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课程
- 格式:docx
- 大小:12.64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厘清课文脉络,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
3.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1.厘清课文脉络,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
2.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难点】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引导学生分享假期旅行的经历,并说一说:这是一场怎样的旅行?预设1: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去海南旅行,我看见了美丽的大海,我们在沙滩上捡贝壳、堆沙堡,我觉得这是一场快乐的旅行。
预设2:假期里,我们一家人去了宁波方特东方神话,我坐了碰碰车、海盗船、过山车……我觉得这是一场惊险、刺激的旅行。
2.揭示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
(板书:在牛肚子里旅行)3.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预设2:在牛肚子里旅行和我们平常的旅行有什么不一样?设计意图:围绕“旅行”这个词做文章,让学生分享生活趣事,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同时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2.初读反馈。
(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zán qiāo tōu dā yìng gū lù chǐjiáo tūn wèi zhù咱们悄悄偷偷答应一骨碌牙齿嚼吞胃贮藏bēi yàn cèng tì lèi mī悲哀细嚼慢咽蹭来蹭去阿嚏眼泪笑眯眯点拨:“答应”中的“答”“一骨碌”中的“骨”都读第一声,“应”读轻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
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
文章滲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
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要关爱朋友,帮助朋友。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童话单元中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在低段和本单元《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己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这种理趣结合的科学童话,学生不一定很清晰。
为了帮助学生既能了解科学童话的知识,又能感受童话的趣味性,需要引导字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梳理旅行路线、关注人物的对话和提示语,感受红头和青头的人物形象,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为单元习作编写童话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3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嚼”。
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掌握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气,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能感知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进而体会红头和青头的真挚友情。
四、教学重难点能复述故事主要内容,感知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体会红头和青头的真挚友情,感知童话神奇的想象。
五、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讲授法,自主阅读法,合作交流法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课上用)自主预习卡(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交流分享)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里旅行了呢?旅行时你的心情如何?大家旅行时心情都非常愉悦,但今天,我们要开启一段神奇惊险的旅行,那就是——《在牛肚子里旅行》。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牛的身体结构,特别是牛肚子的功能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故事让学生体验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对象适用年级:一年级学生特点: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需要图片和实物辅助理解。
1.3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牛肚子图片、相关视频等。
教学用具:牛肚子模型、图片卡片等。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导入部分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话题,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牛肚子。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想知道牛肚子里的世界吗?2.2 主体部分第一步:讲述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引导学生想象和体验故事情节。
第二步:分析牛肚子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牛肚子的特点。
第三步:小组讨论:人与动物的关系,如何保护动物。
2.3 拓展部分第一步:观看相关视频,增加学生对牛肚子和动物保护的了解。
第二步: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画出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目标学生对牛肚子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学生对人与动物关系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提高。
3.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学生对保护动物的行动和想法的分享。
第四章:教学反思4.1 教学效果回顾教学过程,评估学生对牛肚子知识和动物保护的理解程度。
分析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教学资源的使用效果。
4.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教案设计共需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5.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导入、主体部分。
第二课时:拓展部分、教学评价。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导入活动活动名称:猜谜语游戏活动内容:教师说出关于牛的谜语,学生猜测答案,猜对的学生可以获得小奖励。
部编版《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完整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关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牛的消化系统,以及作者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牛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3 理解课文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并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感受。
5.2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关爱动物的情感。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目的通过拓展活动,巩固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2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七章:家庭作业设计7.1 作业目的通过家庭作业,延伸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7.2 作业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并写一篇短文,提出保护动物的建议。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
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
(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
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
信息。
(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
(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
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在牛肚子里旅行》。
内容详细讲述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奇妙冒险,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牛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链等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认识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了解食物链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食物链的概念。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牛的消化系统模型、食物链图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动物的肚子,引导学生猜测这些肚子属于哪些动物,引出本节课主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学生边听边关注牛的消化系统和小蟋蟀的冒险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故事内容,讲解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食物链。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简述牛的消化系统。
(2)画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5. 小组讨论(5分钟)(1)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冒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食物链中的生物是如何相互制约的?六、板书设计1. 牛的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 食物链:草→ 蚂蚁→ 鸟→ 猫头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2)根据故事内容和所学知识,绘制一幅牛的消化系统图。
