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化学品与人体健康
- 格式:pptx
- 大小:236.57 KB
- 文档页数:27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及主要来源一、纺织原料在种植过程中,为控制病虫害使用的杀虫剂、化肥、除草剂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服装上,会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或其他中毒反应,甚至诱发癌症;二、在纺织品加工制造和后期的印染、后整理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染料、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增白荧光剂、树脂整理剂等多种化学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使纺织品及服装再度蒙受污染。
自1994年7月15日德国政府颁布禁用偶氮染料法令以来,到目前为止,在纺织品和化学品领域中禁用和限制的化学物质有13类约300个。
下面对这13类化学物质作一个基本介绍。
1除用1-EP6/0.311禁用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是指含一个或多个偶氮基(-N=N-)的芳香族化合物。
偶氮染料是染料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属于该类结构的染料有几千种。
经研究表明某些芳香胺对人体或动物具有致癌的作用或怀疑有致癌作用,因此各国的法规仅对会分解产生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进行禁止。
德国最先颁布禁止生产和使用以联苯胺为代表的20种致癌芳香胺及可分解出这些芳香胺的染料的法令,规定进口商不得进口用这些染料加工的与人体接触的纺织品。
随后,这一法令也被欧盟其它国家所使用。
按照德国Bayer公司在1994年提出的禁用染料品种以及1999年德国VCI(德国化学工业协会)提出的禁用染料数据统计有146个,规定在纺织品上的致癌芳香胺的限值不超过30mg/kg,在染料中的致癌芳香胺的限定值不超过150mg/kg。
禁用染料在经印染的纺织品或皮革制品中都有可能存在。
2致敏性分散染料致敏染料对皮肤有过敏性和刺激性,部分分散染料被认为易起过敏反应,如果该类染料长时间接触皮肤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因此在一些国家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中对这些染料进行了限制和禁用。
目前受控的致敏性染料有20种,Oeko-tex对这20种染料的使用进行了限制,这些染料均为分散染料。
德国的《食品与消费品法》中对被证明有过敏反应的6种分散染料使用进行了限制。
AOX —一类应引起重视的纺织化学污染源2008年1月14日纺织导报水中的卤化物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一般不存在于天然水体,是人为污染的标志。
美国环保局提出的129种优先污染物中,有机卤化物约占60 %,以AOX(Absorbable Organic Halogens)表征的有机卤化物已成为一项国际性水质指标。
纺织品的染整加工中常见的羊毛脱脂剂、杀虫剂、干洗剂、漂白剂等均属有机卤化物,AOX的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T he aquatic halogenide is an artificial polluting marking and generally nonexistent in natural water, which can turn a thing to have cancer-causing and with the result that gene mutation. 129 kinds that the Americ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puts forward have the initiative pollutant in, the organic halogenide accounts for 60 % of total amount around, the organic halogenide of AOX(the Halogens of the Absorbable Organic)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water quality index.AOX ——一类应引起重视的纺织化学污染源文/邢雷王柏华张辉当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主题的时候,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生态和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加深,除市场驱动力外,“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生态学”等概念已经大范围进入了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
纺织品化学品检测标准标题:纺织品化学品检测标准:保障消费者健康与环境安全前言:纺织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纺织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潜在风险。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纺织品化学品检测标准,本文将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论述。
一、纺织品中的化学品及其危害性纺织品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品种类繁多,包括染料、助剂、防腐剂等。
然而,这些化学品有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染料中的铅、致癌物、过敏原等成分可能导致人体皮肤过敏、呼吸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防腐剂可能导致土壤和水源污染。
因此,建立和遵守纺织品化学品检测标准至关重要。
二、纺织品化学品检测标准的重要性1. 保障消费者健康纺织品直接接触人体皮肤,任何对于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的残留,都有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纺织品化学品检测标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保产品符合人体健康标准,减少对人体的潜在风险。
