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化痰止咳平喘药
- 格式:doc
- 大小:46.80 KB
- 文档页数:5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单选题]1.功效与主治病证均相同的药组是A.瓜蒌、半夏B.白前、前胡C.川贝母、浙贝母D.海藻、昆布E.苦杏仁、桔梗参考(江南博哥)答案:D参考解析:海藻与昆布二者均具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
二者的主治病证包括:①瘿瘤、瘰疬、睾丸肿痛;②痰饮水肿;昆布常与海藻相须而用。
掌握“清化热痰药”知识点。
[单选题]2.既能清肺化痰,又能润肠通便的是A.天竺黄B.胖大海C.黄药子D.昆布E.海蛤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胖大海功效: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掌握“清化热痰药”知识点。
[单选题]3.既能降气化痰,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A.瓜蒌B.白前C.前胡D.旋覆花E.苏子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前胡的功效: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掌握“清化热痰药”知识点。
[单选题]4.川贝母与浙贝母都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化痰,润肺止咳B.温肺化痰,止咳C.润肺化痰,止咳D.燥湿化痰,止咳E.清热化痰,散结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川贝母的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浙贝母的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掌握“清化热痰药”知识点。
[单选题]5.既能清热化痰,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A.川贝母B.浙贝母C.瓜蒌D.竹茹E.天竺黄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瓜蒌的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掌握“清化热痰药”知识点。
[单选题]6.清化热痰药的功效是A.清热化痰B.温胃止呕C.温肺化饮D.温肾助阳E.清热利湿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清化热痰类药物具有清化热痰之功,兼能润燥化痰,软坚散结的功效。
掌握“清化热痰药”知识点。
[单选题]7.以下药组,用来治疗风热咳嗽,痰热咳嗽的是A.瓜蒌、竹茹B.竹茹、桔梗C.白前、荆芥D.旋覆花、川贝母E.前胡、浙贝母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前胡功效: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应用:1)痰热咳喘。
2)风热咳嗽。
浙贝母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应用:1)风热、痰热咳嗽。
功似川贝母,多用于治风热咳嗽及痰热郁肺之咳嗽。
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或痰饮喘息,或因痰所致的瘰疬瘿瘤、阴疽流注、癫痫惊厥等。
瘿瘤:指颈部结喉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或因水土失调,痰气搏结所致。
瘰疬:指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
多由肺肾阴虚,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结于颈部,或因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所致。
第一节化痰药半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1)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3)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天南星【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1)顽痰咳嗽。
(2)风痰眩晕,中风口眼歪斜,癫痫,破伤风。
(3)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芥子【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1)寒痰咳喘,悬饮胁痛。
(2)痰阻经络之肢体关节疼痛,阴疽流注。
