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18.91 KB
- 文档页数:4
一、职业危害相关标准及规范(源卫生部网站)《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GB 8195-201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 229.3-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GBZ78-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2010》GBZ23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229-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GBZ/T231《核电厂职业照射监测规范》GBZ232-2010《职业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226-2010《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GBZ93-2010《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5-2010《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78-2010《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GBZ28-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仪选用指南》GBZ/T222-2009《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GBZ221-2009《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213-200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 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 189.6—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 189.2—2007 《纺织印染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212-2008《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GBZ51-2009《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GBZ/T210.1-2008《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GBZ/T210.2-200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3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第4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第5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GBZ/T160.48-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4-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 204-2007《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GBZ/T 198-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 《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GBZ/T 173-200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工业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 189.2-2007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 3034-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 3036-2010《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应用导则》AQ/T 3049-2013 《电子工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01-2008《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AQ 4202-2008《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AQ 4203-2008《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AQ/T 4206-201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AQ/T 4207-2010 《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AQ/T 4208-2010《革类加工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10-2010《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11-2010《氧化铝厂防尘防毒技术规程》AQ/T 4212-2011《煤层气开采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13-2011《焊接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14-2011《制革职业安全卫生规程》AQ 4215-2011《钢铁冶炼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技术规范》AQ/T 4216-2011《铝加工厂防尘防毒技术规程》AQ/T 4218-2012《焦化行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T 4219-2012《石材加工工艺防尘技术规范》AQ 4220-2012《粮食加工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21-2012《酒类生产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要求》AQ 4222-2012《自来水生产供应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要求》AQ 4223-2012《仓储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24-2012《印刷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25-2012《城镇燃气行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 4226-2012《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危害防护技术规程》AQ/T 4227-2012《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 4228-2012《粮食立筒仓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 4229-2013《粮食平房仓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 4230-2013《散粮码头爆炸性粉尘环境施工及装卸设备维修安全规范》AQ 4231-2013《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 4232-2013《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AQ/T 8008-2013《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 934-2008《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2008《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2008《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 5817-2009《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6514-2008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GB 6719-2009《气体检测管装置》GB/T 7230-2008《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 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692-2012《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GB 8159-2011《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 