2. 环境保护纺织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纺织品化学品检测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有助于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国际贸易的便利化遵守纺织品化学品检测标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并有利于进入国际市场。
三、纺织品化学品检测标准的例子1. 染料和染色剂的检测标准染料和染色剂的合规性是纺织品化学品检测的重点。
相关标准包括对污染物质的限量要求、可溶性离子和重金属测试、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致敏染料的检测等。
2. 防腐剂的检测标准防腐剂在纺织品制造过程中用于保护纺织品免受霉菌和细菌的侵害。
相关标准包括对危害性最低限量的规定、通用防腐剂的检测、防腐剂残留的监测等。
3. 安全标签的要求纺织品化学品检测标准还要求产品上标注相关的安全标签,向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使用和保养信息,以减少误用和健康风险的发生。
四、纺织品化学品检测标准的执行与监管纺织品化学品检测标准的执行与监管需要建立相应的机构和法规来确保其有效性。
纺织行业改善纺织品安全与环保标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织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品供应行业,也需要不断改善纺织品安全与环保标准。
本文将探讨纺织行业在改善纺织品安全与环保标准方面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
一、纺织行业的安全与环保问题纺织品安全与环保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纺织品生产过程中常常使用各种化学物品,如染料、助剂等,这些化学物品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管理和控制,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毋庸置疑,纺织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以染料为例,某些染料可能含有致敏或致癌物质,如果长时间接触这些染料,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慢性伤害。
此外,纺织品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改善纺织品安全与环保标准,提高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二、纺织行业的努力与进展为了改善纺织品安全与环保标准,纺织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举措。
首先,纺织行业加强了对化学物品的管理和控制。
通过建立化学品管理体系,明确化学品使用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有效降低了化学品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此外,纺织行业还通过绿色染色和环保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纺织行业加强了对纺织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督和检测。
建立了完善的检测机构和检测体系,对纺织品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标准。
此外,纺织行业还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纺织行业加强了对供应链的管理。
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和评估,确保供应商在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过程中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此外,纺织行业还积极推动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和控制。
三、纺织行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纺织行业在改善纺织品安全与环保标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一些小微纺织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这些企业通常规模较小,资金和技术投入有限,很难达到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标准。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性作者:屈纯强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9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纺织品中含有的甲醛含量、可萃取的重金属、杀虫剂、 PVC增塑剂、有机锡化物、致癌致敏的含氮染料、含氯有机载体、抗微生物处理剂、阻燃剂等有害物质和不合格的pH值和色牢度指标对人体的危害。
关键词:纺织品有害物质人体危害性所谓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是指人们在穿着和使用纺织品的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可能对人体危害的物质,这些危害物质对人体的有害性可能并不像食品或药品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很长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
主要的有害物质有以下几种:一、甲醛含量在纺织工业中合成树脂、助剂等都要用到甲醛。
在免烫整理中用到的树脂,甲醛的作用是配合人造树脂形成一种交联剂,作为一层免烫整理的保护层,有防缩水和防皱、免烫的作用,使去污更容易。
无甲醛的免烫整理剂价钱昂贵,阻碍了甲醛的替代进程。
纺织品所含甲醛成份可含于树脂或任何形态物质内,不论是哪种形态,均会释放甲醛,危害健康。
过量的甲醛会使粘膜和呼吸道严重发炎,也可以导致皮炎,更有可能诱发癌症。
二、可萃取的重金属可萃取的重金属包括锑(Sb)、砷(As)、铅(Pb)、镉(Cd)、汞(Hg)、铜(Cu)、铬(Cr)、铬(Cr)VI、钴(Co)、镍(Ni)。
存在于土壤和空气中的重金属会被植物吸收,蕴藏到天然纤维内。