疽”为发于肌肉筋骨间之疮肿,其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阴疽”;“流注”指毒邪流走不定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种化脓性疾病。
比如骨髓炎,肛瘘,深部感染等等。
桔梗【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治病证】(1)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
(2)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旋覆花【功效】消痰行水,降气止呕。
【主治病证】(1)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痰饮蓄结之胸膈痞闷。
(2)噫气,呕吐。
噫气乃口反食气之病。
又名嗳气,为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而由口排出之气体。
瓜蒌孤闻寡陋【功效】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1)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咳出。
(2)胸痹,结胸。
(3)乳痈肿痛,肺痈,肠痈。
(4)肠燥便秘。
川贝母【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痈。
【主治病证】(1)肺热咳喘,外感咳嗽。
(2)肺燥咳嗽,肺虚久咳,阴虚劳嗽。
(3)痰热或火郁胸闷,瘰疬,疮肿,乳痈,肺痈。
第十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一、A11、治疗风热咳嗽、痰热咳嗽均适宜的药组是()A.前胡、浙贝母B.瓜蒌、天竹黄C.竹茹、桔梗D.白前、荆芥E.旋覆花、半夏2、既能够治疗外感风热表证,又能够治疗肺气不降,咳喘痰稠病证的药物是()A.薄荷B.白前C.前胡D.牛蒡子E.桑叶3、既能清热化痰,又能除烦止呕的药物是()A.生姜B.陈皮C.竹茹D.贝母E.旋覆花4、下列哪项不是瓜蒌的功效()A.清肺化痰B.润肺化痰C.宣肺祛痰D.宽胸散结E.润肠通便5、治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常与全瓜蒌配伍的药物是()A.丹参B.桔梗C.薤白D.前胡E.贝母6、既能够治疗胸痹结胸,又能够治疗肺热咳嗽的药物是()A.半夏B.瓜蒌C.薤白D.桂枝E.枳实7、瓜蒌皮与川贝母都可治疗的病证是()A.肺热咯血B.肺寒咳嗽C.肺热咳嗽D.肺虚咳嗽E.百日咳8、下列能润肺化痰的药物是()A.细辛B.天南星C.半夏D.贝母E.竹茹9、用治肺虚久咳、痰少咽燥之证,宜选的药物是()A.浙贝母B.川贝母C.陈皮D.黄芩E.半夏10、与乌头相反的药物是()A.贝母B.海藻C.天南星D.礞石E.昆布11、川贝母与浙贝母都具有的功效是()A.清肺养阴止咳B.温肺化痰止咳C.润肺化痰止咳D.燥湿化痰止咳E.清肺化痰止咳12、白前与前胡都具有的功效是()A.宣散风热B.发散风热C.祛痰降气D.祛痰利咽E.祛痰宽胸13、旋覆花的用法入煎剂应()A.先煎B.后下C.冲服D.包煎E.另煎14、药性微温,善降肺胃之气而消痰止咳的药物是()A.半夏B.旋覆花C.陈皮D.砂仁E.枳实15、既能化痰,又能降肺胃气逆的药物是()A.前胡B.苏子C.白芥子D.白前E.旋覆花16、既能降气降气化痰,又能降逆止呕的药物是()A.白前B.桔梗C.旋覆花D.皂荚E.礞石17、外敷有发泡作用,皮肤过敏者忌用的药物是()A.半夏B.天南星C.白附子D.白芥子E.皂荚18、治疗痰伏胁下及皮里膜外者,宜首选的药物是()A.白芥子B.海蛤壳C.天南星D.白附子E.细辛19、白芥子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化痰B.润肺化痰C.降气祛痰D.温肺化痰E.燥湿化痰20、均具燥湿化痰,祛风止痉作用的药组是()A.半夏、防风B.白僵蚕、牛黄C.白附子、天南星D.全蝎、蜈蚣E.天麻、白芥子21、天南星的功效是()A.燥湿化痰,降逆止呕B.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C.燥湿化痰,祛风解毒D.燥湿化痰,止咳平喘E.燥湿化痰,清热定惊22、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的药物是()A.天南星B.蝉衣C.胆南星D.防风E.蕲蛇23、天南星具有祛风止痉的功效,故善于治疗的病证是()A.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病证B.热极动风病证C.虚风内动病证D.风痰眩晕病证E.小儿急、慢惊风24、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药物是()A.枳实B.半夏C.莱菔子D.芦根E.全瓜蒌25、半夏具有的功效是()A.宣肺化痰,清热散结B.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C.清热化痰,软坚散结D.燥湿化痰,消肿散结E.燥湿化痰,解毒散结26、半夏与天南星都忌用的病证是()A.