是石林。
石林是一个由石灰岩构成的奇特地貌,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这里有着数以万计的石柱、石峰和石峡,形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昆明还有滇池、西山、大观楼等著名景点,每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昆明的美食也是旅游者不能错过的。
这里有着丰富的云南特色美食,如过桥米线、酸汤鱼、烤全羊等。
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价格实惠,是旅游者品尝当地美食的不二选择。
昆明还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这里有着2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旅游者可以在昆明的民族村寨中了解这些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情。
昆明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它的美景、美食和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前来游览。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和风情,昆明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旅游目的地。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是云南省唯一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地处省会昆明市,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创办于1938年。
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西南地区中学英语师资培训基地,为云南省有权招收港澳台学生的2所高校之一,也是我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4个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确定的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1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云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干部继续教育中心的设立学校。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三个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之一。
建校70多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现占地3680亩,校舍建筑面积486752万平方米(不含二级学院),馆藏图书262万册;学校设有数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东南亚国际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信息学院、会计学院、金融财政学院、体育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经济政法学院、历史与行政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商学院等23个学院;设有独立的科研所5个,与教学相结合的科研机构31个。
具有覆盖文、史、哲、法、教、管、理、工、农、经济等10大学科门类的42个日制本科专业,19个新型特色专科专业,学校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硕士等10个专业硕士点,并跻身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行列。
现有1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太阳能热水器质检中心(全国仅三个),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沼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经济、管理、文学(含艺术)、法律、教育、哲学、医学等多学科的多科性综合大学。
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重点大学,属中国著名大学之一。
2005年昆明理工大学被教育部评估为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
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白龙四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占地面积3200亩。
学校主页:/1954年云南大学(工学院)、重庆大学贵州大学甘肃工业大学etc(矿冶专业)合并升格为昆明工学院1960年云南机械学院并入昆明工学院1959年昆明工学院(机械系)分建云南机械学院1961年云南煤炭学院、云南铁道学院、甘肃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科)、滇南大学(工科系)、滇西大学(工科系)合并组建昆明工学院1963年昆明工学院(滇南分院)、昆明工学院(罗茨分院)并入昆明工学院1961年昆明工学院(滇南分院)创建1960年昆明工学院(罗茨分院)创建1993年昆明工学院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云南工业大学并入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并入昆明理工大学[1]校训:明德任责,致知力行校风:励精图治,求实奋进教风:德高业精,教书育人学风:勤奋,博学,实践,创新办学理念:以特色创品牌,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以服务获支持学校传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学校精神:根植红土,情系有色,坚韧不拔,赤诚报国[2]学校设有24个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发展研究院,有83个本科专业,在全国设有近40个函授站,有72个夜、函大本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24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000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在学校设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办公室”,现有427名国防生在读。
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成立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从2010年起面向全国招生。
[3]办学条件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入选学校,共有112个项目获国家资助、10个项目获云南省资助;图书馆藏书269万册、电子图书122万种,中外文纸质期刊累计5500种,网络数据库112个,是“全国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专业文献信息中心”。
快乐云南昆明欢歌娱乐有限公司昆明欢歌KTV为昆明欢歌娱乐有限公司属下经营场所,为昆明本土量贩KTV品牌。
作为一个阳光、健康的KTV娱乐场所,其在昆明地区有着较好社会口碑和公众影响,为昆明地区知名量贩KTV品牌之一。
所属公司:昆明欢歌娱乐有限公司成立时间:2006年公司性质:非自然人出资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人数:230人总部地点: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930号创新大厦D座4楼公司口号:同一个欢歌,同一个梦想;今日的拼搏,明日的辉煌。