重金属也是部分染料的组成元素,在染色和后整理过程中深入纺织品内。
当人体吸入了这些重金属,它们就会聚集在肝、肾、骨骼、心脏和脑部,如果重金属聚集太多,就会严重损害健康,例如,汞,会影响神经系统。
六价铬是皮革硝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它是一种强氧化剂,是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重金属。
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
镍通常用于服装的金属合金辅料中,如纽扣、拉链等。
常与含镍辅料接触,皮肤会出现严重的刺激反映。
由于儿童对重金属吸收较强,这一点对他们的影响尤为严重。
三、杀虫剂 (包括除草剂)标准涉及超过50种杀虫剂。
纺织品安全等级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纺织品安全等级是指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对纺织品安全等级的评定主要是从纺织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化学物质含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
纺织品的原材料是评定其安全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原材料能够保证纺织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对人体皮肤无刺激作用,因此属于高安全等级。
合成纤维如聚酯、锦纶等由于生产工艺复杂,易产生化学物质残留,因此安全等级相对较低。
此外,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工艺也会影响其安全等级。
染色和印花过程中使用的染料和助剂如果不符合相关标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纺织品安全等级的评定还需要考虑纺织品中的化学物质含量。
纺织品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包括甲醛、重金属、有机溶剂等。
甲醛是一种常用的纺织品加工助剂,但过高的甲醛含量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皮肤产生刺激性。
重金属如铅、镉等有毒物质,其含量超标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
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等具有挥发性,长期接触会对人体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产生损害。
因此,纺织品安全等级的评定要求化学物质含量符合相关标准。
纺织品的舒适性也是评定其安全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舒适性包括纺织品的透气性、吸湿性、柔软性等方面。
透气性和吸湿性好的纺织品能够减少皮肤对纺织品的过敏反应。
柔软性好的纺织品能够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因此,舒适性好的纺织品通常具有较高的安全等级。
纺织品安全等级是评估纺织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
纺织品的安全等级与其原材料、生产工艺、化学物质含量、舒适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应选择符合安全等级要求的产品,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纺织品安全等级的监管,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纺织品中浸物问题简介纺织品中的浸物问题是指染料或化学品在纺织品制造过程中的使用和浸渍产生的问题。
这些浸物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本文将探讨纺织品中浸物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问题原因纺织品中的浸物问题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1. 染料和化学品的选择:染料和化学品的成分和质量可能存在问题,例如含有有害物质或过量使用。
2. 制造过程管理:制造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当、标准不合理或缺乏监管等因素,导致染料和化学品的使用量和处理方式可能存在问题。
3. 可追溯性不足:由于供应链的复杂性,某些制造商可能无法追踪纺织品中使用的染料和化学品的来源和质量。
影响纺织品中浸物问题可能产生以下影响:1. 健康风险:染料和化学品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过敏反应或慢性疾病。
2. 环境污染:使用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水质恶化或土壤污染。
3. 市场信任度下降:由于纺织品中浸物问题的存在,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信任度可能下降,对市场份额和企业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为解决纺织品中的浸物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选择染料和化学品:制定和执行相关标准,确保用于纺织品制造的染料和化学品不含有害物质,并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 加强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对染料和化学品供应链的管理,提供可追溯性和质量保证,确保纺织品的安全性。
3. 加强监管和法规制定:加强对纺织品制造过程中染料和化学品使用的监管,并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标准,规范行业行为。
4. 提高消费者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纺织品中浸物问题的认识,鼓励他们选择安全和环保的产品。
结论纺织品中浸物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着潜在的风险。
通过加强监管、提高意识和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措施,我们可以逐步解决这一问题,保障纺织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纺织品富马酸二甲酯限量值
