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530.50 KB
- 文档页数:3
《激素调节》知识清单一、激素的发现在 19 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但后来的研究发现,某些生命活动并不仅仅依靠神经系统的调节。
比如,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帮助食物消化。
在19 世纪,学术界对“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
法国学者沃泰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他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发现这样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他的结论是,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然而,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大胆地作出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
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这证明他们的假设是正确的,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二、激素调节的概念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这些化学物质就是激素,它们直接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三、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1、下丘脑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这些激素作用于垂体,调控垂体分泌相关的促激素。
2、垂体垂体能够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3、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4、胰岛胰岛主要由胰岛 A 细胞和胰岛 B 细胞组成。
人体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它们由内分泌腺分泌到血液中,然后通过血液传播到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调节和控制机体的生理活动。
激素调节是机体内部各系统和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调节机制,它对于维持机体内稳态及生理功能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人体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激素的分类、分泌和作用机制以及与激素相关的疾病等内容。
1. 激素的种类和分类根据激素的化学性质,它们可以分为脂溶性激素和水溶性激素两大类。
脂溶性激素包括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它们能够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从而通过结合核内受体影响靶细胞的基因表达;水溶性激素则包括多肽激素和蛋白质激素,它们无法穿越细胞膜,只能通过结合细胞膜上的受体来传递信号。
2. 激素的分泌和合成机制机体内的内分泌腺通过受体和神经系统等多种信号途径,受到不同的刺激后分泌激素。
大脑下丘脑和垂体是激素合成和分泌的主要器官。
下丘脑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控制垂体激素的分泌,而垂体激素则通过自身的激素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形成内分泌系统的闭环调节。
3. 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导途径在靶细胞内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蛋白质激素通过cAMP和Ca2+信号途径调控细胞内酶的活性,而类固醇激素则通过影响基因转录和翻译调节靶基因的表达。
激素还能通过反馈调节机制调控自身的分泌和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 激素与疾病激素在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因此激素的异常分泌或作用异常将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抑郁症等。
因此,研究激素的调节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5. 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激素调节机制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通过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影像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我们将更好地理解激素调节机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高二生物下册《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复习高二生物下册《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复习激素调节: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3、血糖平衡的调节①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元的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③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神经调节:②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布在胰岛外围)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由胰岛B细胞(分布在胰岛内)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增加血糖去路);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减少来源)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免疫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注:激素是有机分子,信息分子,由腺体产生后,运输到各器官和细胞,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作用是间接的。
练习题: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解析:光照首先刺激鸡的神经系统,然后引起激素的改变,所以该过程是一个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
该过程既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产蛋是一只鸡产生和排出卵细胞的过程,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答案:A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解析:B项中,激素具有调节作用而非催化作用。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H+、等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区分: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外分泌腺:有导管;通过导管运输;分泌消化酶肠腺;胃腺;唾液腺;汗腺;泪腺二、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阉割催肥的原理是割除牲畜的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和生殖能力;而且驯良;节约能量;利于育肥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三、血糖平衡的调节外分泌部:分泌胰液1胰腺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内分泌部:胰岛胰岛B细胞:胰岛素2、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肌糖原在肌肉细胞中转变成乳酸;不能分解成葡萄糖重要考点;一定要会区别肝糖原和肌糖原3、血糖调节过程①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②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③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另外还有肾上腺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叫做“拮抗作用”④胰岛素分泌异常分泌少:糖尿病多尿:排出糖分时带走大量水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防治: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4、血糖平衡的意义人的正常血糖浓度在3.9-6.1mmol/L或80-120mg/dl;保证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五、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甲状腺激素功能1促进新陈代谢2促进生长发育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调节方式:负反馈反馈调节的类型与实例反馈调节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排尿排便、血液凝固、胎儿分娩、池塘污染后鱼类死亡更加剧污染等..2负反馈普遍存在: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3、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易激动分泌过少:甲状腺功能不足精神萎缩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婴幼儿缺碘:易患呆小症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拮抗作用..