2. 答案:(1)故事内容见教材。
(2)牛的消化系统图见教材插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牛的消化系统和食物链,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读出相应的语气。
并体会青头与红头当时的心情。
2、读懂童话故事,感悟青头和红头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重点:体会青头是怎样鼓励和帮助红头的。
教学难点:感悟红头和青头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让我们接着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1、认读词语吞进胃口答应笑眯眯悲哀眼泪牙齿一骨碌救命旅行细嚼慢咽2、回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到了牛肚子里?二、精读课文,感悟友情?1、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文中主人公青头和红头是什关系?2、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3、交流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角色朗读,体会心情1、自读课文8—一qi段,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曲线画出青头说的话,读一读并想想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3、指导朗读红头说的话。
出示前两句:“救命啊!救命啊!”“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指名读,说说你这时心情怎样?你听出来什么样的心情?试着读一读。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
出示三四句:“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指名读,说说你这时心情怎样?我们从那也能看出这样的心情?(提示语),再指名读。
男女生读。
齐读红头说的话,这是一场的旅行,红头能成功脱险与谁有关?4、指导朗读青头说的话(1)读第一句,读出着急。
(2)指导读第二句,这句用什么语气来读(关心、难过、担忧),了解重要的话要先说,青头说的话要沉稳大声。
全班齐读前两句话。
(3)第三句你觉得应该怎样读?(镇定、鼓励)男生读(4)这句要重读哪里?女生读。
(5)读到这里,你觉得青头是一只的小蟋蟀。
5、教师引读学习18段,体会青头的勇敢及为了朋友的奋不顾身。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帮红头给青头发微信。
2、总结: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朋友真诚的关心,以及灵活运用了所学知识,解救了自己的朋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朋友之间要团结、互相帮助。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优秀5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分角群朗读,读出相应的语气。
并体会青头与红头当时的心情。
2、读知道童话故事,感悟青头和红头之间的真挚情意。
教学重点:体会青头是怎么样鼓舞和关怀红头的。
教学难点:感悟红头和青头之间的真挚情意。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让我们接着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1、认读词语吞进胃口承诺笑眯眯哀痛眼泪牙齿一骨碌救命旅行细嚼慢咽2、回忆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如何到了牛肚子里?二、精读课文,感悟友情?1、学到这个地方我们明白了文中仆人公青头和红头是什关系?2、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讲明青头和红头是“特不要好的伴侣”。
3、沟通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角群朗读,体会心情1、自读课文8—17段,用横线画出红头讲的话、曲线画出青头讲的话,读一读并想想讲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2、小组内分角群读一读。
3、指导朗读红头讲的话。
出示前两句:“救命啊!救命啊!”“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指名读,讲讲你这时心情怎么样?你听出来啥样的心情?试着读一读。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
出示三四句:“那我赶忙就会死掉。
”“但是你讲这些对我有啥用呢?”指名读,讲讲你这时心情怎么样?我们从那也能看出如此的心情?(提示语),再指名读。
男女生读。
齐读红头讲的话,这是一场的旅行,红头能成功脱险与谁有关?4、指导朗读青头讲的话(1)读第一句,读出着急。
(2)指导读其次句,这句用啥语气来读(关怀、难过、担忧),了解重要的话要先讲,青头讲的话要沉稳大声。
全班齐读前两句话。
(3)第三句你觉得应当怎么样读?(冷静、鼓舞)男生读(4)这句要重读哪里?女生读。
(5)读到这个地方,你觉得青头是一只的小蟋蟀。
5、老师引读学习18段,体会青头的勇敢及为了伴侣的奋不顾身。
四、拓展延长,总结全文1、帮红头给青头发微信。
2、总结: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伴侣真诚的关怀,以及灵敏运用了所学学询问,挽救了自个儿的伴侣!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确信要用自个儿的才智和学询问来解决询问题,更重要的是,伴侣之间要团结、相互关怀。
2024年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
该文详细描述了一只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惊险历程,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小蟋蟀勇敢、智慧的品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课文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蟋蟀勇敢、智慧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勇敢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3. 交流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强调勇敢、智慧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2. 重点词语:勇敢、智慧、旅行、牛肚子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2. 答案: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复述旅行过程,注意使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关于勇敢、智慧的故事,提高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6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咱”“答”“偷”等15个生字,学写“旅”“救”“算”等13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品读红头和青头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红头和青头是“特别要好的朋友”,读出相应的语气。
3、初步了解牛胃的特别构造以及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
4、通过画图理清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教学重难点】1、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2、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感受青头的遇事冷静、灵巧、英勇和见多识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揭题写字:同学们,童话王国是个奇特的世界,今日我们就和两只小蟋蟀一起走进童话世界经受一次危急又奇异的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
2、板书课题:(10、在牛肚子里旅行)板书的同时指导书写“旅”字。
“旅”是左右构造,左面是个“方”字旁,“撇”“横”是“人”字的变形,表示旅行和“人”有关,“人”字的下面和“派”字的下面一样。
3、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直接引入新课,节约了贵重的教学时间。
“学贵有疑”,开篇以疑导学,强调读书要思考,不仅调动了儿童阅读的兴趣,又指向了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弄清路线1、点名读课文。
(1)结合课文语境学习多音字“几”“答”,在朗读课文中为“贮藏”“骨碌”正音。
(2)边听边思考,试着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2、通过读书谁解决了课前提出的问题?(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只名字叫红头的蟋蟀进了牛肚子。
(2)为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玩捉迷藏时被一头牛吃草时吃进胃里。
(3)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感觉这次旅行不轻松,红头随时会死掉。
3、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里面藏着一个“反刍”的科普学问。
张之路爷爷就把“反刍”这个简洁的科学学问藏在了红头的旅行路线中。
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然后在学习单上画一画红头的旅行路线图,并讲一讲红头的旅程。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目标
1. 会认“答、胃、齿、悲”等 15 个字,会写“旅、咱、怜”等 13 个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理解青头的话, 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 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育学生要真心地帮助别人。
重点难点 重点: 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红头与青头真挚的友谊。
难点: 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答、胃、齿、悲”等 12 个字,会写“旅、咱、怜、及、救、拼”等 13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老师提问,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
( 估计学生们会回答出自己旅行过的地方,旅行后的感受是否喜欢旅行,最喜欢去哪里旅行。
)
2. 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多啊,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
学生齐读课题,并跟随老 师书写课题。
陌生,需要老师指导其读音。
还有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比如“可怜的红头还没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 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
”学生不容易读通顺,这时可以多叫几个同学读,老师也可以范读。
(2)指名读文,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A.默读课文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红头旅行的故事吗?