富马酸二甲酯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涂料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毒性较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各国纷纷制定了富马酸二甲酯的限量值,以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在纺织品领域,富马酸二甲酯主要用于聚酯纤维的生产过程中,作为催化剂和稳定剂。
然而,富马酸二甲酯的残留量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如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刺激等。
因此,各国纷纷制定了富马酸二甲酯的限量值,以保障公众健康。
在欧盟,富马酸二甲酯的限量值为30mg/kg,而在美国,其限量值为1000ppm。
中国也于2019年发布了《纺织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限量》标准,规定了不同纺织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限量值,如聚酯纤维制品的限量值为100mg/kg,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制品的限量值为30mg/kg。
为了确保富马酸二甲酯的限量值得到有效执行,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纺织品的监管和检测。
在中国,相关部门对进口和国内生产的纺织品进行抽检,对超标产品进行处罚,并公布相关企业的违法行为。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富马酸二甲酯的限量值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各
国应该加强监管和检测,确保纺织品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残留量不超过限量值,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纺织品中的常规有害化学品简介甲醛含量在纺织工业中合成树脂、助剂等都要用到甲醛。
在免烫整理中用到的树脂,甲醛的作用是配合人造树脂形成一种交联剂,作为一层免烫整理的保护层,有防缩水和防皱、免烫的作用,使去污更容易。
尽管我国已研制成功了无甲醛的免烫整理剂,以及不含甲醛的环保型脲醛树脂,然而时至今日也没有被大量投产,主要原因就是价钱昂贵,可见,便宜的价格阻碍了甲醛的替代进程。
纺织品所含甲醛成份可含于树脂或任何形态物质内(比如还原剂德古林---雕印用),不论是哪种形态,均会释放甲醛,危害健康。
过量的甲醛会使粘膜和呼吸道严重发炎,也可以导致皮炎,更有可能诱发癌症。
可萃取的重金属包括锑(Sb)、砷(As)、铅(Pb)、镉(Cd)、汞(Hg)、铜(Cu)、铬(Cr)、铬(Cr)VI、钴(Co)、镍(Ni)。
存在于土壤和空气中的重金属会被植物吸收,蕴藏到天然纤维内。
重金属也是部分染料的组成元素,在染色和后整理过程中深入纺织品内。
当人体吸入了这些重金属,它们就会聚集在肝、肾、骨骼、心脏和脑部,如果重金属聚集太多,就会严重损害健康,例如,汞,会影响神经系统。
六价铬是皮革硝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它是一种强氧化剂,是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重金属。
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
镍通常用于服装的金属合金辅料中,如纽扣、拉链等。
常与含镍辅料接触,皮肤会出现严重的刺激反映。
由于儿童对重金属吸收较强,这一点对他们的影响尤为严重。
杀虫剂也包括除草剂。
标准涉及超过50种杀虫剂。
杀虫剂是在种植天然纤维,例如棉花,时用以杀灭虫害的,也在储藏物品是用作防蛀。
除草剂是除草和脱叶化学剂。
杀虫剂和除草剂会被纤维吸收,虽然可以在制造过程中被清除,也可能一直残留在制成品内。
根据对人体的毒害程度,杀虫剂和除草剂被分为弱毒性到强毒性若干等级。
在多种情况下,这些残余物很容易透过皮肤而被吸入人体。
氯化苯酚包括五氯苯酚(PCP)和2、3、5、6-四氯苯酚(TeCP)。
2024年纺织工业的职业危害及预防纺织工业的原料有天然纤维(棉、毛、丝、麻)、人造纤维(化学纤维,包括粘胶纤维、醋酸纤维)、合成纤维。
车间不良气象条件、粉尘、噪声、不良照明等是纺织工业中职业卫生的共性问题,但因加工纤维的不同也有些特殊性问题。
一、纺织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预防1.粉尘棉纺织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有产生粉尘的可能,开棉、混棉、清棉过程中产生粉尘最多,长期吸入棉、麻等粉尘可引发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有胸部紧缩感、胸闷、气短,并有急性肺功能障碍。
预防时,对混棉机、清棉机的粉尘采取密闭、通风、除尘的措施,治理效果很好;梳棉、并条设吸尘装置,可使粉尘强度大大降低;此外,工作场所要注意采用湿式清扫。
2.高温高湿纺织车间生产上要求一定的温湿度。
温度要求在18.3℃以上,夏季太阳辐射作用加上机器运转产生的热和人体的散热,可使车间温度升高到40℃以上。
此时,降温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空气调节,屋顶喷水可作为辅助降温措施。
纺织车间相对湿度要维持在45%~80%之间,车间中的风速不宜太高,一般小于0.5m/s。
在浆纱车间,高温、高湿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体力劳动较强(搬运浆粉,将浆粉投入煮槽内,搬运、装置及卸下沉重的织轴)。
3.噪声与振动产生噪声最大的车间为织布车间,可以达97~105dB,其次为细纱车间,达到90~97dB。
在预防上可使用吸音材料等。
4.照明问题纺织厂需要视力紧张的工种很多,因此,照明不足或不合理,将成为职业卫生问题。
造成纺织厂工人视力紧张。
一般对工作面照度的要求:纺纱为60Lux(1975年建议,单独使用一般照明为不低于75Lux)。
5.纺织工业中,体力劳动强度较大、不良体位、个别器官紧张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其根本解决办法是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纺织作业设备、劳动过程与人的适配性。
二、印染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印染工业主要职业危害是高温、高湿及有毒的染料蒸气。
煮炼、漂白、干燥、染印等过程相对湿度可达80%以上,夏季室温可达40℃。
纺织工业所用的各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处理办法高月仙
【期刊名称】《印染译丛》