热痰B.寒痰C.湿痰D.痰核E.风痰27、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化痰药的主治病证()A.惊厥B.癫痫C.丹毒D.瘿瘤瘰疬E.阴疽流注28、下列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是()A.苏子B.莱菔子C.决明子D.白芥子E.葶苈子29、既能够治疗痰热壅滞,咳嗽喘促,又能够治疗水肿的中药是()A.大戟B.芫花C.葶苈子D.大腹皮E.甘遂30、性大寒,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的药物是()A.麻黄B.葶苈子C.白果D.白前E.礞石31、桑白皮与葶苈子都既能泻肺平喘,又能()A.利水渗湿B.利水通淋C.利水消肿D.利水止泻E.利水退黄32、桑白皮除具有泻肺平喘的功效外,还能够()A.降逆止呕B.燥湿化痰C.利水消肿D.利尿通淋E.清热利湿33、桑白皮用于治疗的病证是()A.肺热咳喘,痰多壅盛B.风寒咳喘,呼吸困难C.寒饮咳喘,胸痛背寒D.燥热伤肺,痰少难咯E.目暗不明,目赤肿痛34、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的药物是()A.百部B.桔梗C.紫菀D.款冬花E.杏仁35、下列何药治肺痨咳嗽最宜()A.白前B.百部C.紫菀D.麻黄E.苏子36、百部既能杀虫灭虱,又能()A.润肺止咳B.宣肺止咳C.敛肺止咳D.清肺止咳E.温肺止咳37、苏子既能用于肠燥便秘,又能用于治疗何种病证()A.肺燥咳嗽B.肺虚久咳C.肺热咳嗽D.百日咳E.痰壅咳喘38、既能够治疗咳嗽气喘,又能够治疗肠燥便秘的一组药物是()A.杏仁、苏子B.杏仁、胖大海C.杏仁、火麻仁D.杏仁、柏子仁E.杏仁、郁李仁39、治疗肝火犯肺,灼伤肺络,咳嗽痰中带血,常以海蛤壳配伍的药物是()A.瓜蒌B.贝母C.郁金D.青黛E.知母40、与甘草相反的药物是()A.半夏B.贝母C.瓜蒌D.藜芦E.海藻41、性散上行的药物是()A.桔梗B.柴胡C.升麻D.白前E.葛根42、桔梗的功效是()A.润肺,止咳,下气,化痰B.宣肺,利咽,清肺,化痰C.宣肺,利咽,祛痰,排脓D.降气,止咳,祛痰,排脓E.降气,止呕,祛痰,排脓43、桔梗与贝母都能够治疗的病证是()A.肠痈B.乳痈C.疮痈D.肺痈E.瘰疬44、既善排脓,又善宣肺祛痰的药物是()A.白前B.桔梗C.前胡D.杏仁E.苏子二、A21、患者,女,50岁。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凡具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化痰药:温化寒痰药:性多温燥,具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主治寒痰、湿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证;以及痰湿阻关于经络所致的肢节酸痛、肢体麻木、眩晕、呕恶、阴疽流注,瘰疬等证。
清化热痰药:性多寒凉,具有清热化痰之功,主治热痰咳喘,痰黄质稠或痰稠难咯,或伴唇舌干燥,舌红苔黄腻或薄黄,脉数或滑数。
亦可用于因痰热所致的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证。
止咳平喘药:主治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喘息之证。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温燥,主入脾胃兼入肺,有毒而力较强,能行水湿、降逆气,最善祛脾胃湿痰。
内服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湿痰寒痰之要药。
外用能消肿散结,可治瘿瘤痰核及痈肿等证。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①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②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③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苦燥,善祛经络风痰,力强有毒。
既能燥湿化痰,治顽痰;又能祛风止痉,治风痰诸证及破伤风;还能散结消肿而止痛,治痈疽、瘰疬等。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①顽痰咳嗽。
②风痰眩晕,中风口眼歪斜,癫痫,破伤风。
③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温通,气锐走窜,既温肺脏、豁寒痰、利气机,又通经络、散寒结、止疼痛。
长于祛除寒痰,在皮里膜外及经络者最宜。
【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病证】①寒痰咳喘,悬饮胁痛。
②痰阻经络之肢体关节疼痛,阴疽流注。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泄,药性平和,质轻上浮,专走肺经。
既善开宣肺气而祛痰利咽,又能排脓而疗肺痈。