六.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常见激素的靶细胞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细胞;胰岛素的靶细胞是全身细胞;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七、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2关系:①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②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注: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2、热量平衡:产热与散热应维持动态平衡错误!―→错误!||错误!―→错误!3、构建体温调节模型重要考点:①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②冷觉与温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人体的感觉中枢都是大脑皮层③温觉或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④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平衡调节中枢:下丘脑2、调节过程3、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小结1人体水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和体液调节..2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3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4抗利尿激素作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5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注意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总结【考点1】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重要程度★★★☆☆]见附表《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考点2】激素调节的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重要程度★★★★☆]1、血糖的含义血糖即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特别提醒】(1)血糖的最重要的来源是食物中消化吸收,最主要的去路是氧化分解。
(2)人体血糖的正常含量是0.8-1.2g/L(即80-120mg/dL)。
(3)当血糖含量低于0.5-0.6g/L时,会出现早期低血糖的症状(头晕、心慌、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4)当血糖含量低于0.45g/L时,会出现晚期低血糖的症状(脑细胞供能不足引起的昏迷、惊厥、休克等)。
(5)空腹时血糖含量高于1.3g/L时表现为高血糖。
高血糖加重肾脏的负担。
(6)当血糖含量高于1.6-1.8g/L(肾糖阈),会出现尿糖症状。
(7)糖尿病: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Ⅰ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正常,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Ⅱ型糖尿病)。
(8)尿糖≠糖尿病。
出现尿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因为如果正常人一次性吃糖过多,肾小管不能吸收多余的葡萄糖,也会出现尿糖。
但持续性的尿糖一般就是糖尿病。
(9)肝糖原可直接分解产生葡萄糖,而肌糖原不能实现此过程。
3.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特别提醒】(1)胰岛素是唯一的降血糖激素。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即可通过增加血糖去路及减少血糖来源降低血糖浓度,“三促进去路两抑制来源”)。
(2)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两促进来源”)。
(3)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之间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
(4)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是通过有关神经(内脏神经)实现的,并不是通过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
考点3通过激素的调节1.常见激素的来源及相互关系提醒(1)甲状腺激素在正常情况下缓慢地调节代谢,进而影响体温;肾上腺素在应急状态下快速调节代谢,进而迅速影响体温,因此又有“应急激素”之称。
(2)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但作用不同,甲状腺激素主要促进发育,生长激素主要促进生长。
(3)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含多种消化酶的胰液;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血糖调节(1)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因素①血糖浓度——高血糖浓度。
②神经调节——下丘脑某些传出神经兴奋。
③激素调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2)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①血糖浓度——低血糖浓度。
②神经调节——下丘脑某些传出神经兴奋。
(3)有关糖尿病的两个易错点①尿中含糖未必是糖尿病: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尿中含糖,此时血液中血糖浓度可能正常。
②糖尿病患者未必缺乏胰岛素:糖尿病产生的原因:一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这种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二是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胰岛素发挥作用受阻,进而导致血糖浓度过高,这种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3.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1)分级调节:激素的分级调节一般要经过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三个等级。
(2)反馈调节:相应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过程,目的是保持相应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提醒辨析正负反馈(3)实例①正反馈的实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的释放。
②负反馈的实例:大多数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等。
4.激素调节的3个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提醒(1)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属于信息分子,只起调节作用。
(2)激素运输无特异性,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与特定受体结合后才发挥作用。
(3)激素分子只能识别特定靶细胞,因为只有靶细胞具有能和激素分子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以下是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点大全:
1. 激素的定义:激素是一种能够通过血液或组织液传播,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能够调节生物体的生理过程和行为。
2. 调节器官:内分泌腺和靶器官是激素调节的主要器官。
内分泌腺负责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靶器官则接受并响应激素的作用。
3. 内分泌腺:包括下丘脑和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和胰腺等。
4. 主要的激素:激素可以分为蛋白激素、脂质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激素。
常见的激素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甲状腺素、胰岛素、雌激素和睾丸激素等。
5. 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通过结合到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而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和基因表达,来实现对生物体的调节。
6. 负反馈调节:机体内的激素分泌一般受到负反馈调节的控制。
当某种激素的水平过高时,会抑制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以维持激素水平的平衡。
7. 等位效应:不同激素融合在同一靶器官上的效应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增强,叫做等位效应。
8. 激素调节的例子:垂体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素)对生长和发育的调节、胰岛素和葡萄糖的代谢调节、性激素对性成熟和生殖的调节等。
9. 激素失调引起的疾病:激素失调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甲亢、糖尿病和内分泌肿瘤等。
10. 人工激素应用:人工合成的激素可以被用于医疗和农业上,如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激素农药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等。