【年(卷),期】1992(000)001
【总页数】11页(P78-88)
【作者】高月仙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03.1
【相关文献】
1.纺织工业有害化学品的评价,管理与处理 [J], 何岩;林少宁
2.浅析家用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 [J], 杨树山;王淑琴
3.人工增雨(雪)所用催化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J], 安惠文
4.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办法 [J], 张晓婷;张月霞;杨振华;王丽华;董川
5.家用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 [J], 刘京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要紧的有害物质有以下几种:一、有害染料1.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即禁用偶氮染料。
研究说明,部份偶氮染料在必然的条件下会还原出某些对人体或动物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
事实上,偶氮染料本身并无致癌性,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合成染料品种约有2000种,其中约70%是以偶氮为基础的,而涉嫌可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品种(包括某些颜料和非偶氮染料)仅约210种。
另外,某些染料从化学结构上看不存在致癌芳香胺,但合成进程中的中间体残余或杂质和副产物的分离不完善也可被检测出存在致癌芳香胺。
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纺织品中的染料可能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
这些染料在人体的正常代谢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映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通过人体的活化作用改变DNA的结构,引发人体的病变和诱发癌症。
2.致癌染料。
致癌染料是指未经还原等化学转变即能诱发人体癌变的染料,目前已知的致癌染料有11种,但列入生态纺织品监控范围的仅为7种,致癌染料在纺织品上绝对禁用。
3.急性毒性染料。
这种染料对人危害专门大,当人体内的积存达必然量时,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转变,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发临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乃至危及生命。
对人体或动物的半致死量LD50<100mg/kg的急性毒性染料有:碱性黄2一、碱性红1二、碱性紫1六、碱性兰3、碱性兰7、碱性兰8一、碱性橙15六、碱性橙16五、直接橙6二、冰染色基20、冰染色基24、冰染色基4一、Ingrain兰2:2等。
4.环境激素。
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极为有害的化学物质。
它会严峻扰乱人体和动物的内分泌,使内分泌系统发生异样,因此也称内分泌扰乱物质;它们还会与激素受体发生结合作用,致使血液中的激素减少,或使精巢萎缩,令人类遗传和野生动物的繁衍等能力发生变异等。
5.致敏染料。
过敏染料是指对皮肤有过敏和刺激性的染料。
这些染料从织物泳移到皮肤上容易引发人体过敏。
纺织品ph值超标的原因
近年来,一些纺织品的ph值超标问题引起了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关注。
ph值是衡量物质酸碱性的指标,对于纺织品来说,ph值的超标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那么,纺织品ph值超标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带有酸碱性的化学物质,如染料、助剂等。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不严,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残留在纺织品中,导致纺织品的ph值超标。
其次,纺织品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如漂洗、柔软整理等,也可能会使用一些带有酸碱性的化学品。
如果这些化学品没有得到充分的清洗,也会导致纺织品的ph值超标。
此外,纺织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中的一些酸碱性物质的影响,导致ph值发生变化。
针对纺织品ph值超标的问题,生产企业应该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确保使用的化学品符合相关标准,并且严格控制残留量。
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也应该选择有信誉的品牌,注意产品的质量
和安全标识,避免购买ph值超标的产品。
总之,纺织品ph值超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的残留和后续加工不当所致。
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应该共同关注纺织品质量安全问题,共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纺织⼯业化学助剂危害及其毒性毒理分析2019-08-03摘要:随着国际及国内⽣态纺织品标准的颁布,纺织品的⽣态安全问题受到⼴泛关注。
纺织⼯业中化学助剂的⼤量使⽤是造成⼈体及环境危害的重要原因。
本⽂就⽣态纺织品的相关法律背景、化学助剂的危害进⾏了阐述,并对各类⾼危化合物的毒性毒理进⾏综合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纺织⾏业化学助剂发展⽅向的⼏点建议。
关键词:⽣态纺织品;化学助剂;毒性毒理;替代引⾔纺织品的⽣产加⼯中会⽤到种类繁多的化学助剂,它们或多或少地含有有害物质,在消费者使⽤过程中,纺织品中的残留物就会对⼈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纺织⼯业废⽔废⽓中也含有⼤量的化学助剂,会对空⽓、⽔源、⼟壤造成影响,对⽣态环境造成威胁。
近年来,随着⼈们⽣活条件的⽇益提⾼和对健康的要求标准不断完善,纺织品及其原材料在⽣产加⼯中所使⽤的化学品对⼈体健康和环境的有害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关注[1]。