.【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治病证】①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
②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上篇常用单味中药第13章化痰止咳平喘药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桑白皮与葶苈子均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化痰B.润肺止咳C.敛肺平喘D.宣肺平喘E.利水消肿【参考答案】:E2、桔梗不具有的功效是A.宣肺B.利咽C.燥湿D.祛痰E.排脓【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3、款冬花除能止咳化痰外,还能A.润肺下气B.清肺下气C.平喘下气D.敛肺下气E.降肺下气【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4、患者,女,26岁。
症见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黏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属肺阴亏虚,治当清肺化痰、润肺止咳,宜选用的药物是A.浙贝母B.竹沥C.紫菀D.马兜铃E.川贝母【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5、竹茹的功效是A.清肺化痰.清心定惊B.清热化痰,利咽排脓C.清热化痰,止呕,安胎D.清热化痰,利水消肿E.清热化痰,凉血止血【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化痰药竹茹的功效。
本品甘而微寒,清化凉泄,入肺.胃.胆经。
既清热化痰而止咳.除烦,为治痰热咳嗽及胆火挟痰之良药;又清胃而止呕,为治胃热呕吐之要药;还清热而安胎,为治胎热胎动所常用。
6、易损害肾脏,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的药物是A.半夏B.海浮石C.胖大海D.海蛤壳E.马兜铃【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止咳平喘药马兜铃的使用注意。
本品含马兜铃酸,可损害肾脏,故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7、患者,男,45岁。
症见咳嗽,痰稠不易咳出。
证属痰热内阻,治当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宜选用的药物是A.瓜蒌B.浙贝母C.半夏D.川贝母E.竹沥【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8、既能清热化痰,又能清心定惊的药物是A.天竺黄B.川贝母C.竹茹D.瓜蒌E.桔梗【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化痰药天竺黄的功效。
中药学第十八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一、A11、不属于止咳平喘药功效的是A、宣降止咳B、清肺止咳C、燥湿化痰D、降肺止咳E、敛肺止咳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温化寒痰药:多辛苦,性多温燥B、清化热痰药:主要适用于热痰、燥痰证C、温化寒痰药:主要适用于寒痰、湿痰证D、止咳平喘药:主要适用于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喘、痰多,或痰饮喘息E、清化热痰药:主入肺经,味或辛或苦或甘,性或温或寒3、与乌头相反的药物是A、贝母B、海藻C、天南星D、礞石E、昆布4、既能清热化痰,又能除烦止呕的药物是A、生姜B、陈皮C、竹茹D、川贝母E、旋覆花5、治疗风热咳嗽、痰热咳嗽均适宜的药组是A、前胡、浙贝母B、瓜蒌、天竹黄C、竹茹、桔梗D、白前、荆芥E、旋覆花、半夏6、用治肺虚久咳、痰少咽燥之证,宜选的药物是A、浙贝母B、川贝母C、陈皮D、黄芩E、半夏7、功善清热化痰,治疗热性呕逆要药的是B、瓜蒌C、石膏D、旋覆花E、竹茹8、姜汁炙用竹茹的目的是A、止呕B、化痰C、温中D、止痛E、清热9、海蛤壳的治疗病症中不包括A、瘿瘤、痰核B、肺热咳喘C、湿疮D、胃痛泛酸E、血淋、石淋10、在“十八反”中,海藻反A、甘遂B、京大戟C、甘草D、藜芦E、半夏11、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消肿,常相须为用的药物组合为A、海蛤壳、浮海石B、海藻、昆布C、海藻、桔梗D、桑白皮、葶苈子E、郁李仁、柏子仁12、海藻的功效是A、清热化痰,润肺止咳B、消痰软坚,利水消肿C、清热化痰,散结消痈D、清热化痰,润肠通便E、清热豁痰,定惊利窍13、功善消痰软坚,治疗胃痛吐酸的药物是A、瓦楞子、海蛤壳B、龙骨、海蛤壳C、罂粟壳、海蛤壳D、海藻、浮海石14、关于胖大海的功效的叙述,最佳选项是A、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B、消痰软