8958-2006《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 8959-2007《悬挂输送机安全规程》GB 11341-2008《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GB 11652-2012《氯气安全规程》GB 11984-2008《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GB 12142-200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 12358-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 12367-2006《耐火材料企业防尘规程》GB 12434-2008《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 12475-2006《焦化安全规程》GB 12710-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 12942-2006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 13348-2009《便携式热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GB 13486-2000《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评价通则》GB 13548-1992《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GB 13691-2008《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GB 13733-1992《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 13746-2008《冷冲压安全规程》GB 13887-2008《石英砂(粉)厂、滑石粉厂防尘技术规程》GB/T 13910-2008 《木材采伐运输安全通则》GB 14192-2005《冷水作业分级》GB/T 14439-1993修订中《低温作业分级》GB/T 14440-1993修订中《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T 14441-2008《毛皮生产安全卫生规程》GB/T 14442-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3-2007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6《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GB 14544-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 14773-2007《安全色光通用规则》GB/T 14778-2008《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2007《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15599-2009《炭素生产安全卫生规程》GB 15600-2008《粉尘防爆术语》GB/T 15604-2008《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 15605-2008《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 15606-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 15607-2008《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GB 16543-200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6758-2008《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其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 16912-2008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GB/T 16913-2008《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269-2003《铝电解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GB/T 17397-2012《铅冶炼防尘防毒技术规程》GB/T 17398-2013《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440-2008《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验收技术要求》GB 17681-1999 《矿山杂散电流的测定》GB/T 1768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 GB》17750-2012《港口散粮装卸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7918-2008《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 17919-2008《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安全要求》GB 17957-2005《手持式机械作业防振要求》GB/T 17958-2000《激光防护屏》GB/T 18151-2008《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GB/T 18154-200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GB 19041-2003《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9081-2008《打火机生产安全规程》GB 19288-2003《亚麻纤维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9881-200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 20101-2006 《橡胶加工炼胶车间防尘规程》GB 21657-2008《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 22340-2008《矿用炮烟净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 22584-2008《自给闭路式压缩氧气呼吸器》GB 23394-2009《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 23525-2009《防尘防毒基本术语》GB/T 29053-2012《生产过程危害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Z/T13861-2009《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19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5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160.63 -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实验一粉尘浓度及分散度测定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煤尘浓度及分散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1、煤尘浓度测定方法及仪器使用方法。
2、煤尘分散度测定方法及仪器使用方法。
三、仪器设备CCZ-20型粉尘采样器,CCHG1000直读式粉尘浓度测定仪,XPS-500型生物显微镜,口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载物玻片,显微镜,小烧杯或小试管,小玻棒,滴管,乙酸丁酯或乙酸乙酯。
、所需耗材粉尘、滤膜等。
五、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1、矿尘采样器工作原理图1粉尘采样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图1 •粉尘分离装置;2滤膜夹及滤膜;3采样头;4•转了流量计;5稳流箱体;6薄膜泵;7•微电机;8■控制电路粉尘采样器内冇采样头(内装滤膜)、流量计(稳流电路)、抽气泵、计时器(或可编制自动计时控制电路)和电源等组成。
以图所示的AZF-02型粉尘采样器为例了,采样时由微电机带动薄膜泵运动,造成负压将含尘空气吸入粉尘分离装置1 ,分离后的呼吸性粉尘出滤膜2收集。
在气路屮出联的转子流量计4指示瞬间流量,稳流箱5将薄膜泵6产生的脉动气流变为平稳气流,以减小流量误差和震动。
与采样时同步开始与停止的数码显示数字表示采样时间。
根据采样流量、时间和滤膜增重(收集的粉尘质量),即可算出测尘地点的平均粉尘浓度。
2、矿尘浓度测定原理CCHG1000直读式粉尘浓度测定仪是以红外光吸收法原理,一种用于测定环境空气屮浮游粉尘浓度的仪器。
设定好需耍的采样时间,将放好滤膜的滤膜夹插入检测装置内,由装置内的检测系统对空白滤膜进行测量,得到第一个光电压值后,启动仪器开始进行采样,采样时间到后,检测装置对釆有粉尘的滤膜进行第二次测量,得到第二个光电压值,最后由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计算出粉尘浓度显示在屏幕上,并门动将数据存储卜•来。