公司简介昆明欢歌娱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2006年5月。
公司主要经营方向为休闲服务和时尚娱乐,目前主打经营项目为量贩KTV。
秉承“缔造阳光娱乐,传播快乐生活”的企业使命,公司确立了“阳光、诚信、专业、品质、服务、创新”的十六字经营理念。
以领跑云南娱乐业,力争做云南最好、昆明第一的娱乐品牌专家为目标,公司投入巨资,于2006年10月推出了欢歌KTV音画时尚(即欢歌KTV丹霞店)这一向大众展示高端娱乐的窗口;2009年,公司再次重拳出击,打造了欢歌傲城旗舰店这一娱乐航母。
在不断提升硬件品质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和支援各项社会公益性活动,也积极组织各种公益性娱乐活动。
汶川地震、2010昆明血荒事件等社会事件中,都出现了昆明欢歌KTV支援活动的身影。
在组织诸多文艺赛事的同时,也成功承办了“欢歌杯”云南民营文化企业优秀青年歌手选拔赛(第三届云南省青歌赛的前期赛事)。
多次组织纯公益性质的文艺活动,自筹费用邀请了胡彦斌、薛之谦、王啸坤、江美琪、曹格、魏晨、陈仁丰等一系列年轻的实力派唱作明星到欢歌KTV 献唱并和歌迷亲密接触,赢得了许许多多年轻朋友的喜爱和追捧。
昆明欢歌娱乐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员工两百三十余人,其中各层级管理人员数十人。
以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护航,稳健成长中的欢歌正在向领跑云南娱乐业这一阶段性发展目标奋进!企业文化公司价值观:客户至上、团队第一、互爱感恩公司的使命:缔造阳光娱乐,传播快乐生活公司的愿景:员工幸福、客户快乐、社会满意公司五年规划:成为全省名优企业;门店总数达14家以上、集团销售额达3个亿以上;同时让25位以上的职业经理人成为“3有阶层”。
走进云南了解云南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
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1965年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发现两颗古人类左右门齿,定名元谋人。
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
考古学家认为,“元谋人”北上越过金沙江,到甘肃、青海成为古羌戎人,继续往东北越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
远古时期,云南、四川、贵州地区的土著居民开始相互迁徙,西南民族共同体“夷”出现了,它主要指今彝语支民族公元前900—公元前109年,古彝族在云南地区相继建立了古滇国、哀牢国等国。
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等地区。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并开五尺道自今曲靖联系内地。
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设立益州郡和24个县,郡治滇池县(今晋宁),开辟通往缅甸和印度的商道,又派唐蒙修复扩建五尺道,更名为“西南夷道”。
郡县制度的推行,推动了云南各族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中国内地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和生产关系。
从中国东汉开始云南全部和今缅甸北部、东部是中国领土。
汉朝征服西南夷时,发现当地有来自“身毒”的商人(今日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在梵语中称为“Sindhu”。
三国时期,云南地区称为“南中”,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王孟获。
320年代,爨氏在昆川(今晋宁)称王,爨氏(见爨族;六诏)统治维持400年。
公元七世纪,大约在大唐帝国兴起的同时,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类似部落联盟的民族政权,称为“六诏”。
分别是蒙舍诏、越析诏、邓赕诏、施浪诏、浪穹诏、蒙嶲诏,“诏”为夷语,有“王”或“首领”之意。
城市建设昆明始终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目前,主城区面积达到360平方公里和人口达到360万人,城市绿化覆盖率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平方米,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和云南省园林城市。
供水、供气、供电等市政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昆明周边200公里范围内主干道基本实现高等级化,昆河、沪昆、成昆、南昆等铁路通达国内外。
昆明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2000万人次,是中国第7个吞吐量超过2000万的机场,已开通国内、国际及地区航线100多条。
已经修建完成的昆曼公路,规划筹建的泛亚铁路,由昆明出发,可以到达周边国家和地区。
发展目标:以滇池为中心,实施“环湖交通”、“环湖截污”、“环湖生态”、“环湖新城”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城乡形象,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把昆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春城”、“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特色突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城市。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傈僳等民族。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
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淳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傈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
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
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云南过桥米线米线是云南的地方小吃,那里的过桥米线是米线中的上品,以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吃法独特,独具风味而闻名中外。
所属菜系:云南菜历史过桥米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滇南蒙自县,1920年,昆明市建立了第一家过桥米线馆“仁和园”。
传说有一秀才在蒙自南湖的湖心小岛念书,秀才妻每日都要通过石砌的小桥给夫送饭。
一日,妻子念丈夫读书辛苦,炖了一只又肥又壮的母鸡,装入罐中,正准备送饭送给丈夫,由于有要事未能按时送去。
当她办完事后,发现汤罐还是热乎乎的,原来是厚厚的一层黄油覆盖汤面,起到了隔热作用。
于是便穿小道,走石桥,送到丈夫身边,将米线往热鸡汤里浸泡后,随即捞出放入碗里,秀才吃了十分满意。
此事被传为美谈,人们为了赞誉这位贤能的妻子,便将这种食品取名“过桥米线”。
经过历代滇味厨师不断改进创新,"过桥米线"声誉日著,享誉海内外,成为滇南的一道著名小吃。
过桥米线的做法原料原材料有:鸡脯肉、猪肚头、猪腰子、乌鱼肉、水发鱿鱼、油发鱼肚、火腿、香菜、葱头、净鸡块各20不同制作方法云南过桥米线图片(18张)克,水发豆皮、白菜心、豌豆尖、葱、豆芽菜、蘑菇各50克,米线200克。
制作方法1.把肉料分别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后漂凉装盘;2.其余各料另锅焯水,漂凉后切段装盘;3.香菜、葱切碎,和油、辣椒及烫过的米线一同上桌;4.鸡油烧热装入碗中,倒入烫过的米线的清汤,加调料上桌;5.食时先将肉片烫至白色,下绿菜稍烫,再下米线,撒少许葱花、香菜即成。
过桥米线由汤、片和米线、佐料三部分组成。
吃时用大磁碗一只,先放熟鸡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将鸡、排骨、猪筒子骨等熬出的汤舀入碗内端上桌备用。