以上是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点大全,希望可以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H+、等的调节【区分: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内分泌腺:没有导管,通过体液运输分泌激素外分泌腺:有导管,通过导管运输,分泌消化酶(肠腺,胃腺,唾液腺,汗腺,泪腺)【阉割催肥的原理是割除牲畜的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和生殖能力,而且驯良,节约能量,利于育肥】【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外分泌部:分泌胰液1胰腺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内分泌部:胰岛胰岛B细胞:胰岛素2、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肌糖原在肌肉细胞中转变成乳酸,不能分解成葡萄糖(重要考点,一定要会区别肝糖原和肌糖原)3、血糖调节过程①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②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③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另外还有肾上腺素。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叫做“拮抗作用”④胰岛素分泌异常分泌少:糖尿病(多尿:排出糖分时带走大量水)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防治: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4、血糖平衡的意义人的正常血糖浓度在3.9-6.1mmol/L(或80-120mg/dl),保证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
五、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甲状腺激素功能(1)促进新陈代谢(2)促进生长发育(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调节方式:负反馈【反馈调节的类型与实例】反馈调节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
(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排尿排便、血液凝固、胎儿分娩、池塘污染后鱼类死亡更加剧污染等。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背诵清单1.植物激素的种类:植物体内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激素: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腺苷酸、脱落酸、一氧化氮以及其他次要类激素如乙烯、茉莉酸和脱落酸等。
2.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转运: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合成的激素通过细胞壁或细胞间隙的转运来达到作用部位。
3.植物激素的信号传导:植物激素的信号传导通过植物体内的受体蛋白来实现。
激素结合到受体上后,会激活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通路,最终调节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合成。
4.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和器官生长;赤霉素则在光和重力的作用下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和胁迫响应等。
5.植物的营养调节:植物激素也能够调节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分配。
例如,赤霉素可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乙烯则可以促使果实的成熟和落叶等。
6.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植物在面对逆境(如干旱、盐碱、低温和病虫害等)时,会通过激素的调节来增强逆境抵抗能力。
例如,乙烯能够促使植物产生抗逆酶和抗氧化物质,在逆境中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
7.植物生殖的调控:植物激素在控制植物生殖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如影响花序的形成和开花时间的调控等。
植物激素还能够调节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8.植物激素的应用:植物激素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农业和园艺生产中。
例如,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和植物生长等。
以上是植物的激素调节的重要知识点背诵清单。
植物激素的调节机制非常复杂,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学、生化学和生态学等知识来深入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一、激素调节的含义激素调节是指机体内部通过各种激素的合作和调节,使得身体各种生命活动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生理调节过程。
激素是一类分泌于内分泌腺的化学物质,一般通过血液循环或者神经传导体系作用于远离分泌部位的靶器官,调节机体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活动。
激素调节是机体内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各种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和调节,维持机体内部稳态的重要手段。
二、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激素根据其来源和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蛋白质类激素、类固醇类激素、氨基酸衍生类激素等。
这些激素通过对靶器官的作用,影响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多个方面的生理活动。
不同类型的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调节方式,但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通过对靶器官作用来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和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激素调节的机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和作用是激素调节的一个重要部分。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主要由内分泌腺来完成,比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这些内分泌腺受到各种刺激后,会合成并释放相应的激素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靶器官。
激素与靶器官的相互作用一般是通过激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而实现的,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激活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通路,最终影响细胞的生理活动。
这些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和抑制是激素调节的重要机制,它们参与了激素在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过程,从而影响细胞和器官的生理活动。
四、激素调节的生理功能激素调节是机体内部调节中的一种,它通过激素的合成、释放、传输和作用等过程,对机体内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激素调节在人体内的作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生理活动,对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性、保持各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对血糖的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对代谢和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有重要的影响;生长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和发育,对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有直接的作用等。
七年级激素调节的知识点激素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行为等方面。
针对初中生物课程中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本文对其相关知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总结。
一、激素的概念和分类激素是指一类生物信号分子,在人和动物体内是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
它们可以被发现在广泛的生物中,包括植物和真菌。
通常来讲,激素被分为蛋白激素、类固醇激素和氨基酸类激素三类。
二、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激素是在腺体中合成,并向血液或者其他体液分泌的,其作用远超出体内细胞之间的简单的通讯,而是通过与特定的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方式。
三、激素调节的生理现象激素调节在人体生理现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男女性激素调节、甲状腺素调节、胰岛素调节、生长激素调节等等。