3、矿尘分散度测定原理滤膜溶解涂片法:采集有粉尘的滤膜溶丁•有机溶剂中,形成粉尘颗粒的混悬液,制成标本,六、实验步骤在显微镜卜•测量和计数粉尘的大小及数量,计算不同大小粉尘颗粒的百分比。
我国要紧职业平安健康国家标准名目一、平安卫生治理GB3869—1997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T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672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T15499—1995事故损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6389—1997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平安标准GB8196—1987机械设备防护罩平安要求GB8197—1987防护屏平安要求GB/T12138—1989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l3591—1992溶解乙快充装二、劳动平安技术综台GBl251.1—1989工作场所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GB2893—2001平安色GB2894—1996平安标志GB5082—19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6527.1—1986平安色卡GB/T6527.2—1986平安色使用导那么GB8958—1988缺氧危险作业平安规程GB/T12137—1989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GB/T12474—1990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GBl2801—1991生产过程平安卫生要求总那么GBl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T14441—1993涂装作业平安规程术语GBl4544—1993氯乙烯平安技术规程GB/T15463—1995静电平安术语GBl4778—1993平安色光通用规那么GB/T15259—1994矿山平安术语GBl5258—1999化学品平安标签编写GB/T15236—1994职业平安卫生术语GBl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那么GBl6179—1996平安标志使用导那么GBl6483—2000化学品平安技术讲明书编写GB/T17682—1999矿山杂散电流的测定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区分GBl8209.2—2000机械平安指示、标志和操作第2局部:标志要求GBl8217—2000激光平安标志GBl8209.1—2000机械平安指示、标志和操作第1局部:关于视觉和触觉信号的要求三、平安操纵技术GB/T4200—1997高温作业分级GB4387—199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平安规程GB6950—1986轻质油品平宁静止电导率GB6951—1986轻质油品装油平安油面电位值GBl2158—19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那么GB/T1270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GBl2367—1990涂装作业平安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平安GBl3567—1998电火花加工机床平安防护技术要求GB13348—19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平安规程GBl5607—1995涂装作业平安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平安GBl6541—1996竖井罐笼提升信号系统平安技术要求GBl6542—1996罐笼平安技术要求GB/T17586—1998拉床平安防护技术要求GB/T17585—1998插床平安防护技术要求GB/T17584—1998牛头刨床平安防护技术要求GB/T14440—1993低温作业分级GB/T14439—1993冷水作业分级GB/T18151—2000激光防护屏四、工厂防火防爆平安技术GB6222—1986工业企业煤气平安规程GB6722—1986爆破平安规程GBll652—1989烟花爆竹劳动平安技术规程GBl2710—1991焦化平安规程GB/T12747—1991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GB/T15604—1995粉尘防爆术语GB/T15605—199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l5599—1995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平安标准GBl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那么GBl5577—1995粉尘防爆平安规程GB/T16425—1996粉尘云爆炸下限浓度测定方法GB/T16430—1996粉尘云层最低着火温度测定方法GB/T16428—1996粉尘云最小着火能量测定方法GB/T16426—1996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测定方法GB/T16427—1996粉尘层电阻率测定方法GBl6543—1996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平安规程GB/T16429—1996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定方法GB/T16913.4—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4局部:分散度的测定安德逊移液管法GB/T16913.6—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6局部:吸湿性的测定吸湿率法GB/T16913.8—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8局部:浸润性的测定浸透速度法GB/T16913.3—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3局部:堆积密度的测定自然堆积法GB/T16913.9—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8局部:粘结性的测定垂直拉断法GBl6912—1997氧气及相关气体平安技术规程GB/T16913.5—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5局部:安息角的测定注进限定底面法GBl6895.3—1997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局部: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4章接地配置和保卫导体GB/T16913.1—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1局部:试验尘样的采集GB/T16913.10—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10局部:比电阻的测定圆盘法GBl7440—1998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平安规程GB/T16913.2—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2局部: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GB/T16913.11—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11局部:工况粉尘比电阻的测定过滤式同心圆环法GB/T16913.7—J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第7局部:含湿量的测定枯燥法GBl7269—1998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平安规程GB/T18154—2000监控式抑爆技术要求GBl8245—2000烟草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平安标准五、生产设备平安技术GB3787—1993手持式电开工具的治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平安技术规程GB4053.1—1993固定式钢直梯平安技术条件GB4053.2—1993固定式钢歪梯平安技术条件GB4053.3—199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平安技术条件GB5083—1999生产设备平安卫生设计总那么GBl2135—1999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GBl2141—1989货运架空索道平安标准GB12352—1990客运架空索道平安标准GBl2602—1990起重机械超载保卫装置平安技术标准GBl2142—1989二节轻金属拉伸梯平安标准GBl2266—1990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平安要求GBl3561.5—1992港口连续装御设备平安规程——斗式提升机GBl3561.1—1992港口连续装御设备平安规程——散粮筒仓系统GBl3561.4—1992港口连续装御设备平安规程—埋刮板输送机