坚,利水消肿C、宣肺,祛痰,利咽,排脓D、清肺化痰,润肠通便E、清热化痰,利咽开音1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桔梗的主治证A、肺痈B、咳嗽C、咽痛D、失音E、眩晕16、桔梗与贝母都能够治疗的病证是A、肠痈B、乳痈C、疮痈D、肺痈E、瘰疬17、桔梗的功效是A、润肺,止咳,下气,化痰B、宣肺,利咽,清肺,化痰C、宣肺,利咽,祛痰,排脓D、降气,止咳,祛痰,排脓E、降气,止呕,祛痰,排脓18、半夏与天南星均可治疗的病证是A、热痰B、风痰C、瘿瘤D、阴疽E、湿痰19、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药物是A、枳实B、半夏C、莱菔子D、芦根E、全瓜萎20、天南星具有祛风止痉的功效,故善于治疗的病证是A、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病证B、热极动风病证D、风痰眩晕病证E、小儿急、慢惊风21、以下药物中既能用于蛇虫咬伤又能用于破伤风的是A、半夏B、白前C、旋覆花D、白芥子E、天南星22、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的药物是A、天南星B、蝉衣C、胆南星D、防风E、蕲蛇23、外敷有发泡作用,皮肤过敏者忌用的药物是A、半夏B、天南星C、白附子D、白芥子E、皂荚24、既能降气化痰,又能降逆止呕的药物是A、白前B、桔梗C、旋覆花D、皂荚E、礞石25、旋覆花的用法入煎剂应A、先煎B、后下C、冲服D、包煎E、另煎26、白前与前胡都具有的功效是A、宣散风热B、发散风寒C、降气化痰D、祛痰利咽E、祛痰宽胸27、皂荚的功效为B、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C、降气化痰,降逆止呕D、燥湿化痰,祛风解痉E、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28、药性微温,善降肺胃之气而消痰止咳的药物是A、半夏B、旋覆花C、陈皮D、砂仁E、枳实29、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的药物是A、百部B、桔梗C、紫菀D、款冬花E、杏仁30、紫菀与款冬花都具有的功效是A、燥湿化痰B、清肺化痰C、泻肺平喘D、润肺止咳E、止咳平喘31、功善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是A、桑叶B、苏叶C、枇杷叶D、竹叶E、侧柏叶32、桑白皮与葶苈子既能泻肺平喘,又能A、利水渗湿B、利水通淋C、利水消肿D、利水止泻E、利水退黄33、紫苏子既能用于肠燥便秘,又能用于治疗A、肺燥咳嗽B、肺虚久咳C、肺热咳嗽D、百日咳34、白果具有的功效是A、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B、泻肺平喘,利水通淋C、止咳平喘,止血止带D、纳气平喘,收涩止带E、降逆平喘,利水消肿35、下列药物中,具有毒性的是A、桑白皮B、葶苈子C、白果D、紫菀E、前胡36、下列各项中不是苦杏仁主治病症的是A、咳嗽气喘B、阴虚喘咳C、蛲虫病D、外阴瘙痒E、肠燥便秘二、B1、A.胃热呕吐B.气逆呕吐C.胃虚呕吐D.胃寒呕吐E.食滞内停呕吐<1> 、竹茹可以治疗的病证是A B C D E<2> 、旋覆花可以治疗的病证是A B C D E2、A.降气化痰B.清热化痰,散结消痈C.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D.清热豁痰,定惊利窍E.清化热痰,除烦止呕<1> 、瓜蒌的功效是A B C D E<2> 、竹沥的功效是A B C D E3、A.清热化痰,宽胸散结B.清化热痰,除烦止呕C.清热豁痰,定惊利窍D.清热化痰,清心定惊A B C D E<2> 、前胡的功效是A B C D E4、A.半夏B.桔梗C.麦冬D.瓜萎E.海藻<1> 、治疗痰热咳喘,应选用的药物是A B C D E<2> 、治疗寒痰湿痰,应选用的药物是A B C D E5、A.白附子B.白芥子C.半夏D.白术E.黄芩<1> 、功效温肺化痰,善散“皮里膜外之痰”的药物是A B C D E<2>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尤善治头面部诸疾的药物是A B C D E6、A.蜜炙B.生用C.煅制D.煎服E.研末服<1> 、款冬花治疗外感暴咳宜A B C D E<2> 、瓦楞子制酸止痛宜A B C D E7、A.润肺化痰止咳B.止咳平喘,润肠通便C.降气化痰,止咳平喘D.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清肝止血E.润肺止咳,杀虫灭虱<1> 、桑白皮的功效是A B C D E<2> 、苦杏仁的功效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止咳平喘药:有宣降止咳、清肺止咳、润肺止咳、降肺止咳、敛肺止咳及化痰止咳之功。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本类药或辛、或苦,或温或寒,多入肺经,辛开宣散,苦燥降泄,温化寒清,主能宣降肺气、化痰止咳、降气平喘,部分药物分别兼有散寒、清热、散结、润肺等作用。