1. 男女性激素调节:性激素对人体的发育、成熟、生育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男性激素主要是睾丸分泌的睾酮,而女性激素则是由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黄体酮。
它们对人体的生殖器官、第二性征的发育以及月经的周期等都会产生关键影响。
2. 甲状腺素调节:甲状腺素对人体的生长、代谢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都有着重要影响。
3. 胰岛素调节:胰岛素是调节人体葡萄糖代谢的关键激素,尤其是在饮食中葡萄糖含量高时,胰岛素能够将剂量过高的葡萄糖转换成单糖进行储存,从而为身体进行必要的能量供给。
4. 生长激素调节:生长激素是指由脑下垂体的前叶分泌物过程中产生的激素,它们能够直接影响人体的生长和发育。
四、结语总之,激素在调节人体生理现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深入了解激素调节相关的生理现象可帮助人们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高二生物有关激素调节的知识点激素调节是高二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激素是一种能够传递信号并调节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生物体能够实现生长发育、代谢调节、免疫防御等多种功能。
下面将从激素的种类、分泌机制以及作用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激素的种类激素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包括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肽激素和氨基酸衍生激素等。
蛋白质激素是由氨基酸合成而成,如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等。
类固醇激素是由胆固醇合成而成,如雌激素、睾酮等。
肽激素是由多肽链合成而成,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
氨基酸衍生激素是由氨基酸分解而成,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二、激素的分泌机制激素的分泌过程主要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
当机体需要激素时,下丘脑释放释放激素释放激素(RH)或抑制激素释放抑制激素(IH),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腺体,刺激或抑制腺体分泌激素。
当机体需要停止激素分泌时,高浓度激素抑制下丘脑释放释放激素释放激素(RH)或抑制激素释放抑制激素(IH),从而形成负反馈调节。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通过结合特定的受体发挥作用,受体可以分为细胞膜受体和细胞核受体两类。
细胞膜受体一般与蛋白质激素结合,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其作用方式是通过蛋白激酶级联反应,进而改变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路径。
细胞核受体一般与类固醇激素结合,如雌激素、睾酮等,其作用方式是通过结合DNA,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
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通过三个典型的例子来详细阐述激素调节的具体过程。
1. 生长激素调节骨骼生长生长激素促进骨骼生长的过程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
当下丘脑释放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时,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GH),GH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骼及其他组织,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增殖,从而促进骨骼生长。
2. 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蛋白质激素,能够调节血糖水平。
高二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在高二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激素的调节作用,了解了激素对人体各种生理过程的调节和影响。
本文将对高二通过激素的调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第一部分:激素的概念和分类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类化学物质,它们通过血液传递到靶器官,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的不同,激素可以分为脂溶性激素和水溶性激素。
脂溶性激素包括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溶性激素包括蛋白激素、胰岛素和肽类激素等。
第二部分:激素的分泌和调节激素的分泌主要由内分泌腺负责,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这些内分泌腺受到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激素,并通过负反馈机制来自我调节。
激素的分泌受到生物钟、神经调节和体内物质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三部分: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通过结合相应的受体蛋白,进而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路径,调节靶器官的功能。
不同激素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如类固醇激素通过进入靶细胞核内,结合核受体蛋白,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而蛋白激素和多肽激素则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和细胞内的二次信使系统来传递信号。
第四部分:激素的调节作用激素参与调节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如生长激素促进长骨生长,促进体内蛋白合成和抑制蛋白分解。
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的代谢率和体温。
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雄激素和雌激素则调节性腺的发育和次级性征的出现。
第五部分:激素与常见疾病激素紊乱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库欣综合症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激素的分泌不平衡或受体的异常有关。
了解激素调节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防这些疾病。
结语:通过对激素调节的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激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生理、病理的本质,并为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法。
因此,深入学习和理解激素调节知识是高二生物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一、名词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①微量而生理作用显著;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
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
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动物激素:存在动物体内,由特定的分泌细胞分泌,通过体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并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信息分子。
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4、胚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
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
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5、琼脂:能携带和传送生长素(生长素不能穿过云母片)。
6、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不多。
7、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部的运输。
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说,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9、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解除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10、无子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授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要想没有授粉,就必须在花蕾期进行,因为番茄的花是两性花,会自花传粉,所以还必须去掉雄蕊,来阻止传粉和受精的发生。