GBl3561.3—1992港口连续装御设备平安规程二带式输送机GBl3561.2—1992港口连续装御设备平安规程—气力卸船机GBl3887—1992冷冲压平安规程GBl4444—1993涂装作业平安规程喷漆室平安技术GBl4773—1993涂装作业平安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平安技术条件GBl4443—1993涂装作业平安规程涂层烘干室平安技术GBl5052—1994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l5606—1995木工(材)车间平安生产通那么GBl6163—1996瓶装压缩气体分类GB/T16178—1996厂内机动车辆平安检验技术要求GB16164—1996小容积溶解乙炔气瓶GB16272—1996木材加工因锯机平安技术要求GB/T17045—1997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局部GBl6798—1997食品机械平安卫生GBl8442—2001低温尽热压力容器GBl8443.1—2001低温尽热压力容器实验方法GBl8447.2—2001手扶拖拉机平安要求GBl8490—2001激光加工机械平安要求六、工业防尘防毒技术GB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7230—1987气体检测管装置GBll984—1989氯气平安规程GB/T11653—2000除尘机组技术性能及测试方法GBl2475—1990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T12331—1990有毒作业分级GBl2434—1990耐火材料企业防尘规程GB13011—1991锌、锰干电池生产防尘毒技术规程GB/T14442—1993毛皮生产平安卫生规程GBl5600—1995炭素生产平安卫生规程GB/T17398—1998铅冶炼防尘防毒技术规程GB/T16758—1997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911—1997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GB/T17270—1998石英砂(粉)厂防尘技术规程GB/T17397—1998铝电解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七、生产环境平安卫生设施GB3608—1993高处作业分级GB4053.4—1983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5725—1997平安网GB6514—1995涂装作业平安规程涂漆工艺平安及其通风净化GB7231—1987工业管路的全然识不色和识不符号GB7691—1987涂装作业平安规程劳动平安和劳动卫生治理GB7692—1999涂装作业平安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平安及其通风净化GBl2358—1990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GB12942—1991涂装作业平安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平安技术要求GBl3318—1991锻造车间平安生产通那么GB13746—1992铅作业平安卫生规程GBl3733—1992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标准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l3691—1992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GB/T13910—1992滑石粉加工防尘技术标准GBl4192—1993木材采伐运输平安通那么GBl5081—1994玻璃工厂工业卫生与平安技术规程GBl6423—1996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平安规程GB16424—199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平安规程GBl6910—1997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全然技术条件GBl6909—1967密目式平安立网GBl7750—1999涂装作业平安规程浸涂工艺平安八、劳动防护用品GB811—1998摩托车乘员头盔GB/T2626—1992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条件GB2811—1989平安帽GB2812—1989平安帽试验方法GB2890—1995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GB/T2891—1995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GB/T2892—1995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试验方法GB/T3609.1—1994焊接眼面防护具GB/T3609.2—1983焊接护目镜和面罩非光学测试方法GB/T3609.3—1983焊接护目镜光学性能试验方法GB/T4304—1984船用工作救生衣GB438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GB/T5890—1986防冲击眼护具GB/T5891—1986防冲击眼护具试验方法GB5893.1—1986护耳器—耳塞GB5893.2—1986护耳器—耳罩GB5893.3—1986护耳器主瞧测试方法GB5893.4—1986耳罩插进损失2R6试方法GB6095—1985平安带GB/r6096—1985平安带检验方法GB6220—1986长管面具GB6221—1986长管面具性能试验方法GB/T6223—1997自吸过滤式防微粒口罩GB/T6224.1—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总透漏率的试验方法GB/T6224.2—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过滤效率的试验方法GB/T6224.3—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死腔的试验方法GB/T6224.4.—1986过滤式防微粒口罩对空气流呼吸阻力的试验方法GB6568.1—2000带电作业用屏蔽服GB6568.2—2000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试验方法GB/T7059.1—1986移动式木直梯平安标准GB/T7059.2—1986移动式木折梯平安标准GB7059.3—1986移动式轻金属折梯平安标准GB8965—1998阻燃防护服GB/T9953—1999浸水保温服GB/T9701—1988出口革皮劳动保卫手套检验规程GB/T11651—1989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那么GBl2021—2000电尽缘鞋通用技术条件GBl2021—1989防酸工作服GBl2021—1989防酸工作服性能试验方法GBl2021—1989防静电工作服GBl2021—1989防穿刺鞋的抗穿刺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GB12021—1989耐酸碱皮鞋GBl2021—1989耐酸碱胶鞋GBl2021—1989耐酸碱塑料模压鞋GB12623—1990防护鞋通用技术条件GB12624—1990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GBl2799—1991抗油拒水防护服平安卫生性能要求GB/T12903—1991个人防护用品术语GBl3641—1992劳动护肤剂通用技术条件GB/T13459—1992劳动防护服防冷保热要求GB/T13640—1992劳动防护服号型GB/T13661—1992一般防护服GB/T14312—1993防水服通用技术条件GB/T14866—1993眼面护具通用技术条件GBl5701—1995焊接防护服GBl6556—1996自给式空气呼吸器GBl6757—1997X射线防护服GBl6756—1997耐油防护鞋通过技术条件GBl7956—2000防尘服GB/T18136—2000高压静电防护服装及试验方法九、劳动卫生GB/T5748—19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8773—1988车间空气中丙烯酸甲酯卫生标准GB8774—1988车间空气中锑及其化合物卫生标准GB8775—1988车间空气中氯丙烯卫生标准GB8776—1988车间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卫生标准GB8778—1988车间空气中磷胺卫生标准GB8777—1988车间空气中六氟化硫卫生标准GB8779—1988车间空气中氢化铿卫生标准GB8780—1988车间空气中二甲基已酰胺卫生标准GBl0328—1989车间空气中石墨粉尘卫生标准GBl0329—1989车间空气中皮毛粉尘卫生标准GBl0330—1989车间空气中炭黑粉尘卫生标准GB10331—1989车间空气中珍宝岩粉尘卫生标准GBl0332—1989车间空气中云母粉尘卫生标准GBl0333—1989车间空气中活性炭粉尘卫生标准GBl0434—1989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l0435—1989作业场所激光辐射卫生标准GBl0436—19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l0437—1989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l0438—1989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