辨证信息本类药物主要适用于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或痰饮喘息,或因痰所致的瘰疬、瘿瘤、阴疽流注、癫痫惊厥等。
按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不同性能,分为温化寒痰、清化热痰及止咳平喘药三类。
温化寒痰药药性温燥,不宜用于热痰、燥痰。
清化热痰药药性寒润,不宜用于寒痰、湿痰。
刺激性较强的化痰药,不宜用于咳嗽兼有出血倾向者,以免加重出血;麻疹初起之咳嗽,应以疏解清宣为主,不宜单用止咳之品,忌用温燥及具有收敛性的止咳药,以免麻邪不透。
脾虚生痰者,应配健脾燥湿之品,以标本兼治。
第一节温化寒痰药半夏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1)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3)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以生品研末调敷。
内服用制半夏,不同炮制品功效有别。
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
生半夏外用。
【使用注意】本品温燥,故阴虚燥咳、出血证忌服,热痰慎服。
生品毒大,一般不作内服。
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天南星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1)顽痰咳嗽(2)风痰眩晕,中风口眼斜,癫痫,破伤风(3)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以生品研末调敷。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宜制用,散结消肿宜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温燥有毒,故阴虚燥咳忌服,孕妇慎服。
生品毒大,一般不作内服。
白附子性味归经:辛、温。
中药学专业知识化痰止咳平喘药
功效:祛痰或消痰;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
性味归经:或辛或苦,或温或寒,多入肺经。
适用: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或痰饮喘息,或因痰所致的瘰疬瘿瘤、阴疽流注、癫痫惊厥等。
分类: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两类。
第一节化痰药
一、温化寒痰药:半夏、旋覆花、白前、天南星、白附子、芥子
二、清化热痰药: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竺黄、黄药子、前胡、海藻、昆布、瓦楞子、海蛤壳、海浮石、礞石
半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
(1)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3)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法半夏长于燥湿;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
清半夏长于化痰;
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
生半夏外用。
旋覆花
为治肺胃气逆之要药。
【功效】消痰行水,降气止呕。
【主治病证】
(1)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痰饮蓄结之胸膈痞闷。
(2)噫气,呕吐。
(旋覆花配赭石)
白前
【功效】降气祛痰止咳。
【主治病证】肺气壅实之咳喘气逆、痰多。
天南星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1)顽痰咳嗽。
(2)风痰眩晕,中风口眼斜,癫痫,破伤风。
(3)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白附子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
【主治病证】
(1)中风痰壅,口眼斜,破伤风,惊风癫痫,偏正头痛。
(2)毒蛇咬伤,瘰疬痰核。
芥子
善治寒痰及痰饮诸证,尤以痰在皮里膜外及经络者最宜。
【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病证】
(1)寒痰咳喘,悬饮胁痛。
(2)痰阻经络之肢体关节疼痛,阴疽流注。
桔梗
【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主治病证】
(1)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
(2)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瓜蒌
【功效】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1)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咳出。