2.2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3、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H+、等的调节4、内分泌腺:没有导管,通过体液运输分泌激素外分泌腺:有导管,通过导管运输,分泌消化酶(肠腺,胃腺,唾液腺,汗腺,泪腺)5、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可以口服(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不可以口服,肠道内有蛋白酶(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二、激素种类和作用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2、激素的功能1)抗利尿激素:减小排尿量,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2)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促进骨的生长和蛋白质合成3)胰岛素:降血糖。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4)胰高血糖素:升血糖。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5)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6)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加速新陈代谢;参与机体的应急反应(以下了解)1)胸腺激素: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2)雌激素: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3)雄激素: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协同作用:例如: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机体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拮抗作用:例如:血糖调节: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4、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
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易激动)分泌过少:甲状腺功能不足(精神萎缩)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婴幼儿缺碘:易患呆小症5、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分泌过多——巨人症分泌过少——侏儒症三、血糖调节外分泌部:分泌胰液1胰腺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内分泌部:胰岛胰岛B细胞:胰岛素2、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血糖,肌糖原在肌肉细胞中转变成乳酸,不能分解成葡萄糖3、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4、作用机理:胰岛素: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5、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激素调节知识点激素调节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它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并调节机体各器官的生理活动。
在人体内,激素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控制着我们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免疫等多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激素调节相关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复杂而又神秘的生理过程。
一、激素的分类激素按照化学性质可分为蛋白质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大类。
蛋白质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主要由腺体分泌,通过血液传递到靶细胞产生作用。
而类固醇激素则是从胆固醇合成的,如皮质醇、睾酮等,它们可以直接进入细胞内与核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二、激素的机制激素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包括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与核受体结合等。
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会启动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导致细胞内的特定效应发生改变。
例如,胰岛素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三、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为了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激素的分泌和作用需要受到一个精细的调节系统控制。
其中,负反馈调节是最常见的机制。
当机体需要某种激素时,相关腺体会分泌相应的激素;而当体内激素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会抑制腺体进一步分泌激素。
这种负反馈调节可以帮助维持机体内激素水平的稳定。
四、常见激素的作用1. 生长激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以及脂肪的分解。
2. 甲状腺激素:调节基础代谢率、促进生长发育、影响体温。
3. 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葡萄糖等物质的合成与储存。
4. 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和妊娠。
五、激素调节失调及疾病当机体内激素分泌或作用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疾病。
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会出现代谢率下降、乏力、体重增加等症状。
而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异常导致的,患者会出现血糖升高、多尿、口渴等症状。
六、激素调节与生活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都会对激素调节产生一定影响。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基础重点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假设:在________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________。
(2)实验
稀盐酸+________混合获得________ 注入狗静脉中―→促进胰腺分泌________。
(3)实验结论: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神经调节,还有________。
2.激素调节:机体由________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3.本质:有机物
蛋白质,多肽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固醇类:性激素
氨基酸类:甲状腺激素
特别提醒
1.下丘脑、垂体、胸腺、胰岛分泌的激素属于蛋白质或多肽类,不能口服。
2.下丘脑分泌的各种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各种促激素作用于下一级腺体或器官。
3.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但又送至垂体,由垂体释放。
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的实例
1.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素
正常人的血糖:0.8-1.2g/l(80-120mg/dl)
特别提醒
1.氧化分解=细胞呼吸(细胞内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主要是产热,供能
2.合成糖原场所:肝脏细胞及肌肉细胞。
当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可以分解变为血糖,但肌糖原只能氧化分解供能。
3.机体内的三大物质可以相互转化.饥饿时消耗顺序为:糖脂肪蛋白质
4.引起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血糖浓度。
5.血糖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其次是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这种调节方式既是分级调节,又是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体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特别提醒
1.激素与酶的联系
2.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1)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①促新代谢,促产热方面: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激素
②促升高血糖,升血压方面: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激素
③促生长发育方面: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④促进植物的生长,伸长方面:植物生长素与赤霉素
⑤促进泌乳方面:催乳素与孕激素
(2)拮抗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促进降血糖途径,抑制升血糖途径)
(-)
关系: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
3.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甲状腺激素胰岛素除外)
4.作用:调节作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信息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