卫生标准GBl0439—1989车间空气中萤石混合性粉尘卫生标准GBll516—1989车间空气中三氯化磷卫生标准GBll517—1989车间空气中乙二胺卫生标准GBll518—1989车间空气中液化石油气卫生标准GBll519—1989车间空气中间苯二酚卫生标准GBll520—1989车间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卫生标准GBll521—1989车间空气中蛙石粉尘卫生标难GBll522—1989车间空气中二氧化钛粉尘卫生标准GBll524—1989车间空气中氯乙醇卫生标准GBll525—1989车间空气中丙烯酰胺卫生标准GBll526—1989车间空气中百菌清卫生标准GBll527—1989车间空气中碳化硅粉尘卫生标准GBll528—1989车间空气中砂轮磨尘卫生标准GBll529—1989车间空气中钻及其氧化物卫生标准GBll530—1989车间空气中三甲苯磷酸酯卫生标准GBll531—1989车间空气中铜尘(烟)卫生标准GBll532—1989车间空气中抽余油(50—220℃)卫生标准GBll719—1989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卫生标准GBll720—1989车间空气中敌百虫卫生标准GBll721—1989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卫生标准GBll722—1989车间空气中矾及其化合物卫生标准GBll723—1989车间空气中1,2—二氯乙烷卫生标准GBll724—1989车间空气中50%一8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GBll725—1989车间空气中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GBll726—1989车间空气中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卫生标准GB/T16008—1995车间空气中铅的石墨炉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6009—1995车间空气中铅的双硫踪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10—1995车间空气中铅的火焰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6011—1995车间空气中硫化铅的火焰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6012—1995车间空气中汞的冷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6013—1995车间空气中汞的双硫踪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14—1995车间空气中氧化锌的双硫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15—1995车间空气中氧化锌的火焰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6016—1995车间空气中氧化隔的火焰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6017—1995车间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磷酸—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18—1995车间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火焰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6019—1995车间空气中三氧化铬、铬酸盐、重铬酸盐的二苯碳酞二肼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20—1995车间空气中三氧化铬的火焰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6021—1995车咨询空气中镍及其化合物的火焰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6022—1995车间空气中钻及其化合物的火焰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6023—1995车间空气中铵的桑色素荧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24—1995车间空气中臭氧的丁子香酚—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25—1995车间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26—1995车间空气中硫酸及三氧化硫的氯化钡比浊测定方法GB/T16027—1995车咨询空气中硫化氢的硝酸银比色测定方法GB/T16028—1995车间空气中二硫化碳的二乙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29—1995车间空气中氯的甲基橙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30—1995车间空气中氯化氢及氟化物的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方法GB/T16031—1995车间空气中氨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32—1995车间空气中氧化氮的盐破案乙二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33—1995车间空气中氰化氢及氢氰酸盐的异菸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34—1995车间空气中三氧化二砷及五氧化二砷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35—1995车间空气中砷化氢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36—1995车间空气中五氧化二磷的铝酸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37—1995车间空气中磷化氢的钥酸铵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38—1995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诺测定方法GB/T16039—1995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40—1995车间空气中丁二烯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41—1995车间空气中环己烷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42—1995车间空气中环己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43—1995车间空气中苯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44—1995车间空气中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45—1995车间空气中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46—1995车间空气中甲苯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47—1995车间空气中甲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48—1995车间空气中甲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49—1995车间空气中二甲苯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50—1995车间空气中二甲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51—1995车间空气中二甲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53—1995车间空气中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54—1995车间空气中苯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55—1995车间空气中联苯—苯醚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56—1995车间空气中荼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57—1995车间空气中二甲醛的酚试剂(MBTH)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58—1995车间空气中二丙酮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59—1995车间空气中丙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60—1995车间空气中丁酮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61—1995车间空气中丁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62—1995车间