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土地改革1(2019年8月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7
⼋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知识梳理新⼈教版第七单元第24课⼈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知识点1 解放区的⼟地改⾰1.⼟地政策:抗⽇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耕者有其⽥的⼟地政策。
2.指导纲领: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地会议,颁布《中国⼟地法⼤纲》。
⼤纲规定:没收地主⼟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地制度,实⾏耕者有其⽥,按照农村⼈⼝平均分配⼟地。
3.⼟地改⾰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地制度,发展农业⽣产。
4.开展情况: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地改⾰运动。
解放区的⼟地改⾰历时⼀年多顺利完成,⼴⼤农民分得了⼟地、房屋、粮⾷和⾐物。
5.意义:解放区的⼟地改⾰,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地占有状况发⽣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命和⽣产的积极性。
翻⾝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保障。
知识点2 三⼤战役和南京解放三⼤战役(1)背景①1947年夏,刘伯承、邓⼩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在⼭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挺进⼤别⼭,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②其他战场的⼈民解放军也相继转⼊进攻,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③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名称: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3)辽沈战役①时间:1948年9⽉—11⽉。
②指挥者:林彪、罗荣桓。
③参战部队:东北⼈民解放军。
威逼北平。
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
国民党军队的主⼒【拓展思维】东《中国⼟地法⼤纲》顺应了⼴⼤农民的要求解析:地主阶级存在是解放区⼟地改⾰的主要因素,故注意抓住题⼲中的关键信息“例3.1948年10⽉,⼀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着⾮雄才⼤略之⼈是做不出来的。
锦州好⽐⼀条扁担,⼀头挑东北,⼀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初二历史知识点土地改革知识点初二历史知识点:土地改革知识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土地改革被认为是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变革。
这场变革改变了农民的命运,打破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土地所有制的根本转变。
本文将就初中历史课程中与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探讨。
一、土地改革的背景和意义1. 背景:中国近代史的背景下,农民遭受了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封建土地制度使得富农和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封建社会的等级结构严重束缚了农民的发展空间。
因此,改变土地制度成为时代的呼唤。
2. 意义:土地改革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它打破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土地的平分。
农民通过获得土地的所有权,得到了物质财富的保障,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土地改革的主要措施和进程1. 分配土地权益:土地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分配。
这意味着将大片被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分给农民,以实现土地的平分。
此外,还要确保农民拥有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和支配权。
2. 打破契约:契约即传统封建农民与地主租约的法律约束。
在土地改革过程中,契约被打破,农民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土地进行种植、管理和转让等操作。
这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 实行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是土地改革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农民能够稳定地拥有土地,国家对土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例如土地登记制度、土地调查制度等。
这些政策的实行为土地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4. 土地改革的进程:土地改革是一个历经多年的过程,它从最初的试点到全面推行,历经了分、改、组等多个阶段。
整个过程中,政府、农民和各个社会阶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是通过各种措施将土地平分给农民,并给予农民相关的土地权益保障。
三、土地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 农民生活改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农民有了稳定的土地来源,不再受制于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规划土地的种植和管理,让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一、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剥削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二、经过1.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2.开始的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3.定都天京:攻占南京4.《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2)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3)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5.北伐和西征: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概况: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取得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6.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7.调整与改革:(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2)洪仁玕《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经、文、外交主张.8.天京陷落:1864年夏,湘军攻陷天京.(标志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三、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积极性: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第二单元近代化早期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4.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5.内容:(1)军事工业(前期):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2)民用企业(后期):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3)建立新式海陆军: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海军: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6.评价:(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进步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局限性: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7.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8.启示:学习西方,不仅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2.时间:1894-1895年。
第3课土地改革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1.土地改革的原因(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__新解放区__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2)全国土地改革前,__封建土地制度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3)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土地改革的过程(1)开始标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__》。
(2)主要内容:废除__地主阶级封建剥削__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农民__的土地所有制。
(3)具体措施: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__地主__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__农民__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4)结果:到__1952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易混易错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土地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并没有使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仍是私有制,土地由地主私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2.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已经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
(×)提示: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问题思考】如何认识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类别名称不同点相同点土地占有者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产品分配封建土地所有制__地主__ 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土地归__私人__所有农民土地所有制__农民__地主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二、土地改革的意义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封建土地__制度,消灭了__地主__阶级;__农民__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__生产力__。
3.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工业化__建设准备了条件。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人教部编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四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七亿亩土地。
土地改革的完成( )A、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D、地主不得拥有土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歌剧《白毛女》(下图)讲述了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后企图霸占其女儿喜儿。
喜儿不堪凌辱,逃入深山,头发变成了白色的故事。
我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制度的标志是( )A、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B、1949年《中国人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中国刚成立之初,各种反动势力蠢蠢欲动,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了巩固人民政权,人民政府采取了( )措施。
①镇压反革命②土地改革③抗美援朝④解放台湾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我国建国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是( )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一五”计划D、肃清残余武装和土匪【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
这个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B、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毛泽东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将压抑不住。
[键入文字]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土地改革要点
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一项基本任务。
今天的主要内容是土地改革要点,预祝大家可以在新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知识点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 年—1952 年底
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土地改革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西藏的土地改革:1959 年,西藏进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到六十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西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课后练习
1.材料一: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⑴材料一是由哪个政党、什么政府颁布的?当时处于中国的什么时期?
⑵当时进行土地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全国土改在哪一年开始和基本完成?
⑶如果不进行土地改革有哪些危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