⾃美国化学会提出绿⾊化学的概念以来,世界各国均将减少有害物质的使⽤、采⽤新技术、以节能减排作为⽬标[2],推动了全球的绿⾊化学技术⾰命。
我国作为⼀个纺织品出⼝⼤国,正⾯临着加⼊世贸组织以来最⼤的挑战――技术贸易壁垒[3]。
近年来,“绿⾊壁垒”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成为技术贸易壁垒最突出的⼀种表现形式,使我国纺织品出⼝受到阻碍[4]。
因此,从法律法规⽅⾯对纺织⾏业有毒化学试剂进⾏严格的技术要求,进⽽保障消费者⾝体健康和⽣态环境不受影响势在必⾏。
1⽣态纺织品相关法律背景在“绿⾊化学”观念的冲击下,世界各国都积极致⼒于开发和⽣产出对⼈体健康和⽣态环境⽆毒⽆害的产品,并对纺织加⼯⼯艺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作出了限量规定[3],⽬前全球已有10多种绿⾊纺织品标准,有较⼤影响⼒的主要有:Oeko-Tex 100(⽣态纺织品标准100)、Eco-Tex(国际⽣态协议)、Eco-Label(欧盟⽣态标志)、M.S.T(通过了有害物质测试的纺织品)、M.U.T(⽆环境污染⽅法制造纺织品)等[5]。
纺织行业危化品指哪些?
纺织行业使用的化学品和物质中,存在一些被认定为危化品的成分。
这些危化品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以下是纺织行业常见的危化品指示:
1. 染料:染料在纺织行业中被广泛使用,但某些染料含有有毒物质,如苯胺类化合物、偶氮染料等。
这些化学物质被认为对人类健康有潜在风险。
2. 染整助剂:纺织品染整过程中所使用的助剂也可能包含危险化学品。
例如,消泡剂、漂白剂、增白剂以及其他染整剂等都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
3. 柔软剂:柔软剂用于改善纺织品的手感和柔软性,但有些柔软剂中含有苯乙烯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4. 阻燃剂:为了提高纺织品的阻燃性能,纺织行业会添加阻燃剂。
然而,某些阻燃剂包含溴代新脂类化合物,这些化学物质被认为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5. 溶剂:纺织行业中使用的溶剂(如丙酮、甲苯等)可能具有
挥发性,对空气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纺织行业在使用危化品时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
为了减少危害,纺织企业应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并
使用符合要求的替代品,以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
同时,对纺织
品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和认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请注意,在具体操作中,纺织企业应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
规以及具体产品的材料要求,确定危化品的具体指示,并遵守相关
规定。
以上是关于纺织行业危化品的一般指示,但具体情况仍需根据
不同的材料和产品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
律法规是确保纺织行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
危险化学品名录(纺织品)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危险化学品在纺织品中使用的名录。
这些化学品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对于生产和销售纺织品的相关企业来说,了解这些危险化学品是非常重要的。
名录以下是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在纺织品中的使用情况:1. 可致敏染料:某些染料可能对某些人群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肤刺激、呼吸问题等。
生产商应注意避免使用这些可致敏染料。
2. 有害染料:某些染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可能通过纺织品接触皮肤时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生产商应谨慎选择无害的染料。
3. 致癌物:某些化学物质被确认为致癌物,它们可能用于染料、柔软剂等纺织品生产过程中。
生产商应避免使用这些致癌物质。
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POPs是指那些在环境中难以降解、易积累在生物体内,并有潜在毒性的化学物质。
生产商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POPs。
5. 火灾和爆炸性物质:某些化学品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具有火灾和爆炸性风险。
生产商应谨慎使用这些化学品,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并不详尽无遗。
生产商和销售商在使用和销售纺织品时,应谨慎选择化学品,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产品安全。
提示以下是一些提示,以帮助企业选择更安全的化学品和确保纺织品的安全性:- 对供应链透明度:确保你的供应链中的供应商提供化学品的相关信息,包括成分和安全性报告。
- 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材料:考虑使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纺织品材料,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影响。
- 进行实验室测试:通过实验室测试来确认纺织品中化学品的含量和安全性。
- 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你的产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化学品使用的限制。
结论危险化学品在纺织品中的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了解这些化学品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纺织品的生产商和销售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危险化学品在纺织品中的使用情况,并呼吁大家采取安全措施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