空气中甲醇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63—1995车间空气中甲醇的热解吸气相色谱酗定方法GB/T16064—1995车间空气中丙醇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65—1995车间空气中丁醇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66—1995车间空气中乙酸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67—1995车间空气中乙酸乙脂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68—1995车间空气中乙酸丙酯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69—1995车间空气中乙酸丁酯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70—1995车间空气中乙酸戊酯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72—1995车间空气中酚的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73—1995车间空气中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74—1995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75—1995车咨询空气中环气乙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76—1995车间空气中环氧氯丙烷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77—1995车间空气中光气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78—1995车间空气中氯甲烷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79—1995车间空气中二氯甲烷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80—1995车间空气中三氯甲烷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81—1995车间空气中三氯甲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82—1995车间空气中四氯化碳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83—1995车间空气中四氯化碳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84—1995车间空气中溴甲烷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85—1995车间空气中二氯乙烷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ApiezonL)GB/T16086—1995车间空气中二氯乙烷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PEG20M)GB/T16087—1995车间空气中氯乙烷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DNP)(PEG6000)GB/T16089—1995车间空气中氯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DNP)GB/T16090—1995车间空气中氯丙烯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91—1995车间空气中氯丁二烯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93—1995车间空气中六六六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92—1995车间空气中滴滴涕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94—1995车间空气中四氟乙烯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95—1995车间空气中乙腈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96—1995车间空气中乙腈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97—1995车间空气中丙烯睛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98—1995车间空气中丙烯睛的直截了当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099—1995车间空气中丙烯睛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100—1995车间空气中苯胺的盐酸荼乙二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01—1995车间空气中氯化苦的盐酸荼乙二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02—1995车间空气中硝酸基苯的盐酸荼乙二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03—1995车间空气中钼及其化合物的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04—1995车间空气中钨或碳化钨的硫氰酸钾—三氯化钦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05—1995车间空气中五氧化二钡的N—肉桂酰—邻—甲苯羟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06—1995车间空气中氢氧化钠的酸碱滴定测定方法GB/T16107—1995车间空气中氢氧化钠的火焰光度测定方法GB/T16108—1995车间空气中锗及其化合物的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09—1995车间空气中氯化氢及盐酸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10—1995车间空气中黄磷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111—1995车间空气中二甲基甲酞胺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112—1995车间空气中二硝基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113—1995车间空气中三硝基甲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114—1995车间空气中一硝基氯苯的盐酸荼乙二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15—1995车间空气中二硝基氯苯的盐酸荼乙二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16—1995车间空气中毗啶的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17—1995车间空气中甲基对硫磷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118—1995车间空气中乐果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119—1995车间空气中乐果的盐酸荼乙二肤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20—1995车间空气中敌敌畏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121—1995车间空气中对硫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6122—1995车间空气中甲拌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方法GB/T16123—1995车间空气中碘甲烷的1,2—荼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124—1995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碍事医学评价技术标准GBl6182—1996车间空气中乙苯卫生标准GBl6183—1996车间空气中铊卫生标准GBl6184—1996车间空气中硫酰氟卫生标准GBl6185—1996车间空气中荼卫生标准GBl6186—1996车间空气中溴氰菊酯卫生标准GBl6187—1996车间空气中叠氮酸和叠氮化钠卫生标准GBl6188—1996车间空气中氧化乐果卫生标准GBl6189—1996车间空气中异稻瘟净卫生标准GBl6190—1996车间空气中乙二醇卫生标准GBl6191—1996车间空气中三氟甲基次氟酸酯卫生标准GBl6192—1996车间空气中氯甲烷卫生标准GBl6193—1996车间空气中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卫生标准GBl6194—1996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GBl6195—1996车间空气中氧化镁(烟)卫生标准GBl6196—1996车间空气中凝聚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