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升年产30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 格式:pdf
- 大小:824.13 KB
- 文档页数:49
200kW污水处理厂光伏投资收益分析(附政策)污水处理厂是一项重要的环境工程。
但是污水处理厂的耗能多,成本高,电耗成本是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一般占总运行成本的30%~40%。
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大环境下,污水处理厂+光伏电站的组合也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组合。
优势1.污水处理厂耗电量大,同时又具有占地面积大、空间开阔的特点,在其上方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及水质:污水厂上架光伏,在水池上空安装光伏板,直射水池的太阳光被遮挡了。
光线弱了,抑制了原本经常要清理的绿藻生长。
3.污水处理厂白天工业电价较高,光伏发电系统恰好在白天运行,能抵消一部分电力费用,减少污水处理厂成本。
并且光伏发电为企业带来收入增量。
无论出租场地收入还是电费打折优惠,创造经济收入增量,效益良好。
4.光伏板还能遮挡雨雪、杂物,降低设备损耗。
在光伏板下荫凉环境中,员工工作起来也舒服多了。
5.实现了向节约型企业转型发展,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明显。
污水企业引入风、光、储、充一体,成为绿色零排放企业。
6.水务+光伏在实现土地及空间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的同时,将极大地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
政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尤其是“光伏+污水厂”的模式。
浙江省能源局正式印发了全国首个针对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的省级实施工作导则。
其中,文件明确,对现有污水厂和自来水厂的光伏安装比例要求90%以上,成为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工作之一。
2020年4月,国家5部委出台文件鼓励污水处理企业综合利用场地空间,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据住建部统计数据,全国累计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5000多座(不含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处理能力达2.1亿立方米/日。
据业内专业人士测算,按每个污水厂平均可建设5MW光伏容量预估,目前我国污水厂可建设光伏电站的规模将超25GW,潜在市场广阔。
第三代太阳能技术高聚光HCPV与聚光CPV 附股使用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进行光电转换,分别是第一、第二代太阳能利用技术,均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利用光学组件将太阳光汇聚后,再进行利用发电的聚光太阳能技术,即高效的CPV系统发电,被认为是太阳能发电未来发展趋势的第三代技术。
与前两代电池相比,CPV采用多结的III-V族化合物电池,具有大光谱吸收、高转换效率等优点。
聚光型太阳能(ConcentratorPhotovoltaic,CPV)是指将汇聚后的太阳光通过高转化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CPV是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中最典型的代表。
与晶硅和薄膜型平板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相比,CPV因其高转换效率和小得多的半导体材料用量,是最具有发展成为大型支撑电源潜力的太阳能发电方式。
通过简单复制的规模化部署,单一CPV电厂可以轻易达到MW 级规模,未来这一数字甚至有望达到100MW。
HCPV就是高聚光太阳能,高聚光太阳能(HCPV)与聚光(CPV)太阳能技术是通过聚光的方式把一定面积上的太阳光通过聚光系统会聚在一个狭小的区域(焦斑),太阳能电池仅需焦斑面积的大小即可,从而大幅减太阳能电池的用量。
一、CPV系统优势1、CPV系统具有转换率优势和耐高温性能。
硅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大概为23%,单结的砷化镓电池理论转换效率可达27%,CPV采用的多结的III-V族电池对光谱进行了更全面的吸收,其理论转换率可超过50%。
即使考虑到聚光和追踪所产生的误差损失,目前的CPV系统转换效率可达25%,高于目前市售晶硅电池17%左右的转换效率。
同时,砷化镓系电池的高温衰减性能强于硅系电池,更适合应用于日照强烈的荒漠地区。
同时,CPV系统的生产过程更加节能环保。
聚光倍数越大,所需的光伏电池面积越小,对高达几百倍的HCPV系统来说,硬币大小的转换电池就可转换碗口面积的光能。
在节省半导体材料用量的同时,降低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生产成本和能耗,使CPV具有更短的能量回收期。
300mw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
本报告旨在研究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的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的目标是在地建设300兆瓦光伏发电站,实现光伏发电,向本地网供电。
根据可用资源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分析本项目的可行性,提供项目建设的参考。
二、投资可行性分析
(1)资源分析
本项目是一个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其中光伏发电所需用的资源主要有场地资源、太阳能资源和财力资源。
场地资源:本项目需要在地建设300兆瓦光伏发电站,需要面积较大的场地,同时保证场地所在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低,周围地区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噪音污染要求低,确保供电安全。
太阳能资源:本项目建设地点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能资源充足,能够保证光伏发电的长期发电需求,从长期发电成本节约角度看,本项目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财力资源:本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大,需要充分考虑投资者的财力资源情况,从而确定本项目的投资规模。
(2)经济分析
本项目是一个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其投资效益主要取决于光伏发电的实际发电量和实际运营费用以及供电售电收益。
光伏产业现状和未来趋势(侧重国内)【行业总体概述】在全球常规能源逐步走向枯竭、环保呼声日渐高涨的背景下,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必然的选择,这已成为全球能源界的共识。
