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 格式:ppt
- 大小:806.00 KB
- 文档页数:24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不仅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也是学生理解物质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形象的图示和严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存在、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章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材编排由浅入深,逐步深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初步建立起微观世界的概念框架,为后续学习化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在设计《分子和原子》的教学时,我遵循了“情境导入一新知讲授一实验探究一巩固练习一总结反思”的教学流程。
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其次,结合实验现象和多媒体辅助手段,直观展示分子和原子的存在与性质,帮助学生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分子和原子的奥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接着,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最后,通过课堂总结和反思,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培养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力求达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认识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包括分子的运动性、分子间的间隔以及分子的构成等,能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科学思维: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科学探究与实践: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包括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等。
科学态度与责任: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教学重点重点:分子、原子的存在及其基本性质。
五、教学难点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以及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掌握分子的基本特征。
3.通过探究实验,形成化学观念,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4.初步建立物质宏观和微观视角之间的关联,体验由宏观实验现象感知、想象微观世界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及分子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准备
教学仪器和药品:试管、浓氨水、酚酞溶液、红墨水、滤纸条、酒精、注射器等。
教学PPT及相关视频。
四、教学过程
分子的性质
环节一:感知分子的大小
【展示】展示水的图片。
【讲述】水分子的材料,推测分子的性质。
【明确】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环节二:探究分子的运动
五、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分子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来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难点:重点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 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准备:烧杯(大小各5只)、试管、酒精灯、品红、浓氨水、酚酞溶液、酒精、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到了花香,你闻到了吗?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为什么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4.小强指着马路问爸爸:马路为什么要隔成许多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
二、推进新课(一)物质有微观粒子构成结论实存在的。
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发生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变,水的化学性质没变。
水分子发生改变,变化。
除了化学性质外,还包括物理性质,如色、味、态、熔点、沸点等。
[讨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呢?水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水和酒精的化学性质相同吗?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