B. 完成填空练习,准确把握主要内容。
青头和红头是(
)。
有一天,红头不小心( ),青头( )。
在青头的帮
助和鼓励下,红头(
)。
三、角色朗读,体会感悟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做两个动物小帽子, 分发给读课文的两个学生。
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 读出相应的语气。
2. 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好的朋友”?
四、观察生字,练习书写
1. 出示字卡,先进行抽读,再练习组词造句。
2. 学生小组内说说生字的间架结构,交流书写是要注意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求:
事情。
同桌相互交流。
2. 检查交流。
( 1)出示词语:一骨碌 贮藏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细嚼慢咽 蟋蟀 蹭来蹭去 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这篇课文中,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
大吼一声 知觉
骨碌” ,虽然不是会认字,但学生也很
3. 指导写字。
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堆、怜、吞、眯” 四个生字。
重点指导:旅,右边部
分共六笔,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提”,不要将这两笔合为一笔。
胃: 上下结构,下部“月” 的第一笔写成“竖”。
4. 学生练写。
学生的书写工具已经由铅笔变为钢笔,写字教学要注意提示使用钢笔写字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 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二、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 学生默读课文。
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2)说话练习:
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的时候,青头()当红头被牛吞进肚子里的时候,青头()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
当红头再来到牛嘴,但不能动弹的时候,青头()当红头留着眼泪感谢它时,青头()
2. 交流指导,品读感悟。
(1)在牛嘴里师:青头和红头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着捉迷藏呢,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只大黄牛低下头吃草,可怜的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
瘦小的红头只能看到大黄牛那白白的牙齿,你能想象小红头此时的心情吗?
生:可能会说到“害怕、慌张”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红头的话。
在一问一答中,通过想象朗读,学生体验到了当时的危险场面。
师:这时青头是怎么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学生找到相关段落,指名读相关段落。
引导学生明白青头是在告诉红头保全自己的方法。
)师:再读这一部分,说说你在这些描写青头的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大吃一惊、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这些词语体会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一心只想救朋友。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读出青头在朋友遇到危险时那种着急的关心朋友的心情。
(2)在肚子里师:当红头听说大黄牛会把它和草一起吃到肚子里时,红头是怎么想的呢?生:红头大哭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掉了
师:红头已经进了牛的肚子里,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你能想象此时红头的感受吗?生:可能说出它害怕,近乎绝望了。
(3)青头鼓励做为朋友的青头此时又在做什么呢?读相关段落,谈体会。
在指导感情朗读中使学生悟出青头是在用话语鼓励红头,给它以信心。
青头的知识丰富,明白牛吃食的特点,用上这知识帮助自己的朋友。
假如你就是在牛肚子里的红头,听了青头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象青头的话产生的作用和结果,初步感受遇到困难时,朋友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4)回到牛嘴里
红头终于又见到了光明,可是他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想一想这时如果没有人帮助它,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学生可能会说红头又被牛吞下去吃了
师:多亏红头有个好朋友,青头是怎么做的?学生说一说青头的做法。
(5)想象对话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里逃生,这时他会对自己的朋友说些什么呢?同桌一人当青头,一人当红头,想象当时的对话。
充分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三、领悟情感,总结升华读了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读了它们的故事,你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懂得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我们的帮助对他来说很重要。
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四、描述画面,复述故事
1.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红头的这次旅行,都到过哪些地方呢?画出它的旅游路线。
牛嘴里牛肚里(清晰地展示出红头的旅行路线。
)
2. 这是一次危险的旅行,红头的转危为安离不开谁的帮助?沿着红头的旅行路线,说一说青头是怎么样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复述一下这个故事。