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经络和腧穴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5
第一节手太阴经络与腧穴一、手太阴经脉(一)循行1、原文:《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经脉循行常见名词解释1) 起:经脉之开始,如起于中焦;2)络:联络之意,经脉绕行于其相表里的脏腑;3)还:经脉去而复回;4)属:归属;5)循;沿着行走;6)横:经脉非上下行走而平行;7)行:行走经过其他经脉附近,如行少阴、心主之前;8)上:自下而上;9)下:自上而下;10)出:由深部而浅出;11)系:连属之意。
摘自《内经》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教学参考资料。
3、示意图:中府起于中焦…→大肠…→胃…→膈…→肺…→喉………→腋下→上臂内侧→肘→前臂→寸口→鱼际→拇指(少商)支者┖…→腕…→食指(手阳明)4、联系脏器:大肠、胃、肺、膈、喉(二)病候1、《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2、关于“是动”“是主……所生病”的各家见解1)从《内经》原文分析来看:①“是动病”是经络诊断的重要依据“是”是指示代词,指十二经脉之各经,“动”为经脉之经气发生变动,即经脉的生理功能活动发生了变化,“病”则为名词,活用作动词,作“患……病”解释,是动则病可译为,该经脉经气(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就会患……一系列的有关病候,这些即是“是动病”,由此可知,“是动病”的本意是指本经脉(包括脏腑)的功能发生病理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病候。
②“所生病”是经络治疗的主治范围“是”指代相应的经脉,“主”即主治之意,“所生病”的“病”即指所产生的疾病。
此句译为“某经脉(经穴)主治某所产生的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笔记:手太阴肺经、腧穴《灵枢·经脉》原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⑴,下络大肠,还循胃口⑵,上膈属肺。
从肺系⑶,横出腋下,下循臑内⑷行少阴⑸、心主⑹之前,下肘中,循臂内⑺上骨⑻下廉⑼,入寸口⑽,上鱼⑾,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注释手太阴肺经⑴中焦--宋·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⑵胃口——《铜人》注:“胃之上口,名曰贲门。
”⑶肺系——元· 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
”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⑷臑内--臑音闹。
指上臂。
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
⑸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
⑹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⑺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⑻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⑼廉——指侧边而言。
⑽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⑾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翻译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
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穴位作用与配伍本经腧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中府【别名】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穴义】收募三焦腑中的气态物输供手太阴肺经。
【名解】1)中府。
中,与外相对,内部也。
府,脏腑也。
中府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
本穴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来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中府。
2)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膺,胸也。
俞,输送之意。
第七单元~第九单元合并讲解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一、经脉循行体表:腋下—上肢内侧前缘—大指端(中府—少商)联系脏腑:中焦—络大肠—胃口—属肺—肺系(气管咽喉)二、主治概要1.胸、肺、咽喉部与肺脏有关病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胸痛等。
2.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等。
1.尺泽合穴【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2.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面部疾患。
③手腕痛。
3.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定位】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痛、胸痛等肺系疾患;②无脉症;③腕臂痛。
4.鱼际荥穴【定位】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掌中热;③小儿疳积。
5.少商井穴【定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等肺系实热证;②高热,昏迷,癫狂;③指肿,麻木。
治疗无脉症首选()A.阳陵泉B.悬钟C.太渊D.膻中E.中脘『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太渊主治:①咳嗽、气喘、咽痛、胸痛等肺系疾患;②无脉症;③腕臂痛。
患者外感风热,咽喉赤肿疼痛,吞咽困难,咽干,咳嗽。
治疗应首选()A.列缺B.内庭C.太溪D.少商E.廉泉『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少商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等肺系实热证;②高热,昏迷,癫狂;③指肿,麻木。
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一、经脉循行体表:食指(商阳)——合谷——上肢外侧前缘——肩前——颈——下齿——鼻旁(迎香)联系脏腑:络肺——属大肠连接下经:鼻旁——足阳明胃经二、主治概要1.头面五官病齿痛,咽喉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