GBl6197—1996车间空气中木粉尘卫生标准GBl6199—1996车间空气中二月挂酸二丁基锡卫生标准GB16200—1996车间空气中氰戊菊酯卫生标准GBl6201—1996车间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l6202—1996车间空气中氯丁二烯卫生标准GBl6203—1996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l6204—1996车间空气中四氯乙烯卫生标准GBl6205—1996车间空气中杀螟松卫生标准GBl6206—1996车间空气中硅藻土粉尘卫生标准GBl6207—1996车间空气中大理石粉尘卫生标准GBl6208—1g96车间空气中聚乙烯卫生标准GBl6209—1996车间空气中聚丙烯卫生标准GB16210—1996车间空气中镍及其无机化合物卫生标准GBl6211—1996车间空气中久效磷卫生标准GBl6212—1996车间空气中硝化甘油卫生标准GBl6213—1996车间空气中丙烯酸卫生标准GBl6214—1996车间空气中乙胺卫生标准GBl6215—1996车间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酐卫生标准GB16216—1996车间空气中二氧化锡卫生标准GBl6218—1996车间空气中二氯甲烷卫生标准GBl6219—19g6车间空气中三氯甲烷卫生标准GB16220—1996车间空气中白僵孢子卫生标准GBl6221—1996车间空气中肼卫生标准GBl6222—1996车间空气中一甲基册卫生标准GBl6223—1996车间空气中偏二甲基册卫生标准GBl6224—1996车间空气中白云石粉尘卫生标准GBl6225—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GBl6226—1996车间空气中石灰石粉尘卫生标准GBl6227—1996车间空气中汞卫生标准GBl6228—1996车间空气中氟化物卫生标准GBl6229—1996车间空气中钨卫生标准GBl6230—1996车间空气中异丙醇卫生标准GBl6231—1996车间空气中四氢呋喃卫生标准GBl6232—1996车间空气中石膏粉尘卫生标准GBl6233—1996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GBl6234—1996车间空气中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卫生标准GBl6235—1996车间空气中呋喃卫生标准GBl6236—1996车间空气中三次甲基三硝基胺(黑索今)卫生标准GBl6237—1996车间空气中谷物粉尘卫生标准GBl6238—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水泥粉尘卫生标准GBl6239—1996车间空气中桑蚕丝尘卫生标准GBl6240—1996车间空气中稀土粉尘卫生标准GB16241—1996车间空气中石棉纤维卫生标准GBl6242—1996车间空气中对硝基苯胺卫生标准GBl6243—1996车间空气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卫生标准GB16244—1996车间空气中麻尘(亚麻、黄麻和芒麻)卫生标准GBl6245—1996车间空气中草酸卫生标准GBl6246—1996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酯卫生标准GBl6247—1996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卫生标准GBl6248—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煤尘卫生标准GBl6249—1996车间空气中甲酚卫生标准GBl6250—1996车间空气中考的松卫生标准GBl7052—1997车间空气中岩棉粉尘卫生标准GBl7053—1997车间空气中碳酸钠卫生标准GBl7054—1997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卫生标准GBl7055—1997车间空气中砷及其无机化合物卫生标准GB/T17061—1997车间空气中采样仪器的技术标准GB/T17062—1997车间空气中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火焰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7063—1997车间空气中锑及其化合物的火焰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7064—1997车间空气中甲硫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7065—1997车间空气中偏二甲基阱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7066—1997车间空气中二乙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7067—1997车间空气中三氧化二砷原子汲取光谱测定方法GB/T17068—1997车间空气中甲酸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7069—1997车间空气中丙酸的气相色谱216定方法GB/T17070—1997车间空气中节基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7071—1997车间空气中节基氰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7072—1997车间空气中对硝基苯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T17073—1997车间空气中环乙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7074—1997车间空气中乙醛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7075—1997车间空气中丁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7076—1997车间空气中异丁酵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7077—1997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酯的溶剂解吸液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7078—1997车间空气中三硝基苯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GB/T17079—1997车间空气中乙酸甲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粉尘物性篇一:爆炸性粉尘物性表注:危险性栏中:用“爆”表示爆炸性粉尘;用“可、导”表示可燃性导电粉尘;用“可”表示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篇二:有机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有机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对于粉尘危害的研究和防治,多年来各国学者都把注意力放在引起严重尘肺病的各种无机粉尘方面,诸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等等,而忽视了有机粉尘对人体危害的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有机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有机粉尘所引起的人体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有机粉尘可分为植物性粉尘(如棉尘、谷物尘、木尘、茶尘等)、动物性粉尘(如羽毛尘、皮毛尘、骨质尘等)和人工有机粉尘(如聚氯乙烯粉尘、树脂粉尘等)三大类。
有机粉尘可给人体带来多种危害,除可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包括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和慢性扁桃体炎)、尘源性支气管炎、职业性哮喘外,还会引起以下几种较严重的疾患:1.棉尘病在很多有纺织工业的国家均有报道,棉尘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胸部有紧束感、胸闷气短,症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并伴有肺通气功能的损害等。
2.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此病系由于吸入有机粉尘而引起的肺泡过敏性炎症反应,在组织学上出现结节样肉芽肿,在血清学上出现特异性沉淀抗体。
目前国内外较公认的有机粉尘所致的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有:农民肺、养鸟人肺、纸浆工人肺、软木栓尘肺、锯末尘肺、吸垂体素者肺、除虫菊肺泡炎、空调器病、污水淤泥病等等。
此类疾病均可出现发热、咳嗽、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
3.有机尘肺有机粉尘虽然对细胞的毒性不甚明显,但大量沉积在肺泡腔内,由于异物作用和机械刺激作用,可引起异物性肉芽肿,进一步可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
有机尘肺的主要类型有木尘肺、茶尘肺及人工合成有机物引起的合成纤维尘肺、酚醛树脂尘肺等。
成都天依科创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测试