各国也纷纷制定相应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来鼓励新能源的发展。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应用领域,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过去的10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最近10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48.5%;而最近5年,这一数据更是高达55.2%。
2009年,全球太阳电池产量达到10.5GWp,比上年增长33%。
截止到2009年年底,全球太阳能电池累计安装量已达到24.5GWp。
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前10名公司的产量合计为5612.3MWp,占全球总产量的56%。
其中,在全球前10名的企业中有4家来自中国,分别是尚德、英利、晶澳和天合,这4家企业在2009年的产量合计为2088.3MWp。
中国太阳电池产量在2009年达到4GWp,占全球总产量的40%,居世界首位。
根据IMS Research的最新研究表明,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北美各国以及中国的带领下,光伏产业的需求迅猛增长,全球光伏市场产量有望在2010年超过16吉瓦。
艾思玛太阳能(英文)于一日前曾发布了类似的研究报告,根据他们的预测,仅今年全球太阳能市场新增装置产量就将达17GW。
光伏研究主任Ash Sharma 评论道:“今年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十分强劲,欧洲主要市场,例如德国、意大利、法国和捷克等,在政府削减补贴的情况下依然有很高的需求。
同时,美国和中国也出现了令人期待已久的大幅增长,中美两国市场也将在今后五年内成为全球光伏领域内重要的市场。
2010年上半年,全球市场需求总计约8吉瓦,我们全部的指标均表明,今年下半年的产量同比上半年将不会下降,因此总量将超过16吉瓦。
”专家预测,随着节能等理念的推广以及中国政府政策的引导,新能源在中国本土的需求将会逐渐加大,未来市场潜力不可小觑。
新建年产300M W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总3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新建年产300MW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九年六月目录1总论 (3)1.1项目背景及由来 (3)1.2评价标准 (4) (4) (5)1.3评价工作等级 (5)1.4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 (6)2项目概况 (6)2.1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及建设性质 (6)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7)2.3建设内容 (7)2.4总平面布置 (8)2.5能源消耗 (9)2.6主要设备 (9)2.7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10) (11)2.8人员及工作制度 (13)2.9征地、拆迁、移民 (13)3工程污染源分析 (14)3.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14) (14) (14) (14) (14)3.2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15) (15) (19) (19)3.2.3 噪声污染源 (28)3.2.4 固体废物 (28)4环境现状 (30)4.1声环境质量现状 (30)4.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30)4.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30)4.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30)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0)5.1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30)5.2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31)5.3施工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31)5.4施工固废对环境的影响 (32)6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2)6.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2)6.2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2)6.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2)6.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32)7污染减缓措施与环境管理 (33)7.1施工期污染减缓措施 (33)7.2运营期污染减缓措施 (33)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34)9公众参与 (34)10清洁生产分析 (34)11规划相容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35)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35)13结论与建议 (35)1总论1.1项目背景及由来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如安全可靠、无噪音、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设备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可无人看护、建站周期短、规模大小随意、无需架设输电线路、可以方便的与建筑物相结合等,以上优点都是常规发电和其它发电方式所不能及的。
3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1.1项目建设的背景1.1.1能源背景世界能源形势紧迫,能源问题位居世界10大焦点问题(能源、水、食物、环境、贫穷、恐怖主义和战争、疾病、教育、民主和人口)之首。
全球人口2004年是65亿,能源需求折合成装机是14.5TW,每日能耗220x106BOE(标准油当量);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至少要达到100~110亿,按照每人每年GDP增长1.6%,GDP单位能耗按照每年减少1%,则能源需求装机将是30~60TW,每日能耗将高达450~900×lO6BOE,主要靠可再生能源来解决。
中国已经探明的煤炭资源将在81年内采光,石油资源将在15年左右枯竭,天然气资源也将在30年内用尽。
我国的经济又处在快速发展时期,而能源的生产和消耗也将高幅增长。