(2)胸痹,结胸。
(3)乳痈肿痛,肺痈,肠痈。
(4)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瓜蒌皮长于清肺化痰,利气宽胸;瓜蒌仁长于润肺化痰,滑肠通便;全瓜蒌兼具两者功效。
川贝母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痈。
【主治病证】
(1)肺热咳喘,外感咳嗽。
(2)肺燥咳嗽,肺虚久咳,阴虚劳嗽。
(3)痰热或火郁胸闷,瘰疬,疮肿,乳痈,肺痈。
【使用注意】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浙贝母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1)肺热咳喘,风热咳嗽。
(2)瘰疬,疮肿,乳痈,肺痈。
【使用注意】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竹茹
为治胃热呕吐之要药;为治胎热胎动所常用。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
【主治病证】
(1)肺热咳嗽、咳痰黄稠。
(2)痰火内扰之心烦失眠。
(3)胃热呕吐,妊娠恶阻。
(4)胎热胎动。
竹沥
善清热滑痰,药力颇强。
既为治痰热咳喘、胶结难出之要药,又为治痰热蒙蔽清窍之佳品。
【功效】清热滑痰。
【主治病证】
(1)肺热痰壅咳喘。
(2)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前胡
【功效】降气祛痰,宣散风热。
【主治病证】
(1)肺气不降之喘咳痰稠。
(2)风热咳嗽痰多。
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黄药子:化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礞石:消痰下气,平肝镇惊。
昆布: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瓦楞子: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海蛤壳: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尿消肿,制酸止痛。
海浮石:清热化痰,软坚散结,通淋。
小结
第一节化痰药
一、温化寒痰药:半夏、旋覆花、白前、天南星、白附子、芥子
二、清化热痰药: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竺黄、黄药子、前胡、海藻、昆布、瓦楞子、海蛤壳、海浮石、礞石
第二节止咳平喘药
一、通便:苦杏仁、紫苏子、胖大海
二、利水:桑白皮、葶苈子
三、润肺:百部、紫菀、款冬花
四、其他:枇杷叶、白果、马兜铃、洋金花
苦杏仁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1)咳嗽气喘。
(2)肠燥便秘。
紫苏子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1)痰壅咳喘气逆。
(2)肠燥便秘。
胖大海
【功效】清宣肺气,清肠通便。
【主治病证】
(1)肺热声哑,痰热咳嗽。
(2)燥热便秘,肠热便血。
桑白皮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1)肺热咳喘痰多。
(2)浮肿尿少,小便不利。
葶苈子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1)痰壅肺实咳喘。
(2)浮肿尿少,小便不利。
百部
为治新久咳嗽之要药,最宜痨嗽及百日咳。
【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主治病证】
(1)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痨咳嗽。
(2)蛲虫病,头虱,体虱。
紫菀
凡咳嗽无论外感、内伤皆可酌投。
【功效】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主治病证】
(1)外感咳嗽、咳痰不爽。
(2)肺虚久咳、痰中带血。
款冬花
凡咳嗽无论外感、内伤皆可酌投,寒嗽最宜。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主治病证】多种咳嗽。
枇杷叶
【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主治病证】
(1)肺热咳喘痰稠。
(2)胃热烦渴、呕哕。
白果
【功效】敛肺平喘,止带缩尿。
【主治病证】
(1)咳喘气逆痰多。
(2)白浊,带下,尿频遗尿。
马兜铃: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疗痔。
洋金花:平喘止咳,解痉,定痛。
小结
第二节止咳平喘药
一、通便:苦杏仁、紫苏子、胖大海
二、利水:桑白皮、葶苈子
三、润肺:百部、紫菀、款冬花
四、其他:枇杷叶、白果、马兜铃、洋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