粉体物性测试振实密度休止角崩溃角流动性指数
粉体物性是粉体材料的基本特性,研究粉体物性对粉体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应用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比如:
a.设计储料仓的锥度时要考虑休止角和崩溃角;
b.设计包装袋或包装桶时要考虑振实密度和松装密度;
c.在管路中用气体输送粉体时要考虑流动性指数和喷流性指数等等。
粉体物性有如此多的实际意义,对粉体物性的测试意义重大。
10.均齐度:均齐度是粒度分布的D60和D10的比值。
11.凝集度:凝集度是一种根据粉体在筛分时表现的特性,对于颗粒内应力的作出的解释性
测量的一个指标。
12.流动性指数:流动性指数是休止角、压缩度、平板角、均齐度、凝集度等项指数的加权
和。
流动性指数与压缩度有关。
13.喷流性指数:喷流性指数是流动性指数、崩溃角、差角、分散度等项指数的加权和。
粉尘测定、化验制度范文1.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粉尘测定、化验工作的管理。
2. 目的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保证粉尘测定、化验工作的质量和安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定义3.1 粉尘测定:指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含量进行测定的工作。
3.2 化验:指对粉尘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工作。
4. 测定标准4.1 粉尘测定应参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
4.2 化验应参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
5. 测定、化验设备5.1 测定、化验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并在测试前进行校准和验证。
5.2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测定、化验方法6.1 测定、化验方法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并保证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2 测定、化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测试需要和样品特性进行,必要时可以进行前处理和样品制备。
7. 人员要求7.1 测定、化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7.2 测定、化验人员应遵守公司的安全规定和实验室操作规程,保证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7.3 测定、化验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其他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的合作。
8. 测定、化验报告8.1 测定、化验报告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格式设置和内容填写。
8.2 报告中应包括测试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信息。
8.3 报告的保存应按照公司的文件管理规定进行,保证报告的可追溯性和保密性。
9. 质量控制9.1 测定、化验中应进行质量控制,包括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和质控样品进行验证。
9.2 质量控制的结果应记录并参与测试结果的计算和评估。
10. 健康与安全10.1 测定、化验前应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并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0.2 测定、化验操作过程中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口罩等。
10.3 测定、化验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职业病问题。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的研究和标准化,是粉尘治理技术和劳动者安全健康保障的关键。
为正确制订粉尘防治决策,需统一并提高国内粉尘物性检测工作,建立较好的粉尘防治基础条件。
因此,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局于1993年底委托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编制了《粉尘物性试验方法》标准。
关于微粒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试验方法,国内外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有的已经制订标准。
譬如: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在1965年就制订了测定微粒物质性质的试验规范,到1974年列为国家标准;日本工业标准中也列有粉体某些物性试验方法。
前苏联有专著报道工业粉尘理化性质测定方法;我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工业防尘委员会编辑的《工业防尘手册》中也有粉尘物性测量部分。
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粉体物性测定仪器在国际市场推出。
70年代开始,国际标准化组织陆续编制了一些粉体的某些物性试验方法。
目前,我国各行业粉尘物性试验方法,一般参照国际标准,遵循自己制订的技术规范,有的已列为行业或国家标准。
由于粉尘的种种物理性质有多种表征方法和试验方法,各种方法又有多种仪器设备配置方案;一般地,可以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具备的条件,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和试验设备。
本系列标准根据劳动保护工作需要,总结国内外多年来粉尘物性检测经验,引用了技术成熟、适应当前国内情况、切实可行的检测技术,在《粉尘物性试验方法》总
标题下,首批标准编制内容包括以下11部分:
第1部分:试验尘样的采集;
第2部分: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第3部分:堆积密度的测定—自然堆积法;
第4部分:分散度的测定—安德逊移液管法;
第5部分:安息角的测定—注入限定底面法;
第6部分:吸湿性的测定—吸湿率法;
第7部分:含湿量的测定—干燥法;
第8部分:浸润性的测定—浸透速度法;
第9部分:粘结性的测定—垂直拉断法;
第10部分:比电阻的测定—圆盘法;
第11部分:工况粉尘比电阻的测定——过滤式同心圆环法。
粉尘是能浮游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其物理性质与所在气体介质参数(温度、湿度、化学组成)息息相关,但目前能够直接在含尘气流中进行测定的只有粉尘散度和粉尘比电阻,其它粉尘物性只能从含尘气流中采集有代表性的尘样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分析。
本批标准中,除工况粉尘比电阻测定方法外,均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实验室粉尘物性测定,尘样的代表性问题原则上由送检方负责,本系列标准对其技术要求也专门在第1部分中作了规定。
决定编制本标准前,国内外已有同类标准出台,以单项内容编制为多,专业性强,多用于粉体工业生产。
本标准主要用于防止粉尘危害,涉
及各行各业,项目较我,适用范围较广,试验方法是从多年工作实践中优化的;设备配置成本不高,容易在国内普及。
本标准中,测定有效密度的试验方法参照采用ISO8130—3:1992《涂覆用粉.第3部分:液体置换比重瓶法测定密度》,测定堆积密度的试验方法参照采用ISO3923—1:1979《金属粉末.表观密度的测定.第一部分:漏斗法》,测定分散文艺报试验方法参照彩ISO10076:1991《金属粉末.根据在液体中重力沉降及衰减测量确定粒度分布》,测定安息角的试验方法参照采用ISO4324:1977《粉状和粒状表面活性剂.粉体和颗粒.休止角的测定》,测定含湿量的试验方法参照采用ASMEPTC284.05《微粒物质性质测定.比电阻测定方法》;其它试验方法主要取自专业人员工作经验和科研成果,如(84)冶安环检字第[134]号WAZ-1型粉体三参数测试仪、(83)冶安环技字第[84]号WAZ-1型粉体粘性力测定仪、(85)冶安环检字第[121]号过滤式工况粉尘比电阻测定装置。
标准征求意见稿于1995年10月完成后,在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局的领导下,送发全国防尘防毒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劳动部劳保所等28个单位,组织专家讨论,征求意见。
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汇总专家们的意见,按照GB/T1.1-1993的规定,修改征求意见稿。
标准的送审稿于1996年6月完成,由劳动部职锅局组织专家函审,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肯定,稍加修改文字后上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