2009年能源生产总量18.6亿吨标准煤,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7.01亿吨标准煤,增长23.27%。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预计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届时全国的能源消耗约为25亿吨标准煤。
我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我国的化石资源却相对贫乏,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一半;按照现在的能耗速度,可以肯定我国将在全球率先面临化石能源枯竭的挑战。
因此,在寻找未来替代能源方面中国比其他国家更迫切。
粗略估算,世界上潜在的可再生能源有:1、水能资源4.6TW,可经济开采资源只有0.9TW;2、风能实际可开发资源2TW;3、生物能3TWo4、太阳能资源120000TW,实际可开发的资源高达600TWo 能够完全满足世界未来装机容量30~60TW需求的可再生能源只有太阳能。
1.1.2环境背景大规模、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煤炭石化燃料不仅加速了这些资源的枯竭,而且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过度的排放造成温室效应、酸雨问题、疾病问题,日益引起全球关注,解决这些问题已不再是各国自身的事情,控制和减少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目标和义务,责任的分担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讨价还价的政治问题。
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依据 (2)1.2 项目背景 (3)1.3 项目目的和意义 (4)二、项目概况 (5)2.1 项目简介 (7)2.2 项目地点 (7)2.3 项目规模与设计 (8)2.4 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9)2.5 预期效果与效益分析 (10)三、资源条件评估 (11)3.1 地理条件 (12)3.2 能源资源评估 (13)3.3 建设用地与接入条件 (14)3.4 其他资源条件 (15)四、项目环境与社会影响分析 (16)4.1 环境影响评价 (16)4.2 社会影响评价 (17)4.3 治理与监管方案 (19)五、项目实施计划与组织管理 (20)5.1 项目实施计划 (22)5.2 组织结构与管理体系 (22)5.3 人员培训与管理 (22)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4)6.1 投资估算 (25)6.2 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 (26)6.3 财务评价指标与风险分析 (27)七、政策与法规支持 (28)7.1 相关政策与法规概述 (29)7.2 政策支持与优惠措施 (30)7.3 法律法规限制与规避措施 (31)八、结论与建议 (32)8.1 结论总结 (33)8.2 建议与展望 (34)8.3 需求与支持事项说明 (35)一、前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和支持,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屋顶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关注。
在编写本报告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市场趋势,力求做到客观、全面、科学。
我们也对项目进行了深入的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
本报告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个全面、详实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材料,以期获得批准并顺利推进项目建设。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1. 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报告目的 (3)1.3 研究方法 (4)2. 市场分析 (5)2.1 全球光伏市场概况 (6)2.2 中国光伏市场概况 (8)2.3 本项目所在地区光伏市场概况 (9)3. 技术分析 (10)3.1 光伏技术发展趋势 (11)3.2 本项目选用的光伏技术 (13)3.3 技术优势与不足 (14)4. 环境影响分析 (15)4.1 生态环境影响 (16)4.2 社会经济影响 (18)4.3 资源消耗与循环利用 (19)5. 经济效益分析 (20)5.1 投资估算 (21)5.2 收益预测 (22)6. 政策法规分析 (22)6.1 中国光伏政策法规概述 (24)6.2 本项目所在地区光伏政策法规概述 (25)7. 风险评估与管理 (26)7.1 主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27)7.2 其他次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29)8. 建议与结论 (31)8.1 建议实施方案 (31)8.2 建议投资时机 (33)8.3 建议投资规模 (34)8.4 建议投资回报期 (35)8.5 建议项目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36)1. 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光伏项目进行全面分析,评估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报告将从项目背景、市场环境、技术方案、投资预算、收益预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便为项目的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
我们将介绍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所在地区的能源需求、政策支持、产业发展趋势等。
我们将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光伏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技术方案,包括光伏发电技术的选用、设备选型、系统设计等。
我们将对项目的投资预算进行详细估算,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
我们将对项目的收益预测进行分析,包括预计的发电量、电价、税收等,以及项目的投资回报期、净现值等指标。
关于偃师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书面)——2018年1月20日在偃师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偃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建涛各位代表: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偃师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7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稳中求好,深入推进“9+2”工作布局,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富裕、活力、人文、美丽、幸福”新偃师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以上、增长8.5%。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8亿元、增长13.2%。