此时滚汤被厚厚的一层油盖住不冒气,但食客千万不可先喝汤,以免烫伤。
要先把鸽鸡磕入碗内,接着把生鱼片、生肉片、鸡肉、猪肝、腰花、鱿鱼、海参、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有筷子轻轻拨动,好让生肉烫熟。
然后放入香脆、叉烧等熟肉,再加入豌豆类、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
最美云南根据《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总人口为4596.6万人。
其中,男性为2385.0万人,占总人口的51.89%;女性为2211.6万人,占总人口的48.11%。
总人口性别比为107.8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0-14岁的人口为952.8万人,占总人口的20.73%;15-59岁的人口为3135.1万人,占总人口的68.20%;60岁及以上人口为508.7万人,占总人口的11.0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0.6万人,占总人口的7.63%;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1557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42266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9226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6766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18.0万人,占总人口的35.2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978.6万人,占总人口的64.80%(由hugao1999贡献)。
民族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25个少数民族。
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
其中,彝族人口为502.8万人,占总人口的10.94%;哈尼族人口为163.0万人,占总人口的3.55%;白族人口为156.1万人,占总人口的3.40%;傣族人口为122.2万人,占总人口的2.66%;壮族人口为121.5万人,占总人口的2.64%;苗族人口为120.3万人,占总人口的2.62%;回族人口为69.8万人,占总人口的1.52%,傈僳族人口为66.8万人,占总人口的1.45%;拉祜族人口为47.5万人,占总人口的1.03%。
昆明
昆明为云南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地区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成都、重庆、西安),它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亦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此外,它还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
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球亦少有的气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地理位置
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
南濒滇池,三面环山。
经纬度昆明位于东经102°10'至103°40',北纬24°23'至26°22',市中心位于北纬25°02'11",东经102°42'31"。
气候特征
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
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100毫米,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因此,昆明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辖区14个。
昆明共辖6个区、7个县、代管安宁一市,另管辖3个国家级开发区。
面积
昆明东西最大横距14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20千米,全市面积2147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3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290平方公里,呈贡新区40平方公里)。
海拔市中心海拔约1891米。
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4247.7米,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米。
人口
全市人口726万3100人;常住人口643万2212人,市区常住人口358万3429人,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4%,为411万6616人,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岁,男女比例为105.76:100。
民族
昆明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6.16%。
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84%,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彝族(44.1万人)、回族(15.2万人)、白族(8.3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
2120.37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增长14%.城市标志
市花:云南山茶市树:玉兰树建筑:金马碧鸡坊
“昆明”一词作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难稽考。
关于“昆明”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昆明”最初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昆明”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写作“昆”、“昆弥”或“昆淋”。
早期并非城市名称,而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即今日的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
见诸记载,“昆明”一词的出现,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
当时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写道:“西自同师(今保山)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由此可见,“昆明”一词是古代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称。
“昆明”作为地名出现,则是在唐代。
“武德二年,于镇置昆明县,盖南接昆明之地,因此为名。
”按此处置昆明县,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镇(今盐源县境)。
唐代为什么把定笮镇命名为“昆明”,记载当中已写得很清楚,系它接近昆明之故。
此处昆明仍指昆明族而言,盖汉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云南西部地区。
直到南诏、大理国时期,乌蛮、白蛮兴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为乌蛮、白蛮据有,昆明族才东迁滇中,聚居于滇池周围。
宋宝祐二年(1254年),元灭大理,在鄯阐设“昆明千户所”,“昆明”始作为地名出现,延续至今。
“昆明”一词的含义,晋常琚解释说:“夷人大种日昆,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