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8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2亿元、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5亿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
(一)着力开放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依托“9+2”工作布局,实施重大项目311个,总投资696.6亿元,年度完成投资260亿元。
其中新开工项目67个,总投资119.8亿元;竣工项目40个、总投资51.7亿元。
省、洛阳市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107.1亿元,完成投资80.9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66.3%。
举行2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开工项目22个、总投资61.2亿元。
河龙实业、宗乔工业园、辰闰科技、万年硅技改重组、永盛电动三轮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等项目竣工,华润邙山30兆瓦风电、龙海玻璃、春宾电缆、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GW 高效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八年五月目录1 总论 (2)1.1项目背景 (4)1.2项目概况 (5)1.2.1拟建地点 (5)1.2.2建设规模与内容 (5)1.2.3项目方案 (6)1.2.4项目规模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6)2项目生产线规划 (6)2.1主要技术路线 (7)2.2工艺流程 (7)2.3设备及基建方案 (8)2.3.1设备方案 (8)2.3.2工程方案 (8)2.3.3公用辅助工程方案 (9)2.4节能措施 (9)3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3.1组织机构 (10)3.2人力资源配置 (10)4 项目实施进度 (10)5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5.1投资估算 (11)5.1.1建设投资估算 (11)5.1.2设备购置费 (11)5.1.3建设投资汇总 (11)5.1.4营运资金估算 (11)5.1.5总投资估算 (12)5.2投资计划 (12)5.3筹资方案 (12)6 项目风险分析 (13)6.1风险识别和分析 (13)6.1.1市场风险 (13)6.1.2原材料供应风险 (14)6.1.3技术风险 (14)6.1.4汇率风险 (14)6.1.5所得税优惠政策变化风险 (15)6.2风险防范对策 (15)6.2.1市场风险对策 (15)6.2.2原材料供应风险对策 (15)6.2.3技术风险对策 (16)6.2.4资金风险对策 (16)6.2.5所得税优惠政策变化风险对策 (16)7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16)1总论1.1项目背景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不断推动光伏产业向前发展, 高效多晶及高效单晶电池和新型组件技术均不断取得突破, 新型组件技术主要有MBB多主栅、半片、叠瓦和双面玻璃、高反背板等,上述技术均已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市场不同领域得以应用,公司对上述技术已完成一定的储备积累。
光伏能源发展的迫切性。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中民新能横山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备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12.31•【字号】陕发改新能源〔2015〕1823号•【施行日期】2015.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中民新能横山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备案的通知榆林市发展改革委:报来《关于中民新能横山电力有限公司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的请示》(榆政发改字[2015]330号)收悉。
经审查,符合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同意备案。
一、项目建设单位为中民新能横山电力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10823MA7032WPX8,股权结构为: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110000018083893)100%控股。
建设地址为横山县雷龙湾乡,项目占用土地总面积按《陕西省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管理办法(试行)》(陕国土资发[2015]27号)规定标准计算。
场址范围主要拐点X,Y坐标分别为420-(2239、2478、2561、1434、0888、0403、1103、1103),(588348、588678、586220、590120、590132、589346、589088、588348)。
二、项目总装机100兆瓦,总投资82811万元,项目资本金由企业自筹,其余可申请银行贷款。
主要建设内容为:购置光伏电池、箱变、升压变等电气一次设备,监控系统站控层、光伏发电单元测控、升压站测控保护、电能计量等电气二次及通讯设备。
敷设电力、控制、通讯电缆。
建设发电设备基础、变配电、房屋建筑等工程。
三、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陕政办函[2008]1号)要求办理土地、林地使用、安全生产等相关手续,并与电网企业做好配套电力送出工程衔接。
年产30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二○一○年十月目 录1总论 (4)1.1项目背景 (4)1.2项目概况 (6)2市场分析 (8)2.1行业发展情况 (8)2.2光伏太阳能电池市场分析 (9)2.3企业战略和竞争优势 (14)2.4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6)2.5营销策略 (17)3 建设内容 (18)3.1建设规模 (18)3.2产品方案 (18)3.3场址选择 (19)3.4建设方案 (20)4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28)4.1组织机构 (28)4.2人力资源配置 (28)5 项目实施进度 (30)5.1建设工期 (30)5.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0)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1)6.1投资估算 (31)6.2投资计划 (36)6.3筹资方案 (36)7 财务分析 (37)7.1相关说明 (37)7.2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 (37)7.3总成本费用估算 (37)7.4财务分析 (39)8 项目风险分析 (44)8.1风险识别和分析 (44)8.2风险防范对策 (46)9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48)1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年产300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1.1.2 承办单位概况东方日升成立于2002年12月2日,原为宁海县日升电器有限公司,2009年5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0]1108号”文核准,东方日升公开发行4,5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发行价为每股42元,于2010年9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东方日升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为一体的上市公司。
拥有年产150MW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150MW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以及年产500万套太阳能灯具生产线。
截止2009年底,企业员工超过105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00多人,拥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8人,技术研发人员40多名。
2009年公司被评为宁波市百强企业和“潜力明星”。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灯具三大系列800多个品种。
目前企业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实施了仓储ERP管理系统。
太阳能组件产品通过德国TUV、意大利RINA、美国UL、英国MCS、澳大利亚CEC和国际IEC认证,韩国KC认证也正在申请过程中。
太阳能灯具通过CE、GS、PAHS、REACH、ROHS等国际安全认证。
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2007年-2009年年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73.92%,详见图1-1。
图1-1 2007年~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图(万元)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生产和太阳能灯具的研发和制造,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技术攻关成果。
自2006年通过专业人才和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以及 2007年太阳能组件封装生产线的引进,公司进一步延伸了晶体硅光伏产业链,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已达到150MW。
其中:125单晶硅产品额定功率高达2.67W以上,转换效率18%(TUV安全认证),产品寿命超过20年。
为进一步把握太阳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的机遇,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程度,公司依托现有销售体系和技术研发能力,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规划提出建设本项目。
公司于2010年中期开始着手扩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并成立项目工作小组,主要对市场、技术、资金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
从反馈信息看,企业现有的销售体系和技术研发能力能够支撑扩建项目的实施,具备可行性。
在资金方面,公司将利用部分超募资金。
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1.1.3 财务状况截止2010年6月底,公司拥有总资产13024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3487万元。
2007年~2009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呈几何式递增,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84176万元,净利润11613万元,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73.92%和137.89%;公司资金结构也趋于合理、优化,资产负债率从2007年的80.2%逐步下降至2010上半年的65.5%。
银行信用等级AAA。
总体财务状况良好。
表 2-1 主要财务指标一览表2010上半年序号年份指标单位 2008 20091 资产总计万元52510 85102 1302482 固定资产净值万元8873 11384 234873 负债合计万元27069 48048 853234 资产负债率% 51.6 56.5 65.55 所有者权益万元25441 37053 449256 营业收入万元89159 84176 986697 净利润万元7017 11613 78718 净利润率% 7.9 13.8 8.0 1.2 项目概况1.2.1 拟建地点本项目位于宁海经济开发区科技工业园区塔山工业区的东方日升梅林厂区,该厂区总占地面积58353平方米。
1.2.2 建设规模与内容建设规模:拟扩建3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年产能力由计划150MW扩至450MW。
建设内容:装修9200平方米洁净室;新增5条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新增主要生产设备134台/套;新增1套8000KW的供电系统;新增集中特气系统、供液系统、空压系统、液氮站、液氧站、循环水冷却系统、废气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各1座。
1.2.3 产品方案本项目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原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方面所取得的专利优势和技术攻关成果,进一步发挥当前生产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公司目前客户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确定项目产品方案为太阳能电池。
1.2.4 项目规模总投资及效益情况本项目新增总投资82533万元,其中设备投资5965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2455万元,建筑工程费用234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882万元,预备费5191万元。
预计达产年,产品销售收入300000万元,净利润34902万元,净利润率11.6%。
2市场分析2.1 行业发展情况能源和环境问题是近十几年来世界关注的焦点,为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将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
从本世纪初开始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光伏发电在能源中的替代功能愈来愈大,而太阳能光伏系统中最重要的还是电池,因为它是收集光的基本单位,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光伏发电效率的高低。
据iSuppli公司统计显示:2009年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6.7GW,2010年预计将超过10GW,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整个可再生能源中增长最快,能源替代作用也愈来愈大。
表 2-1 各类太阳能电池综合性能比较电池种类材料体系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典型组件效率材料成本制造技术稳定性市场成熟度单晶硅(sc-Si)24.7%15%~20%高成熟高高晶体硅多晶硅(mc-Si)20.3%12%~16%较高成熟高高非晶硅(a-Si) 12.8% 5%~7%低中等低中碲化镉(CdTe)16.9% 7%~9%低发展中较低高薄膜铜铟硒(CIS) 19.5% 9%~11%低发展中较高高带硅11%~15%较低发展中较高中EFG Ribbon 13%~15%较低较成熟较高较高新型晶硅a-Si/sc-Si (HIT)16%~20%中较成熟高高高效化合物砷化镓(GaAs)40.7%25%~30%很高成熟高空间和聚光系统应用资料来源:北京麦肯桥资讯有限公司综合比较各类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生产成本、制造技术及寿命稳定性等因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光伏产品,约占90%左右的市场份额。
普遍认为未来10年晶体硅电池仍是光伏主流产品。
2.2 光伏太阳能电池市场分析2.2.1 国际市场现状及预测2.2.1.1 市场需求近几年在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加强的态势下,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根据全球光伏市场调研机构Solarbuzz日前发布的2009年世界光伏市场报告显示,尽管2009年全球还深陷金融危机的漩涡中,但世界光伏市场的装机量仍达到了创纪录的 6.67GW,相比上一年度增幅达到12%;2009年全球光伏市场总收入达到了370亿美元。
2001-2009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详见图2-1。
图2-12001-2009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MW/a)全球主要光伏市场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
目前欧洲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太阳能市场,占到总装机量份额的70%左右。
全球装机容量的将近一半集中在德国,2009年其新装量达到了3.8GW,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紧随其后,2009年美国新装477MW。
除了那些传统的光伏大国依旧保持强劲势头之外,捷克、保加利亚等新兴市场也快速崛起。
2009年捷克太阳能系统装机容量达到411MW,相比2008年的50MW,增长率高达722%;保加利亚太阳能装机容量也达到了292MW。
由此可见,2009年后太阳能光伏市场将逐渐回温。
根据iSuppli预测,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市场将恢复增长,收入预计达到235亿美元,相比2009年将增长29.2%;装机容量预计增长42.5%,达到5.1GW。
到2013年,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将达到25.9GW,收入达到905亿美元。
2.2.1.2 市场供给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到来和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及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
目前全世界共有136个国家投入普及应用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开发。
全球将近4600家厂商向市场提供光电池和以光电池为电源的产品。
根据CMIC中国市场行情中心日前发布的2009年世界光伏市场报告显示,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从2008年的7.9GW增长到2009年的10.7GW。
中国大陆在全球太阳电池生产中占比达到40%,继续占据着非常高的份额。
2001-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详见图2-2。
图2-2 2001-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数据来源于太阳能光伏产业处从全球范围来看,主要电池制造商企业有德国的Q-Cells、美国First Solar、无锡尚德、日本Sharp(夏普)、Kyocera(京瓷)等。
2007-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厂排名详见表2-2。
表 2-2 2007-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厂产量排名排序厂商名称2007年(MW)厂商名称2008年(MW)厂商名称2009年(MW)1 德国Q-Cell 389 德国Q-Cells 570.4 美国First solar11002 日本Sharp 363 美国First solar 503 无锡尚德7043 无锡尚德327 无锡尚德497.5 夏普5954 日本Kyocera 207 日本Sharp 473 德国Q—Cell5865 美国First solar 196 日本Kyocera 290 英利5256 日本Sanyo 165 天威英利281.5 晶澳5207 美国SunPower 150 晶澳277 京瓷4008 天威英利143 台湾茂迪272 天合3999 德国Solar World 130 美国SunPower 237 美国Sun Power29710 日本Misubishi 121 日本Sanyo 215 昱晶388合计2191 合计3616.4合计5514 数据来源:2007年来源“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2008年数据来源“Q Fweek光电新闻网”;2009年数据来源太阳能光伏产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